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词》那些真实的事

合集下载

太平公主和薛绍的爱情:初见唯美结局悲惨

太平公主和薛绍的爱情:初见唯美结局悲惨

太平公主和薛绍的爱情:初见唯美结局悲惨本文导读: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681年,太平公主16岁,下嫁唐高宗的嫡亲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也就是电视剧《大明宫词》里那个俊朗潇洒的薛绍,事实上他们的爱情远远不是电视剧里所说那样悲戚。

根据史书记载,婚礼在长安附近的万年县馆举行,场面非常豪华,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树木,为了让宽大的婚车通过,甚至不得不拆除了县馆的围墙。

她的这庄婚姻,可以说是太平人生里最美丽最单纯的时光,也是因为武则天对太平非常宠爱,所以才允许太平自己选择爱人。

那时的太平还是一个单纯天真的小丫头。

她痴情,相信世界上总有爱情这个东西存在。

因为她有足够的权威,所以可以躲避封建社会的种种制约,自己安排自己的婚姻。

关于太平的爱情和婚姻,电视剧《大明宫词》里一些情节并不符合历史。

她并没有杀死自己的丈夫,薛绍也没有娶妻生子,更说不上太平还收养了他的孩子。

历史记载,在一次宫殿宴会上,她邂逅了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并对他一见钟情,恳求母亲指婚,当时武则天认为不可理喻,没有答应。

任性的太平就自己偷偷地跑出去和薛绍见面,和他一起放风筝、游街。

为了安抚民众的议论,武则天不得不答应这场她不太赞同的婚姻。

她认为薛绍没有什么英雄气概。

但是太平深爱着薛绍,结婚之后,她不居住太平府,跟随薛绍住在夫家,做起了贤妻良母。

她给薛绍先后生下了三个孩子,还有一个流产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薛绍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俱全的飘逸男子,对待太平,用情也很深。

在他眼睛里,太平出身高贵,在浮躁、偏激、混乱的家庭环境下,竟然如晶莹的珍珠般透明清澈。

这个是让薛绍动心和敬佩的地方。

结婚之后,她不恋权势,安安静静地生活在夫家,带着一颗纯洁的心灵,孝顺公婆、教育孩子。

每次薛绍从朝廷回来,她必定会微笑着询问,为他脱衣洗尘,全然没有一个公主的骄纵。

可以说,在薛家她不仅是贤惠的儿媳和妻子,同时还是慈祥的母亲。

她和薛绍的三个孩子都是她自己亲手带大,三个孩子的生活起居基本没有要奶娘照顾。

《大明宫词》观后感

《大明宫词》观后感

《大明宫词》观后感在观看了电影《大明宫词》之后,我被这部作品所深深触动,它生动地再现了唐朝盛世的繁华和灿烂。

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一段迷人的历史,也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历史的变迁。

在《大明宫词》中,唐朝的盛景以其绚烂的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观众的目光。

电影通过华丽的舞台和精美的服装道具,再现了当时帝王贵族的生活场景。

无论是宫殿的瑰丽建筑,还是庭院的花草树木,都展现了唐朝盛世的繁荣景象。

电影中的舞蹈和音乐更是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着诗词的韵律和乐曲的悠扬。

然而,影片除了展现唐朝的辉煌,还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历史的变迁。

影片中的角色形象都栩栩如生,各自有着自己的追求和悲欢离合。

从皇宫的权谋纷争到市井的纷扰,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命运和选择。

作为观众,我不禁思考着:这个时代真的是如此繁荣和幸福吗?那些被宫廷权谋卷入的人们,他们真的能够快乐吗?影片中的爱情故事也深深触动了我。

主人公赵匡胤与董少华之间的纠缠和纷争,展现了爱情的博弈和人性的脆弱。

他们之间的感情被时代和命运所左右,最终演变成了一段悲剧。

这让我反思着:爱情是美好的,但在那个时代和背景下,爱情又是如何面对历史的洪流和命运的束缚的呢?观看《大明宫词》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唐朝的历史,也对历史的变迁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唐朝盛世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奋斗和牺牲,是阴谋和权谋的交织。

唐朝垮台和赵匡胤登基,都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转折点。

历史总是在变迁中前进,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兴衰消长。

电影《大明宫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展现了唐朝盛世的壮丽,还让我思考了人性的复杂和历史的变迁。

