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合集下载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原理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理础知识•回返数据通信•束原结
•学习要求
• 1. 了解信号分类方式,掌握信号频谱与带宽的概念。 • 2. 了解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 • 3. 了解信道噪声的种类及特点,掌握信道容量公式。 • 4. 了解各种信道的特点。 • 5. 了解话音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基本要求。 • 6. 掌握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技术的基本原理。 • 7. 掌握语音压缩比编码和数据压缩编码的基础知识。 • 8. 掌握数据通信系统同步类型及其实现方式
• 奈奎斯特研究了理想信道(无噪声、无码间干扰)时带宽与速率的 关系,并得到以下结论:
•其中 B为带宽单位是Hz, • M为传输时数据信号的取值状态,即采用M进制传输
•2. 香农信道容量公式•
• 香农研究了用模拟信道传输数字信号时的信道容量问题,并得出 了著名的香农公式:
•其中B为带宽,单位是Hz,S/N为信噪功率比 。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原 理
•2.2.3 信道噪声 •3. 高斯白噪声
•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对高斯白噪声下定义 : 其任意维概率密度函数都服从高斯分布(即正态分布)——高斯噪声 在整个频域具有均匀分布的功率谱密度——白噪声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原 理
•2.2.4 信道容量
•1.奈奎斯特信道容量公式
其对应的误码率公式为: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原 理
•2.2.2 传输介质 •1. 双绞线
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绝缘的铜线以均匀的扭矩对称扭绞在一起形成。
绞合的目的: (1) 减少线对之间的相互干扰, (2) 同时还增强了机械和电气稳定性
分类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原 理
•2.2.2 传输介质 •2. 同轴电缆
•调制信道 •编码信道 •有线信道
•学习要求
• 1. 了解信号分类方式,掌握信号频谱与带宽的概念。 • 2. 了解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 • 3. 了解信道噪声的种类及特点,掌握信道容量公式。 • 4. 了解各种信道的特点。 • 5. 了解话音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基本要求。 • 6. 掌握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技术的基本原理。 • 7. 掌握语音压缩比编码和数据压缩编码的基础知识。 • 8. 掌握数据通信系统同步类型及其实现方式
• 奈奎斯特研究了理想信道(无噪声、无码间干扰)时带宽与速率的 关系,并得到以下结论:
•其中 B为带宽单位是Hz, • M为传输时数据信号的取值状态,即采用M进制传输
•2. 香农信道容量公式•
• 香农研究了用模拟信道传输数字信号时的信道容量问题,并得出 了著名的香农公式:
•其中B为带宽,单位是Hz,S/N为信噪功率比 。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原 理
•2.2.3 信道噪声 •3. 高斯白噪声
•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对高斯白噪声下定义 : 其任意维概率密度函数都服从高斯分布(即正态分布)——高斯噪声 在整个频域具有均匀分布的功率谱密度——白噪声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原 理
•2.2.4 信道容量
•1.奈奎斯特信道容量公式
其对应的误码率公式为: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原 理
•2.2.2 传输介质 •1. 双绞线
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绝缘的铜线以均匀的扭矩对称扭绞在一起形成。
绞合的目的: (1) 减少线对之间的相互干扰, (2) 同时还增强了机械和电气稳定性
分类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原 理
