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营养繁殖

合集下载

植物的无性生殖讲课教案

植物的无性生殖讲课教案

植物的无性生殖1.7植物的无性生殖课型:新授编制日期:2012.10.08 使用日期:2012.10.09 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说出什么是营养繁殖并列举常见现象2、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3、尝试完成一种植物的扦插、嫁接或压条繁殖学习重点:植物的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和应用组织培养的操作与原理【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学前准备】准备插图和扦插植物【课前延伸】一、植物的营养繁殖1、营养繁殖概念:植物用、、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

2、营养繁殖方法:常见的方法有、和三种。

(1)扦插概念:取一段带的枝条,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条件下,枝条发育成新个体。

举例:等。

(2)嫁接概念:把一段植物的或,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两者长成完整的植物体。

方式:和两种。

嫁接成活的关键:和紧密结合在一起。

举例:等植物。

(3)压条概念:把枝条中部的剥去半圈,埋在土壤中并固定,发育成新个体后,再与分离。

举例:等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

二、小结: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采用的扦插、嫁接、压条等营养繁殖是最常见的一种_________方式。

无性生殖概念:不需要的结合,由直接产生的生殖方式。

三、植物的组织培养1、概念: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或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和,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优点:实现植物繁殖的工厂化生产,短时间内地培育所需植物新个体,防止的危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课内探究】一、导入新课17世纪,意大利曾经发生过一件轰动欧洲的“怪事”:佛罗伦萨有一颗橘树,所结果实一半是柠檬,一半是橘子。

这种奇怪的橘树引起了当时英国皇家学会的重视,但科学家对这一现象也提不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直到1927年这一疑团才被揭开。

原来是有人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原理而进行的“移花接木”。

从科学角度理解不用种子也能繁殖植物的机制——教案探讨

从科学角度理解不用种子也能繁殖植物的机制——教案探讨

从科学角度理解不用种子也能繁殖植物的机制——教案探讨植物繁殖一直是生物学家们所关注的热门话题。

在过去,许多人认为植物的繁殖只能依靠种子,在种子的传播中才能完成。

但是,在科学的探索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植物可以利用其他方式进行繁殖,例如无性繁殖、有性繁殖、营养繁殖和分裂繁殖等方式。

在这些方法中,有些植物甚至不需要种子就能够繁殖出新的植物。

从科学角度来理解不用种子也能繁殖植物的机制是什么呢?一、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植物在繁殖过程中没有产生种子,而是使用植物本身的某些部分进行繁殖,这种方式的繁殖速度比较快,能够根据环境快速适应,被许多植物采用。

1. 利用叶片或茎部进行繁殖有些植物可以通过叶片或茎部进行繁殖。

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插花”。

采取这种繁殖方法的植物,通常是将叶片或茎部的一部分分离出来,插入土壤中,经过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光照条件下,叶片或茎部就会长出新的根系和新的植物,从而实现繁殖。

例如:仙人掌、多肉植物等。

2. 利用根系进行繁殖在水草和虎皮兰等植物,它们可以通过根系进行繁殖。

这些植物通常在繁殖的过程中,会在根系上生长出新的芽,从而实现新的植株的发芽和生长。

例如:水生植物、虎皮兰等。

3. 利用芽进行繁殖有些植物可以在茎部上生长出新的芽,这些芽会逐渐长大,并形成新的植株。

这种方式也是植物无性繁殖常用的方式之一。

例如:香薷、蕨类植物等。

二、有性繁殖相比于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不同植物间通过交配方式繁殖出新的种子。

在这种方式下,不同的植物之间会产生交配,从而实现新的植物繁殖的产生。

在这个过程中,数百万花粉粒子被传递,而仅仅有少数粒子实现了和柱头结合,并发育为种子。

例如:百合、牡丹等。

三、营养繁殖营养繁殖是指植物在繁殖过程中,利用某些非性生殖器官进行繁殖。

这些非性生殖器官通常是基于植物的组织、皮层和纤维构成,通过快速细胞分裂的机制进行繁殖和生长。

在这种方式下,植物的细胞将快速生长分裂,从而形成新的组织和细胞构成。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优秀4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优秀4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优秀4篇)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篇一一、教材分析“植物的无性生殖”是第一章第七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植物的营养繁殖与植物的组织培养。

