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保护复习题答案

农业环境保护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农业环境——围绕农业生物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具有范围广,不稳定性,环境质量恶化不易察觉与恢复等特点。2.生物圈——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范围为地球表面以上约12km的高度和至海面以下约10km的深度。

3.生物放大——在生态系统同一条食物链中,由于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某种元素及其它不易被分解的污染物(如六六六、DDT等),其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食物链营养的上升而逐步增大的一种现象。

4.镉米——指重金属镉的含量超过1.0mg/kg的大米。此种米对人体危害大,不能食用。

5.指示植物——指对环境污染十分敏感,可用作环境污染指示材料的一类植物。

6.农业生态系统——是人们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的农业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并按人类社会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整体,是一种被人类驯化的半自然的生态系统。

7.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自然的目的,把包含保护对象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保护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水源涵养区,有特殊含义的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和化石产地等。

8.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9.土壤背景值——指在未受到人为活动影响,土壤中某种元素或化合物的平均含量。它反映了土壤质量的原始状况。10.土地处理系统——是利用土壤及其中的生物对污染的综合净化作用来处理污水,同时利用污水中的水分和肥分来促进农林作物生长,并使其增产的一种工程设施,它包括污水的预处理设施贮水湖、灌溉系统和地下排水系统等。

11.生物活化——污染物在生物作用下或在生物体内转化为此,其母体毒性更大的化合物的现象。如西维因在植物体内转化为羟基西维因后,后者的毒性比母体高出10倍。

12.自然保护——即保护人类生活在其中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之免遭破坏。其目的是为了给当代和后代人建立最适的生活,工作和生产条件,以保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繁荣进步。

13.农业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对农业环境质量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规律及其保护和改善的科学。

14.生物监测——利用生物在各种污染环境中所发出的各种信息,监测和评价环境污染的状况。如利用生物的反应症状,生物种类的变化,生物数量的增减等。

15.BOD5—— 5日生化需氧量,指一升污水在20℃条件下培5天,经微生物分解所消耗的氧的毫克数。

16.自然资源——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能被人们开发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如土壤、水、草场、森林、野生动植物、矿物、阳光、空气等。

17.生物浓缩——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生物浓缩的程度常用浓缩系数表示。

18.土壤污染——指进入土壤的污染量超过了土壤自净能力,在土壤中积累,导致土壤正常功能失调的一种现象。(土壤受污染后,会使土壤质量下降,影响的生产力,甚至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

19.水体富营养化——指N、P等营养元素在水体内含量过高,使水体生产力提高,某些特征性藻类和水生植物异常增殖,水体DO下降,使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它是水体功能衰退的表现。

20.农药的ADI值——指人体每日允许的农药掇入量。其单位为mg/kg(体重)·日·人。

二、判断题

1.重金属汞在环境中可以元素汞、无机汞和有机汞等多种形式存在,其中无机汞对生物毒性最大。(×)

2.在作物病虫害防治中,不同的施药方法,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程度一般为:喷粉法>喷雾法>毒土法。(√)

3.青蛙、鼠、蛇是属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

4.SO2对植物危害部位大多发生在幼叶上。(×)

5.作物受大气污染物的危害一般是白天小于晚上。(×)

6.稻田在脱水条件下,氧化还原电位升高,游离的Cd2+浓度增大,植物吸收的镉增加。(√)

7.西维因农药进入生物体内后,转化为羟基化代谢物,其毒性比西维因增大的现象称为生物活化。(√)

8.有机氯农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主要积累在人体血液内。(×)

9.人们利用植物对某种条件敏感的特点,可选用紫花苜蓿作为监测氟化物污染的指示植物。(×)

10.光化学烟雾是氮氧化合物和碳氧化合物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

11.环境科学以环境污染为研究对象。(×)

12.正常水体,根据当时的温度,溶解氧应达到饱和。(√)

13.被重金属污染的底泥是危险的二次污染源。(√)

14.酸雨是由于燃料燃烧向大气中排放SO2和NO X所造成的。(√)

15.镉污染土壤,施磷肥可降低作物对镉的吸收。(√)

16.自然环境对污染物具有的一定承受量称为环境容量。(√)

17. P为自养生物的生长速度,R为异养生物的生长速度,在氧垂曲线的分解内R>P。(√)

18.汞的甲基化作用降低了汞在环境中的毒性。(×)

19.大气中氟化物对作物的危害多发生在生理功能旺盛叶片上。(×)

20.污水适合灌溉生吃蔬菜。(×)

21.植物的根部是有害物质进入植物的主要器官之一,其吸收的污染物以分子态为主。(×)

22.水体中有机物易被环境中厌氧菌分解净化,其主要产物是CO2和H2O。(×)

日本的“痛痛病”是由于环境中镉污染引起的。(√)

24.土壤金属污染元素中,镉的环境容量最小。(×)

25.将1升水样在20℃下培养5天后,其消耗的溶解氧毫克数称为BOD5。(√)

26.“赤潮”是因为海水中N、P等植物营养物质过多引起的。(√)

27.某地即使有环境质量地方标准,环境执法时仍要以国家标准为执法标准。(×)

28.家畜氟化物中毒是由于过量氟导致Ca、P的吸收障碍而产生的。(√)

29.瘦肉条、香肠、咸鱼等肉制吕都含有致癌物质黄曲霉素。(×)

30.其他条件相同,则下风向有害气体的浓度与平均风速成反比。(√)

三、选择填空

1.热污染对鱼类的生存影响很大,实验表明热致死率为 3 ①草鱼>鲢鱼>鳙鱼②鳙鱼>鲢鱼>草鱼③草鱼>鳙鱼>鲢鱼④鲢鱼>鳙鱼>草鱼

2.牲畜铅中毒多见于牛、绵羊和马,其敏感性为 1 ①牛>羊②羊>牛③羊=牛④马>牛

3.SO2被畜禽吸入后,在呼吸道粘膜表面经一系列反应生成对呼吸道具有直接刺激作用,再危害呼吸道深部,导致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① SO3② H2SO3③ H2SO4④ H2S

4.藻类→甲壳类→小鱼→大鱼是 1 食物链。

①捕食性②寄生性③食性④碎食性

5.下列烟型中对作物污染危害最小的是 4 。

①漫烟型②平展型③锥型④屋脊型

6.六六六在淹水条件下,其降解速率 1 。

①增大②降低③不变④等于零

7.硝酸盐在植物体不同器官积累程度顺序一般是

①茎>根>叶>花②茎>花>叶>根③茎>花>根>叶④根>茎>叶>花

8.大量有机物排入水体后,引起死鱼的主要原因是

①富营养化②毒性③悬浮物增加④溶解氧下降

9.甲醛和SO2对作物复合污染是 4 作用。

①协同②独立③拮抗④相加

10.野马是 1 保护动物。

①二类②一类③三类④非保护类

11.下面比较稳定的食物链是① A→B→C→D ② C→D→A→B ③ C→B→A→D

④ A→D→C→B

12.施碳使玉米对镉的吸收 3 。

①不变②增加③减少④最大

13.下列方法中 4可以消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

①客土②施碳③淹水④换土

14.西维因的羟基代谢物与植物体内的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毒性降低,此现象称为 4 ①生物活化②生物降解③初级解毒④次级解毒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是 2 年颁布的。