•2.2.2 传输介质 •2. 同轴电缆
•调制信道 •编码信道 •有线信道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1

• 结论:采样速率必须是最高频率的两倍,因为波形的每 个周期相当于两个值——一个表示正的幅度级别,另一 个表示负的幅度级别。因此,如果每秒有 w 个周期 (即,赫兹),那么我们就有 2w 个信号状态。如果无 噪声信道每个信号状态使用 N 个值,则信道每秒的最 大数据传输能力可由下式给出: • • • • C=2W×log2 N C=数据传输率,单位bit/s W= 带宽,单位Hz N= 信号状态编码级数
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三步骤
•
1)采样,以采样频率Fs把模拟信号的值采出;
•
2)量化,使连续模拟信号变为时间轴上的离散值;
•
3)编码,将离散值变成一定位数的二进制数码。
奈奎斯特公式-编码的基础
• 1920年 ,奈奎斯特发现无噪声信道的最大信号传输速 率是采样数目的两倍。通过标准正弦载波可以看出这 个发现,正弦波自然形态的半个周期表示一个信号状 态是可能的,因为这两个半周期互为镜像。
6.1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 编码方式
• 编码特点 • 同步过程
编码方式
• 不归零编码(NRZ) 1:单极性不归零码 2:双极性不归零码 • 归零编码(RZ) 1:单极性归零码 2:双极性归零码
两类编码图例
单极性脉冲编码
双极性归零脉冲编码
双极性脉冲编码
单极性归零脉冲编码
交替双极性归零脉编码
图例
6.2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
• 为了利用廉价的公共电话交换网实现计算机之 间的远程通信,必须将发送端的数字信号变换 成能够在公共电话网上传输的音频信号,经传 输后再在接收端将音频信号逆变换成对应的数 字信号。实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互换的设备 称作调制解调器(Modem)。 • 模拟信号传输的基础是载波,载波具有三大要 素:幅度、频率和相位,数字数据可以针对载 波的不同要素或它们的组合进行调制。
第二章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 1.4.2 报文交换 ❖ 在数据交换中,对一些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信
息,可以采用另一种方法叫作报文交换的数 据交换方法。报文交换方式传输的单位是报 文,在报文中包括要发送的正文信息和指明 收发站的地址及其他控制信息。 比如信件。
第二章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 2. 报文交换的特点 ❖ (1) 报文从源点传送到目的地采用“存储—转发”
第二章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 2. 报文交换的特点 ❖ (4) 报文交换系统可以把一个报文发送到多个目的
地,而电路交换网络很难做到这一点。 ❖ (5) 报文交换网络可以进行速度和代码的转换。 ❖ (6) 不能满足实时或交互式的通信要求,报文经过
网络的延迟时间长且不定。 ❖ (7) 有时结点收到过多的数据而无空间存储或不能
正反纠错码等。 检错码:奇偶校验码
第二章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 3. 编码效率 ❖ R=k/n=k/(k+r) ❖ 式中:k为码字中的信息位位数; ❖ r为编码时外加冗余位位数; ❖ n为编码后的码字长度。
第二章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 1.6.2 奇偶校验
第二章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及时转发时,就不得不丢弃报文,而且发出的报文 不按顺序到达目的地。
第二章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 1.4.3 分组交换 ❖ 1. 什么是分组交换 ❖ 分组交换又叫报文分组交换,是国际上计算
机网络普遍采用的数据交换方式。综合报文 交换和线路交换的优点。
第二章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 分组交换有虚电路分组交换和数据报分组交 换两种,如图1-14所示。它是计算机网络中 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交换技术。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

告 诉 自 己 那 个人我 曾经爱 过。或 许人一 生可以 爱很多 次,然 而总有 一个人 让我们 笑 的 最 灿 烂 ,哭的 最透彻 ,想的 最深切 。 3.无 论 生 活 的 多么艰 难,最 后你总 会 找 到 一 个 让你心 甘情愿 傻傻相 伴的人 。 4.每 个 人 都 有 一个死 角,自 己走不