本节课所讲授的主要部分是“植物的营养繁殖”,主要讲解的内容有:让学生理解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该部分,最主要地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亲自实验操作学习嫁接技术。

除此之外,让学生了解组织培养,即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植物的有性生殖有了深入的了解,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知识基础。

生活中,学生虽听说过“无心插柳柳成荫”,也见过一些利用嫁接培育的植物,但大多数学生对此没有实践经历。

所以本节课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尝试实验操作,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又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组织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现在许多高校都有组织培养实验室,网络上也有实验视频。

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形象地感知组织培养技术,同时亦可开展生物兴趣小组,让学生参观组织培养实验室。

从而让学生在学会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2、理解嫁接、扦插、压条实验技术。

3、认识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保底教学目标】其中1、2为保底教学目标,因其是本节的重点内容,考试所占比重较高,因此将其确定为保底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亲自实验操作嫁接、扦插与压条技术的能力。

【保底能力目标】此处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营养繁殖,同时亦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2、理解嫁接、扦插、压条实验技术。

3、认识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亲自实验操作嫁接、扦插与压条技术的能力。

五、教法教具材料的准备(1)准备蔷薇枝条、刀片、嫁接薄膜。

3.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教案及反思

3.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教案及反思

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教学目标】1.知道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繁殖方式是进行有性繁殖,即经过雌雄两性的结合生殖。

2.知道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3.了解一些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知道动物繁殖方式具有多样性特色。

【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教学难点】收集、分析、整理各种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信息。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收集有关动物各种各样繁殖方式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开门见山,直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植物进行繁殖时,除了最基本的种子繁殖方式外,还有其他的营养繁殖方式。

你们知道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吗?2.学生讨论并回答。

3.教师总结:在自然条件下,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动物都是雌雄结合产生后代的。

动物有性繁殖时,会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包括雌雄动物的识别、交配、雌性动物的产卵或直接生小动物、“父母”对“孩子”的哺育等。

4.学生辨认动物的雌雄并讨论为什么动物“爸爸”比“妈妈”更漂亮的原因。

二、了解动物的主要繁殖方式1.学生动手操作,在热带鱼、乌龟、蛇、鳄鱼、鸟、老鼠和马这七种动物中,找出哪些动物是靠产卵或下蛋的方式进行繁殖的,把它们用红笔圈出来。

2.学生进行辨认,圈画。

3.师生在动手操作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卵生的概念。

动物界中有许多动物是利用这种方式进行繁殖的。

如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类等。

4.提问:你们能猜出课文第31页下半部分图中的卵或蛋分别是谁的吗?学生猜想,并说明理由。

5.播放多媒体资料,展示小猫是如何从猫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

(如果没有猫的资料,运用其他哺乳动物资料代替也可,如果电教条件允许,还可以播放鸡的胚胎发育及小鸡出壳的过程)6.师生归纳总结。

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共同总结出动物繁殖的主要方式——卵生和胎生。

7.谈话:根据你们刚学过的知识,能猜出第32页下面图中的两种刚出生的小动物是什么吗?为什么这样认为?三、科学交流会1.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动物的卵生和胎生两种最基本的繁殖方式,其实大干世界,无奇不有。

初中六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营养和繁殖

初中六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营养和繁殖

初中六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营养和繁殖初中六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营养和繁殖一、植物的营养植物的营养可以分为三类:光合营养、供能营养和无机养分吸收。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种类型的营养。

1. 光合营养光合营养是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的叶子细胞中的叶绿体中。

光合作用的方程式如下: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光合作用有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通过光能将ADP和磷酸根(Pi)转化为ATP和NADPH,生成氧气作为副产物。

暗反应发生在细胞质中,利用ATP和NADPH促进二氧化碳的固定,生成葡萄糖。

2. 供能营养供能营养是植物通过吸收有机物质来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无机养分,如氮、磷、钾等,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

植物根系通过根毛增大吸收表面积,吸收土壤中的无机养分。

当植物吸收到养分后,会经过根部的细胞分化和运输,将养分输送到茎和叶子等其他部位。

供能营养中的氮循环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铵离子和硝酸根,将其转化为氨基酸等有机氮化合物,供能营养所需的氮来自于这些有机氮化合物。

