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部经典作品看音乐剧与歌剧的不同(一)

合集下载

音乐剧《猫》

音乐剧《猫》

《猫剧》特色 猫剧》
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通过戏剧元素,舞蹈元素,音乐元素, 音乐剧是综合性的审美舞台消费艺术,通过戏剧元素,舞蹈元素,音乐元素,舞 美元素四方面让观众走近音乐剧,了解音乐剧. 美元素四方面让观众走近音乐剧,了解音乐剧. )、音乐剧 音乐剧《 (一)、音乐剧《猫》的地位 《猫》是世界上最经典、最伟大、最成功的音乐剧,是由英国著名音乐剧、 歌剧大师安德鲁·洛伊·韦伯于1977年以英国著名诗人T.S.艾略特的诗集《 歌剧大师安德鲁·洛伊·韦伯于1977年以英国著名诗人T.S.艾略特的诗集《老负 鼠讲讲世上的猫》为蓝本而创作的音乐剧。《 鼠讲讲世上的猫》为蓝本而创作的音乐剧。《猫》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 功的作品。1981年 11日首演于新伦敦剧院, 1983年登上著名音乐剧之都百 功的作品。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新伦敦剧院, 1983年登上著名音乐剧之都百 老汇的舞台,从此《 老汇的舞台,从此《猫》一炮走火并连续演出至2002年5月11日在它21岁生日 一炮走火并连续演出至2002年 11日在它21岁生日 时,在同一个剧场落幕.是伦敦和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3年获得最 在同一个剧场落幕.是伦敦和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3年获得最 佳音乐剧奖等7项托尼奖.被授予“世纪音乐剧” 佳音乐剧奖等7项托尼奖.被授予“世纪音乐剧”称号。 剧中一曲《回忆》(Memory),已经成为音乐剧音乐经典.与此同时,《 剧中一曲《回忆》(Memory),已经成为音乐剧音乐经典.与此同时,《猫》 还多次到世界各国进行巡回演出。《 还多次到世界各国进行巡回演出。《猫》已在全球演出了近7000余场,并创 已在全球演出了近7000余场,并创 造了近200亿的收入。凭着难以打破的票房纪录,《 造了近200亿的收入。凭着难以打破的票房纪录,《猫》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 连续公演最久的音乐剧。《 连续公演最久的音乐剧。《猫》在世界范围内已拥有超过6500万观众,并以 在世界范围内已拥有超过6500万观众,并以 14种语言、超过40个版本、在全球近300个剧院、超过150个城市隆重上演。 14种语言、超过40个版本、在全球近300个剧院、超过150个城市隆重上演。 2003年音乐剧《 2003年音乐剧《猫》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上海大剧院的舞台,引起了强烈的轰动 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上海大剧院的舞台, 效应.那么为何音乐剧《 效应.那么为何音乐剧《猫》如此震憾人心,所向披靡呢,今天就让我们一欣赏 如此震憾人心,所向披靡呢, 《猫剧》,领略猫的魅力. 猫剧》 领略猫的魅力.

第八单元《歌剧览胜》教案

第八单元《歌剧览胜》教案

教学内容: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八单元《歌剧览胜(一)》第1课教学目标:1、了解歌剧的基本含义,能够正确区别舞剧和歌剧。

2、能够了解1-2 部中国经典歌剧的基本故事情节。

3、能够学会演唱歌剧当中的一首歌曲,并进行简单表演。

教学重点:了解歌剧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能够做好歌剧表演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过程:(一)歌剧《白毛女》欣赏1、与舞剧进行对比,歌剧的不同之处。

(1)观看舞剧和歌剧视频片段,对比不同。

两种艺术形式不同在主要的表达方式,一种用舞蹈一种用唱歌。

舞剧是舞台剧本的一种,是以舞蹈作为主要表达手段的舞台艺术。

舞剧由若干要素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物、事件、矛盾冲突。

歌剧(意大利语:opera ,opere 为复数形)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

(2)而由于各国唱歌的方式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形成了各国的特色。

观看国外歌剧与国内歌剧演唱片段,对比不同点。

2、结合已学舞剧知识,谈一谈编排一台歌剧需要做哪些准备?歌剧具备: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艺术形式。

