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 1,CE 平分∠ACD,AE 平分∠BAC,且∠EAC+∠ACE=90°.

(1)请判断 AB 与 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若∠E=90°且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当直角顶点E 移动时,写出∠BAE 与∠EC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 3,P 为线段 AC 上一定点,点 Q 为直线 CD 上一动点,且 AB 与 CD 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当点 Q 在射线 CD 上运动时(不与点 C 重合),∠PQD,∠APQ 与∠ BAC 有何数量关系?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

【答案】(1),理由如下:

CE 平分,AE 平分,

(2),理由如下:

如图,延长AE交CD于点F,则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3),理由如下:

,即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又,即

即.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邻补角的定义即可得.

2.探究题:如图①,已知线段AB=14cm,点C为AB上的一个动点,点D、E分别是AC 和BC的中点.

(1)若点C恰好是AB中点,则DE=________cm;

(2)若AC=4cm,求DE的长;

(3)试利用“字母代替数”的方法,设AC=a cm请说明不论a取何值(a不超过14cm),DE的长不变;

(4)知识迁移:如图②,已知∠AOB=120°,过角的内部任一点C画射线OC,若OD、OE 分别平分∠AOC和∠BOC,试说明∠DOE=60°与射线OC的位置无关.

【答案】(1)7

(2)解:∵AC=4cm ∴BC=AB-AC=10cm 又∵D为AC中点,E为BC中点∴CD=2cm,CE=5cm ∴DE=CD+CE=7cm.

(3)解:∵AC=acm ∴BC=AB-AC=(14-a)cm 又∵D为AC中点,E为BC中点∴CD=

cm,CE= cm ∴DE=CD+CE= +∴无论a取何值(不超过14)DE的长不变。

(4)解:设∠AOC=α,∠BOC=120-α ∵OD平分∠AOC,OE平分∠BOC ∴∠COD= ,

∠COE= ∴∠DOE=∠COD+∠COE= + = =60°∴∠DOE=60°与OC位置无关.

【解析】【解答】解:(1)∵AB=12cm,点D、E分别是AC和BC的中点,C点为AB的中点,

∴AC=BC=7cm,

∴CD=CE=3.5cm,

∴DE=7cm,.

【分析】(1)根据中点的定义AC=BC=AB,DC=AC,CE=CB,然后根据DE=DC+CE即可算出答案;

(2)首先根据BC=AB-AC 算出BC,根据中点的定义DC=AC,CE=CB,然后根据DE=DC+CE 即可算出答案;

(3)首先根据BC=AB-AC 表示出BC,根据中点的定义DC=AC,CE=CB,然后根据DE=DC+CE=AC+CB=(AC+CB)=AB即可算出答案;

(4)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COD =∠AOC ,∠COE =∠BOC ,然后根据∠DOE=∠COD+∠COE =∠COD+∠COE=(∠COD+∠COE)=∠AOB即可得出答案。3.如图(1),AB∥CD,试求∠BPD与∠B、∠D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

(1)填空:解:过点P作EF∥AB,

∴∠B+∠BPE=180°

∵AB∥CD,EF∥AB

∴________(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EPD+________=180°

∴∠B+∠BPE+∠EPD+∠D=360°

∴∠B+∠BPD+∠D=360°

(2)依照上面的解题方法,观察图(2),已知AB∥CD,猜想图中的∠BPD与∠B、∠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观察图(3)和(4),已知AB∥CD,直接写出图中的∠BPD与∠B、∠D的数量关系,不用说明理由.

【答案】(1)CD∥EF;∠D

(2)解:猜想∠BPD=∠B+∠D,

理由:过点P作EP∥AB,

∵EP∥AB,

∴∠B=∠BP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EP∥AB,

∴CD∥EP(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EPD=∠D,

∴∠BPD=∠B+∠D

(3)图③结论:∠D=∠BPD+∠B,

理由是:过点P作EP∥AB,

∵EP∥AB,

∴∠B=∠BP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EP∥AB,

∴CD∥EP(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EPD=∠D,

∴∠BPD=∠B+∠D;

图④结论∠B=∠BPD+∠D,

理由是:∵EP∥AB,

∴∠B=∠BP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EP∥AB,

∴CD∥EP(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EPD=∠D,

∴∠B=∠BPD+∠D

【解析】【解答】(1)过点P作EF∥AB,

∴∠B+∠BPE=180°,

∵AB∥CD,EF∥AB,

∴CD∥EF(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EPD+∠D=180°,

∴∠B+∠BPE+∠EPD+∠D=360°,

∴∠B+∠BPD+∠D=360°,

故答案为:CD∥EF,∠D;

【分析】(1)过点P作EF∥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B+∠BPE=180°,再证明CD∥EF,就可证得∠EPD+∠D=180°,两式相加,就可得出∠BPD与∠B、∠D的数量关系。(2)过点P作EP∥AB ,就可证得CD∥EP,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证∠B=∠BPE,∠EPD=∠D,就可证得∠BPD与∠B、∠D的数量关系。

(3)过点P作EP∥AB,易证CD∥EP,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B=∠BPE,∠EPD=∠D,即可证得∠BPD与∠B、∠D的数量关系;图4,利用同样的方法,可证得∠BPD与∠B、∠D的数量关系。

4.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表示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C是AB的中点,且a、b满足|a+3|+(b+3a)2=0.

(1)求点C表示的数;

(2)点P从A点以3个单位每秒向右运动,点Q同时从B点以2个单位每秒向左运动,若AP+BQ=2PQ,求时间t;

(3)若点P从A向右运动,点M为AP中点,在P点到达点B之前:① 的值不变;②2BM﹣BP的值不变,其中只有一个正确,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

【答案】(1)解:∵|a+3|+(b+3a)2=0,

∴a+3=0,b+3a=0,解得a=﹣3,b=9,

∴=3,

∴点C表示的数是3

(2)解:∵AB=9-(-3)=12,点P从A点以3个单位每秒向右运动,点Q同时从B点以2个单位每秒向左运动,

∴AP=3t,BQ=2t,PQ=12﹣5t.

∵AP+BQ=2PQ,

∴3t+2t=24﹣10t,解得t=;

还有一种情况,当P运动到Q的左边时,PQ=5t﹣12,方程变为2t+3t=2(5t﹣12),求

得t=

(3)解:∵PA+PB=AB为定值,PC先变小后变大,

∴的值是变化的,

∴①错误,②正确;

∵BM=PB+,

∴2BM=2PB+AP,

∴2BM﹣BP=PB+AP=AB=12

【解析】【分析】(1)根据非负数之和为,则每一个数都是0,建立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a、b的值,再根据点C是AB的中点,因此点C表示的数为

,列式计算可求出点C表示的数。

(2)由点A、B表示的数,求出AB,再根据点P、Q的运动速度及运动方向,分别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出AP、BQ、PQ的长,然后根据AP+BQ=2PQ,建立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求出t的值即可;当P运动到Q的左边时,可得出PQ=5t﹣12,根据AP+BQ=2PQ,建立关于t的方程求解即可。

5.如图,已知MN∥PQ,B在MN上,C在PQ上,A在B的左侧,D在C的右侧,DE平分∠ADC,BE平分∠ABC,直线DE,BE交于点E,∠CBN=120°.

(1)若∠ADQ=110°,求∠BED的度数;

(2)将线段AD沿DC方向平移,使得点D在点C的左侧,其他条件不变,若∠ADQ=n°,求∠BED的度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解:如图1中,延长DE交MN于H.