观后感,不仅是对影片的简单评价和感慨,更是对历史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反思。

当我离开电影院的那一刻,我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人性的思考走出了影院,继续面对着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大明宫词观后感宫廷爱情与阴谋的交织

大明宫词观后感宫廷爱情与阴谋的交织

大明宫词观后感宫廷爱情与阴谋的交织大明宫词观后感:宫廷爱情与阴谋的交织大明宫词是一部以唐朝宫廷为背景的古装剧,通过展现宫廷政治与情感纠葛,给观众带来了许多思考。

在这个剧中,宫廷的爱情和阴谋纠葛交织,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权谋和真爱的较量。

剧中的宫廷爱情情节令人动容。

明世宗朱厚熜与美丽的皇后儿嬉游宫中,两人之间的互动让人感受到了纯真和甜蜜。

然而,宝妃的出现打破了他们的甜蜜,展现了嫉妒和争斗的一面。

宝妃虽然为了权力不择手段,却也虔诚地爱着世宗,并为他生下了儿子。

这种复杂的感情关系让人不禁想问,宫廷中的爱情究竟是真实还是虚伪?与爱情纠葛相伴的还有权谋的阴谋。

朝堂之上,群臣之间争权夺利,各自图谋不轨。

太子朱慈烺与义父和义兄的政治斗争成为剧中的一大看点。

这种政治争斗与爱情的交织,使得剧情更加扑朔迷离。

我开始思考,在权谋的面前,宫廷中的真爱还能否久存?剧中呈现的宫廷阴谋并非完全虚构,它反映出了宫廷生活的真实一面。

历史上,宫廷权谋是一种常见现象,诸如明 dynasty 宫廷内的权力斗争、后宫争宠等等都是历代王朝的特点之一。

大明宫词较为真实地展示了这一点。

然而,尽管剧中充满阴谋和利益的斗争,依然有一些人能够保持自己的原则和真爱。

不论是皇帝与皇后之间的情感,还是臣子间的友谊,都表达出了一种人性中美好的一面。

这种真爱和忠诚给观众带来了希望,让我们相信在阴谋之下,人间依然有真情存在。

观看大明宫词后,我被剧中的故事所打动。

它不仅仅是一部宫廷剧,更是一部揭示了人性的作品。

它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环境下,真爱和忠诚依然值得我们去追求和坚守。

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发现剧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是有其深意的,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幅宫廷画卷。

我被剧情吸引,对于每一个角色的成长和变化都充满了期待。

这种引人入胜的剧情设计,使得我愿意去关注宫廷爱情和阴谋的发展。

总的来说,大明宫词通过宫廷爱情与阴谋的交织,给观众带来了许多思考。

剧中的爱情表达了人性中的温情与美好,而阴谋则展示了宫廷中的残酷和利益冲突。

血泪铸年华——《武则天》《大明宫词》后感

血泪铸年华——《武则天》《大明宫词》后感

血泪铸年华——《武则天》《大明宫词》所感所想全是从学校图书馆一楼的淘来的书,书烂的有些出格,弥漫着些许腐败的气息。

先看的《武则天》这是张艺谋拍摄的电影的原著。

书写的极致的黑暗,仿佛整个皇宫就是一个盈满毒汁的罐子,每个人都在里面浸泡发酵。

里面的武则天以一副丑陋的令人作呕的形象出现,整个人攀在权力的最顶端,随性而为、滥用酷吏、专宠面首、肉欲横流。

相比之下,更倾慕的是《大明宫词》里面的武媚,也许只是语言相对华丽、色彩相对明艳吧。

武则天,我更愿意唤她武媚娘,媚娘,妩媚。

多美的名字。

然而,进入皇宫的那一刻,她已经从一只妩媚动人的蝶出落成了一匹狼,一匹凶残嗜血的狼。

她首先是才人、妃子、皇后。

媚娘的爱情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她的爱情就像是一壶酒,香醇凛洌但里面的酒糟很多很多,很是混沌。

为了活命没错,媚娘残害了萧淑妃、王皇后,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女儿。

成为皇后,她并不罢休,为了打击那些主张废后的人,她不得不企图参政。

媚娘用自己的肉体和着春药迷醉着那个真爱着她的高宗。

英年早逝似乎是那个时代皇帝注定的命运。

朝政,自然在武则天手中。

登基后专宠的五个男宠,有三个都想害她,年迈的她不过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儿子,自己那些发配到遥远边疆和死去的儿子。

