高考十大地理计算题(含答案)汇编

合集下载

地理相关计算(含例题)答案

地理相关计算(含例题)答案

地理相关计算(含例题)答案地理相关计算(含例题)答案在地理学中,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运用各种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地球上的自然与人文现象。

本文将介绍地理学中常见的计算类型,并提供相应的例题和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些计算方法。

一、地球的尺度计算地球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星球,为了方便研究和表示地球上的各种现象,我们需要将其缩小到适当的尺度。

以下是地理学中常用的地球尺度计算方法:1. 经纬度计算:- 例题:如果一个地点的纬度为40°,经度为120°,它属于哪个经纬度区域?- 答案:这个地点属于北纬40°、东经120°的经纬度区域。

2. 地球表面距离计算:- 例题:两个城市A和B的经纬度分别为A(40°N, 100°E)、B(35°N, 110°E),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多少?- 答案:利用经纬度计算公式,可得出城市A和B之间的直线距离为约630公里。

二、地图比例尺计算地图是地理学中常用的一种信息展示方式,通过地图可以直观地了解地球上各个地区的分布情况。

为了便于准确测量和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和面积,我们需要地图比例尺。

1. 比例尺计算:- 例题:某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0,地图上两个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是5厘米,那么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答案:根据比例尺,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00厘米,所以5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00厘米,即500米。

三、人口密度计算人口密度是描述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稠密程度的指标,通过计算人口密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口聚集情况和人口分布的规律。

1. 人口密度计算:- 例题:某城市总面积为100平方公里,总人口为50万人,那么该城市的人口密度是多少?- 答案:人口密度等于总人口除以总面积,即50万人/100平方公里,所以该城市的人口密度为5000人/平方公里。

四、气候相关计算气候是地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计算气候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地球上的气候变化。

高中地理时区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时区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时区计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界标准时间(UTC)是指哪个时区的时间?A.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GMT)B. 北京时间(CST)C. 纽约时间(EST)D. 东京时间(JST)2. 当北京时间为中午12点时,伦敦时间是多少?A. 4点B. 5点C. 6点D. 7点3. 以下哪个城市位于东八区?A. 纽约B. 伦敦C. 北京D. 悉尼4. 如果美国东部时间(EST)是早上8点,那么西海岸的太平洋时间(PST)是多少?A. 5点B. 6点C. 7点D. 8点5. 两个时区之间相差3小时,如果第一个时区是上午9点,那么第二个时区的时间是多少?A. 12点B. 6点C. 3点D. 12点30分二、计算题6. 假设你在北京(东八区),你的朋友在纽约(西五区)。

当你在北京时间下午3点给他打电话时,纽约时间是多少?7. 如果你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PST,西八区)工作,而你的家人在印度(IST,东五区半),计算当你在PST上午9点开始工作时,印度时间是多少?8. 某国际会议在伦敦(格林尼治标准时间,UTC)下午2点开始,如果会议持续3小时,那么在东京(东九区)的结束时间是什么时候?三、简答题9. 解释为什么不同地区需要不同的时区,并且说明时区是如何划分的。

10. 描述一下夏令时的概念,并解释它对时区计算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C4. C5. B二、计算题6. 当北京时间(东八区)下午3点时,纽约时间(西五区)是前一天的下午3点减去13小时,即前一天的凌晨2点。

7. 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PST,西八区)是上午9点时,印度(IST,东五区半)的时间是PST上午9点加上13小时30分钟,即当天晚上10点30分。

8. 伦敦(UTC)下午2点开始的会议持续3小时,结束时间是下午5点。

东京(东九区)比伦敦快8小时,因此东京的结束时间是第二天的凌晨1点。

三、简答题9. 不同地区需要不同的时区以适应当地的日出日落时间,以便更好地安排日常生活和工作时间。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方法及题目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方法及题目

