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分子动理论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分子动理论高中知识点总结

分子动理论高中知识点总结

分子动理论高中知识点总结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1. 分子动理论的历史分子动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维尔纳与波尔进行了对气体压力与单位温度下气体分子数量的测量,并提出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假设。

而后麦克斯韦与玻尔又对分子运动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后人提出了在分子动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质微观世界提供了理论基础。

2.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假设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假设包括以下几点:(1)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分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

(2)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具有热运动。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相对较远的分子之间作用力,并且作用力只有在分子距离很近时才会显现。

3.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分子动理论是以物质微观世界中的分子或原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规律进行研究,从而解释物质的宏观性质和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 分子的热运动:分子在各个方向上以不同速度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2) 分子的碰撞:分子之间因为热运动的作用,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碰撞。

(3) 分子的宏观性质:分子的热运动和碰撞对物质的宏观性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热胀冷缩、气体的扩散等。

二、相关实验1. 压力与分子动理论基于分子动理论的假设,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验证分子动理论。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实验之一就是波义耳实验。

波义耳实验是通过检验气体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状态方程,来验证分子动理论。

实验结果表明,分子动理论为状态方程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2. 玻尔兹曼常数的测定为了验证分子动理论中玻尔兹曼常数的存在,科学家进行了一些相关实验。

通过测量气体的体积、温度和压强等参数,可以间接计算出玻尔兹曼常数。

这些实验结果与分子动理论的预测是一致的,也为分子动理论提供了实验支持。

3. 扩散实验通过扩散实验,可以观察到分子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的运动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分子在不同状态下的扩散速度并不相同,这一点与分子动理论的假设是一致的。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分子动理论、气体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分子动理论、气体

一. 教学内容:分子动理论、气体本章的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①单分子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用单分子油膜法粗测油分子直径的步骤。

测出一滴油的体积V;将油滴滴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测出油膜的面积S;算出油膜的厚度,即为油分子的直径d=。

②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量值NA=6.02×1023mol-1。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物理量和宏观物理量的桥梁。

此处所指微观物理量为:分子体积υ、分子的直径d、分子的质量m。

宏观物理量为:物体的体积V、摩尔体积Vm、物质的质量M、摩尔质量Mm、物质的密度ρ。

计算分子的质量:< 1263414971"> < style=' >计算(固体、液体)分子的体积(或气体分子所占的空间):计算物质所含的分子数:< "0" 1263414974">③分子大小的计算对于固体和液体,分子的直径d=对于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D布朗运动分子永不停息作无规则热运动的实验事实: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在说明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的同时,还说明了分子之间有空隙。

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它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液体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

影响布朗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小颗粒的大小和液体的温度。

能做明显的布朗运动的小颗粒都是很小的,一般数量级在10-6m,这种小颗粒肉眼是看不见的,必须借助于显微镜。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它们的合力。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r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的距离r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的变化比引力快。

当r=r0时,F引=F斥,对外表现的分子力为0。

其中r0为分子直径的数量级,约为10-10m。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知识点讲解资料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知识点讲解资料

1.热传导的方向性
①热量可以
从物
体传递给 物体。
② 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
温物体,

七、热力学第二定律
2.机械能内能转化方向性
定义:把
① 热
的机器.
机 能量:Q1=W+Q2
效率:η =W/Q1<100%
七、热力学第二定律 2.机械能内能转化方向性

子 ①物体由大量分子
热 运
组成的.
动 ②分子永不停息地
理 论
做无规则运动.
内 ③分子间有相互作
容 用的分子力.
一、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体积很小
①油膜法测定 d
V
S
②分子大小数量级等于
一、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质量很小 一般分子质量数量级等于
10-26Kg
一、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
四、物体的内能 3.物体的内能U ③物体的内能有关因素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
、 、还与物体的

有关。
四、物体的内能
4.物体内能的改变方式
①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只有物体
时,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外界
时,内能 .既:做功使其它
形式能和内能
.
四、物体的内能
4.物体内能的改变方式
②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物体 时,物体内能
; 物体 时物体内能
1.分子力
①分子间 和斥力
着引力
②分子力是分子间 。
三、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2.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
①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
。但

②r=r0 = 10-10m时,引力 斥力

高中物理选修3-3“分子动理论”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3“分子动理论”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3“分子动理论”知识点总结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单分子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2)1mol 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2316.0210A N mol -=⨯(3)对微观量的估算①分子的两种模型: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②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a.分子质量:mol A M m N =b.分子体积:mol A V v N =c.分子数量:A A A A mol mol mol molM v M v n N N N N M M V V ρρ==== 2、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扩散越快(2)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①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②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③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物体内大量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简称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但是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加大而减小得更快些,如图1中两条虚线所示。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力。

在图1图象中实线曲线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即分子力)随距离变化的情况。

当两个分子间距在图象横坐标r距离时,分0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分子间作用力为零,r的数量级为1010 m,相当于r位置叫做平衡位置。

当分子距离的数量级大于m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了4、温度宏观上的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的温度是物体大量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高二物理分子动理论知识点-精选文档

