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推算与应用
五运六气临床应用案例

五运六气临床应用案例五运六气是古代中医强调的诊断方法之一,它包括五行和六气的理论,用来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
在临床应用中,五运六气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特点,进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接下来我将以一个临床案例为例,详细介绍五运六气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病例患者,女性,35岁,主要症状为月经不调、情绪波动、易怒、胸闷、头痛。
患者平时工作繁重,生活压力较大,情绪不稳定,常感到疲倦和焦虑。
经过详细的询问和望诊、闻诊、问诊等方法后,结合五运六气的理论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从五行理论入手,分析该患者的体质特点。
患者情绪波动、易怒、胸闷,体现了木气过盛的特点,而头痛、月经不调则表现了肝郁气滞的病理状态。
由此可以初步确定患者体质偏向木气过盛,肝郁气滞的倾向。
根据六气的变化,我们可以分析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
以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例,月经不调、情绪波动等症状可能与气候环境有关,如春季风湿生发、秋季燥邪侵袭等,而患者的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可能导致肝郁气滞,使病情加重。
这些变化与六气的变化密切相关,有助于我们分析患者病情的发展规律。
接着,结合五运六气的分析,我们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体质偏向木气过盛、肝郁气滞的患者,我们可以采取调和肝木、疏理气机的治疗原则。
在药物治疗上,可以选用柔肝和胃、疏肝解郁的中药,如柴胡、枳壳、丹参等;在针灸治疗上,可以采用疏肝理气、调和气血的穴位和配伍;在饮食调理上,可以建议患者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通过持续的临床观察,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五运六气的理论,随着季节的变化,调整药物的配方和治疗的重点,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五运六气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特点,还可以指导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五运六气的理论需要结合临床实际经验和现代医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与推算方法

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学术原理与推算方法银河系是大,人体是小,大小阴阳等。
行星绕恒星运转叫公转,地球公转一周为1年。
离太阳的距离近远,决定了绕太阳公转时间的短长。
水星公转一周为地球上的68天;金星公转一周为地球上的225天;火星上1年约等于地球上两年,木星上1年约等于地球上12年;土星上1年约等于地球上29年;天王星上1年约等于地球上84年;海王星上1年约等于地球上165年;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绕太阳一周需要地球上的248.4年。
一、运气推演的主要内容(一)五运的正常与失常平气:运太过而被当年司天之气所抑或运不及而得当年司天之气的资助。
如戊辰年(1988)火运太过而得司天太阳寒水之气的抑制。
[乙酉年(1975)金运不及但得司天阳明燥金之气的资助(该年为太乙天符岁会)] 又如辛亥年(1971)水运不及,但得北方亥水资助;癸巳年(1953)火运不及,但得南方巳火资助。
另外:若岁运不及之年,其交运的日干或时干与运同属,亦为平气之年。
如丁丑年(1997)木运不及,但交运时日(大寒日1997年1月20日)壬戌,丁、壬同运,故亦为平气。
[甲申年(2004)交运为2004年1月20日己亥,甲己同运,但甲申为阳土太过,故不属平气。
] 平气之年气候比较正常,亦较少疾病流行。
太过:岁运为阳干之年则为太过之年。
岁运太过若得到司天之气的抑制,亦可为平气之年。
岁运太过,主要出现本脏及其所胜之脏的病变。
不及:岁运为阴干之年为不及之年。
若得司天或在泉之气的资助则为平气之年。
岁运不足,除本脏之气为所胜之气所抑制而致病之外,亦会出现"己所胜"之气"轻而侮之"的病变。
胜复:岁运不及,为相胜之气所胜,胜气当令一段时期后,被抑的不及之气会产生相生之气来报复胜气。
如岁木不及,燥气大行以后,会产生火气来复。
另,岁运太过,亢盛失常以后,亦会出现胜己之气出来报复的情况。
在胜复情况下,气候变化较大,病变亦比较复杂。
《五运六气推算法》课件

计算方法繁琐
五运六气推算法的计算过程较为 繁琐,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
能,难以被广泛掌握和应用。