① 1979年② 1984年③ 1988年④ 1989年

16.下列植物中 2 是一类保护植物。

①水稻②银杉③天麻④油茶

17.草食动物是 3 。①生产者②第Ⅱ级消费者③第Ⅰ级消费者④第Ⅲ级消费者

18.碳循环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由于CO2浓度增加而产生的 4 效应。①拉波特②城市热岛③二次污染④温室

19.下列动物中对硝酸盐最敏感的是 3 。

①熊②兔③牛④鸡

20.农业环境标准有地方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 1 是直接执法标准。①地方标准②国家标准③国际标准④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四、填空

1.扬子鳄是一类保护动物。

2.淹水促进六六六向五氯环已烯转变。

3.大气中微粒与SO2同时存在时,其对家畜的危害程度一般可加重。

4.作物受SO2污染危害程度的昼夜变化规律是白天大于夜晚。

5作物受大气污染危害与普通植物病害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有方向性通常发生在污染源的下风方向。

6.银杉是一类保护植物。

7.生物中兔是第一级消费者。

8.氟化氢、SO2、H2S对植物毒性强弱顺序为HF>SO2>H2S。

9.硝酸盐中毒事件常发生在反刍动物中。

10.我国56年开始划定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

11.我国地面水质标准要求DO>4.0ppm。

12.测得某水体BOD5=250ppm,K=0.22天,可计算出BOD总为375ppm。(注e-1.10=0.333)

13.蒸馏过程不存在于水体自净过程中。

14.N、P等植物营养物质排入水体对鱼类的危害是由于水体富营养化。

15.干旱对牧草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有利于积累的。

16.镉污染土壤施钙镁磷肥,使玉米籽粒中镉含量降低。

17.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使重金属对作物的危害减弱。

18.ADI值是指毒物的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

19.根据近两、三年环境监测资料,对某地区的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称为环境质量的现状评价。

20.大气HF主要危害植物的嫩叶。

21.紫花苜蓿对大气中SO2污染十分敏感,在极低浓度下即可表现出中毒症状。

22.在环境科学中“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CO2、CH4等气体温室效应气体增加,气温增高的一种现象。

23.可以用来作为环境污染指示材料的一类植物称为指示植物。

24.对作物污染危害最小的烟型是屋脊型。

25.欲要降低玉米对土壤镉的吸收,可用施石灰的方法抑制土壤中镉的活性。

26.植物的叶部是吸收有害物质的主要器官之一,其吸收以分子态污染物为主。

27.大气中氟化物对作物的危害多发生在幼叶上。

28.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特点可分为三类即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

29.对生物毒性最大的汞化合物是甲基汞。

30.从远古时代出现环境问题起,环境问题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为现代工业发展所引起的环境问题。

31.当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由烟源排的烟羽是波浪型的危害大。

32.当水体同时受到酸与重金属污染时,它们对鱼类的危害比单独污染时将增大。

33.根据Liebig最小值定律,要控制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控制水体中的N、P。

34.第四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是在1996年召开的。

35.当土壤受到镉污染,若使土壤pH值升高,则稻谷中镉的残留将降低。

36.农业环境的主体是农业生物。

37.六六六三种异构体在动物样品中的残留量是β-异构体>α-异构体>r-异构体。

38.稻田淹水降低水稻对镉的吸收是由于镉变成了CdS。

39.农业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农业环境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

40.土壤遭受砷污染时,施磷肥增加对水稻的危害。

41.美国歇尔湖水DDT 0.0006ppm,鱼体内1.6ppm,食鱼水鸟体内达459.5ppm。食鱼水鸟中DDT浓度>鱼体内的DDT 浓度的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

42.下列植物中荞麦对大气HF污染最敏感。

43.下列生物属于同一营养级的一组是牛、羊、鹅、兔。

44.农药的脂溶性不同,它们在苹果中的分布也不一样,下列农药在果皮中分布较少的是西维因。

45.污水不宜灌溉生吃蔬菜。

46.农药分子含有-OH、-COOH等基团时,易为铁、铝氧化物胶体吸附。

47.大气上层为不稳定状态,下层逆温,烟囱排出的烟型为屋脊型。

48.在食物链的各营养级消费者之间能量利用率平均约为10%。

49.有机物排入水体后,其主要危害是降低水中DO。

50.动物中对硝酸盐最敏感的是反刍动物。

52.MRL的含义是指食品中毒物的最大允许残留量。

53.大气中微粒与SO2同时存在,其对家畜危害程度一般加重,属复合污染。

54.自然保护区根据其含义可划分为三部分,即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其中核心区是供生态系统研究的。

55.野牛是一类保护动物。

56.大气粉尘类污染物中,φ>10μm者称降尘,φ<10μm者称飘尘。

57.污水中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氧量称生化需氧量,经化学氧化剂氧化所需氧量称化学需氧量。

菜叶→蚜虫→瓢虫→蜘蛛→小鸟,属捕食性食物链。

59.在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常用的施药方法有三种,即喷粉法、喷雾法、毒土法,其中毒土法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程度最低。

60.某水体中,其中BOD5值大,一般则有COD值大,DO值小。

61.工程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创造的新环境。

62.日本的水俣病是由于环境中甲基汞类化合物污染所致的。

63.水、土壤资源是可更新资源,煤、石油是不可更新资源。

64.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的。

65.CO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液的输氧功能。

66.光化学烟雾是由于NO X和HC等一次污染物排入大气后,在强阳光照射下生成的。

67.农药在土壤中的持续性常用两种概念来表示,即残留量和半衰期。

68.利用近二、三年监测资料,对当地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称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71.导致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是SO2。

72.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气温垂直递减率(r)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rd)的关系是r>rd。

73.种群生态学主要是研究种群密度,生产率、死亡率的种群增长规律,及其调节关系。种群主要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同种个体的自然组合。

74.植物从大气中吸收的氟主要积累于叶尖和叶缘。

75.我国最严重的酸雨区,西南地区有两个,一个是重庆,另一个是贵阳。

76.拉波特效应是指城市下风向降雨量增加现象。

77.大气中重金属污染物通过水稻叶片吸收后,在稻株内的分布规律为叶>茎>根。

78.仔猪和成年猪对SO2的敏感性为仔猪>成年猪。

79.水体中碱性物质与砷同时存在时,其对鱼类的危害一般会增大。

80.下列处理方法中活性污泥法是二级处理。

81.全国污染土壤上施碱性炉灰渣,对铜污染的影响是降低溶解态铜的含量。

82.下列植物中珙桐、银杉是一类保护植物。

8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是1984年颁布的。

84.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与风速成反比。

85.不同年龄的人对硝酸盐的抵抗力不同,最敏感的是婴儿。

86.测得某水质的BOD5=268ppm,K=0.22,可计算出BOD为400ppm。(注e-1.10=0.33)

87.Pb对动物的慢性危害症状之一是贫血。

88.通过食物链而进入牲畜体的有机氯农药主要积累在脂肪组织。

90.食物链中,生物体内六六六随营养级上升,其浓度逐渐增加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

91.唐昌蒲对大气中的HF污染物十分敏感,在极低浓度下即可表现出毒症状。

92.环境标准的级别除有国际级或国家级外,还有地方级环境标准。

93.当烟囱排出的烟型呈波浪型时,则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

96.大气污染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中,产生浊度效应是由于大气微粒的影响。

97.污染物与生物体内的某种化合物发生结合或轭合反应,生成比污染物母体毒性小的结合或轭合物,这种现象称为生物解毒。

98.大气粉尘中含有Fe、Mn成分时,能促进空气中SO2→H2SO4。

99.用氧化塘法处理污水,按其原理属生物化学法。

100.酯溶性农药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而在脂肪组织中积累。

101.根据历史资料来对某地过去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称为环境质量回顾性评价。