23.03.2022
9
zhuxh
▪ 不同类型的信号在不同类型的信道上传输 有4种情况:
数据:模拟数据 数字数据
信号: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信道:模拟信道 数字信道
23.03.2022
10
zhuxh
▪ 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所使用的技术
模拟数据,模拟信号
语音
模拟
移频,调制
模拟数据,数字信号
模拟
数字
PCM编码
8
zhuxh
▪ 信息通过数据通信系统进行传输的过程
➢ 把携带信息的数据用物理信号形式通过信道传送到目的地
信息和数据(二进制位)不能直接在信道上传输
“A” 01000001
01000001 “A”
信息→数据→信号→在信道信道上传输→信号→数据→信息
信息编码 数据编码 调制
解调 数据解码 信息解码
➢ 编码:数据→适合传输的数字信号——便于同步、识别、纠错 ➢ 调制:数字信号→适合传输的形式——按频率、幅度、相位 ➢ 解调:接收波形→数字信号 ➢ 解码:数字信号→原始数据
➢ 例如:通过电话网络传输数据
▪ 宽带传输:把信号调制成频带为几十MHZ 到几百MHZ的模拟信号后再传送,接收方 需要解调。
➢ 例如:闭路电视的信号传输
23.03.2022
25
zhuxh
码元1 码元2 码元3 码元4 码元5
23.03.2022
9
zhuxh
▪ 不同类型的信号在不同类型的信道上传输 有4种情况:
数据:模拟数据 数字数据
信号: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信道:模拟信道 数字信道
23.03.2022
10
zhuxh
▪ 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所使用的技术
模拟数据,模拟信号
语音
模拟
移频,调制
模拟数据,数字信号
模拟
数字
PCM编码
8
zhuxh
▪ 信息通过数据通信系统进行传输的过程
➢ 把携带信息的数据用物理信号形式通过信道传送到目的地
信息和数据(二进制位)不能直接在信道上传输
“A” 01000001
01000001 “A”
信息→数据→信号→在信道信道上传输→信号→数据→信息
信息编码 数据编码 调制
解调 数据解码 信息解码
➢ 编码:数据→适合传输的数字信号——便于同步、识别、纠错 ➢ 调制:数字信号→适合传输的形式——按频率、幅度、相位 ➢ 解调:接收波形→数字信号 ➢ 解码:数字信号→原始数据
➢ 例如:通过电话网络传输数据
▪ 宽带传输:把信号调制成频带为几十MHZ 到几百MHZ的模拟信号后再传送,接收方 需要解调。
➢ 例如:闭路电视的信号传输
23.03.2022
25
zhuxh
码元1 码元2 码元3 码元4 码元5
数据通信基础教案

1000110(1)你就必须加1了这样原来有3个1要想1的个数为偶数就只能添1了。
三、 循环冗余码校验(CRC)。
循环冗余码 (Cyclic Redundancy Code, CRC),又称为多项式码。CRC的工作方法是在发送端产生一个冗余码,附加在信息位后面一起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收到的信息按发送端形成循冗余码同样的算法进行校验,如果发现错误,则通知发送端重发。
*调制技术
1、调制:发送端根据数据内容命令调制器(modulator)改变载波的物理特性使其能够携带信息。
“调制”常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频率、相位”三种物理特性来完成。控制载波振幅的技术称为“振幅调制”技术;控制载波频率的技术则为“频率调制”技术;控制载波相位的技术便是“相位调制”技术。
2、振幅调制技术
B为信道带宽,S为接受端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信道内噪声平均功率,C为信道容量。
三、 码元和码字
在数字传输中,有时把一个数字脉冲称为一个码元,是构成信息编码的最小单位。
计算机网络传送中的每一位二进制数字称为“码元”或“码位”,例如二进制数字10000001是由7个码元组成的序列,通常称为“码字”。
四、 数据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电话系统就是这种方式。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
(1)电路建立阶段
(2)数据传输阶段
(3)拆除电路阶段
三、 报文交换
报文是一个带有目的端信息和控制信息的数据包。报文交换采取的是“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方式,不需要在通信的两个节点之间建立专用的物理线路。
带宽越大,所能达到的传输速率就越大,所以通道的带宽是衡量传输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
2.数据传输率
