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计算题汇总
高考地理计算题汇总

地理计算题1、怎样求地方时?地方时=已知点的时间±两地点的经度差数X4/1°2、怎样求时区?时区=已知点的经度÷15(商数为时区、余数≥7、5°时进一区)3、怎样求两地点的时区差数?时区差数=东西时区数之和(或同位于东、西时区数的东西之差)4、怎样求时区的中央经线?中央经线=已知时区数×15°5、怎样求区时(标准时)?区=已知点的时间±两地点间时区差数×1(所求的未知点在已知点的东侧用“+”;所求的未知点在西侧用“-”;“+”时所得值≥24时时将日期进一天;“-”时所得值≤0时时将日期退一天)6、怎样求跨越日界线的区时?未知点在西侧=已知点时间-两地点间时区差数加1天未知点在东侧=已知点时间+两地点间时区差数减1天7、已知时间怎样求经度?经度=已知点的经度±两地点的时间差数÷48、已知纬度怎样求距离?距离=两地点的纬度差数×111(㎞)9、已知距离怎样求纬度?纬度=已知点的纬度±两地点间10、已知经度怎样求距离?距离=2πR/360°×两点间的经度差数11、已知距离怎样求经度?经度=已知点的经度±两点间的距离÷2πR/360°12、如何求任意两点间非在同一经纬度之间的距离?距离=勾股定理。
13、怎样求正午太阳高度(H)?H=90°-φ±g或者H=90°-|φ﹢g|14、已知某地正午太阳高度怎样求另一地的纬度(φ)?φ=90°-Н±g15、已知某地北极星的仰角,怎样求当地的纬度(Н)?Н=北极星对于当地地平面的高度。
16、已知海拔高度怎样求温度?(℃)温度=高差×0、6÷10017、已知温度怎样求高度?高度=温差÷0、6×10018、如何求地球自、公转的角速度?角速度=360°/т(时间)19、如何求地球自、公转的线速度?线速度=2πR/т20、怎样求一天的昼长?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或者(12-日出时间)×2。
高考人文地理计算题公式

高考地理计算题公式:人文地理的计算
1、人口密度=人口总量/分布面积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当年出生人口-当年死亡人口)/当年总人口
3、人口增长率=(某时段末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
4、总和生育率指一定时期育龄妇女(15—49岁)各年龄组生育率之和,以千分数表示。
反映育龄妇女在15至49周岁总的生育水平。
5、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该地区人口总数
6、人口出生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7、死亡率=一定时期内人口死亡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8、人口总负担系数=指被抚养人口总数/15—64岁人口总数。
被抚养人口指0—14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
9、性别比=总人口中男性人数/女性人数。
通常用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男性人口来表示。
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性别比是119.2:100。
10、XX的人均占有量=XX的总量/人口总数
11、垦殖指数= 某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
12、人口算术密度=一个国家的总人口/总面积
13、人口生理密度=一个国家的总人口/可耕地面积
14、耕地比重=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15、复种指数=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耕地总面积。
历届高考地理试题及解析100题(下)

历届高考地理试题及解析100题(下)68.黄河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A.凌汛B.地上河决口C.水土流失D.洪灾解析:黄河而言,中游最主要的问题是水土流失,这是初、高中课本上都强调的问题。
答案:C读图2—5—1,判断69~71题。
69.河流a b段的流向为()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解析: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势,以及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
首先根据50m等高线可以判断出河流是由a流向b,再在a处画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坐标,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B70.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A.59m B.99m C.199m D.259m解析:题目明确指出“E”点位于,又从图中可以看出250m断崖的顶部位于在100m~250m之间的4条等高线汇集处,但是250m并不是其最高处,因为断崖处250m等高线以上还有300m等高线,因此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就是在250m到小于300m之间。
答案:D71.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B.丙坡种植果树C.乙坡植树种草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解析:第71题,能够从地形上看出甲坡是最陡的,同时读题的时候应该注意到要求选择的是“不合适”的,因而可以轻而易举地判断出应该选择的是A项。
答案:A读华北某地地形图(图2—5—2),据图判断72~74题:72.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A.①<③B.①<②C.①>②D.③=④解析:该组题目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依据地形图的大小尺度,判读地形及气候状况的能力,同时也检查考生对利用、改造自然的措施的想法。
