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高考计算题汇总.(带答案)

近五年高考计算题汇总.(带答案)
近五年高考计算题汇总.(带答案)

五年高考计算题(教师)

1.(2014)24.(12分)

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实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 ,当汽车在睛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 。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m ,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解:设路面干燥时,汽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0,安全距离为s ,反应时间为t 0,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0mg =ma 0 ①

s =v 0t 0+0

2

2a v

式中,m 和v 0分别为汽车的质量和刹车前的速度。

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依题意有

μ=

5

2

μ0 ③

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mg =ma ④

s =vt 0+a

v 22

联立①②③④⑤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v =20m/s (72km/h ) ⑥

25.(20分)

如图,O 、A 、B 为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三个点,OB 沿竖直方向,∠BOA=60°,OB=

2

3

OA 。 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以一定的初动能自O 点水平向右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通过A 点。使此小球带电,电荷量为q (q >0),同时加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ΔOAB 所在平面平行。现从O 点以同样的初速度沿某一方向抛出此带电小球,该小球通过了A 点,到达A 点时的动能是初动能的3倍;若该小球从O 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另一方向抛出,恰好通过B 点,且到达B 点时的动能为初动能的6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

(1)无电场时,小球到达A 点时的动能与初动能的比值; (2)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1)设小球的初速度为v 0,初动能为E k0,从O 点运动到A 点的时间为t ,令OA= d ,则OB =2

3

d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 d sin60°= v 0t ①

d cos60°=2

1gt 2 ② 又有

E k0 =

21mv 2

由①②③式得

E k0 =

8

3

mgd

设小球到达A 点时的动能为E kA ,则

E kA = E k0 +

2

1

mgd ⑤

由④⑤式得

0k kA E E =3

7

(2)加电场后,小球从O 点到A 点和B 点,高度分别降低了2

d 和23d ,设电势能分别减

小ΔE pA 和ΔE pB ,由能量守恒及④式得 ΔE pA =3E k0 - E k0 -

21

mgd =32E k0 ⑦

ΔE pB =6E k0 - E k0 -2

3

mgd =E k0

在匀强电场中,沿任一直线,电势的降落是均匀的。设直线OB 上的M 点与A 点等电势,M 与O 点的距离为x ,如图,则有

d x 2

3=pB pA

E E ?? ⑨

解得x = d 。MA 为等势线,电场必与其垂线OC 方向平行。设电场方向与竖直向下的方向夹角为α,由几何关系可得 α =30° ⑩ 即电场方向与竖直向下的方向的夹角为30°。

设场强的大小为E ,有

qEd cos30°=ΔE pA

11 由④⑦○11式得

E =

q

mg

63

12

2.(2015)24.(12分)如图,一长为10cm 的金属棒ab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水平地悬挂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T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金属棒绝缘,金属棒通过开关与一电动势为12V 的电池相连,电路总电阻为2Ω。已知开关断开时两弹簧的伸长量均为0.5cm ;闭合开关,系统重新平衡后,两弹簧的伸长量与开关断开时相比均改变了0.3cm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 2。判断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并求出金属棒的质量。 解:依题意,开关闭合后,电流方向从b 到a ,由左手定则可知,金属棒所受的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下。

开关断开时,两弹簧各自相对于其原长伸长为△l 1=0.5 cm 。由胡克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得

2k △l 1= mg ①

式中,m 为金属棒的质量,k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g 是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

F = IBL ②

式中,I 是回路电流,L 是金属棒的长度。两弹簧各自再伸长了△l 2=0.3 cm ,由胡克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得

2k(△l 1+△l 2) = mg + F ③ 由欧姆定律有

E = IR ④ 式中,E 是电池的电动势,R 是电路总电阻。 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m = 0.01 kg ⑤

25.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 ,如图(a)所示。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 时间内小物块的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10m/s 2。求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解: (1)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木板与墙壁相碰前,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

加速度为a 1,小物块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1(m+M)g = (m+M)a 1 ① 由图可知,木板与墙壁碰前瞬间的速度υ1= 4m /s ,由运动学公式得 υ1 =υ0+a 1t 1 ② s 0 = υ0t 1+1

2 a 1t 12 ③

式中,t 1 = ls ,s 。= 4.5m 是木板碰前的位移,υ0是小物块和木板开始运动时的速度。 联立①②③式和题给条件得 μ 1 = 0.1 ④

图(b )

图(a )

在木板与墙壁碰撞后,木板以-υ1的初速度向左做匀变速运动,小物块以υ1的初速度向右做匀变速运

动。设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 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2mg = ma 2 ⑤ 由图可得 a 2 =

1

21

2t t --υυ ⑥

式中,t 2 = 2s ,υ2 = 0,联立⑤⑥式和题给条件得 μ 2 = 0.4 ⑦

(2)设碰撞后木板的加速度为a 2,经过时间△t ,木板和小物块刚好具有共同速度υ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 动学公式得

μ2mg+μ1(M+m)g = M)a 3 ⑧ υ3 = -υ1+a 3△t ⑨ υ3 = υ1+a 2△t ⑩

碰撞后至木板和小物块刚好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木板运动的位移为 s l =

2

-3

1υυ+△t ⑩ 小物块运动的位移为 S 2 =

2

3

1υυ+△t

小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为 △s = s 2-s 1 @

联立⑥⑧⑨⑩⑧式,并代入数值得 △s = 6.0m ⑩

因为运动过程中小物块没有脱离木板,所以木板的最小长度应为6.0m 。

(3)在小物块和木板具有共同速度后,两者向左做匀变速运动直至停止,设加速度为a 4,此过程中小物块

和木板运动的位移为s 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 μ1(m+M)g = (m+M)a 4 ⑩ 0-υ32= 2a 4s 3 ⑩ 碰后木板运动的位移为 s = s 1+s 3 ⑥

联立⑥⑧⑨④⑩@⑩⑩式,并代入数值得 s = -6.5m ⑩

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为6.5m 。

3.(2016)2

4.(14分)如图,两固定的绝缘斜面倾角均为θ,上沿相连。两细金属棒ab (仅标出a 端)和cd (仅标出c 端)长度均为L ,质量分别为2m 和m ;用两根不可伸长的柔软导线将它们连成闭合回路abdca ,并通过固定在斜面上沿的两光滑绝缘小定滑轮跨放在斜面上,使两金属棒水平。右斜面上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已知两根导线刚好不在磁场中,回路电阻为R ,两金属棒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