3. 无机养分吸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无机养分,如氮、磷、钾、镁、铁等。

这些无机养分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植物的根系通过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无机养分。

水分进入植物的根细胞后,通过根的导管系统运输到其他部位。

植物对于不同无机养分的需求量不同。

比如,氮和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无机养分,而镁和铁是植物光合作用中所需的微量元素。

二、植物的繁殖植物的繁殖方式可以分为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1. 性繁殖性繁殖是指通过种子进行的繁殖方式。

植物的性繁殖需要两个个体参与:雄性和雌性。

雄性植株会产生花粉,花粉可以被传送到雌性植株的柱头上。

在柱头上,花粉会结合雌性植株的卵子,形成新的种子。

新的种子中包含了来自雄性和雌性植株的遗传物质,具备了与父母植株相似或不同的特征。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优秀教案

《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优秀教案
3、提问:是不是所有植物都能用根、茎、叶来繁殖呢?请各小组在1分钟内确定出本组最感兴趣想研究的问题。
4、提问:请各组代表说说看,你们组最想研究什么问题?打算用什么植物研究?
(三)、设计方案
1、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一些植物的根、茎、叶,提供给大家进行研究,大家先来认识一下,说出分别是什么植物及什么部位。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电子教案
杨士岗九年一贯制学校
主备人:王晓飞审核人:王晓飞2021年4月2021
课题
3.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一些植物能够进行营养繁殖。
过程与方法
能用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学习重点
2、那么,如何选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繁殖呢,让我们继续观看视频。
3、相信大家看得很仔细,老师还有一个问题,繁殖时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和工具呢?
4、展示并介绍《实验记录表二》的填法,各小组交流并完成实验记录表二。
5、交流各小组的研究方案。
6、修正研究方案:材料选择、条件控制、观察方法等。
(四)、指导学生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栽种植物
(二)、选择问题
1、交流记录表一。
2、谈话:我们知道,大多数开花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如西瓜、南瓜、冬瓜、向日葵等,还有些植物不用种子繁殖,例如马铃薯、生姜、菊花、吊兰、水仙、天竺葵、落地生根等,这些植物分别是用植物的根、茎、叶来繁殖的,这些繁殖方法都属于营养繁殖。(板书:利用根、茎、叶繁殖——营养繁殖)
知道一些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用根、茎、叶进行繁殖。
学习难点
利用一些植物的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不用种子怎样繁殖》教案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不用种子怎样繁殖》教案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不用种子怎样繁殖》教案课题:不用种子怎样繁殖教学目标:1、通过种植实验,掌握甘薯、月季和落地生根的根、茎、叶的繁殖方法。

2、通过通过种植实验,知道什么叫营养繁殖。

3、知道植物的组织培养,也是营养繁殖的一种方式,了解营养繁殖在拯救珍稀植物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甘薯、月季和落地生根的根、茎、叶的繁殖方法。

教学难点:用甘薯、月季和落地生根的根、茎、叶繁殖后,能长时间跟踪观察并做好记录。

教学准备:甘薯、月季苗、多肉植物——落地生根、花盆(带土)小铲、翦刀等。

提前一个月繁殖的甘薯、月季、落地生根。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提问:竹林里每年都会长出许多新的竹子,这些竹子是怎样长出来的?2、提问:除了种子能够繁殖以外,植物的哪些部分也能繁殖?怎样用这些部分繁殖?3、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不用种子怎样繁殖。

板书课题:不用种子怎样繁殖二、新课研究。

1、用甘薯的根进行繁殖。

(1)教师演示用甘薯的根进行繁殖。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

2、用月季的茎进行繁殖。

(1)教师演示用番薯的根进行繁殖。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

3、用落地生根的叶进行繁殖。

(1)教师演示用甘薯的根进行繁殖。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

4、发放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跟踪观察记录。

5、展现教师提前一个月繁殖的番薯、月季、落地生根。

6、讨论:根据这节课的尝试和老师展现的番薯、月季、落地生根的新植株,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7、讲述:有些植物的根、茎和叶脱离母体后,能生根抽芽,长成与母体一样的新植株。

这种繁殖方式叫作营养繁殖。

三、拓展与应用。

1、观看书本每18页拓展与使用,说一说什么是植物的组织培养?植物的组织培养有什么感化?。

《植物的营养繁殖》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植物的营养繁殖》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植物的营养繁殖》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植物的营养繁殖。