高二物理分子动理论知识点-精选文档

高二物理分子动理论知识点高二物理分子动理论知识点物理分子动理论知识点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EP 注:(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2)O090O 做正功;90O180O做负功;=90o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3)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 (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7)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八、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 {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4)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5.热力学第一定律W+Q=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0〕}6.热力学第二定律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4〕}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注:(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温度升高,内能增大0;吸收热量,Q0(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见第二册P4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见第二册P47〕/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见第二册P47〕。

分子动理论知识点总结

分子动理论知识点总结

分子动理论知识点总结分子动理论知识点总结1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一般是10-10m。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章热运动。

①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②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微小颗粒的无规章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微小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造成的,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章运动的宏观反映。

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的改变比引力的改变快,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物体的内能(1)分子动能: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在热现象的讨论中,单个分子的动能是无讨论意义的,重要的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识。

(2)分子势能: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断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随着物体的体积改变而改变。

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对实际气体来说,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加;体积缩小,分子势能减小。

(3)物体的内能:物体里全部的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4)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有着本质的区分。

物体具有内能的`同时可以具有机械能,也可以不具有机械能。

3.转变内能的两种方式(1)做功:其本质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2)热传递:其本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3)做功和热传递在转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有本质的区分。

4.★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5★.热力学第肯定律(1)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U)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汲取的热量(Q)的总和。

(2)表达式:W+Q=U(3)符号法那么: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物体汲取热量,Q取正值,物体放出热量,Q取负值;物体内能增加,U取正值,物体内能减削,U取负值。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课件)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课件)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课堂练习
3.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
A.扩散现象与温度无关,不属于分子热运动 B.水仙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D.固体很难被压扁是因为其内部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课堂练习
【答案】BC 【详解】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温度越高,扩散得越 快,故A错误; B.水仙花飘香是由于花的香气在空中不断扩散,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B正确; C.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液体分子对颗粒的碰撞越少,颗粒的受力越不平衡, 布朗运动越明显,故C正确; D.固体分子之间仍然有空隙,固体很难被压扁的原因是分子间有斥力,故D错误。 故选BC。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体验,说明一下扩散现象的快慢与温度有没有关系?
新课讲授
2.布朗运动
1827年,英国的一位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花 粉微粒悬浮在静止水面上的形态时,却惊奇地发现这些花粉 微粒都在不停地的运动中,布朗发现了花粉微粒在水中的这 种运动后,人们对运动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种种猜测。一颗小 小的花粉颗粒,顿时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面对植物学家的 发现,当时的所有物理学家们显得束手无策,无法解释这一 奇怪现象.整整过了半个世纪,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和波兰 物理学家佩兰发表了他们对布朗运动的理论研究结果,对布 朗运动做出了理论上解释.
NA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是V0
V NA
NA
NA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1kg
铜所含有的原子数目是
N
1
NA

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 内能】知识点、规律总结

高中物理【分子动理论 内能】知识点、规律总结

热运动
机械运动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能的总量守恒
【题后反思】 判断分子势能变化的两种方法 (1)利用分子力做功判断 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2)利用分子势能 Ep 与分子间距离 r 的关系图线判断 如图所示,仅受分子力作用,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不变,根据 Ep 变化可判知 Ek 变 化.而 Ep 变化根据图线判断.但要注意此图线和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形状 虽然相似,但意义不同,不要混淆.
1.与化学中的“分子”不一样,热学研究组成物体的微粒的运动规律和统计规律, 把化学中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统称为分子.
2.扩散现象的本质是分子的运动,固、液、气三态均可发生扩散现象,它直接证 明了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的主体不是分子,而是液体或气 体中的悬浮颗粒,它间接证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1.分子平均动能 (1)所有分子动能的__平__均__值__. (2)__温__度__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势能 由分子间_相__对__位__置___决定的能,在宏观上分子势能与物体__体__积__有关,在微观上与 分子间的_距__离___有关.
3.物体的内能 (1)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的_热__运__动__动__能___与_分__子__势__能___的总和. (2)决定因素:_温__度___、_体__积___和物质的量.
r>r0 力
r 增大,F 做负功,Ep 增大
r=r0 r>10r0
F 引=F 斥,F=0 引力和斥力都很微弱,F=0
Ep 最小,但不为零 Ep=0
2.分析物体内能问题的四点提醒 (1)内能是对物体的大量分子而言的,不存在某个分子内能的说法. (2)决定内能大小的因素为温度、体积、物质的量以及物质状态. (3)通过做功或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4)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相同温度的任何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分子动理论知识点
高二物理分子动理论知识点
物理分子动理论知识点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
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EP 注: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
(2)O090O 做正功;90O180O做负功;=90o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3)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 (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7)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八、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 {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
(4)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热力学第一定律W+Q=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
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0〕}6.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4〕}
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注:
(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
(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温度升高,内能增大0;
吸收热量,Q0
(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见第二册P4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见第二册P47〕/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见第二册P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