102.当水体中N、P等植物营养物质过多时,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103.当烟囱排放口上层逆温层、排放口下层空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因烟羽形态为熏烟型。

104.野草→兔→狐狸→狼是一条捕食性食物链。

105.珙桐是国家一类保护植物。

107.有机污染物在代谢转化过程中,转变为比母体毒性更大的生物活性物质,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活化。

108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重金属,其机体中该重金属含量大于环境中含量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

109.氯化氢和氨同时作用于水稻产生的复合污染是拮抗作用。

11植物受三氯乙醛危害的一般症状是生长点死亡。

11下列大气污染物中能引起致癌的是3.4-苯并芘。

112.当无大的天气系统影响时,一天中的中午,大气层较不稳定。

植物受SO2污染,首先出现症状的部位是功能叶。

114.与现代环境问题有关的几个问题,首要问题为人口问题。

115.污染物中对植物危害程度顺序为PAN>O3>NO2。

116.导致水俣事件的污染物是汞及其化合物。

117.土壤有机胶体的吸附作用,对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表现为降低毒性和有效性。

118.一个国家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森林覆盖率一般要达到30%。

环境质量标准是指环境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

120.测得禾大壮施入土壤后的起始浓度为0.2887PPM(mg/kg),其降解速率符合一般化学反应速率C=C0e-0.055t,可计算出禾大壮在土壤中的半衰期T1/2为12.6天(注ln0.2887=-1.2424, ln0.14435=-1.9355)。

121.水体中酸性物质与重金属,同时存在时对鱼类的危害程度一般可增加。

122.土壤受铜污染,施钙镁磷肥其危害降低。

123.酸雨可使土壤中铝的活性增加。

124.在水稻抽穗至乳熟期,稻田落干会使生长在镉污染土壤上的水稻的糙米中的镉含量增加。

125.为了掌握污染物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环境监测中提出了时间分辨率,如监测大气污染物对人体急性危害反应时,分辨率要求为3分钟。

五、简答题

1.污染物进入植物体的主要途径

(1)表面附着:以物理方式粘附于植物体表上;

(2)体内吸收:包括植物叶面的气孔吸收和根系吸收;

(3)植物组织表面渗透吸收。

2.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其防治措施有哪些?

(1)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植物营养物质过分积蓄而引起水质恶化,导致湖泊生态系统变化的现象,其发展过程为:天然湖→藻类湖→沼泽→干地;

(2)防治措施:A加强水体生态学管理(主要是控制N、P);B化学除灌;C生物学控制;D采收藻种。

3.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

1严格农药管理、发展低毒、低残留或无公害农药;2合理施用农药;3制定农药安全标准,并予以法律保护;4开展农药残留监测;5去污处理;

(6)开展综合治理。

4.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常见化学改良方法。

1施石灰等,提高土壤pH值,促使镉、铜、锌、汞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2施碱性磷酸盐(硫酸铁);

(3)施硫物(如Na2S,K2S等);

(4)施硫酸铁铝等(防治As污染)。

5.生态平衡破坏的因素。

(1)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水旱灾害。

(2)人为因素,包括:物种人为改变、环境因素改变、信息系统破坏。

6.影响农药在土壤中降解的因素。

(1)光化学降解;(2)微生物的降解;(3)化学降解:催化反应、非催化反应。

7.大气污染对农业气候的影响。

(1)影响降雨量,拉波特效应;(2)温室效应,使气温升高;(3)酸雨;(4)臭氧层破坏。

8.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及其危害。

(1)指标:N 300mg/m3 P 20mg/m3;(2)危害:降低DO、有害藻类、水质恶化,H2S、NH3等。

9.Eh与土壤中Cd形态的关系。

(1)旱地土壤,CdCO3,Cd3(PO4)2,Cd(OH)2,其中以CdCO3为主。(2)淹水土壤,CdS占优势。

10.植物体内轭合残留物的类型及作用。

(1)类型:可溶性轭合残留物、不溶性轭合残留物。2)作用:固定(解毒的另一种形式)、潜伏残毒11.乡镇企业的污染特点有哪些?

(1)由于盲目上马,重复建设,产品选择不当,布局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经营管理不善和大部分无防治污染设施等问题,造成资源能源浪费。(2)污染转嫁现象严重。(3)由于技术落后,大部分无防治污染设施,“三废”排放量大,对农村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带来污染和破坏。(4)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的身体健康。

12.SO2对作物的伤害症状及常见指示植物。

症状:(1)部位,叶片的叶脉间出现斑,呈现界限分明的点状,块状,线条状和色斑,严重者连成片。(2)伤斑是由漂白而引起失绿,组织脱水,随后呈棕色,最后干枯死亡。

指示植物:紫花苜蓿、大豆、棉花、小麦等。

13.DO在水体中的昼夜变化情况。

(1)早上日出后由于光合作用和再曝气作用同时进行,而在增加的氧气大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气,因而水中的溶解氧不断上升。(2)但过了后,由于水温的升高,溶解氧超过了饱和度,以致再曝气发生逆转,氧从中转出。

(3)从而曲线开始下降,傍晚日落光合作用停止,由于呼吸作用耗氧大于再曝气,使曲线继续下降,至第二天日出前达最低。

14.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

1生物措施;2)施加抑制剂;(3)增施有机肥;(4)控制土壤氧化还原条件;(5)工程措施。

15.自然保护区的结构与作用:一个保护

可以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部分。

作用:(1)保护生物物种;(2)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本底”;(3)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4)供教学、科研、生产、经营之用。

16.我国存在的农业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为:(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荒漠化问题严重;(2)农业自然资源衰退;(3)自然灾害频繁与加剧。

环境污染:1工业“三废”;2农用化学物质污染。

17.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与常见污染物类型。

主要污染源有:(1)工业废水;(2)生活污水;(3)农业退水;(4)降雨、雪、雹。

常见污染物有:(1)无机无毒物,如酸、碱、无机盐类;(2)无机有毒物,如汞、镉、砷等;(3)有机无毒物,如耗氧有机物;(4)有机有毒物:农药、酚类化合物等;(5)生物污染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18.影响污染物对植物伤害的主要因素。

污染物性质,污染物在空间扩散系数。

气象特征,植物体表面积和性质。

植物叶面孔开度,土壤类型,物理化学条件等。

19.土壤酸碱度与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性的关系。

(1)pH<6的活泼元素:Cu、Zn、Ni、Cr、Cd等;

(2)pH≥7的活泼元素:V、As、Cr6+等;

(3)在广泛pH范围内活泼的元素:Li、Cs等。

20.我国农业环境的主要污染物。

(1)农药: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氮

(2)化肥:氮肥、磷肥

(3)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

21.农业环境管理的职能与手段是什么。

农业环境管理的职能分为:(1)其基本职能为预测和决策。即根据“人——环境”系统的发生发展规律,协调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找出经济发展的限度,方式和布局方案,使发展经济与保护、改善环境的要求统一起来。(2)环保机构的职能为:规划编制、环保工作协调与环保监督。

农业环境管理的手段有: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管理宣传等。

22.简述HF对植物伤害的症状及常见的敏感作物与抗性作物。

(1)HF对植物伤害的症状出现在叶尖和叶缘,以幼芽和幼叶为明显。伤斑由油渍状发展到黄白色,进而呈褐色斑块,在被害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有稍浓的褐色或近红色带,有的表现为大量脱叶。

2对HF敏感的作物有荞麦、杏、唐菖蒲等,抗性强的作物有棉花、烟草、芹菜、黄瓜、大豆等。

23.简述污水灌溉的意义与原则。

灌溉的意义:(1)提供水肥,促进农业生产,因为污水含有大量营养物质。(2)净化水质,减少污染。

灌溉原则:要坚持“积极慎重”的方针。

(1)要限制污灌作物与严格控制灌水时间。

(2)灌溉前污水要经过处理,并要监测水质与小面积试灌试验。

24.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特点是什么?

