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苯的防护措施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苯的防护措施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学物质,在工业生产以及办公场所中广泛应用。
然而,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来保护工作者的身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苯的相关知识和防护措施。
什么是苯苯,化学式 C6H6,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也被称为苯系化合物的基础物质。
它在化学生产中广泛应用,如制药、染料、橡胶、涂料、塑料等行业。
苯可以通过吸入、皮肤接触、食入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危害。
苯的危害苯是一种有害物质,能够对人体产生多种危害。
长期接触苯会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肝脏和肾脏等造成危害,同时还可能导致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的发生。
苯的防护措施要保障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苯的防护措施:1. 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工程控制是以下三项措施的组合,包括工作环境的改善、设备和生产过程的改进,以及有效地管理苯的使用等方面:•加强通风和排风系统的设计,保证有足够的新鲜空气进入工作场所;•检修生产设备和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减少苯泄漏的可能性;•通过减少苯的使用量、采用易于处理的替代品,来降低苯的接触量。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即使在工程控制措施得到落实的情况下,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是必要的。
主要包括:•防护眼镜、面罩、防护手套等;•防护服和靴子等;•使用呼吸防护设备,如吸入式和罩式呼吸器;•办公人员应将办公桌整齐摆放,椅子调整到适宜的高度,保持正确的坐姿。
3. 加强卫生管理加强卫生教育,普及苯的危害知识,并对有苯接触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健康监护。
同时加强场所的清洁卫生,采取规范、科学、有效的清洁与消毒措施。
总结苯作为一种常用有机化学物质,在生产过程中难免存在,而长期接触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对于工作者来说,关键是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
除了工程控制措施、个人防护装备和加强卫生管理外,正确使用办公设备,并保持正确的健康习惯同样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通过认真的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更好地规避工作中的潜在风险。
对苯的劳动防护用品

对苯的劳动防护用品苯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具有强烈的毒性和易燃性,对皮肤和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还具有致癌性。
因此,在与苯接触的工作环境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劳动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下面就对苯的劳动防护用品进行介绍。
1.呼吸道防护:由于苯具有刺激性和毒性,容易对呼吸道造成伤害。
因此,在接触苯的作业场所,工作人员必须戴上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应该符合相关的标准,能够有效吸附和过滤苯蒸汽,提供足够的防护。
2.皮肤防护:苯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容易引起红肿、瘙痒和烧灼感。
工作人员在接触苯的时候,应该穿戴相应的防护服。
防护服应该采用抗化学药品的材料制作,能够有效地阻碍苯物质的渗透,并提供舒适和透气性。
3.眼部防护:苯蒸汽进入眼睛后,容易引起眼红、眼痒、眼泪和眼瞳收缩等不适症状。
因此,工作人员必须佩戴护目镜或防化药品的安全眼镜,以防止苯蒸汽直接进入眼睛。
4.手部防护:在与苯接触的作业中,工作人员必须戴上防护手套。
防护手套要选用抗化学药品的材料制作,能够承受苯的腐蚀,提供足够的防护。
5.足部防护:在与苯接触的环境中,工作人员应该穿戴防护鞋,以防止苯蒸汽通过皮肤吸收,导致中毒。
防护鞋应该选用防滑和耐酸碱的材料制造,能够提供足够的防护效果。
除了上述的劳动防护用品外,在苯的操作过程中,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防护措施:1.对苯进行密闭和通风处理,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
2.加强个人卫生,经过苯接触后,应立即使用清洁剂清洗皮肤,并进行全身换洗。
3.苯操作区域禁止吸烟、饮食和饮水,以防止苯进入体内引起中毒。
总之,对于苯这种具有毒性和易燃性的化学物质,我们要重视劳动防护,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减少苯对人体的伤害。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能够有效降低苯对工作人员的危害,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苯个体防护措施

苯个体防护措施引言苯(benzene)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等行业。
然而,苯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长期暴露或高浓度接触苯可能引起严重的疾病,包括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因此,采取适当的个体防护措施对于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苯个体防护措施的相关知识和建议。
了解苯的危害性在实施个体防护措施之前,了解苯的危害性是非常重要的。
苯是一种具有高毒性的化学物质,其蒸气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苯主要通过吸入和皮肤吸收进入人体,不仅对肺部有害,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的损害。
长期接触苯可能导致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甚至致命。
因此,了解苯的危害性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体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措施之一:合理选择工作场所在涉及苯的工作场所,如化工厂、石油加工厂等,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苯的浓度。
这包括改善通风系统,增加新风量,并确保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另外,工作场所应当定期进行空气质量监测,确保苯的浓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措施之二:正确佩戴个体防护装备个体防护装备是保护工作者免受苯暴露的关键。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个体防护装备:1. 口罩口罩是防止吸入苯蒸气的重要装备。
