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新媒体的作用和意义

新媒体的作用和意义新媒体的作用: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
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新媒体营销的意义:(一)目标客户精准定向:新媒体涵盖着丰富多彩和多样化的内容,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浩瀚如烟的信息中涉及各类生活、学习、工作等的讨论都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对社交平台大量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利用新媒体有效地挖掘用户的需求,为产品设计开发提供很好的市场依据。
(二)与用户的距离拉近:相对于传统媒体只能被动接受而言,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接受者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这使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移动网络及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信息的实时及跨越时空的传播成为可能。
因此,新媒体营销实现了信息传播的随时随地,营销效率大大提高。
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营销,大大降低了产品投放市场前的风险。
(三)企业宣传成本降低:“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
”通过社交媒体,企业可以低成本地进行舆论监控。
在社交网络出现以前,企业对用户进行舆论监控的难度是很大的。
如今,社交媒体在企业危机公关时发挥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形势与政策论文

信息的传承与创新——论新旧媒体之间的碰撞与合作徐馨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翻译班1519121022何谓新媒体?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来说的,新媒体被形象的成为“第五媒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势头也是蒸蒸日上,渐渐地,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新媒体的存在,而形形色色的新媒体也确实方便和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这也造成了传统媒体的衰败与没落,许多的报刊,杂志,甚至图书,都面临着危局,不停传来各大书店,书城,报亭破产倒闭的消息不由得引发了我们的深思——难道新旧媒体之间不能共存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虽然新媒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好处,但并不能因此抛弃数千年来传统书香古韵对我们的熏陶与影响,况且,新媒体本身就应该是对旧媒体的一种传承与创新,而非一种替换与淘汰。
可以说如今的局面,正是一种新旧媒体之间的碰撞与磨合,新媒体用它的便携性,丰富性,赢得了人们的宠爱,这就促使了传统媒体对自身的反思,两者既然都是信息的载体,为什么传统媒体就落后一筹呢?在激烈的竞争中,传统媒体势必将抛弃原来不足之处,做出符合时代趋势的改变,发挥自身原先具备的优势,在新时代中重新占据一席之地。
另外,为什么说两者之间的合作是必要的呢?新媒体,其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及时性强,覆盖面广,但也正因为如此,漏洞也是出人意料得多。
新媒体的发展,无疑给那些盗版的书商书贩,还有贩卖盗版影片的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
如果不对这种现象加以制止,试问,中国的文化市场还能蓬勃的发展下去吗?中国的版权还能收到保障吗?人们的劳动成果还能受到尊重吗?所以,新旧媒体的合作势必要进行,这样带来的好处或许未必能消除盗版以及侵犯版权问题的现象,但是一定能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另外,统一的信息内容,也更有利于削减流言蜚语的传播数量,更有利于净化人们的精神与思想空间,进一步达到不信谣,不传谣的安定局面,有利于社会稳定,民心巩固。
三种我喜欢的新媒体形式

三种我喜欢的新媒体形式学院:商学院班级:人管11-4班姓名:李萍学号:201108061126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时代,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让我们从中感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高效,为我们人类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广播、移动电视、网络、、数字报纸、桌面视窗、手机短信、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
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新媒体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精准到达、性价比高、推广方便等特点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新媒体产业的总体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的增长,市场的平均增速超过35%。
我最喜欢的三种新媒体形式是网络、数字报纸、数字电影。
首先是网络。
网络原指用一个巨大的虚拟画面,把所有东西连接起来,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
在计算机领域中,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
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而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可称为计算机网络。
从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里发明的第一台又大又笨的原始电脑到如今,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电脑经过五代的更新替换现在已遍布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无论是工业生产、医疗设施还是边防建设、文化娱乐,无一没有电脑的参与,并且正逐渐变为或正在变为不可替代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电脑在各个领域里起着无法比拟的作用。
大到世界泛围内的因特网,小到办公室或学校的局域网,网络把原本独立的个体电脑联系为一个可互为利用、互为维护的整体。
可以说没有网络,电脑的作用只能发挥十分之一或更少。
二十一世纪的人要掌握三种基本的生活技能“上网、开车和讲外语”。
其三种缺一不可。
新媒体与旧媒体概念

