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更换操作流程(PPT课件)
引流管PPT课件

主动引流:
• 将引流管连接于减压器,借助负压作用吸出伤口内液体
7
• 预防性引流:放置时间短,术后几天可拔 除
• 治疗性引流:引流时间较长,可长达数月
8
外科引流的适应证
• 治疗性的引流:①局限性的脓肿、病理性 积液等;②消化道瘘;③为了减轻张力压 迫,如气体、液体的积聚或组织水肿等。
• 3、低危导管: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 用无色不干胶做标记。
5
引流管的分类
1、按引流的作用原理分为 被动引流、主动引流
2、按引流的目的分为: 预防性引流、治疗性引流
6
被动引流 :
• ①吸附作用:在伤口内放置纱布类引流物,伤口液体借助 于纱布毛细管的吸引作用,而被引流出体外。
• ②导流作用:在伤口内放置导管状引流物,伤口液体凭借 其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差,通过导管腔被引流出体外。
12
(二)、腹腔引流的护理
• 1. 应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防止病人变换体位 时压迫引流管或牵拉而脱出,并减少牵拉引流管引起 的疼痛。
• 2. 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量、气味、残渣等,准确 记录24h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量和质的逐日变化, 以了解病情发展的趋势.引流液24ml不超200ml且逐日 减少,说明病情趋于好转;引流出血性液体每小时超 过200ml,持续超过2-3小时,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引 流出胆汁样液体,提示胆汁渗瘘;引流出粪臭味液体 提示肠瘘;引流出大量淡黄色液体,提示大量腹水形 成;引流出脓性液体提示腹腔内化脓性感染;胰腺术 后引流出清亮透明液体提示胰瘘。
11
(一)、腹腔引流的适应证
各种引流装置的更换PPT参考幻灯片

胃肠减压器的更换流程
8
胃肠减压器的更换流程
胃肠减压的目的是减轻腹胀及缝合口张力,利于伤口的愈合。 操作流程: 1.取坐位或斜坡位,清洁鼻孔,将胃管前段涂以润滑油,用止血钳夹闭胃管末端,顺鼻腔 下鼻道缓缓插入。 2.胃管插至咽部时,嘱病人头稍向前倾并作吞咽动作,同时将胃管送下。若恶心严重,嘱 病人深呼吸,待平稳后在继续插入已量好的长度。用注射器抽净胃内容物,接上胃肠减 压器。如系双腔管,待管吞至75cm时,由腔内抽出少量碱性液体,即表示管已进入幽门。 此时用注射器向气囊内注入20ml空气,夹闭管口,其管端即靠肠蠕动滑至肠梗阻近段。 3.若抽不出胃液,应注意胃管是否盘曲鼻咽部,如没有盘曲,可注入少量盐水冲洗,观察 是否通畅。或注入少量空气同时听诊上腹部,以证实管的位置是否已插入胃内。 4.最后用胶布将管固定于上唇颊部,连接胃肠减压器,无减压器者,用注射器每半小时抽 吸一次。 5.操作时要经常检查胃管有无屈曲,是否畅通;若引起呛咳、呼吸不畅,应考虑是否误入 气管,应拔出重插。 6.留置胃管期间,要做口腔护理。 7.保持负压吸引,直到腹胀消失。拔管时,应停止负压吸引后在拔出,以防损伤消化道粘 膜。 8.近期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阻塞及身体极度衰弱者慎用。
各种引流装置的更换
吕迎亚
3/29/2020
1
引流管的更换
一,目的; 1,引流气体,液体(消化液,腹腔液,脓液,切口渗出掖) 至体外,降低局部压力,减少粘连,促进愈合。 2,作检测,治疗途径。
二,用物: 治疗车,治疗盘,血管钳1把,别针1只,一次性引流袋
(瓶)1只,污物桶1只,消毒弯盘2只(内放消毒纱布1块,镊子1 把)5%PVP碘液,棉签。
三,操作步骤: 1,戴口罩,洗手。 2,将所备用物放置治疗车上,推
外科引流管的护理PPT演示课件