∵∠ADQ=110°,ED平分∠ADP,

∴∠PDH= ∠PDA=35°,

∵PQ∥MN,

∴∠EHB=∠PDH=35°,

∵∠CBN=120°,EB平分∠ABC,

∴∠EBH= ∠ABC=30°,

∴∠BED=∠EHB+∠EBH=65°

(2)解:有3种情形,如图2中,当点E在直线MN与直线PQ之间时.延长DE交MN 于H.

∵PQ∥MN,

∴∠QDH=∠DHA= n,

∴∠BED=∠EHB+∠EBH=180°﹣( n)°+30°=210°﹣( n)°,

当点E在直线MN的下方时,如图3中,设DE交MN于H.

∵∠HBA=∠ABP=30°,∠ADH=∠CDH=( n)°,

又∵∠DHB=∠HBE+∠HEB,

∴∠BED=( n)°﹣30°,

当点E在PQ上方时,如图4中,设PQ交BE于H.同法可得∠BED=30°﹣( n)°.

综上所述,∠BED=210°﹣( n)°或( n)°﹣30°或30°﹣( n)°

【解析】【分析】(1)延长DE交MN于H.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BED=∠EHB+∠EBH,即可解决问题;

(2)分3种情形讨论:点E在直线MN与直线PQ之间,点E在直线MN的下方,点E 在PQ上方,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解决问题.

6.如图,以直线AB上一点O为端点作射线OC,使∠AOC=65°,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注:∠DOE=90°)

(1)如图①,若直角三角板DOE的一边OD放在射线OA上,则∠COE=________;(2)如图②,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顺时针方向转动到某个位置,若OC恰好平分∠AOE,求∠COD的度数;

(3)如图③,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任意转动,如果OD始终在∠AOC的内部,试猜想∠AOD和∠CO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25°

(2)解:如图②,∵OC平分∠EOA,∠AOC=65°,∴∠EOA=2∠AOC=130°,∵∠DOE=90°,∴∠AOD=∠AOE-∠DOE=40°,∵∠BOC=65°,∴∠COD=∠AOC-∠AOD=25°

(3)解:根据图形得出∠AOD+∠COD=∠AOC=65°,∠COE+∠COD=∠DOE=90°

【解析】【解答】(1)如图①,∠COE=∠DOE-∠AOC=90°-65°=25°;

【分析】(1)根据图形得出∠COE=∠DOE-∠AOC,代入求出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EOA=2∠AOC=130°,代入∠EOC=∠BOA-∠AOC,求出∠EOC,代入∠COD=∠DOE-∠EOC求出即可;(3)根据图形得出∠AOD+∠COD=∠AOC=65°,∠COE+∠COD=∠DOE=90°,相减即可求出答案.

7.如图:AC为一条直线,O是AC上一点, OE、OF分别平分∠AOB和∠BOC.

(1)如图:若∠AOB=120°,求∠EOF的大小;

(2)若∠AOB=60°,则∠EOF= ________°

(3)任意改变∠AOB的大小,∠EOF的大小会改变吗?

【答案】(1)解:∵∠AOB=120°,∴∠COB=180°-120°=60°

∵OE、OF分别平分∠AOB和∠BOC

∴∠EOB= ∠AOB=60°,∠BOF= ∠BOC=30°

∴∠EOF=∠EOB+∠BOF=60°+30°=90°

(2)90°

(3)解:不变.

理由是:∵OE平分∠AOB,OF平分∠BOC,

∴∠BOE= ∠AOB,

∴∠BOF= ∠BOC,

∴∠EOF=∠BOE+∠BOF= ∠AOB+ ∠BOC= (∠AOB+∠BOC)= ×180°=90°

【解析】【解答】(2) ∵∠AOB=60°,∴∠COB=180°-60°=120°

∵OE、OF分别平分∠AOB和∠BOC

∴∠EOB= ∠AOB=30°,∠BOF= ∠BOC=60°

∴∠EOF=∠EOB+∠BOF=30°+60°=90°

【分析】(1)先由∠AOB=120°,得∠COB=60°,再由OE,OF分别平分∠AOB,∠BOC,得

∠EOB=60°,∠BOF=30°,从而可得∠EOF的大小;(2)由∠AOB=60°,得∠COB=120°,再由OE,OF分别平分∠AOB,∠BOC,得∠EOB=30°,∠BOF=60°,从而可得∠EOF的大小;(3)任意改变∠AOB的大小,先由点O是AC上一点,得出∠AOB+∠BOC=∠AOC=180°,

再由OE,OF分别平分∠AOB,∠BOC,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BOE= ∠AOB,∠BOF= ∠BOC,那么∠EOF=∠BOE+∠BOF= ∠AOB+ ∠BOC= ∠AOC=90°.

8.已知AB∥CD,点E为平面内一点,BE⊥CE于E.

(1)如图1,请直接写出∠ABE和∠DCE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2,过点E作EF⊥CD,垂足为F,求证:∠CEF=∠ABE;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作EG平分∠CEF,交DF于点G,作ED平分∠BEF,交CD于D,连接BD,若∠DBE+∠ABD=180°,且∠BDE=3∠GEF,求∠BEG的度数.

【答案】(1)解:结论:∠ECD=90°+∠ABE.

理由:如图1中,延长BE交DC的于H.

∵AB∥CH,

∴∠ABE=∠H,

∵BE⊥CE,

∴∠CEH=90°,

∴∠ECD=∠H+∠CEH=90°+∠H,

∴∠ECD=90°+∠ABE.

(2)解:如图2中,作EM∥CD,

∵EM∥CD,CD∥AB,

∴AB∥CD∥EM,

∴∠BEM=∠ABE,∠F+∠FEM=180°,

∵EF⊥CD,

∴∠F=90°,

∴∠FEM=90°,

∴∠CEF与∠CEM互余,

∵BE⊥CE,

∴∠BEC=90°,

∴∠BEM与∠CEM互余,

∴∠CEF=∠BEM,

∴∠CEF=∠ABE

(3)解:如图3中,设∠GEF=α,∠EDF=β.

∴∠BDE=3∠GEF=3α,

∵EG平分∠CEF,

∴∠CEF=2∠FEG=2α,

∴∠ABE=∠CEF=2α,

∵AB∥CD∥EM,

∴∠MED=∠EDF=β,∠KBD=∠BDF=3α+β,∠ABD+∠BDF=180°,∴∠BED=∠BEM+∠MED=2α+β,

∵ED平分∠BEF,

∴∠BED=∠FED=2α+β,

∴∠DEC=β,

∵∠BEC=90°,

∴2α+2β=90°,

∵∠DBE+∠ABD=180°,∠ABD+∠BDF=180°,

∴∠DBE=∠BDF=∠BDE+∠EDF=3α+β,

∵∠ABK=180°,

∴∠ABE+∠DBE+∠KBD=180°,

即2α+(3α+β)+(3α+β)=180°,

∴6α+(2α+2β)=180°,

∴α=15°,

∴∠BEG=∠BEC+∠CEG=90°+15°=105°

【解析】【分析】(1)延长BE交DC的延长线于H,由AB∥CH,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ABE=∠H,由BE⊥CE,结合外角的性质得∠ECD等于90°+∠H,于是等量代换求得∠ECD=90°+∠ABE;

(2)作EM∥CD,由平行线的传导性,得AB∥CD∥EM,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BEM=∠ABE,由同旁内角互补,得∠F+∠FEM=180°,则∠F=90°,∠FEM也等于90°,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CEF=∠BEM,所以等量代换,得∠CEF=∠ABE;(3)设∠GEF=α,∠EDF=β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把相关角全部用含α和β的代数式表示;由∠BEC=90°和∠ABE+∠B=DBE+∠KBD=180°分别列两个关于α和β的二元一次方程,解出α和β,则可求出∠BEG的度数。

9.如图①,△ABC中,BD平分∠ABC,且与△ABC的外角∠ACE的角平分线交于点D.

