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哲学 《心法》读后感1500字
稻盛和夫的哲学 《心法》读后感

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读后感篇一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稻盛和夫的《心法》这本书,哎呀,真的是给了我好大的触动!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哲学这玩意儿高高在上,晦涩难懂。
但稻盛和夫的这本《心法》,却让我觉得哲学原来也能这么接地气。
书里讲的那些道理,就好像是一位亲切的长辈在跟我唠嗑。
他说的那些关于人生、工作、心态的事儿,我觉得吧,真的是句句在理。
比如说,他强调要心怀善意,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我平时做到了吗?也许有时候我会抱怨,会偷懒,会在困难面前想退缩。
但读了这本书,我就想,哎呀,我不能再这样啦!还有啊,他说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
这观点一开始我还不太理解,我就想:“工作不就是为了那点工资嘛!” 可后来仔细琢磨,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我以前工作的时候,可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总觉得累,觉得没意思。
但要是把工作当成是自我提升的机会,说不定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呢!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心情那叫一个起伏不定。
一会儿觉得自己明白了很多,兴奋得不行;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差距还很大,有点沮丧。
不过,我觉得这种情绪的波动也是好事,说明我在认真思考嘛!总之,读了《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我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一盏明灯,虽然前方的路可能还是会有坎坷,但我觉得也许我能更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啦!篇二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读后感哇塞,稻盛和夫的《心法》,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一开始翻开这本书,我心里还嘀咕:“这能有啥特别的?” 可看着看着,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书中提到的那些哲学理念,就像是一把把钥匙,解开了我心中好多的疑惑。
比如说,关于成功和失败,稻盛和夫说不要过分在意结果,而是要专注于过程。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之前的经历,每次考试都特别紧张,就怕考不好。
结果呢,越紧张越发挥不好。
现在想想,也许我太在意那个分数了,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本身。
还有关于人际关系,他说要心怀感恩,以善待人。
稻盛和夫的心法读后感

稻盛和夫的心法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偶然间读到了稻盛和夫的《心法》这本书,没想到它就像一道光,照进了我有些迷茫和困惑的内心世界。
一开始,我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
毕竟,市面上关于成功学、心灵鸡汤的书籍多如牛毛,很多都是翻了几页就被我扔到一边,再也不想碰了。
但这本《心法》不一样,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也没有空洞无物的大道理,而是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述了稻盛和夫先生自己的经历和感悟。
稻盛和夫先生提到的一个观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人生的目的在于努力纯化和净化自己的心,从而拥有美好的心灵”。
一开始,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刻,直到我想起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决定好好打扫一下房间。
我的房间平时总是乱糟糟的,东西到处乱丢,每次想要找什么都得翻半天。
那天,我下定决心要彻底改变这个状况。
我先从整理书架开始,那些堆得乱七八糟的书,有小说、传记、专业书籍等等。
我一本一本拿起来,擦拭上面的灰尘,然后分类摆放。
有些书已经很久没碰过了,再次看到它们,让我想起了当初买下它们时的心情。
接着是整理衣柜,我的衣服也是塞得满满的,很多衣服已经很久不穿了,但一直放在那里占地方。
我一件一件地拿出来,决定哪些要留下,哪些要扔掉。
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儿,因为每一件衣服都好像带着一段回忆,让我有点舍不得。
整理抽屉的时候,更是发现了一堆不知道什么时候放进去的杂物,有旧的手机壳、过期的优惠券、断了的笔……我一边清理,一边忍不住吐槽自己:“怎么能这么乱啊!”就在我累得腰酸背痛,想要放弃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稻盛和夫先生说的那句话。
我这整理房间,不就是在纯化和净化自己生活的空间吗?如果我连自己的生活环境都不能整理好,又怎么能谈得上拥有美好的心灵呢?于是,我咬咬牙,继续坚持下去。
几个小时后,当我终于把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的时候,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形容。
