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的解读

合集下载

如何解读胸部CT影像报告

如何解读胸部CT影像报告

如何解读胸部 CT 影像报告在医院进行 CT 检查后会拿到一份影像资料,上面有患者的个人信息、数据参数以及胸部成像图等方面,且上面都有英文简称,如医院名、患者姓名、以及检查编号排序、扫描日期跟时间等等内容,所扫描的数据包括电压、厚层、窗宽等,而窗宽指的是图像的CT 值范围,对于图像的对比度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窗位则包含有窗宽上下限的平均中心值,对于CT 图像的亮度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而 CT 影像是我们常见的医学检查途径,那如何解读胸部CT 影像报告呢?下文就展开分析,帮助大家了解关于胸部CT 影像的一些知识。

因为 CT 图像是体部结构横断面的图像,也没有重叠的情况,这也就需要我们在对胸部CT 影像报告的解读过程中,了解胸部断面的解剖结构,这样才能诊断病情,否则无法判断。

通常情况下,第一个是体部 CT 图像定位图,跟普通的 X 片类似,确定扫描层面与层距,在该图像上标出的层面数位置跟横断图像上的位置是可以保持一致的。

因此在胸部 CT 解读过程中还需要形成一定的习惯,首先看层面的高低,从上到下观察图像,并根据自身对胸部构造的掌握,形成一个三维的画像,这是在解读胸部 CT 成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若只是对单个的病变成像进行解读,就会造成结果片面化,不能准确的找到病变结果,得出的结论也不正确,这也是进行CT 报告阅读的重要基础。

介绍在胸部 CT 影响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胸部CT 诊断过程中要进行肺内病变的观察过程中,首先需要采用层层堆塑的方式,判断病变是否存在肿块,还要了解病变的外形、大小、钙化和密度等参数内容。

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病变中是否存在胸片、体层片以及斑点状钙化影,这对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进行肺内单发结节灶而言,绝对 CT 值并不可靠,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辅助查看,从而确保诊断的合理性跟科学性。

因为每一幅 CT 图像都具备有一定的厚度,而在单位体积的厚度中可以包括有多种组织,这时候的 CT 值也可以视为几种组织CT 值的平均数,但是该类型CT 值所代表的组织密度是不存在的,这也被称作是容积效应。

临床胸部ct检查报告解读

临床胸部ct检查报告解读

临床胸部ct检查报告解读胸部CT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工具,用于评估患者胸腔内部结构和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通过对CT影像进行解读,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以下是对胸部CT检查报告的解读及相关参考内容的详细介绍:胸廓:胸廓可以提供有关胸部结构和解剖关系的信息。

对多发肋骨骨折或胸骨骨折的描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有创伤史,并评估盘车胸口的程度。

肺叶及段:胸部CT检查可以显示出肺叶和段的形态,揭示肺实质的病变。

肺叶和段的病变分析有助于对肺炎、结核、肿瘤等疾病的判断。

肺实质:对于肺实质的分析是胸部CT检查中最重要的部分。

描述肺实质病变时,需对肿块的数量、大小、形态、边缘、内部结构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进行详细描述,以帮助医生判断肺实质病变性质。

纵隔:胸部CT检查可以显示纵隔的结构和病变。

纵隔的病变包括淋巴结肿大、肿瘤等。

对纵隔病变的描述有助于确定病变的性质并指导进一步的诊治。

胸膜:胸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在CT检查中可以显示出胸腔积液、胸膜增厚、胸膜结节等病变。

对胸膜病变的描述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评估病情。

血管:胸部CT检查可以显示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及其分支的形态和病变。

对血管的描述包括血管的直径、扩张、狭窄、阻塞等,有助于诊断血管相关的疾病。

心脏:心脏是胸部CT检查中需要注意的结构之一。

对心腔、心壁、心包以及冠状动脉进行描述,有助于评估心脏功能和检测心脏病变。

胸部软组织:描述胸部软组织的情况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非肺部导致的病变。

胸壁软组织的增厚、肌肉的肥大等病变可以与肋骨骨折或肌肉肉瘤相似。

综合分析:根据以上的影像学表现,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正确的诊断。

此外,评估CT影像时,还可以结合不同的放射学特征进行分析,如病变的密度、增强率、强化方式等。

在解读CT影像时,医生还需要对不同的病变进行鉴别诊断,辨别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

