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实名制》
网络实名制辩论要点[范文]
![网络实名制辩论要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8af930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c.png)
网络实名制辩论要点[范文]第一篇:网络实名制辩论要点[范文]实名制立法有助于实现四个有利于我支持实名制,更支持对实名制立法。
一、有利于诚信这一民族精神的回归、重塑和提升;二、有利于社会责任心的全面提高;三、有利于加强互联网的合法管理;四、有利于遏制利用互联网犯罪的发生;实名制在信息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这有助于摆脱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打造一个可靠放心的传播平台,显然从这一点上来看,实名制是一种必要的条件和手段,尤其重要的是,有它的适用范围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名制可以规范互联网我方非常支持实名制,网络实名制可以规范互联网,减少污言秽语,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其次就是可以区分网站,分出优劣。
这是核心的差异。
匿名无法反应真实虚拟世界本身有一种“匿名”特性,想把现实挪到虚拟世界里去,“不可能”且“没必要”。
一个人在现实身份下说出的话和“去身份”后说出的话肯定不一样。
实名制下好聚“才”现在网络逐渐取代和扩展传统媒体功能,正规网站实行实名注册非常必要,只有实名网站才能聚集有用人才和读者,实名制是对网民诚信度的考验,我想一个诚实的人,他没有不把真名告诉别人的理由。
实名制是对中国网民素质的一个考验,中国网民现在大部分是在利用网络来发泄他们的不良情绪,而不是互相讨论学习,实名制需要网民转变思维,重新认识网络,让我们有更大的空间去互相交流。
实名制更是对中国道德和法律界限的一次重新定义,我们如何去“实名”,是否全部“实名”,“实名”会不会让自由的网络空间变得压抑,这都是需要讨论的问题。
实名制遇到阻力多半是因为它触及了许多网民的心理、情感维度,缩小了其自我展示的空间。
注册时使用真名,这多少和人们的本能有些冲突,但我不觉得它侵犯了除习惯匿名攻击欺诈以及散布虚假消息者之外的谁的话语权,相反,它能为虚拟交往带来更多的礼貌、责任跟信任,而信任又将为商业服务创造很高的附加值。
我国互联网和网民的不成熟是实名制进程受阻的另一原因。
一个定位于青少年社交的场所,一个基于自我作秀或玩乐的网络群体很难说他们能够创造多大的社会价值。
网络实名制正反方观点

正方提高了互联网作为一种虚拟社会形式存在的真实性,使得每个网民都必须像遵循现实社会的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一样来约束其在网络上的行为,从而有效降低和避免了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保护了自由;保护青少年;可以预防和震慑部分不法之徒散布虚假信息、从事诈骗犯罪、制造社会恐慌和社会冲突;可以使坏人难以借助匿名手段和工具肆无忌惮干坏事;提升人们的责任感和坦诚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不负责任的上网者或者言论,减少了网络管理的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实名制是网络时代、匿名社会的管理基础,是社会规范得以遵循的依恃。
实名制的实行程度,一定意义上与社会法制化程度、现代化程度同步;例:第一、网络实名制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网络道德水平,最大限度的减少利用互联网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的世界,其最大特点就在于“匿名”,互联网很流行一句话“在网络世界里,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网络的“匿名”性。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匿名”的弊端逐渐显现。
由于“匿名”让假银行网站骗取帐号密码、黑客木马盗取虚拟财、入侵电脑肆意破坏等报道时见报端。
由于“匿名”让垃圾邮件满天飞舞,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垃圾邮件中寻找重要工作邮件。
网络实名制的实施无疑可以让这样的这些人在想违背道德甚至法律的时候有所顾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
第二、网络实名制对于保护青少年将起到重大作用。
互联网的交互性使对青少年的影响力是其它方式无法比拟的。
这样的交互性让青少年更加容易接受互联网中的事物,同时这些虚拟世界的影响必然也会被青少年用于现实世界。
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游戏中这一点体现的更加明确。
我们可以想象如国一个青少年沉迷在一款充满欺诈,崇尚暴力解决一切问题的网络游戏以后对这个青少年会产生何种的影响。
因为网络而犯罪的青少年的报道已经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媒体上,这也不得不为我们敲响警钟。
第三、网络实名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但是我们认为实名制不但不会限制自由恰恰是对自由的保护。
网络实名制的利与弊

网络实名制的利与弊网络实名制是指将上网者的身份和其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等相对应联系及统一的制度。
中国实行网络实名制的源头,一般都认为是2002年清华大学新闻学教授李希光在南方谈及新闻改革时提出建议中国人大应该禁止任何人网上匿名,他认为网络也应该严格的受到版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网上写东西要负法律责任。