力加速度大小为g ,已知金属棒ab 匀速下滑。求 (1)作用在金属棒ab 上的安培力的大小; (2)金属棒运动速度的大小。

解:(1)设导线的张力的大小为T ,右斜面对ab 棒的支持

力的大小为N 1,作用在ab 棒上的安培力的大小为F ,左斜面对cd 棒的支持力大小为N 2。对于ab 棒,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2mg sin θ=μN 1+T +F ① N 1=2mg cos θ② 对于cd 棒,同理有 mg sin θ+μN 2=T ③ N 2=mg cos θ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得 F =mg (sin θ–3μcos θ)⑤ (2)由安培力公式得 F =BIL ⑥

这里I 是回路abdca 中的感应电流。ab 棒上的感应电动势为 ε=BLv ⑦

式中,v 是ab 棒下滑速度的大小。由欧姆定律得 I =

R

⑧ 联立⑤⑥⑦⑧式得 v =(sin θ–3μcos θ)22

mgR

B L

25.(18分)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 ,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 的底端A 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 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

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 点,AC=7R ,A 、B 、C 、D 均在同一竖直面内。质量为m 的小物块P 自C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 点(未画出),随后P 沿轨道被弹回,最高点到达F 点,AF=4R ,已知P 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取)

(1)求P 第一次运动到B 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P 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改变物块P 的质量,将P 推至E 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P 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点。G点在C点左下方,与C点水平相距、竖直相距R,求P运动到D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P的质量。

解:(1)根据题意知,B 、C 之间的距离为l 为 l =7R –2R ①

设P 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为v B ,由动能定理得

2

1sin cos 2

B mgl mgl mv θμθ-=②

式中θ=37°,联立①②式并由题给条件得

B v =

(2)设BE =x 。P 到达E 点时速度为零,设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 。P 由B 点运动到E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2

p B 1sin cos 02

mgx mgx E mv θμθ--=-④

E 、

F 之间的距离l 1为 l 1=4R -2R +x ⑤

P 到达E 点后反弹,从E 点运动到F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E p –mgl 1sin θ–μmgl 1cos θ⑥

联立③④⑤⑥式并由题给条件得 x =R ⑦

5

6

R 1

=

4

μ34sin 373755?=?=,cos 7

2

R

p 12

5

E mgR =

⑧ (3)设改变后P 的质量为m 1。D 点与G 点的水平距离x 1和数值距离y 1分别为

175

sin 26x R R θ=

-⑨ 155

cos 66

y R R R θ=++⑩

式中,已应用了过C 点的圆轨道半径与竖直方向夹角仍为θ的事实。 设P 在D 点的速度为v D ,由D 点运动到G 点的时间为t 。由平抛运动公式有

2

112

y gt =

? x 1=v D t ?

联立⑨⑩??式得

D v =

? 设P 在C 点速度的大小为v C 。在P 由C 运动到D 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221111155(cos )2266

C D m v m v m g R R θ=++? P 由E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同理,由动能定理有

2

p 1111(5)sin m g(5)cos 2

C

E m g x R x R m v θμθ-+-+=? 联立⑦⑧???式得

11

3

m m =?

4.(2017)24.(12分)

一质量为8.00×104 kg 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飞船在离地面高度1.60×105 m 处以7.5×103 m/s 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100 m/s 时下落到地面。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9.8 m/s 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

(2)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600 m 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船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2.0%。 解:(1)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为

2

k 012

h E mv =

① 式中,m 和v 0分别是飞船的质量和着地前瞬间的速率。由①式和题给数据得

8kp 4.010J E =?②

设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飞船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为

2

12

h h E m mgh =

+③ 式中,v h 是飞船在高度1.6×105m 处的速度大小。由③式和题给数据得

122.410J h E =?④

(2)飞船在高度h ' =600 m 处的机械能为

2

1 2.0()2100

h h E m v mgh ''=+⑤

由功能原理得

k0h W E E '=-⑥

式中,W 是飞船从高度600m 处至着地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由②⑤⑥式和题给数据得 W =9.7×108

J ⑦

25.(20分)

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 1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 0,在油滴处于位置A 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持续一段时间t 1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变;再持续同样一段时间后,油滴运动到B 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1)油滴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

(2)求增大后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保证后来的电场强度比原来的大,试给出相应的t 1和v 0应满足的条件。已知不存在电场时,油滴以初速度v 0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恰好等于B 、A 两点间距离的两倍。

解:(1)设油滴质量和电荷量分别为m 和q ,油滴速度方向向上为整。油滴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 1的匀强电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匀强电场方向向上。在t =0时,电场强度突然从E 1增加至E 2时,油滴做竖直向上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大小a 1满足 21qE mg ma -=①

油滴在时刻t1的速度为 1011v v a t =+②

电场强度在时刻t 1突然反向,油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a 2满足 22qE mg ma +=③

油滴在时刻t 2=2t 1的速度为 2121v v a t =-④

由①②③④式得 2012v v gt =-⑤

(2)由题意,在t=0时刻前有 1qE mg =⑥

油滴从t =0到时刻t 1的位移为

2111111

2

s v t a t =+⑦

油滴在从时刻t1到时刻t2=2t 1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为

2211211

2

s v t a t =-⑧

由题给条件有202(2)v g h =⑨ 式中h 是B 、A 两点之间的距离。 若B 点在A 点之上,依题意有 12s s h +=⑩

由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式得 002

2111

1[22

()]4v v E E gt gt =-+? 为使21E E >,应有 002

11

122

()14v v gt gt -+>?

即当0

10(1v t g

<<-

?

或0

1(1v t g

>? 才是可能的:条件?式和?式分别对应于20v >和20v <两种情形。 若B 在A 点之下,依题意有 21x x h +=-?