同时,医生还要注意给出临床建议,包括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方案等。

如何正确解读胸部CT的影像诊断报告

如何正确解读胸部CT的影像诊断报告

健康域影像在医学领域中,胸部CT检查已成为评估和治疗许多与胸部相关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

为什么要进行胸部CT检查首先,胸部CT检查可以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和检测,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

其次,胸部CT检查可以诊断和监测许多其他肺部疾病,如肺气肿、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肺栓塞等。

再次,胸部CT检查还可以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动脉瘤、肺动脉高压等。

这种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血管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更好地治疗和预防相关疾病。

最后,胸部CT可以用于评估手术前的肺功能和病变情况,以指导制定手术方案和治疗计划。

另外,还可以检测和评估肋骨骨折、胸腔积液、气胸等损伤和疾病。

因此,胸部CT 检查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医学影像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多种与胸部相关的疾病。

胸部CT检查的适应人群胸部CT通常用于评估肺部疾病。

例如:(1)疑似患有肺癌的人群,包括长期吸烟者、有家族肺癌史者以及其他高风险人群;(2)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人群;(3)患其他肺部疾病的人群,例如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支气管炎等。

(4)需要进行肺部结节或肺部病变的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者。

(5)表现出与肺部疾病有关的症状,例如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需要进行诊断和评估的人群。

(6)在某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随访的人群,例如肺癌或肺结核患者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是否需要进行胸部CT检查应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胸部CT检查前注意事项胸部CT检查本身属于一项安全的检查,但是为了获得最佳的检查效果,减少潜在的风险,在进行检查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患者须告知医生病史:包括是否有对放射线过敏、是否有哮喘或其他呼吸道疾病、是否患有肾脏疾病、是否怀孕或可能怀孕等情况。

2.是否需要空腹:胸部CT平扫无需空腹,进食不会影响到胸部CT图像观察;但是,胸部CT增强扫描需要空腹,在进行检查前需要禁食4~6小时。

胸部CT的解读PPT课件

胸部CT的解读PPT课件

胸部CT的解读PPT课件
39
4、坏死
液化坏死:不强化低密度(纵隔窗),排出后可见气液平 非液化坏死:干酪样坏死,不强化低密度,液化坏死排
出后虫蚀样空洞
2020/12/15
胸部CT的解读PPT课件
40
肿瘤坏死
2020/12/15
胸部CT的解读PPT课件
41
脓肿的液化坏死
2020/12/15
胸部CT的解读PPT课件
7
正常的胸部解剖和胸部CT表现
“独眼能看双上肺,左下还留一点背”:指气管层面,能显示两上肺,在偏 下方层面,能看到左肺下叶背段; “对眼能看前后背”:在支气管分叉层面(T4以下)能看到两肺上叶前、后 段及两肺下叶背段; “双眼能看前和背”:双眼与对眼都是指左右主支气管,“对眼”指左右主 支气管距离近,“两眼”是气管分叉下方层面及肺动脉层面,左右支气管距离较 远,此时断面图像上只能显示上叶前段和下叶背段; “嵴角出现能看中舌背” :嵴角指右中叶支气管与下叶支气管的夹角,内有右 上肺静脉的断面,此层面能看到右肺中叶,左上肺舌叶及两肺下叶背段; “基底干出现就看余下肺”:两下叶支气管分出基底段时能观察中叶,舌叶 及两肺下叶各基底段,所以觉得此句应改为“基底干出现就看中舌余下肺”
胸部CT的解读
此课件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关注我 每天分享干货
2020/12/15
胸部CT的解读PPT课件
1
胸部CT基础知识 肺实质病变 肺间质病变 支气管病变
2020/12/15
胸部CT的解读PPT课件
2
胸部CT基础知识 肺实质病变 肺间质病变 支气管病变
2020/12/15
胸部CT的解读PPT课件
小叶内间质的细胞浸润、纤维化所致的肺间质病 变。表现为细网格状线样高密度。

