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维修管理共44页文档

合集下载

民航维修管理基础

民航维修管理基础

民航维修管理基础( 注:本资料仅供复习参考使用,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难免有错误之处)第一章 民航维修基本概念1 . 维修是指对民用航空器或者民用航空器部件所进行的任何检测、修理、排故、定期检修、翻修和改装 工作。

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部件的制造厂家的保修或者因设计制造原因的索赔修理部属于维修的范围。

. 民用航空器是指除了用于执行军事、海关和警察飞行任务以外的航空器。

23 4. 时寿件(LLP )是指在航空器、发动机或者螺旋桨的持续适航文件中有强制更换要求的部件。

. 航线维修指按照航空运营人提供的工作单对航空器进行的例行检查和按照相应飞机、发动机维护手册 等在航线进行的故障和缺陷的处理,包括换件和按照航空运营人机型最低设备清单、外形缺损清单保 留故障和缺陷。

包括民用航空器短停,航行前和航行后的维修。

简单来说就是排故和检查。

. 定期检修是指根据适航性资料,在航空器或航空器部件使用到达一定时限进行的检查和修理。

. 故障是指影响飞机系统正常工作的不正常状态。

567 8 . 缺陷是指不影响飞机系统正常工作的不正常状态。

. 传统维修思想是:飞机的安全性与其各系统,部件,附件,零件的可靠性紧密相关,可靠性又与飞机 的使用时间有直接关系,而且在预防性维修与可靠性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因果关系。

因此必须通过按 使用时间进行的预防维修工作,即通过经常检查,定期修理和翻修来控制飞机的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这是一种以定期全面翻修为主的预防维修思想或定时思想。

但是其维修成本高。

. 现代维修思想: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

这种思想是建立在综合分析航空器可靠性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零部件的不同故障模式和后果,二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和维修制度的科学思想。

它的实质就 是采用最经济最有效的维修,对航空器的可靠性实施最优控制。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现代维 修思想是以可靠性为中心。

二要以保持和恢复航空器的可靠性,安全性等水平为总目标,确定正确的 维修方针。

民用航空维修管理chapter-five

民用航空维修管理chapter-five

COSL的基本内容
项次(与MS相同)、检索号、件号、名称、数量和有效 机型
维修方式(OC、CM、HT)
工作类别:
Z-目视检查 C-部分大修
P-清洁润滑 F-功能测试
U-大修
Y-报废
G-衬垫更换
Aviation Maintenance Management
5.2维修工作的分类
5.2.5 各种维修的划分和维修内容确定的依据
18) 5.3.5民航维修部门五级管理体制及其文件“民航法”到
本单位的“维修手册 5.3.6飞机发动机及机载设备制造国适航部门的规定及其
制造厂和协作厂的有关规定 5.3.7 行业标准
Aviation Maintenance Management
5.4一个维修单位应准备的文件
5.4.1维修单位手册
Aviation Maintenance Management
5.2维修工作的分类
5.2.2定期检查(或叫高级维修)
定检周期的划分
前苏联按50小时、100小时、200小时、1000小时、2000小时… 来划分
美英飞机一般按A、B、C、D四级来划分。 一般4A=B;4B=C;8C=D的方法来排列 A检的时间可以视飞机设计的完善程度、维修部门和人员的 素质情况、维修设备的完善情况和维修经验的积累情况以及 飞行情况来确定周期长短。 A检可以不要专门的飞行日来停场检修,只利用当日飞机飞 回过夜的时间,一般4-6小时完成。 C、D检需要专门停场检查。
B767
维修计划(MS)零附件使用和库存限制
(COSL)
航空公司
工作卡 航空公司
Aviation Maintenance Management

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措施

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措施

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措施随着民航业的不断发展,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越发受到重视。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维修安全管理的不善会导致飞行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给航空公司及乘客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建立健全的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措施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人员管理、技术标准、设备设施、安全培训等方面探讨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人员管理人员是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核心。

在维修过程中,需要不同岗位的维修人员共同协作完成任务。

航空公司需要建立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确保维修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能力符合要求。

1. 选拔标准:航空公司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明确的维修人员选拔标准,明确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行为规范等。

选拔标准应包括学历、工作经验、技术资质等要求,确保维修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岗前培训:航空公司应对新招聘的维修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包括岗位职责、安全规定、工作流程等内容,使其了解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规范要求,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3. 资格验收:航空公司应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技术资格验收,包括技能考核、专业知识测试等内容,确保维修人员的技术能力达到要求,并及时进行补充培训和提升。

4. 专业认证:航空公司应鼓励维修人员参加相关专业技术认证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信誉度。

二、技术标准民用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技术标准是保证维修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航空公司应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标准,确保维修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1. 维修手册:航空公司应编制完善的民用航空器维修手册,其中包括维修工作程序、维修程序、检测标准、验收标准等内容,确保维修作业按照标准进行。

2. 技术文件管理:航空公司应建立完善的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确保技术文件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更新性,及时发布最新的技术文件和指导意见,指导维修人员开展维修工作。