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并且正确佩戴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苯而言,一般建议选择能够过滤有机气体的呼吸器,如颗粒过滤式呼吸器或炭过滤式呼吸器。
另外,注意及时更换口罩滤芯,避免使用过期或损坏的口罩。
2. 防护服穿戴防护服可以降低皮肤对苯的接触。
防护服应选择合适且易于清洁的材料制成,如聚酯纤维。
防护服应遮盖全身,包括头部、面部和着地部分。
同时,防护服应定期进行清洗和检查,避免磨损或破损。
3. 手部防护对于工作中需要接触苯的场合,手部防护是至关重要的。
建议佩戴化学防护手套,如丁腈手套或氯丁橡胶手套,来保护手部免受苯的接触。
选择符合标准并且适合的手套,并在使用前检查是否有损坏。
措施之三:做好个人卫生正确的个人卫生和清洁习惯也是防止苯暴露的重要措施之一。
苯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范文(二篇)

苯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范文苯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和日常生活中。
然而,长期暴露在苯中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了解苯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防护对于保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苯是一种剧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
长期暴露于苯中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包括血液病、免疫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伤和癌症等。
特别是对于血液系统的影响最为显著,苯可导致造血系统功能衰竭,引发贫血、白血病等疾病。
其次,苯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威胁不仅来自其毒性,还包括其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
若苯在不恰当的条件下暴露于明火或高温环境中,可能发生爆炸或引发严重火灾,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致命。
此外,苯还具有挥发性较强的特点,使得其在工作场所和居住环境中易于存在。
这增加了人们长期接触苯的风险,尤其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苯的释放量可能更大。
因此,人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减少苯的暴露。
在工作场所,防护措施是保护员工免受苯暴露的关键。
首先,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设备。
例如,员工应戴上防护眼镜、呼吸器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苯与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的接触。
此外,建议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进行工作,以便有效驱散苯气。
在居住环境中,人们也需要采取措施减少苯暴露的风险。
首先,建议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减少苯在室内的积聚。
其次,选择低苯含量的家居产品和化妆品,以减少苯的接触。
此外,定期检查家中的燃气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苯泄漏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最后,了解苯的危害和防护措施不仅仅是工作和居住环境中的个人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苯的监管和控制,确保其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中的合理使用。
此外,提供有关苯危害的教育和宣传也非常重要,以提高公众的意识和知识水平。
总而言之,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包括血液病、免疫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伤和癌症等。
为了保护人体健康,人们需要了解苯的危害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对苯的劳动防护用品

对苯的劳动防护用品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广泛用于化工、印刷、染料、医药等行业。
然而,苯具有毒性,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在接触苯时需要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以保护工作者的安全健康。
1.呼吸防护: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交流的主要通道,直接接触苯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因此,在接触苯的工作环境中,需要佩戴防尘口罩,以阻挡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苯蒸气进入呼吸道。
同时,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毒面具,在高浓度苯蒸气的环境中使用,确保工作者的呼吸系统不受到苯的侵害。
2.眼睛防护:苯蒸气或溶液溅入眼睛会引起眼部刺激、烧伤等严重的眼睛损伤。
因此,在接触苯的工作环境中,需要佩戴近视眼镜或者安全护目镜,以防止苯蒸气或溶液直接接触到眼睛。
同时,还应注意勤洗眼,及时冲洗苯接触到的眼睛,避免损伤加重。
3.消防防护:苯具有易燃性,在接触到明火或高温物体时,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因此,在接触苯的工作环境中,需要配备灭火器和其他必要的消防设施,以应对苯的燃烧事故。
同时,工作场所需进行防爆措施,如安装防爆灯具、减压阀等,以降低苯的燃烧和爆炸的风险。
4.皮肤防护:苯直接接触皮肤会引起皮肤刺激、干燥、脱屑等问题,长期接触还会引起皮肤过敏甚至皮肤癌。
因此,在接触苯的工作环境中,需要做好皮肤防护措施。
工作者应穿戴防护服,确保苯接触部位不暴露在外界环境中。
同时,应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减少苯残留在皮肤上的时间。
除了以上提到的个人防护用品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培训意识:公司应对接触苯的工作者进行相关防护知识的培训,包括苯的危害性、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的方法等。
2.监测浓度:应对工作环境中的苯浓度进行监测,确保苯的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3.定期体检:对接触苯的工作者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保障工作者的身体健康。
总之,针对苯的毒性,我们应采取一系列的劳动防护措施,保护工作者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公司和工作者也应加强了解苯的危害性和防护知识,提高自身对苯的危害的认识和意识。
《苯的危害及防护》课件

欢迎来到《苯的危害及防护》PPT课件。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苯的危害以及如 何有效防护。让我们开始吧!