预测精度不稳定
由于五运六气推算法的预测精度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 化、地理位置等,因此其预测结
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未来展望
加强实证研究
未来可以对五运六气推算法进行科学实证研究,探究其预测结果 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其应用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疾病发生时间
通过五运六气的推算,可 以预测疾病发生的时间, 有助于提前做好准备和安 排医疗资源。
疾病地域分布
五运六气推算法还可以预 测疾病的地域分布,有助 于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
指导养生
顺应自然
五运六气推算法强调顺应 自然规律,根据不同季节 和气候特点调整饮食起居 ,以保持身体健康。
调整作息
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可 以指导人们调整作息时间 ,以适应自然节律,提高 睡眠质量。
内容
应用
通过分析六气的变化规律,了解疾病 的发生和流行趋势,为疾病的预防和 治疗提供指导。
包括六气的名称、特点、季节分布以 及六气异常导致的疾病等。
五运六气的关系
五运与六气的关系
五运和六气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气 候和疾病的变化。五运影响六气的变 化,而六气的异常也会影响五运的平 衡。
具体表现
在具体的气候和疾病变化中,五运和 六气的相互作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在气候变化方面,五运可能导 致长时间的干旱或洪水,而六气的异 常则可能加剧这种变化。在疾病方面 ,五运可能导致某种疾病的大规模流 行,而六气的异常则可能加剧疾病的 传播和危害。
实践操作案例解析
起始年份:2020年 天干地支组合:庚子
五运六气、主气、客气、主运、客运

五运六气、主气、客气、主运、客运1、何谓五运?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规律。
2、何谓六气?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所对应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
3、主运和客运因为岁运所规定的一年的气候特征范围太大了,它只能说明了一年的大势,但是细分到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的气候又如何呢?这就由主运和客运负责支配了。
每年的主运是固定不变的,见表:五运次序五运名称起运日期止运日期主运天数所主气候初运木大寒节(每年1月20日前后)当日起春分后13日 73日5刻风温二运火春分后13日芒种后10日 73日5刻火热三运土芒种后10日处暑后7日 73日5刻暑湿四运金处暑后7日立冬后4日 73日5刻凉燥终运水立冬后4日小寒节末日 73日5刻寒冷然后根据当年岁运的太过与不及决定主运的太过与不及,如果火运太过,就把上表中的火运定为太过,然后按照太少相生的规律确定另四运,如:少木、太火、少土、太金、少水。
又例如岁运为金运不及,就定金为少金,少金生太水,什么生少金呢?是太土,什么生太土呢?是少火,自然再上面的就是太木了。
就是这样太少相间地排列。
至于客运,客运就是把岁运摆在初运的位置,然后按照五行相生,太少相生的规律排列。
例如:2005年乙酉年,金运不足,客运的排列次序就是:少金、太水、少木、太火、少土。
4、主气和客气五运出地,静而少变,六气出天,动而多变。
所以,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以六气的变化为主。
今次就和大家谈谈主气和客气的问题。
主气是主时之气,用来说明一年中24节气气候的正常规律,每年都固定不变,如图:六气次序六气名称起始日期终止日期所主日期初之气厥阴风木大寒节春分节 60日87刻半二之气少阴君火春分节小满节 60日87刻半三之气少阳相火小满节大暑节 60日87刻半四之气太阴湿土大暑节秋分节 60日87刻半五之气阳明燥金秋分节小雪节 60日87刻半六之气太阳寒水小雪节大寒节 60日87刻半客气是指时令气候异常变化,每年不同,如客之往来无常。
2022年五运六气详解与应用

2022年五运六气详解与应用
2022年五运六气详解与应用
2022年的五运六气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详细解释和应用:
一、五运:
五运是古代中国传统占星术的一种,共有五种运势,它们分别是文运、禄运、权运、财运和官运。
文运关乎文学艺术方面的运势,多指文人的求职运势,如选拔考试准备程序、学术活动等;禄运关乎身体健康等,可以说得出若身体健康,其它五运也就说运指旺;权运是运用贤才来达到财富和社会地位,一般指官禀功名,财运当然就指金钱、财产方面;官运是指正统的官职,一般指官禀功名,现在也可以指一些职位上的福祉。
二、六气:
六气是古代中国传统占星术的一种,共有六种气的不同类型,它们分别是大更、少更、大凶、少凶、大吉和少吉。