包括传统媒体,应该提倡用真名,不用笔名发表文章,利用假名发表东西是对公众的不负责。
从那以后,有关实行网络实名制的一些看法与争议经常见诸报端,中国的立法者和行政部门也在探索实行网络实名制的可能性,但是这在实践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关网络实名制的法律至今没有出台。
对到底要不要实行网络实名制,争议很大,在中国,政府希望能实行网络实名制,这样便于政府对网络的管理,而绝大部分的中国网名并不希望实行网络实名制,甚至明确反对网络实名制。
这些争议归根结底是对实行网络实名制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认识不同。
主张实行网络实名制的人认为,网络实名制可以防止有人在网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恶意攻击他人的言论,也可以很好的遏制某有别有用心的人散布网络谣言,还可以防止网络犯罪,总之,网络实名制可以净化网络环境,保护人们的隐私和安全。
而反对网络实名制的则认为,网络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言论自由,特别是在当前现实生活中言论不是很自由的情况下,网络所突显的言论自由的价值就更大了。
而且实行网络实名制很容易造成个人信息的泄漏,因为拥有大量个人信息的网站很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网路确实也扮演着双刃剑的角色。
从其有利的方面说,近年来,网络监督发挥了越来越大的社会作用,尤其在舆论监督方面已成为传统舆论监督的重要补充。
比如陕西周老虎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南京周久耕事件、温州“购房门”事件等,皆是借助匿名网友的爆料,引起社会的关注,最终才得以还原真相、惩恶扬善。
而从其弊端出发,网络也曾引发了很多悲剧,如对某人的人肉搜索造成了当事人的不堪压力而自杀等等。
浅析网络实名制的相关法律问题

通过 身份 验证后 , 能在 网络上 活 动 , 活动 时并不 方 但
显 示 真 实 的 身 份 。 用 户 以 网 名 、 号 的 方 式 显 示 其 账
收稿 日期 :0 1 O 2 1 6—1 7 作 者 简 介 : 婕 吉 娅 ( 9 5 ) 女 , 江杭 州人 , 海 同济 大 学 硕 土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法 学 与行 政 法 学 。 程 18 , 浙 上 研 宪
4 不 安 全 性 .
言 , 们 的身份 识别 标志 为 I 他 P地 址 。二是 非实 名 或
者假 名 , 一些 网站并 未严 格 实施 网络实 名制 , 即 网名
既可用 真名 亦可 用假 名进 行注 册 ,而人 们也 大 多愿 意用假 名进 行 注册 。在 这 类 网站 中 , 网民 的 身份 真 假 难辨 。三 是实 名 , 即网 民在 网络 注 册 时 使用 真 实
5 O
的, 只能 在虚拟 的 网络世 界 中流通 。所 以 , 既使 实行
网络 实 名 制 也 难 剥 离 干 净 网 络 本 身 所 特 有 的 “ 虚
拟 性 ” 。
与 其 真 实 姓 名 、 效 身 份 证 号 等 个 人 真 实 信 息 相 对 有 应 、 联 系 、 统 一 的 制 度 。 目前 , 民 在 论 坛 发 帖 相 相 网
律 的视 角 , 析 网 络 实 名 制 的基 本 内 涵 、 行 网络 实 名 制 的利 与 弊 , 提 出 我 国建 立 网 络 实 名 制 的相 关 建 议 。 分 实 并 关 键 词 : 络 ; 名 制 ; 律 ; 施 网 实 法 措 中 图分 类 号 : 9 2 8 D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5 7 ( 0 1 0 l7 3 9 2 1 ) 9—0 4 —0 09 3
辩论网络实名制弊大于利

我方承认从管理效果来看,实名制一定程度确实起到了净化网络空间的目的,但是这个网络是了无生气的。
以南京大学bbs小百合为例,没有实施实名制之前,在线人数常超万人,大家畅所欲言,而实名制实施以后,人数一直徘徊在六千人左右,帖子数量,质量大不如前。
这样的实名制对于这些论坛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呢?当下部分网民的网络言论确实出现失范行为,但觉大部分原因正是因为言论权利未受保障,而非言论自由过多。
网络实名制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恶意的侵权行为,但为防范极少不良行为,而让全体网民收缩空间,这样会不会矫枉过正呢?互联网之所以成为公民表达诉求的重要途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源于网络的举办的匿名性和放大效应,这既能保证举报人的安全,也避免石沉大海。
在言论自由权利尚未受到保障的情况下,就先强调言论责任而予以限制,必将阻断民众这一边缘化的表达场所。
在民主法制并不完善的社会,作为舆论上的弱势群体就更得不到保护,有口难言,积攒社会情绪。
网络实名制有利于打击网络犯罪。
那发谣言帖子,散播病毒都可以追踪到物理地址,但前提是不是网络上的一些资源都需要进行实名制?但就韩国实名制的尝试来说,存在大量的身份证伪造器,这类软件可以伪造能够通过身份验证机制的身份证号,网友利用这些伪造的账号登陆论坛,玩游戏。
此类软件的存在,不就使网络实名制名存实亡。
姑且不说以伪造信息登陆网站的行为,如果单中国一个地区实施实名制,那存在数十万的木马控制端位于境外,黑客从境外肉鸡发起对国内互联网的攻击,怎么办?大量信息泄露的责任由谁承担?即使排除黑客攻击的因素,很多通过实名制渠道收集大量用户信息的单位和机构,并未进行养的的个人信息保护,导致有人利用这些信息非法牟利。
网络言论是否需要实名制辩论辩题

网络言论是否需要实名制辩论辩题正方:网络言论需要实名制。
首先,网络言论实名制可以有效减少网络暴力和恶意言论。
在网络上,很多人因为可以匿名发表言论而肆意攻击他人,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甚至导致自杀事件。
如果实行实名制,可以让人们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减少恶意攻击的发生。
其次,实名制可以提高网络言论的质量。