然而编排首先需要一位好的导演;需要专业的服装、道具、音响师;需要出色的演员表演;需要背景及背后工作人员;齐心合力,共同完成,它是一项集体的艺术。

3、聊一聊歌剧《白毛女》的故事情节。

(分小组讨论,各组相互完善)剧本情节是地主恶霸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污辱其女喜儿,喜儿被迫逃入深山成了“白毛女”。

八路军来到了该地区,喜儿重见天日。

4、为歌剧《白毛女》划分故事章节。

(1)杨白劳、喜儿开开心心过年;(2)地主恶霸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污辱其女喜儿;(3)喜儿逃入深山成了“白毛女”;(4)八路军解救喜儿。

5、聆听2 首《白毛女》歌曲,说一说可以将它们放置在歌剧《白毛女》故事的哪个部分?聆听《北风吹》和《扎红头绳》(二)歌剧《江姐》绣红旗部分表演前期准备工作1、推选导演一至两人;2、导演编排故事,对同学讲解故事情节;3、安排服装、道具、音响各一人,与导演协商,自行制作道具并搜集音乐;4、选出孙明霞、难友甲、杨二嫂、江姐、难友乙、送饭人等角色扮演者,分角色对(串)台词;5、背景合唱人员练习歌曲《太阳出来了》和《绣红旗》;三)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歌剧,同时做好了歌剧表演前的基本工作,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来表演歌剧《江姐》,这将是我们全班参与编导演的第一部歌剧,我将制作成录像送给大家,同学们,期待下节课的再见。

音乐剧知识:音乐剧好看的十大理由

音乐剧知识:音乐剧好看的十大理由

音乐剧知识:音乐剧好看的十大理由音乐剧作为一种融合了音乐、舞蹈和戏剧元素的艺术形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它不仅能够带给观众视听的享受,更能让人深入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和内涵。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音乐剧为什么会让人如此喜欢,以及它有哪些值得我们喜欢的理由。

1.感情表达更加深刻音乐剧以歌曲、音乐和舞蹈作为主要表现形式,能够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通过歌曲的表达,演员们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角色的情感,让观众产生共鸣。

2.多样的音乐风格音乐剧中的音乐风格非常多样,可以涵盖流行、古典、摇滚、爵士等等各种音乐类型。

这使得音乐剧能够满足不同观众对音乐的喜好,同时也丰富了观众的音乐体验。

3.视听盛宴音乐剧在舞台表现形式上非常丰富多样,包括舞蹈、服装、道具等方面都是视觉的盛宴。

同时,搭配上美妙的音乐,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视听享受。

4.生动的舞台表现音乐剧以舞台表演形式呈现,通常会有精心设计的舞台布景和灯光效果,以及丰富多彩的服装和化妆。

这些都能够让观众在视觉上得到极大的满足。

5.情感共鸣音乐剧的叙事通常都很具有情感张力,能够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观众在欣赏音乐剧的过程中,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而产生共鸣,对故事中的情感更加投入。

6.情节曲折、戏剧性强音乐剧通常情节曲折、戏剧性强,会给人带来更加震撼的观赏体验。

剧中的主题、冲突和转折都会让观众产生更强烈的观赏欲望。

7.雄厚的文化底蕴音乐剧是一种融合了音乐、戏剧和舞蹈的艺术形式,具有雄厚的文化底蕴。

许多音乐剧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能够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得到文化的熏陶。

