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与京剧之比较
京剧与歌舞伎

京剧的艺术特点
3、京剧脸谱 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 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 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と仮面剧に由来するもので、色には赤、白、黒、黄 色、绿などがあり、豪杰役や道化役あるいは动物役が 颜に施すもの。隈取りによって、人物の性格をあらわ します。知っておくとが演技や役割がわかりやすくな ります。(もちろん、これは原则で、例外もありま す。) 红:正义感、気骨のある人物。忠臣など。紫:温和な 人物で忠臣など。黒:谨厳実直で勇猛な人物。白:邪 悪で危険な人物。黄:策略家、凶悪。青:短気で気性 が激しい人物。绿:强暴で邪悪。金・银:神や仏、妖 怪など、人间にはない力を持っている。
京剧的艺术特点
1、表现手法 2、行当分类 3、京剧脸谱 4、唱腔分类 5、发音技巧 6、板式分类 7、伴奏乐器
1、表现手法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 演四项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 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 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 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 “舞”。 戏曲演员从小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演 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 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 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 充分地发挥京剧的艺术特色。更好地表现和刻画戏中的 各种人物形象。
京剧简介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 京劇の前身は徽調 (徽调)、漢劇(楚調)、昆 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 曲、秦腔、京腔を民間俗曲の影響のを见な 粹。 がら、公演芸术が一堂に集まり,その輝が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 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 やきを放つのである。 京調はペキンに形 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 成された戏曲伝统劇の一つである、これま 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 で計近くは百もの歴史でもある。それは、 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徽調和汉シーンの土台の上で、秦腔昆曲を 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 吸収した戯曲伝统劇などの一部の長所と特 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分布地 技と化しによって形成された。 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
京剧和歌舞伎的历史比较

京剧和歌舞伎的历史比较作者:张玉婧来源:《教育界》2012年第31期【摘要】京剧和歌舞伎作为中日两国的国粹经常会被比较,本文以京剧和歌舞伎的历史为切入点,从比较的依据入手,比较两者出现的时间,以确定其历史长短。
比较的前提和依据不同京剧和歌舞伎的历史会有很大差别。
【关键词】京剧歌舞伎整体要素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京剧和歌舞伎都是两国文化中璀璨的瑰宝,是东方传统艺术中的奇葩。
笔者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歌舞伎的历史竟然比京剧早200多年,京剧应该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什么它的出现会晚于歌舞伎呢?为解开这个疑问,本文将对京剧和歌舞伎的具体形成过程加以比较,以明确两者出现的先后顺序。