许多人在匿名情况下发表言论时会更加放肆和不负责任,而实名制可以让人们在发表言论时更加慎重,提高言论的质量。
最后,实名制可以增加网络言论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在网络上,很多匿名言论都是虚假信息和谣言,实名制可以让人们更加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论,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
反方:网络言论不需要实名制。
首先,实名制可能会限制人们言论自由。
在一些政治敏感的话题上,人们可能因为担心受到政府或其他机构的打压而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会对言论自由造成限制。
其次,实名制并不能完全解决网络暴力和恶意言论的问题。
即使实行实名制,仍然有人会利用其他手段来进行恶意攻击和网络暴力,而且实名制也无法阻止人们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最后,实名制可能会对个人隐私造成侵犯。
在网络上,很多人愿意匿名发表言论是因为他们不想暴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实名制可能会让人们更加担心自己的隐私安全。
综上所述,实名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网络暴力和恶意言论的发生,提高网络言论的质量和真实性,但也可能会对言论自由和个人隐私造成限制和侵犯。
因此,是否需要实名制需要权衡各方利弊,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
名人名句:"言论自由是一种权利,但也是一种责任。
" 约翰·斯图尔特。
"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意妄为。
" 伊曼纽尔·卡特。
经典案例:实名制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实施,确实减少了恶意言论和网络暴力的发生,提高了言论的质量和真实性。
但同时也有一些用户因为担心个人信息泄露而选择不再参与社交媒体,这也给平台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网络实名管理制度

网络实名管理制度一、网络实名管理的背景和意义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网络空间成为了人们进行交流、娱乐、学习、工作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而随着各种社交工具的出现和普及,网络虚假信息、网络谣言、网络欺诈等问题逐渐凸显,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问题,保护网络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成为了当今互联网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行网络实名制度,要求网民在网络上使用真实身份信息。
网络实名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缓解网络谣言的蔓延,降低网络欺诈的发生率,提高网络安全水平。
同时,网络实名管理制度也有利于政府及相关部门更加有效地监管网络空间,加强对网络人员的认证和管理,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网络实名管理制度的实施方式和内容网络实名管理制度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三个层面。
政府主导是指政府通过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网民在网络上使用真实身份信息,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管机制和技术手段,以确保网络实名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企业自律是指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社交网络平台等企业应当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主动履行网络实名管理的责任,加强对用户身份信息的验证和保护。
社会监督则是指广大网民及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参与网络实名管理工作,自觉抵制虚假信息、网络谣言和网络犯罪行为,推动网络空间的清朗整治。
网络实名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网民实名制度。
要求网民在注册、登录网络账号时必须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并经过实名认证核验。
对于未实名认证的账号,将限制其参与一些需要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活动,如网上购物、论坛发帖等。
2. 网络平台实名认证制度。
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社交网络平台等互联网企业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认证核实,建立用户实名数据库,确保用户身份信息真实有效。
对于不能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应当限制其账号的使用权限或关闭其账号。
网络是否应该实行实名制辩论辩题

网络是否应该实行实名制辩论辩题正方观点:网络应该实行实名制1. 维护网络安全:实名制能够降低网络虚假信息、网络欺诈、网络诈骗等问题的发生。
实名制可以追溯用户的真实身份,减少匿名用户的恶意行为,提高网络安全水平。
