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日本核泄漏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合集下载

日本核事故调整为5级概要

日本核事故调整为5级概要

新华网东京3月18日电(记者吴谷丰)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18日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从4级提高为5级。

这是日本迄今最为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官员18日在记者会上说,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2号和3号机组的核泄漏等级为5级,4号机组的核泄漏等级为3级。

本月12日,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将此次事故的等级初步定为4级。

据报道,由于最近几天发生了反应堆燃料熔毁、向外界泄漏放射性物质的情况,该机构根据国际标准将事故等级提升到5级。

1999年9月30日,日本茨城县东海村一家核燃料制造厂发生核物质泄漏事故,造成两名工人死亡,数十人遭到不同程度辐射,30多万当地居民在屋内避难。

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高于上述事故,与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相当。

1979年3月2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制冷系统出现故障,致使核反应堆部分熔化,最终造成美国最严重的一次核泄漏事故,至少15万居民被迫撤离。

历史上,1986年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被定义为最严重的7级。

当年4月26日,位于今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造成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

这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造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大一次灾难。

新华资料:核事件分级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核事件分级表”的规定,核安全事件共分为7级,其中1级至3级为事件;4级至7级为事故。

在“事件”中,1级为异常;2级为普通事件,还没有产生场外影响,但有核设施内工作人员遭受过量辐射;3级属于严重事件,放射性物质极小量释放,公众所受辐射程度小于规定限值,但有核设施工作人员的健康受严重影响。

在“事故”方面,如果达到4级,则表示放射性物质小量释放,公众遭受相当于规定限值的辐射影响,同时,核反应堆堆芯和辐射屏障出现显著损坏,并可能出现工作人员遭受致命辐射的情况;5级属于具有场外风险的事故,放射性物质有限释放,此时核反应堆堆芯和辐射屏障出现严重损坏;6级和7级则分别属于重大和特大事故。

核泄露事故对福岛及周边地区环境影响分析报告

核泄露事故对福岛及周边地区环境影响分析报告

核泄露事故对福岛及周边地区环境影响分析报告作者:崔子宜李嫣然叶芊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23期[摘 ;要]2013年在日本福岛发生的由地震海啸引起的核泄露事件是人类历史上尤为重大的几次自然灾害之一。

同时,这也使得一些人们对于核能的发展持有怀疑态度。

为了调查这些所谓的核泄露残留物对人体的危害,我们开展了在福岛及周边各区域的环境表 ;面辐射吸收剂量率的考察。

在本次检测中,通过对环境中不同物质辐射吸收剂量率的数据分析,我们了解到了残留辐射体对人体的影响以及辐射吸收剂量与地理位置的关系,这些结论将会为预估放射性物质衰变量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辐射、环境吸收剂量率、数据分析、人体健康。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285-011、背景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所在建筑物爆炸后,日本政府13日承认,在大地震中受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可能正在发生“事故”,2号机组的高温核燃料正在发生“泄漏事故”。

2011年3月13日,共有21万人正紧急疏散到安全地带。

进行撤离后,日本政府先后对12万人进行了身体检查,其中22人检查时显示已受到了核辐射危害。

日本核电是国家电力供应的基础核心,核电占国家总电力供应的27%,并且构成电力供应的基础,不同于用于调节电力供应峰值的其他供电。

核事故发生后,所有核电站停运,导致电力供应的基础核心消失,基础电力没有了保障,电力缺口陡增,所缺部分均需要紧急进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进行火力发电补充,并重新启动老旧的火力发电设施。