我坐在整洁的房间里,心情格外舒畅。
通过这件小事,我深刻地体会到,纯化和净化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可以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励志书籍《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读后感(精选3篇)

励志书籍《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读后感(精选3篇)励志书籍《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读后感(精选3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励志书籍《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读后感(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励志书籍《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读后感1稻盛和夫无疑是一个高山仰止式的传奇人物!最早知道他是源于他独创的阿米巴,阿米巴思维颠覆了传统经营理念,把企业经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后来了解到,他的传奇之处远不止阿米巴:他27岁创办京瓷、52岁创办KDDI,两家公司均跨入世界500强之列,成为行业翘楚,更为惊诧的是,他78岁时仍老当益壮地救火于日航破产危难之间,仅用1年时间就扭亏为盈且创下日航历史最高利润!感叹之余,我对他的评价仅一个字:牛!对研究方法的重视是我们秉承的理念:既然他这么牛,那就把他的大作都先拿来吧!这不,我们顾老师一期就拿来6本:什么经营啦、精进啦、活法啦等等,不一而足!读哪本先?我个人是这么想的:成功心法的轨迹应是由①怎么想→②怎么做→③怎么改进→④怎么超脱这4个段位组成的,我觉得自己在这个领域连门都没跨进去呢,决不能仓促上路就跳级学高一级的东西,所以就选择了以书名判断自认为是入门级的《心法》。
拿到书,看了下标题,就吓了一跳:全书分21章,章节内容有关于人的存在、宇宙、意识、自由、情理、宗教等等方面,怎么研究这么深奥的话题,这是入门级吗?不禁担心自己的智力能否读的明白。
静心入戏后,发现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全书通篇论述大道至简式地娓娓道来、通俗易懂、轻松愉快,且满满的正能量,掩卷而思后又能沉淀很多启发,一着急仅用1天就读完了!好了,废话就啰嗦到这。
我把自己的粗浅的读书心得结合顾老师的要求分成5个部分做一下分享,即总的读书体验、趣点、实践结合、不知天高地厚的建议和一点点的期望。
1. 总的读书体验:读完全书,除上述提到的轻松、正能量等等之外,第一个直接的感受是稻老崇尚佛学、心学且重视践行,比如他自己得癌症之后的内心平静,就是得益于13岁得肺结核后在《生命的实相》中“心怀善念”之佛学观念的启蒙,正是由于内心变得强大使稻老在与癌症抗争中获胜。
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读后感

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读后感篇一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读后感最近读了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哎呀妈呀,真的是让我感触颇深!一开始,我可能觉得这书就是那种高深莫测,充满大道理的玩意儿,说不定读着读着我就睡着了。
可没想到,越读越有意思,就像发现了一个宝藏!稻盛和夫说的那些个观点,真的是让我忍不住拍大腿叫好。
比如说“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话说得简单粗暴,可仔细想想,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也许有人会说,干嘛要这么拼命,轻松点不好吗?但我觉得吧,要是不拼一把,怎么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怎么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吧。
还有他说的“要以利他之心为本”,这可有点颠覆我的想法。
以前我老是想着自己怎么好就行,哪管别人那么多。
但现在想想,要是大家都只想着自己,那这个世界得多冷漠啊!说不定我今天帮了别人一把,明天别人也会来帮我呢,这不是挺好的嘛!不过,读着读着,我也有点疑惑。
像他说的那些理念,真的能在现实生活中完全做到吗?比如说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大家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拼命,这时候还能坚持利他之心吗?我觉得可能有点难。
但也许正是因为难,所以做到了才更了不起吧。
总之,读这本书,让我时而兴奋,时而困惑,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但不管怎么说,它确实给了我很多思考,让我对人生、对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我觉得,以后我可能还会时不时地把这本书拿出来翻翻,说不定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呢!篇二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读后感《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呐!刚翻开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这能有啥特别的?”结果,读着读着就被吸引进去了。
稻盛和夫讲的那些道理,就像一道道闪电,劈中了我混沌的脑袋。