2. 保护个人隐私:实名制可以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保护,防止个人隐私被滥用。
通过实名制,用户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个人信息,减少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3. 促进网络文明:实名制可以有效遏制网络暴力、网络谩骂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实名制会让用户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减少网络恶意攻击,提升网络文明程度。
4. 促进网络社交发展:实名制可以增加用户之间的互信,促进网络社交的发展。
用户在实名制的环境下,更容易建立信任关系,增加交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名人名句:1. 马云:实名制是网络社交的基础,只有建立了信任,才能有真正的交流。
2. 乔布斯:实名制可以让人们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建立更好的社交关系。
经典案例:中国微博平台微博实名制的推行,有效遏制了网络谣言的传播。
通过实名制,用户在发布信息时需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减少了虚假信息的传播,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网络的健康发展。
反方观点:网络不应该实行实名制1. 保护言论自由:实名制可能会限制用户的言论自由,用户可能因为担心被追责而不敢自由表达意见。
实名制可能会成为权力机构打压异议声音的工具,对言论自由构成威胁。
2. 增加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实名制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这可能会增加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
一旦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恶意利用,将对个人造成严重的损害。
3. 侵犯隐私权:实名制可能会侵犯用户的隐私权,用户可能不愿意将个人信息与网络账号绑定,因为这会使得个人信息暴露在更广泛的范围内。
4. 抑制创新:实名制可能会抑制创新,用户可能因为担心被追责而不敢尝试新的想法和新的行动。
实名制可能会限制用户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名人名句:1. 爱德华·斯诺登:实名制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是对个人自由的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2003年开始,中国各地的网吧管理部门要求所有在网吧上网的客户必须向网吧提供身份证,实名登记,以及办理一卡通、IC卡等,理由是防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2004年5月13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标准》(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实名制并且强调电子邮件服务商应要求客户提交真实的客户资料,该资料将是判断邮箱服务归属的标准。
4
从技术上说,中国自实施身份制度以来,就没有建立完善的身份认证体系,如果单方面地施行网络实名制,施行方必然面对异常昂贵的身份认证费用。这样的费用究竟由谁来承担?如果是分摊到用户的使用费用上,必然更加严重地引起广大用户的反感;如果由网络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来承担,这样沉重的费用负担必然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如果由监管部门来承担,那么,即便在有法律作为实施保障的基础之上,网络实名制的实施依然需要背负沉重的立法成本和司法成本。
同时,网络实名制对于保护青少年将起到重大作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对青少年的影响力是其它方式无法比拟的。这样的交互性让青少年更加容易接受互联网中的事物,同时这些虚拟世界的影响必然也会被青少年用于现实世界。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游戏中这一点体现的更加明确。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青少年沉迷在一款充满欺诈,崇尚暴力解决一切问题的网络游戏,长此以后对这个青少年会产生何种的影响。因为网络而犯罪的青少年的报道已经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媒体上,这也不得不为我们敲响警钟。
关键词:网络实名制;李希光;网络犯罪;网民
ABSTRACT
TheNRSisthe recommendations madein the south,in 2002, Tsinghua Universityjournalism professorLi XiguangCommentingonthenewsreform,themain purpose is topreventthe Internetanonymouslyspreading rumors and creatingpanicandmaliciousagainstthe reputation of others,a series ofcyber crime.Has causedgreat controversywhenlaunched.Some favoredthe implementationthatcanregulate the Internetworld,to preventcyber crime, in general,do more good than harm.Was also expressed thatChina'scomputer industryis in a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the NRSwill hinderthedevelopmentofChina'scomputer industry,more harm than good.In any case,the internet usersin Chinahas been fullyimplementedforinternet usersInternet usersin the endmore good than harmormore harm than good,we can onlyanswer andlook at this issuefromarelativeperspective, the realcan givethemostperfectanswer, it is time.