石油危机40年来,日本提高能源自我保障的努力因为这场严重的核事故几乎化为乌有。

现如今距离事故发生已经过去了五年多,为了探测11年核泄露的危害程度,我们对福岛附近区域的不同介质表面γ吸收剂量率进行了测量。

测量仪器为便携式射线测量仪Inspector Alert IA-V2。

本次考察对环境表面辐射吸收剂量率进行了多次数据收集,并就所得数据进行了深入探讨。

专家解读日本核泄漏原因和影响

专家解读日本核泄漏原因和影响
扩散源从过去的情况来看,把一些蒸汽放到大气中,蒸汽中含有一些日本政府说是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测出了铯137和碘131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存在于核燃料棒反应内部,从这个情况来看,已经出现了事实上的泄漏。
另外,海水对反应炉的内壁进行减热和冷却的作用,由于不可能保证完全没有泄漏,可能有少部分泄漏到了海水中。迄今为止,2号反应堆又发生了爆炸,日本政府承认有熔融现象,熔融之后,如果整个容器底部被烧穿的话,事故的严重性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只差一个等级了。这是从污染源情况来看。
另外七千米以下是对流层,在对流层的中下部是气流,它随着地形开始不断地进行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迄今为止,都是从西北向东南刮着西北风,在西北风控制下,福岛的风主要是刮向太平洋,甚至是刮向了东京。像今天下午,福岛刮的是北风,在东京已经是辐射超标了大概20倍。
主持人尹俊:您的意思是说距离20公里到30公里的人最好呆在家里别出来。
主持人尹俊:各位网友大家好。最近日本的大地震引发了核泄漏,今天演播室请到两位专家和大家聊聊相关话题,今天聊的是日本的核辐射所带来的影响与警示,给大家介绍一下两位嘉宾,第一位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同时也是军控与防扩散中心秘书长洪源,洪老师欢迎您。
洪源:您好。
主持人尹俊:第二位是日本企业研究院院长陈言先生,欢迎陈先生。
陈言:您好。
主持人尹俊:一位对核技术有所了解,另外一位对日本有所了解,今天请到两位谈一下日本最新事态的发展。核泄漏的危险是大家目前比较关心的话题。现在确认的情况是风向为西风,其扩散范围已经扩大到太平洋。这次核泄漏影响有多大,请洪先生分析一下。
洪源:首先从污染源上看待这个事情,过去的几天,国际原子能组织把它定义为四级核事故,把1986年前苏联切诺贝利核事故定为7级,最高一级,现在1、2、3、4号四个反应堆出现问题,尤其是以2号反应堆出现问题最为严重,从这个情况来看,现在已经远远超出了4级,已经是5级的事故,原来1979年美国的三里岛核电站的事件,到今天为止的情况应该是超过了三里岛核电站事件的影响,但是还不及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我个人意见可能是6级是比较合适,也可能是5级,但是4级肯定是已经过去的情况了。

数学建模日本核泄漏的影响的研究

数学建模日本核泄漏的影响的研究

日本核泄漏的影响的研究日本核泄漏的影响的研究摘要2011年3月12日,发生在日本东北地区的9.0级的特大地震,导致了福岛县第一核电站爆炸日本核泄漏事件,由于福岛核电站备用系统的不充分和急救措施的不及时导致核泄露,使得核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其制造业、农业、渔业、旅游业等都受到比较严重的冲击,日本的经济环境受到冲击。

本文利用曲线拟合建立了统计回归模型,通过建立高斯烟羽模型,层次分析法模型得到解决此次日本核泄漏最优化的方案措施。

问题一通过对日本发生核泄漏前后的PMI指数建立统计回归模型,得到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对日本采购经理指数(PMI)的影响约为5.3557,与有史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相当。

可见核泄漏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之大。

问题二通过建立高斯烟羽模型,考虑到实际影响因素,在此分别考虑季风,粒子衰变,天气并且对模型作进一步改进,最后通过建立在各种因素交叉作用综合影响下的粉尘扩散方程并运用Matlab进行数值分析得到最终的结果:t=4899h(204天)为放射性粉尘扩散到对人体无害浓度所需时间。

问题三通过分析核泄漏产生的影响并通过yaahp层次分析软件建立层次分析法模型,得出最优化方案,使本次核泄漏影响,损失最小化。

在文章的最后,分析了模型的优缺点,给出了模型的若干推广。

关键字:PMI指数、拟合、高斯模型、层次分析法、MATLAB一、问题重述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核电站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给环境和人类带来很多好处。

然而,核电站一旦发生事故,其对人类造成的灾难又是不可估量的。

2011年3月12日,发生在日本东北地区的9.0级的特大地震,导致了福岛县第一核电站爆炸,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核问题的深思。

由于福岛核电站备用系统的不充分和急救措施的不及时导致核泄露,好在正值西南风盛行的季风气候,使得大量核污染物向太平洋这一地带扩散,从而大大减小了对陆地的污染程度。

然而这次事故对人类和大自然都是一种灾难。

日本核电站的核事故分析

日本核电站的核事故分析

日本核电站的核事故分析受3?11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4次爆炸,并伴随发生了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对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造成了环境污染。