“人生·工作的结果 = 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个公式一出来,我就开始琢磨了。
我想,我能力可能一般般,热情嘛,时有时无,那思维方式是不是能改变一下呢?也许改变了思维方式,就能让这个结果变得更好呢?还有他说的“每天都要反省”,这可真是戳到我的痛处了。
心法稻盛和夫哲学关于人生试炼读后感

心法稻盛和夫哲学关于人生试炼读后感篇一心法稻盛和夫哲学关于人生试炼读后感最近读了稻盛和夫的《心法》,哎呀,真是让我感触颇深啊!这书里讲的关于人生试炼的那些事儿,我觉得太有启发啦!稻盛和夫说,人生就是一场试炼,这话说得太对了!可能有人会说,啥试炼啊,人生不就是吃喝玩乐,混日子嘛!可我觉得,真不是这样。
你想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困难,那些挫折,不就是对我们的考验吗?比如说,考试没考好,工作不顺利,跟朋友闹掰了,这些难道不是试炼?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之前参加一个比赛,我准备得那叫一个充分啊,觉得自己肯定能拿个好名次。
结果呢?成绩出来,我傻眼了,排名靠后得很。
当时我就想,这啥情况啊?我这么努力咋还不行呢?也许是我努力的方向不对?还是我根本就没那个实力?我觉得自己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但是后来我仔细琢磨了琢磨,这也许就是人生给我的一次试炼呢!它让我知道,成功不是那么容易的,光靠努力还不行,还得有方法,有策略。
我觉得稻盛和夫的哲学就像一盏明灯,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引方向。
不过,我也在想,稻盛和夫的这些理念真的能适用于所有人吗?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面临的试炼也不同,难道都能靠他的哲学解决?也许可以,也许不行。
但不管怎样,这本书还是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总之,读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好像长大了一点,对人生的试炼不再那么害怕了。
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去面对,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你们觉得呢?篇二心法稻盛和夫哲学关于人生试炼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聊聊稻盛和夫的《心法》,特别是关于人生试炼这一块,真的让我思绪万千啊!一开始,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还在犯嘀咕:“这能有啥特别的?”但是,当我真正读进去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大错特错!稻盛和夫说人生就是不断的试炼,我就在想,这不是废话嘛,谁不知道人生不容易啊!可再仔细琢磨琢磨,好像还真不是那么简单。
比如说,我们总是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磕磕绊绊。
就像我一直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可是每次画出来的东西都不尽人意。
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读后感

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读后感篇一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读后感最近读了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哎呀妈呀,真的是给了我不小的冲击!说真的,一开始我觉得这书可能就是那种高高在上、讲一堆大道理的,可真正读进去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稻盛和夫这老爷子的智慧,那可真是杠杠的!他说的那些关于工作的看法,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以前我总觉得工作就是为了赚钱,能偷懒就偷懒,能应付就应付。
但稻盛和夫说,要把工作当成一种修行,要全身心投入,要对工作有那种“燃烧”的热情!我就寻思,这能行吗?也许真能行?书里还提到了“利他”这个概念。
说实话,我一开始心里犯嘀咕,这年头,大家不都想着自己吗?还利他?可仔细想想,好像也有点道理。
比如说,我对朋友好点,朋友也会对我好,这是不是一种“利他”带来的回报呢?可能是吧!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心情那叫一个起伏不定。
一会儿觉得他说得太对了,一会儿又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到。
就像走在一条充满迷雾的路上,不知道前方到底是啥样。
我觉得吧,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不是那种一读就能让你马上变成超人的秘籍,而是像一盏灯,在黑暗中给你一点点指引,让你自己去摸索,去寻找方向。
这书到底能给我的生活带来多大改变?我也不知道,但是至少让我开始思考一些以前从来没想过的问题,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收获吗?篇二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读后感嘿,朋友们!我刚读完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还抱着一种试试看的态度,心想:这能有啥特别的?不就是又一个成功人士在那夸夸其谈嘛!但读着读着,我发现我错了,大错特错!稻盛和夫讲的那些道理,简单又深刻,就像一记重锤敲在我心上。