长沙理工大学
信通学院专业:网络工程
学号200958080110
学生姓名牛 通
指导教师熊 兵
2012年4月
摘
网络实名制是2002年清华大学新闻学教授李希光在南方谈及新闻改革时提出的建议,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匿名在网上散布谣言,制造恐慌和恶意侵害他人名誉的一系列网络犯罪。在推出的时候曾引起极大的争议。一些人赞同实行,认为可以规范互联网世界,防止网络犯罪,总体来说利大于弊。同时也有人认为中国的计算机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网络实名制会阻碍中国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弊大于利。但不管怎样,网络实名制在中国已经全面实行,对于网络实名制对网民的影响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只能从相对的角度来回答和看待这个问题,真正能给出最完美的答案的,是时间。
实名制可以提升人们的责任感和坦诚度。虚拟世界只是暂时为人们提供宣泄空间,但人总归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实名制能让互联网和现实生活真正接轨。在这样一种公开、公平的氛围中,人们的网络生活会更加理性和生动。所以网络实名制非但不会成为大家交流的障碍,反而让大家更加亲切友好的气氛交流和生活。同时也会有效阻止那些谩骂攻击行为,也可很好杜绝垃圾信息的泛滥,从而净化了互联网环境。
第
3.1网络实名制存在的问题
在决定推出网络实名制的时候,反对的声音就一直没有停歇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计算机行业正处在急速发展的国家,实行网络实名制无疑会在一定方面阻碍我国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速度。如果管理的过于严格,会产生负面影响。
2.中国的人口众多,实行网络实名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至少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实际不是很成熟。
2005年7月22日,新华网称从7月22日起至9月底,中国深圳警方将开展为期3个月的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清理整治工作。
2007年8月,《博客服务自律公约》鼓励博客实名制。互联网协会和多家互联网厂商将逐步引导、鼓励博客走向实名制。新浪、搜虎、网易等十多家知名博客服务提供商在互联网协会的牵头下共同签署了《博客服务自律公约》。
4.2可行性
通过上面的事例,其实大家可以很明确的看出,在中国还不具备实行网络实名制的条件。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社会角度,时机还都没有成熟。中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计算机行业也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而中国网民对于网络实名制的态度,绝大多数也是反对的态度。目前中国的网络实名制只是在网吧实施,为了防止未成年人上网。但仅仅是这一个方面做得还是存在很多欠缺的地方,存在很多网吧外接身份证的现象。由此可见一斑,网络实名制在中国的实施还不具备。
1.1网络实名制的意义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个部分。但每个人对于网络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手段不尽相同。有的人对于网络的使用仅限于网上冲浪,有的人使用网络查找学习资料,或者使用网络来娱乐。但其中不乏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来传播不良消息或者计算机病毒。或者未成年人在没有家长监督的情况下无节制的玩网络游戏,沉迷于此。因为这些,要普遍实现健康的生活,不光靠个人的“自控”、“自律”、“自我调节”和“自我锻炼”,面对网络所带来的社会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的改变,政府政策制度、行业自律同盟,企业创新发展必不可少。只有政府机构、行业组织、企业单位和网络用户共同努力,保持沟通与连动,才能实现健康的生活秩序和环境。
而网民信息泄露在现今的互联网上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还比较严重,很多还都是出现在一些大网站上,目前我们解决信息泄露的办法主要以技术来限制,比如什么加密技术,什么加强防范技术等,但是像CSDN这种技术型的网站都被破了,信息安全依旧任重而道远。
CSDN事件只是给支持网络实名制的朋友和相关机构提了个醒,实名制或许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也带来了同样严峻的问题,孰轻孰重,我想有关部门也能有所判断。如果只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因此而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岂能不让人忧心忡忡呢?