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有两种方式,一种为了提取残留,一种为结合残留,土壤中农药残留含量、温度、水分含量、土壤微生物群落、耕作制度有关。农药性质稳定、挥发性小的如六六六、DDT残留量大,复种指数高的残留量高,如菜地农药污染>果园土壤>其他大田,旱地高于水田。

25.简述环境污染对畜牧业危害的特点。

其特点为:(1)影响范围大,发病率高,垦地性流行病。尤其是大气与水体污染。(2)高浓度时产生急性中毒。(3)低浓度时产生慢性中毒。(4)潜伏性危害。(5)积累性危害。(6)人畜共患病。(7)诊断中毒难度大。

六、论述题

试讨论农业环境的特点及主要农业环境问题与对策。

其特点:a.结构简单 b.抗逆性差 c.净化能力弱。

问题:a.水土流失 b.耕地减少 c.自然灾害严重。

对策:a.全面规划 b.合理布局 c.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d.增加环境意识。

1.举例说明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生物活化与解毒过程。

生物活化:污染物在生物作用下代谢成毒性更大的污染化合物的过程,植物体内的代谢物过程式一般分为二步,第一步是氧化还原和水解,污染物经过混合协能氧化酶催化在细胞微粒体中完全转化。第二步是结合反应,各种脂溶性有毒污染物进入组织后,无论经过氧化,还原或水解,大多数要与植株体内其他化合物结合,使原来属活性的外来物转化为惰性的物质,或者原为惰性的物质转化为活性物质,因此有可能解毒或者增毒。如西维农药在植物体内先经氧化生成羟

基化代谢物,对哺乳动物和昆虫毒性比西维因母体提高近10倍,其过程为生物活化过程这些羟基化代谢物体内,进一步与葡萄糖形成葡萄苷苊合物,而这些苊合物的毒性则比母体农药低的多.其为解毒过程.

2.试论自然环境的组成与结构。

自然环境是人类民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由生物和无机环境组成大气,水体和土地各种不同的组合和偶合方式组成多种多样的生物,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共同组成的环境的结构单元,由低级单元组成高级单元,所以自然环境实际上是一个由两阶级组成的多级谱线.

试述天然水体中Hg的存在形态,Eh和pH对其有何影响?

Hg在水中最常见的价态是正二价[Hg(OH)2和HgCl2]和零价<素汞Hg>Eh高时汞的价态是正价,Eh低时汞的零价,PH高时汞以Hg(OH)4 Hg(OH)2 Hg(CL3)2 Hg(CL2)形式存在,PH低时汞以Hg(OH)存在。

3.试论化肥(氮肥)污染对动植物的危害。

1).氮肥对动植物的危害:A.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元素,大部分为硝酸根离子进入植物体内迅速被体内化利用,氮肥过多使用使作物对病菌抵抗力降低,如水稻若氮肥过多则发生稻瘟病,也易引起倒伏.B.植物体内及饮水中的硝酸盐本身,对人畜并无害,而是被摄入畜肠胃中后,由硝酸盐还原亚硝酸盐,以及植物产品在存储过程中形成的亚硝酸盐超标毒害作用,可引起人畜血液中的血红纯洁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而经蛋白而中毒,特别是三个月大的婴儿,因胃中的胃酸过低易使用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当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超过23ppm时,就有可能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反而动物吃进含有多量硝酸盐牧草事,瘤胃中的硝酸还原菌很快将硝酸盐还原亚硝酸盐而中毒.

2).化学中微量元素的危害,磷矿石中含有少量重金属元素,则可能导致重金属元素积累引起的危害.

4.影响As在水体中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

1).PH:PH高呈碱性时,有效性升高,PH低呈酸性时,有效性降低.

2).Eh天然水体中的砷因氧化还原电位不同,可有四种价态存在:即五价As.三价As.零价As.负三价As.在溶解氧饱和的水中,由于氧化还原电位高,各种砷酸是稳定的,在氧化还原电位低的时候.以AsH3的形式存在,但其溶解的速度及小,氧化还原电位介于两者之间时,则各种亚砷酸类也是稳定的.

3).生物甲基化反应和生物还原反应.

7.讨论当前人类面临的与环境相关的几个问题。

(1)人口问题: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人口增长对城市的影响;人口增长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2)粮食问题:开垦荒地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大量的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3)能源问题:开采过程的环境影响;加工过程的环境影响;利用时的环境污染。

(4)资源问题:开采过程的环境问题;加工与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首要与关键的是人口问题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严格控制人口上增。

8.设计一个生物氧化塘处理食品工业废水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用水量和废水量都很大。食品工业废水的主要特点是,有机物和悬浮物含量高,易败,一般无毒性,其主要危害是使水体溶解氧降低和水体富营养化。

根据废水中BOD和COD的大小可分别采用需氧塘、兼性塘、厌氧塘或采用多塘串联的多级氧化塘。下图就是设计的一个用于处理食品工业废水的多级生物氧化塘,污水先在沉淀池去除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然后通过水深4米的第一级氧化塘(厌氧塘)→第二级水深2米的兼性塘→水深0.5米的三、四级氧化塘(需氧塘)→水深0.4米的养鱼塘→排放。其设计参数见下表。

9.讨论重金属污染物对作物危害的症状、机理及其分布特征。

症状:一般表现为新根伸长受抑制,而支根的发生表现异常,随着危害的发展,只有主根的尖端发生支根,根系呈带刺的铁丝状,在重金属浓度较高时,从成熟初期至中期,叶片迅速卷曲,表现青枯症状严重受害植株枯死.(根长不直,仅有主根,呈狮尾状). 分布:根>茎>叶>种子.

机理:A.生长点细胞分裂受到重金属的抑制,B.生长点细胞分裂受到重金属在局部过量积累,引起细胞或者组织坏死所致.

10.什么是氧垂曲线,讨论河流各区段有机物分解与溶解氧的关系

根据水温,水中有机物的变化,水中溶解氧也会跟着变化,根据DO的变化而绘制的曲线图,称氧垂曲线.清水区:污水未进入流域前有机物和无机物营养都较少,藻类和细菌数量不多,溶解氧基本上保持饱和状态.分解区:污水进入河段初期,还原性无机物立即耗氧DO迅速下降,曲线下降.腐化区:如果排入河段的污染物继续增多,DO继续下降,并呈现最低接近于0状态.恢复区:有机物降解接近完成,溶解氧不断增加,细菌减少,藻类增加,光合作用变强.