一、京剧的起源京剧的形成是一个融合了再融合、变化了再变化的复杂过程。
她的萌芽从清代康熙末年“花部”滋生繁盛就开始了,而徽班则是她的直接摇篮。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州的商人组织戏班进京参加清乾隆皇帝八十寿辰的庆祝演出。
之后,又有一些徽戏的班社相继进京,以“四喜”“春台”“和春”最为著名,加上“三庆班”,合称为当时轰动京城的“四大徽班”。
经过五六十年的衍变,在1828年左右,汉剧进入北京和徽班合并,并且将北京话作为舞台语言,这样,一个独特的戏曲种类——京剧诞生了。
二、歌舞伎的起源要弄清歌舞伎的起源就必须先弄清楚“かぶき者”这个概念。
“かぶき”是从“傾(かぶ)く”这个词衍变而来的,用来形容异于常人的奇怪的行为。
在战国时代末期到江户时代初期的由战乱转向和平的时代,从室町时代到战国时代一直流行的“下克上”的风潮也逐渐退去。
武士们生活在和平的时代,感觉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开始怀念“下克上”的乱世,于是他们开始穿奇装异服,过起了放荡的生活。
人们把这些人叫做“かぶき者”。
1603年(庆长八年),出云大社的巫女阿国在北野天满宫的庆典上和着当时的流行乐曲,表演了当时很流行的叫做“ややこ踊り”的奇特舞蹈。
阿国当时身着男装,还在表演中加入了“かぶき者”的元素,创造了当时最先进的表演方式。
世界五大戏剧形式

世界五⼤戏剧形式世界五⼤戏剧形式⼀.歌剧,是将⾳乐的声乐与器乐、戏剧的剧本与表演、⽂学的诗歌、舞蹈的民间舞与芭蕾舞、舞台美术等融为⼀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等组成,有时也⽤说⽩和朗诵。
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有合唱队伴唱,有些朗诵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真正称得上“⾳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随着⽂艺复兴时期⾳乐⽂化的世俗化应运⽽⽣的。
歌剧被视为西⽅经典⾳乐传统的⼀部分,因此和经典⾳乐⼀样,流⾏程度不及当代的流⾏⾳乐,近代的⾳乐剧则被视为歌剧的现代版本。
歌剧最早出现在16世纪的意⼤利,既⽽传播到欧洲各国,⽽德国的海因⾥希·许茨、法国的让-巴普蒂斯特·吕利和英格兰的亨利·珀赛尔分别在他们⾃⼰的国家,开创了17世纪歌剧的先河。
⼀直到18世纪,意⼤利歌剧依然是欧洲的主流,纵然巴黎吸引了不少外国作曲家到法国谋⽣,⽽韩德尔最终落脚英伦。
⽽意⼤利歌剧的主流⼀直是正歌剧,直⾄格鲁克在1760年代推出的“⾰新歌剧”,以对抗正歌剧的矫揉造作。
⽽今天依然著名的18世纪歌剧巨匠,显然是莫札特。
莫札特少年时先以正歌剧起家,既⽽以意⼤利语喜歌剧,风⾏各地,尤以《费加罗的婚礼》、《唐·乔望尼》和《⼥⼈皆如此》为⼈称颂。
⽽莫⽒倒数第⼆部歌剧《魔笛》(最后⼀部为狄多王的仁慈),更是德语歌剧的指标性作品。
19世纪初期是美声(bel canto)风格歌剧的⾼峰期,风⾏当时的罗西尼、多尼采蒂和贝利尼等⼈的歌剧,时⾄今⽇,依然常见于舞台。
与此同时,贾科莫·梅耶贝尔的歌剧作品则成为了法式⼤歌剧(Grand Opera)的典范,并风⾏全法。
⽽19世纪中后叶则被誉为歌剧的“黄⾦时期”,其中理查德·⽡格纳和朱塞佩·威尔第在德国和意⼤利各领风骚。
⽽黄⾦时期过后的20世纪初,西欧歌剧继续演变出不同风格,如意⼤利的写实主义(verismo)和法国的当代歌剧,和及后贾科莫·普契尼和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作品。
浅析中国京剧与西方歌剧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国京剧与西方歌剧的文化差异作者:安永明来源:《参花·下半月》2015年第07期中国京剧艺术与西方歌剧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性,这与其他事物的产生有共同特点,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中国京剧和西方歌剧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两种古老的戏剧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但在形成时间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西方的歌剧艺术诞生时间比中国的京剧艺术要早。
因此,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中西方戏剧艺术各自存在着某些特殊的条件和原因导致它们形成和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一、中国京剧艺术与西方歌剧艺术的含义(一)中国京剧艺术京剧,别名平剧、京戏,是一种程式化的综合性艺术,集音乐、表演、脸谱、化妆、文学、服饰为一体的舞台戏剧表演。