1.2网络实名制的目标
有效的遏制网民的网瘾,并且使网民在网络上的言论更具有责任感。提高社会主义信用体系,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的安全。防止有的人在网上匿名散布谣言。制造恐慌和恶意侵害他人名誉的一系列网络犯罪。
第
2.1网络实名制的提出与实行
网络实名制络实名制的源头,一般都认为是2002年清华大学新闻学教授李希光在南方谈及新闻改革时提出的。他认为网络也应该严格的受到版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网上写东西要负法律责任。”“包括传统媒体,应该提倡用真名,不用笔名发表文章。...利用假名发表东西是对公众的不负责。”他的这番言论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被称为“李希光事件”。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言辞激烈的争论,但是随后并没有相应的措施出台,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第
4.1各方面可行性讨论
网络实名制的可行性已经有大批的专业人士曾经探究过,在此,就不在赘述,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言论进行展示:
4
从社会认同上来说,实施网络实名制,受约束的对象是广大的网民。对于网民来说,他们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去了匿名的快乐,相当部分的用户为此表示,感觉自己的信息网络言论自由受到了更加严格的限制。在新华网2005年7月的一项关于用户对网络实名制的看法的调查中,表示网络实名制“阻碍了自由交流,人们会和在现实生活中一样警惕”的占到了受调查总人数的55.39%;而在另一项网络实名制支持率的调查中,不支持率更是高达73.36%。令广大用户更为担心的是,在互联网信息保密技术仍不完善的条件下,用户信息很容易被不名黑客盗取,如果实名制真正实施,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保密性如不能得到保证,则用户也没有可能愿意冒险自己于身份失密这样的大风险之中。
3.2网络实名制存在的价值
反对的同时,任然有很多人赞同实行网络实名制。网络实名制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网络道德水平,最大限度的减少利用互联网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的世界,其最大特点就在于“匿名”。由于“匿名”让垃圾邮件满天飞舞,人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垃圾邮件中寻找重要工作邮件。网络实名制的实施无疑可以让这样的这些人在想违背道德甚至法律的时候有所顾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
3.网络实名制比较麻烦,而且会有很多人担心会泄露自己的隐私而不愿意执行。或者执行了之后不再像从前那样随意和活跃。这样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互联网的发展。
同时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网络实名制后,如果网站的信息泄露出去,那么将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其中比较能引起人们关注的事件就是中国最大的开发者技术社区CSDN的600万用户数据库被泄露,导致众多用户账号资料赤裸裸公开,立即引发了互联网业界网民的恐慌。网络实名制,确实可以遏制那些穿着马甲到处扰乱网络秩序的人,或许还真的可以像某专家说的,有利于遏制虚假有害信息网上传播,有利于推动网民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真可谓是好处多多,实名制应该坚决贯彻落实下去,这样网民们就可以生活在一个充满和谐,没有流言蜚语的网络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