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

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
质时,图像的CT值则是这些物质的CT值的平均 数,它不能如实地反应其中任何一种物质的CT 值,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同一病灶,依所在器官(周围背景)不同, 所测定的CT值有所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称为周 围间隙现象。
CT图象特点
五 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
CT的分辨率分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
肺间质异常 -长瘢痕线

为2-5cm 无分枝渐 渐变细的 线影。
肺间质异常 -蜂窝肺
期表现

间质纤维化晚
成团或成 束分布的 大小1cm左 右的多囊 样含气结 构。
肺间质异常 -间质结节
空腔

支气管扩张
肺大泡
肺间质异常-界面征

支气管肺界面 征 血管肺界面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胸膜肺界面征
肺间质异常 -小叶间隔增厚

与胸膜相连 的2厘米左 右的线状阴 影或成多角 相连的线状 影。
肺间质异常 -小叶核增大

位于小叶中 心的血管或 支气管血管 束增大超过 3mm。
肺间质异常 -胸膜下线

指距胸膜 面1厘米 以内与胸 壁平行的 弧形阴影。
主动脉弓呈弯曲的香肠状前后排列于 气管左侧,上腔静脉于气管右前方与主 动脉弓相邻。此层面肺部为双肺上叶。 均为末梢血管像
主动脉窗(第6 胸椎水平)层面CT像
1 肋间静脉 2 食管 3 上腔静脉 4 升 主动脉 5 胸骨 6 左肺前段 7 主动脉 窗 8 气管 9 降主动脉 10 肋间静脉 11 第6 肋间 12 第6 胸椎




1右下叶背支血管(A6) 2右上叶后支血管(A2) 及尖支 (A1) 3右肺动脉 4 右上叶前支动脉(A3) 5前纵隔联合线(双肺前段相邻) 6左上叶前支动脉(A3) 7左上叶尖后支动脉(A1 + 2) 8. 左肺动脉 9. 左下叶背支动脉(A6)

胸部CT下基本解剖与胸部一般病变 ppt

胸部CT下基本解剖与胸部一般病变 ppt

肺出血
❖ 分弥漫性或局限性肺出血 ❖ HRCT表现:肺实变、磨玻璃、小叶中心结节
四、球形结节或肿块
❖ 实性结节;磨 玻璃结节;混 合密度结节。
❖ HRCT:分叶 征;毛刺征; 空泡征;含气 支气管征;胸 膜凹陷征;血 管集束征;鼻 涕泡;晕征; 卫星;引流支 气管
继发型肺结核
❖ 增殖为主型肺结核:上叶尖后段、下叶上段;形态不规则 ;边缘清楚;粗长毛刺;钙化;空洞;引流支气管、管壁 增厚;胸膜牵拉;卫星灶(斑点状、结节状、片状、条索 状);增强扫描无强化
肺脓肿
肺脓肿
2017-4-25
2017-5-2
继发型肺结核
❖ 干酪样肺炎:斑片状或大片状影,密度中央高而周边低,边界较清
,上叶多见,肺叶、肺段分布,也可只侵犯一个亚段,也可累及数个 肺叶,甚至一侧肺,干酪坏死灶内可见多个蜂窝状小空洞(特点), 下叶可见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点状、斑片状播散灶,常伴肺体积缩小
男,42岁,咳嗽、咳脓臭痰伴发热
肺脓肿
❖ 急性化脓期 :大片状致密影,右肺上叶后段或下叶上段多 见,邻近叶间胸膜处清楚,其它处边缘模糊,多累及一个 肺段或两个肺段的相邻部分(可跨叶),胸膜侧密度高而 均匀,肺门侧密度较淡而不均匀伴含气支气管征,实变中 心坏死呈低密度,排出后形成空洞
男,33岁,咳嗽、发热,体温39℃
支气管肺炎
❖ 沿支气管分布的小片状磨玻璃或是实变影 ❖ 支气管播散灶
支气管肺炎
❖ 沿支气管分布的小片状磨玻璃或是实变影 ❖ 支气管播散灶
肺炎支原体肺炎
❖ 小叶间隔增厚和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早期) ❖ 小斑片状或扇形浸润影:小叶分布的磨玻璃或实变,密度
不均,边缘模糊
肺炎支原体肺炎
病毒性肺炎