1.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①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发展规律;②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发展关系;③探索人类活动影响下,环境的全球性变化;④开发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环境管理法规

2.简述臭氧层破坏的原因与对策:氯氟、甲烷、CFcl3和CF2cl2是向平流层提供氯原子的重要污染源,扩散到平流层的CFcl3在紫外线照射下光线释放出氯原子,断而再与O3发生铵反应产生O2,其反应速率HO X与O3反应速率的5.6倍,因此认为CFC3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污染物,其反应式如下:

CFcl3+ho CFcl2+cl CFcl2+ho CFcl+cl

Cl+O3Clo+o2Clo+O Cl+O2O3+O 2O2

3.简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涵义:可持续发展:人类有能力使发展持续进行,也能保证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不危机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①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直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具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②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协调;③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4.简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与措施:①就地保护;②适地保护;③离体保护遗传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5.简述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主要工艺流程:①当污水进厂后,道德通过棒条筛,以去除悬污染质,防止损坏水泵或管道;②污水经过筛选后流入砂砾池、大粒粗砂、石块、碎屑等大颗粒都沉积出来,污水进入一级沉液池后流速减慢,使大多数悬浮固体借重力沉

淀下来,然后用直续刮板收集并于污泥池排出去。③曝气池是二级处理的主要设备、污水在无分搅拌和不断鼓入空气的条件下,使部分可降解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转化为NO3-SO42-和NO3-SO42-和CO2等一些稳定的盐类,污水经过二次沉淀池后,固体物质因降作用从液体中分离出来,这些活性污泥的一部分重返回暴气池以便保护池内一定生物活性,二次沉淀后的出水加气气消毒,然后排入天然水体;④一次沉淀池收集的泥渣和第二次沉淀排出部分活性污泥,经浓缩后在污泥消化池中进行厌气分解,慢慢地使废物中释放由烷和CO2余色的固体残渣已非常稳定,经过干燥即可作为肥料或使用。加氯

污水筛流装置砂砾池一级沉淀池氯化池出水

一次污泥

砂石砂石

6简述大气污染对植物危害的主要特征:(一)①可见危害:植物在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污染物,症状:生水长不良、轻度失绿;②慢性危害:植物在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污染物;症状:生长不良轻度失绿;③混合危害:在急性危害基础上发生慢性危害;(二)不可见危害(生理危害)是按污染物浓度特别低,但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影响。

7.简述HF对植物危害的机理:HF从叶片气孔侵入组织后,与SO2不同,并不直接损害附近的细胞,而是溶于体液中,从细胞间隙进入导管,随水分而运动,流向叶片尖端和边缘,逐渐在这些部位累积,所以在叶尖、叶缘达到较高浓度产生危害。

8.简述施肥对农业环境的主要影响:①积团小组NO5-N;②络合与螯合作用;③氧化还原作用;④对动物的危害。

9.影响水体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①沉淀作用;②吸附作用;③络合与螯合作用;④氧化还原作用。10.简述城市热岛形成的原因:①城市人口密集,工业集中,使得能耗水平高;②城市的覆盖物热容量大,白天吸收太阳辐射热,夜间放热缓慢,使层质会变暖;③城市上空笼罩着一层烟雾和CO2,使地面有效辐射减弱。

11.简述当代主要全球环境问题:①温室效应;②臭氧层变化;③酸雨

12.试比较伦敦型烟雾和洛杉矶烟雾的异同:

伦敦型烟雾洛杉矶型烟雾

污染物SO2、CO2、颗粒物、硫酸雨、硫酸盐类气溶液CH X、NO X、O S、PAN

化学作用催化作用光化学氧化作用

气温-4-4℃24-32℃

发生季节冬季早秋

13.简述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影响:①人口与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低经济增长过快,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高,经济增长速度慢;②人口、粮食与耕地;③人口对能源与资源的消耗。

14.简述水体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一般规律:①沉淀作用;②吸附作用;③络合与螯合作用;④氧化还原作用15.我国大气污染是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源:①工业污染源;②生作污染源;③交通运输污染源;④农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SO2、TSP、NO X、CO、PAN、AF

16.简要说明污染物进入体内的途径不排泄途径:途径:①呼吸道进入;②消化道进入,皮肤渗透;排泄途径:①消化道排;②尿排;③出汗排。

17.影响重金属在土壤迁移转化的因素有哪些?你主伙应如何防止土壤重金属污染?

18.怎样控制土壤农药污染?

答:①制定农药的容许;②合理使用农药

19.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对植物空气症状?在什么条件下易于产生光化学烟污染?

答:①NOX A:发生在成叶;B:侵害叶片的栅栏组织;

②PAN A:发生在嫩叶;B:发生在海绵组织;

③BOX A:发生在叶;B:在阴天发展;

形成条件:①Cxlhy;②地理条件:适温;③光辐射

环境保护法试题 含答案

环境保护试题一、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格中。每题1分,共15分)1.1973年,联合国成立了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机构,即联合国___________署。2.所谓___________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3.由于城市化、工业化、交通现代化以及人口暴增和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等原因,使得地球温度明显上升,出现“___________效应”。 4.环境保护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_______。 5.___________原则的核心是要解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以及治理污染所支付的费用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 6.凡对环境有影响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基建和技改)以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都必须编制(或填报)___________书(表)。 7.排污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___________,经核定后,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 8.环境管理概念是在本世纪___________年代初提出的。 9.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和___________标准四类。

10.勘查矿产资源,必须依法___________。 11.生态农业是在吸取我国传统农业优点的基础上,克服___________农业的弊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 12.___________年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防治海洋污染的综合性法律。 13.目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许可证分为两种,一种是排污许可证,一种是___________。 14.各级人民政府的___________部门,负责对机动车辆引起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15.环境法律责任主要由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和环境___________法律责任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 号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环境标准作为一种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属于一种()A.强制性标准 B.指导性标准 C.参照标准 D.普遍适用标准 2.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

环保知识试卷(含答案)

****环境保护知识试题 公司/部门: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共20分,每题2分) 1、每年世界地球日为( B )。 A、3月22日 B、4月22日 C、5月22日 D、6月5日 2、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热线电话号码是( C ) A、12315 B、12069 C. 12369 D、 12689 3、我国能源资源有限,常规能源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 A ,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A、10.7% B、22% C、7% D、4% 4、森林有哪三大效益:( A ) A、环境、社会、经济 B、环境、自然、经济 C、社会、自然、经济 5、一般将污染物分为:(A) A、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四类。 B、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三类。 C、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两类。 D、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 6、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会徽是( B )。 A、丹顶鹤 B、大熊猫 C、骆驼 D、袋鼠 7、以下有关环境的纪念日名称和时间哪项有错?( B ) A、中国植树节(3月12日);地球日(4月22日); B、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世界环境日(6月6日); C、国际臭氧层保护日(9月16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等。8、广义的自然保护区还包括(A)。 A、国家公园自然公园、野生动物禁猎区等 B、国家公园、森林公园、野生动物禁猎区等 C、自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等 D、国家公园、自然公园、野生动物禁猎区、野生动物保护区 9、最新修订的节能法将 A 确定为基本国策。 A、节约资源 B、节约能源 C、节约用水 D、节约用电 10、许多人使用家电时,习惯用遥控器关机或定时,此时电路会继续保持通电,千万别小看这种不经意间的待机能耗,它约占家庭用电量的D 。因此,电器不使用时要切断电源。 A、2% B、3% C、5% D、10% 二、多选题。(共15分,每题3分) 1、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已开展了十年,新疆已有两座城市榜上有名。它们是( AC) A、库尔勒市 B、石河子市 C、克拉玛依市 D、乌鲁木齐市 2、地球周围的圈层有(ABCD) A、大气圈 B、土壤岩石圈 C、水圈 D、生物圈 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对象包括( CE ) A、制定政策 B、制定法律 C、制定规划 D、制定计划 E、建设项目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篇一:XX年..县农业环保工作总结 XX年**县农业环保工作总结 XX年,我县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省市业务部门的总体安排和统一部署,强化领导,健全机制,严格措施,狠抓落实,以农业环境监测、农环项目建设、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农业行政执法为重点,全力转变工作方式,科学定位工作重点,进一步推动了全县农环工作的健康稳步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1、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扎实有效。集中力量,大力推进了硬件建设。紧紧围绕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和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提升的主题,在通行便利且不妨碍机械作业的地方,修建农田废弃物收集池2个,就地收集堆放农业投入品包装袋(瓶)和残膜,定期收集、清运;结合秋播和复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推广秸杆还田技术各1000亩,施肥“明白卡”发放到户率达95%,作物秸秆实现了直接还田、还土,禁止了秸秆焚烧污染;结合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户自主自愿,进行了农村改水、改厨、改厕配套设施及生态庭院建设,完成“四改”配套建设100户,修建生活污水集中净化处理池1座,公共垃圾收集池2个,沿村道两边购臵安放固定式分户生活垃圾30个,行走式垃圾箱4个,

