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ppt

合集下载

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PPT课件

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PPT课件
第三方评估
引入第三方机构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评估,确保工作 有效开展。
谢谢观看
定期对操作规程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适应新的工艺技术和设 备要求。
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员工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情况进行定 期检查和考核,确保规程得到有效执行。
04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与 维护
口罩的正确使用与更换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口罩是职业暴露处置中的重要防护工具,正确使 用和更换口罩对于防止病原体传播至关重要。
发生原因与风险
发生原因
职业暴露的发生通常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不良操作习惯、缺乏防护措施 等因素有关。
风险因素
长期接触高浓度有害物质、高强度噪音等环境因素,以及缺乏个人防护用品和 培训等都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
职业暴露的后果
短期后果
常见的短期后果包括皮肤刺激、眼睛刺激、呼吸道刺激等,以及头痛、恶心、呕 吐等中毒症状。
摘下口罩时,请不要触碰口罩外面,只需轻轻取下耳朵上 的线即可,然后将口罩放入自封袋或者扔掉。摘下后应立 即洗手。
手套的选择与更换
总结词:手套是职业暴露处置中的重要防护工具,选择 合适的手套并正确更换对于防止病原体传播至关重要。
根据操作风险选择合适类型的手套,如医用乳胶手套、 聚乙烯手套等。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用后即弃。若手套破损、污 染应及时更换。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选择合适尺码的口罩,确保口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够紧密贴合面部轮廓, 不漏气。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接触患者、处理污染物等高风险操作时,必须佩戴口罩 。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职业暴露预防措施与处理PPT

职业暴露预防措施与处理PPT
医学观察
对暴露人员进行医学观察,确定是否出现职业暴露症 状
诊断
由专业医生对暴露人员进行诊断,确定是否患有职业 病
后续治疗和康复
根据职业暴露的种类和程度,选择 合适的治疗方式,如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等。
提供针对性的康复指导,包括康复 锻炼、生活调理等,帮助患者尽快 恢复健康。
针对职业暴露可能带来的心理创伤, 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患者重 建信心。
及时处理和改进存在的问题
问题反馈机制
及时处理员工关于职 业暴露的问题反馈, 以及管理层检查、督 导、审查的职业暴露 情况,分析并找到职 业暴露问题
及时调整预防措 施
根据职业暴露问题的 性质和严重程度,及 时调整预防措施,提 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 技能水平,减少职业 暴露的发生。
05
职业暴露的案例 分析
02
预防措施重要性
强调预防措施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了 解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减少职业暴 露的风险。
03
应急处理流程
介绍应急处理流程,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如 何正确处理职业暴露事件,减轻危害。
类似案例的警示作用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职业暴露的典型案例,了解职业暴露的发 生原因和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警示作用 通过对案例的警示,提醒员工提高对职业暴露的认 识,加强预防措施的落实,减少职业暴露事件的发 生。
职业暴露预防措 施与处理PPT
汇报人:XXX
01
什么是职业暴露
02
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03
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
04
职业暴露的预防和管理措施
05
职业暴露的案例分析
目 录
01 什么是职业暴露
定义和背景
定义
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接触各种有害 因素而对身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危害。

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置ppt课件

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置ppt课件
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置
职业的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害
化学性危害
放射性危害
其他
危害
化学性危害
药物:抗肿瘤药
麻醉剂废气: 消毒剂:环氧乙烷、戊二醛、 含氯消毒剂

物理性因素

长期接触X
职业危害
生物性感染
最可怕
我国现状

艾滋病感染率呈上升趋势 医院的医务人员接诊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 者也逐渐增多 医务人员是 职业感染HIV的一个高危人群
为何应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
1、HIV潜伏期长,不易被发现; 2、艾滋病症状多样,易误诊; 3、大多数感染者是隐匿的,不易发现(主 要原因); 4、社会不接受,病人不愿主动告诉医生。

准 预
防 措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戴手套 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 、 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 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 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 消毒措施
对职业暴露级别的评估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快向疾控中心报 告,由专业人员对职业暴露的级别进行评估,决 定是否进行药物预防。 如需用药,应在4小时内用药。 越早越好。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三级。