胸部CT表现及诊断

胸部CT表现及诊断

胸部CT表现及诊断胸部CT表现及诊断一、肺部疾病CT表现1.目的和要求(1)了解胸部CT检查方法。

(2)熟悉胸部CT的正常解剖。

(3)熟悉肺部疾病的CT表现。

2.教具教学片、挂图、多媒体等。

3.内容提要(1)CT检查方法:胸部CT检查常取仰卧位,常利用10mm层厚、间隔10mm扫描,对肺门部或肺内较小病变可采用5mm层厚或更薄层厚扫描。

一般不需作造影增强,当需观察病变与血管关系,鉴别血管断面还是增大淋巴结,或疑为血管畸形时可采用增强。

(2)检查技术①平扫:通常作全肺扫描,包括肺尖及肺底。

②增强扫描: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鉴别血管病变,区别肺门增大的原因,明确纵隔病变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以及鉴别良恶性病变等。

③高分辨力CT扫描:对弥漫性肺间质病变及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具有突出效果。

④螺旋CT扫描仿真内镜软件的应用,可获得与支气管内镜类似的图像。

(3)正常CT表现:胸部CT图像是不同层面的横断面图像,一般采用两种不同的窗宽和窗位,一种是肺窗,窗位为-700- -400HU,窗宽为1000-1500HU,适于观察肺实质。

另一种是纵隔窗。

其窗位为30-60HU,窗宽为300-500HU,适于观察纵隔。

①正常纵隔CT图像选六个基本的纵隔层面,以说明其主要结构的关系。

(1)胸廓入口层面:相当于胸骨切迹水平,包括两肺尖及上纵隔。

这一层面通常可见8条呈类圆形的血管断面,气管两旁偏前可见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外前方为两侧头臂静脉,颈总动脉之外后方为两侧锁骨下动脉。