购臵农村废弃物发酵处理池4个,大型无机垃圾中转箱4个,购臵推拉式垃圾清运车6辆,配备必要的卫生工具。同时,筹集资金硬化村内道路公里,入户道路公里,修建排水沟公里,排污管道260米,确保村道及入户道路通畅快捷,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家庭卫生条件,建成了清洁家园。在示范村农户村前屋后完成绿化美化面积4000平方米,沿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18座,栽植法桐、云杉、雪松、油松、龙柏、国槐等绿化树和连翘、鸢尾、芍药等药材苗木共万余株。通过项目实施,生活污水资源化处理利用率达到了90%,利用量达到了232吨,生活垃圾处理利用率、秸秆资源化利用率、农田废弃物收集率、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率均达到了95%以上。 2、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工作稳步开展。结合上级部门的发展政策和扶持支持措施,针对多年来地膜等塑料制品造成的农业环境“白色污染”难题,我们把扶持企业收购、加工、转化作为根本目标,全力扶持建成了2处废旧地膜加工利用企业,为有效解决县域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灵台县森源废旧地膜加工责任有限公司位于灵台县西部片区所在的黑河川区的梁原乡横渠村,企业总占地10亩,有办公用房5间120平方米,晒场3000平方米,加工设备12台套,总资产80万元,主要承揽县域西片及崇信、千阳等地废旧农膜和塑料制品的回收加工,服务半径100公

环境保护培训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法综合测试题 部门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1、每年的6月5日是()。 A、世界环境日 B、地球日 C、土地日 D、爱鸟日 2、我国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是()。 A、大环境概念 B、生态环境概念 C、次生环境概念 D、原生环境概念 3、当事人对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A、30日 B、25日 C、20日 D、15日 4、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确立的环境污染危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为()。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5、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年。 A、2 B、1 C、3 D、5 6、()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并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A、国务院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省 D、环保局 7、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行为主体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有()和()。 A、赔礼道歉 B、排除危害 C、赔偿损失 D、恢复原状 8、对确有必有拆除或者闲置的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征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能拆除或者闲置。

A、省级 B、地市级 C、所在地 D、县级 9、全国环境监测网分为国家网、省级网和()。 A、市级网 B、县级网 C、村级网 D、乡镇级网 10、环境依据其功能的不同分为生活环境和()。 A、自然环境 B、人工环境 C、生态环境 D、原生环境 二、判断题 1、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 2、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制定。( )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 ) 4、排污单位必须如实填写申报登记表,经本单位主管部门核实即可,不需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 5、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及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是环境保护的两个内容。( ) 6、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域和领海。( ) 7、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环保部门给予奖励。( ) 8、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 9、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必须用于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 ) 10、对不按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的企业或单位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或关闭;( )

环保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六年级环保教育期末考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1.汽车尾气是全球范围最严重的铅污染源。( ) 2.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 3.垃圾不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资源。( ) 4.发生赤潮说明海洋遭到了污染。( ) 5.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食物来源、能量来源和氧的来源是光合作用。( )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世界环境日是()月()日,201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由()国主办,主场地在()。 2.工业污染的检测主要分为()、()和()。 3.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国的() 三、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绿色购物,我们应该选择购买( )。 A、大包装的商品; B、小包装的商品; C、一次性用品; D、附带广告宣传材料的商品。 2.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PH。 A、氯氟烃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盐酸 3.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 ),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紫外线 B、红外线 C、可见光 D、热量 4.在下列回收废品中,如果没有回收,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是( )。 A、废纸 B、废玻璃 C、废电池 5.冬天用煤火取暖或用热水器时,如果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这实际是指( )中毒. A、一氧化氮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四、问答题:(共30分) 1.无污染能源有哪些?(至少写出5种)(15分) 2.空气污染可能会引发哪些疾病?(15分)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2(1-3章)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形考作业2 (第一章~第三章) 一、简答题(共50分,每题10分) 1、什么叫环境、农业环境?农业环境的主要组成是什么? 答: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植物、水生 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活居住 区。 农业环境是以农作物(或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周围环境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它也可以由两部分组成即农业自然环境和农业的社会环境。而且以农业自然环境为主体。二者均是环境中一部分。农业环境的定义是:“农业生物赖以生存的大气、水源、土地、光、热、以及农业生产者劳动与生活的环境,包括广大农村、农区、牧区、林区等”。 农业环境是以农作物为主体的周围环境的各要素之和,因此其主要组成要素如下: (1)大气环境大气环境是农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要素之一,同时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2)水体环境水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就象大气资源一样,过去人们也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廉价资源。地球表面水资源总贮量还是相当丰富的,尽管如此, 可为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数量确很少,不及0.01%。 (3)土地资源环境我国耕地仅占世界耕地资源总量的7%,但却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 (4)聚落环境聚落环境根据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等。 2、什么是生态系统?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 答: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即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都包括下列4种主要组成成分。(1)非生物环境;(2)生产者;(3)消费者;(4)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1)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2)具有自动调节能力。(3)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系统。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doc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 A. 其他领空 B. 其他岛屿 C. 其他海域 D. 其他大陆架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2. 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 A. 教育网络 B. 科学知识 C. 行政法规 D. 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3.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 A. 大气质量 B. 水环境质量标准 C. 污染物处理标准 D. 污染物排放标准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4.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环境监测和管理。 A. 建立监测机构 B. 组织监测网络 C. 建立管理机构 D. 制定监测程序和标准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5. 建设项目的(),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影响作出评价,规 定防治措施,报各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A.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 B. 环境质量报告书 C. 环境影响报告书 D. 污染防治报告书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6. 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 A. 限期治理 B. 限期拆除 C. 停产治理 D. 上报处罚 正确答案: A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7. 制定城市规划,应当()的目标和任务。 A. 制定大气防污染及治理 B. 确定江河流域的环境保护 C. 制定交通改善 D. 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8.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使用。 A. 关键工程 B. 主体工程 C. 被警告 D. 防污工程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9. 排放污染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 A. 被罚款 B. 被通报批评 C. 被警告 D. 负责治理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10. 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 A. 开除公职 B. 进行重罚 C.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 依法行政拘留处罚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 摘要:在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自然、人为两个因素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威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从治理重要性,破坏的原因,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四个方面入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治理研究,希望能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 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性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产和生活物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及时对生态环境恢复和治理,对保障生产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最受关注的是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条件的基础和前提是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的转变、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许多问题,如土壤侵蚀、流失、农业面源污染等,对农业生产的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对我国经济发展非常不利。 2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

