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 图文转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 图文转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 图文转换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训练(13)

图文转换

1.下面是某班级老师指导学生“共读一本书”活动的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2.请把下面关于“思维导图”的示意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3.下面是全国优秀大学生评选流程图,请将它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120字。

4.下面是一位心理学家所做的关于问题位置效应的测验。他将被测试的中学生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问题呈现于阅读前;乙组问题呈现于阅读后;丙组单纯阅读,无问题呈现。阅读之后进行两种测验:一是对预设问题进行测验,所得结果代表有意学习;二是另设问题进行测验,所得结果代表偶然学习。请用文字对下面图表的测验结果进行概括说明。不超过120个字。

5.一位农村老大爷进城旅游,第一次乘坐地铁,不太清楚乘坐地铁的流程。下面是一张地铁乘坐流程图,假如老大爷刚好向你求助,请你根据这张流程图,给他讲讲如何乘坐地铁。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表达连贯、得体,不超过90字。

6.下面是“中国文化代表元素”问卷调查情况统计表,请把这个调查统计表所反映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50字。

7.请以顾永江设计的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识作品“月亮之上”的一双脚印为抒情对象,写一段赞颂中国航天人从事探月工程的文字。要求:涵盖标识的主要内容;语言生动;一百字左右。

8.下面图表是某校高一学生周末学习生活情况调查结果。请仔细阅读图表,根据图表反映的信息,写出你得到的结论,并据结论为高一学生提一条建议。

9.下面这幅图画是某漫画比赛的获奖作品,请从构图和表达的思想两个方面简要解说漫画获奖的具体原因。不超过70字。

当年的爱杨礼杰

10.下图是中国网民节的活动会徽。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各要素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11.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消除贫困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下图是中国消除贫困奖的LOGO(中央圆形背景为红色,外围枝条为绿色),请写出这个LOGO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10个字。

12.请为下面的漫画拟定一个标题(5个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组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

13.下图是某高级中学文科班的班徽,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

14.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于2019年10月18日至27日在中国湖北武汉举行。下面是军人运动会的会徽,会徽名为“和平友谊纽带”。请写出数字和字母以外的构图要素,并揭示其中的寓意。要求:不超过120个字,语言表达简明、连贯。

15.下面是活动策划前期准备阶段的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参考答案

1.答案:本次“共读一本书”活动,先由教师制订选书原则,学生根据原则确定阅读书目,然后由教师提供学习任务单,学生完成笔记批注,写好阅读心得,最后师生共同对阅读效果进行多元评价。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题中所给图表是某班级老师指导学生“共读一本书”活动的流程图,流程图中的各项活动有明确的行进程序,一般用箭头依次标示活动项目的先后顺序,解读时可依据箭头指示来厘清活动的内容、次序。如本题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出发,依据箭头指向,按照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作答。

2.答案:思维导图一般借助PC端、移动端等工具,运用手绘或使用软件等方法完成,具有清晰、直观、有色彩、可发散等特点,其用处为记忆、学习、整理、思考等。

解析:本题需要围绕思维导图,介绍四个层面的内容,即方法、工具、特点和用处。结合图示的分布,可按照自中间向两边、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描述。

3.答案:学生的申请经由班级或年级评选后上报院系,院系公示后上报学校,再经学校、省教育厅逐级汇总、审定审核,上报到教育部,教育部评审后,批准省教育厅向学校下拨奖金,由学校向学生发放奖金、颁发荣誉证书。教育部还会为全国优秀大学生举办全国表彰会。

解析:首先解读流程图:根据箭头指向,分清“首尾”(起始与结束),理清评选流程;然后按流程的先后顺序表达出来。因为有字数的限制,所以能够合并的予以合并。如学校汇总审定上报给省教育厅,再由省教育厅汇总审核上报给教育部,此两步可以合并为“经学校、省教育厅逐级江总、审定审核,上报到教育部”。

4.答案:①在有意学习方面,有问题组的正确反应率明显高于单纯阅读组;②在偶然学习方面,单纯阅读组的正确反应率低于问题在后组,而高于问题在前组;③单纯阅读组有意学习方面的正确反应率低于偶然学习方面,有问题组则相反。

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根据题干可知,这是“一位心理学家所做的关于问题位置效应的测验”,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注意要素“问题在前”“问题在后”“单纯阅读”,然后结合“正确反应率”的走向分析,第一种测验中,甲组正确

反应率最高,丙组正确反应率最低;第二种测验中,乙组正确反应率最高,甲组正确反应率最低;丙组在有意学习方面的正确反应率低于偶然学习方面,甲组、乙组则相反。

5.答案:进站后您要先过安检,如果安检通不过,可找工作人员处理。通过了,您有一卡通就用一卡通,没有就买票,然后刷卡进站。刷卡时如果显示失败,可找工作人员处理;刷卡成功,就可以进站坐车了。

解析:解答这道题时,要抓住流程图中的起点“进入地铁站”,然后按照箭头指示的方向来分析步骤,要注意“安检结果”“是否使用一卡通”以及“刷卡结果”存在的两种可能。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说话对象是“农村老大爷”,讲解时要使用敬语,并且尽量通俗易懂,比如“安检异常处理”“刷卡失败处理”就可以表述为“可找工作人员处理”。

6.答案:国内外受访者对中国文化代表元素的看法存在一定差异。中医、武术和饮食是中国受访者眼中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对孔儒思想、书法绘画篆刻、民俗、戏曲相声杂技等传统文化,海外受访者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国内受访者。

