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定律的整理和复习教案
运算定律的整理和复习教案

《运算定律整理与复习》教案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2011年版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主题:运算定律整理与复习课时:共12课时,第12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会熟练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教材分析运算定律是小学阶段必须学习、理解、掌握的。
学好运算定律,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有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情分析通过运用运算定律的练习,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概念、性质进行判断、推理的演绎思维能力。
目标:1、通过复习整理熟练掌握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2、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评价任务:任务1:课堂提问: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任务2:课堂提问和测试。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仔细观察上下两行数字,那两个会是好朋友呢?练一练72 51 178 125 25 2638 22 4 28 163 49小结:通过观察刚才这道题,两个数通过加减乘除可以凑成整数,像这样关系的两个数,我们也可以用在我们的计算中。
(2)125×111×,你认为这里应该填个什么数,可以很快的算出得数。
接下来怎么计算。
二、回顾再现,整理知识1、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运算定律和性质。
学生汇报整理的有关运2、看到这些运算定律与性质,我们除了了解它,还要知道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区别?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1)加法与乘法交换律是改变位置;加法与乘法结合律是改变运算顺序;减法与除法的运算性质不但改变运算顺序,还改变运算符号。
(2)乘法分配律包含了第一级与第二级两级运算,其它的运算定律与运算性质都只含有一级运算。
三、分层练习、强化提高1.看一看,连一连!并说一说运用了那条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1、13+81+19 a 、17x(4x25)2、9x13+13 b、13+(81+19)3、137-42-58 c、725÷(50x2)4 、 725÷50÷2 d 、13x(9+1)5 、17x4x25 e 、137-(42+58)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的《运算定律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案新课堂导学案

19×24-9×24 125×48 125- 65 + 35
你知道这几道题分别需要运用哪个知识点吗?为第3道题不能先用65+35呢?
(2)幸运大转盘
39×99+○156-43-○
你最需要转到哪个数?为什么?完成这两个道需要用到哪个知识?
(3)我的数目我做主
4500÷25÷□345+□+63
二、设问导读:
乐乐今天碰到一件不开心的事情,他的日记本被弟弟用墨水弄脏了,你们愿意帮帮他吗?(课件展示)
(1)加法交换律
你们知道乐乐这一天学了什么吗?为什么?
(2)加法结合律
想想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都与什么计算方法有关?
(3)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乐乐说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好“兄弟”指的是谁?谁来谈谈它们“兄弟”有什么相同之处。
2、分类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2)学生小组讨论,比较各种运算定律的联系与区别。
(3)请每个学习小组指派一名代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全班共同交流。
例:
按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来分成四类:
加法: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减法:减法的性质
乘法: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除法:除法的性质
……
五、巩固训练:
电化手段
导学过程
教师个性化意见
1、温故互查:
1、口算
2500-500=0÷250=100×25=58-29=250×1=9×15=33×(3+1)=6×(7+5)=
2、回答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47×28-735÷49+7
47×28-(735÷49+7)
《整理与复习“运算定律”》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运算定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运算定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理解加法结合律:学生需要理解无论怎样改变加法的顺序,结果都不会改变,例如:(1 + 2) + 3和1 + (2 + 3)的结果相同。
(2)乘法分配律的运用: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是难点,如:3 × (2 + 4)如何拆解为3 × 2 + 3 × 4。
(3)识别运算定律的适用场景: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如在进行大数计算时,如何运用运算定律进行拆分和重组,以减少计算量。
举例: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购物时计算多件商品的总价,需要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价格进行分组和重组,简化计算过程。
-在进行面积计算时,如长方形面积计算(长×宽),若长和宽是复合数,需要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将其拆解为两个简单数的乘积之和,从而降低计算难度。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整理与复习“运算定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快速计算多个数字相加或相乘的情况?”(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运算定律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加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题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运算定律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运算定律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运算定律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对于学习数学的学生来说,掌握运算定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运算定律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展开。
一、运算定律的整理1.加法运算定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加法单位元:a+0=a2.减法运算定律-减法的定义:a-b=a+(-b)-减法的交换律:a-b≠b-a3.乘法运算定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乘法单位元:a×1=a4.除法运算定律-除法的定义:a÷b=a×(1/b)-除法的交换律:a÷b≠b÷a5.分配律-左分配律:a×(b+c)=a×b+a×c-右分配律:(a+b)×c=a×c+b×c1.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减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除法运算定律和分配律的概念和规律;-能够应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复习巩固和提高学生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教学方法-讲授:通过讲解运算定律的概念、规律和应用进行知识传授;-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运算定律的应用过程;-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运算定律的巩固练习。
3.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通过提问和引入,让学生复习一些基本的运算定律概念,如交换律、结合律等,创设适合学生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加法运算定律、减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除法运算定律和分配律的概念和规律,配以图表和例题,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运算定律的内容。
第三步:应用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运算定律的应用过程,让学生能够看到运算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能够理解运算定律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四步:练习巩固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和解答题,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能力,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进行运算定律的巩固练习,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部编人教版四下数学《运算定律复习课》教案