数据传输率是指单位时间信道内传输的信息量,即比特率,单位为比特/秒。
三、 循环冗余码校验(CRC)。
循环冗余码 (Cyclic Redundancy Code, CRC),又称为多项式码。CRC的工作方法是在发送端产生一个冗余码,附加在信息位后面一起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收到的信息按发送端形成循冗余码同样的算法进行校验,如果发现错误,则通知发送端重发。
*调制技术
1、调制:发送端根据数据内容命令调制器(modulator)改变载波的物理特性使其能够携带信息。
“调制”常通过改变载波的“振幅、频率、相位”三种物理特性来完成。控制载波振幅的技术称为“振幅调制”技术;控制载波频率的技术则为“频率调制”技术;控制载波相位的技术便是“相位调制”技术。
2、振幅调制技术
B为信道带宽,S为接受端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信道内噪声平均功率,C为信道容量。
三、 码元和码字
在数字传输中,有时把一个数字脉冲称为一个码元,是构成信息编码的最小单位。
计算机网络传送中的每一位二进制数字称为“码元”或“码位”,例如二进制数字10000001是由7个码元组成的序列,通常称为“码字”。
四、 数据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电话系统就是这种方式。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
(1)电路建立阶段
(2)数据传输阶段
(3)拆除电路阶段
三、 报文交换
报文是一个带有目的端信息和控制信息的数据包。报文交换采取的是“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方式,不需要在通信的两个节点之间建立专用的物理线路。
带宽越大,所能达到的传输速率就越大,所以通道的带宽是衡量传输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
2.数据传输率
数据传输率是指单位时间信道内传输的信息量,即比特率,单位为比特/秒。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

(a)模拟信号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连续取值的信号,是一 种连续变化的电信号(如:语言信号),它可以不同频率在 介质上传输。
(b)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脉冲序列,它的取值是有限个 数,它以恒定的正电压/负电压,表示“1”、“0”,可以用不 同的位速率在介质上传输。
2. 传输(通信) 传输又叫通信,是把信息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 涉及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数据通信几个概念。 通信系统模型如右图: 接收信息 的目的地 1) 模拟通信 若信源产生模拟信号,且以模拟信道传输,则称为模 拟通信,如电话、电视系统目前都采用这种方式。 2) 数字通信 若信源产生模拟信号,但以数字信道传输,(传输的 是数字信号),则称为数字通信。如IP电话,把语音信号 经压缩编码后,经Intenet把数字编码传到对方,再解码还 原为语音信号。 信息产生和出现 的发源地
注意: 1个码元,是一个电脉冲,它表示一个脉冲状态,1个码 元并不一定代表一个比特,它所表示的信息(携带信息)可 能是2bit、3bit,若脉冲状态有4种,00、01、10、11,则一 个码元传2bit信息。 仅当电脉冲信号状态数为2时,即只有“0”“1”两个状态 时,每个电信号只传输1位二进制数,比特率=特波率,但意 义仍不同。 此外,波特和比特含义不同,一个是码元速率,一个是 信息量的单位。 · 波特率与比特率间关系: S=Blog2N (bps) N:脉冲状态数(电信号的状态数)
(2)信道容量
· 信道容量 指信道上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率。当传输率高于信道容 量时,信道上根本不能传送信号,即信道容量是信道的一个 极限参数。 · 传输率受限原因: 任何信道都不是理想的,信道带宽有限,信道上存在多 种干扰,在传输信号时会带来各种失真。 1924奈奎斯特(Nyquist)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极限数据率 · 奈奎斯特公式: Rmax=2W (Baud) =2Wlog2N (bps) 其中: W为信道带宽,N为脉冲状态数(码元离散值个数)。 当N=2时, Rmax=2W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

数据传输以信号传输为基础,数据传输质 量的好坏,除了与发送和接收设备的性能 有关外,还取决于: • 传输信号本身的质量 • 传输信道的特性
2.1.3 通信方式