确定暴露级别
黏膜或有损伤皮肤
暴露量
刺、割伤皮肤
危险度
量小 时间短
量大 时间长
低危:如表 皮擦伤、实 心针头刺伤
针刺伤
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 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护士 是医务人员中最易接受血液、体 液的人群且多为危险性接触,刺 伤后存在发生经血液、体液传播 疾病的危险性。

职业暴露与防护ppt

职业暴露与防护ppt
规程培训
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和掌握安全操作要求,能够正确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05
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预案制定
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职业暴露事故,制 定科学、合理、可行、有效的应急预案。
预案实施
组织企业内相关人员培训,让每位员工都了解应急预案的内 容和实施步骤,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处理流程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现场清理、污染物处理、 人员安置、事故原因调查等。
06
加强职业暴露的防范意识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培养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安全意识,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害 和防范措施的重要性。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暴露的认知和防 范能力。
加强培训和教育
神经功能障碍
长期接触职业暴露的工人可能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如头痛、头晕、失眠、多梦 等。
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刺激性化学气体
职业暴露可能导致工人吸入刺激性化学气体,如硫化氢、氯 气等,引起呼吸道炎症、哮喘等症状。
尘肺病
长期接触职业暴露中的粉尘,如煤尘、棉尘等,可能会导致 尘肺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眼外伤
在职业暴露场所工作,可能会不慎溅入化学物质或金属颗粒,导致眼外伤,严重 时可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03
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现场防护
保持通风
开启窗户和通风口,使空气流 通,降低有害物质浓度。
减少噪音
降低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的 噪音,减少对听力的损害。
合理布局
合理安排作业流程和布局,减少人 员走动和搬运,减少疲劳和意外。
个人防护用品

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

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
职业暴露与防护ppt课件
汇报人:X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职业暴露的 种类
职业暴露的 危害
职业暴露的 预防措施
职业暴露后 的处理措施
提高职业防 护意识与技

职业暴露的种类
化学物质暴 露
01
职业暴露种类
长期接触或吸入有毒化学 物质,可能导致职业病, 如尘肺病、职业中毒等。
02
防护措施
为防止化学物质暴露,需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 佩戴防毒面具、手套、防 护服等。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现场急救
伤口处理
在职业暴露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
洗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01
紧急就医
在职业暴露后,应尽快就医,以便得
到专业的治疗和后续护理。
03
急救药品
在现场应备有急救药品,如止血带、
消毒液等,以便及时处理伤口。 02
医疗救治
01
现场救治
在职业暴露发生后,立即进行现场救治, 包括清除污染物、止血、保持呼吸道通
心理健康问题 长期处于紧张和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人员容 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生殖损害
职业暴露的危害
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对男性生殖系 统造成损害,如精子数量和质量下降、 性功能障碍等。对于女性,可能导致月
经不调、不孕不育等问题。
生育能力损害
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影响男性和女 性的生育能力,增加不孕不育的风险。 对于男性,可能导致精子数量和质量下 降,甚至无精症等问题。对于女性,可 能导致卵巢功能减退,卵子质量下降等
问题。
遗传损害
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可能对生殖细 胞造成损害,增加遗传性疾病的风险,