京剧源起于清朝乾隆时期,古时有“四大徽班”进京演出,徽班的艺术家专于研究,在它的行为艺术基础上结合了来自湖北的汉调艺术,以及昆曲、秦腔的表演方式,后又吸收了来自民间的曲调,最终形成了“京剧”。
京剧又有“国粹”之称。
由于京剧艺术包含着多种多样的戏曲模式转化而成,因此它也具有多种多样的表演特色。
京剧除了具有传统戏曲艺术的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以外,还具有装扮角色、表演故事等新颖艺术表演模式,形成了京剧本身的独特气质。
(二)西方歌剧艺术歌剧也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它包含歌唱、诗歌、舞蹈等。
歌剧来源于古希腊的悲剧。
16世纪初“数字低音”的使用,为歌剧事业的产生和形成做了充分的准备。
并且西方歌剧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为歌剧的发展制造非常良好的契机,第一部歌剧《达芙妮》是1597年上演的,但因这部歌剧后来遗失,所以世界公认的第一部歌剧是《奥菲欧》。
伴随着歌剧的发展,更加展现出人文化、民主化的特点。
二、中国京剧与西方歌剧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一)文化背景因素中国京剧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其产生的文化背景主要来源于地主阶级更加注重对生活的享受。
此时的中国经济贸易发展迅速,西方文化的介入促进了中国京剧的发展。
我国京剧与欧洲歌剧的异同

2018-05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民间奇葩,,。
,我国京剧与欧洲歌剧的异同李星宛(延边大学,吉林延边133002)摘要:我国的京剧和欧洲的歌剧都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表演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作为东西方两种传统的表演形式,京剧和歌剧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相同之处,同时还有很多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别,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京剧和西方歌剧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为京剧与歌剧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京剧;歌剧;相同;不同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4-0153-01我国的京剧和欧洲的歌剧分别代表着东方戏剧文化和西方戏剧文化的最高水准,也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
我国的京剧是我国戏剧文化的精华,汇聚了音乐、舞蹈以及各种表演艺术,代表着我国戏曲的最高水平,所以京剧也被成为我国的国粹。
欧洲的歌剧是西方戏剧的代表作,主要起源于节日庆典活动,也是集各种声乐、舞蹈、器乐以及各种表演形式等于一体。
我国的京剧与西方的歌剧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但是二者又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一、我国京剧与欧洲歌剧的相同之处我国的京剧和欧洲的歌剧都属于舞台剧类型,都是在特定的场景之中进行表演的,都是演员在台上对观众所进行的演出,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对人物和故事内涵进行最大化的描述,在京剧和歌剧表演中都有很多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独特的唱腔等,能够突破场地和舞台的限制,为观众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内容。
我国的京剧和欧洲的歌剧都代表着人类对于歌唱艺术的审美需求,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象征。
京剧和歌剧都是以音乐作为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并且都把音乐和歌唱艺术充分融入到了整个的舞台表演之中,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从二者的表演方式上来看,京剧之中存在着很多与歌剧相类似的内容,比如我国京剧中的净角的演唱方式和歌剧的延长方式就非常相似,京剧中的花旦和青衣演唱方式与歌剧中的花腔高音和女高音非常相似,京剧中的老生唱法和作用与歌剧中的男高音作用非常相似,这些都是我国京剧和欧洲歌剧之间的相似之处。