由①②③⑥⑦⑧⑨?式得 002

2111

1[22

()]4v v E E gt gt =--? 为使21E E >,应有 002

11

122

()14v v gt gt -->? 即

011)v

t g

>? 另一解为负,不符合题意,已舍去。

5.(2018)24.(12分)

一质量为m 的烟花弹获得动能E 后,从地面竖直升空。当烟花弹上升的速度为零时,弹中火药爆炸将烟花弹炸为质量相等的两部分,两部分获得的动能之和也为E ,且均沿竖直方向运动。爆炸时间极短,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不计空气阻力和火药的质量。求 (1)烟花弹从地面开始上升到弹中火药爆炸所经过的时间; (2)爆炸后烟花弹向上运动的部分距地面的最大高度。 解:(1)设烟花弹上升的初速度为0v ,由题给条件有

2

012

E m =v

设烟花弹从地面开始上升到火药爆炸所用的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有

00gt -=-v

联立①②式得

t =

(2)设爆炸时烟花弹距地面的高度为1h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E mgh =

火药爆炸后,烟花弹上、下两部分均沿竖直方向运动,设炸后瞬间其速度分别为1v 和2v 。由题给条件和动量守恒定律有

22

121144

m m E +=v v ⑤ 1211

022

m m +=v v

由⑥式知,烟花弹两部分的速度方向相反,向上运动部分做竖直上抛运动。设爆炸后烟花弹上部分继续上升的高度为2h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1211

42

m mgh =v ⑦

联立④⑤⑥⑦式得,烟花弹上部分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

122E

h h h mg

=+=

25.(20分)

如图,在y > 0的区域存在方向沿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 ;在y < 0的区

域存在方向垂直于xOy 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个氕核11H 和一个氘核2

1H 先后从y 轴上y h

=点以相同的动能射出,速度方向沿x 轴正方向。已知11H 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60?,并从坐标原点O 处第一次射出磁场。11H 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不计重力。求

(1)11H 第一次进入磁场的位置到原点O 的距离; (2)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3)21H 第一次离开磁场的位置到原点O 的距离。

解:(1)11H 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设11H 在电场中的加速度大小为1a ,初速度大小为1v ,它在电场

中的运动时间为1t ,第一次进入磁场的位置到原点O的距离为1s 。由运动学公式有

111s t =v

2111

2h a t =

② 由题给条件,进入磁场时速度的方向与x 轴正方向夹角160θ=?。进入磁场时速

度的y 分量的大小为

1111tan a t θ=v ③

联立以上各式得

1s =

(2)在电场中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1qE ma =

设进入磁场时速度的大小为1

'v ,由速度合成法则有

1'v

设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在磁场中运动的圆轨道半径为1R ,由洛伦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2111

m q B R ''=v v

由几何关系得

1112sin s R θ=

联立以上各式得

B =

(3)设在电场中沿x 轴正方向射出的速度大小为2v ,在电场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a ,由题给条件得

2

221

11(2)22

m m =v v ⑩

11H 1

1H 1

1H 1

1H 1

1H 2

1H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2qE ma =

?

设第一次射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2

'v ,速度的方向与x 轴正方向夹角为2θ,入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2s ,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2t 。由运动学公式有

222s t =v

? 2

2212

h a t =

?

2'v

? 22

22

sin a t θ=

'v

?

联立以上各式得

21s s =,21θθ=

,2

1''=v ?

设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R ,由⑦?式及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得

2

212m R qB

'=

()v ?

所以出射点在原点左侧。设进入磁场的入射点到第一次离开磁场的出射点的距离为2

s ',由几何关系有

2

222sin s R θ'= ?

联立④⑧???式得,第一次离开磁场时的位置到原点O 的距离为

2

21)s s h '-= ?

2

1H 2

1H 2

1H 2

1H

备战2020年高考物理计算题专题复习《向心力的计算》(解析版)

《向心力的计算》 一、计算题 1.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看成质点 相连,可绕过O点的水平转轴在竖直面内无摩擦地转动.在最 低点a处给一个初速度,使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完成完整的圆 周运动,求: 小球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 初速度的大小; 最低点处绳中的拉力大小. 2.如图所示,一条带有圆轨道的长轨道水平固定,圆轨道竖直,底端分别与两侧的直 轨道相切,半径,物块A以的速度滑入圆轨道,滑过最高点Q,再沿圆轨道滑出后,与直轨上P处静止的物块B碰撞,碰后粘在一起运动。P点左侧轨道光滑,右侧轨道呈粗糙段,光滑段交替排列,每段长度都为。物块与各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A、B的质量均为重力加速度g 取;A、B视为质点,碰撞时间极短。 求A滑过Q点时的速度大小V和受到的弹力大小F; 若碰后AB最终停止在第k个粗糙段上,求k的数值; 求碰后AB滑至第n个光滑段上的速度与n的关系式。

3.如图所示,一个固定在竖直平面上的光滑半圆形管道,管道里有一个直径略小于管 道内径的小球,小球在管道内做圆周运动,从B点脱离后做平抛运动,经过秒后又恰好垂直与倾角为的斜面相碰到。已知圆轨道半径为,小球的质量为,g取求 小球在斜面上的相碰点C与B点的水平距离 小球经过圆弧轨道的B点时,受到轨道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小球经过圆弧轨道的A点时的速率。 4.如图所示,倾角为的粗糙平直导轨与半径为R的光 滑圆环轨道相切,切点为B,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平面内。一 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轨道上离地面高为的D处无初速 下滑进入圆环轨道,接着小滑块从圆环最高点C水平飞出, 恰好击中导轨上与圆心O等高的P点,不计空气阻力。求: 小滑块在C点飞出的速率; 在圆环最低点时滑块对圆环轨道压力的大小; 滑块与斜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高考政治计算题汇总

高考政治计算题汇总 1.(07全国Ⅱ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2.(07全国卷Ⅰ24)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升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3.(07北京29)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当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到1美元=7.5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式是() A.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8142元 B.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7931元 C.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57美元 D.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40美元 4.(08全国卷Ⅰ25)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升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5.(08四川24)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升1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年M 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 6.(08海南卷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 7.(08天津27)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