大更是由阴气所形成,现在通常指阴气低,也就是阳气起伏较大;少更则指阴阳气相对均衡,不足也不过多;大凶由阳气形成,一般来说指失败,相当于一次大考虑;少凶是指少量的凶运,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大吉是由阴气形成的,一般是大吉,容易成功;少吉是由阳气形成的,一般指有一定的吉运,机会有限。
总之,2022年的五运六气是在精确的解读的基础上开展的,可以依据其中的
原理和运势指标,来进行生活方面的科学预测,指导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以达到有效充分利用人生所给予的机遇。
五运六气详解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汇总

五运六气详解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汇总五运六气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它描述了自然界和人体内
部的五种气和运动变化的规律。
在医学上,五运六气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诊断: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发展和变化趋势。
根据气
候的寒热、干湿、早晚等变化,结合患者的体温、汗液、尿液等指标,可
以判断疾病的属性、轻重和病程。
例如,夏季患者出汗多、皮肤湿滑、舌
苔黄腻,可以判断为暑湿之邪。
2.治疗: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选择对应的疗法。
根据五行学说,用相
生相克的方法调节五脏的功能。
例如,在冬季患者出现畏寒、肢冷等寒症时,可以使用温阳之法,采用温热的方法来调节体温。
3.预防: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预防疾病的发生。
根据气候的变化选
择合适的保健方法,如春季多风,容易上火,可以适当补充清凉食物,调
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4.中药治疗:五运六气与中药学有密切关系。
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
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
例如,在夏季的湿热环境中,患者容易出现湿
热症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气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5.饮食调理: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调节饮食结构,保持身体的阴阳
平衡。
例如,在春季的木气旺盛时,应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蔬菜等,以保持身体的生机勃发。
需要注意的是,五运六气是一种辅助诊断和治疗方法,在实际应用时
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此外,每个人的体质和环境都有所不同,需要个体化的调整和治疗方案。
五运六气详解与运用临床应用盘

五运六气是中医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体内外环境与自然界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它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对于疾病的发生和演变,五运六气理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文将对五运六气进行详细讲解,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五行与五运五行,又称五行之气,包括金、木、水、火、土,它是古代我国哲学和医学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
五行理论强调了事物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宇宙中相互影响的原理。
在中医理论中,五行理论被应用于解释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运,是指五行与时间的关系,也就是五行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
五运分别为少阳、阳明、太阳、少阴、厥阴,它们在一个周期内的变化规律可以用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方法。
五运的变化规律与季节、气候、地理等因素有关。
在临床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五运的变化规律,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二、六气与疾病发生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它们是自然界中的六种气候变化因素。