歌剧中英雄男高音与京剧“净”角的用声方式之比较

之 . 歌 之 不 足 . 知 手 之舞 之 . 之 蹈 之 也 ” 咏 不 足 。嘴 先 秦 时 诸 如 官 员 升 堂 、 主 宴 会 、 待 宾 朋 、 庭 闲叙 等 不 同 场 宾 接 家
甚 床 山 楼 京 期 理 性 的 “ 言 志 ” 渡 到感 性 的 “ 缘 情 ” 即 认 为 艺 术 归 面 , 至 还 可 以 当 作 门 、 、 、 等 布景 。再 者 , 剧 的 舞 诗 过 诗 . 根 结 底 是 情 感 的表 现 所 以 中 国文 化 体 系 形 成 的过 程 台 时空 也 极 具 虚 拟 性 与 西 方 的戏 剧 舞 台 时 空要 求 情 节 、 在
中将 “ 表 现 ” 为艺 术 发 展 的 主体 性 存 在 表 现在 京 剧 艺 时 间 、 点 三 方 面 保 持 在 一 天 内 而 完 整 一 致 的传 统 “ 一 重 作 地 三 法 京 术 中 . 具 有 区别 于 西 方 戏 剧 艺 术 的独 特 表 现 手 段 和 艺 术 律 ” 则 恰 好 相 反 的 是 . 剧 的舞 台 时 空 所 表 现 的 往 往 不 它
的核 心 价 值 , 不 是 将 其 简 单 的 嫁 接 、 而 融合 , 者 甚 至 是 妄 之 体 现 出 独 特 的形 式 美 或
自菲 薄 的完 全 贬 抑 本 民族 文化 的精 髓 . 已成 为 中 国音 乐 发 展 的 当务 之 急
一
京 剧 表 演 的 虚 拟 性 是 指 京 剧 充 分 吸 收 了我 国古 典 美 学 传 统 注 重 写 意 性 的特 点 , 过 “ 实 相 生 ” “ 通 虚 、 以形 写 神 ” 。
《 中 演 术特 色 , 表现 出一 种“ 与不似 ” 写意 性 . 表 现 、 都 似 的 将 抒 的 主 观 性 。例 如 ,萧 何 月 下 追 韩 信 》 , 员在 舞 台上 跑 几 个 圆场 就 表 现 赶 了几 十里 路 程 . 述 了萧 何 星 夜 兼 程 追 回 讲 情 、 意作 为 最 高 的艺 术 追 求 。 写
中国京剧与意大利歌剧比较

• The repertoire of Peking Opera is mainly engaged in fairy tales of preceding dynasties, important historical events, emperors, ministers and generals, geniuses and great beauties, from the ancient times to Yao, Shun, Yu,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the dynasties of Qin, Han, Sui, Tang, Song, Yuan, Ming, Qing. Some of them also were adopted from the literature and classical novels, which are well known among the public but may not be an accurate account of history.
咏叹调咏叹调是歌剧中主角们抒发感情的主要唱段它们的音乐很好听结构较完整能表现歌唱家的声乐技巧因而我们经常也会在音乐会上听到它们如蝴蝶夫人的咏叹调晴朗的一天茶花女的咏叹调为什么我的心这么激动和罗西娜的咏叹调我的心里有一个声音等等
The contrast between Peking Opera and Italian opera
• The music of Peking Opera is that of the "plate and cavity style".Its melody with harmonious rhythms is graceful and pleasing to the ears. The melody may b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Xipi" and "erhong", guiding pattern, original pattern, slow pattern, quick pattern, desultory pattern being their chief patterns. The performance is accompanied by a tune played on wind instruments, percussion instruments and stringed instruments, the chief musical instruments being jinghu (a twostringed bowed instrument with a high register), yueqin (a four-stringed plucked instrument with a full-moonshaped sound box), Sanxian (a three-stringed plucked instrument), Suona horn, flute drum, big-gong, cymbals, small-gong, etc.