(1)若,,求∠D的度数;

(2)若把∠A截去,得到四边形MNCB,如图②,猜想∠D、∠M、∠N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BD平分∠ABC,

∴∠CBD= ∠ABC= ×75°=37.5°,

∵CD平分△ABC的外角,

∴∠DCA= (180°-∠ACB)= (180°-45°)=67.5°,

∴∠D=180°-∠DBC-∠DCB=180°-37.5°-67.5°-45°=30°.

(2)解:猜想:∠ D = ( ∠ M + ∠ N ? 180 ° ).

∵∠M+∠N+∠CBM+∠NCB=360°,

∴∠D=180°- ∠CBM-∠NCB- ∠NCE.

=180°- (360°-∠NCB-∠M-∠N)- ∠NCB- ∠NCE.

=180°-180°+ ∠NCB+ ∠M+ ∠N-∠NCB- ∠NCE.

= ∠M+ ∠N- ∠NCB- ∠NCE= ,

或写成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BC=37.5°,根据邻补角定义以及角平分线定义求得∠DCA的度数为67.5°,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D的度数;

(2)由四边形内角和与角平分线性质即可求解.

10.综合题

(1)如图1,若CO⊥AB,垂足为O,OE、OF分别平分∠AOC与∠BOC.求∠EOF的度数;

(2)如图2,若∠AOC=∠BOD=80°,OE、OF分别平分∠AOD与∠BOC.求∠EOF的度数;

(3)若∠AOC=∠BOD=α,将∠BOD绕点O旋转,使得射线OC与射线OD的夹角为β,OE、OF分别平分∠AOD与∠BOC.若α+β≤180°,α>β,则∠EOC=________.(用含α与β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解:∵CO⊥AB,

∴∠AOC=∠BOC=90°,

∵OE平分∠AOC,

∴∠EOC= ∠AOC= ×90°=45°,

∵OF平分∠BOC,

∴∠COF= ∠BOC= ×90°=45°,

∠EOF=∠EOC+∠COF=45°+45°=90°;

(2)解:∵OE平分∠AOD,

∴∠EOD= ∠AOD= ×(80+β)=40+ β,

∵OF平分∠BOC,

∴∠COF= ∠BOC= ×(80+β)=40+ β,

∠COE=∠EOD﹣∠COD=40+ β﹣β=40﹣β;

∠EOF=∠COE+∠COF=40﹣β+40+ β=80°;

(3)

【解析】【解答】(3)如图2,∵∠AOC=∠BOD=α,∠COD=β,

∴∠AOD=α+β,

∵OE平分∠AOD,

∴∠DOE= (α+β),

∴∠COE=∠DOE﹣∠COD= ,

如图3,∵∠AOC=∠BOD=α,∠COD=β,

∴∠AOD=α+β,

∵OE平分∠AOD,

∴∠DOE= (α﹣β),

∴∠COE=∠DOE+∠COD= .

综上所述:,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AOC=∠BOC=9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OD=40+ β,∠COF=40+ β,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

(3)如图2由已知条件得到∠AOD=α+β,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DOE=(α+β),即可得到结论.

11.如图1,△ABC中,∠ABC=∠BAC,D是BC延长线上一动点,连接AD,AE平分∠CAD交CD于点E,过点E作EH⊥AB,垂足为点H.直线EH与直线AC相交于点F.设∠AEH=,∠ADC= .

(1)求证:∠EFC=∠FEC;

(2)①若∠B=30°,∠CAD=50°,则=________,=________;

②试探究与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将“D是BC延长线上一动点”改为“D是CB延长线上一动点”,其它条件不变,请在图2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与的关系.

【答案】(1)证明:∵∠ABC=∠BAC,EH⊥AB.

∴∠EFC=∠AFH=90°-∠BAC,∠FEC=90°-∠ABC,

∴∠EFC=∠FEC.

(2)35°;70°;解:② , 理由如下: 由(1)可知:

, 又∵ , ∴ . ∴ .

(3)解:图形如下:

∵∠ABC=∠BAC,∠BHE=90°-∠ABC,∠F=90°-∠BAC,

∴ .

又∵,

∴在△CEF中有:∠ECF+2∠CEF=180°,

即 .

.

∵2∠EAC=∠DAC, ,

∴ .∴即 .

∴ .

【解析】【解答】解:(2)①∵∠CAD=50°,AE平分∠CAD,

∴∠ =∠AFH-∠EAC=90°-∠BAC-∠EAC=90°-30°-25°=35°.

∵∠ACB=∠ABC+∠BAC=60°,∠CAD=50°,

∴∠ =180°-∠ACB-∠CAD=180°-60°-50°=70°.

故答案为:35°,70°.

【分析】(1)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证明即可.(2)①利用外角定理和角平分线的性质求解即可;②分别用∠和∠表示出∠AEC即可解.(3)画出图形,将所有的角度集中在△CEF 的内角和上,列出等式求解即可.

12.AB∥CD,C在D的右侧,BE平分∠ABC,DE平分∠ADC,BE、DE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ADC=70°.

(1)求∠EDC 的度数;

(2)若∠ABC=30°,求∠BED 的度数;

(3)将线段 BC沿 DC方向移动,使得点 B在点 A的右侧,其他条件不变,若∠ABC=n°,请直接写出∠BED 的度数(用含 n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平分,

∴;

(2)过点作,如图:

∵平分,;平分,

∴,

∵,

∴,

∴;

(3)过点E作,如图:

∵DE平分,;BE平分,

∴,

∵,

∴,

∴.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即可得到答案;(2)过点作,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以及角的和差进行推导即可得解;(3)过点作,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以及角的和差进行推导即可得解.

13.如图,直线,点E、F分别是AB、CD上的动点(点E在点F的右侧);点M 为线段EF上的一点,点N为射线FD上的一点,连接MN;

(1)如图1,若,,则 ________;

(2)作的角平分线MQ,且,求与之间的数量关系;(3)在(2)的条件下,连接EN,且EN恰好平分,;求的度数.

【答案】(1)60°

(2)解:如图,

∵,

∴∠EMQ=∠AEF,

∵,AB∥CD,

∴MQ∥CD,

∴∠NMQ=∠MNF,

∵MQ平分∠EMN,

∴∠EMQ=∠NMQ,

∴ = ;

(3)解:设∠ENM=x,则∠MNF=2x,

∴∠ENF=3x,

∵AB∥MQ,

∴∠BEN=∠ENF=3x,

∵EN平分∠BEF,

∴∠BEF=2∠BEN=6x,

∵∠AEF=∠MNF=2x,∠AEF+∠BEF=180°,

∴2x+6x=180°,

解得x=22.5°,

∴,∠EFN=∠AEF=∠MNF=45°,

∴∠EMN=∠EFN+∠MNF=90°.

【解析】【解答】解:(1)∵AB∥CD,

∴∠BEF+∠EFD=180°,

∵ ,

∴∠EFD=30°,

∵,

∴∠NMF=90°,

∴∠MNF=180°-∠NMF-∠EFD=60°,

故答案为:60°;

【分析】(1)根据AB∥CD得到∠BEF+∠EFD=180°,由求出∠EFD=30°,

根据得到∠NMF=90°,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MNF=180°-∠NMF-

∠EFD=60°;(2)根据得到∠EMQ=∠AEF,由,AB∥CD推出MQ∥CD,证得∠NMQ=∠MNF,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MQ=∠NMQ,即可得到 =

;(3)设∠ENM=x,则∠MNF=2x,根据AB∥MQ得到∠BEN=∠ENF=3x,由EN平分∠BEF,证得∠BEF=2∠BEN=6x,再根据∠AEF=∠MNF=2x,∠AEF+∠BEF=180°,列式求出x=22.5°,即可求出∠EMN=∠EFN+∠MNF=90°.