4
案例一
患者男性,胃癌术后做胃大部切除手术,从鼻腔安 置了胃管与空肠营养管。术后5天,其中一根管子 脱出来了(当时没有严格执行管道标识制度), 家属说掉出来的是胃管,而且剩下的管子上也没 有接胃肠减压器,那剩下的按道理讲应是营养管 了。但经X片检查示剩下的管子是胃管。
10
营养管
11
颈部淋巴结清扫后血浆引流管
12
腋下术后血浆引流管
13
乳癌术后血浆引流管
14
胸腔引流管
15
胸腔引流管
安置目的: 引流胸腔内渗液、血液及气
体;重建胸腔内负压,维持纵隔 的正常位置;促进肺的复张。 拔管指征:
8小时内引流液少于50ml,无 气体排出,X线检查肺已完全复 张,脓胸病人每日引流液少于 10ml。
29
引流管护理要点——保持通畅 避免受压、扭曲及转折成角,以免影响引流 定时挤压引流管,挤压时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 病情许可,给予半卧位,利于引流
30
案例四
患者女,70岁,手术后安置了保留尿管,在术后 第三天10:00,病员诉下腹部胀,想解小便,同 时尿道口不断有尿液流出,浸湿了床单,尿袋内 没有尿液流出。 思考:处理措施? 扣诊耻骨上区,判断膀胱内有无尿液 立即更换床单 用50ml空针连接导尿管回抽,仍不通时可用少量 的生理盐水轻轻冲洗
思考:若通过这根胃管管喂了营养液,会有什么样 的后果? 吻合口漏
5
认识外科引流管
6
脑室引流管
安置目的: 脑室引流是将脑
脊液及颅内的出血引 流到体外,调节及控 制颅内压的一种方法
拔管指征: 术后3—4日,脑水
肿期已度过,试夹闭 引流管24小时,脑脊 液循环通畅
引流管更换操作流程PPT课件

•
维持有效引流的意义及方法
第3页/共10页
备物
• 引流袋、消毒用物、无齿止血钳一把、纱块一块 、一次性手套 洗手液(量杯、扣针)
第4页/共10页
准备
•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戴手套
•
符合无菌操作、保护隐私及保暖
•
患者:取舒适体与引流袋连接处,检查引流袋外包装,并将外包 装袋拆下后垫在引流管接口处。
操作的重点及难点
• 消毒方法正确,严格无菌操作 • 检查及挤压管道方法,保持引流通畅 •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
第8页/共10页
谢 谢!
东莞市儿童医院鸟瞰图
第9页/共10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0页/共10页
核对
• 核对医嘱、患者姓名、床号、引流管种类
第1页/共10页
评估
•
患者的年龄、病情、活动、意识、合作能力及病房环境
•
留置引流管的目的、时间及引流管的位置和种类
•
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和流速
•
术区下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
患者、家属对引流管知识的知晓度
第2页/共10页
腹部引流管护理课件

05 腹部引流管护理的未来 发展与展望
新型腹部引流管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材料
研发更具有生物相容性和耐久性 的材料,以减少感染和堵塞的风
险。
抗菌性能
研究具有抗菌性能的引流管材料, 以降低感染发生率。
生物降解性
开发能够在体内降解的引流管材 料,以减少二次手术取出时的风
险。
智能化腹部引流管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实时监测
利用传感器和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引流液量、颜 色、性质的实时监测。
预警系统
建立智能化预警系统,当引流液出现异常时及时 发出警报。
数据记录与分析
记录并分析引流液数据,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 依据。
个性化腹部引流管护理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患者个体差异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腹部引流管的日常护理
01
02
03
保持引流管通畅
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 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或 堵塞。
观察引流液的性状
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 气味等,如有异常及时报 告医生。
清洁与消毒
定期清洁引流管周围皮肤, 并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 消毒,以预防感染。
腹部引流管的更换与拔除
更换引流袋
根据医生指导定期更换引 流袋,确保引流袋清洁无菌。
在一些其他腹部疾病的治疗中,如肝硬化 腹水、胰腺炎等,放置引流管可以帮助缓 解症状和促进治疗。
02 腹部引流管护理操作流 程
腹部引流管的插入与固定
腹部引流管的插入
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将引流管 插入腹腔适当位置,确保引流管 通畅且固定良好。
腹部引流管的固定
使用适当的敷料和胶带将引流管 固定在腹部皮肤上,防止引流管 移动或滑脱。
腹腔术后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若引流管出现堵塞或扭曲等情况,应 及时调整引流管位置或更换引流管。
引流液异常
如前所述,引流液颜色、透明度、气 味等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 处理。
引流量过多或过少
引流量过多可能提示出血、感染等并 发症,引流量过少则可能影响术后恢 复,均应及时处理。
引流管脱落
若引流管意外脱落,应立即报告医生 ,根据病情重新置管或采取其他处理 措施。
注意事项
固定时应确保引流管通畅,避免 打折或扭曲;同时应留出一定长 度,方便患者活动和护理操作。
04
术后观察与记录要求
引流液性质观察要点
颜色
正常引流液应为淡黄色或 清亮液体,若出现血性、 脓性、乳糜样等异常颜色 应及时报告医生。
透明度
引流液应保持一定的透明 度,若变得浑浊,可能提 示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
促进血液循环和肠功能恢复。
循序渐进
02
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从床上活动过渡到床边
站立、行走等。
避免剧烈运动
03
在引流管未拔除前,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提重物,以防引流管
脱落或引发并发症。
疼痛缓解方法分享
药物镇痛
根据疼痛程度,医生可开具相应的镇痛药物,患者需按时服用以 缓解疼痛。
非药物镇痛
采用深呼吸、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非药物方法,帮助患者转移 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受。
引流管脱落
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牵拉、 拖拽;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 教育,提高其对引流管保护的
重视程度。
02
术前准备与评估
患者病情评估
01
评估患者手术类型、手 术部位及手术复杂程度 。
02
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 及用药史。
带引流管换药的操作流程