8.有力的演员阵容音乐剧通常会有一支强大的演员阵容,他们不仅在音乐、歌唱和舞蹈方面具有出色的表现,更能够通过他们出色的表演带给观众更加深刻的观赏体验。

9.经典作品不断演绎许多经典的音乐剧作品会不断地被演绎和改编,每一次演绎都能够带来新的惊喜。

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原创经典作品,还能够感受到不同演绎带来的新的视听冲击。

浅析音乐剧《猫》

浅析音乐剧《猫》

浅析音乐剧《猫》作者:王清泉来源:《北方音乐》2014年第16期【摘要】安德鲁·韦伯是英国著名的作曲家。

作为安德鲁·韦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猫》,是百老汇历史上上演时间最长的一部作品。

《回忆》是《猫》剧中最为经典的唱段,也是贯穿全剧发展的重要部分。

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音乐剧;《猫》;《回忆》《猫》剧是韦伯根据艾略特的诗创作出了历史上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是一部在百老汇上演20年依然经久不衰的音乐剧巨作。

《猫》剧在中国上演以后,我国便选拔了一些音乐剧的演员,准备排练《猫》。

但是由于我国音乐剧人才比较匮乏,所以存在了很多的问题。

一、《猫》剧分析在音乐剧《埃维塔》取得成功后,韦伯与伙伴莱斯分道扬镳了,对于韦伯来说,莱斯的离去使他不得不重新寻找创作题材,这时,他想起了童年深深影响过自己的一本诗集——艾略特的《擅长装扮的老猫经》。

因此他决定将它写成音乐剧。

但当时艾略特已经去世,因此艾略特的遗孀便给了韦伯一些诗集和故事,使得韦伯找到了创作的主题。

到了努恩作词兼导演两人共同把这部童话舞台搬上了舞台。

在《猫》剧中,最有名的一首歌曲就是《回忆》,但当时只是曲子,没有歌词。

努恩又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根据剧情的内容写出了唱词,这首经典的歌曲就这样诞生了。

这部音乐剧的主要内容是在一个特殊的夜晚,每年一次的杰里科猫家族庆贺会上,所有的猫儿们聚集在一起,希望自己能够被派到“九重天”上获得新的生命。

并且每一只猫都讲述自己的故事,所有的猫在欢快的气氛里舞蹈,偶尔会遇到麻烦,也会碰到可怕的事情。

其中有一只原来很华丽的猫格里泽贝拉,当年她经受不住外面世界的诱惑离开群体独自闯天涯。

而现在的她衣衫褴褛,贫困潦倒。

她渴望回到猫的家族,然而她的同伴不肯接纳她,也无法原谅她当年的背叛。

她在失望和无奈中唱起了那首优美又略带忧伤的歌《回忆》。

最后,所有的猫都接受了她,并把重生的机会给了她。

《回忆》是《猫》剧中最经典的一首歌曲。

《江姐》学案检测-【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江姐》学案检测-【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江姐》学案检测一、学习目标1.通过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

2.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受江姐英勇无畏。

二、学习重点分析人物言行,心理,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积累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三、学习难点感受江姐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四、学习过程1.作者简介阎肃(1930年5月9 日~2016年2月 12日), 原名阎志扬, 男, 汉族, 河北保定人, 肄业于重庆大学,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

1950年9月参加工作, 195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6月入伍。

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空政歌剧团编导组组长,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大军区正职生活待遇和政府特殊津贴。

2.作品介绍歌曲:《红梅赞》《敢问路在何方》《前门情思大碗茶》《我爱祖国的蓝天》《北京的桥》《长城长》《雾里看花》《军营男子汉》《故乡是北京》《唱脸谱》《风雨同舟》《连队里过大年》《天职》《打赢歌》《雪域风云》《梦水乡》歌剧:《江姐》《党的女儿》《特区回旋曲》《忆娘》《胶东三菊》《刘四姐》京剧:《红岩》《红色娘子军》《年年有余》《夜度》《敌后武工队》《红灯照》(二) 歌剧知识西洋歌剧起源于16世纪末叶的佛罗伦萨。