新媒体与旧媒体概念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何者更具优势
概念
新媒体:是指以新的技术为支撑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主要包括:数字电视和电影、电子杂志、电子报纸、数字广播、触摸媒体、移动电视、手机短信、网络等。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
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传统四大媒体:、广播、报纸和杂志,是人类社会产生的早期媒体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对一些社会信息进行宣传或者实现主体之间的交流。
超媒体”是超级的缩写。
超媒体是一种采用非线性网状结构对块状多媒体信息(包括文本、图像、视频等)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技术。
超媒体在本质上和超文本是一样的,只不过技术在诞生的初期管理的对象是纯文本,所以叫做。
随着技术的兴起和发展,技术的管理对象从纯文本扩展到,为强调管理对象的变化,就产生了超媒体这个词。
新媒体体会论述

新媒体体会论述新媒体是指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其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具有的信息承载量呈几何级倍数增长的优势,致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及数量也随之急速扩张。
在这新媒体时代,信息触手可及,只需轻轻地敲击键盘、触动屏幕,便可了解全球即时新闻信息。
它们或真或假,或大至一国,或小至一人;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海量的信息无间断地冲击着人们的眼球;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形形色色的信息体验全方位、多角度地席卷而来,不断刷新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我们被信息包围:手机、网络、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接触媒体……我们呼吸生存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或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并接受着来自外界的信息冲击;我们也被信息围困:这些来自外界的信息如此之快且如此之多,杂乱无章且真假难辨,无选择无差别的接受只会使人们愈发感到疲惫无助。
新媒体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改造着一切。
它强大的所向披靡的消解能力--消解了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
在我看来,新媒体多种形式中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莫过于智能手机的出现及普及。
似乎在一夜之间,诺基亚、摩托罗拉所代表的老牌手机品牌走下神坛,Apple、三星等品牌带着他们的全球顶端的技术——智能手机,闯入人们的视野,宣告一种新产品的诞生,以及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智能手机的出现让人们如梦初醒,原来手机可以并不仅仅是一种通讯设备。
智能手机不仅意味着在传统功能上的扩充,更是如个人电脑一般的独立智能操作系统:更强的个性化——根据个人需要,实时扩展机器内置功能,实现了与软件市场同步的人性化功能;更强的开放性——拥有独立的核心处理器(CPU)和内存,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可以得到无限扩展;更先进的技术——纯触屏设置、四核处理器、不断提高的产品质量与日趋低廉的价格……其最具有创造力与影响力的功能——即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打破了传统媒体在空间及时间上的局限,也突破了传统电脑在使用条件上的束缚,将网络接入个人移动终端,无论人在哪里——路上、学校、公司,只需连接网络,一切信息触手可及。
新媒体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探索