比如说,他强调的“心纯见真”,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我的心够纯吗?我看到的都是真实的吗?也许,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早就迷失了自己的初心,看到的都是表面的东西,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
还有他说的“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可把我难住了。
我就想啊,我平时也努力啊,可为啥还是没啥大成就?难道是我的努力还不够?可能真的是!我是不是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了?一有点累就想放弃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情绪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稻盛和夫的心法读后感6篇

稻盛和夫的心法读后感6篇稻盛和夫的心法读后感1 初初怀揣着好奇与尝试的心态加入读书会,读从略读《心灵管理》到《稻盛和夫自传》,开始我以为成功的稻盛先生所说的心灵管理只是成功人士对成功必然的一种解释,读了此书后渐渐地被稻盛先生的经历所震撼,或许是被那种在各种挫折过程中那永不放弃的精神,经历百般磨难后所展现的谈定与从容所震撼,让我由心底里生出敬佩之情。
稻盛先生的光环,给我在这浮躁的社会里的生活又注入一缕希望之光。
稻盛先生的一生充满曲折,勤奋学习的他却在求学的路上屡屡挫败,在学有所成之时却经历战争和经济危机,艰难就业却是在艰苦的环境下苦苦坚守,在创业和经营的过程中也屡次遭遇研发失败、员工躁动、资金匮乏、石油危机、客户流失等等的挫折。
让我想起前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是的,如果稻盛先生在任何一次挫折前选择了逃避,那么就没有我现在读的稻盛和夫自传。
这是本书中对我影响的一段,引用“人生就是如此的波澜起伏,谁都无法预料未来,既有令人羡慕的幸运降临,也会遭遇到始料不及的失败与考验。
人生的阴晴之分,不是幸运和不幸,而取决于自己的内心。
在困境中绝不能放弃希望,而在取得成功的时候,更需要抱有一颗感恩之心、谦虚之心,必须时刻竭尽所能进取向上。
人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同样经历了很多的挫折与失败,然而我要感谢这些给我造成挫败感的人,因为他们没有把我给毁灭,而是使我变得更强大。
让我想起有首歌叫‘whatdosentkillumakesostronger’,好励志的一首歌。
现在大三了,从大一刚入学到现在,渐渐地体会到:现在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没有钱,都很渴望成功,他们有着年轻输得起的资本,以各种方式奋斗在各行各业,然而真正对结果满意的却少之又少。
很多人视稻盛先生为榜样,想极力去模仿他成功的轨迹,想学习他那屡败屡战的精神,想学习他那以人为本的管理,我不认为这样做是的,因为那只是学习,而不是设身处地的去经历他所经历的一切。
稻盛和夫心法读后感

导语: 稻盛和夫心法读后感(一) 《心法》是着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实践所写的一本哲学类书
籍,它相比其他哲学书籍而言更加通俗易懂。现在来谈谈我读完此书的感悟。 此书认为,所谓科学,不过是“现阶段所认知的范围内的事实”。它既不可
能正确地解释一切事物,也不代表唯一的真实。对此我非常赞同,因为人类社会 在不断地高速发展中,对某一事物的理解会越深刻,有可能会推翻之前所坚信不 疑的观点。所以,我认为在哲学这一范畴,是没有绝对正确的观点的,不同的人 的理解或许会产生偏差,但是,只要我们的理解足以让我们怀有乐观积极的心态 以及拥有正确的人生方向,那么就可认为这种理解是可行的。
读后感 感谢你的阅读
言归正传,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吧! 提升人性,磨练灵魂,这样的道理应该在少年时代就灌输给孩子,可惜在现 在的学校里,没有任何人传授这样的道理,取而代之的除了考试还是考试。“努 力学习,考进好学校,成为有出息的人。”这是我们从小听到的最多的话,我们 很努力的沿着这条道路努力奋进,小学、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我们踏着考 卷一路走来,历经大大小小无数次考试。但是当我们毕业的时候却发现,事情根 本不是这样子,理想终究被现实打败。于是在一个个应试体系下培养出来的满脑 子功利的“产品”面前,在超现实的社会大背景下,再来传授这些最基本的品质, 珍贵但却有些无力。学校,一个传道授业、培养高尚、为人性发展和社会进步服 务的地方,应该是纯洁无暇的。可如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侵入其中,本应 教育“教育”社会,现在却变成了社会“教育”教育,想来令人痛心。 烦恼产生于欲望,而发展又放大了欲望。在久远的奴隶社会,很多人尚且没 有自由,“吃”是他们最大的欲望。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得了极大的 自由,可贵的自由却因为使用的方向不对而造成了罪恶。经济富裕了,人们渐渐 忘记了大自然教于的真理。似乎不用拼命工作也能过上很好的生活,于是,与其 正式就职,受到约束,不如当自由职业者,想工作时工作,其余时间用来休息玩 乐。精进、持戒、忍辱与我无关。投机、贪腐滋生蔓延,看看十八大以来,打掉 的腐败官员,职务之高,人数之多,令人震惊。而且,这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金钱和权力带来了快乐,但带来更多的是欲望的膨胀和无尽的烦恼与罪恶。 稻盛先生的书总是向上而充满正能量。在身处逆境挫折时,在心情沉闷压抑 时,翻一翻,读一读,能够帮助我们调整心态,走出阴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读后感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读后感1500字:
稻盛和夫说: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于磨练灵魂,提升心性。
如何磨练灵魂,提升心性呢?