2.1.3.1 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按照计算机系统各部件之间同时传送的 位数,可以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并行传输
• 串行传输
2.1.3.2 信道的通信方式
冗余(校验码)产生方法 ----即已知k(x)求R(x)的过程 生成多项式G(x):根据多项式理论求得的具 有某种特殊属性的多项式 生成多项式的国际标准: CRC-12=x12+x11+x3+x2+x+x0 CRC-16=x16+x15+x2+1 CRC-CCITT=x16+x12+x5+1 利用生成多项式,就可以通过k(x)求得R(x)
2.3 数据传输技术
2.3.1 多路复用技术
当信道带宽大于各路信号的总带宽时,可 以将信道分割成若干个子信道,每个子信 道用来传输一种信号。 1.频分多路复用----FDM:频分多路复用要通 过频谱搬移技术,保证各路信号的频谱在 传输过程中在传输过程中不相干扰
2.时分多路复用----TDM 将使用信道的时间分成一个个的时间片, 每一路信号只能在自己的时间片内独占信 道进行传输。 · 同步TDM:时间片的分配是事先约定的,且 固定不变。 · 异步TDM:时间片是按需分配,事先申请。
5. 误码率:传输出错的码元数占传输总码元 数的比例。用来衡量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 作情况下传输的可靠性。 Pe=Ne/N 意义:决定传输数据单元大小的一个重要依据。
6.吞吐量:单位时间传输的总信息量(bps) • 受网络拥挤程度影响 7.延迟时间:网络中相距最远的两个节点的 传输时间。 如:500m的同轴电缆,延迟时间是2.5us 卫星信道延迟时间是270ms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原理

随机信号的频谱常用其功率普密度表示:
P ()LiE m |F()|2
t
T
功率普密度与信号平均功率的关系:
S P(f)df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2.1.2 信号的带宽
信号的绝对带宽(B)通常是指信号频谱正频域非零部分对应的频率 范围,如下图所示:
P(f)
-fb
fb f
0B
基带数据信号的一般都具有无穷大的绝对带宽,如下图所示:
段上的过程,而解调是将信道中来的频带信号恢复为基带信号的反过程。
调制解调器(Modem)就是调制和解调的统称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2.1.3 调制解调的基本概念
2. 调制器模型
x(t)
s(t)
C(t) Ac cos(2f ct 0)
x(t) 调制信号,即数据终端产生的基带信号 C(t)是载波,AC是载波幅度,fC是载波频率简称载频,θ0是载波的初始相位。 s(t)是已调信号,即调制后的频带信号,其中包含了x(t)的全部信息,信道中
C B lo 2 ( 1 g S /N ) b/s it
其中B为带宽,单位是Hz,S/N为信噪功率比 。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2.2.5 话音信道传输数据信号
1. 线性系统分析
输入端 时域: x(t) 频域: X(f)
时域分析(卷积)
冲激响应h(t) 线性系统 传输函数H(f)
按照调制器功能
幅度调制:调制信号控制载波幅度变化,例如AM、ASK等 频率调制: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瞬时频率变化,例如FM、FSK等 相位调制: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瞬时相位变化,例如PM、PSK等。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
2.1.3 调制解调的基本概念
4. 解调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5 传输速率与带宽
传输速率是指通信线路上传输信息的速度,它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 重要技术指标之一。传输速率一般有两种表示方法,即信号速率和调 制速率。
信号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传送的二制位代码的有效位数,以每秒 多少比特数计,单位为比特/秒(bit/s),即BPS。数字信号的传输速 率通常用“比特”来表示。
1、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通信
单工通信
单工通信是指数据信号仅沿一个方向传输,发送方只能发送不能接 收,接收方只能接收而不能发送,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信号传送方向。 如图2-2所示:
发送端
数据的单方向性
主机
接收端
显示器