六气与五运的变化密切相关,它们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机能和病理状态。
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气候因素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风寒外袭引起感冒、湿邪侵袭引起关节疼痛、暑气炽盛引起中暑等。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六气的变化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五运六气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1. 五运六气理论在临床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脉象等生理指标,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阶段,并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来调整治疗方案。
2. 五运六气理论也为中医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通过对五运六气的认识,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3. 五运六气理论也为预防疾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对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的认识,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
五运六气推算

五运六气的推算、应用简介五运六气包括五个方面:司天, 客气,中运,主气, 在泉。
一、干支就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天干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五运即五行:木、火、土、金、水,又分太过与不及。
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代表是三阴三阳。
二、中运(五运)中运是《黄帝内经》的作者在观察天象的基础上,运用天干及五行相联系所表示的一种年运变化。
天干代表五运是: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其中阳干即甲、丙、戊、庚、壬表示太过;阴干即乙、丁、己、辛、癸表示不及。
如今年(2006年)是丙戌年,天干为丙,丙辛化水丙属阳干。
故今年的年运(中运)是水运太过。
三、司天、在泉地支代表六气主要是表示六气司天、在泉的因素。
司天与在泉是运气学中两个特有的概念也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司天确定了在泉也就确定了,三阳司天必定三阴在泉,三阴司天必定三阳在泉。
其中三阴三阳的次序,《黄帝内经》作了明确的序号规定即: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
而司天与在泉的关系就是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
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
依此类推。
司天的确是根据干支纪年中的地支来确定的即: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寅申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卯酉之年阳明燥金司天,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巳亥之年厥阴风木司天。
司天确定后在泉就很容易的推算出来了,根据阴阳相对的原理。
司天为阳,在泉必定为阴。
司天为阴,在泉必定为阳。
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
依此类推。
如今年(2006年)为丙戌年地支为戌,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因此今年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四、主气主气是指每年分六个间区(从大寒节始至小寒节中)中的不变的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五运六气的推算与应用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学说,是结合医学探讨气象运动规律的科学。
即将五运(金木水火土五行)六气(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厥阴风木)和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配合起来,按干支纪年的顺序和阴阳盛衰、五行生克的关系推断某年的太过、不及,来预测气候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与预后。