本题是通过等高线判断地面坡度。
在等高线图上,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因此,四地坡度的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④、③。
答案:C73.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B.蒸发较高,土壤水分条件较好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解析: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和地形,而本题问题主要围绕着气候方面来问。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专题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专题On March 12, 2022, study standards and apply standards.时间计算专题一、地方时1、地方时只与经线经度有关,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2、地方时计算T 求=T 已知±经度差4分钟/1度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用“+”、反之用“-”经度每差15°,时间相差1小时例:已知我国最西端73°E 为某日8点,求我国最东端135°E 地方时为多少二、区时1、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2、求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数15°3、时区范围=中央经线的度数±°4、相邻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5、区时计算T 求=T 已知±时区差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用“+”、反之用“-”三、国际日期变更线1、国际日期变更线180°自西向东过180日期减一天2、两天分界线从0点所在经线沿地球自转方向到国际日期变更线180°为今天;从国际日期变更线180°沿地球自转方向到0点所在经线为昨天四、北京时间北京时间采用东八区区时,也是东经120°地方时;五、太阳光照图时间判断:1、不管是剖面图还是俯视图,如果有出现赤道,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2、平分白昼的那条经线为12时,平分黑夜的那条经线为0时;时间计算相关规律总结1.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时区相同,区时相同;2.经度相差1度,时间差4分钟,东早西迟;区时东加西减,需注意日期变更;3.昼半球中央经线是直射点所在经线,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0时或24时;KA4.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5.日出时间为:日落时间=24-夜长;6.地球上新旧日期分界线:地方时0时所在经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但注意理论日界线与实际日界线不完全重合;7.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的地方时;8.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一点的昼长等于另一点的夜长;高考计算题归纳一、由经度差计算地方时或地方时例12004年北京卷:读图1回答1—2题1.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区的区时为A.19日19时B.20日5时C.19日21时D.20日21时2.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A.接近7时B.5时多C.不到5时D.7时多二、由日照图推算日期、地方时或区时例22004年上海: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1.此时,900E的区时是月日时,北京时间是时;三、由新旧一天的范围求某点时间例32000年吉、苏、浙卷: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左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1~2题:1甲地的时间为:A.15时B.9时C.3时D.12时2北京为A.6日8时B.7日8时C.6日20时D.7日20时四、由日出日落时间求经度例42004年天津文综卷一天,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4时30分日出,18时30分日落;该城市的经度为五、由钟表显示时刻求经度或时区例5:某日一位来自R城的游客在北京一宾馆住宿,此时R城的日期和区时与北京都不同见下图3;回答1—2题;1.据图推测R城的位置在:A.东半球、东时区B.东半球、西时区C.西半球、西时区D.西半球、东时区六、由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夜长短例62003年全国文综卷:读下图,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日落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1~2题: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时时时时2.拍照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时时时时七、由日出日落时间推断季节例7:某青年在某一旅游黄金周到青岛36006/N120018/E旅游,与北京时间7点正到达宾馆,看到宾馆大厅中图1信息;判断1-3题1.该青年出游的时间:A.劳动节B.国庆节C.春节D.圣诞节2.图中四个时间除北京外,正确的是:A.①B.②C.②③D.