图2-2 单工通信示意图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半双工通信
半双工通信是指信号可以沿两个方向传送,但同一时刻一个信道只 允许单方向传送,即两个方向的传输只能交替进行,而不能同时进行。 如图2-3所示:
0
1
1
发端
0 0
0
1
0
8个比特顺次发送 01100010
并/串 转换器
串/并 转换器
0
11Βιβλιοθήκη 0 0收端0
1
0
并行通信
图2- 5 串行通信示意图
并行通信,是指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多个并行信道上同时进行传 输,如图2-6所示。其优点是速度快,但发送与接收端之间有若干条 线路,费用高,仅适合于近距离和高速数据通信的环境下使用。
调制速率是指每秒传送的脉冲数,单位为波特(Baud),是指信号 在调制过程中,调制状态每秒钟转换的次数。模拟信号的速率通常用 “波特”来表示。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注意: “波特”与“比特”的意义是不同的,每一“波特”,即模拟信号的
一个状态不仅仅表示一位数据,而是代表了多位数据。
2.1.6 通信方式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8个比特同时发送
0
1
1
0
发端
0 1
0
1
需要8条线 收端
图2- 6 并行通信示意图
3、同步技术
同步,就是要求通信的收发双方在时间基准上保持一致,它是数 字通信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数据通信过程中,常用的同步技术有以下两种。
异步通信方式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 每传送1个字符都要在每个字符码前加1个起始位,以表示字符代码 的开始;在字符代码和校验位后面加1或2个停止位,表示字符结束。
发送端
任何时刻的数据双向传输 图2- 4 全双工通信示意图
接收端
电话机
2、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串行通信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串行通信,是将待传送的每个字符的二进制代码按由低到高的顺 序,依次发送,如图2-5所示。其优点是:收、发双方只需要一条传 输信道,易于实现,成本低;缺点是:速度比较慢。在远程数据通 信中,一般都采用串行通信方式。
数据是指把事件的某些属性规范化后的表现形式,它能被识别,也 可以被描述。数据可分为模拟数据与数字数据两种。
信号是数据的具体物理表现,它是信息(数据)的一种电磁编码, 具有确定的物理描述,信号中包含了所要传递的信息。例如电压、磁 场强度等。信号一般以时间为自变量,以表示信息(数据)的某个参 量(振幅、频率或相位)为因变量。
对讲机
发送端 /接收端
不同时刻的数据双向传输 图2-3 半双工通信示意图
发送端/ 接收端
对讲机
全双工通信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全双工通信是指数据可以同时沿相反的两个方向作双向传输,比如, 电话通话。全双工通信需要两条信道,一条用来接收信息,一条用来 发送信息,因此其通信效率很高。如图2-4所示。
电话机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同步通信方式
➢ 该方式中,传输的信息格式是一组字符或一个二进制位组成的数 据块(帧)。
➢ 对这些数据,不需要附加起始位和停止位,而是在发送一组字符或 数据块之前先发送一个同步字符SYN(以表示)或一个同步字节(), 用于接收方进行同步检测,从而使收发双方进入同步状态。
➢ 接收方根据起始位和停止位来判断一个新字符的开始和结束,从 而起到通信双方的同步作用。异步通信方式如图2-7所示。
停止位 数据位 起始位
数据传输方向
00 1 10 1 10
计算机
1 10110101 0 1 00110110 0 1 00010111 0 计算机
图2- 7 异步通信方式
➢ 异步方式的实现比较简单,但每传输一个字符都需要多使用2到3 位,所以适合于低速通信。
按传输信号的类型分类,信道可以分为数字信道与模拟信道;
数字信道是用来传输离散数字信号的。离散的数字信号在计算机中 指由“0”和“1”的二进制代码组成的数字序列,当利用数字信道传输数 字信号时不需要进行变换,通常需要进行数字编码。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模拟信道是用来传输模拟信号的。模拟信号的电平随时间连续变化, 语音信号就是典型的模拟信号。如果利用模拟信道传送数字信号,则 必须经过数字与模拟信号之间的变换(A/D变换器)。调制解调器就是 完成这种变换的。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2.1.2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波高和频率(每秒的波数)是连续变化的信号, 如图2-1(a)所示,如电视图像信号、语音信号、温度压力传感器的输出 信号等。