苯对健康的危害
1 潜在风险
讨论苯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以加深我们对其危害的认识。
2 长期暴露
分析长期暴露苯可能导致的健康
揭示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来源,让我们了解 生活中潜在的接触风险。
国际法规
2
进对苯危害防护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分析国际对苯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为不
同国家和地区的读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3
苯相关
探讨与苯相关的其他法规和标准,以全 面了解苯在不同领域的相关安全要求。
工作场所
分析工作场所中苯的暴露途径,以提醒职场人士需 要特别关注的注意事项。
苯的防护措施
有效防护
提出有效的苯防护措施和控制方法,以确保个 人和工作环境的健康安全。
关键要点
探讨个体以及工作环境的防护要点,以帮助人 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应对苯的危害。
相关法规和标准
1
国内法规
介绍国内对苯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以促
2024年苯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三篇)

2024年苯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一、什么是苯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沸点为80.1℃,甲苯、二甲苯属于苯的同系物,都是煤焦油分馏或石油的裂解产物。
目前室内装饰中多用甲苯、二甲苯代替纯苯作各种胶.油漆.涂料和防水材料的溶剂或稀释剂。
因为苯具有易挥发、易燃、蒸气有爆炸性的特点。
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二甲苯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轻者有头晕、头痛、恶心、胸闷、乏力、意识模糊,严重者可致昏迷以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如果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甲苯、二甲苯会引起慢性中毒,可出现头痛、失眠、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样症候群。
苯化合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二、苯的主要来源1、油漆。
苯化合物主要从油漆中挥发出来,苯、甲苯、二甲苯是油漆中不可缺少的溶剂。
2、各种油漆涂料的添加剂和稀释剂。
苯在各种建筑装饰材料的有机溶剂中大量存在,比如装修中俗称天那水和稀料,主要成分都是苯、甲苯、二甲苯。
3、各种胶粘剂。
特别是溶剂型胶粘剂在装饰行业仍有一定市场,而其中使用的溶剂多数为甲苯,其中含有30%以上的苯。
4、防水材料。
三、苯对人体的危害1、慢性苯中毒主要苯对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2、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并出现神经衰弱样症状,表现为头昏、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思维及判断能力降低等症状。
若造血功能完全被坏,可发生致命的颗粒性白细胞消失症,并可引起白血病。
3、苯可导致胎儿的先天性缺陷。
四、防止措施1、装饰材料的选择。
装修中尽量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和污染少的装修材料,2、施工工艺的选择。
施工工艺不规范,使得室内空气中苯含量大大增高,3、装饰公司的选择。
要选择带有绿色环保标志的装饰公司,并在签定装修合同时注明室内环境要求,5、装修后的居室不宜立即迁入。
居室装修完成后,使房屋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待苯及有机化合物释放一段时间后再居住2024年苯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二)引言:苯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环境中的有机物质,经多年的研究发现,苯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
苯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

苯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苯(Benzene)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和化学原料,广泛用于汽车燃料、塑料制品、涂料、杀虫剂等行业中。
然而,长期接触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重点探讨苯对人体的危害及如何进行防护。
1. 苯的危害1.1 呼吸系统危害:长期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喉炎、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