以意大利语演唱、以意大利形式写作的歌剧,在此后的两个世纪间,一直支配着全欧洲的歌剧界。

随后在德国、波希米亚、俄国和西班牙等歌剧音乐后进国家中,也先后产生了以本国的语言演唱、采用民族素材,为本国人民写作的歌剧。

这种歌剧作品,后来就笼统地称谓民族歌剧。

中国十大著名歌剧,分别是《白毛女》、《刘胡兰》、《王贵与李香香》、《小二黑结婚》、《草原之歌》、《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红霞》、《刘三姐》。

一般而言,较之其他戏剧不同的是,歌剧演出更看重歌唱和歌手的传统声乐技巧等音乐元素。

高中音乐人音版公开课教案卡门(选曲)歌剧

高中音乐人音版公开课教案卡门(选曲)歌剧

AP高三音乐圣殿的明珠《歌剧》一、随心所欲话歌剧1、欣赏《我的太阳》你知道这首歌曲吗?什么唱法?这种唱法诞生于哪里?美声唱法诞生于意大利,又叫意大利唱法,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它代表着一种演唱风格和声乐学派。

美声唱法采用比其它唱法的喉头位置较低的发声方法,因而产生了一种明亮、丰满、圆润又具有金属色彩富于共鸣的音质。

在哪种艺术形式当中,都是采用的美声唱法?——歌剧2、学生活动:畅所欲言——我所知道的歌剧:综合性艺术。

3、设问:知道歌剧诞生的日子吗?1600-1750巴洛克时期4、关于歌剧:歌剧可说是西洋音乐中历史最悠久且仍在流行的音乐形式,欣赏歌剧基本上是对西洋音乐从文艺复兴晚期到现代的纵览。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音乐风格,不同的政治环境,不同的社会思潮,具体而且真实的反应在歌剧这样的综合艺术之中。

所以,我们要了解西方文化,歌剧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口。

5、学生自由发言:但是有同学说我不喜欢歌剧怎么办?为什么我不喜欢歌剧?是的,真心听不懂啊。

试想一下,我们请一个从来没接触过中国戏曲的外国人去剧院听一晚上京剧,不晕才怪。

所以,我向老外介绍京剧我怎么做的?1、听经典唱段——比如《贵妃醉酒》,听听李玉刚的版本2、了解故事情节那么我们走进歌剧院不也同样如此?二、走进歌剧院1、是了解剧情2、反复听经典唱段。

除此以外,我们可以在欣赏中注意到歌剧艺术所特有的表现手段。

比如,高超的歌唱技巧的展示,咏叹调的戏剧性和抒情性,重唱的立体感、乐队伴奏的情感渲染、气氛烘托等等。

如果你听得多了,会对不同作曲家的歌剧写作风格、对同一个作曲家不同作品的特色、不同流派的创作观以及不同歌唱家、指挥家对作品的处理方式有所领会,在比较之中,你对歌剧这门艺术的魅力便会有更深的感受了。

三、说说你应该知道的十大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塞尔维亚的理发师》根据法国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由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罗西尼作曲《弄臣》三幕歌剧。

根据法国维克多.雨果的剧本《逍遥王》改编,由伟大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威尔第作曲《茶花女》三幕歌剧,根据法国小仲马剧本《茶花女》改编,威尔第作曲《卡门》四幕歌剧。

《歌剧魅影》之音乐鉴赏

《歌剧魅影》之音乐鉴赏

《歌剧魅影》之音乐鉴赏歌剧魅影是一部由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作曲的百老汇音乐剧,讲述了发生在巴黎歌剧院的一个神秘而凄美的爱情悲剧。

本文主要对其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加以评论,并就其中的精华即背景音乐和插曲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赏析。