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ppt

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ppt
对暴露人员进行定期医学观察,记录 其症状和体征,以便早期发现异常。
02 诊断与治疗
根据观察结果,对暴露人员进行必要 的诊断和治疗,以防止感染和传播疾 病。
报告与记录制度
报告
发生职业暴露后,相 关人员需立即向所在 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报 告,并由其向主管部 门、院感科及有关领 导报告。
记录
及时、准确、完整地 记录职业暴露的过程、 处理措施及结果,记 录需有暴露者及处理 者的签名。
定期开展职业暴露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 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处理能力。
02 培训和教育
加强监管和评估
加强监管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职业暴露 风险的监管,制定严格的规章 制度,确保员工的安全。
定期评估
定期对职业暴露风险进行评估, 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 患,提高防范和处理能力。
06 结论
重视职业暴露问题, 提高安全意识
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制定并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员工按 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减少意外事 故的发生。
02
培训和教育
定期进行职业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合理使用防护用品是预防职业暴露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如,使用护目镜、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可以 有效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04
职业暴露的案例 分析
案例一:实验室工作人员暴露事件
01 案例简述
一名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时,意外地发生 了泄漏,导致其皮肤和眼睛受到化学品的刺激。
02 处理方式
实验室工作人员立即使用清水冲洗受影响的部位,并接 受了紧急医疗处理。
03 预防措施
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并确 保实验室设备得到及时维护和更新。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ppt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ppt
医务人员职业暴 露预防及处理
汇报人:XXX
0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
0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
03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04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
05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案例分析
目 录
01
医务人员职业暴 露的定义
定义和类型
定义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 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传染病感染者或携带者 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或被含 有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 破皮肤,从而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某护士在给患者采血时,患者突然出血较多,血液 溅到了护士的眼睛里,护士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眼 睛。
医生被确诊为丙肝
某医生在给患者进行手术时不慎被针扎伤,患者为 丙肝携带者,医生被确诊为丙肝感染者,接受治疗。
谢谢
汇报人:XXX
类型
常见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类型包括针刺伤、锐器 伤、接触伤和呼吸道暴露等。
02
医务人员职业暴 露的危害
危害程度和范围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 泌物等,可能感染病毒、细菌等生 物因子。
医务人员暴露于化学消毒剂、药物 等有害物质中,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过敏反应等健康问题。
医务人员面临锐器伤、噪音等物理 因素危害,可能造成创伤、听力损 伤等后果。
生物危害
化学危害
物理危害
03
医务人员职业暴 露的预防措施
预防原则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各 项操作规程,确保防护措施到位, 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加强个人防护
医务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意识, 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手套、 口罩、防护服等,以减少职业暴 露的风险。

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ppt课件

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ppt课件

刺、割皮肤
暴露量
量小
量大
暴露时间短 暴露时间长
不需特殊处理 低危 如:表皮 擦伤、针刺等
危险度 高危 如:伤口较深 仪器上可见血液等
1级暴露
2级暴露
2级暴露
20
3级暴露
(三)HIV职业暴露的评估
21
HIV暴露危险程度的评估
22
23
职业暴露后药物预防
24
暴露源的血清学检测
立即查看暴露源(患者)的经血传染性疾 病相关检验报告(3个月内结果有效)及 病史(包括特殊人群和危险行为等),如 有任何一种病原体活动性标志物阳性或有 相关感染病史,科室或部门应立即报告院 感管理科以接受相关的预防处理指导。
11
防护识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还采用以下不同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
空气隔离 黄色标识:如麻疹、肺结核等
飞沫隔离 粉色标识:如百日咳、白喉、 流感、流脑等
接触隔离
蓝色标识 :如肠道感染、多耐 药、皮肤感染等
12
防护用具的使用
➢ 一般诊疗活动,可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 ➢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
27
暴露源抗-HIV阳性的预防方案
❖ 通过PEP可以抑制病毒在最初感染的靶细胞或 淋巴结中的增生,从而阻止全身性感染的出 现。
❖ 基本用药: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联合制剂 ➢双汰芝(AZT齐多夫定/3TC拉米夫定) 300mg/次 2/日 28天 ➢强化用药: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联合制 剂 + 蛋白酶抑制剂;双汰芝 + 佳息患 (IDV印地那韦)800mg 3次/日 或 奈非 那韦(NFV)750mg, 3次/日 28天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性职业暴露必须具备两个要素: 一、要有接触感染性暴露源的职业从事者; 二、要有感染性暴露源。
-
4
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
1. 防护意识淡薄 2. 手卫生不规范 3. 安全注射操作不规范 4. 医疗废物处置不当
-