轻度接触可能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和胸闷等症状。
1.2 造血系统危害:苯是一种致癌物质,可导致骨髓受损,引起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减少,导致贫血、出血等症状。
长期接触苯还可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
1.3 中枢神经系统危害:长期接触苯可导致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和神经系统功能异常。
高浓度苯蒸气暴露会引起昏迷和痉挛,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
1.4 皮肤危害:苯可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引起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和角化过程异常。
长期暴露还可能导致皮肤癌。
1.5 生殖系统危害:苯影响男性精子的质量和数量,导致不育或生殖能力下降。
对女性来说,长期接触苯可能导致月经紊乱和卵巢功能异常。
2. 防护措施2.1 个人防护-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接触苯的工作环境中,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面具、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服等。
这些装备能有效减少苯蒸气对皮肤和呼吸系统的接触。
- 注意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工作场所有良好的空气流通,以减少苯浓度。
如果可能,应采用局部通风设备,将苯蒸气排出室外。
- 避免接触:避免直接接触苯,特别是皮肤。
如果发生意外溅入眼睛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检查。
2.2 工作环境防护- 工艺控制:尽量减少使用苯的工艺,选择代替品或减少苯的使用量。
使用封闭式工艺设备和防护装置,降低苯蒸气的泄露和扩散。
- 管理控制:建立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工作人员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和遵守操作规程。
定期进行苯浓度监测,确保保持在安全水平。
2.3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以检测苯对身体的影响。
特别对于长期接触苯的人员,建议进行专项体检,包括血液检查、免疫功能检查和生殖系统检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资料:________ 苯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7 页
苯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
一、什么是苯
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沸点为80.1℃,甲苯、二甲苯属于苯的同系物,都是煤焦油分馏或石油的裂解产物。
目前室内装饰中多用甲苯、二甲苯代替纯苯作各种胶.油漆.涂料和防水材料的溶剂或稀释剂。
因为苯具有易挥发、易燃、蒸气有爆炸性的特点。
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二甲苯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轻者有头晕、头痛、恶心、胸闷、乏力、意识模糊,严重者可致昏迷以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如果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甲苯、二甲苯会引起慢性中毒,可出现头痛、失眠、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样症候群。
苯化合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二、苯的主要来源
1、油漆。
苯化合物主要从油漆中挥发出来,苯、甲苯、二甲苯是油漆中不可缺少的溶剂。
2、各种油漆涂料的添加剂和稀释剂。
苯在各种建筑装饰材料的有机溶剂中大量存在,比如装修中俗称天那水和稀料,主要成分都是苯、甲苯、二甲苯。
3、各种胶粘剂。
特别是溶剂型胶粘剂在装饰行业仍有一定市场,而其中使用的溶剂多数为甲苯,其中含有30%以上的苯。
4、防水材料。
三、苯对人体的危害
1、慢性苯中毒主要苯对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2、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并出现神经衰弱样症状,
第 2 页共 7 页
表现为头昏、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思维及判断能力降低等症状。
若造血功能完全被坏,可发生致命的颗粒性白细胞消失症,并可引起白血病。
3、苯可导致胎儿的先天性缺陷。
四、防止措施
1、装饰材料的选择。
装修中尽量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和污染少的装修材料,
2、施工工艺的选择。