解析:对于图表题,要注意分析最高和最低数字代表的信息的不同。本表调查的是“中国”和“海外”对“中国文化代表元素”的认识,根据条形统计数字的不同,可知中国和海外的受访者的认识不同。国内外受访者普遍认同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是中医、武术和饮食。而剩下的四个方面,从比例上来看,海外受访者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国内受访者。

7.答案:那脚踏月地的足印,承载着中国巨龙要登月的民族梦。心在太空,路在脚下;嫦娥奔月始,探月已上路;“绕”、“落”、“回”三大步,步步厚重。中国航天人,家事国事孰轻重?心中自有一杆秤。

解析:此题不同于一般的图文转换,要在准确把握构图要素的基础上,写一段赞颂中国航天人从事探月工程的文字,根据题干中的要求,要紧扣住图示中的脚印来抒写。中国人探月体现了中国人龙的精神。而语言生动的要求,则可以运用想象,想象嫦娥奔月的故事。同时从脚印的角度来分析,还要涉及探月的过程:“绕”、“落”、“回”三大步,正好印证了月球上的脚印。在拟写答案时,不能只是简单的介绍,同时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8.答案:(1)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周末,大多数高一年级学生选择回家休息,一小部分继续在校学习,只有少数学生选择户外运动。

(2)周末增加户外运动,合理放松才能更有效率地学习。

解析:

9.答案:①倒影构图,对比强烈。突出人物身份的互换。②构思巧妙,主题突出。用推车的动作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孝顺。

解析:获奖的原因无外乎三个方面:构图、画法和表达的思想。从构图的角度分析,与我们常见的漫画比较,是使用了倒影的构图;从画法的角度分析,是剪影式的;从表达思想方面,体现的是“父慈子孝”。题干要求从构图和思想两个方面分析,可以明确倒影和关爱的答案。

10.答案:标志主体像字母e,象征网络;又像汉字“文”,代表文明;标志整体呈现一个舞动奔腾的人,彰显“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圆点像太阳,寓意阳光网络,健康网民。

解析:认真观察会徽不难发现,会徽的构图要素包括“标志主体”和“网民节”的中英文。主体部分既像字母“e”,很容易想到i“ie”,代表的是互联网;又像汉字“文”,与文明相关;上面像太阳,整体看起来还像一个舞动的“人”,结合不同的形状结合网络分析寓意,在80字内表述即可。

11.答案:该图由红日、文字“消贫”和橄榄枝构成。红日寓意美好、圆满;“消贫”二字笔力遒劲,点明主题;环绕红日的橄榄枝代表社会的关爱。该标识从视觉上凸显了扶贫这一主题。

解析:这是一道徽标类图文转换题目,作答本题,首先应看清题目的要求——写出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说明图形寓意;然后从徽标主体入手,先列举构图要素,再结合徽标的主题“中国消除贫困奖”阐述图形寓意。该徽标最显著的部分是中间的“消贫”二字,与徽标主题相契合,背景红日昭示着生命与热情,而环绕四周的橄榄枝,则象征着美好、关爱。解答此类题时,还要注意题干中的字数要求。

12.答案:(1)标题:《错位》《咄咄怪事》《如此教育》;(2)寓意:讽刺违背规律、只重智育而忽视做人的功利主义教育现象。

解析:本题考核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要求分析漫画拟题并分析寓意,分析时注意抓住

漫画的夸张手法和讽戒意义。此题重点抓住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的身体和头部的分离,然后是漫画下面的几个阶段和所学的课本内容的错误,如“幼儿阶段”学习的是小学的东西,而到大学阶段又重新学习做人,由此分析寓意和拟题即可。

13.答案:徽标由奔跑的人、书本和圆形外框组成。奔跑的人象征同学们奋勇前进,又是一个“文”字,代表文科班;书本象征知识文化,同时又像台阶,象征同学们在求知路上不断攀登;圆形外框象征班级和谐团结,上面有班集体的口号标语。

解析:题干的提问很明确,“构图及其寓意”。构图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首先看图形由几部分构成,然后看这几部分的组成顺序,最后按照顺序将图形上的每个部分都描述下来。寓意要把图形的特点和活动的内容结合起来思考。本题的标志是某高级中学文科班的班徽,而图形是一个奔跑的人和一本书,接着观察图形中的人像什么字,字形有“今天你微笑了吗”“今天你进步了吗”。根据这几部分作答。

14.答案:会徽由五角星星、和平鸽、彩带、7等元素梅成。寓意中国将通过本次盛会,将和平发展的理念传往世界各地,会徽采用“彩带”造型,飘逸动感。凸显武汉的长江文化和地域特色。彩带呈“7”字型,象征武汉市即将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图的类型,如本题所给的图是会徽,然后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写出数字和字母以外的构图要素,并揭示其中的寓意”,这里包括两个问题,一是

写出构图要素,二是揭示其中的寓意。解答第一个问题时,考生要按照顺序把握会徽的组成部分,从图中来看,可以按照由上往下、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进行介绍,如五角星、和平鸽、飘拂的彩带以及彩带构成的阿拉伯数字“7”,下面还有举办的地点的汉语拼音以及举办的时间;解答第二个问题的时候,考生要结合会徽使用的场合以及会徽中图的形状所代表的寓意来分析,如会徽名为“和平友谊纽带”,可见会徽要传达的是和平发展的理念,彩

带的形状凸显武汉的长江文化以及地域的特色,而阿拉伯数字“7”则象征运动会的届次。

15.答案:先根据活动规划,搜集相关信息,激发创意拟定初步方案;然后依据时间、地点、规模、参与者和费用预算等对拟定的初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方案进行调整与修订。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依照主要三个部分“初步拟定方案”、“可行性分析”、“方案调整与修订”展开,再加入各部分主要内容进行分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