5
医务人员针刺伤后感染 HBV、HCV、HIV的几率:
病原 HBV HCV HIV
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
.(一)、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
识的教育,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职业 暴露防护的自律性;
. (二)、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及标准, 贯彻标准预防原则;
. (三)、医院加强职业暴露预防资金的 投入,提供有力的职业安全保障,为医务 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
11
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的概念: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 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 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 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的时候,都必须采 取防护措施。
感染几率 6.0—30.0 % 3.0—6.0 % 0—0.3 %
-
6
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针刺暴露发生于:
◦ 注射 ◦ 抽血 ◦ 静脉穿刺或拔除 ◦ 锐器处理 ◦ 废弃物处理 ◦ 外科手术缝合
-
7
常见原因
将血标本放入试管内
双手盖上针帽
-
8
收拾手术污物
常见原因
分离输液器时
在患者或其他人员 突然移动时注射
前或脱手套后,仍须执行手卫生。
-
15
(二)、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1、手套 2、口罩 3、护目镜、防护面罩 4、隔离衣、防护服
-
16
(三)、安全注射
WHO(世界卫生组织)对安全注射 (safe injection)的定义:对接受 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护 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危险;注射 的废弃物不对他人造成危害。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进入耐刺、防渗漏的
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
-
18
预防针刺伤、锐器伤的措施:
正确使用利器盒:建立使用 和更换利器盒的标准程序,用
后的锐器及时放入利器盒,手
持利器盒时不得将手指伸入其 内,利器盒稳妥放置在安全的
地方,装放量不得超过利器盒 的3/4满,关闭开口,密闭运 送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 重新套上针头套,如需回套针 帽,必须单手回套。禁止用手
-
19
预防职业暴露 安全操作——避免意外事故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使用后,应立即丢 入尖锐物收集箱
尖锐物收集箱 应放在使用处
-
20
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 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
-
1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 从事临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验等 职业活动过程中被物理、化学或生 物等有害因素影响,直接或间接地 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的情况。
-
2
-
3
医院感染性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 诊疗、护理活动时意外地被患者的血液等 体内物质污染,或被患者血液等体内物质 污染的针头、手术刀等锐利器械刺破自己 的皮肤,而有可能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生的 一类职业暴露。
-
17
预防针刺伤、锐器伤的措施: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要接 触到锐器的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 别集中注意力,操作过程从容不迫,旁人不 得干扰,遇到患者抵抗不合作的(如昏迷、 烦躁、小儿等)务必请他人帮助,防止被针 头、缝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操作结 束操作者及时整理医疗用品,锐器及时放入 利器盒,不得随意放置。
-
12






-
13
(一)、手卫生
尽量避免接触患者周围的物品表面, 并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
-
14
手卫生指征
1 接触患者前 2 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 3 接触体液后 4 接触患者后 5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需注意的是:戴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若 符合上述手卫生指征且需戴手套时,则戴手套
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 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 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
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
24
步骤2:报告与记录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到医 院感染管理科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根据 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 在上级医院及专家的指导下,应当对其暴 露的级别、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 估和确定,并做出相应处置。
-
22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步骤
步骤1:局部紧急处理 步骤2:报告与记录 步骤3:接触的评估 步骤4:接触后预防 步骤5:接触后随访
-
23
步骤1:局部紧急处理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 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 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 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
-
25
谢谢大家!
-
26
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不 能将手深入垃圾袋中向下挤压废物,以免被刺伤。
被污染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用防渗透、双层袋包 好,专人送焚毁;被污染的衣物置于双层黄色污 衣袋内,明显警示标识→洗衣房收回→浸泡消毒 →单机清洗。
-
21
安全处置废弃物
减少对锐器的处理 不要携带锐器在工作区行走 不要人工分捡锐器 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手套 处理液体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
-
9
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如
果没有采取正确有效的防护措施,就
有被经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
传播疾病的风险。患者的血液、体液、
呕吐物、排泄物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
的手、眼、鼻、口…
当医务人员的手部皮肤有破损时, 接触具有传染性血液、体液、呕吐物、 排泄物就有被感染的可能;当带病原 体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溅 到医务人员的口腔粘膜、- 鼻粘膜、眼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