施工工艺不规范,使得室内空气中苯含量大大增高,
3、装饰公司的选择。
要选择带有绿色环保标志的装饰公司,并在签定装修合同时注明室内环境要求,
5、装修后的居室不宜立即迁入。
居室装修完成后,使房屋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待苯及有机化合物释放一段时间后再居住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的危害及其防治苯胺和硝基苯是苯的氨基或硝基化合物的代表物。
苯胺是无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气味,暴露于空气中或日光下变成棕色,稍溶于水。
硝基苯纯品是无色至淡黄色的油状液体,有像杏仁油的特殊气味,几乎不溶于水。
二者均与乙醇、乙醚或苯混溶。
苯胺主要用于制染料、药物、橡胶硫化促进剂等,其本身也用于染黑色和测定油的苯胺点等。
硝基苯用途甚广。
如用于制苯胺、朕苯胺、
第 3 页共 7 页
偶氮苯、染料等。
在一般条件下比较稳定,是有机合成的良好溶剂。
事故案例
某化工公司染料厂苯胺车间的生产工艺是采用铁粉还原法,且是连续性生产。
由于还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还原釜内的冷却管流动水把热量带走。
1968年12月5日11时,该车间突然停水,还原釜的热量无法导出,致还原反应越来越剧烈,最终造成还原釜爆炸、着火。
烈火和剧毒的浓烟充满整个车间及周围的厂区。
几百名人员奋战1个多小时才扑灭大火,但是参加救火的绝大多数人发生急性苯胺中毒,124人因中毒而住院抢救.其中重度中毒病人59人,中度中毒病人65人。
有少数病人住院半年以上,有的一年以后还有后遗症。
职业危害
1.接触机会:在染料、制药、橡胶、炸药、合成树脂、油漆及塑料等工业生产中,吸入高浓度此类化合物以及直接或间接污染皮肤都会引起中毒生产设备或包装容器跑、冒、滴、漏.此类毒物污染地面再挥发,排放含该品的热性废渣、废水时,其高浓度蒸气短时间被大量吸入;在运输搬运过程中,此类毒物污染了作业人员的衣物、皮肤而引起中毒。
2.中毒临床表现:急性中毒多在工作中或下班后几小时内发病,班后热水浴和饮酒易诱发中毒并使中毒加重。
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胸闷、嗜睡。
口唇、耳廓、舌及肢端出现轻度紫绀。
一般在24小时可恢复正常。
中度中毒时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心悸、气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有的手指麻木、全身无力,皮肤粘膜紫绀明显。
可有尿频、尿急,尿液呈葡萄酒色。
可出现轻度溶血性贫血。
重度中毒者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步态不稳,抽搐甚至昏厥。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可消失。
重度紫绀波及全身,皮肤粘膜呈深蓝或铅灰色,有的出现少
第 4 页共 7 页
尿、蛋白尿、血尿甚至无尿。
有的肝脏肿大,有压痛:出现黄疸,肝功能异常。
可出现严重的溶血性贫血。
慢性中毒是在长期接触较高浓度的此类毒物后发生的,表现为全身性,多系统:
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头昏、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易疲劳等。
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肝肿大。
血液系统以血红蛋白减少为主,酷似小细胞底色素性贫血。
心血管系统可有心悸、气短、血压偏低等,少数患者心电图异常,偶见心律不齐。
其它可有接触性皮炎,视野缩小等。
急性中毒现场处理
发现中毒患者应立即救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衣着,用5%醋酸液清洗污染皮肤,再用肥皂水冲洗。
应特别注意清洗指甲、耳廓、鼻孔、毛发等部位。
呼吸困难者,应吸氧,注射呼吸中枢兴奋药物,呼吸停止时施行人工呼吸。
预防措施
1、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并使生产装置密闭化、机械化、自动化。
目前采用的新工艺是以铜-铭为催化剂气相加氢还原,生产工艺完全做到密闭化、自动化,从而根除了工人中毒的可能性。
2、加强通风,隔离操作使操作间远离生产设备,工人在通风良好的操作间通过微机进行操作,避免直接接触毒物。
3、储运预防措施储存仓库要通风良好,照明、通风设施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
包装容器坚固,不易破损。
装有物料的包装桶盖子一定盖紧,即便包装桶倒下,毒物也不能流出。
夏季运输,要防止日
第 5 页共 7 页
光爆晒。
4、加强培训,做好个体防护对新入厂作业工人进行三级安全卫生教育,让工人了解这类毒物的危害、中毒表现、如何防护、如何维护和使用各种防护设施等,一旦发生泄露事故应如何处理。
发给工人必要的防护器具,并教会他们正确使用。
5、作业环境监测定期监测作业环境中空气的毒物浓度,并建档,将检测结果及时登记,并公布于众。
6、健康监护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作业工人都应做就业前体检,在岗工人每年体检一次。
职业禁忌症:肝、肾疾患;血液病;慢性皮肤病等。
第 6 页共 7 页
行业资料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下载修改即可使用
第7 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