地理时间篇⼀:⾼中地理时间计算专题 时间计算专题 ⼀、地⽅时 1、地⽅时只与经线(经度)有关,同⼀条经线地⽅时相同 2、地⽅时计算 T求=T已知±经度差*4分钟/1度 (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反之⽤“-”) 经度每差15°,时间相差1⼩时 例:已知我国最西端(73°E)为某⽇8点,求我国最东端(135°E)地⽅时为多少? ⼆、区时 1、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求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数*15° 3、时区范围=中央经线的度数±7.5° 4、相邻时区时间相差⼀⼩时 5、区时计算 T求=T已知±时区差 (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反之⽤“-”) 三、国际⽇期变更线 1、国际⽇期变更线180°(⾃西向东过180⽇期减⼀天) 2、两天分界线 从0点所在经线沿地球⾃转⽅向到国际⽇期变更线180°为今天。

从国际⽇期变更线180°沿地球⾃转⽅向到0点所在经线为昨天 四、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采⽤东⼋区区时,也是东经1200地⽅时。

五、太阳光照图时间判断: 1、不管是剖⾯图还是俯视图,如果有出现⾚道,晨线与⾚道交点的地⽅时为6时,昏线与⾚道交点的地⽅时为18时。

2、平分⽩昼的哪条经线为12时,平分⿊夜的哪条经线为0时。

A K 时间计算相关规律总结 1.经度相同,地⽅时相同;时区相同,区时相同; 2.经度相差1度,时间差4分钟,东早西迟;区时东加西减,需注意⽇期变更; 3.昼半球中央经线是直射点所在经线,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时12时。

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时0时或24时; 4.晨线与⾚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时为6时。

昏线与⾚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时为18时; 5.⽇出时间为:夜长,⽇落时间=24-夜长; 6.地球上新旧⽇期分界线:地⽅时0时所在经线、180度经线(国际⽇期变更线),但注意理论⽇界线与实际⽇界线不完全重合; 7.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午线(0度经线)的地⽅时; 8.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点的昼长等于另⼀点的夜长; 9.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午线(0度经线)的地⽅时; 10.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点的昼长等于另⼀点的夜长; ⾼考计算题归纳 ⼀、由经度差计算地⽅时或地⽅时 例1(2004年北京卷):读图1回答1—2题 1.2002年11⽉20⽇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区的区时为 A.19⽇19时B.20⽇5时 C.19⽇21时D.20⽇21时 2.9⽉23⽇,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出。

高考十大地理计算题(含答案)

高考十大地理计算题(含答案)

地理周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共50分)下图为地球上某日一条完整的昏线,ac 为昏线的顶点,B 点为昏线的中心点,昏线在地球上为东北-西南走向,a 点的地理坐标为(74º24'N,150ºE),完成下列1-3题 1.a 点与c 点的经度数相差是( )A .0ºB .90ºC .180ºD .160º2.C 点位于北京的( )A .西南B .东南C .东北D .西北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北京时间是( ) A .5月21日左右22点 B .6月22日10点 C .12月22日14点 D .12月22日10点4.下列四座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的示意图,接近实际的是5.读右图,某经线上有一点M ,虚线为过M 点地面垂直线,L 1、L 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

当角α、β之差小于6°时,M 点的纬度范围是( )A .3°N ~3°SB .6°N ~17.5°NC .3°N ~17.5°N 或3°S ~17.5°SD .17.5°S ~23.5°S 或17.5°N ~23.5°N右图是北半球某点上空所视的地球昼夜分布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非阴影部分为昼,E 、D 、F 位于同一纬线上,B 、D 、O 、C 、M 位于同一经线圈上,OC=BD=1110KM ,M 点的经度为60︒E ,读图回答6.此时,有关B 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 点的太阳高度角为80° B .B 点的太阳高度为66°34′C .B 点的地理位置是(120°W ,10°S )D .B 点的地理位置是(120°W ,10°N ) 7.此时,M 、D 所处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 .D 点位于北半球,10月B .D 点位于南半球,9月C .M 点位于北半球,1月D .M 点位于北半球,2月 8.此时,赤道上与北京昼夜情况相同(即同为黑夜或白天),处于同一日期,且位于东半球的范围是( )A .60︒E 向东至160E ︒B .20W ︒向东至160E ︒C .60︒E 向东至150E ︒D .20W ︒向东至150E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城市某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统计表,据此完成9-11题。