1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且满足

,线段交轴于点.

(1)填空: ________, ________;

(2)点为轴正半轴上一点,若,,且分别平分,如(图2),求的度数;

(3)求点的坐标;

(4)如(图3),在轴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三角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3;3

(2)解:∵AB∥DE,∴∠ODE+∠DFB=180°,∵,∴∠DFB=∠AFO=

软件测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 1 √ 2.× 3.√ 4.× 5. × 6. ×7. ×8. ×9.√10. ×二,选择 1. D 2. D 3. B 4. B 5. B 6. A 7. D 8. B 9. C 10. A 三填空 1. 测试计划、测试用例 2. 稳定性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 3. 非增量是集成测试自顶向下增量式测试、自底向上增量式测试 4. 回归 5. 软件需求 四简答题(30分) 1.试描述软件测试的定义(3分) 答:利用手工或者自动化的方式,按照测试方案对系统执行测试用例的过程叫做软件测试。 2.什么是软件缺陷(4分) 答:满足以下条件的问题都叫缺陷: 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中已标明的功能 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中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 软件功能超出了产品说明书指明的范围 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虽未指出但应达到的目标 软件测试员认为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速度缓慢,或者最终用户认为该软件使用效果不好。 3.常见的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并分别简单介绍一下各自的思想。(8分)答: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它将不能穷举的测试过程进行合理分类,从而保证设计出来的测试用例具有完整性和代表性。 边界值分析:对输入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 决策表法:决策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情况的工具 因果图分析法:是一种利用图解法分析输入的各种组合情况,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错误推测法: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

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4. 列举常见的系统测试方法。答出来5个即可。(5分) 答:恢复测试 安全测试 强度测试 性能测试 正确性测试 可靠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 Web测试 5.文档测试主要测试哪些内容答出来5点即可(5分) 答:(1)检查产品说明书属性 (2)检查是否完整 (3)检查是否准确 (4)检查是否精确 (5)检查是否一致 (6)检查是否贴切 (7)检查是否合理 (8)检查代码无关 (9)检查可测试性 6. 单元测试主要测试那几方面的问题(5分) 答:模块接口、局部数据结构、边界条件、独立的路径和错误处理。五,设计题 1.

《测试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信号及其描述 (一)填空题 1、 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并依靠它们来传输的。这些物理量就 是 信号 ,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信号。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以 时间 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 频率 为独立变量。 3、 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点:离散的 ,谐波型 , 收敛性 。 4、 非周期信号包括 瞬态非周期 信号和 准周期 信号。 5、 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 均值x μ、均方值2x ψ,方差2 x σ;。 6、 对信号的双边谱而言,实频谱(幅频谱)总是 偶 对称,虚频谱(相频谱)总是 奇 对称。 (二)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 1、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一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v )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包含相同的信息量。( v ) 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一定是连续的。( x ) 4、 非周期信号幅频谱与周期信号幅值谱的量纲一样。( x ) 5、 随机信号的频域描述为功率谱。( v ) (三)简答和计算题 1、 求正弦信号t x t x ωsin )(0=的绝对均值μ|x|和均方根值x rms 。 2、 求正弦信号)sin()(0?ω+=t x t x 的均值x μ,均方值2 x ψ,和概率密度函数p(x)。 3、 求指数函数)0,0()(≥>=-t a Ae t x at 的频谱。 4、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 ?≥<=T t T t t t x ||0 ||cos )(0ω的傅立叶变换。 5、 求指数衰减振荡信号)0,0(sin )(0≥>=-t a t e t x at ω的频谱。 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一)填空题 1、 某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1 21 )(+= ωωj j H ,输入信号2 sin )(t t x =,则输出信号)(t y 的频率为=ω 1/2 ,幅值=y √2/2 ,相位=φ -45 。 2、 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5.05.35 .1+s 和2 2 2 4.141n n n s s ωωω++的两个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总灵敏度。123 3、 为了获得测试信号的频谱,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有 傅里叶级数展开式 、 和 傅里叶变换 。 4、 当测试系统的输出)(t y 与输入)(t x 之间的关系为)()(00t t x A t y -=时,该系统能实现 延时 测试。此时,系统的频率特性为=)(ωj H 。 5、 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就意味着传感器所感知的 被测量 越小。 6、 一个理想的测试装置,其输入和输出之间应该具有 线性 关系为最佳。 (二)选择题 1、 4 不属于测试系统的静特性。 (1)灵敏度 (2)线性度 (3)回程误差 (4)阻尼系数 2、 从时域上看,系统的输出是输入与该系统 3 响应的卷积。 (1)正弦 (2)阶跃 (3)脉冲 (4)斜坡 3、 两环节的相频特性各为)(1ωQ 和)(2ωQ ,则两环节串联组成的测试系统,其相频特性为 2 。 (1))()(21ωωQ Q (2))()(21ωωQ Q + (3)) ()() ()(2121ωωωωQ Q Q Q +(4))()(21ωωQ Q - 4、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中,超调量 4 。 (1)存在,但<5% (2)存在,但<1 (3)在时间常数很小时存在 (4)不存在 5、 忽略质量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是 2 系统。 (1)零阶 (2)一阶 (3)二阶 (4)高阶

《软件测试基础》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期末试卷先锋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软件测试技术》试题库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5空,分数为30分) 1、判定覆盖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被测试程序中的每个判断的“真”、“假”分支至少被执行一次。 2、黑盒测试的具体技术方法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决策表法、因果图法。 3、黑盒测试又称之为功能测试。 4、等价类划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5、根据覆盖目标的不同,逻辑覆盖又可分为: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路径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判断/条件覆盖。 6、根据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定义,可以把自动化测试工具划分3大类白盒 测试工具、黑盒测试工具和测试管理工具。 7、软件测试是为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8、测试用例是由测试输入数据和预期的输出数据两部分组成。 9、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可以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两大类。 10、软件是包括程序、数据、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11、边界值分析法属于黑盒测试。 12、单元测试是以详细设计说明书为指导,测试源程序代码。 13、集成测试以概要设计说明书指导,测试软件结构。 14、确认测试以需求分析说明书为指导。 15、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 维护。