近三年高考政治试题中的计算题集锦

近三年高考政治试题中的计算题集锦 1.(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24)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C) A.4克B.8克C.16克D.32克 解析:这一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更注重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中各种关系的灵活运用,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平时对学生的讲解过程中,要求学生牢牢把握住: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根据题意可知:1克黄金=8克白银5件A商品=2克黄金 从题意可知条件发生变化,当黄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白银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未变、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未变),那么在同样的时间内: 2克黄金=8克白银(1克黄金=4克白银) 5件A商品=4克黄金 所以,5件A商品=4克黄金X4=16克白银 2.(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2 小时,价值为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D)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的价值量的关系等知识的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生产者A生产甲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意味着A在4小时内可生产甲商品4件,故其使用价值总量为4;其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为40×4=160(元);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仍然由社会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即40元,故D项符合题意。 3.(2007年高考政治海南卷2)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 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50单位B.减少50单位C.增加10单位D.减少10单位 4.(2007年高考文综四川卷26)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C) A.1.8万亿元B.2万亿元C.2.2万亿元D.2.4万亿元 5.(2007年高考文综天津卷29)如果你以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4%,利息税率20%,存款到期应得本息为(C) A.7392元 B.79464元 C.84392元 D.86240元6.(2007年高考文综北京卷29)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目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1美元=7.5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案是(B)

【高中高考数学压轴题预测题-浙江省1】2020年高考数学计算题大题-含详细解析答案、可编辑

【高中高考数学压轴题预测题-浙江省1】2020年高考数学计算题大题-含详细解析答案、可编辑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解答题(本题共计 4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20分,) 1. 已知实数a≠0,设函数f(x)=a ln x+√1+x,x>0. (1)当a=?3 4 时,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2)对任意x∈[1 e2,+∞)均有f(x)≤√x 2a ,求a的取值范围. 注:e=2.71828?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2. 如图,已知点F(1,0)为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 两点,点C在抛物线上,使得△ABC的重心G在x轴上,直线AC交x轴于点Q,且Q在点F的右侧.记△AFG,△CQG的面积分别为S1,S2. (1)求p的值及抛物线的准线方程; (2)求S1 S2 的最小值及此时点G的坐标. 3. 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a3=4,a4=S3.数列{b n}满足:对每个n∈N?,S n+ b n,S n+1+b n,S n+2+b n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a n},{b n}的通项公式; (2)记c n=√a n 2b n , n∈N?,证明:c1+c2+?+c n<2√n,n∈N?. 4. 如图,已知三棱柱ABC?A1B1C1,平面A1ACC1⊥平面ABC,∠ABC=90°, ∠BAC=30°,A1A=A1C=AC,E,?F分别是AC,A1B1的中点. (1)证明:EF⊥BC; (2)求直线EF与平面A1BC所成角的余弦值. 5. 设函数f(x)=sin x,x∈R. (1)已知θ∈[0,2π),函数f(x+θ)是偶函数,求θ的值; (2)求函数y=[f(x+π 12 )] 2 +[f(x+π 4 )] 2 的值域. 6. 已知函数f(x)=√x?ln x. (1)若f(x)在x=x1,x2(x1≠x2)处导数相等,证明:f(x1)+f(x2)>8?8ln2; (2)若a≤3?4ln2,证明:对于任意k>0,直线y=kx+a与曲线y=f(x)有唯一 公共点. 7. 如图,已知点P是y轴左侧(不含y轴)一点,抛物线C:y2=4x上存在不同的两点A,B满足PA,PB的中点均在C上. (1)设AB中点为M,证明:PM垂直于y轴; (2)若P是半椭圆x2+y2 4 =1(x<0)上的动点,求△PAB面积的取值范围.

2019高考物理真题汇编——计算题

目录 牛顿第二定律 (2) 功能 (3) 动量 (3) 力学综合 (3) 动量能量综合 (4)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6)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7) 电磁感应 (8)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生与感生电动势) (8) 杆切割 (8) 线框切割 (9) 感生电动势 (9) 电磁感应中的功能问题 (10) 电磁科技应用 (11) 热学 (12) 光学 (14) 近代物理 (15) 思想方法原理类 (16)

牛顿第二定律 1.【2019天津卷】完全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国产新型航空母舰已完成多次海试,并 取得成功。航母上的舰载机采用滑跃式起飞,故甲板是由水平甲板和上翘甲板两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研究舰载机的起飞过程,假设上翘甲板BC是与水平甲板AB相切的一段圆弧,示意如图2,AB长L1=150m,BC水平投影L2=63m,图中C点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12°(sin12°≈0.21)。若舰载机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6s到达B点进入BC.已知飞行员的质量m=60kg,g=10m/s2,求 (1)舰载机水平运动的过程中,飞行员受到的水平力所做功W; (2)舰载机刚进入BC时,飞行员受到竖直向上的压力F N多大。 2.【2019江苏卷】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块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左边缘对齐。 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先敲击A,A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在B上滑动距离L后停下。接着敲击B,B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A、B都向右运动,左边缘再次对齐时恰好相对静止,此后两者一起运动至停下。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 A; (2)在左边缘再次对齐的前、后,B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 B、a B′; (3)B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 B。

近五年高考计算题汇总.(带答案)

五年高考计算题(教师) 1.(2014)24.(12分) 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实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 ,当汽车在睛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 。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m ,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解:设路面干燥时,汽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0,安全距离为s ,反应时间为t 0,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0mg =ma 0 ① s =v 0t 0+0 2 2a v ② 式中,m 和v 0分别为汽车的质量和刹车前的速度。 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依题意有 μ= 5 2 μ0 ③ 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mg =ma ④ s =vt 0+a v 22 ⑤ 联立①②③④⑤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v =20m/s (72km/h ) ⑥ 25.(20分) 如图,O 、A 、B 为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三个点,OB 沿竖直方向,∠BOA=60°,OB= 2 3 OA 。 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以一定的初动能自O 点水平向右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通过A 点。使此小球带电,电荷量为q (q >0),同时加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ΔOAB 所在平面平行。现从O 点以同样的初速度沿某一方向抛出此带电小球,该小球通过了A 点,到达A 点时的动能是初动能的3倍;若该小球从O 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另一方向抛出,恰好通过B 点,且到达B 点时的动能为初动能的6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 (1)无电场时,小球到达A 点时的动能与初动能的比值; (2)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高中数学计算题大全

高中数学计算题大全篇一:2014年高中数学计算题五 2014年高中数学计算题五 2014年高中数学计算题五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1)已知x+y=12,xy=9,且x,y,求的值( (2) 2(计算下列各题: (1) (2) 3(计算下列各题: (?) (?) 4((1)化简:( ( ,lg25,2lg2; ; ( ,(a,0,b ,0)( (2)已知2lg(x,2y)=lgx+lgy,求 5(解方程 6(求下列各式的值: (1)lg, lg+lg 的值( ( 1