张易之,一个野心家,本是读书之人,却为了权贵宁愿成为男宠,忍辱负重、身负骂名也想尽一切办法争取自己想要的。

他甚至勾引了所有的皇族女性,无论是太平公主还是太子妃。

然而太过虚伪的爱把他退下了悬崖,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武则天的爱情,一生都没有一个真正的归宿,直到离世才回到高宗身旁。

高宗待她一心一意,爱她、宠她,甚至明知道她在把持自己的朝政,也任由她去。

媚娘最后也是明白他的心的吧。

不要透支幸福,幸福就那么多,一辈子那么长,透支了幸福,以后都是不幸的苦果了。

然后,她是母亲。

四个儿子,一个女儿。

在亲情和权力之间,她又选择了权力。

四个儿子,死了两个、两个流放,女儿也幸好是女儿,得到了母亲的宠爱,但也为了母亲霸道的爱付出了自己一生幸福的代价。

大明宫词-650字高一作文

大明宫词-650字高一作文

大明宫词-650字㈠(华灯初上的元霄之夜,长安尽显一个王城的奢华)。

(太平公主和韦氏上。

)太平公主:(好奇、欣喜)韦姐姐,我们应早些到宫外的,这宫外多好玩;不像宫内,宫墙深院,连一只鸟儿都飞不出。

(她跑到面具摊前。

)韦氏:公主,你是皇上的掌上明珠,是咱大周的公主,只有大明宫才能与你的身份相配,多少布衣好想飞进那深墙大院呢,哪怕把一辈子都沉默在寂寞中,也无怨无悔。

(韦氏说着说着,未注意到太平,径自走得很远。

)太平公主:掌柜的,帮我挑个面具。

卖面具者:哎呦,姑娘随您怎么挑,您要的我这儿保准有。

姑娘,我看您一脸富贵相,是大富大贵的命,就买这个吧。

太平公主(秀眉略皱,满是惊讶):大富大贵,什么大富大贵,我不过是一个平民家的女儿罢了,哪来的大富大贵?(下意识看了自己的衣服)自言自语:他看出我的身份吗?怎么搞的!韦姐姐不是说我这身打扮一点也看不出公主味吗?(大嚷):行了行了,我不要大富大贵,我要一个顶吓人的,非常吓人的,就像母亲讨厌的那只白猫一样的。

(做鬼脸):喏,就是这样的。

卖面具者:好,这个昆仑神面具如何?很吓人的,咳,姑娘您胆真大。

(太平公主走远):这个真怪,说大富大贵却不喜欢!太平公主:啊!我走散了。

韦姐姐,韦姐姐,你在哪儿?太平一个人在这里,韦姐姐。

(越来越多的灯笼挂起来,满城都是带着面具的人)太平公主:(掀起迎面走来的人的面具):哦,对不起,我认错人了。

……太平公主:韦姐姐说她老家是拜昆仑神的,也许她也带昆仑神面具。

(一个带着昆仑神面具的人与她擦肩而过,掠走一缕幽幽的清风。

)太平公主:等一下!(她匆匆掀开那人的面具)(那是一张男子的脸,俊朗,有一种儒生的气质。

)男子:请问姑娘有何贵干?太平公主(低头,脸上飞起红云):不,……,我,我在找韦姐姐,她……。

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故事梗概

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故事梗概

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故事梗概唐皇后武则天怀胎12月而无法临盆,唐将士大胜突厥的喜讯传来公主竟降生在朝堂之上。

唐高宗李治认定女儿的降世将为天下带来好运,当场赐名太平公主。

武则天也深信多年前因权力斗争而被自己扼杀在襁褓中的女儿回来了,因此对太平公主倾注特别的关怀和宠爱。

当哥哥们在权力的阴影和母亲的威严下战战兢兢生活的时候,太平公主却体验着皇室所能给予一个女人的全部荣誉、美好和高傲。

然而,她一生的悲剧也就在这幸福的童年中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在经历了两次婚姻的失败与母后武则天、皇嫂韦氏、中宗皇帝显及侄子李隆基等几十年的恩怨及权力争斗后,“接受”李隆基赐予的一尺白绫悬梁自尽,孤独地死在大明宫深处。