单元复习运算定律一、复习内容二、复习目标1.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建立知识结构,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2.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运算定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数据特点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运算能力。
三、复习重、难点重点:五个运算定律理解和运用难点: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四、复习设计(一)课前设计复习任务: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些运算定律,请大家梳理并举例,完成下面的梳理表格。
意义字母式应用举例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除法的性质(二)课堂设计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些运算定律,学习的这些知识有什么作用呢?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结合具体数据算式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从而使计算变得简洁。
我们都学了哪些运算定律呢?板书: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除法的性质接下来我们就按照顺序对这四类内容进行梳理和复习。
1.加法的运算定律(1)课前我们已经梳理了加法的运算定律,谁能举例说明?在运用这两个加法的运算定律时,通常是两个一起用的,目的是要凑整。
通过学生的交流,教师完成板书: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2)典型题目173+57+43+27一定先让学生观察数据特点,之后再独立解决。
集体评讲:不能只看每个数据的个位,要整体观察。
173应该和27凑整,57应该和43凑整,这样计算会更简洁。
2.连减的性质(1)课前我们已经梳理了减法的性质,谁能举例说明?通过学生的交流,教师完成板书: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b-c= a-(b+c)反之: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中依次减去和里的每一个加数。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运算律复习课 西师大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运算律复习课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复习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中涉及的加减法运算律,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能够准确运用加减法运算律解答数学题目,并加深对各种运算律的理解。
3.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同学之间相互间的学习和帮助。
二、教学内容1.联想: 选择性地把与问题无关的东西排除,找出相近的概念,这是联想的体现。
本节课将运用联想的方法去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
2.教学步骤:1.讲解运算律的概念及分类。
2.给同学一个简单例子来加深对运算律的认识。
3.学生利用联想去深入认识运算律,分组讨论。
4.每组核对归纳后的答案,并对比其他组是否有不同的认识。
5.整理运算律的定义及对应例子,制作运算律相应的表格。
6.班级前列出各运算律关键例子,进行集体举例讲解。
7.引导同学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各运算律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联想的方法去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
2.整理运算律的定义及对应例子,制作运算律相应的表格。
四、教学方法1.图像化的教学法:通过举例和表格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运算律的概念及原理。
2.探究式学习法:通过讨论和练习,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运算律的应用。
五、教学设置1.教学设备:黑板、白板、投影仪等。
2.学生准备:数学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六、教学时长约45分钟。
七、教学体会本节课使用了探究和联想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运用加减法运算律。
相比起死记硬背的方法,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参与和思考,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和记忆。
而制作运算律表格的环节,提高了同学们的参与和合作学习能力;举例讲解和课上讨论的环节,则可以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实践和运用数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整理与复习》教案

课题:运算定律整理与复习主备教师:执教教师: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c)a÷(b×c)=a÷b÷c1、易错点分析(1)规避策略:运用加法的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小括号括起来。
(2)规避策略:逆用减法的运算性质时,要注意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项要改变运算符号。
(3)规避策略:上式不是连除法算式,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4)规避策略:利用乘法分配律时,因数需和两个加数分别相乘。
(5)规避策略:运用简便方法计算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算式的结构及数的特点,有时需将一个数转化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再进行简便计算。
分析:在连加算式中,当某些加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的数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即a-b-c=a-(b+c)。
(2)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即a-b-c=a-c-b。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b=b×a。
1.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乘法分配律: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两个数相乘,如果有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将其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数……加(或减)一个数的形式,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除法的运算性质:1.在连除法中,如果除数的积正好是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那么可以应用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 ×c)进行简便计算。
《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整理与复习》课件