7(求值: 2(1)(lg5)+lg2?lg50; (2)( ( 8(计算 9(计算: (1)已知x,0,化简 (2) 10(计算:(1)(0.001) (2)lg25+lg2,lg 11((1 )求值: (2)解不等式: 12(化简: ( ( +27+(),(),1.5的值( ( ,log29?log32( 13((?) 化简:; (?) 已知2lg(x,2y)=lgx+lgy,求 14(计算: (1)(2的值( ),×e++10 lg2(2)lg5+lg2×lg500,lg 15(化简或求值:(1),log29×log32(

16((1)计算:; 2 (2)已知2a=5b=100,求的值( 17((1)计算 (2)已知log189=a,18b=5,试用a,b表示log365( 18(计算: (1)(lg50)2+lg2×lg(50)2+lg22; (2)2(lg)2+lg?lg5+; (3)lg5(lg8+lg1000)+(lg2)2+lg+lg0.06( 19(化简下列式子: (1); (2)( 20(化简下列式子: (1); (2); (3)( 21(化简求值: 22(化简下列式子: (1);

晶体结构的计算(历年高考题汇总)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晶体结构的计算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2018年全国卷I) Li是最轻的固体金属,采用Li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池具有小而轻、能量密度大等优良性能,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5)Li2O具有反萤石结构,晶胞如图(b)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0.4665 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Li2O的密度为g·cm?3(列出计算式)。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2018年全国卷II) (5)FeS2晶体的晶胞如图(c)所示。晶胞边长为a nm、FeS2相对式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其晶体密度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g·cm?3;晶胞中Fe2+位于2 S 所形成的正八面体的体心,该正八面体的边长为______nm。 2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2018年全国卷III) 锌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Z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5)金属Zn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所示,这种堆积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 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 cm,高为c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Zn的密度为 ______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2017年全国卷III)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2017年全国卷I)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2016年全国卷III)

近五年高考书面表达常用句翻译练习(附有参考答案)

近五年高考书面表达常用句翻译练习(附有参 考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考英文写作常用句子翻译练习 1.首先,我想建议你提前5到10分钟到,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常见。 Above all, I would like to suggest that you arrive 5 to 10 minutes earlier, which is common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irst of all, my suggestion is that you arrive 5 to 10 minutes earlier, which is common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2.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带一些礼物,诸如我自己国家的纪念品。 If I were you, I would bring some gifts with me, such as souvenirs from my own country. 3.除此之外,餐桌礼仪是你应该注意的。 In addition, table manners are what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4.把筷子插入你的食物上是不可以的(不应该的)。 You are not supposed to stick your chopsticks into your food. It is unacceptable for you to stick your chopsticks into your food. 5.很开心知道你对唐诗颇有兴趣。

高一数学计算题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计算题 1、计算:lg 5·lg 8000+. 2、解方程:lg 2(x +10)-lg(x +10)3=4. 3、解方程:2. 4、解方程:9-x -2×31-x =27. 5、解方程:=128. 06.0lg 6 1lg )2 (lg 23++3log 1log 66-=x x )8 1(

6、解方程:5x+1=. 7、计算:· 8、计算:(1)lg 25+lg2·lg50; (2)(log 43+log 83)(log 32+log 92). 9求函数的定义域. 10、已知log 1227=a,求log 616. 12 3-x 10log 5log )5(lg )2(lg 2233++.10log 18121 log 8.0--=x x y

11、已知f(x)=,g(x)=(a>0且a≠1),确定x的取值范围,使得f(x)>g(x). 12、已知函数f(x)=. (1)求函数的定义域;(2)讨论f(x)的奇偶性;(3)求证f(x)>0. 13、求关于x的方程a x+1=-x2+2x+2a(a>0且a≠1)的实数解的个数. 14、求log 927的值. 1 3 22+ -x x a5 2 2- +x x a 3 2 1 1 2 1 x x ? ? ? ? ? + -

15、设3a =4b =36,求+的值. 16、解对数方程:log 2(x -1)+log 2x=1 17、解指数方程:4x +4-x -2x+2-2-x+2+6=0 18、解指数方程:24x+1-17×4x +8=0 a 2b 1

高考物理计算题

考前题 1.(18分)如图所示,O 点为固定转轴,把一个长度为l 的细绳上端固定在O 点,细绳下端系一个质量为m 的小摆球,当小摆球处于静止状态时恰好与平台的右端点B 点接触,但无压力。一个质量为M 的小钢球沿着光滑的平台自左向右运动到B 点时与静止的小摆球m 发生正碰,碰撞后摆球在绳的约束下作圆周运动,且恰好能够经过最高点A ,而小钢球M 做平抛运动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 点。测得B 、C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C=x ,平台的高度为h ,不计空气阻力,本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请计算: (1)碰撞后小钢球M 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 (2)小把球m 经过最高点A 时的动能; (3)碰撞前小钢球M 在平台上向右运动的速度大小。 1.解析 (1)设M 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v , 2 21,gt h vt x = = h g x v 2= (2)摆球m 经最高点A 时只受重力作用, l v m mg A 2 = 摆球经最高点A 时的动能为A E ; mgl mv E A A 2 1212= = (3)碰后小摆球m 作圆周运动时机械能守恒, mgl mv mv A B 22 12 1 22+= gl v B 5= 设碰前M 的运动速度是 v ,M 与m 碰撞时系统的动量守恒 B mv Mv Mv +=0 gl M m h g x v 52+ = 2.如图,光滑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水平段紧贴地面,弯曲段的顶部切线水平、离地高为h ;滑块A 静止在水平轨道上, v 0=40m/s 的子弹水平射入滑块A 后一起沿轨道向右运动,并从轨道顶部水平抛出.已知滑块A 的质量是子弹的3倍,取g=10m/s 2,不计空气阻力.求: (1)子弹射入滑块后一起运动的速度; (2)水平距离x 与h 关系的表达式; (3)当h 多高时,x 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高中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