高考地理“时间计算题”专练(附参考答案)

高考地理“时间计算题”专练(附参考答案)

高考地理“时间计算题”专练(附参考答案)1、已知济南(117°E)地方时为12点时,成都地方时为11点08分,则成都的经度为()A. 104°EB. 132°EC. 102°ED. 128°E2、一架飞机于10月1日17时从我国上海(东八区)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

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A. 10月2日15时B. 10月2日3时C. 10月1日15时D. 10月1日3时3、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日22时30分,世界展览局在摩纳哥(东一区)宣布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此时摩纳哥的时间是()A. 3日15时30分B. 2日9时30分C. 3日9时30分D. 2日15时30分4、当国际标准时间为正午时,区时为20点的城市是()A. 悉尼(150°E附近)B. 北京(120°E附近)C. 洛杉矶(120°W附近)D. 阿克拉(0°经线附近)2002年1月1日,作为欧洲联盟统一货币的欧元正式流通,这将对世界金融的整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回答5~6题:5、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

如果某投资者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东经8.5°)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快卖出欧元,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A. 东京(东经139.5°)B. 香港(东经114°)C. 伦敦(0°)D. 纽约(西经74°)6、在上述假定的营业时间内,下列各组金融中心能保证24小时作业的是:()A. 法兰克福、新加坡(东经104°)、伦敦B. 伦敦、香港、旧金山(西经122.5°)C. 伦敦、东京、纽约D. 东京、洛杉矶、纽约7、关于日界线的正确叙述是:A. 日界线的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B. 日界线东侧时区的钟点比西侧时区的钟点早1小时C. 日界线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的日期早一天D. 日界线的东侧是西十二区,西侧是东十二区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下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下题:8、甲地的时间为()A. 8 时B. 9 时C. 15 时D. 16 时若上图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9~10题:9、甲地的时间为()A. 15 时B. 9 时C. 3 时D. 12 时10、北京时间为()A. 6日8时B. 7日8时C. 6日20时D. 7日20时下图中心表示南极,阴影区为3月22日,非阴影区为3月21日,据此回答11~12题:11、SA的经度为()A. 60°EB. 60°WC. 180°D. 0°12、此时下列地区的时间是()A. SA的地方时是3月22日24时B. SB的地方时是3月21日24时C. 北京时间为3月22日12时D. 伦敦时间为3月21日6时读地球某一时刻太阳光照及北极星光线图,阴影部分表示南半球,回答13~14题:13、此刻在某地测得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那么该地的纬度应为()A. 90°NB. 23°26′NC. 45°SD. 45°N14、若该图表示某月某日北京时间8:00,再过2小时,全球日期分布情况是()A. 12月22日的地区与12月21日的地区各占一半B. 12月22日的地区与12月23日的地区各占一半C. 12月22日的地区大于12月21日的地区D. 12月23日的地区小于12月22日的地区如下图所示,当地球上昼半球与东半球重合时,回答15~16题:15、此时北京时间是()A. 15时20分B. 3时20分C. 6时D. 21时40分16、上图中,若阴影部分表示3月5日,则P点的时间为()A. 3月5日6时B. 3月6日6时C. 3月5日12时D. 3月6日12时17、当北京时间为4月1日10时30分时,3月31日在全世界还有()A. 多一半的地方B. 少一半的地方C. 恰好一半的地方D. 没有任何地方正当美国宇航局为“勇气”号出现的问题一筹莫展时,“勇气”号的孪生兄弟“机遇”号火星车仍按照原计划于太平洋标准时间2004年1月24日晚9时05分(北京时间25日下午1时05分)在火星表面登陆,以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线索。