此次核事故引发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对核设施安全的进一步关注。

事故的概况与性质2011年3月11日以来,由于受大地震和海啸的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冷却系统失灵,反应堆的压力陡然升高。

在相关人员为反应堆降温过程中,先后发生两次氢气爆炸以及反应堆堆芯熔毁事件。

3月13日,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表示,一号反应堆和三号反应堆“很有可能”已经发生了堆芯熔毁。

目前,上述事件造成了核泄漏,所产生的核辐射水平较之往常超标数百倍。

上述事件从性质上看,属于一种核事故。

一般来讲,核事故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携载核器件(包括核武器)的载体(如飞机、舰船、火箭、车辆等)发生事故(如起火、爆炸、坠落等),既未引起核器件的化学爆炸,也未引起核器件爆炸,核器件被完整地回收,环境也未受到放射性污染,也就是说也基本上没有辐射危害。

第二类是核器件或核设施中的化学物质爆炸(包括整装核弹头的化学爆炸),但未引起核爆炸。

可能引起此类事故的原因有:设备缺陷,突发供电事故,运输事故,核弹头或贮管和运输设备安全性下降或失效,火灾等。

此类事故容易引发对人体、动植物以及环境的核辐射,同时还可能造成非辐射危害,如铍、锂、铅等物质的危害,破坏人体健康(如导致白血病,癌症等)。

第三类是核爆炸,有核能释放并引起核器件(含核武器)爆炸的一切后果,包括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辐射和放射性沾染等。

尽管截止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生过核武器爆炸事故,但发生过类似于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反应堆爆炸事故。

此类事故属特大事故,可对人员和环境造成极其严重和长期的伤害。

在此次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中,核辐射通过水蒸汽和积水外排的方式泄漏出来,这并非核反应堆里的裂变层的放射性释放,也不是核爆炸事故而是化学反应事故,因此属于第二类事故。

事故的原因此次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的核事故除了天灾的原因之外,还暴露出日本核电发展、运行、监管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日本核泄漏影响有多大?

日本核泄漏影响有多大?

日本核泄漏影响有多大?(图)【评论1查看】【我发布者:lee时间:2011-03-15 14:14:00 来源:解放牛网【收藏】[1]要评论】【发起话题】核心提示:日本强震引发的核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同时也引发许多疑虑:核电站爆炸会不会重演“广岛事件”?核辐射到底有多可怕?日本9级的大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氢气爆炸事件,而且出现了辐射泄漏,然而核电站的危机并没有就此停止下来,而是不断地在绵延扩大。

核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同时也引发许多疑虑:核电站爆炸会不会重演“广岛事件”?核辐射到底有多可怕?【调查】日本核电站爆炸,你怎么看?一、日本核电站究竟发生了什么?图为爆炸发生后的日本核电站。

发生爆炸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一位核能业内人士通俗解释,地震引发海啸后,福岛第一核电站全厂断电,而负责向反应堆输送冷却剂的应急冷却柴油机组却无法运转。

反应堆内部的核物质长时间得不到冷却,使堆芯温度不断上升。

高温导致冷却液大量蒸发,反应堆内压力增大,机组的安全壳面临超压的风险。

如果安全壳出现损坏,内部的核物质就有外泄的危险,并可能酿成巨大的核安全事故。

……(详细)福岛核电站爆炸并非“核爆炸”此次福岛核电站发生的爆炸是氢气与氧气混合后发生的爆炸,是一种化学反应;而核爆炸是类似核弹、氢弹等核武器的爆炸,是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造成的,是一种物理反应。

尽管核爆炸的破坏力超强,但是核电站如果发生核泄漏,产生的核污染危害范围甚至可能超过小型核爆炸。

……(详细)抢险工作为何如此艰难?日本福岛核电站已有40岁“高龄”。

抢险人通过注入海水来为反应堆降温的办法引起了较大争议。

此举不但将造成核反应堆“报废”,甚至可能继续产生大量氢气,造成连锁性爆炸反应。

日本专家称,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是核电站抗震能力不足和设备老化所致。

避免核电站应急系统被海啸摧毁是一次极其惨痛的教训。

……(详细)二、核电站机组爆炸意味什么3月13日,日本福岛郡山市,工作人员正在检测一名从福岛核电站附近撤离儿童身上的辐射情况。

日本确定福岛核泄漏造成的危害

日本确定福岛核泄漏造成的危害

日本确定福岛核泄漏造成“局部性危害”2011-03-13 21:38:13来源: 新华网(广州)跟贴170 条手机看新闻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13日说,正通过灌注海水、排气降压等措施,为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降温,不排除3号机组像1号机组一样发生爆炸,但即便发生爆炸,对周边居民健康也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初步确定此次核泄漏事故为4级,即造成“局部性危害”。