2019年高中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计算: (1); (2). 2.计算: (1)lg1000+log342﹣log314﹣log48; (2). 3.(1)解方程:lg(x+1)+lg(x﹣2)=lg4; (2)解不等式:21﹣2x>. 4.(1)计算:2×× (2)计算:2log510+log50.25. 5.计算: (1); (2). 6.求log89×log332﹣log1255的值. 7.(1)计算. (2)若,求的值. 8.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0.064﹣(﹣)0+160.75+0.25 (2)lg5+(log32)?(log89)+lg2. 9.计算: (1)lg22+lg5?lg20﹣1;

(2). 10.若lga、lgb是方程2x2﹣4x+1=0的两个实根,求的值. 11.计算(Ⅰ) (Ⅱ). 12.解方程:. 13.计算: (Ⅰ) (Ⅱ). 14.求值:(log62)2+log63×log612. 15.(1)计算 (2)已知,求的值. 16.计算 (Ⅰ); (Ⅱ)0.0081﹣()+??. 17.(Ⅰ)已知全集U={1,2,3,4,5,6},A={1,4,5},B={2,3,5},记M=(?U A)∩B,求集合M,并写出M的所有子集; (Ⅱ)求值:. 18.解方程:log2(4x﹣4)=x+log2(2x+1﹣5) 19.(Ⅰ)计算(lg2)2+lg2?lg50+lg25;

(Ⅱ)已知a=,求÷. 20.求值: (1)lg14﹣+lg7﹣lg18 (2). 21.计算下列各题: (1)(lg5)2+lg2×lg50; (2)已知a﹣a﹣1=1,求的值. 22.(1)计算; (2)关于x的方程3x2﹣10x+k=0有两个同号且不相等的实根,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3.计算题 (1) (2) 24.计算下列各式:(式中字母都是正数) (1) (2). 25.计算:(1); (2)lg25+lg2×lg50+(lg2)2. 26.已知x+y=12,xy=27且x<y,求的值. 27.(1)计算:;

2020年高考物理计算题强化专练-热学解析版

计算题强化专练-热学 一、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1.如图所示,质量为m=6kg的绝热气缸(厚度不计),横截面积为S=10cm2,倒扣在 水平桌面上(与桌面有缝隙),气缸内有一绝热的“T”型活塞固定在桌面上,活塞与气缸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在气缸内可无摩擦滑动且不漏气.开始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0=27℃,压强P=0.5×105P a,g取10m/s2,大气压强为 P0=1.0×105P a.求: ①此时桌面对气缸的作用力大小; ②通过电热丝给封闭气体缓慢加热到t2,使气缸刚好对水平桌面无压力,求t2的值 . 2.如图所示,用质量为m=1kg、横截面积为S=10cm2的活塞在气 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摩擦忽 略不计。开始时活塞距气缸底的高度为h=10cm且气缸足够 高,气体温度为t=27℃,外界大气压强为p0=1.0×105Pa,取 g=10m/s2,绝对零度取-273℃.求: (i)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ii)给气缸缓慢加热,当缸内气体吸收4.5J的热量时,内能 的增加量为2.3J,求此时缸内气体的温度。

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U形管左端封闭,右端开口,左管横截面积为右管横截面 积的2倍,在左管内用水银封闭一段长为l,温度为T的空气柱,左右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hcm,外界大气压为h0cmHg . (1)若向右管中缓慢注入水银,直至两管水银面相平(原右管中水银没全部进入水平 部分),求在右管中注入水银柱的长度h1(以cm为单位); (2)在两管水银面相平后,缓慢升高气体的温度至空气柱的长度变为开始时的长度l ,求此时空气柱的温度T′. 4.一内壁光滑、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闭,左端上部 有一轻活塞.初始时,管内水银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所示.已知大气压强p0=75cmHg ,环境温度不变. (1)求右侧封闭气体的压强p右; (2)现用力向下缓慢推活塞,直至管内两边水银柱高度相等并达到稳定.求此时右侧封闭气体的压强p右; (3)求第(2)问中活塞下移的距离x.

2018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项训练

2018高考化学计算题 专项训练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化学二卷计算专项练习 1、[2011全国卷]为了预防碘缺乏病,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50毫克的碘酸钾 (M=214g·mol-1)。为检验某种食盐是否为加碘的合格食盐,某同学取食盐样品428克,设法溶解出其中全部的碘酸钾。将溶液酸化并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再用 0.030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去18.00mL时蓝色刚好褪去。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加 碘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有关反应如下: IO3-+5I-+6 H+=3I2+3H2O I2+2S2O32-=2I-+S4O62- 2、[2015·全国卷Ⅰ36]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准确称取所制 备的氯化亚铜样品m g,将其置于过量的FeCl3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用a mol·L-1的K2Cr2O7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b mL,反应中Cr2O72—被还原为Cr3+。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__ __%。 3、[2017全国卷Ⅰ26]凯氏定氨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 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 已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 NH4Cl+ H3BO3。 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 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mol·L-1的盐酸 V 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4、[2017全国卷Ⅲ27]某工厂用m1 kg 铬铁矿粉(含Cr2O3 40%,M=152g·mol-1)制备 K2Cr2O7(M=294g·mol-1),最终得到产品 m2 kg,产率为 5、[2017全国卷Ⅱ28]水中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 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2,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I?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 min,然后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2 S2O32?+I2=2I?+ S4O62?)。 取100.00 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若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_mg·L?1。 6、[2017北京卷27]尿素[CO(NH2)2]溶液浓度影响NO2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M=60 g? mol-1)含量的方法如下:取a g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NH3,所得NH3用过量的v1 mL c1 mol·L?1 H2SO4溶液吸收完全,剩余H2SO4用v2 mL c2mol·L?1 NaOH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推荐)高中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一

高中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一

高中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一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Ⅰ)求值:; (Ⅱ)解关于x的方程. 2.(1)若=3,求的值; (2)计算的值. 3.已知,b=(log43+log83)(log32+log92),求a+2b的值.4.化简或计算: (1)()﹣[3×()0]﹣1﹣[81﹣0.25+(3)]﹣10×0.027; (2). 5.计算的值. 6.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已知x+x﹣1=3,求式子x2+x﹣2的值. 7.(文)(1)若﹣2x2+5x﹣2>0,化简: (2)求关于x的不等式(k2﹣2k+)x<(k2﹣2k+)1ˉx的解集. 8.化简或求值:

(1)3a b(﹣4a b)÷(﹣3a b); (2). 9.计算: (1); (2)(lg8+lg1000)lg5+3(lg2)2+lg6﹣1+lg0.006. 10.计算 (1) (2). 11.计算(1) (2). 12.解方程:log2(x﹣3)﹣=2. 13.计算下列各式 (Ⅰ)lg24﹣(lg3+lg4)+lg5 (Ⅱ). 14.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15.(1)计算 (2)若xlog34=1,求4x+4﹣x的值. 16.求值:. 17.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0.064﹣(﹣)0+160.75+0.25 (2)lg25+lg5?lg4+lg22. 18.求值:+.19.(1)已知a>b>1且,求log a b﹣log b a的值.(2)求的值. 20.计算(1)(2)(lg5)2+lg2×lg50 21.不用计算器计算:. 22.计算下列各题 (1); (2). 23.解下列方程: (1)lg(x﹣1)+lg(x﹣2)=lg(x+2); (2)2?(log3x)2﹣log3x﹣1=0. 24.求值:(1) (2)2log525﹣3log264. 25.化简、求值下列各式: (1)?(﹣3)÷; (2)(注:lg2+lg5=1). 26.计算下列各式 (1);(2).

高考物理计算题(共29题)

高考物理计算题(共29 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学生错题之计算题(共29题) 计算题力学部分:(共12题) (2) 计算题电磁学部分:(共13题) (15) 计算题气体热学部分:(共3题) (35) 计算题原子物理部分:(共1题) (38) 计算题力学部分:(共12题) 1.长木板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长木板的左端竖直固定着弹性挡板P,长木板A的上表面分为三个区域,其中PO段光滑,长度为1 m;OC段粗糙,长度为1.5 m;CD段粗糙,长度为1.19 m。可视为质点的滑块B静止在长木板上的O点。已知滑块、长木板的质量均为1 kg,滑块B与OC段动摩擦因数为0.4,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5。现用水平向右、大小为11 N的恒力拉动长木板,当弹性挡板P将要与滑块B相碰时撤去外力,挡板P与滑块B发生弹性碰撞,碰后滑块B最后停在了CD段。已知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发生弹性碰撞时速度互换,g=10 m/s2,求: (1)撤去外力时,长木板A的速度大小; (2)滑块B与木板CD段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 (3)在(2)的条件下,滑块B运动的总时间。 答案:(1)4m/s (2)0.1(3)2.45s 【解析】(1)对长木板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 由可得v=4m/s; (2)挡板P与滑块B发生弹性碰撞,速度交换,滑块B以4m/s的速度向右滑行,长木板A静止,当滑上OC段时,对滑块B有,解得 滑块B的位移; 对长木板A有; 长木板A的位移,所以有,可得或(舍去) (3)滑块B匀速运动时间;

滑块B在CD段减速时间; 滑块B从开始运动到静止的时间 2.如图所示,足够宽的水平传送带以v0=2m/s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运行,质量m=0.4kg的小滑块被光滑固定挡板拦住静止于传送带上的A点,t=0时,在小滑块上施加沿挡板方向的拉力F,使之沿挡 板做a=1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小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10m /s2,求: (1)t=0时,拉力F的大小及t=2s时小滑块所受摩擦力的功率; (2)请分析推导出拉力F与t满足的关系式。 答案: (1)0.4N;(2) 【解析】(1)由挡板挡住使小滑块静止的A点,知挡板方向必垂直于传送带的运行方向; t=0时对滑块:F=ma 解得F=0.4N;t=2s时, 小滑块的速度v=at=2m/s摩擦力方向与挡板夹角,则θ=450 此时摩擦力的功率P=μmgcos450v, 解得 (2)t时刻,小滑块的速度v=at=t, 小滑块所受的摩擦力与挡板的夹角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N)

高考综合计算题练习二(含详细解析)

高考综合计算题练习二 1.(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图像)如图(a )所示,“ ”型木块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块水平 表面AB 粗糙,光滑表面BC 且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木块右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个力传感器,当力传感器受压时,其示数为正值;当力传感器被拉时,其示数为负 值.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C 时间的关系如图(b )所示.已知sin37°=,cos37°=,g 取10m/s 2 (1) 斜面BC 的长度; (2) 滑块的质量; (3) 2.端与车C 的上表面平滑相接,在圆弧面上有一滑块A ,其质量m A =2kg ,在距车的水平面高 h =1.25m 处由静止下滑,车C 的质量为m C =6kg 。在车C 的左端有一质量m B =2kg 的滑块B ,滑 块B 与A 均可视作质点,滑块A 与B 碰撞后立即粘合在一起共同运动,最终没有从车C 上滑落。已知滑块A 、B 与车C 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车C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取g =10m/s 2 。求: (1)滑块A 滑到圆弧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图(b ) 图(a )

(2)滑块A 与B 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大小; (3)车C 的最短长度。 3.(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综合)如下图所示,带电平行金属板PQ 和MN 之间的距离为d ;两金属板之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x 轴平行于金属板,且与金属板中心线重合,y 轴垂直于金属板。区域I 的左边界是y 轴,右边界与区域II 的左边界重合,且与y 轴平行;区域II 的左、右边界平行。在 区域I 和区域II 内分别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区域I 内的磁场垂直于Oxy 平面向外,区域II 内的磁场垂直于Oxy 平面向里。一电子沿着x 轴正向以速度v 0射入平行板之间,在平行板间恰好沿着x 轴正向做直线运动,并先后通过区域I 和II 。已知电子电量为e ,质量为m ,区域I 和区域II 沿x 轴方向宽度均为 Be mv 230 。不计电子重力。 (1)求两金属板之间电势差U ; (2)求电子从区域II 右边界射出时,射出 点的纵坐标y ; (3)撤除区域I 中的磁场而在其中加上沿x 轴正向的匀强电场,使得该电子刚好不能从区域II 的右边界飞出。求电子两次经过y 轴的时间间隔t 。 答案与解析 1.解:①分析滑块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得:a 1=gsin θ=6m/s 2 ……2分