最后简要阐述了中美音乐剧的差异以及音乐剧与歌剧的差异。

《歌剧魅影》可以说是一部折射着后现代魅力的剧作,首先它成功的改编了加斯通·勒鲁的原作小说,既保留了原作的风格又使之更适合舞台演出,提升了作品的可看性。

其次,巧妙的戏中戏令观众徘徊于现实与虚幻之间。

尤其是追逐幽灵的那一场戏,整个剧院,台上台下、四面八方响起了幽灵的声音,使观众置身其中,那句“我在这里”似乎就在他们的身边。

这部音乐剧的电影版和舞台剧版的情节基本一致,描述了十九世纪发生在法国巴黎歌剧院的爱情故事。

《歌剧魅影》中,背景音乐的表现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一、作为特定时间和空间出现的背景音乐,如在一开始的拍卖会上,当拍卖品水晶吊灯上的盖布被拉下时,音乐突然闯入画面,管风琴严峻的演奏营造出了突兀诡异的气氛。

这时出现了一支雄伟的旋律,随后旋律由弦乐和铜管乐器一起演奏,很好地表现给观众当年歌剧院热闹的场面以及非凡的气派;二、表现角色心理活动的背景音乐,当舞台上魅影的面具被克里斯汀揭下时,随着水晶吊灯的坠落,魅影趁机将克里斯汀带入地下。

在这里,前面出现过的多个主题音乐被连缀在一起并进行了变奏,音乐的紧张度不断加深,同时也体验出女主角的心理活动随着音乐的发展变得复杂起来;三、表现角色外在情感的音乐,由于克里斯汀被带走,所有的人都在焦急寻找她的下落,在这里,由双簧管的连续跳音构成主旋律,节奏欢快跳跃,旋律诙谐幽默,这段旋律充分体现出了众人的不知所措,起到良好的艺术效果,此外,这段音乐还采用了传统歌剧的演唱方式,既有独唱,又有重唱,把人物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通过音乐的修饰表现得淋漓尽致。

《歌剧魅影》中的插曲因为融会了复杂的爵士节奏和富于冲击力的音响律动,着重深入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给了观众以细细咀嚼回味的余地。

红色经典的现代演绎——谈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

红色经典的现代演绎——谈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

2019第5期中(总第300期)ZHONG GUO NONG CUN JIAO YU《野火春风斗古城》这部歌剧,以抗日斗争为背景,描述我党在冀中古城的地下工作者与日伪军展开生死的搏斗,在反复交织的民族情、战友情、姐妹情、母子情中,不断深入挖掘、从而展现人物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部歌剧的作者试图在实践中解决三个课题,分别是融合、继承、创新,使全剧音乐既具有时代的新意,又保持民族歌剧的特质,并力争解决好戏剧的音乐性和音乐的戏剧性这一对主要矛盾,所以剧中打造呈现了不少独具魅力的抒情唱段,同时不同音色、不同唱法、不同声部在剧情的发展中得到完整和谐的统一,可以说该剧是一部非常成功且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现代民族歌剧作品。

一、中国民族歌剧的兴起与发展中国的歌剧是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逐渐发展起来的,曾有人将中国的京剧称之为北京歌剧,其实中国的传统戏曲与欧洲兴起的歌剧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种戏剧形式是在两种戏剧形式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1942年至1950年是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高潮,第一次创作高潮是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明确指出“文艺要深入民间,以工农兵喜闻乐见的文戏形式进行创作。

”这使当时的作曲家们有了明确的创作方向,开展秧歌剧运动。

中国的第一部歌剧《白毛女》正是在当时秧歌剧的影响下诞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民族歌剧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歌剧题材以反映现实生活和赞颂英雄事迹为主,如《王贵与李香香》、《小二黑结婚》、《草原之歌》等。

1957年,中国音乐家协会与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召开了一次“歌剧研讨会”,为中国歌剧指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并且提供一系列的行政措施来支持帮助,这一时期中国民族歌剧发展一片繁荣,相继涌现了如《洪湖赤卫队》等一系列红色经典歌剧,使中国的民族歌剧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作顶峰。