高考地理计算题公式:昼夜长短的计算

高考地理计算题公式:昼夜长短的计算

高考地理计算题公式:日出、日落时间计算1)换算公式:日出时刻=(24-昼长)/2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日落时刻=12+昼长/2(2)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日照图中晨线上各地均为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均为日落。

然后依据两地的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的关系计算。

(3)同一季节(直射纬度不变),日出日落方位随纬度变化而变化。

纬度越高的地区,升落越偏北或偏南,到极昼极夜圈(极昼极夜最低纬线圈)上,偏为正北或正南。

1、太阳直射赤道时。

全球各地(除极点外)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日出日落方位不随纬度变化。

南北极点此日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上,不同的是北极点太阳在地平圈上的视运动是顺时针,南极点是逆时针。

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

极昼或极夜圈以内,太阳整日不落或整日不升;极昼极夜圈之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而且纬度越高,偏北的幅度越大,到极昼极夜圈上偏为正北;北半球的极昼圈上,太阳子夜从正北升起,绕南方天空,又于子夜从正北落下;南半球的极夜圈上,太阳正午出现在北方地平线上,随即落下。

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

极昼或极夜圈以内,太阳整日不落或整日不升;极昼极夜圈之间,日出东南,日落西南,而且纬度越高,偏南的幅度越大,到极昼极夜圈上偏为正南;北半球的极夜圈上,太阳正午出现在南方地平线上,随即落下;南半球极昼圈上,太阳子夜从正南升起,绕北方天空,又于子夜从正南落下。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大纲全国卷~7 )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1~2 题。

6 6.该地可能位于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B.地中海沿岸C.北冰洋沿岸 D.澳大利亚【答案】B【解析】:考查地球公转运动造成北南半球昼夜长短(日出早晚)的差异。

6题6月上旬地方时5时日出,证明该地一定在北半球,排除A、D。

高一地理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计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36小时D. 48小时答案:A2.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 365天B. 365.25天C. 366天D. 367天答案:B3.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A. 4万公里B. 3万公里C. 2万公里D. 1万公里答案:A4. 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是()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南美洲5.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留申海沟C. 菲律宾海沟D. 爪哇海沟答案:A6.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A7. 地球的大气层由外到内依次是()A.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外层B. 平流层、对流层、中间层、热层、外层C. 对流层、中间层、平流层、热层、外层D. 平流层、对流层、热层、中间层、外层答案:A8. 地球的磁场是由()产生的A. 地球内部的液态铁B. 地球表面的岩石C. 地球的大气层D. 地球的海洋答案:A9. 地球的自转轴倾斜角度大约是()B. 45°C. 66.5°D. 90°答案:A10. 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于()A. 地球的自转B. 地球的公转C. 地球的磁场D. 地球的大气层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地球的赤道半径大约是______公里。

答案:63782. 地球的极半径大约是______公里。

答案:63573. 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______公里。

答案:63714. 地球的表面积大约是______平方公里。

答案:5105. 地球的体积大约是______立方公里。

答案:108326. 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在赤道处大约是______米/秒²。

答案:9.787. 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在极地大约是______米/秒²。

答案:9.838. 地球的大气压力在海平面上大约是______帕斯卡。

高考地理计算题汇总

高考地理计算题汇总

高考地理计算题汇总1.时区(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2.区时(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2)公式计算: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

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3.地方时(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

(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3)公式计算:(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