3. 资源配置:航空公司应合理配置维修设备和工具,确保维修工作所需的设备设施齐全,并按照技术标准进行维护和使用。

3、民用航空器维修 管理规范

3、民用航空器维修 管理规范

民用航空器维修标准管理规范2010年8-9月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规范一、概述规范有两个解:¾标准¾模范二、MH/T 3010《民用航空器维修管理规范》分为以下18个部分第1部分:民用航空器试飞;第2部分:民用航空器在经停站发生故障的处理;第3部分:民用航空器维修事故与差错;第4部分:民用航空器维修工作单(卡)的编制;第5部分:民用航空器冬季的维修;第6部分: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的技术档案;第7部分:民用航空器维修记录的填写;第8部分: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的行为规范;第9部分:地面指挥民用航空器的信号;第10部分:维修人员与机组联络的语言;第11部分:民用航空器地面维修设备和工具;第12部分:民用航空器的清洁;第13部分:民用航空器发动机的清洗;第14部分:民用航空器航线维修规则;第15部分:民用航空器一般勤务规则;第16部分:民用航空器线路维护;第17部分:民用航空器防静电维护;第18部分维修人为因素方案指南。

第1部分:民用航空器试飞规定了民用航空器试飞的原则主要内容:——试飞安全保证——试飞随机维修人员的资格要求第2部分:民用航空器在经停站发生故障的处理规定了民用航空器在经停站发生故障时的处理原则。

主要内容:——故障报告——故障的处理第3部分:民用航空器维修事故与差错规定了在民用航空器维修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和差错的等级划分。

主要内容:——特大维修事故——重大维修事故——一般维修事故——维修事故征候——维修严重差错——维修一般差错第4部分:民用航空器维修工作单(卡)的编制规定了民用航空器和航空器部件在各级维修工作中工作单(卡)的编制依据和基本内容。

第4部分:民用航空器维修工作单(卡)的编制案例:2000年12月13日,检查发现一架B777-200飞机的适航指令失控。

按照适航指令的要求,在未进行改装前应以100个飞行循环(FC)进行重复检查,并尽快完成改装工作。

可是该机从9月19日至12月13日共245飞行循环,未进行检查。

民航维修人员规章管理制度

民航维修人员规章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民航维修人员管理,确保民用航空器维修工作安全、高效、优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民航维修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民用航空器维修工作的维修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飞机维修工程师、航线维修工程师、定检维修工程师、部附件维修工程师等。

第三条民航维修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民航规章和本制度,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第二章职责与权利第四条民航维修人员职责:(一)负责民用航空器的维修、检查、调试、试验等工作,确保航空器安全运行;(二)严格执行维修规程和操作规范,保证维修质量;(三)发现航空器故障,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四)参加民航维修培训和技能考核,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五)遵守职业道德,维护民航维修人员形象。

第五条民航维修人员权利:(一)享有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休息休假等;(二)参与维修工作计划、技术研讨和业务培训;(三)对违反民航规章、制度的行为提出批评和建议;(四)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三章考核与奖惩第六条民航维修人员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专项考核。

(一)年度考核:对维修人员年度工作表现、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二)专项考核:对维修人员在特定项目、任务中的表现进行考核。

第七条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第八条对考核优秀的维修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维修人员,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第四章证书与执照管理第九条民航维修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

第十条民航维修人员执照分为基础执照和机型执照。

(一)基础执照:证明维修人员具备民用航空器维修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二)机型执照:证明维修人员具备特定型号民用航空器的维修能力。

第十一条民航维修人员执照的有效期为五年,到期前应进行复训和考核。

第五章保密与纪律第十二条民航维修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保守民用航空器维修技术秘密。

民用航空器部件维修管理手册

民用航空器部件维修管理手册

技术有限公司维修管理手册目录1责任经理声明…………………………………………………………………….1-1 1.1简要说明.............................................................................................................. 1-11.2责任经理声明...................................................................................................... 1-22 修订和分发……….………………………………………………………………2-1 2.1手册的管理.......................................................................................................... 2-1 2.2手册的修订.......................................................................................................... 2-12.3手册的分发.......................................................................................................... 2-23 厂房设施………………………………………………………………………… 3-1 3.1厂房布局和面积.................................................................................................. 3-1 3.2工作间设施和环境说明...................................................................................... 3-4 4人员......................................................................................................................... 4-1 4.1人员资格.............................................................................................................. 4-1 4.2人员技术档案...................................................................................................... 4-2 5组织机构................................................................................................................. 5-1 5.1组织机构图.......................................................................................................... 5-1 5.2质量体系机构图.................................................................................................. 5-2 5.3组织机构说明...................................................................................................... 5-3 5.4质量体系说明...................................................................................................... 5-3 6主要管理人员......................................................................................................... 6-1 6.1主要管理人员名单.............................................................................................. 6-1 6.2主要管理人员职责.............................................................................................. 6-1 6.3主要管理人员简历.............................................................................................. 6-7 7职责......................................................................................................................... 7-1 7.1质检部职责.......................................................................................................... 7-1 7.2维修部职责.......................................................................................................... 7-4 7.3技术组职责.......................................................................................................... 7-8 7.4业务开发部职责.................................................................................................. 7-9 8维修能力说明......................................................................................................... 8-1 8.1维修许可证.......................................................................................................... 8-1 8.2维修能力说明...................................................................................................... 8-39.1技术文件管理要求.............................................................................................. 9-1 9.2人员培训管理要求.............................................................................................. 9-2 9.3工具设备管理要求.............................................................................................. 9-3 9.4航材管理要求...................................................................................................... 9-4 9.5生产控制要求...................................................................................................... 9-5 9.6外委项目及外委单位管理要求.......................................................................... 9-5 9.7维修记录与报告要求.......................................................................................... 9-6 9.8维修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 9-6 10自我质量审核要求............................................................................................. 10-1 10.1自我质量审核的目的、意义.......................................................................... 10-1 10.2自我质量审核的要求...................................................................................... 10-1 11放行人员名单..................................................................................................... 11-1 12外委单位及外委项目清单................................................................................. 12-1 13表格使用说明及表格、标牌样件 ................................................................... 13-1 13.1表格使用说明 ................................................................................................ 13-1 13.2重要表格、标牌样件 .................................................................................... 13-1 14符合性说明......................................................................................................... 14-1 附录责任经理承诺声明/补充说明……………………………………….附录-1/2修订记录标题:厂房设施修订日期2016.10.093. 厂房设施3.1厂房布局和面积3.1.1公司现有厂房面积约8000平方米,分主厂房和云岗气动测试间两部分。