我国地理分布上山地丘陵多、耕地少的情况形成了农业生态环境复杂,易受自然灾害。,农业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将是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平原地区,气候变化、干旱、洪涝灾害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生态环境普遍,各种地质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人为因素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过度追求利益,超量使用化肥、农药,大量砍伐树木会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使得减少耕地和生态环境恶化,开采矿产资源将导致地表塌陷和大气污染。社会原因主要体现在社会意识和国家法律。法律没对农业生态环境做到周密保护。此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重视,片面强调效益已成为政府的追求,忽视了农业环境保护和管理。 3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影响 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减少农业对自然灾害的防御。农业灌溉用水不达标,酸雨造成的空气污染对产品产量和质量都造成影响,退化植被和土壤侵蚀,不仅导致减少产量,而且还使农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资源大大减少,使农业发展速度减慢。农业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一旦被破坏,就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酸雨污染对土壤、树木和植物腐蚀,并且影响区域生物多样性平衡,造成了环境的恶性循环,环境自我调节能力下降,生态环境恢复时间更长,甚至出现了沙漠化。上述都是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农业的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有关,影响农业发

环境保护培训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法综合测试题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每年的6月5日是(A)。 A、世界环境日 B 、地球日C、土地日D、爱鸟日 2、我国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是(A)。 A、大环境概念 B、生态环境概念 C、次生环境概念 D原生环境概念 3、当事人对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D)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A 30 日B、25 日C、20 日D、15 日 4、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确立的环境污染危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为(B)。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5、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C)年。 A 2 B 、1 C、3 D 、5 6、(B)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并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A、国务院B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 、省D、环保局 7、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行为主体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有(B)和(C)。 A、赔礼道歉 B、排除危害 C、赔偿损失 D、恢复原状 &对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征得(C)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能拆除或者闲置。 A、省级 B、地市级 C、所在地 D、县级 9、全国环境监测网分为国家网、省级网和(A)。 A、市级网 B 、县级网 C 、村级网D、乡镇级网 10、环境依据其功能的不同分为生活环境和(C)。

A、自然环境 B、人工环境 C、生态环境 D、原生环境 11、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损害担责的原则。 A、政府为主 B、公众参与 C、部门配合 D、社区配合 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环保法立法的目的?(C) A、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B、保障公众健康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D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 持续发展 13、违反新环保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B) ; 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B) 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 A、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14、国家实行(A) 和(A) 制度。 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 B、考核评价;验收评价 C考核评价;环境评价 D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评价 1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 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 (B) A、责令停产 B、现场检查 C、整改教育 D、罚款 16、国务院环境保护(C) ,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A、职能部门 B、职能负责部门 C、主管部门 D、行政主管部门 17、( ) 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D) A、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B )报告,依法接受 监督。 A、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人民政府D环保主管部门

新环境保护类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1)

新环境保护类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由()制订。 A、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B、省级环境保护专门机构 C、国家环保局 D、省级人民政府 2、为了弥补国家或有关单位为保护、管理自然资源所支出的费用是() A、保护管理费 B、惩罚性收费 C、补偿费 D、开发使用费 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瑞典 4、(),扩大了“三同时”的适用范围。 A、 1973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B、 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C、 1981年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 D、 1984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5、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为世界各国的环境政策和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指导原则即()。 A协调发展B、可持续发展 C、预防为主 D、综合利用 6、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破坏,主要来自() A、居民生活活动 B、商业活动 C、交通运输活动 D、经济生产活动 7、狭义的环境与资源污染破坏,主要来自() A、污染防治 B、污染控制 C、自然保护 D、水土保持 8、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经历的第二个阶段,是()时期。 A、综合防治 B、早期限制 C、保护大自然,全面调整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D、治理 9、1974年5月,国务院建立了由20多个有关部、委组成的(),下设办公室。 A、环保局 B、国家环保局 C、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D、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10、环境科学主要研究()。 A、第一环境问题 B、科学技术问题 C、环境与资源问题 D、第二环境问题 11、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

环境保护培训试题及答案

东坪乡卫生院环境保护培训试卷 科室:姓名:成绩: 1、每年的4月22日是() A、世界环境日 B、地球日 C、土地日 D、爱鸟日 2、1983年底,在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 A、基本国策 B、基本政策 C、基本方针 D、基本策略 3、环境保护法最早规定的三项基本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 A、限期治理制度 B、排污许可证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目标责任制度 4、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 A、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B、举证责任转移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 D、特殊责任原则 5、人类对环境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A、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 B、减少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 C、协调人类自身发展、生产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 D、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6、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将发生变化 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7、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出发,下列城市规划合理的是( ) A、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应适当分散 B、为了方便居民乘车,交通运输线应尽量通过市中心 C、居住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有大气污染的企业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 D、居住区位于河流的下游,有水污染的企业位于河流的上游 8、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 B、河水,冰川水,浅层地下水 C、河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 D、冰川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 9、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B、太阳黑子增多 C、温带森林破坏严重 D、地球温度升高,海水中CO2溢出 10、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A、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B、陆地面积增加 C、中纬度地区更加湿润,粮食产量增加 D、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度方向延伸 11、不属于造成水体污染原因的是( ) A、工业废水 B、生活污水 C、旅运、水运 D、大气降水 12、一般将污染物分为:() A、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四类 B、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三类 C、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两类

2018年新《环境保护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试题 部门: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环境的构成要素为标准进行分类,环境可分为:() A.农业环境、工业环境、生活环境等 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C.城市环境、区域环境、流域环境等 D.人工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等 2.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是:() A.排污收费制度 B.限期治理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3.根据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制度,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必须编制: ()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保护方案 D.环境污染防治方案 4.破坏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危险责任原则 5.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主要针对的是:()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自然界中的灾害性事故 D.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损害 6.国家对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实行()制度。

A.征收水资源费 B.取水许可证 C.节约用水 D.合理开发利用7.排污费的()部分可适当用于补助环境保护部门监测仪器设备的购置和环境保护部门自身建设等业务支出。 A.20% B.80% C.50% D.40% 8.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连续处罚。 A.季度 B.月 C.日 D.年 9.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环境监察 B.环境影响评价 C.环境检查 D.安全验收评价 10.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自给自足 B.节约低碳 C.奢华 D.铺张 11.《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规定,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和有关部门报告。 A.地方政府 B.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公安机关 1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大事记