二、中国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野火春风斗古城》是我国著名作家李英儒先生于195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李英儒先生以抗战题材做为背景,深刻的描写了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生活,并带领群众与日伪军在敌占区展开了生死搏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两部经典作品看音乐剧与歌剧的不同(一)
关键词:音乐剧歌剧异同通俗与传统分析
摘要:本文对音乐剧《猫》和歌剧《托斯卡》这两部经典作品在社会地位、戏剧元素、音乐元素、舞蹈元素的异同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音乐剧与歌剧的区别与联系,从中得出:歌剧和音乐剧这两种音乐体裁既彼此有深厚联系和相似点,又有相当的区别,分属不同的领域,但艺术上没有孰优孰劣的说法,只是艺术领域内百花齐放的两支而已。

音乐剧和歌剧都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用音乐来表现故事情节的音乐形式之一。

《猫》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代表作品之一,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新伦敦剧院,连续演出至2002年5月11日在它21岁生日时,在同一个剧场落幕,是伦敦和百老汇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1983年获得最佳音乐剧奖等7项托尼奖.。

而在众多的歌剧艺术作品中,普契尼的《托斯卡》则是所有歌剧中最富于戏剧性和吸引力的一部,也就是它自1900年罗马首演以来长盛不衰。

本文从《猫》和《托斯卡》这两部经典作品入手,浅析音乐剧与歌剧的区别和联系。

一、社会地位的差异
相对而言,歌剧可谓是“高雅艺术”,而音乐剧谓之“低俗”艺术。

对歌剧的欣赏是由于贵族圈子中文人墨客对古希腊崇高艺术的向往和憧憬,因而它一开始便带有强烈的贵族情趣与精英趋向。

不论是创作者还是观赏者,均是养尊处优的上层显贵和饱学之士。

20世纪初,源于欧洲
大陆轻歌剧传统的音乐剧,尤其是美国音乐剧极其适应市民社会和商业经济的土壤,深得观众喜爱,影响很快遍及全世界。

音乐剧以轻松、谐谑和生动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很明显,音乐剧之所以追求活泼自如,是有意与正统的歌剧的沉重晦涩的风格分野,赢得观众,占领市场,成为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

至此,歌剧和音乐剧形成了两个相互平行、风格迥异的戏剧形式。

并且,从发展过程来看,歌剧一直延续了传统与古典,成为一种典雅、高品位的代名词。

虽然它早已不是仅属于皇家贵族的音乐,但也并不是面向所有人的。

歌剧的艺术层次决定了它的欣赏者的欣赏层次和艺术品位。

然而音乐剧不是这样一种“高位”发展,可以说它是一种向下发展的艺术,是一种娱乐化、戏剧化、大众化、商业化的艺术,这使得音乐剧的受众更加广泛。

同时,社会背景是艺术发展的根基和土壤。

歌剧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那时欧洲社会的文化艺术无不效仿古希腊文化的典雅、严谨,歌剧于这个时候诞生,就决定了它的风格,决定了歌剧的发展方向。

音乐剧虽同样源于欧洲,但发扬光大的舞台却是美国,美国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开放、最活跃、最善改变的地方。

音乐剧这种形式不仅在感官上能够起到更强烈的冲击,同时以其娱乐化的精神和富于改变的手段迎合了美国社会的人生态度,成为人们的一种消遣。

再者,音乐剧和歌剧的不同地位还从人们的态度上看到,在那些歌剧和音乐剧广泛上演的国家,看歌剧是提前几周订好票,需要穿着正式的晚礼服入剧院,观看时要讲究礼仪,不能随便鼓掌;但是看音乐剧
就相对随意,而且一部音乐剧常年上演,只需提前半小时到剧院门口买张票就行了。

但是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音乐剧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地位还是很崇高的,能够到这些地方去观赏音乐剧是一种荣幸。