关于运气学说的系统记载,首见于唐王冰补入《素问》的七篇大论,即《天元纪》、《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五常政》、《六元正纪》、《至真要》。
唐以前的医学著作除《中藏(注:读cang)场经》和《褚氏遗书》中有所提及外,尚未见到这种学说的记载。
至宋嘉礻右由庞安时、沈括、杨子建等人大力提倡,元符2年刘温舒著《素问论奥》上之于朝,此后这种学说才被重视起来。
王安石变法以后,更把运气学说作为太医局考试学生科目之一,甚至有“不读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的说法。
一、天干、地支和阴阳、五行的配合1.天干、地支和阴阳的配合(1)天干的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
(2)地支的阴阳:子寅辰午申戍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
不论天干、地支,都是单数为阳,偶数为阴。
因为在序数中,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十为阴。
2.天干、地支与五运六气的配合(1)天干配五行:有两种配法。
①由土开始,按相生次序相配,周而复始。
甲己——土, 乙庚——金, 丙辛——水, 丁壬——木, 戊癸——火。
这种配法,是由所谓“五天之气”决定的,即甲己为黅天之气所贯,故属土;乙庚为素天之气所贯,故属金;丙辛为玄天之气所贯,故属水;丁壬为苍天之气所贯,故属木;戊癸为丹天之气所贯,故属火。
(注:天干相合,这是古人观天发现,在甲与己的位置有相贯之气)(注:天干也有相克,即,每七位为相克,如甲木被金(庚)克,古书所言七杀,即指此)②按四时、四方相配:即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
在运气学,主要根据第一种配法(注:即以天干相合的方法,如甲己合土)决定何年由何运所主。
(2)地支配五行:按四方四偶相配,即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丑辰未戍中央土,土主四偶。
(3)地支配六气: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辰戍太阳寒水,巳亥厥阴风木。
(注:好像少了卯酉阳明燥土)3.干支纪年:传说黄帝时即以干支相配纪日,如甲子、乙丑、丙寅……至东汉建武(公元25年)以后才以干支纪年。
由于天干为10,地支为12,二者按顺序相配,周而复始。
由甲子开始,至癸亥60年一轮,称为一甲子。
二、五运1.大运:又称中运,由土运开始,每年一运,按相生顺序,轮流统岁。
(注六十甲子从甲始,故由土运开始)“甲己(注:合土)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天元纪大论》)土运主湿,金运主燥,水运主寒,木运主风,火运主热。
为了表示五运的太过与不及,古人又引入了“五音建运”。
即以角徵宫商羽,配木火土金水。
即角配木运,徵(注:读zhi)配火运,宫配土运,商配金运,羽配水运。
五运有阴阳之分,五音有太少之别。
太表示太过,少表示不及。
如太角表示木运太过,少角表示木运不及;太徵表示火运太过,少徵表示火运不及;太宫表示土运太过,少宫表示土运不及……;太过之年,本气过胜;不及之年,则克己之气反胜。
如戊、癸年均为火运,但癸为阴年,故为不及,火运不及,寒气大胜;有胜就有复,复气是雨(复气后有言?);凡不及之运都有灾宫,不及之木灾三宫,不及之金灾七宫,不及之水灾一宫,不及之火灾九宫,不及之土灾五宫。
故癸未年南方有灾。
(注:反胜之寒气与复气雨,但地方是在南方开始)(注:几宫是指九宫图(洛书)中1-9的方位: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四二为肩,八六为足,中央是五,方位与与后天八卦对应)所以要这样相配,是为了表示在推算大运和主运的时候,能太少相兼。
如初运为太(太过),二运即为少(不及),三运又为太(太过)……也就是说“五音建运,太少相生”。
大运是统年(注:可以理解为年是一个系统、一个层次,五运在年是死的,太过还是不及这是变化。
有固定的,有变化的,变化中有反胜,还有复气)2.主运:一年分为五节,每节73日05刻。
(一个时辰100刻?120分100刻?)名曰初、二、三、四、终运。
每运各主一节气候。
(注:主运是统季节的,季节又是一个小系统.是系统的进一步分而言之)初运为木:由大寒日起,(注:大寒是阴尽阳生之日)木运主。
太过气候为风,不及(注:不及则克己之气反胜)气候为燥(注燥金克风木)。
(注:过去历史上有一断时间一年分为十个月,大寒是一年的开始.什么朝代?)(注是从木运始,一年从春天开始,与年的大运不同,年是从土开始) 二运为火:由春分后13日起,火运主夏。
太过气候为热,不及气候为寒(注寒水克热火)。
三运为土:由芒种后10日起,土运主长夏。
太过气候为湿,不及气候为风(注:风木克湿土)。
四运为金:由处暑后7日起,金运主秋。
太过气候为燥,不及气候为热。
(注:热火克燥金) 终运为水:由立冬生4日起,水运主冬。
太过气候为寒,不及气候为湿。
(注:湿土克寒水)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注:实际是年内分季节)的主运,虽然起于木,终于水,固定不变,(注:这是系统不变的格局)但起(初)运之太少,则需按五步推运法(五音建运之太少相兼)推定(这是系统格局不变中的“变”)。