长安城被连绵的阴雨笼罩,人们说这预示着上天将赐予大唐一个美丽绝伦的公主。

在皇宫深处,皇后武则天却被比天气还阴晦的心情笼罩,她已经怀胎十二个月而无法临盆,这使她深信多年前因权力斗争而被自己扼杀在襁褓中的女儿又回来了,她无数次在佛像前祈求女儿的谅解和宽耍当唐军将士大胜突厥的喜讯传来,公主终于降生在朝堂之上。

这奇异的经历使高宗皇帝李治认定女儿的降世为天下带来了好运,当场赐名--太平公主。

由此,一个女人瑰丽而坎坷的一生开始了。

武则天从太平降世就对她倾注了特殊的关怀和宠爱。

当哥哥们在权力的阴影和母亲的威严下战战兢兢生活的时候,太平却体验着皇室所能给予一个女人的全部荣耀、美好和高傲,她一生的悲剧也就在这幸福的童年中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十四岁的太平第一次出宫就在上元灯节的假面狂欢之夜邂逅英俊武士薛绍,使她坠人少女的初恋。

武则天出于对女儿的溺爱,掩盖薛绍已婚的事实,暗中赐死了薛绍的结发妻子惠娘。

经过几年痛苦的婚姻生活,薛绍怀着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决心以及对太平不可抗拒的尊敬和好感迎向太平手中的利剑。

薛绍之死令真相大自,太平第一次认识到权力的可怕和母亲的专横。

而此期间,大哥弘的意外死亡、二哥贤的被逐、三哥显被废,都加深着母女两人之间的误解,长达数年的冷战开始了。

大明宫词观后感

大明宫词观后感

大明宫词观后感大明宫词,是李白所作的一首诗词,流传至今已有千年之久。

它以其婉约清丽的语言和深沉细腻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大明宫,亲身感受到了这首词所描绘的壮丽景色和沧桑历史,回忆起这次的参观经历,不禁让我心潮澎湃,产生了一股强烈的观后感。

大明宫位于中国古都洛阳,是唐朝时期的皇家宫殿,以其辽阔的规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走进大明宫,仿佛走入了一座梦幻的世界,古老的建筑、精美的雕刻和瑰丽的壁画无不展现出这座宫殿的壮丽与恢弘。

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之一,大明宫以其精湛的建筑工艺和宏伟的设计理念,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眼球。

首先,大明宫的建筑风格令我深感震撼。

它是按照正方形规划的,中央有一片宽广的广场,周围环绕着一圈圆形回廊,再往外是四座建筑复杂的宫殿。

整个宫殿采用了青砖和彩色琉璃瓦作为主要材料,建筑构造精妙,细节处理精致。

每一座宫殿的建筑风格都各具特色,有的庄严肃穆,有的飘逸自由,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当年的盛世之美。

其次,大明宫的壁画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大明宫的各个殿宇中,壁画是最引人注目的艺术珍品之一。

这些壁画色彩鲜艳,内容瑰丽,描绘了唐代宫廷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贵族们的宴会、文人们的游园诗会,还是皇室成员的游猎和婚礼,都被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通过这些壁画,我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的唐朝,感受到了那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时代。

另外,大明宫的雕刻工艺也令我惊叹不已。

大明宫内的雕刻艺术瑰丽绝伦,雕刻师们以巧夺天工的手艺,将各种动植物、神话人物和吉祥图案刻画在建筑的柱子、门额和石雕上,栩栩如生,根根皆有灵动之感。

这些精美绝伦的雕刻,体现了古代建筑工艺的顶峰,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之一。

不仅如此,大明宫还是唐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大明宫的宫廷文化馆中,陈列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包括唐代的服饰、乐器、书画等。

这些文物生动地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底蕴,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唐朝的辉煌文明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太平公主和薛绍的爱情故事

太平公主和薛绍的爱情故事

太平公主和薛绍的爱情故事太平公主和薛绍之间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大唐的一段佳话,薛绍是太平公主一生最爱的男人。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太平公主和薛绍的爱情故事。