16、代码复审属于静态测试,不实际运行程序。 17、集成测试把模块组成成系统的测试方式:一次性集成测试和。 18、黑盒测试有两种基本方法,即:通过测试和失败测试。增量式集成测试 20、Junit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 java 测试框架,用于编写和运行可重复的测试。 21、在Junit中3.8中testXXX()测试方法必须满足几个条件:public , void 和无方法参数。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分数为30分) 1. 下列哪一项不是白盒测试?(C) A.单元测试 B.集成测试 C.系统测试 D.回归测试 2. 属于黑盒测试的方法?(C) A.基于基本路径 B.控制流 C.基于用户需求测试 D.逻辑覆盖3.在Assert类中断言对象为NULL是_____。(C) A.assertEquals B.assertTrue C.assertNull D.fail 4.___________的目的是对最终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最终软件系统产品满足需求。(A) A.系统测试B.集成测试 C.单元测试D.功能测试 5.在Assert类中断言两个对象相等是_____。(A) A.assertEquals B.assertTrue C.assertSame D.fail 6.有一组测试用例使得每一个被测试用例的分支覆盖至少被执行一次,它满足的覆盖标准___________。(B)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_期末考试试题A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试题A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技术的统称。工程测量可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2.测量结果与被测真值之差称为绝对误差。 3.将电桥接成差动方式习以提高灵敏度,改善非线性,进行温度补偿。 4.为了补偿温度变化给应变测量带来的误差,工作应变片与温度补偿应变片应接在相邻。 5.调幅信号由载波的幅值携带信号的信息,而调频信号则由载波的频率携带信号的信息。 6.绘制周期信号()x t 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傅式三角级数的各项系数,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傅式复指数级数中的各项级数。 7.信号的有效值又称为均方根值,有效值的平方称为均方值,它描述测试信号的强度(信号的平均功率)。 8.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两类,前者频谱特点是离散的,后者频谱特点是连续的。 9.为了求取测试装置本身的动态特性,常用的实验方法是频率响应法和阶跃响应法。 10.连续信号()x t 与0()t t δ-进行卷积其结果是:0()()x t t t δ*-= X(t-t0)。其几何意义是把原函数图像平移至t0的位置处。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直流电桥同一桥臂增加应变片数时,电桥灵敏度将(C)。 A .增大 B .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定 2.调制可以看成是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A)。 A 相乘 B .相加 C .相减 D.相除 3.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D)。 A .相关函数 B .拉氏变换 C .傅氏变换 D.傅氏级数 4.下列函数表达式中,(C)是周期信号。 A .5cos100()00t t x t t π?≥?=??

软件测试基础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1、判定覆盖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被测试程序中的每个判断的“真”、“假”分支_至少被执行一次。 2、黑盒测试的具体技术方法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决策表法,因果图法 3、黑盒测试又称之为___________测试。 功能 4、等价类划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况: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 5、根据覆盖目标的不同,逻辑覆盖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组合覆盖,判断/条件覆盖。 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路径覆盖 6、根据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定义,可以把自动化测试工具划分3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白盒测试工具、黑盒测试工具、测试管理工具 7、软件测试是为发现程序中的______________而执行程序的______________。 错误,过程 8、测试用例是由______________和预期的_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测试输入数据,输出数据 9、白盒测试又称为______________,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大类。 结构测试,静态测试,动态测试 10、软件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完整集合。 程序,数据,相关文档 11、边界值分析法属于____________。 黑盒测试 12、单元测试是以____________说明书为指导,测试源程序代码。 详细设计 13、集成测试以____________说明书指导,测试软件结构。 概要设计 14、确认测试以____________说明书为指导。 需求分析 15、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 16、代码复审属于____________,不实际运行程序。 静态测试 17、集成测试把模块组成成系统的测试方式: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一次性集成测试,增量式集成测试 18、黑盒测试有两种基本方法,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通过测试,失败测试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分数为30分) 1. 下列哪一项不是白盒测试(C) A.单元测试 B.集成测试 C.系统测试 D.回归测试 2. 属于黑盒测试的方法(C) A.基于基本路径 B.控制流 C.基于用户需求测试 D.逻辑覆盖 3.在Assert类中断言对象为NULL是_____。(C) 4.___________的目的是对最终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最终软件系统产品满足需求。(A)

《测试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_-

第一章 信号及其描述 (一)填空题 1、 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并依靠它们来传输的。这些物理量就是 信号 ,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信号。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以 时间 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 频率 为独立变量。 3、 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点:离散的 ,谐波型 , 收敛性 。 4、 非周期信号包括 瞬态非周期 信号和 准周期 信号。 5、 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 均值x μ、均方值2 x ψ ,方差 2x σ; 。 6、 对信号的双边谱而言,实频谱(幅频谱)总是 偶 对称,虚频谱(相频谱)总是 奇 对称。 (二)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 1、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一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v )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包含相同的信息量。( v ) 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一定是连续的。( x ) 4、 非周期信号幅频谱与周期信号幅值谱的量纲一样。( x ) 5、 随机信号的频域描述为功率谱。( v ) (三)简答和计算题 1、 求正弦信号t x t x ωsin )(0=的绝对均值μ|x|和均方根值x rms 。 2、 求正弦信号)sin()(0?ω+=t x t x 的均值 x μ,均方值2x ψ,和概率密度函数p(x)。 3、 求指数函数 )0,0()(≥>=-t a Ae t x at 的频谱。 4、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 ?? ?≥<=T t T t t t x ||0 ||cos )(0ω的傅立叶变换。 5、 求指数衰减振荡信号)0,0(sin )(0≥>=-t a t e t x at ω的频谱。 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一)填空题 1、 某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 1 21)(+= ωωj j H ,输入信号 2 sin )(t t x =,则输出信号)(t y 的频率为= ω ,幅值 =y ,相位=φ 。 2、 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5 .05.35.1+s 和 2 22 4.141n n n s s ωωω++的两个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总灵敏度。 3、 为了获得测试信号的频谱,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有 、 和 。 4、 当测试系统的输出)(t y 与输入)(t x 之间的关系为)()(0 0t t x A t y -=时,该系统能实现 测试。此时,系统的频率特性为 =)(ωj H 。 5、 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就意味着传感器所感知的 越小。 6、 一个理想的测试装置,其输入和输出之间应该具有 线性 关系为最佳。 (二)选择题 1、 4 不属于测试系统的静特性。 (1)灵敏度 (2)线性度 (3)回程误差 (4)阻尼系数 2、 从时域上看,系统的输出是输入与该系统 3 响应的卷积。 (1)正弦 (2)阶跃 (3)脉冲 (4)斜坡 3、 两环节的相频特性各为)( 1ωQ 和)(2ωQ ,则两环节串联组成的测试系统,其相频特性为 2 。

《软件测试基础》期末B卷及参考答案

成都东软信息技术学院 期末试题——软件测试基础(B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分数 说明:本试卷共六大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为开卷考试。 bd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D C A A D B D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A D C B A D A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 分,满分20分;请将答案填入题后括号中。 (说明: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b ) (A)发现程序中的所有错误 (B)尽可能多地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C)证明程序是正确的 (D)调试程序 2.下列___不属于测试原则的内容( d ) (A)软件测试是有风险的行为 (B)完全测试程序是不可能的 (C)测试无法显示潜伏的软件缺陷 (D)找到的缺陷越多软件的缺陷就越少 3.导致软件缺陷的最大原因是( a ) (A)编制说明书 (B)设计 (C)编码 (D)测试 4.修复软件缺陷费用最高的是____阶段:( d ) (A)编制说明书(B)设计 (C) 编写代码(D)发布 5.白盒测试是根据程序的____来设计测试用例,黑盒测试是根据软件的规格说明来设计测试用例。 ( c ) (A)功能 (B)性能 (C)内部逻辑 (D)内部数据 6.条件覆盖的目的是(a ) (A)使每个判定的所有可能的条件取值组合至少执行一次 (B)使程序中的每个判定至少都获得一次“真”值和“假”值。 (C)使程序中的每个判定中每个条件的可能值至少满足一次。