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12日下午发生爆炸,原因是反应堆内部产生的氢气溢出接触外界氧气发生剧烈反应,不过反应堆的不锈钢护罩没有被爆炸破坏。

枝野幸男13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由于3号机组所在建筑物内可能已充满氢气,因此也不排除发生爆炸的可能性,但即便发生爆炸,也不会导致堆芯熔毁,对周边居民健康也不会有明显影响。

当天上午,3号机组反应堆由于冷却系统故障,大量冷却水被高温蒸发,水位急剧下降,堆芯一度露出水面3米。

福岛第一核电站所属东京电力公司采取了注水、排气等措施,但由于注入淡水的水泵出现故障,不得不改为灌注海水,水位重新开始上升。

枝野幸男说,当地时间1时52分,3号机组附近核辐射量达到每小时1557微西弗,超出污染标准值每小时500微西弗两倍多,不过50分钟后就降至184微西弗。

枝野幸男说,由于向1号机组和3号机组注入海水进行降温,将来再次启动非常困难,它们有可能报废。

目前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和铯137。

碘131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

日本政府已计划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防止碘131辐射的药物碘片。

铯137会造成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初步确定此次核泄漏事故为4级,即造成“局部性危害”。

日本官员表示,这个等级有可能会随着事态的发展而调整。

目前,国际核事故按严重程度分为零至7级。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等级低于1979年的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和1986年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美国三里岛核事故被定为5级,当时由于制冷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至少15万居民被迫撤离;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被定为最高级7级。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简介与分析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简介与分析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简介与分析北京时间2011 年3 月11 日13 时46 分,日本发生9.0 级地震并引发高达10 米的强烈海啸,导致东京电力公司下属的福岛核电站一二三号运行机组紧急停运,反应堆控制棒插入,机组进入次临界的停堆状态。

在后续的事故过程当中,因地震的原因,导致其失去场外交流电源,紧接着因海啸的原因导致其内部应急交流电源(柴油发电机组)失效,从而导致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功能全部丧失并引发事故。

一、福岛核电站情况日本福岛核电站为目前世界最大核电站,由福岛一站和福岛二站组成,共10 台机组。

第一核电站有6 台机组,均为沸水堆(BWR)。

地震前,1、2、3 号机正常运行,4、5、6 号机正在大修或停堆检修。

第二核电站有4 台机组,均为沸水堆(BWR),地震前均正常运行。

福岛核电厂采用单层循环沸水堆技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轻水堆堆型,先后开发了BWR-1至BWR-6和第三代先进沸水堆(ABWR))下图为沸水堆的系统组成示意图。

福岛MARK I(左图)为双层安全壳,内层为钢衬安全壳(梨形),设计压力4bar 左右,容积较小(数千立方米),外层非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

钢安全壳由干井和湿井构成,干井中间是压力容器。

湿井为环形结构,里面装了4000吨的水,起过滤放射性物质和抑制安全壳内压力作用。

福岛一站的MARKII(右图)安全壳在MARK I基础上进行了简化设计,内层钢安全壳改为圆锥形,干井直接位于湿井上方,湿井改为圆柱形结构,两者之间通过导管相连。

B.应急冷却系统下图分别为BWR3和BWR4的应急冷却系统示意图。

福岛第一核电厂的沸水堆在设计时并未考虑反应堆堆芯的风险及应对措施,在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开始关注超设计基准事故和严重事故。

日本政府认为日本的反应堆安全设计可以保证安全,不必要在在法规上进一步的对严重事故再加以要求,主要靠业主自主开展提升安全和降低风险方面的工作。

原子力安全保安院”(NISA)让业主采用PSA手段进行风险研究,并研制事故规程(AM),针对超设计基准事故和严重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B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2.3.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日期: 2010 年 9 月 12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2010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评阅人评分备注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2011年日本核泄漏影响力的定量评估摘要: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是以2011年日本核泄漏为背景而提出的。