太平公主和薛绍的爱情故事公元681年,太平公主16岁,下嫁唐高宗的嫡亲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也就是电视剧《大明宫词》里那个俊朗潇洒的薛绍,事实上他们的爱情远远不是电视剧里所说那样悲戚。

根据史书记载,婚礼在长安附近的万年县馆举行,场面非常豪华,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树木,为了让宽大的婚车通过,甚至不得不拆除了县馆的围墙。

她的这庄婚姻,可以说是太平人生里最美丽最单纯的时光,也是因为武则天对太平非常宠爱,所以才允许太平自己选择爱人。

那时的太平还是一个单纯天真的小丫头。

她痴情,相信世界上总有爱情这个东西存在。

因为她有足够的权威,所以可以躲避封建社会的种种制约,自己安排自己的婚姻。

关于太平的爱情和婚姻,电视剧《大明宫词》里一些情节并不符合历史。

她并没有杀死自己的丈夫,薛绍也没有娶妻生子,更说不上太平还收养了他的孩子。

历史记载,在一次宫殿宴会上,她邂逅了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并对他一见钟情,恳求母亲指婚,当时武则天认为不可理喻,没有答应。

任性的太平就自己偷偷地跑出去和薛绍见面,和他一起放风筝、游街。

为了安抚民众的议论,武则天不得不答应这场她不太赞同的婚姻。

她认为薛绍没有什么英雄气概。

但是太平深爱着薛绍,结婚之后,她不居住太平府,跟随薛绍住在夫家,做起了贤妻良母。

她给薛绍先后生下了三个孩子,还有一个流产了。

薛绍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俱全的飘逸男子,对待太平,用情也很深。

在他眼睛里,太平出身高贵,在浮躁、偏激、混乱的家庭环境下,竟然如晶莹的珍珠般透明清澈。

这个是让薛绍动心和敬佩的地方。

结婚之后,她不恋权势,安安静静地生活在夫家,带着一颗纯洁的心灵,孝顺公婆、教育孩子。

每次薛绍从朝廷回来,她必定会微笑着询问,为他脱衣洗尘,全然没有一个公主的骄纵。

可以说,在薛家她不仅是贤惠的儿媳和妻子,同时还是慈祥的母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明宫词》中那些真实的事
——唐玄宗登基
《大明宫词》演出了一个完美的太平公主,塑造了一个男人心中的“女神”形象。

不禁对这个电影产生的怀疑:这部电视剧中有多少是真实的事件呢,中国历史上果真有着这样一位完美“女神”吗。

于是翻开了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的《中国古代史》去寻找真实的历史。

本书中的“唐玄宗登基”这一段历史与电视剧中的剧情有很多冲突,印象最深刻,本文一一拨开这一段真实历史。

唐中宗复位后,昏庸懦弱,大权落入皇后韦氏及其女安乐公主手中。

电视剧中安乐是一位为权而生的公主,担心父亲放弃权,进而自己也就失去了,所以她使用了一种西域的香料把她的父亲害死了,韦氏知道实情之后隐瞒实情的真相,佯称皇帝偶感风寒,不能上朝,朝廷政治由她决议。

事实上,唐中宗是被韦皇后害死的。

电视剧中李崇俊包围了皇城,太平平息了叛乱,严惩了武三思。

而事实上,中宗在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威迫下,不得不发兵杀死的李崇俊。

电视剧中,太平说服了隐居、与世无争的了李旦,让他出世,重新做皇帝,就在他穿好黄袍准备回宫之时,却被崔缇一杯毒酒害死了。

最后换得李家最后一个嫡亲李隆基顺利登基。

事实上,睿宗继位了,立李隆基为太子。

电影中年轻英俊的李隆基对从小带大自己的姑母产生了难
以言表的感情,他爱太平。

事实上,李隆基看到太平公主掌握大权,与他的矛盾愈演愈烈,最后赐死了太平。

电视剧中李隆基和崔缇(叶儿),他们密谋施苦肉计营救被韦皇后控制的太平。

法场上,重兵压境,韦氏横剑自杀。

事实上,李隆基和太平合谋,引羽林军攻入玄武门,杀死了韦皇后。

电视剧中的剧情与真实历史对比可以发现,争权过程中,更夸大了一位“完美”太平公主,她睿智、勇敢、果敢,常常化险为夷,当然最重要的是重视亲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