数字信号是指离散的信号,如图2-1(b)所示,如计算机使用的由“0” 和“1”组成的信号。数字信号在通信线路上传输时要借助电信号的状态 来表示二进制代码的值。因为电信号可呈现两种状态,可以分别表示 “0”和“1”。
图2-1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波形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2.1.3 基带信号与宽带信号
基带信号就是将计算机发送的数字信号“0”或“1”用两种不同的电压 表示后,直接送到通信线路上传输的信号。
宽带信号是基带信号经过调制后形成的频分复用模拟信号。
2.1.4 信道、数字信道与模拟信道
信道是信号传输的必经之路,包括传输媒体和通信设备。传输媒体 可以是有形媒体,如电缆、光纤等,也可以是无形媒体,如传输电磁 波的空间。
第二章 数据通信技术
本章学习要点:
➢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 传输介质的主要特性和应用 ➢ 无线与卫星通信技术
➢ 数据交换技术
➢ 数据传输技术
➢ 数据编码技术
➢ 差错控制技术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信息、数据与信号
信息是人对现实世界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某种认识。任何事 物的存在,都伴随着相应的信息的存在,信息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特征、 运动和行为,而且还能够借助媒体(如空气、光波、电磁波等)传播 和扩散。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数值、文字、图形、声音、图像以及动画 等。
传输速率是指通信线路上传输信息的速度,它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 重要技术指标之一。传输速率一般有两种表示方法,即信号速率和调 制速率。
信号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传送的二制位代码的有效位数,以每秒 多少比特数计,单位为比特/秒(bit/s),即BPS。数字信号的传输速 率通常用“比特”来表示。
1、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通信
单工通信
单工通信是指数据信号仅沿一个方向传输,发送方只能发送不能接 收,接收方只能接收而不能发送,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信号传送方向。 如图2-2所示:
发送端
数据的单方向性
主机
接收端
显示器
图2-2 单工通信示意图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半双工通信
半双工通信是指信号可以沿两个方向传送,但同一时刻一个信道只 允许单方向传送,即两个方向的传输只能交替进行,而不能同时进行。 如图2-3所示:
0
1
1
发端
0 0
0
1
0
8个比特顺次发送 01100010
并/串 转换器
串/并 转换器
0
11Βιβλιοθήκη 0 0收端0
1
0
并行通信
图2- 5 串行通信示意图
并行通信,是指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多个并行信道上同时进行传 输,如图2-6所示。其优点是速度快,但发送与接收端之间有若干条 线路,费用高,仅适合于近距离和高速数据通信的环境下使用。
调制速率是指每秒传送的脉冲数,单位为波特(Baud),是指信号 在调制过程中,调制状态每秒钟转换的次数。模拟信号的速率通常用 “波特”来表示。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注意: “波特”与“比特”的意义是不同的,每一“波特”,即模拟信号的
一个状态不仅仅表示一位数据,而是代表了多位数据。
2.1.6 通信方式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8个比特同时发送
0
1
1
0
发端
0 1
0
1
需要8条线 收端
图2- 6 并行通信示意图
3、同步技术
同步,就是要求通信的收发双方在时间基准上保持一致,它是数 字通信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数据通信过程中,常用的同步技术有以下两种。
异步通信方式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 每传送1个字符都要在每个字符码前加1个起始位,以表示字符代码 的开始;在字符代码和校验位后面加1或2个停止位,表示字符结束。
发送端
任何时刻的数据双向传输 图2- 4 全双工通信示意图
接收端
电话机