③④八、由日照图所示时间判断地理现象例82001年广东高考地理卷: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合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完成1—2题;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A.7日4时B.8日8时C.7日8时D.8日4时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九、考察理论日界线与实际日界线与时间换算例9:一艘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轮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A.12月29日12时5分B.12月30日11时55分C.12月30日12时5分D.12月31日12时5分十、由某地时间求全球新旧一天范围例10:当北京时间为8点时,地球上有为新的一天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D.全部例2007年高考海南新课程地理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N,°E、利雅得°N,°E、东京°N,°E、悉尼°S,°E、底特律°N,°W圣保罗°S,°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1.该企业于北京时间2007年3月1日8时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A.2007年3月1日19时B.2007年3月2日8时C.2007年2月28日21时D.2007年2月28日19时2.假定总部和各海外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至17时,并计划召开1小时电话会议;为了保证总部和至少4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A.8~9时B.14~15时C.15~16时D.20~21时。
高中地理的计算题

高中地理的计算题
高中地理的计算题通常涉及地理坐标、时区、距离、面积、人口等方面的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地理计算题示例:
1.经纬度计算:
给定两个地点的经纬度,计算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或相对方位。
例如:A地的经纬度为(30°N, 120°E),B地的经纬度为(40°N, 130°E),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2.时区计算:
给定一个地点的经度和标准时区,计算该地点所属的时区。
例如:某地的经度为110°E,求该地所属的时区。
3.面积计算:
给定一个地理区域的经纬度范围,计算该区域的面积。
例如:某地区的经纬度范围为(30°N-40°N, 110°E-120°E),求该地区的面积。
4.人口密度计算:
给定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面积,计算该地区的人口密度。
例如:某地区的人口为100万,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求该地区的人口密度。
5.海拔计算:
给定两个地点的海拔和它们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其中一个地点的海拔。
例如:A地的海拔为1000米,B地在A地上方500米,求B地的海拔。
这些只是高中地理计算题的一些示例,实际考试中可能还有其他类型的计算题。
为了应对这些计算题,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和计算方法,并多做练习题以提高解题能力。
最全高考地理计算题全集

最全高考地理计算题全集其实高中地理计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在吃透、背熟公式之外,更要给自己一些信心哦!距离计算1.原理:纬度1°的经线长度=111km;赤道上经度1°的纬线长度=111km任何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111*cosφkm2.运用:首先确定两点间距离与经度还是纬度大致相当,而后确定大约相当于多少经度或纬度,结合上述原理进行计算。
3.案例:我国的黄河站(78°55ˊΝ,11°56ˊΕ)距离北极多远?计算方式是:111km/1°×(90°-78°55ˊ)≈1221km地方时计算1.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l时(余数乘以4)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O°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O°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2.计算地方时的步骤:确定两地的经度差;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代入公式计算。
3.案例:当120°Ε地方时为12点时,60°W的地方时是多少?计算过程:确定经度差(120°Ε+60°W=180°);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180°÷15°=12);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120°Ε位于60°W以东);代人公式计算(12-180/15=0)。
区时计算1.计算公式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士1小时×两地相隔时区数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区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时区差的计算: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大数减去小数;如果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则两时区数相加。