京剧样板戏乐队编制与西方歌剧管弦乐队编制的对比——以歌剧《图兰朵》为例

165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19锣,与西洋打击乐器木琴、钟琴、管钟、钢片琴、竖琴和管风琴等相结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音响效果,对音乐的戏剧性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普契尼在这部歌剧中还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中国的五声音阶和民族曲调,他巧妙地用管弦乐与这些曲调结合在一起,相互映衬,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异国东方气息。
通过这种方式,让听众在聆听中仿佛置身于故事的发生地,感受故事的情节,增强了整个戏剧的感染力。
另外普契尼还用具体的乐器组来呈现《图兰朵》里的主要人物和固定主题,例如,用庄严厚重的管弦乐齐奏的皇宫主题,配上短笛、长笛、单簧管、三角铁、木琴、钢片琴和竖琴,装饰性地展示了皇宫的灿烂华丽;铜管乐领衔演奏的图兰朵公主主题,温柔忧伤的萨克斯管配上稚嫩的童声合唱营造出的空灵唯美之感;在表现悲情角色柳儿时,则用轻柔的弦乐组配上细腻婉转的长笛、双簧管和单簧管,刮奏的竖琴模仿出柳儿的滚滚泪珠;在描写三位大臣平、庞、彭时,用拨奏的弦乐组搭配木管组,加了弱音器的小号和三角铁、钢片琴给人带来一种诙谐感。
普契尼精准地运用各具特色的乐器,成功地塑造出鲜活的人物特点,如此宏大的乐队编制也对音响、气氛的渲染上的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京剧样板戏的乐队编制(一)传统京剧的乐队编制传统京剧乐队的编制,主要分为“文场”和“武场”两个场次。
文场用“三大件”,即京胡、京二胡和月琴(如加上小三弦,即为“四大件”)作为主奏乐器,配合人物唱腔,渲染人物情感。
武场则主要依靠打击乐器,即板鼓,大锣,小锣,铙钹,也称“打击乐四大件”,来带动音乐氛围,根据剧情以及人物各色的表演动作,配合着丰富的锣鼓点,加强了武场的伴奏气氛。
(二)样板戏的乐队编制京剧样板戏的乐队突破了传统戏曲音乐伴奏的模式,伴奏保留了传统京剧的“文场”和“武场”,结合西洋管弦乐队,还加入了一些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形成了中西混合的小型管弦乐队编制。
样板戏首先要突出的是人物唱腔,整个乐队伴奏都是为了烘托人物演唱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人把京剧称做“Beijing Opera” (北京歌剧)。这种翻译涵义混淆了京剧 与歌剧的区别,让外国人误以为京剧是 “在北京表演的西洋歌剧”。 京剧是中国戏剧的重要表演形式,歌 剧是西方戏剧的重要表演形式,两者之间 既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又存在着“质”的 差别。 关键词:中国京剧 西方歌剧 “京”字式比较
back
20
(一)表现形式
• 中国京剧舞台地点设置随意性比较大,可以是宫 廷承应、贵族堂会或是民间戏园,甚至农村草台 戏,一般也都有或大或小、或豪华或简陋的舞台。
• 西方歌剧对舞台要求比较高,上演在金碧辉煌的 歌剧院。
21
22
BACK
23
24
25
26
27
(二)、表现内容
中国京剧舞台演绎以虚拟为核心,写意性强, 舞台上只需要极其少量的道具。 大道具虚拟处理,如车、马、船等,小道具 则多用实物,如手帕、扇子等。在时空表现上更 具有极大的自三)以个人表演为中心和以演唱为中心 的区别
(1)、中国京剧是以个人表演为中心的
首先,中国京剧的表演是按角色来分的,如生、 旦、净、丑等诸行,各行有各行的表演程式。念 白、上下场、动作、舞蹈、感情的表达、哭、笑 甚至咳嗽都有严格的规范,这就是表演的程式。 京剧的唱腔一唱三叹,节奏平缓,剧情进展缓慢。 因此,中国观众除了要看剧中的故事内容之外, 更看重的是演员的表演。如《贵妃醉酒》
28
而欧洲歌剧受到现实主义戏剧 的影响,舞台使用大量的写实性装置道 具和布景,在时间和空间处理上不像中 国戏曲那样自由,虚少实多。舞台布景 装置、道具服装、灯光照明无不运用最 新的科技手段,以追求舞台效果的豪华、 绚丽和逼真。(塞维利亚理发师)
29
• 欧洲歌剧的写实性反应了人们 喜爱“逼真”的艺术,而中国 京剧所表现“第二世界”这种 高度的简约,好比中国画的 “布白”,留给观众无限想象 的空间,这正是中国人内敛、 含蓄的民族性的体现。
11