新媒体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探索摘要: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面对这一新形势,高校共青团应加强共青团网络文化建设,完善共青团网络管理制度,营造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主动占领高校新媒体阵地。
关键词:新媒体当代大学生共青团工作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数字影音、触摸媒体等,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目前,新媒体在高校中已经渐渐取代传统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充分认识新媒体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努力寻求运用新媒体技术和高校共青团的工作的契合点,对于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一)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
在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已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到依靠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
新媒体技术平台所具有的信息制造与传播的广泛性正快速向大学生呈现海量信息,使大学生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多样。
大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论坛贴吧、信息检索工具等方式获取各类知识,从而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加大,经常被动接受信息,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降低弱化。
(二)改变了大学生的交流方式。
大学生过去大多通过面对面或书信、电话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而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超越时空和更为广阔的交际领域,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qq、飞信、msn等即时通讯软件及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思想、情感和学习的交流,交际空间得到极大的扩展。
然而,网络交往因其虚拟性使大学生容易上当受骗,同时,由于沉迷网上交友,大学生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降低。
(三)彰显了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
其开空间,“织围脖”,希望成为新的网络“意见领袖”或“红人”。
新媒体技术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获得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新媒体时代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时代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摘要】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对大学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媒体技术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努力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
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大学生是新媒体技术使用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群体。
新媒体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情况与问题。
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并探索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新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一、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的影响1.改变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所获取的信息不仅量大,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日趋多元化。
首先,新媒体信息发布更为快捷多元。
大学生获取第一手信息的时间大大缩短,信息的叙述方式更能调动起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兴趣。
其次,信息形式更为综合多样。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在通过新媒体技术获取信息是饿潜在意识和角色也易发生改变。
2.改变了大学生的交流方式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相比传统媒体环境下他们更喜欢以qq、电子邮件、微信、博客、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人际间的沟通与交流。
他们利用新媒体可以真实地表达情感,甚至自我宣泄。
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表达观点的随意和偏激。
3.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们开始更多地利用网络搜索功能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虽然可以使大学生的学习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多元,但同时由于缺少专业教师的系统指定,使学生学习缺乏系统性,容易造成大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停留在较为肤浅的感性认识上。
新媒介概论 名词解释

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美国人 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长尾理论认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 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 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 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 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 相比,甚至更 大。
5 新媒体的边界不断变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
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最简单的定义是将原 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美国马塞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 浦尔认为,媒介融合就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 将“融合媒介”定义 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 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 合作和联盟。 喻国明教授在《传媒经济学》中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 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 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像和语言三种基 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 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 势日趋明显。
新媒体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 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 摸媒体等。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 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 己的特点。对此,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 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 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 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新媒体必须有革新的一面,技术上革新,形式上革新,理念上革新。同 时,“新媒体”必须具备价值、原创性、效应和生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
媒体形态
1
2020年4月19日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
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第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偶发(haphazard)。
由于新媒体的UGC成分相当重,因此它的内容发布显得没有规律。
对于大多数传统媒体而言,内容出版是有时间设置的,因此电视台电台节目都被称为program,一种能够事先设定的程序。
但新媒体不是。
第二个重要特征是碎片(fragmental)。
有一种说法叫“微内容”。
大抵意思差不多,并非整块的内容,而是一片一片的内容。
但“微内容”的说法只是形容了量上的特性,没有涉及到“质”上。
碎片,我个人认为,是更好地表示出新媒体特性的词组,因为看上去很多内容只是零碎地堆砌在一起,而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
碎片化的内容是由于去中心化造成的。
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所谓“颠覆”就是指这个。
但事实上,去中心化这个态势是长久不了的。
人类由于大脑接收信息的需要,会导致那些重新整合信息的中心化渠道出现。
搜索引擎是极好的例子。
第三个特征是个人化/个性化(personalized)。
blog是最显著的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例子。
一个提供博客架站程序的wordpress,由于开放其代码架构,使得网上有成千上万数不清的模板可供使用。
于是,每一个blog都显得与众不同,如果blogger自身还有模板开发能力的话,还能够造就全世界只有她/她这一块的模板。
当然,不是所有的新媒体都有很强烈的个人化色彩(比如BBS),但的确有相当多的新媒体形式赋予了用户尽可能展示自己的工具。
这种个人化的特征,直接拷问着“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的句式。
换而言之,互联网,其重心开始由数据(信息)向人转变。
结合程乐华老师的说法,这种个人化直接带来了网络上的补充自我和补偿自我的出现。
偶发性和碎片化两个特征能够合力成为新媒体的第四个特点:连续的议程设置(continuous agenda-setting)。
议程设置是传播学中的经典理论。
关于这个理论的讨论和补充汗牛充栋不可胜数,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媒介不但能够告诉我们想什么,还能够告诉我们如何想(判断什么事情是重要的)。
3
2020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