植物作为生物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如何获取养分、如何繁殖,对于生物圈的平衡和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植物的营养繁殖。

二、植物的营养方式1.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方式,也是氧气的来源。

2. 吸收土壤养分: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矿物质和其他养分,以供给生长发育和代谢所需。

植物根系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帮助植物获取足够的营养。

三、植物的繁殖方式1. 有性繁殖:包括花草植物的有性繁殖和裸子植物的有性繁殖。

花果植物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种子,裸子植物则是通过种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2. 无性繁殖:包括植物的各种无性繁殖方式,如植株的分蘖、茎的扦插、叶片的插条、根茎的扩展等。

无性繁殖方式可以帮助植物快速繁殖,并保留植物的遗传特征。

四、植物的繁殖适应性植物的繁殖适应性是指植物在环境条件不同的情况下,选择适宜的繁殖方式。

在干旱地区,植物可以通过根茎扩展的方式繁殖,以适应干旱条件;在湿润地区,植物可以通过种子的方式繁殖,以适应多雨的环境。

植物的繁殖适应性是植物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障。

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植物的营养繁殖,包括植物的营养方式、繁殖方式以及繁殖适应性。

植物作为生物界的一员,其营养和繁殖方式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加深对植物繁殖的了解,并尊重和保护植物生态环境,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家园。

六、作业1. 请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一下植物的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的异同点。

2. 选择一个您熟悉的植物,介绍其营养和繁殖方式,并说明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3. 准备一份展示材料,介绍植物的繁殖适应性,并与同学分享您的观点。

第二课时导学案课程名称:生物学课程内容:植物的营养繁殖授课教师:XXX导学人:XXX一、导学目的:1.了解植物的营养繁殖的概念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营养繁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营养繁殖的概念和用茎繁殖的主要方法;
2、了解嫁接的意义;
3、了解组织培养的意义、原理和在实践上的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植物营养繁殖操作的实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组织培养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实例,增强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继续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嫁接的概念、方法和意义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从茎繁殖的种类看:嫁接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但是,和其它两种比较(压条、扦插)操作起来较复杂,技术性相对较强。

从嫁接的意义上看:嫁接又是果树栽培上一种广泛运用的方法。

它能使一些通过种子繁殖不能保持亲本的优良品质的植物,利用嫁接而保持下去。

还可以通过嫁接提高植物的抗寒力、抗旱力和抗病虫害的能力,此外通过嫁接还可以改善果实的品质。

所以说:嫁接的技术在农村是有用武之地的。

2、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和意义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从概念上讲,组织培养指的是:在人工配制的营养物上(培养基)、在无菌的条件下,
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并使其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
株的技术。

这种技术虽然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研究,但真正成熟和大规模发展及利用还是近几十年的事。

它是植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植物生物技术的组成部分。

从原理上讲: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在离体情况下,培养植物体上的
一个体细胞使其生长发育成为一株完整的植物体。

从意义上讲:组织培养可以广泛的应用在:植物学基础理论研究、植物快速繁殖、
植物品种改良和细胞大量培养上。

3、理解细胞的全能性和准备营养繁殖的教具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

学生一般认为: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是由种子发育而来的。

而植物体上的一个细胞在特定的环
境中也能培养出一株植物体,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起来有困难。

所以,教师要设法使学
生能够明白:植物体上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含有全部的遗传信息。

在离体培养下,这些
信息可以表达出来,从而使植物细胞产生完整的植株。

教法建议
本节课的重点,不是要求学生学会营养繁殖的具体技术,而是把营养繁殖与以前学
过的基础知识联系起来。

例如,扦插时为什么要选择健壮的枝条?这可以联系有机物的贮藏。

关于扦插的直观教具,可以提前剪取健壮的月季、天竺葵等的枝条,将枝条的下部
浸在清水里,在温暖向阳的条件下,不久就在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课时可以展示
长有不定根的枝条。

关于嫁接的直观教具,可以提前对红梅、碧桃、菊花等进行嫁接,上课时展示嫁接
成活的植物体。

为了让学生初步掌握营养繁殖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本章还安排了一
节实习。

为了便于上好实习课,也可以指导学生用番茄、菊花以及仙人掌科的植物等
进行操作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