带引流管换药的操作流程Having to change a wound dressing with a drain can be a daunting task for both patients and caregivers. The process requires careful attention to detail and proper technique to prevent infection and ensure proper healing.对于患者和护理人员来说,不得不更换带引流管的伤口敷料可能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任务。
这个过程需要仔细的注意细节和正确的技巧,以防止感染并确保伤口得以正确愈合。
Before beginning the dressing change, it is important to gather all the necessary supplies in one place. This includes clean gloves, sterile dressings, antiseptic solution, tape, and any other items needed for the procedure. Having everything ready and within reach will help streamline the process and minimize the risk of contamination.在开始更换敷料之前,重要的是要把所有必要的供应品准备齐全。
这包括清洁手套、无菌敷料、消毒溶液、胶带和任何其他需要的物品。
准备好一切并且放在手边将有助于简化流程并减少污染的风险。
Once the supplies are ready, wash hands thoroughly with soap and water before putting on clean gloves. This step is crucial in preventing the transfer of bacteria and other contaminants to the wound site. Proper hand hygiene is essential in all medical procedures to maintain a sterile environment.一旦供应品准备好,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然后戴上清洁手套。
伤口引流管的护理 ppt课件

2.保持引流通畅,避免折叠、扭曲、受压,堵塞。
应检查整套引流装置是否通畅,有无折叠、扭曲、受压,堵塞。特别要注意一 次性引流袋包装时的折痕处有无死折,必要时更换引流袋 。
6 仁心 仁术 博济 惠民
伤口引流管的护理
(三)操作要点 3.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并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
定时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并准确记录做好交班。需要注意的是 一般一次性引流袋刻度不准确,一定要有量杯准确测量引流量。
特别是改变体位及下床活动时。
5.告知患者及家属引流管意外脱出的应急措施。
9 仁心 仁术 博济 惠民
伤口引流管的护理
(五)注意事项 1.保持引流管通畅,随时挤压引流管,注意观察,切勿扭曲、压迫、 折叠等。
开放式(被动)引流,引流物凭借体内液体与大气压间的压力差或依靠体位及毛 细管作用和虹吸作用使液体排出体外。这类引流管除了易受血凝块及纤维蛋白质阻 塞而引流不畅外,术后每小时挤压引流管一次,注意挤压手法,一手捏紧引流管远 端,另一手快速挤压引流管近端,由近及远。闭式吸引(主动)引流。使用时将引 流管和负压源相接,注意保持负压源压力,保证引流装置适用。
2.告知患者及家属出现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如伤口引流管患者出现疼痛;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出现胸闷等异常症状时应及 时告知医护人员。
8 仁心 仁术 博济 惠民
伤口引流管的护理
(四)指导要点 3.告知患者及家属引流管的重要性。
告知患者留置引流管的目的,引起家属重视。
4.告知患者及家属妥善固定引流管的方法。
2.操作时动作轻柔,防止牵拉,以防引流管脱落。
固定引流管及更换引流袋时,注意动作轻柔,引流管长度适宜,避免牵拉引起患 者不适甚至管道滑脱。引流液少时观察伤口局部有无血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 谢!
东莞市儿童医院鸟瞰图
10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11
引流管更换操作流程
1
核对
核对医嘱、患者姓名、床号、引流管种类
2
评估
患者的年龄、病情、活动、意识、合作能 力及病房环境
留置引流管的目的、时间及引流管的位置 和种类
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和流速 术区下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患者、家属对引流管知识配合及自我观察的技巧、事项
维持有效引流的意义及方法
4
备物
引流袋、消毒用物、无齿止血钳一把、纱 块一块 、一次性手套 洗手液(量杯、扣针)
5
准备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戴手套 符合无菌操作、保护隐私及保暖 患者:取舒适体位
6
实施
暴露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处,检查引流袋外包 装,并将外包装袋拆下后垫在引流管接口处。
用纱块包裹引流管上段6-10cm处并用止血钳夹 在纱块上,分离引流管
由内向外消毒引流管口及外周,将新的引流袋 与引流管连接,松开止血钳,观察引流情况确 认引流通畅,固定引流袋。
撤引流袋外包装,整理床单位。
7
观察与记录
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切口或引流口 周围的皮肤
8
操作的重点及难点
消毒方法正确,严格无菌操作 检查及挤压管道方法,保持引流通畅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