(D)使程序中的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7.一个程序中所含有的路径数与____有着直接的关系。( a ) (A) 程序的复杂程度 (B) 程序语句行数 (C)程序模块数 (D)程序指令执行时间 8.动态黑盒子测试:( d ) (A)直接测试底层功能、过程、子程序和库(B)可估算执行测试时代码量和具体代码 (C)从软件获得读取变量和状态信息的访问权(D)测试的是软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行为 9.在自低向上测试中,要编写称为____的模块来测验正在测试的模块。 ( b ) (A) 测试存根 (B) 测试驱动模块 (C)桩模块 (D) 底层模块 10.下列___不是软件自动化测试的优点( d ) (A)速度快、效率高 (B)准确度和精确度高 (C)能提高测试的质量 (D)能充分测试软件 11.配置测试( c ) (A) 是指检查软件之间是否正确交互和共享信息 (B) 是交互适应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的集中体现 (C) 是指使用各种硬件来测试软件操作的过程 (D) 检查缺陷是否有效改正 12.下列各项中___不是一个测试计划所应包含的内容( b ) (A)测试资源、进度安排 (B)测试预期输出 (C)测试范围 (D)测试策略 13.下列不属于正式审查的方式是( d ) (A)同事审查 (B) 公开陈述 (C) 检验 (D) 编码标准和规范 14.在没有产品说明书时使用____:( a ) (A)探索测试 (B) 功能测试 (C) 动态测试 (D) 静态测试 15.调试是( d ) (A)发现与预先定义的规格和标准不符合的问题 (B)发现软件错误征兆的过程 (C)有计划的、可重复的过程 (D)消除软件错误的过程

(完整word版)期末题库-软件测试答案

选择题 10×2分 1、软件是程序和(A)的集合。 A、文档 B、代码 C、测试用例 D、测试 2、软件工程中描述生存周期的瀑布模型一般包括计划、( A)、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几个阶段。 A、需求分析 B、需求调查 C、可行性分析 D、问题定义 3、严重的软件缺陷的产生主要源自(A)。 A、需求 B、设计 C、编码 D、测试 4、以下不属于应用系统中的缺陷类型的是:(B) A、不恰当的需求解释 B、用户指定的错误需求 C、设计人员的习惯不好 D、不正确的程序规格说明 5、降低缺陷费用最有效的方法是(B)。 A、测试尽可能全面 B、尽可能早的开始测试 C、测试尽可能深入 D、让用户进行测试 6、测试环境中不包括的内容是(A) A、测试所需文档资料 B、测试所需硬件环境 C、测试所需软件环境 D、测试所需网络环境 7、软件调试的目的是(B) A、发现软件中隐藏的错误 B、解决测试中发现的错误 C、尽量不发现错误以便早日提交软件 D、证明软件的正确性 8、软件测试的目的是(A)难易度:2 A、发现软件中隐藏的错误 B、解决软件中隐藏的错误 C、尽量不发现错误以便早日提交软件 D、证明软件的正确性 9、下列关于测试和调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测试和调试没有本质区别。目的都是为了发现软件系统中的错误。 B、测试是测试人员的职责,在整个测试活动中可以不需要开发人员的参与。

C、调试主要在软件的开发阶段进行。 D、调试一般不能确定程序中潜在错误发生的原因 10、从测试的要求来讲,如果想让测试完成的效果更好,测试部门与开发部门的关系最好是下面四种中的(D)。难易度:3 A、测试组织与开发组织为同一公司同一部门同一小组,并且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为同一组人员,即开发人员测试自己的程序。 B、测试组织与开发组织为同一公司同一部门同一小组,但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为不同人员。 C、测试组织与开发组织为同一公司,但不在同一部门。 D、测试组织与开发组织为不同公司。 11、某软件公司在招聘软件测试工程师时,应聘者甲向公司做如下保证: (1)经过自己测试的软件今后不会再出现问题 (2)在工作中对所有程序员一视同仁,不会因为某个程序编写的程序发现的问题多,就重点审查该程序,以免不利于团结 (3)承诺不需要其他人员,自己就可以独立进行测试工作 (4)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不把所有问题都找出来,绝不罢休根据自己所学的软件测试知识,应聘者甲的保证(D)难易度:3 A、(1)(4)是正确的 B、(2)是正确的 C、都是正确的 D、都是错误的 12、用不同的方法可将软件测试分为白盒法和黑盒法,或者(C)和静态测试。 A、白盒法 B、黑盒法 C、动态测试 D、灰盒法 13、黑盒测试法是根据程序的(C)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A、应用范围 B、内部逻辑 C、功能 D、输入数据 14、验收测试的测试用例主要根据(A)的结果来设计。 A、需求分析 B、源程序 C、概要设计 D、详细设计 15、软件测试中白盒测试法是通过分析程序的(B)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A、应用范围 B、内部逻辑 C、功能 D、输入数据 16、下列关于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A、用白盒测试来验证单元的基本功能时,经常要用黑盒测试的思考方法来设计测试用例

软件测试期末试题B卷及答案最终版

………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 电子科技大学二零零八至二零零八学年第二学期 2008 说明:本试卷共四大题,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 .................. ...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最后一页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 分,满分40分。 1.软件测试的目的:( c ) A. 避免软件开发中出现的错误 B. 发现软件开发中出现的错误 C. 尽可能发现并排除软件中潜藏的错误,提高软件的可靠性 D. 修改软件中出现的错误 2、软件测试是采用( a )执行软件的活动。 A.测试用例 B.输入数据 C.测试环境 D.输入条件 3、导致软件缺陷的最大原因是:( a ) A.软件需求说明书 B.设计方案 C.编码 D.维护 4、在下列描述中,关于一个软件缺陷状态完整变化的错误描述是( d ) A、打开——修复——关闭 B、打开——关闭 C、打开——保留 D、激活——修复——重新打开 5、在下列描述中,关于测试与调试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测试是显示错误的行为;而调试是推理的过程; B、测试显示开发人员的错误。调试是开发人员为自己辩护; C、测试能预期和可控。调试需要想象、经验和思考; D、测试必须在详细设计已经完成的情况下才能开始;没有详细设计的信息调试不可能进行。 6、某次程序调试没有出现预计的结果,下列( b )不可能是导致出错的原因。 A.变量没有初始化 B.编写的语句书写格式不规范 C.循环控制出错 D.代码输入有误 7、软件缺陷修复的代价最高的阶段为( a ) A、发布阶段 B、需求阶段 C、设计阶段 D、编码阶段 8、不属于逻辑覆盖方法的是( d )。

软件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软件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 1.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A)试验性运行软件B)发现软件错误C)证明软件正确D)找出软件中全部错误2.软件测试中白盒法是通过分析程序的()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A)应用范围B)内部逻辑C)功能D)输入数据 3.黑盒法是根据程序的()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A)应用范围B)内部逻辑C)功能D)输入数据 4.为了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应该()。 A)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B)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C)在完成编码以后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D)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最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5.与设计测试用例无关的文档是()。 A)项目开发计划B)需求规格说明书C)设计说明书D)源程序 6.测试的关键问题是()。 A)如何组织软件评审B)如何选择测试用例 C)如何验证程序的正确性D)如何采用综合策略 7.软件测试用例主要由输入数据和()两部分组成。 A)测试计划B)测试规则C)预期输出结果D)以往测试记录分析 8.成功的测试是指运行测试用例后()。 A)未发现程序错误B)发现了程序错误C)证明程序正确性D)改正了程序错误9.下列几种逻辑覆盖标准中,查错能力最强的是()。 A)语句覆盖B)判定覆盖C)条件覆盖D)条件组合覆盖 10.在黑盒测试中,着重检查输入条件组合的方法是()。 A)等价类划分法B)边界值分析法C)错误推测法D)因果图法 11.单元测试主要针对模块的几个基本特征进行测试,该阶段不能完成的测试是()。A)系统功能B)局部数据结构C)重要的执行路径D)错误处理 12.软件测试过程中的集成测试主要是为了发现()阶段的错误。 A)需求分析B)概要设计C)详细设计D)编码