在混合运算中,应灵活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根据运算的优 先级进行计算。例如,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简化计算
通过运用运算定律,可以将复杂的混合运算简化为简单的计算过程, 减少计算错误的风险。
提高效率
熟练掌握运算定律后,可以快速得出计算结果,提高计算效率,特别 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或复杂计算时更为明显。
04
练习与巩固
基本练习题
95% 85% 75% 50% 45%
0 10 20 30 40 5
题目1: 12 + 5 = ? 题目2: 8 - 4 = ?
题目3: 15 × 2 = ?
题目4: 36 ÷ 9 = ?
这些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四则运算的掌握情况, 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提升练习题
乘法分配律定义
乘法分配律的证明
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 相乘,等于每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 乘再求和。
同样可以通过数学证明来证明乘法分 配律的正确性,例如通过代数方法或 几何方法。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在四则运算中,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也 非常广泛,例如在乘法和除法中,都 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来简化计算。
重点
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理解运算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难点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理解运算定律之间的联 系和区别。
易错点与注意事项
易错点
混淆运算顺序,导致计算错误; 不熟悉运算定律的运用,无法正 确解决问题。
注意事项
加强练习,多做题目,提高计算 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注意运算定 律的准确理解和运用。
03
运算定律的应用
在加、减法中的应用
01
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算定律整理与复习》教案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2011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主题:运算定律整理与复习
课时:共12课时,第12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会熟练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教材分析
运算定律是小学阶段必须学习、理解、掌握的。
学好运算定律,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有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情分析
通过运用运算定律的练习,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概念、性质进行判断、推理的演绎思维能力。
目标:
1、通过复习整理熟练掌握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2、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评价任务:
任务1:课堂提问: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任务2:课堂提问和测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仔细观察上下两行数字,那两个会是好朋友呢?练一练
72 51 178 125 25 263
8 22 4 28 163 49
小结:通过观察刚才这道题,两个数通过加减乘除可以凑成整数,像这样关系的两个数,我们也可以用在我们的计算中。
(2)125×111×,你认为这里应该填个什么数,可以很快的算出得数。
接下来怎么计算。
二、回顾再现,整理知识
1、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运算定律和性质。
学生汇报整理的有关运
2、看到这些运算定律与性质,我们除了了解它,还要知道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区别?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1)加法与乘法交换律是改变位置;加法与乘法结合律是改变运算顺序;减法与除法的运算性质不但改变运算顺序,还改变运算符号。
(2)乘法分配律包含了第一级与第二级两级运算,其它的运算定律与运算性质都只含有一级运算。
三、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看一看,连一连!并说一说运用了那条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
1、13+81+19 a 、17x(4x25)
2、9x13+13 b、13+(81+19)
3、137-42-58 c、725÷(50x2)
4 、 725÷50÷2 d 、13x(9+1)
5 、17x4x25 e 、137-(42+58)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 + 250)x 4 =
125 x 29 x 8 =
25 x44 =
78 x99=
78 x 99 + 78 =
330 ÷ 5÷2 =
3、看一看,错在哪!
125x88 748-(148 +29 )
=125x(80+8) =748-148+29
=125x80+8 =600+29
=10008 =629
4、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李大爷家有一块菜地(如右图),
这块菜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5、拓展提高:
(1)51×111+777×7
(2)39×8+6×39-39×4
6、达标测评:
79x99+79
985x101
17x23-23x7
273-27-73
四、全堂总结。
1、说说你们今天都有什么收获?
2、小结:在计算时,我们要看清楚试题数据的特点,运算符号的特点,再去想我们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做;接着我们就认真的计算;做完题目的时候还要检查。
相信你们在以后的计算中,能根据算式的特点能合理、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