一直以来,核辐射对人体健康都有较大的损害,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

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

因此如何有效的来评估2011年日本核泄漏的影响力深受人们的关注。

核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有其固有的规律-本底趋势线是指在不受境内外重大事件冲击和干扰的情况下所呈现的固有趋势方程,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人体健康及人的智力高低天然而稳定的趋势和规律,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等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建立本底趋势线,可以揭示某国(或地区)人口发展的固有趋势,对本底趋势线的自然延伸还可预测日本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对人体也有较大的影响,之后有一些甲状腺癌病患即与此有关,研究该事件对人口总数,人体健康及人的智力高低的影响为预测此次日本核辐射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依据2005年-2010年日本人口状况的统计数据,建立了日本人口总数、人体健康状况2条本底趋势线,并利用其自然延伸的预测功能对2011年之后日本人口状况进行了预测,并通过分析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对比来体现了2011年日本核辐射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定量评估2011年日本核辐射的影响力。

关键词:核辐射;人口发展状况;本底趋势线;预测一、问题重述2011年3月12日因强震而出现故障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放射性物质泄漏,反应堆所在建筑物被炸得只剩下“骨架”。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损害,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

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

比如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之后有一些甲状腺癌病患即与此有关。

请你们选择感兴趣的某个侧面(比如环境、经济等),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互联网数据,定量评估这次核泄漏在该方面的影响力。

(1)根据你们所查询到的数据,能够有效地在时间和空间2个方面预测未来的情况;(2)根据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一定的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3)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向有关部门提出具体的建议。

二、问题分析由于日本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导致核泄漏,其影响力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环境、经济、文化等等。

我们主要以环境为主体方向,深入分析核泄漏对日本人口变化、健康状况及智力方面的影响,定量评估2011年核泄漏对日本人口未来发展的影响力。

由于核泄漏的影响比较深远,目前不能完全统计出其影响的力度,因此,本题可以通过 如果没有发生核泄漏,日本未来人的发展状况,再与实际人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从而得出2011年日本核泄漏对日本人口发展的影响率。

三、模型建立与求解I 模型的准备1数据来源建立人口本底趋势线需要以长期的人口统计数据为依据-本文所采集的统计数据主要取自 ,统计项目包括日本人口总数、人的健康状况2个序列,建模的时间区段为2005年-2010年(如附表一)2 人口本底趋势线的形式及建模方法2.1 人口本底趋势线的基本形式人口的发展趋势是确定的和可预报的,而各年增长率的变化却是随机和不可预报的,人口发展的本底趋势线归结为基本形式和复合形式,直线(或指数线)增长基础上的周期性波动可能反映了人口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而将其归纳成统一方程,Tt=At+Ct+St.人口的发展动态(Tt )可分解为趋势项(At )、周期项(Ct )、随机项(St )三个部分.其中,趋势项(At )可用直线方程Yt=a+bt 或指数方程Yt=Y0 exp(rt)来反应,周期项(Ct )可用三角函数()sin Yt q t ωϕ=+()sin Yt q t ωϕ=+或逻辑增长函数Yt=K/(1+ exp(c-rt))来反应,随机项(St )可用随机时间序列分析中的AR(r)或ARMA(p,q)来模拟。

与以往单纯的直线模拟、灰色建模、时间序列模拟相比较,这种时域组合模式意义明确、包含时间序列的信息量丰富,更能精确地反应人口发展的动态变化规律。

由于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近6年来日本人口总数的本底趋势线方程,着重分析其趋势项和周期波动项,所以略去了随机波动项2.2 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语言编程的计算机模拟是不直观和较复杂的。

利用Lotus 1-2-3 for Windows 电子表格软件对其进行模拟.该软件具有集表格计算、数据作图和数值模拟“三位一体”的集成功能,其表格数据与统计图形的动态链接为用户观察数据的时间变化趋势提供了直观的窗口,[回归分析]和[求解器]功能为数值模拟提供了简捷的方法,可实现直观判断与计算机快速模拟的有机结合。