软件测试期末考试试卷A

试卷编号: 期末考试试题(A 卷) 课程: 软件测试 考试班级: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全部为笔答题,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答卷前将答题纸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禁止答题。 3. 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将答案直接答在相应题号后。 4. 本试题为开卷考试。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关于软件测试的说法,(_______)是错误的。 A .软件测试就是程序测试 B .软件测试贯穿于软件定义和开发的整个期间 C .需求规格说明、设计规格说明都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D .程序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2、软件缺陷修复费用最低的阶段是( )。 A 、编制说明书 B 、详细设计 C 、代码编写 D 、产品发布 3、( ) 覆盖是最弱的逻辑覆盖。 A 、路径 B 、判断 C 、条件 D 、语句 4、( )测试可以使用自动化的捕获回放工具来进行。 A 、代码 B 、回归 C 、验收 D 、集成 5、如果运行大量的消耗内存或其他系统资源的测试实例,那么该测试是( )测试。 A 、功能 B 、可靠性 C 、安全 D 、强度 6、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单元是( )。 A 、过程 B 、模块 C 、类 D 、线程 7、导致软件缺陷的最大原因是( )。 (A)编制说明书 (B) 设计

(C)编码 (D)测试 8、在自底向上集成测试中,要编写称为()的模块来测试被测的模块。 (A) 测试存根 (B) 驱动模块 (C)桩模块 (D) 底层模块 9、必须要求用户参与的测试阶段是()。 (A)单元测试(B)集成测试 (C) 确认测试(D)验收测试 10、()是为特定的目的而设计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的结果。 (A)测试计划(B)测试报告 (C) 测试用例(D)测试方案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属于软件缺陷的是() A、未达到功能 B、出现错误 C、使用效果不良 D、没有杀毒功能 2、软件测试过程,核心问题是()。 A、测试计划 B、测试人员不缺勤 C、测试用例 D、测试报告 3、以下属于黑盒测试用的技术方法有() A、边界值分析法 B、路径测试法 C、等价类划分法 D、判断覆盖法 4、以下属于经过确认测试应该为已开发的软件给出结论性评价的是() A、领导满意 B、缺陷清单 C、有待观察 D、软件合格 5、以下属于网站测试用到的测试技术方法的是() A、黑盒测试 B、白盒测试 C、动态测试 D、灰盒测试 6、以下属于兼容性的是()。 A、向前兼容 B、向后兼容 C、不同版本间兼容 D、数据共享兼容 7、以下属于黑盒测试的是()。 A、软件界面 B、软件功能 C、外部数据库访问 D、软件初始化 8、对于一个含有n个变量的程序,采用健壮性边界值分析法测试程序会产生()个测

软件测试期末试题(含答案)1

第一部分:理论题 1. 测试计划编写6要素:___、___、when 、where 、 who 、 how 。 2.测试用例由________________和预期的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3. 性能测试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 4. 验收测试又分为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5. 自顶向下测试有两种组合策略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6.测试计划的制定必须要注意: A.测试策略 测试范围 B.测试方法 测试安排 C.测试风险 测试管理 D.以上都是( ) 7.制定测试计划的步骤: ( ) A.确定项目管理机制 预计测试工作量 测试计划评审 B.确定测试范围 确定测试策略 确定测试标准、预计测试工作量 C.确定测试构架 确定项目管理机制 预计测试工作量 测试计划评审 D.确定测试范围 确定测试策略 确定测试标准 确定测试构架 确定项目管理机制 预计测试工作量 测试计划评审 8.软件测试用例主要由测试输入数据和( )两部分组成。 A. 测试计划 B. 测试规则 C. 测试的预期结果 D. 以往测试记录分析 9.与设计测试用例无关的文档是( )。 A. 项目开发计划 B. 需求规格说明书 C. 软件设计说明书 D. 源程序 10.在设计测试用例时,( )是用得最多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 A. 等价类划分 B. 边界值分析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C. 因果图 D. 功能图 11.黑盒测试方法的优点是( ) A. 可测试软件的特定部位 B. 能站在用户立场测试 C. 可按软件内部结构测试 D. 可发现实现功能需求中的错误 12.软件测试项目周期是指( ) A.需求阶段、测试计划 B.阶段测试、设计阶段测试、执行阶段 C.以上都不是 D.以上都是 13.软件测试过程模型有( ) A. V 模型 H 模型 B. W 模型 C. X 模型 D. 以上都有 14.负载测试属于 A.压力测试 B.性能测试 C.并发测试 D.可靠测试 15.Loadruner 主要是用来做什么测试的?( ) A.性能测试 B.功能测试 C.单元测试 D.验收测试 16.项目立项前测试人员不需要提交任何工件。( ) 17.单元测试能发现约80%的软件缺陷。( ) 18.Beta 测试是验收测试的一种。( ) 19.验收测试是由最终用户来实施的。( ) 三、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X (每题1分,共10分)

《软件测试基础》期末D卷及参考答案

说明:本试卷共六大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为开卷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入题后括号中。 1.从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应填入下列( )中的字句。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A )。为了提高测试的效率,应该( B )。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数据应根据( C )和指定的覆盖标准。与设计测试数据无关的文档是( D )。 软件的集成测试工作最好由( E )承担,以提高集成测试的效果。 供选择的答案: A. ① 评价软件的质量② 发现软件的错误 ③ 找出软件中的所有错误④ 证明软件是正确的 B. ① 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 ② 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③ 在完成编码以后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 ④ 选择发现错误的可能性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C. ① 程序的内部逻辑② 程序的复杂程度 ③ 使用说明书④ 程序的功能 D. ① 该软件的设计人员② 程序的复杂程度 ③ 源程序④ 项目开发计划 E. ① 该软件的设计人员② 该软件开发组的负责人 ③ 该软件的编程人员④ 不属于该软件开发组的软件设计人员2.请从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应填入下列()中的字句。 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 A )。它们的共同点是( B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一种基本方法是( C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D )。软件调试的目的是( E )。 供选择的答案: A. ① 过程,子程序,分程序② 顺序,条件,循环 ③ 递归,堆栈,队列④ 调用,返回,转移 B. ① 不能嵌套使用② 只能用来写简单的程序 ③ 已经用硬件实现④ 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C. ① 筛选法② 递归法③ 归纳 法④ 逐步求精法 D. ① 证明程序中没有错误② 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③ 测量程序的动态特性④ 检查程序中的语法错误 E. ① 找出错误所在并改正之② 排除存在错误的可能性 ③ 对错误性质进行分类④ 统计出错的次数