即按本年大运之太少(大运阳年就是太,阴年就是少),逆推至木角(见下图),视其太少,而定本年主运初运之太少,然后再按太少相兼的次序定二、三、四及终运的太少。
如本年为癸未年,癸为火运(戊、癸为丹天之气所贯,故属火)阴干,配少徵(火配徵,阴配少),再逆推至太角(逆推至木角,这是规律)。
(推是由阳到阴,由阴到阳).故癸年大运的初运为太角(木),二运为少徵(火),三运为太宫(土),四运为少商(金),终运为太羽(水)。
如: 木 火 土 金 水太角 太徵 太宫 太商 太羽少角 少徵 少宫 少商 少羽(癸年为少徵)又如辛丑年,辛为水运不及(丙辛为玄天之气所贯,故属水;阴干属不及属少),配少羽,逆推至太商,再逆推至少宫,逆推至太徵,最后推至少角。
故辛年大运的初运为少角,二运为太徵,三运为少宫,四运为太商,终运为少羽。
太角 太徵 太宫 太商 太羽少角 少徵 少宫 少商 少羽(辛年为少羽)此外,五运的太过不及还表现在交运时间的早晚,如《六元正纪大论》说“运有余,其先至;运不及其后至”,是指太过之运,在大寒节前13日交运,不及之运在大寒节后13日交运。
3.客运:客运是和主运相对而言。
也是一年分为五节,但每年初运由大(中)运而定(它与主运相比,一个是不变的按木火土金水,一个是变化的,都是分五季)。
其它各运太、少与主运(推导方法相同)同。
如甲己之岁宫(合土,属土,)为初运,二、三、四、终运按商、羽、角、徵五行相生次序推定。
初运之太少由大(中)运而定,如甲土为太宫,己土为少宫;而每步运的太、少与主运相同。
虽然也是太、少相兼,但顺序只有丁、壬年完全与主运同(注:丁壬合木)。
[甲、乙、癸年太羽接太角;戊、己、丙、庚辛年少羽接少角]。
对于主运与客运的关系,一般认为,主运主一年五节的正常气候;客运主一年五节的异常气候变化。
如2003年(癸未)的主运与客运为:(注:癸是火)初运 二运 三运 四运 五运主运 太角(木) 少徵(火)太宫(土))少商(金)太羽(水)客运 少徵(火) 太宫(土))少商(金)太羽(水)太角(木)气候 多风多寒 阴湿而寒 多湿多热 多温多湿 寒风冷洌3.五运与发病五运的太过不及均能影响人体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甚则忽忽善怒,眩晕癫疾……反胁痛而吐甚。
”凡是木运太过之年,风气就偏胜,多有大风、暴风形成;而人体肝气也会相应发生偏盛。
由于木克土的关系,脾气容易受到损害,又由于五行胜复的关系,土受到木的过分克制,其子金就要来报复,故在气候上还会出现燥气胜的现象,人体也会出现肺气失常的病变。
因此,木运太过之年,在气候上要考虑风、湿、燥三气的变化,而人体要考虑肝、脾、肺三脏的变化。
又如“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复则炎暑流火……病寒热……咳而鼽。
”凡是木运不及之年,克己之气燥气就会偏胜,气候以偏凉为特点,从人体来说,由于肝气不足,疏泄失职而影响脾的运化;由于五行胜复的关系,木之子火气就会来报复,在人体方面则会出现心火偏胜的症状,以及火烁刑金而引起的咳嗽、鼻衄及各种皮肤病等。
因此,在木运不及之年,要考虑肝、肺、心三脏的病理变化和与肝有密切关系的脾的病变。
《气交变大论》中有关五运太过与不及与气候及脏腑关系的内容如下:五运 木 火 土 金 水太 过 风气流行(肝)火暑流行(心)雨湿流行(脾)燥气流行(肺)寒气流行(肾)脾土受邪(脾)肺金受邪(肺)肾水受邪(肾)肝木受邪(肝)心火受邪(心)金气来复(肺)水气来复(肾)木气来复(肝)火气来复(心)土气来复(脾)不 及 燥乃大行(肺)寒乃大行(肾)风乃大行(肝)炎火乃行(心)湿气大行(脾)生气失政(肝)长政不用(心)化气不令(脾)收气乃后(肺)藏气不政(肾)火暑流火(心)复则埃郁(脾)收政严峻(肺)寒雨暴至(肾)大风暴发(肝)二、六气六气指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阳相火(注:暑,比火还厉害)、太阴湿土、少阳君火、厥阴风木。
六气学说分主气、客气、主客加临三种情况。
1.主气一年分为六节,每节60.875日,由一气所主,反映本节之气候特点。
这种关系,各年固定不变,故称为主气。
从大寒开始,为初之气,由厥阴风木所主;春分(3.21日)开始为二之气,由少阳君火所主;小满5.21开始为三之气,由少阳相火所主;大暑7.21开始为四之气,由太阴湿土所主;秋分9.21开始为五之气,由阳明燥金所主;小雪11.21开始至大寒为终之气,由太阳寒水所主。
实际上其排列次序仍是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只是多出一个相火。
即:初之气 二之气 三之气 四之气 五之气 终之气厥阴风木 少阴君火 少阳相火 太阴湿土 阳明燥金 太阳寒水 《六微旨大论》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和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化,变则病。
”就是说六气按时而来为正常之气,反之为邪气,邪气为害就会影响人体健康而发生疾病。
如时值初之气厥阴风木当令,但气候仍有上年终之气太阳寒水之气的物点,就是至而不至,为寒邪;如果气候偏热,出现了二之气少阴君火之气的特点,就是未至而,为热邪。
同时也说明少阴君火之气有余。
2.客气客气的情况较为复杂,有司天、在泉及左右间气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