具体模拟方法如下:(1)先用[图表]功能制作统计趋势图;(2)根据统计图基本趋势,建立趋势项的回归方程;(3)从统计数据中作分离计算、扣除趋势项,分离出周期波动项;(4)对周期波动项进行最优模拟;(5)将趋势项与周期项合并,得到时域组合模型。

II 日本人口状况本底趋势线的建立下面所列的本底线方程中t 为时间变量,从2005年依次取t=1,2,3...1 日本人口总数本底趋势线日本人口总数根据如上表格可得到日本人口总数动态变化的本底线方程23.842187.953.852s i n (1.35Y t t =++- 相关系数:0.9949r =2 人体健康本底线在上海市入境旅游客流市场中,外国游客占有绝对优势和比重,大致占入泸游客总数84.12%左右。

2004年前七个月上海市接待外国游客1703187人次,2009年增长到2727859人次,6年来增长16.0倍,年均增长率为26.7%。

从近6年国外客流量统计线可以发现其波动幅度有逐渐加剧趋势,故采用直线增长基础上的指数正弦复合模型进行模式识别,得到上海外国人游客动态变化的本底线方程:19.436160.29 6.226sin(1.026 4.546)Y X t =+++相关系数0.9936r =5 本底趋势线与统计线的组合图形为了更清晰地反应上海市近6年客流总量、外国人、港澳台游客的本底趋势线和实际统计线,将所作的组合图形排列如下(图1到图4)年份 人口总数 增长率 2005 127,417,244 2006 127,463,611 0.036% 2007 127,433,494 -0.024% 2008 127,382,494 -0.040% 2009 127,767,994 0.300%2010 127,754,762 - 0.010%外境入沪总人数100200300400123456时间人数(万人)原始数据本底趋势线图1 上海市入境客流总量本底线与统计线 港澳入境旅游人数51015202530123456时间人数(万人)原始数据本底趋势线图2 港澳入境客流量本底线与统计线这些组合图形,一方面弥补了文中略去的统计数据,另一方面也为更直观理解上述本底趋势线提供了一个窗口,更为重要的是:(1)将本底线与统计线相比较,可看出旅游本底线的“晴雨表”功能,这种指示功能不仅是定性的,同时也是定量的;(2)从本底线的自然延伸还可看出本底线的预测功能,对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一个直观的估计!III 模型的求解2010年前七个月外国、台湾、港澳入泸旅游客流量的预测:利用所建立的4条本底趋势线,对2010年前七个月上海市入境旅游客流总量、外国人、台湾、港澳入境旅游客流量进行了预测(表2):表2 :2010年(前七个月)上海市入境旅游客流量预测外国入境客流量(万人次) 台湾入境客流量(万人次) 港澳入境客流量(万人次) 入境客流总量(万人次)2010年预测值 291.7126 39.9134 40.4596 358.6683 2010年实际值 327.6506 39.9681 35.3846 403.0033表3:上海世博会对各入境旅游客流的影响指标影响值 影响率 贡献率 外国入境35.9382 10.97% 12.32% 台湾入境0.05472 0.14% 0.14% 港澳总入境 44.3352 11% 12.36% (1)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个指标的影响值根据表3 计算结果,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外国入境游客的影响值为35.9382万人次,对台湾入境游客的影响值为0.05472,对总入境游客的影响值为44.3352.这些数值也就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所带来的效应.在理论上,这些数据也是在不举办世博会的情况下,上海市在2010年将损失的旅游效应.从上述指标的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外国还是台湾(特别是外国)人数次都低于世博园的人次,其原因是:上述本底趋势线的分析是不考虑任何影响下的旅游业按常规增长的态势,而分析其实际值与本底值的差额时得到的也只是考虑世博会这一因素的影响下所带来的上海市旅游指标的变化值,因此,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有有一定的影响力。

(2)世博会的贡献率和影响率根据孙根年的概念,为衡量世博会对各项质变贡献程度,定义影响值与本地值的比率为世博会对当年各项指标贡献率,计算得到的结果显示: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外国入境游客人次的贡献率为12.32%,,对台湾入境游客人次的贡献率为0.14%,对总入境人次的贡献率为12.36%。

根据孙根年的概念,为衡量世博会对各项质变贡献程度,定义影响值与实际值的比率为世博会对当年各项指标贡献率,计算得到的结果显示: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外国入境游客人次的影响率为10.97%,,对台湾入境游客人次的影响率为0.14%,对总入境人次的影响率为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