时区数一所在地经度/15°,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数。
高考地理“时间计算题”专练(附参考答案)

高考地理“时间计算题”专练(附参考答案)1、已知济南(117°E)地方时为12点时,成都地方时为11点08分,则成都的经度为()A. 104°EB. 132°EC. 102°ED. 128°E2、一架飞机于10月1日17时从我国上海(东八区)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
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A. 10月2日15时B. 10月2日3时C. 10月1日15时D. 10月1日3时3、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日22时30分,世界展览局在摩纳哥(东一区)宣布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此时摩纳哥的时间是()A. 3日15时30分B. 2日9时30分C. 3日9时30分D. 2日15时30分4、当国际标准时间为正午时,区时为20点的城市是()A. 悉尼(150°E附近)B. 北京(120°E附近)C. 洛杉矶(120°W附近)D. 阿克拉(0°经线附近)2002年1月1日,作为欧洲联盟统一货币的欧元正式流通,这将对世界金融的整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回答5~6题:5、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
如果某投资者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东经8.5°)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快卖出欧元,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A. 东京(东经139.5°)B. 香港(东经114°)C. 伦敦(0°)D. 纽约(西经74°)6、在上述假定的营业时间内,下列各组金融中心能保证24小时作业的是:()A. 法兰克福、新加坡(东经104°)、伦敦B. 伦敦、香港、旧金山(西经122.5°)C. 伦敦、东京、纽约D. 东京、洛杉矶、纽约7、关于日界线的正确叙述是:A. 日界线的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B. 日界线东侧时区的钟点比西侧时区的钟点早1小时C. 日界线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的日期早一天D. 日界线的东侧是西十二区,西侧是东十二区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下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下题:8、甲地的时间为()A. 8 时B. 9 时C. 15 时D. 16 时若上图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9~10题:9、甲地的时间为()A. 15 时B. 9 时C. 3 时D. 12 时10、北京时间为()A. 6日8时B. 7日8时C. 6日20时D. 7日20时下图中心表示南极,阴影区为3月22日,非阴影区为3月21日,据此回答11~12题:11、SA的经度为()A. 60°EB. 60°WC. 180°D. 0°12、此时下列地区的时间是()A. SA的地方时是3月22日24时B. SB的地方时是3月21日24时C. 北京时间为3月22日12时D. 伦敦时间为3月21日6时读地球某一时刻太阳光照及北极星光线图,阴影部分表示南半球,回答13~14题:13、此刻在某地测得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那么该地的纬度应为()A. 90°NB. 23°26′NC. 45°SD. 45°N14、若该图表示某月某日北京时间8:00,再过2小时,全球日期分布情况是()A. 12月22日的地区与12月21日的地区各占一半B. 12月22日的地区与12月23日的地区各占一半C. 12月22日的地区大于12月21日的地区D. 12月23日的地区小于12月22日的地区如下图所示,当地球上昼半球与东半球重合时,回答15~16题:15、此时北京时间是()A. 15时20分B. 3时20分C. 6时D. 21时40分16、上图中,若阴影部分表示3月5日,则P点的时间为()A. 3月5日6时B. 3月6日6时C. 3月5日12时D. 3月6日12时17、当北京时间为4月1日10时30分时,3月31日在全世界还有()A. 多一半的地方B. 少一半的地方C. 恰好一半的地方D. 没有任何地方正当美国宇航局为“勇气”号出现的问题一筹莫展时,“勇气”号的孪生兄弟“机遇”号火星车仍按照原计划于太平洋标准时间2004年1月24日晚9时05分(北京时间25日下午1时05分)在火星表面登陆,以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线索。
地理的高考试题及答案

地理的高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地球的自然特征?A. 地形B. 气候C. 人口D. 植被答案:C2. 地球的赤道周长是多少?A. 40,000公里B. 40,075公里C. 40,075英里D. 40,000英里答案:B3.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南美洲答案:A4.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南半球?A. 俄罗斯B. 加拿大C. 巴西D. 澳大利亚5.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洋?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B6.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最长的海岸线?A. 中国B. 俄罗斯C. 加拿大D. 印度尼西亚答案:C7.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G7成员国?A. 美国B. 日本C. 德国D. 巴西答案:D8. 以下哪个国家是内陆国?A. 荷兰B. 瑞士C. 奥地利D. 蒙古答案:D9.