右侧锁骨下动脉的后方可见肋间最上静脉,左侧锁骨下动脉的前方可见椎动脉。

(2)胸骨柄层面:该层面相当主动脉弓上水平。

气管前方较粗的血管断面为无名动脉,气管左侧为左颈总动脉,其左后方为锁骨下动脉。

无名动脉与左颈总动脉的前外方分别为右侧及左侧头臂静脉。

(3)主动脉弓层面:可见主动脉弓自气管前方沿气管左壁斜向左后方走行。

气管的右前方,主动脉的右侧为上腔静脉。

气管左后方,主动脉弓右侧为食管。

胸部CT基础知识ppt

胸部CT基础知识ppt

异常时发现肿瘤。
03
判断分期
CT检查可以判断肺癌的分期,对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
义。
胸部ctHale Waihona Puke 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诊断准确性高
CT检查能够准确地诊断肺结核,清晰地显示病灶的形态、大小 、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早期发现
胸部CT能够发现较早期的肺结核,有时甚至在X线胸片上尚未 发现异常时发现病灶。
扫描参数包括管电压、管电流、扫描层厚、重建间隔、螺距 等。这些参数需要根据检查目的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值。 例如,管电压决定了X射线的能量,管电流决定了X射线的数 量,而重建间隔则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
胸部ct的扫描流程及注意事项
胸部CT的扫描流程包括患者登记、摆位、扫描、后处 理和报告撰写等环节。在登记环节,患者需要提供基 本信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摆位时,患者需要按照技 师的要求躺好并固定体位。扫描时,技师会操作CT机 进行扫描,并实时监控图像质量。后处理环节中,医 生会根据扫描的原始图像进行图像重建和诊断。最后 ,报告撰写环节中,医生会根据诊断结果撰写报告并 提交给临床医生或患者。
在进行胸部CT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患 者需要移除金属饰品、磁卡等物品;其次,患者需要 按照技师的要求躺好并固定体位;此外,对于孕妇和 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要进行必要的保护措施;最后, 对于增强扫描的患者,需要确认无过敏反应后方可进 行注射造影剂。
03
胸部ct图像解读
胸部ct图像的特点及判读原则
它能够提供胸部内部结构的详细图像,包括肺、纵隔、胸膜 和胸骨等。
胸部ct的发展历程
胸部ct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经历了多次技术革 新和升级。
从早期的单排CT到现在的多排CT和超高端CT,图像质量 和分辨率不断提高,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各种胸部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小叶周围结缔组织及在其 内的肺小静脉、淋巴管和神经 组成。
A
56
小叶间隔肥厚
A
57
胸膜下线
A
58
小叶间隔增厚
A
59
小叶间隔增厚
癌性淋巴管炎
A
60
间隔旁肺气肿显示小叶间隔
A
61
血行播散肺结核
A
62
结节病:小叶间隔增厚
A
63
心衰间质水肿治疗前后
A
64
小叶内间质增厚
intralobular interstitial thickening
A
20
支气管肺炎
A
21
病毒性肺炎
A
22
肺结核的渗出性改变
A
23
肺内真菌侵袭
曲霉菌肺炎
肺孢子菌肺炎
A
24
“晕”征(真菌感染)
病灶周围磨玻璃样密度包绕
A
25
风湿免疫疾病肺改变(SLE)
A
26
肺泡癌
A
27
肺水肿-蝶翼状磨玻璃样变
A
28
肺挫伤(水肿&出血)
A
29
肺出血(片状、边缘模糊)
A
支气管肺泡癌
A
33
随访观察的密度变化有重要意义
2007-12
2010-10
支气管肺泡癌
A
34
3、肺实变
密度高于肺组织,掩盖了肺纹理,基本 均质,多数内部可见支气管树的走行, 纵隔窗可以显示。肺组织的体积没有明 显改变。多数肺实变与磨玻璃样变同时 存在。对肺内的渗出性改变而言,二者 的区别仅仅是程度的不同。
胸部CT的解读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 隋东昕
A
1
胸部CT基础知识 肺实质病变 肺间质病变 支气管病变
2020/4/18
A
2
胸部CT基础知识 肺实质病变 肺间质病变 支气管病变
2020/4/18
A
3
解读胸部CT的几个原则