一些人认为音乐剧不能进大雅之堂,纯粹是误解,所谓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是人们定的,经典是永远的流行,歌剧也是几百年前的流行音乐,只不过传唱多年后剩下的精品自然就成了经典,今天流行的音乐剧中也一定会有几百年后仍在流行的经典。

二、戏剧元素之比较
在歌剧里,主人公总保持着优雅而高贵的举止来生活,相爱和死去。

在每次踏上旅途时,他们会祈祷,“主啊,我上路了!”仿佛这不仅是一次地理意义上的旅行,更是精神上的旅程。

但在音乐剧中,主人公与爱人告别的场景可以是杂乱的集市,甚至可以是垃圾场,他们也一定是疲惫不堪和心神憔悴。

起源于巴洛克时期(约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的歌剧,一直渴望成为一项伟大的艺术。

它想表现人类的共性,提取情感的精华,蔑视日常生活中的小智慧。

剧中的反面角色被刻画成十恶不赦的彻彻底底的坏人,英雄们则勇敢无畏。

而音乐剧中的男女主角更加人性化,他们也会犯错误,也可以失去工作,穷困潦倒,无家可归,但是他们经历挫折之后总能得到真爱、财富和幸福。

音乐剧并不追求卓越与出众,也没有野心。

音乐剧赞扬民主,它赞扬那些在平凡生活中追求浪漫和幸福的普通人,而对那些自命不凡的富人,尤其是贵族们,则充满了鄙视和嘲弄。

对比《猫》与《托斯卡》能让
我们更深地体会二者的不同。

《猫》的故事很简单: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聚会,众猫们会在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传说中猫有九条命,升天以后可以再次获得新生。

于是,形形色色的猫粉墨登场,尽情表现,用歌声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

最后,当年曾经光彩照人今日却无比邋遢的“魅力猫”以一曲《回忆》打动了所有在场的猫,成为可以升入天堂的猫。

剧种涉及各种不同类型的猫,这群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并被拟人化了的猫儿们组成了猫的大千世界。

在舞会上,它们各显身手,或歌或舞或嬉戏,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诉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

《托斯卡》是意大利伟大的作曲家普契尼根据法国剧作家萨尔杜的同名戏剧改编创作而成的一部三幕歌剧,歌剧讲述了1800年发生在罗马的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故事,故事发生的地点如今依然存在,那是在1800年的罗马,第一幕安排在圣安德列·德拉·瓦利一座美丽的教堂里,第二幕发生在斯卡皮亚位于帕拉索·发尼斯的家中,最后的悲剧发生在圣安杰罗城堡的城墙上。

三、音乐元素之比较
1.唱腔上的区别:从音乐剧《猫》和歌剧《托斯卡》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唱腔上的不同,在《托斯卡》中,歌唱者采用的是美声唱法,采用了大量的咏叹调和宣叙调,并且靠独唱的咏叹调引领全局,而咏叹调伴随着每一次戏剧性的转折将整部戏推向了高潮。

每一种歌唱方式都辅有乐器伴奏。

歌手由合唱队伴唱,在某些歌
剧中,合唱队的阵容甚至达到了整个交响乐团的规模,歌手所扮演的角色依照他们各自不同的音调分类。

歌剧中还运用了大量的音乐元素,其表演并不是说出来而是唱出来。

而音乐剧则属于流行音乐范畴,多数用流行唱法,也有用美声唱法的;但在正式场合歌剧绝没有用流行唱法的,因为发声方式完全不同。

虽然现在的演唱会流行和古典的融合比较时兴。

许多上榜的流行歌曲就是音乐剧的插曲,像《猫》中的《memory》,歌唱家也会演唱音乐剧的选段,例如“帕瓦罗蒂和他的朋友”系列演唱会,帕瓦罗蒂就经常演唱流行歌曲或是音乐剧,而流行歌星就很少演唱歌剧选段(莎拉布莱曼这类多栖的不算在内),毕竟歌剧演唱对于声音和唱功的要求远远高于流行歌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