在《心法》,《活法》,《干法》里面反复地强调了:自利利他,努力为社会、为世人做贡献。
【《活法》这本书抄写了一遍,公众号里有笔记;《心法》在喜马拉雅读了一遍;深受感动。
稻盛和夫皈依了佛教,对命运、因果报应,以及灵魂不灭(意识体)深信不已。
】
我当然也是完全信服,命运是天定,但是不代表命运不可改,而且相当可以改。
稻盛和夫说人生有两个要素:一是命运,二是因果。
因果报应的法则或多或少要强于命运。
关于命运及改命的方法在《了凡四训》说的很详细。
命运有数,但是能被数束缚的人只会是凡人;真正能改命的人才是不凡之人,命改得好可以入阁拜相,甚至后代都能感召祖上阴德而成就大业。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这句老话也说的特别有道理。
天作孽犹可恕,就是说你本来的命运安排如此,受到报应那时可以宽恕;但是自己还要做孽,得到的报应那就怨不得别人了。
稻盛和夫在《心法》里也说的非常明确,思善行善,发大愿为利益众生,这样的话一定会带来好的报应。
当然,也有可能你看到有些好人却不得好死,有些坏人(或者奸商)却得意得志,可能会让你怀疑,甚至愤怒。
稻盛和夫先生解释到:你看到的好人没有好结果,那是因为他以前的罪孽没有消完;坏人却得意得志是因为他以前积累的福报。
但是现世所做的好事坏事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候有报应的,这个确实真实不虚。
我完全同意稻盛和夫老先生所说的,但是聪明如你,也要学会辩论何为“善”何为“恶”,这个在《了凡四训》中有部分说明,我们在谈《了凡四训》的时候可以具体来说说。
稻盛和夫走过的人生道路:以一颗赤诚之心,造就稻盛哲学,高尚品格,大德,大自在。
稻盛和夫老先生在13岁的时候得了肺结核差点死去,修养期间邻居给了他一本书,《生命的实相》,大意是相由心生,人的一生由心所造,这本书的思想和佛教很接近。
读后感.在那个时候稻盛先生便确定了他要思善行善,为社会和人类做贡献;这便是他的愿。
虽然经历了考试、工作等挫折或者不顺利,但是这个愿心是没有改变过的。
在这本书中也反复提了六度般若,意思是用几种方法来达到般若智慧,去到彼岸,征得涅槃境界,因而可以不再轮回。
六度般若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布施可以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如果舍不得钱财,那就去做善事呗,或者做公益。
持戒就是要克制欲望。
现在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为了更多的钱财名利,完全不顾后代的生存环境,对大自然、对地球为所欲为,毫无节制;这也是《心法》中稻盛老先生也疾心痛首的地方。
忍辱就是能够忍受一切的无常变化,对于生老病死,对于起起伏伏,大起大落,人生的各种境遇都能够坦然处之。
精进就是要不断努力,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马拉松,如此精神,才能感召天地之神为你倘开成功的大门。
在工作中,在任何情况下,你若一直精进且毫无杂念私念,那么便可以禅定,定能生慧,及能达般若智慧了。
至于有没有轮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家老徐先生是不信有轮回的,没有关系。
人生得以大自在,心灵不受束缚,这个都是大家想要的吧,但是没有大智慧何以大自在呢。
这里讲个稻盛和夫的例子,他原本计划在60岁出家,但因为工作的缘故,直到65岁才准备好。
当年6月份去做了体检,发现了胃癌。
稻盛和夫先生呢,直接把体检报告放进口袋,该干嘛就干嘛,去和盛和社继续讲课,继续给学员解答,和他们一起共餐,晚上回家平静睡觉。
一点点都没有受癌症影响。
后来有朋友问:稻盛先生,得知这个消息你不害怕吗?不担心不恐慌不忧虑会很快死去吗?稻盛先生说:在我50岁的时候对死亡这事已经想通了,不再有恐怖。
因为灵魂不灭,所以如果这个时候我因为这件事情而死去的话,我也是很坦然接受的。
作者:娟姐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