最新1992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1992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54分) 1.(3分) 的值是( ) A . B . 1 C . D . 2 2.(3分)如果函数y=sin (ωx )cos (ωx )的最小正周期是4π,那么常数ω为( ) A . 4 B . 2 C . D . 3.(3分)极坐标方程分别是ρ=cosθ和ρ=sinθ的两个圆的圆心距是( ) A . 2 B . C . 1 D . 4.(3分)方程sin4xcos5x=﹣cos4xsin5x 的一个解是( ) A . 10° B . 20° C . 50° D . 70° 5.(3分)已知轴截面是正方形的圆柱的高与球的直径相等,则圆柱的全面积与球的表面积的比是( ) A . 6:5 B . 5:4 C . 4:3 D . 3:2 6.(3分)图中曲线是幂函数y=x n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已知n 取±2,±四个值,则相应于曲线c 1、c 2、c 3、c 4的n 依次为( ) A . ﹣2,﹣,,2 B . 2,,﹣,﹣2 C . ﹣,﹣2,2, D . 2,,﹣2, ﹣ 7.(3分)若log a 2<log b 2<0,则( ) A . 0<a <b <1 B . 0<b <a <1 C . a >b >1 D . b >a >1 8.(3分)直线 (t 为参数)的倾斜角是( )

A . 20° B . 70° C . 45° D . 135° 9.(3分)在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直角三角形最多可有(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10.(3分)圆心在抛物线y 2=2x 上,且与x 轴和该抛物线的准线都相切的一个圆的方程是( ) A . x 2+y 2﹣x ﹣2y ﹣=0 B . x 2+y 2+x ﹣2y+1=0 C . x 2+y 2﹣x ﹣2y+1=0 D . x 2+y 2﹣x ﹣ 2y+=0 11.(3分)在(x 2+3x+2)5的展开式中x 的系数为( ) A . 160 B . 240 C . 360 D . 800 12.(3分)若0<a <1,在[0,2π]上满足sinx≥a 的x 的范围是( ) A . [0,arcsina ] B . [arcsina ,π﹣arcsina ] C . [π﹣arcsina ,π] D . [arcsina ,+arcsina ] 13.(3分)已知直线l 1和l 2的夹角平分线为y=x ,如果l 1的方程是ax+by+c=0,那么直线l 2的方程为( ) A . b x+ay+c=0 B . a x ﹣by+c=0 C . b x+ay ﹣c=0 D . b x ﹣ay+c=0 14.(3分)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和N 分别为A 1B 1和BB 1的中点,那么直线AM 与CN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A . B . C . D . 15.(3分)已知复数z 的模为2,则|z ﹣i|的最大值为( ) A . 1 B . 2 C . D . 3 16.(3分)函数y=的反函数( ) A . 是奇函数,它在(0,+∞) 上是减函数 B . 是偶函数,它在(0,+∞)上是减函数 C . 是奇函数,它在(0,+∞) 上是增函数 D . 是偶函数,它在(0,+∞)上是增函数 17.(3分)如果函数f (x )=x 2+bx+c 对任意实数t 都有f (2+t )=f (2﹣t ),那么( )

【高考快递】2019高考物理总复习计算题增分练五含答案

计算题增分练(五) (满分32分 20分钟) 1.如图所示,半径为l 的金属圆环水平放置,圆心处及圆环边缘通过导线分别与两条平行的倾斜金属轨道相连.圆环区域内分布着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圆环上放置一金属棒a ,一端在圆心处,另一端恰好搭在圆环上,可绕圆心转动.倾斜轨道部分处于垂直轨道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也为B ,金属棒b 放置在倾斜平行导轨上,其长度与导轨间距均为2l .当棒a 绕圆心以角速度ω顺时针(俯视)匀速旋转时,棒b 保持静止.已知棒b 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棒b 的质量为m ,棒a 、b 的电阻分别为R 、2R ,其余电阻不计;斜面倾角为θ=37°,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金属棒b 两端的电压; (2)为保持b 棒始终静止,棒a 旋转的角速度大小的范围. 解析:(1)E =Bl v ① v =0+l ω2 ② U =2R R +2R ·E ③ ①②③式联立,解得:U =13Bl 2ω ④ (2)I =E R +2R ⑤ F 安=BI ·2l ⑥ 由①②⑤⑥式联立,解得:F 安=B 2l 3ω3R ⑦ 为保持b 棒始终静止,棒a 旋转的角速度最小设为ω1,最大为ω2: mg sin θ=μmg cos θ+B 2l 3ω13R ⑧ mg sin θ+μmg cos θ=B 2l 3ω23R ⑨

3mgR 5B 2l 3≤ω≤3mgR B 2l 3 ⑩ 答案:(1)13Bl 2ω (2)3mgR 5B 2l 3≤ω≤3mgR B 2l 3 2.如图甲所示,光滑斜面OA 与倾斜传送带AB 在A 点相接,且OAB 在一条直线上,与水平面夹角α=37°,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O 点,上端可自由伸长到A 点.在A 点放一个物体,在力F 的作用下向下缓慢压缩弹簧到C 点,该过程中力F 随压缩距离x 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5,传送带AB 部分长为5 m ,顺时针转动,速度v =4 m/s ,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sin 37°=0.6,cos 37°=0.8)求: (1)物体的质量m ; (2)弹簧从A 点被压缩到C 点过程中力F 所做的功W ; (3)若在C 点撤去力F ,物体被弹回并滑上传送带,问物体在传送带上最远能到何处? 解析:(1)由图象可知:mg sin 37°=30 N ① 解得m =5 kg (2)图乙中图线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力F 所做的功: W =390×? ????0.5-1282 J -30×1282 J =90 J ② (3)撤去力F ,设物体返回至A 点的速度大小为v 0, 从A 出发到第二次返回A 处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 W =12mv 2 ③ 解得:v 0=6 m/s 由于v 0>v ,物体所受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设此阶段加速度大小为a 1,由牛顿第二定律:mg sin 37°+μmg cos 37°=ma 1 ④ 解得:a 1=10 m/s 2 速度减为v 时,设沿斜面向上发生的位移大小为x 1,由运动学规律: x 1=v 2 0-v 22a 1 ⑤ 解得:x 1=1 m 此后摩擦力改变方向,由于mg sin 37°>μmg cos 37°,所以物块所受合外力仍沿传送带向下,设此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