掌握正常的胸部解剖和CT表现 由病理到影像,掌握CT表现的病理机制 结合临床,不能就片论片,了解同病异影和
2020/4/18
A
8
正常的胸部解剖和胸部CT表现
2020/4/18
A
9
正常的胸部解剖和胸部CT表现
2020/4/18
A
10
中央肺动脉
A
11
支气管与相邻肺动脉直径大致相等
A
12
肺动脉常分为两个直径相当的分支
A
13
肺静脉常分成许多细小的分支,这些分支与主支构成直角
A
14
叶间裂(厚度小于1mm,边缘光滑,均一厚度)
2020/4/18
A
7
正常的胸部解剖和胸部CT表现
“独眼能看双上肺,左下还留一点背”:指气管层面,能显示两上肺,在偏 下方层面,能看到左肺下叶背段; “对眼能看前后背”:在支气管分叉层面(T4以下)能看到两肺上叶前、后 段及两肺下叶背段; “双眼能看前和背”:双眼与对眼都是指左右主支气管,“对眼”指左右主 支气管距离近,“两眼”是气管分叉下方层面及肺动脉层面,左右支气管距离较 远,此时断面图像上只能显示上叶前段和下叶背段; “嵴角出现能看中舌背” :嵴角指右中叶支气管与下叶支气管的夹角,内有右 上肺静脉的断面,此层面能看到右肺中叶,左上肺舌叶及两肺下叶背段; “基底干出现就看余下肺”:两下叶支气管分出基底段时能观察中叶,舌叶 及两肺下叶各基底段,所以觉得此句应改为“基底干出现就看中舌余下肺”
小叶内间质的细胞浸润、纤维化所致的肺间质病 变。表现为细网格状线样高密度。
A
65
间质性肺炎
A
66
小叶间隔增厚和小叶内间质增厚可存在于同一个病例
A
67
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A
68
肺泡蛋白沉积症
A
69
Honeycombing opacity蜂窝状改变
异病同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了解疾病发展的基本规律,动态观察和随访
2020/4/18
A
4
正常的胸部解剖和胸部CT表现
2020/
2020/4/18
A
6
正常的胸部解剖和胸部CT表现
肺窗:肺实质、肺间质、支气管血管束、胸膜腔和纵隔积气; 纵隔窗:纵隔内器官和软组织、淋巴结、胸膜腔和纵隔积液; 强化:清晰显示血管、根据血供鉴别病变性质
干酪样坏死
A
43
结核瘤内的干酪样坏死(非液化)
干酪样坏死:低密度,不强化,虫蚀样空洞;肉芽肿:强化的薄壁
A
44
5、肺不张
软组织密度;肺体积缩小;可以看见聚 拢的纹理,也可以看不见,仅仅表现为 均质的软组织密度。形态大多为楔形 (基本以肺段或肺叶为单位),尖端指向 肺门。强化扫描,早期可以看到其中血 管的聚拢。
A
35
肺实变(大叶性肺炎)
A
36
肺实变(病毒性肺炎渗出)
A
37
肺结核的肺叶实变(伴支气管播散病灶)
A
38
肺真菌感染的实变
A
39
4、坏死
液化坏死:不强化低密度(纵隔窗),排出后可见气液平 非液化坏死:干酪样坏死,不强化低密度,液化坏死排
出后虫蚀样空洞
A
40
肿瘤坏死
A
41
脓肿的液化坏死
A
42
30
2、结节状磨玻璃样变(nGGO)
Nodular ground glass opacity,nGGO, 随 着 HRCT 的 应 用 , 这 类 病 变 发 现 率 增 加,逐渐被认识。没有任何症状,几乎 全部是查体发现
A
31
有硬化部分的磨玻璃样变——高危征象
A
32
Masahiko Kusumoto MD
A
45
A
46
A. 炎性肺不张:
可见气管树走行,无近端支气管闭塞
A
47
大叶性肺炎转归为肺不张
A
48
阻塞性肺不张(肿瘤):左上叶支气管截断
A
49
压缩性肺不张
A
50
压缩性肺不张(液体压迫)
A
51
6、肺气肿
A
52
关于肺气肿的定义
肺气肿pulmonary emphysema:肺充气过 度、终末支气管的远端(包括呼吸细支气 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膨胀或破裂 的病理改变。肺气肿的肺泡直径超过1厘 米者称为肺大泡。
A
15
正常小叶间隔
A
16
正常小叶中心动脉
A
17
胸部CT基础知识 肺实质病变 肺间质病变 支气管病变
2020/4/18
A
18
1、片状磨玻璃样改变 2、磨玻璃样结节 3、肺实变 4、坏死 5、肺不张 6、肺气肿
A
19
1、片状磨玻璃样改变
定义:密度高于正常肺组织,又没有掩盖肺纹理的密 度变化。纵隔窗无法显示。
A
53
胸部CT基础知识 肺实质病变 肺间质病变 支气管病变
2020/4/18
A
54
1、胸膜下线 小叶间隔增厚
2、网格状改变 小叶间隔增厚
3、细网格状改变 小叶内间质增厚
4、蜂窝状改变 纤维化、肺泡结构破坏(囊状) 牵拉性支气管扩张
A
55
小叶间隔的解剖
肺小叶: 最小的被结缔组织膈膜所包
围的肺单位。由小叶核心、小 叶间隔和小叶实质构成。在形 态上略呈锥形,底面呈不规则 多边形,每边约1~2.5cm。 小叶间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