航空维修工程管理

航空维修工程管理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民用航空器技术和运输事业的发展概述一、民用航空的发展历史·1903年12月17号,美国自行车技师莱特兄弟在滑翔机上用12马力汽油机带动两副螺旋桨,历时59秒,飞行262M,高度3M,对空速度48km/h,对地速度16km/h。

这个今天看来不足为奇的数字代表着当时人类航空技术的巨大突破,开创人类动力飞行新纪元。

·1905年生产出第一架样机“飞行者号”,保存在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宇航博物馆,1906年获得专利,专利号(No831 393)·1916年7月15日,美国木材商人威廉·波音创立波音公司·1919年法国飞机制造商法尔曼公司成立第一家国际航空公司,英航开辟第一个国际航班,(伦敦──巴黎)50年代,是人类航空技术日新月异的十年,涡轮发动机的使用为民航客机提供了足够的动力·1952年,英国研制第一种民用喷气客机“彗星号”,从伦敦飞到南非,载客36人·1954年5月15日,波音公司研制成功B707,民用航空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60、70年代出现超音速客机和超大型宽体客机(B747,1970年投入运营和协和)代表着现代航空技术的商业化,从事航空运输的航空公司大量出现,广大公众航空旅行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二、我国民用航空状况·旧中国民用航空发展过程·主要事件:·1919年3月,北洋政府交通部筹办航空事宜,购买8架飞机,1920年5月8日,北京-天津通航·1923年,孙中山提出“航空救国”,成立航空局·1930年8月,中美合资经营中国航空公司(简称中航)·1931年2月,中德合作经营欧亚航空公司,1943年改称中央航空公司(简称央航)·1932年9月和1936年11月,日本先后成立满洲航空公司和惠通航空公司,控制东北及华北地区的航空运输·1933年6月,两广地方政府成立西南航空公司·新中国三十年民用航空发展过程·主要事件:·1949年11月2日,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民用航空局,受空军领导,钟赤兵任局长·1949年11月9日,两航起义,从香港带回12架飞机,加上修复的17架旧飞机,成为新中国民航的家底,主要作专机使用。

民航维修人员规章管理制度范文

民航维修人员规章管理制度范文

民航维修人员规章管理制度范文民航维修人员规章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民航维修人员的行为,确保飞机维修工作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民航运输的正常进行,制定本规章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从事民航维修工作的所有维修人员,包括机务、电务、仪表等各专业工种。

第三条维修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民航法》、《飞机维修管理规定》、《民航维修工作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并按照相关规定完成所有维修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证。

第四条维修人员应保证维修行为符合飞机维修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遵守本规章的所有规定。

第五条维修单位应为维修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保障他们的容貌、仪表、体力状态等符合工作要求,同时维修人员应端正工作态度,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

第二章维修人员的职责和权利第六条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维修手册、工作程序等文档的要求开展工作,并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

第七条维修人员在维修中发现任何可能影响飞机安全的问题,必须立即停止维修工作并报告上级。

不能私自处理和隐瞒问题。

第八条维修人员应维护维修工作的机密性,不得向未经授权的人员泄露与维修工作相关的信息。

第九条维修人员有权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维修单位应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和条件。

第三章维修作业准则第十条维修人员在维修前应仔细核对维修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材料,确保操作无误。

第十一条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必须按照所编制的维修计划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调整计划。

第十二条维修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维修手册和相关工作程序进行维修,不得随意修改或忽略任何工作步骤。

第十三条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应注重细节,确保每一步操作的准确和完整。

第十四条维修人员在维修结束后,必须进行维修记录和验收工作,并保持好维修工作区域的整洁。

第十五条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安全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第四章维修人员的纪律要求第十六条维修人员必须遵守维修单位的纪律,不得违反维修单位的规章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