自动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电子系)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期末考试试题A 一、填空 1、传感器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测量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2、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考虑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 1.5 倍左右为宜。 3、有一温度计,它的量程范围为0∽200℃,精度等级为0.5级。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误差为1 ,当测量100℃ 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1 。 4、利用热敏电阻对电动机实施过热保护,应选择型热敏电阻。 5、在压电晶片的机械轴上施加力,其电荷产生在。 6、霍尔元件采用恒流源激励是为了。 7、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如从测量的具体手段来看它属于测量。 8、已知某铜热电阻在0℃时的阻值为50Ω,则其分度号是,对于镍铬-镍硅热电偶其正极是。 9、压电材料在使用中一般是两片以上,在以电荷作为输出的地方一般是把压电元件起来,而当以电压作为输出的时候则一般是把压电元件起来。 10、热电阻主要是利用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一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11、自动检测系统中常用的抗电磁干扰技术有光电隔离、屏蔽、 接地、浮置、滤波等。 12、金属电阻的应变效应是金属电阻应变片工作的物理基础。 13、电磁干扰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的三项因素是、、。 14、在动圈式表头中的动圈回路中串入由NTC组成的电阻补偿网络,其目 的是为了。 二、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题2分) 1、在以下几种传感器当中C 属于自发电型传感器。 A、电容式 B、电阻式 C、热电偶 D、电感式 2、的数值越大,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就越大。 A、热端直径 B、热电极的电导率 C、热端和冷端的温度 D、热端和冷端的温差 3、在电容传感器中,若采用调频法测量转换电路,则电路中。 A、电容和电感均为变量 B、电容是变量,电感保持不变 C、电感是变量,电容保持不变 D、电容和电感均保持不变 4、在仿型机床当中利用电感式传感器来检测工件尺寸,该加工检测装置是采用了 测量方法。 A、微差式 B、零位式 C、偏差式 5、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 A、提高测量灵敏度 B、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 C、减小非线性误差 D、提高电磁兼容性 6、汽车衡所用的测力弹性敏感元件是。 A、实心轴 B、弹簧管 C、悬臂梁 D、圆环 7、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补偿热电偶冷端热电势的损失 B、起冷端温度补偿作用 C、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远离高温区的地方 D、提高灵敏度 8、考核计算机的电磁兼容是否达标是指。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期末考试试题B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试题B 1.将电桥接成差动方式习以提高_____,改善非线性,进行_____补偿。 2.调幅信号由载波的_____携带信号的信息,而调频信号则由载波的_____ 携带信号的信息。 3.调幅过程在频域相当于_____过程,调幅装置实质上是一个_____。 4.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技术的统称。工程测量可分为_____和_____。 测量结果与被测真值之差称为测量误差。 5.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两类,前者频谱特点是_____,后者频谱特点是_____。 6.绘制周期信号()x t 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_____。 7.周期信号的傅氏三角级数中的n 是从0到+∞展开的。傅氏复指数级数中的n 是从_____到_____展开的。 8.周期信号()x t 的傅氏三角级数展开式中:a n 表示_____,b n 表示_____,a 0表示 直流分量。 9.余弦函数只有_____谱图,正弦函数只有_____谱图。 10.单位脉冲函数0()t t δ-与在0t 点连续的模拟信号()f t 的下列积分:0()()f t t t dt δ∞ -∞-=?g _____。这一性质称为_____。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为了保证实现极距变化型差动电容传感器的差动工作,传感器的两个电容应当连接成( )。 A .并联电路 B .串联电路 C .电桥电路

2.要使RC 低通滤波器的通带加宽,则RC 值应( )。 A.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3.描述非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 )。 A 三角函数 B .拉氏变换 C. 傅氏变换 D. 傅氏级数 4.下列信号中,( )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 A .12()sin()sin(3)x t A wt B wt ??=+++ B .()5sin 303sin x t t =+ C.0()sin at x t e t ω-= 5.数字信号的特征是( ) 。 A .时间上离散、幅值上连续 B .时间、幅值上均离散 C .时间、幅值上都连续 D .时间上连续、幅值上量化 6.测试装置能检测输入信号的最小变化能力,称为( )。 A.精度 B .灵敏度 C .精密度 D.分辨率 7.测试装置的脉冲响应函数与它的频率响应函数间的关系是( )。 A .卷积 B .傅氏变换对 C .拉氏变换对 D .微分 8.多种信号之和的频谱是( )。 A.离散的 B.连续的 C.随机的 D.周期的 9.二阶装置,用相频特性中0()90w ?=-时所对应的频率w 作为系统的固有频率 的估计值,该值与系统阻尼率的大小( )。 A .有关 B .无关 C .略有关系 D .有很大关系 10.滤波器的上、下截止频率为 21,c c f f ,中心频率0f ;则它们的关系是( )。 A .0f B .0f =212c c f f + C.0f =212c c f f -

期末题库-软件测试答案

选择题10×2分 1、软件就是程序与( A )的集合。 A、文档 B、代码 C、测试用例 D、测试 2、软件工程中描述生存周期的瀑布模型一般包括计划、( A)、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几个阶段。 A、需求分析 B、需求调查 C、可行性分析 D、问题定义 3、严重的软件缺陷的产生主要源自( A)。 A、需求 B、设计 C、编码 D、测试 4、以下不属于应用系统中的缺陷类型的就是:( B) A、不恰当的需求解释 B、用户指定的错误需求 C、设计人员的习惯不好 D、不正确的程序规格说明 5、降低缺陷费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 B )。 A、测试尽可能全面 B、尽可能早的开始测试 C、测试尽可能深入 D、让用户进行测试 6、测试环境中不包括的内容就是( A ) A、测试所需文档资料 B、测试所需硬件环境 C、测试所需软件环境 D、测试所需网络环境 7、软件调试的目的就是( B) A、发现软件中隐藏的错误

B、解决测试中发现的错误 C、尽量不发现错误以便早日提交软件 D、证明软件的正确性 8、软件测试的目的就是( A ) 难易度:2 A、发现软件中隐藏的错误 B、解决软件中隐藏的错误 C、尽量不发现错误以便早日提交软件 D、证明软件的正确性 9、下列关于测试与调试的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B ) A、测试与调试没有本质区别。目的都就是为了发现软件系统中的错误。 B、测试就是测试人员的职责,在整个测试活动中可以不需要开发人员的参与。 C、调试主要在软件的开发阶段进行。 D、调试一般不能确定程序中潜在错误发生的原因 10、从测试的要求来讲,如果想让测试完成的效果更好,测试部门与开发部门的关系最好就是下面四种中的( D )。难易度:3 A、测试组织与开发组织为同一公司同一部门同一小组,并且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为同一组人员,即开发人员测试自己的程序。 B、测试组织与开发组织为同一公司同一部门同一小组,但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为不同人员。 C、测试组织与开发组织为同一公司,但不在同一部门。 D、测试组织与开发组织为不同公司。 11、某软件公司在招聘软件测试工程师时,应聘者甲向公司做如下保证:

软件测试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最终版

电子科技大学二零零八至二零零八学年第二学期 2008 说明:本试卷共四大题,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 .................. ...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最后一页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 分,满分40分。 1.软件测试按照测试层次可以分为( c ) A.黑盒测试、白盒测试 B. 功能性测试和结构性测试 C.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D、动态测试和静态测试 2、软件测试是采用( a )执行软件的活动。 A.测试用例 B.输入数据 C.测试环境 D.输入条件 3.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阶段,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下列哪个(些)是软件测试的任务?答案:( d ) 1预防软件发生错误 2发现程序错误 3提供诊断错误信息 A.只有1 B.只有2 C.只有3 D.都是 4、导致软件缺陷的最大原因是:( a ) A.软件需求说明书B.设计方案 C.编码D.维护 5、测试用例是为达到最佳的测试效果或高效的揭露隐藏的错误而精心设计的少量测试数据,至少应该包括( a ) A、测试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的结果。 B、测试目标、测试工具 C、测试环境 D、测试配置 6、对已经发现的错误进行错误定位和确定出错性质,并改正这些错误,同时修改相关的文档,这种行为属于( b ) A.测试B.调试 C.回归测试D.单元测试 7、软件缺陷修复的代价最高的阶段为( a ) A、发布阶段 B、需求阶段 C、设计阶段 D、编码阶段 8、下列( b )是关于软件缺陷的描述。 A.导致软件包含故障的人的行为 B.产品的异常情况 C.引起一个功能部件不能完成所要求的功能的一种意外情况 D.功能部件执行其规定功能的能力丧失 9、可作为测试停止的标准是( d ) A.当时间用光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