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5.日出、日落时刻(1)地方时、区时计算(2)日出时刻=(24-昼长)/2日出时刻=12-昼长/2(3)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日落时刻=12+昼长/26.正午太阳高度(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图上推导(略)(3)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4)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7.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说明:(1)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2)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3)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月22日相差的天数,(23°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周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共50分)下图为地球上某日一条完整的昏线,ac 为昏线的顶点,B 点为昏线的中心点,昏线在地球上为东北-西南走向,a 点的地理坐标为(74º24'N,150ºE),完成下列1-3题 1.a 点与c 点的经度数相差是( )A .0ºB .90ºC .180ºD .160º2.C 点位于北京的( )A .西南B .东南C .东北D .西北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北京时间是( ) A .5月21日左右22点 B .6月22日10点 C .12月22日14点 D .12月22日10点4.下列四座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的示意图,接近实际的是5.读右图,某经线上有一点M ,虚线为过M 点地面垂直线,L 1、L 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

当角α、β之差小于6°时,M 点的纬度范围是( )A .3°N ~3°SB .6°N ~17.5°NC .3°N ~17.5°N 或3°S ~17.5°SD .17.5°S ~23.5°S 或17.5°N ~23.5°N右图是北半球某点上空所视的地球昼夜分布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非阴影部分为昼,E 、D 、F 位于同一纬线上,B 、D 、O 、C 、M 位于同一经线圈上,OC=BD=1110KM ,M 点的经度为60︒E ,读图回答6.此时,有关B 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 点的太阳高度角为80° B .B 点的太阳高度为66°34′C .B 点的地理位置是(120°W ,10°S )D .B 点的地理位置是(120°W ,10°N ) 7.此时,M 、D 所处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 .D 点位于北半球,10月B .D 点位于南半球,9月C .M 点位于北半球,1月D .M 点位于北半球,2月 8.此时,赤道上与北京昼夜情况相同(即同为黑夜或白天),处于同一日期,且位于东半球的范围是( )A .60︒E 向东至160E ︒B .20W ︒向东至160E ︒C .60︒E 向东至150E ︒D .20W ︒向东至150E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城市某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统计表,据此完成9-11题。

城 市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甲 5:28 19:00 乙7:2320:279.甲地位于乙地的( )A .东北方B .西北方C .东南方D .西南方10.当甲地日出时,地球上两个日期分界线理论上除180°经线外,还有( ) A .0°经线 B .38°W 经线 C .38°E 经线 D .60°W 经线 11.下列地理现象发生在此季节的有( )①恰逢中国“植树节” ②洞庭湖水系储水变化量为正值 ③寒潮、台风频繁肆虐 ④中纬地区对流层厚度达最大值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员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 ,11°56′E )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

完成12—14题。

12.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A .10时 B.13时 C .16时 D.19时 13.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A.东方B.西方C.南方D.北方14.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A.9月21—30日B.10月1—10日C. 10月11—20日D.10月21—30日 读图5,完成15-17题15.若EF 为赤道,P 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A .0°-20°NB .0°-20°SC .20°N -23°26′ND .20°S -23°26′S16.若EF 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 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 .福州冬季均温升高B .北温带范围变小C .全球极夜范围扩大D .悉尼(约34°S )夏季昼变长17.若O 为北极点,H 、P 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图5A .5月23日8时B .6月22日18时C .11月23日6时D .12月22日18时读经纬线示意图(图6),图中虚线是晨昏线,阴影与非阴影部分代表两个不同日期,据此完成18~20题。

图618、此刻,甲地地方时为 ( )A .6时B .15时C .9时D .21时19、若图中的日期是7日和8日,则某地(860S ,800W)的区时是 ( )A .7日21时40分B .7日22时C .8日3时20分 D_8日8时 20、此时 ( )A .基多市烈日当空B .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C .巴西高原草木繁盛D .“月城”西昌月光明亮 图7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

完成7—9题21.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 、b 两月(a 月早于b 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A.66.5°N 66°N 40°N 40°S B. 66.5°S 66°S 40°S 40°N C.66.5°N 66°N 0° 40°S D. 66.5°S 66°S 0° 40°N 22.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A .a 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B .b 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C .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D .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23.①地在a 月与b 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 与Pb 的关系应符合 A .0<Pa /Pb <1 B .Pa /Pb =0 C .Pa /Pb =1 D .Pa /Pb >1北京临街的平顶住宅楼都进行了“平改坡”工程,即平屋顶改成坡屋顶。