从两种戏剧的发展历程来看,尽管它们最 初都是当时一些贵族和风流雅士在宫廷里 聚会(社交)时附带的一种艺术欣赏活动。但 二者文化形态差距较大:
BACK
12
首先:二者诞生于不同的社会制度
中国的京剧形成在清朝,属于封建社会性质下的艺术 表达形式。 京剧中表达的抗争性的曲目较少,更多的是符合封建 社会统治要求下的中庸的、平和的、含蓄委婉的效果。
35
其次,西洋歌剧动作表演显简单, 站着咏叹就可以了,表演动作幅度 不大,主要强调唱,有些西洋歌剧 演员,他们的表演就很省略,如帕 瓦罗蒂演的《绣花女》唱《冰冷的 小手》前摸钥匙的一场戏。
36
世界十大歌剧
• • • • • • • • • • • 《浮士德》 《乡村骑士》 《图兰朵》 《卡门》 《阿依达》 《茶花女》 《弄臣》 《奥赛罗》 《托斯卡》 《蝴蝶夫人》 《艺术家的生涯>>
15
歌剧受西方哲学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如,著名哲学家、美学家黑格尔,著名学 者培根
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指导下,西方歌剧 的表演形式也向真实的方向发展,从而逐 渐形成了一种力求在各个层面上都达到真 实的审美取向。
16
再次,两者受到不同美学文化 的影响
中国京剧是在诗、歌、词、赋、曲、技以及绘 画、书法等其他艺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是中国古典美学之集大成者。 它特有的美学特征与东方人的润饰自然、含蓄 委婉的高度写意性的艺术审美观是一脉相承的, 体现了中国戏曲舞台艺术的特性。。
13
西方歌剧形成于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并受到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西方歌剧表现出的是追求一种强烈的、无限的 美丽以及清晰雄伟的个性。
14
其次,两者受到不同的哲学思想 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思想学派以儒家和道家为主,我国 的哲学也是由老子和孔子开始的。 受孔孟思想的影响,京剧剧本以反映现实 的剧情和君臣父子的礼教为主。
7
上海为中心的南派京剧世家
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梅兰芳)
世界各地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
8
9
诞生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已有400多年 的历史。 文艺复兴时期,复兴古希腊悲剧
最早的一部是取材于希腊神话的歌剧《达夫尼》 (Daphne)
10
歌剧在法国最先得到改造,率先将芭蕾场面 运用在歌剧中 至18世纪末歌剧内容变得深刻,纯朴、自然。 19世纪以后,西方各国歌剧大师(意大利的 罗西尼,俄罗斯柴科夫斯基,法国比才)为 歌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7
• 西方美学和艺术体系长时期以来以再现论和 再现性艺术占主导地位,再现论艺术观强调 艺术对自然的模仿,强调艺术形象与其所反 映的客观对象的自然形态的逼真性。 • 歌剧作品有其特殊性,并且强调行动、时间、 地点的统一性,追求使观众相信、投入、进 而产生逼真的生活幻觉的审美原则。
18
19
• 中国京剧与欧洲歌剧在艺术表现上既存在着相 似之处,又存在着“质”的差别。 • 特定的演出场所。随着中国京剧的开场锣 鼓的响起与西方歌剧院的三声开场铃声,观众 “进入”与己不同的“第二世界”,在这一点 上中西是相同的。从其舞台设置、时空表现来 看,中西方的处理手法却截然不同。
2
共 三 时 一 小 : 口 点 一 横
历 时 : 一 竖
3
京剧和歌剧的发展史
纵向
横向
文化背景差异 及其原因
社会制度的影响 哲学思想的影响 美学文化的影响
艺术展现 形式的差异
表现形式 表现内容 演唱形式
点
4
5
6
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万寿”祝寿
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进京” 西皮与二黄两种腔调的交融(昆曲,秦腔, 京音化) 形成新的剧种--京剧
31
32
水袖的基本动作有:甩、掸、拨、勾、挑、抖、打、 扬、撑、冲10种
33
34
(2)、西洋歌剧则是以演唱为中心
首先,西洋歌剧是作曲家根据历史而创作 的,作曲家的权威超过一切。咏叹调一旦 写出就不再改变。
角色的个性在作曲家分配声部时已确立(抒 情、花腔女高音或男高音),剧中男女主人 公以及一些重要的角色,都有各自对应的 乐谱和曲调,其中男女主角演唱篇幅较大, 也容易产生著名咏叹调唱段。
京剧名曲
《贵妃醉酒》 《昭君出塞》 《穆桂英挂帅》 《盗玉马》 《赤桑镇》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