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B. 印度C. 美国D. 印度尼西亚答案:A10.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A. 俄罗斯B. 加拿大C. 中国D. 美国答案:A11.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沟?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特兰蒂斯海沟C. 阿拉伯海沟D. 秘鲁海沟答案:A12.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A. 珠穆朗玛峰B. 乞力马扎罗山C. 阿空加瓜山D. 麦金利山答案:A13.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答案:B14. 以下哪个国家是北极圈内的国家?A. 挪威B. 芬兰C. 冰岛D. 瑞典答案:A15. 以下哪个国家是南极洲的主权国家?A. 阿根廷B. 智利C. 南非D. 澳大利亚答案:无16. 以下哪个国家是火山最多的国家?A. 印度尼西亚B. 菲律宾C. 日本D. 美国答案:A17.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答案:A18.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A. 五大湖B. 贝加尔湖C. 维多利亚湖D. 里海答案:A19.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A. 巴西B. 印度尼西亚C. 澳大利亚D. 刚果答案:A20.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A. 大堡礁B. 红海珊瑚礁C. 巴哈马珊瑚礁D. 马尔代夫珊瑚礁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计算题汇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地理计算题
1、怎样求地方时地方时=已
知点的时间±两地点的经度差数
X4/1°
2、怎样求时区时区=已知点
的经度÷15(商数为时区、余数≥7、5°时进一区)
3、怎样求两地点的时区差数
时区差数=东西时区数之和(或同位于东、西时区数的东西之差)
4、怎样求时区的中央经线中
央经线=已知时区数×15°
5、怎样求区时(标准时)区=
已知点的时间±两地点间时区差数×1(所求的未知点在已知点的东侧用“+”;所求的未知点在西侧用“-”;“+”时所得值≥24时时将日期进一天;“-”时所得值≤0时时将日期退一天)
6、怎样求跨越日界线的区时
未知点在西侧=已知点时间-两地点间时区差数加1天
未知点在东侧=已知点时间+两地点间时区差数减1天
7、已知时间怎样求经度经度
=已知点的经度±两地点的时间差数÷4
8、已知纬度怎样求距离距离
=两地点的纬度差数×111(㎞)
9、已知距离怎样求纬度纬度
=已知点的纬度±两地点间
10、已知经度怎样求距离距离
=2πR/360°×两点间的经度差数
11、已知距离怎样求经度经度
=已知点的经度±两点间的距离÷2πR/360°
12、如何求任意两点间非在同一
经纬度之间的距离距离=勾股定理。
13、怎样求正午太阳高度(H)
H=90°-φ±g或者H=90°-|φ﹢g|
14、已知某地正午太阳高度怎样
求另一地的纬度(φ)φ=90°-Н±g
15、已知某地北极星的仰角,怎样求当地的纬度(Н)Н=北极星对于当地地平面的高度。
16、已知海拔高度怎样求温度(℃)温度=高差×0、6÷100
17、已知温度怎样求高度高度
=温差÷0、6×100
18、如何求地球自、公转的角速
度角速度=360°/т(时间)
19、如何求地球自、公转的线速度线速度=2πR/т
20、怎样求一天的昼长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或者(12-日出时间)×2。
21、怎样求一天的夜长夜长=
日出时间×2;或者(24-日落时间)×2。
22、如何求“二分二至”的正午太阳高度恰好等于地理纬度
①、Н和φ二分日等于45°–
②、当地下半年=45°+︱直
射点纬度值的一半∣
③、当地冬半年=45°-∣直射
点纬度值的一半∣。
23、怎样求某地太阳能热水器受热面支架与地面的夹角夹角=当地“二分二至”时距离太阳直射点处纬度之间的间隔纬度数(支架为活动式,保持受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24、怎样求南北楼房之间的间距或者南北楼房的高度(运用:“⊿”“三角函数”解)北半球楼房间距,主要看:冬至日,纬度越高间距应越远;北半球楼房高度,也主要看:冬至日靠南侧楼房的高度要低。
25、怎样求比例尺、图距、实距比例尺=图距÷实距;图距=实距×比例尺;实距=图距÷比例尺。
26、怎样求南北半球不同纬度在“二分二至”日时的昼夜长短
①、赤道地带终年昼夜平=各为12小时;
②、二分日(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③、牢记北半球夏至日20°N、40 °N、60°N、66°、34′N的昼长(或者夜长)
④、除赤道地带和二分日外,在南北半球纬度对称的地带,任何时候北半球的昼长等于南半球的夜长;
⑤、除赤道地带和二分日外,南北半球的任何地带的夏至日的昼长等于冬至日的夜长。
27、怎样推理日界线
①、当世界时(伦敦时)为12时时,全球为同一天,界线只是法定时东西经180°;
②、除全球在同一天外,任何时候夜半球的正中央是自然上的日界线0时;
③、法定时与自然时关系的辨别为: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看日期早一天的东侧为法定上的日界线180°、西侧为自然上的日界线0时;
④、在赤道上任何时候昼夜平分,日出、日落、正午、午夜四个方位均间距90°、时间上均间隔6小时;
⑤、除二分日外、任何时候0时至12时之间为晨线(日出),12时至24时(或者0时)之间为昏线(日落)。
28、怎样求飞机飞行、轮船航
行、
科考、旅行等的起终点的时间、速度、距离等内容
①、已知起点时间求终点时间
终点时=已知时±两地点间的时差+路途的行程时间;
②、已知终点时间求起点时间:起点时间=终点时±两地点间的时差-路途的行程时间;
③、求速度:速度=起终点之间
距离/时间(Τ);
④、求距离:距离=速度×时间(㎞)(注:求距离可用比例尺、经纬度、速度等多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