阅读相关数据表格和示意图,完成24~25题。

图7月份b a0 4 6 8 10 12 14 16 2 ① ② ③ ④ 昼长/时24.楼顶“平改坡”后,某居民楼楼顶的原太阳能热水器,由于坡顶阻挡正午的太阳光,一年中有一段时间的正午不能全部照射到太阳光。

阻挡太阳光的时间大约有( )A.1个半月左右B.3个月左右C.6个月左右D.9个月左右25.一年中,太阳能热水器被坡屋顶正午阴影挡住的最大面积季节里,下列现象正确的是①哈尔滨正值冰雕旅游旺季②南非开普敦正值干燥季节③杭州该天的日出方向是东偏北,日落西偏北④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忙于考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 B.55mC.60m D.65m(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m B.40mC.65m D.90m【信息提取】由图中等高线可以获取以下信息:1.等高距为5米,图中右上角海拔最高,右下角最低。

2.等高线的疏密分布状况。

3.②处峡谷两侧55米等高线之间的图上距离。

【精讲精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 m,图中最右下角的等高线为25 m,最右下角海拔最低,其海拔低于25m,高于20m,最右上角的等高线为80 m,最右上角海拔最高,其海拔高于80 m,低于85 m,故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大于55 m、小于65 m。

第(2)题,据图可知,③处的等高线最密集,表示该处的坡度最大,河水的流速最快。

第(3)题,根据题目要求可以判断,水库大坝应建在图中河流①②之间的河谷处,据图可知,该处河谷最低处海拔在40~45 m之间,要使坝高达到13 m,坝顶海拔需达到55 m左右。

根据比例尺估算该处两侧两条55 m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坝长,约为40 m。

【参考答案】(1)C (2)C (3)B二、综合题:(共50分)26.下图为部分30°N的纬线,P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交点,∠MPX=∠NPY=7.5°,PY为0°经线,此时纬度为80º纬线的某地,当地方为0时时,太阳正好位于地平线上。

完成下列各题。

(16分)(1)写出M、N点的经度数:M ;N ;(2)此时,北京时间为时;小时后,全球处于同一天。

(3)30°N纬度的白昼长为小时;该日M地太阳在观察者的方向升起。

(4)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此日,在80ºN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

27.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太阳高度变化,h为已知量,回答下列问题:(12)(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④地表示的地点是。

(2)②表示的地点是,四地中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①、③两地纬度较低的是,理由是28、右图是“中美两国本土地理位置重叠对照图”(两国的比例尺相同),回答下列问题:(22分)(1)若图中a点分别位于中国和美国,其可能相同的地理现象和事物是:。

①太阳高度相同②地方时相同③昼夜长短相同④角速度、线速度相同⑤地形相同⑥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相同⑦均会受到寒潮的影响(2)中美两国的重叠部分,有相同的气候类型,其中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__ ____。

(3)若图中b点分别在中国、美国境内,其气温的共同特征但成因有所不同:中国美国(4) X、Y分别是中国、美国的著名卫星发射基地,试比较两者建立的主要条件的差异。

(5)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中美两国人口迁移方向存在差异,试作简要对比。

(6)图中c处分别为中美两国的重要工业区,试论述发展工业共同的有利条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29.读“比例尺为1/100000的地形图”(图8),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图8(1)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

(1分)(2)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

(2分)(3)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2分)A.100m≤H<300m B.100m≤H<200mC.200m≤H<300m D.100m<H≤300m(4)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山顶。

(2分)(5)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支流。

(1分)(6)若在河流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库,坝高为100米,请用“||”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的坝址。

(1分)(7)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1分)原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