2、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串行通信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串行通信,是将待传送的每个字符的二进制代码按由低到高的顺 序,依次发送,如图2-5所示。其优点是:收、发双方只需要一条传 输信道,易于实现,成本低;缺点是:速度比较慢。在远程数据通 信中,一般都采用串行通信方式。
数据是指把事件的某些属性规范化后的表现形式,它能被识别,也 可以被描述。数据可分为模拟数据与数字数据两种。
信号是数据的具体物理表现,它是信息(数据)的一种电磁编码, 具有确定的物理描述,信号中包含了所要传递的信息。例如电压、磁 场强度等。信号一般以时间为自变量,以表示信息(数据)的某个参 量(振幅、频率或相位)为因变量。
对讲机
发送端 /接收端
不同时刻的数据双向传输 图2-3 半双工通信示意图
发送端/ 接收端
对讲机
全双工通信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全双工通信是指数据可以同时沿相反的两个方向作双向传输,比如, 电话通话。全双工通信需要两条信道,一条用来接收信息,一条用来 发送信息,因此其通信效率很高。如图2-4所示。
电话机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同步通信方式
➢ 该方式中,传输的信息格式是一组字符或一个二进制位组成的数 据块(帧)。
➢ 对这些数据,不需要附加起始位和停止位,而是在发送一组字符或 数据块之前先发送一个同步字符SYN(以表示)或一个同步字节(), 用于接收方进行同步检测,从而使收发双方进入同步状态。
➢ 接收方根据起始位和停止位来判断一个新字符的开始和结束,从 而起到通信双方的同步作用。异步通信方式如图2-7所示。
停止位 数据位 起始位
数据传输方向
00 1 10 1 10
计算机
1 10110101 0 1 00110110 0 1 00010111 0 计算机
图2- 7 异步通信方式
➢ 异步方式的实现比较简单,但每传输一个字符都需要多使用2到3 位,所以适合于低速通信。
按传输信号的类型分类,信道可以分为数字信道与模拟信道;
数字信道是用来传输离散数字信号的。离散的数字信号在计算机中 指由“0”和“1”的二进制代码组成的数字序列,当利用数字信道传输数 字信号时不需要进行变换,通常需要进行数字编码。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模拟信道是用来传输模拟信号的。模拟信号的电平随时间连续变化, 语音信号就是典型的模拟信号。如果利用模拟信道传送数字信号,则 必须经过数字与模拟信号之间的变换(A/D变换器)。调制解调器就是 完成这种变换的。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2.1.2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波高和频率(每秒的波数)是连续变化的信号, 如图2-1(a)所示,如电视图像信号、语音信号、温度压力传感器的输出 信号等。
数字信号是指离散的信号,如图2-1(b)所示,如计算机使用的由“0” 和“1”组成的信号。数字信号在通信线路上传输时要借助电信号的状态 来表示二进制代码的值。因为电信号可呈现两种状态,可以分别表示 “0”和“1”。
图2-1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波形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2.1.3 基带信号与宽带信号
基带信号就是将计算机发送的数字信号“0”或“1”用两种不同的电压 表示后,直接送到通信线路上传输的信号。
宽带信号是基带信号经过调制后形成的频分复用模拟信号。
2.1.4 信道、数字信道与模拟信道
信道是信号传输的必经之路,包括传输媒体和通信设备。传输媒体 可以是有形媒体,如电缆、光纤等,也可以是无形媒体,如传输电磁 波的空间。
第二章 数据通信技术
本章学习要点:
➢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 传输介质的主要特性和应用 ➢ 无线与卫星通信技术
➢ 数据交换技术
➢ 数据传输技术
➢ 数据编码技术
➢ 差错控制技术
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1.1 信息、数据与信号
信息是人对现实世界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某种认识。任何事 物的存在,都伴随着相应的信息的存在,信息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特征、 运动和行为,而且还能够借助媒体(如空气、光波、电磁波等)传播 和扩散。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数值、文字、图形、声音、图像以及动画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