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大事记 1970年12月26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中联部、总参二部、农林部、外交部有关同志时指出:"对我们来说工业公害是个新课题。工业化一搞起来这个问题就大了。农林部门应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农林又要空气,又要水。" 1971年6月,农林部农业生物研究所划归中国农林科学院领导,并决定在原有任务基础上,增加农业防公害、防原子研究任务。 1972年6月,首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市召开。买永彬教授作为中国代表团农业方面的专家随同我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1973年8月5日至20日,国家计划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会议检查了我国环境保护的情况,拟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农林部肖鹏副部长等出席了会议并发言。 1974年12月15日,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发出(74)国环办字1号文件。该文件中的《国务院环境保护机构及有关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范围和工作要点对》农林部的分工意见是:"组织制定污水灌溉和渔业用水的水质标准,""组织制定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组织各地区制定绿化造林规划,""要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等资源的管理,制定或修改保护条例,""组织开展农林科研工作"。 1977年8月,农林部转发《全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纪要》,提出要查清污染源,加强科学研究。 1978年1月,农林部会同化工部、卫生部在杭州市召开全国农药毒性和残留研究工作会议。根据三部分工,明确了协作任务。 1979年2月10日,国务院发布《水产资源保护条例》。条例规定:"禁止向渔业水域排弃有害水产资源的污水、油类、油性混合物等污染物质和废弃物。" 1979年3月,国家颁布《渔业水质标准》。 1979年7月1日,农业部发出《关于农业环境污染情况和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文件,要求建立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网,环保工作要专人负责。 1979年9月13日,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该法第21条为:"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合理利用污水灌溉,防止土壤和作物的污染"第28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修订稿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法立法的目的( C) A、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B、保障公众健康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A、12 十一 B、12 十二 C、11 十一 D、11 十二 务。(A) A、保护环境单位和个人 B、环境保护企业和个人 C、环保优先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 D、生态立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B) A、县级 B、县级以上 C、地市级 D、省级

5.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 (A) A、听取 B、接纳 C、参考 D、借鉴 6.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A、主体功能区 B、土地利用总体 C、地方环境保护 D、国家环境保护 7.与旧环保法相比较,新法在关于环境定义的规定中,新增了下列哪一个环境要素( B) A、冰川 B、湿地 C、绿洲 D、植被 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D) A、县级 B、地市级 C、省级 D、各级 环境保护意识。(A) A、教育行政部门、学校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高等院校 10.下列哪一项条文表述是不正确的( D)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B、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C、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D、环保宣传部门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11.对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表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B、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低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12.下列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

农村环境保护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课程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参考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1 (第一章~第三章) 1、什么叫环境、农业环境?农业环境的主要组成是什么?(参教材第2-7页) 答:1、环境:广义的环境一般来说是指除生物圈之外的其他圈层是广大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狭义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人周围的大气、水、土壤、岩石、动植物等自然环境,是人类的环境。 2、农业环境:农作物(或以农业生产)为主题的周围环境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农业环境可以由两部分组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农业环境的主要组成要素如下: (1)大气环境。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叶片吸收空气中的CO ,借助于叶片中的叶 2 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中的化学能,从而共给植物生长。而植物在这一过程中释放到大气层中。 产生O 2 (2)水体环境。水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可为人类所利用的淡水资源确实很少,今年由于农业的发展,水体污染严重,污染物质主要分为有机污染物合物及污染物两大类。 (3)土壤资源环境。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减少,质量也不断下降,主要有: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土壤污染问题。 (4)聚落环境。聚落环境是人类聚居的场所,活动的中心。聚落环境根据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镇环境。 2、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参教材第8-9页) 答: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 (1)污水灌溉。由于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只能利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 (2)土壤退化。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会赵成土壤物理性质恶化,肥力下降,土壤板结,肥效降低,反过来又使施用量不断增加,是农产品的成本增加,并造成对环境及农业的污染。 (3)农药污染。农药是人为投放到环境中数量最大的有毒物质,已经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威胁,农药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世界十大公害之一。 (4)畜禽粪便、生活垃圾。 (5)焚烧秸秆。 (6)社区—庭院垃圾。 (7)大量施用化肥造成蔬菜硝酸盐积累。过量使用氮肥使蔬菜体内的硝酸盐超标,人使用后硝态氮在人体消化道内转化为毒性很大的亚硝酸盐,对人危害极大,尤其是婴儿更容易中毒。 (8)乡镇企业污染。 (9)地膜对土壤的危害。 (10)非农业占地。 3、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是什么?(参教材第10-13页) 答:1、自然资源的分类:

生态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组成成分有哪些?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统一整体。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三大基本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第一环境问题: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 第二环境问题: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 ○1使环境因素发生改变○2使生物种类搜索发生○3改变信息系统的破坏 3.生物多样性是指那三个层次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2基因多样性○3生态环境多样性 4.作为我国公民在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做法主要有哪些(列出5项即可)? 1.居家照明,随手关灯,使用高效节能灯 2.低碳烹饪法 3.节水方面 4.爱惜衣物 5.家用电器,尽量使用低耗节能产品,不用时要关掉电源 6.垃圾分类处理5.什么是富营养化?控制富营养化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缺点?危害? 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源头,中途,末端控制 化学法:投加药剂,种类很多,有兴趣可以自己查找,一些时候可以将微生物制成菌制剂作为药剂投加使用。 物理方法:包括电化学处理法以及膜技术,还有曝气充氧,底泥疏浚,水体循环,换水等等,但是成本相对很高。 生物法措施繁多,在末端处理中相对成本是最低的,但是见效慢,不过属于根治性的方法。如生物浮岛,人工湿地等。其投资较低,回报周期较长,符合长远利益。 危害:○1富营养化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氧气的释放,同时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消耗了水中大量的氧,使水中溶解氧严重不足,而水面植物的光合作用,则可能造成局部溶解氧的过饱和。溶解氧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物(主要是鱼类)有害,造成 鱼类大量死亡。○2富营养化水体底层堆 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的 有害气体。○3富营养化水中含有亚硝酸 盐和硝酸盐,人畜长期饮用这些物质含 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会中毒致病。 6.什么是低碳生活?怎样做到低碳 生活?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 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 化碳的排放量。 方法:节电、节水、节油、节气。(参照 第四条问题) 7.随着城市沿街设施的兴建,光污 染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请问 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努力预防光污染 的危害? ①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改善工厂照明 条件等,以减少光污染的来源。②对有 红外线和紫外线污染的场所采取必要的 安全防护措施。③采用个人防护措施, 主要是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 8.生物入侵有哪些渠道?对我国影 响较大的的生物入侵种有哪些(至 少两种)? 1.自然入侵 2.人为活动水葫芦、加拿 大一枝黄花、美国白蛾、松材线虫、马 铃薯甲虫、牛蛙 9.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及主要的水污 染物质有哪些?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无机污 染物有机污染物其他污染物 10.什么是碳税?征收碳税的目的 是什么? 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 目的:它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希望通过 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 11.什么是环境问题?请举例说明 环境问题的类别?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 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 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 影响。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土壤污染、 固体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 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 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固体废物污 染、能源污染。 12.什么是生物富集作用? 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 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 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 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13.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 市热岛效应的原因有哪些? 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 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 城市“高温化”。 1.城市内拥有大量锅炉、加热器等耗能 装置以及各种机动车辆。这些机器和人 类生活活动都消耗大量能量,大部分以 热能形式传给城市大气空间。 2.城区大量的建筑物和道路构成以砖石、 水泥和沥青等材料为主的下垫层。 14.海洋污染有哪些形式? 1、沿海工业企业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水; 2、流入海中的河流,这些河流在流经 区域有企业向水体排放污水;3、由于 带有污染物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形成 酸雨后,造成降雨进入海中;4、过度 捕捞,破坏了海洋的生态平衡;5、运 输船只抛弃废弃物、污染物泄露,有机 物泄露;6、对海洋地下矿物开采造成 的泄露、遗漏等。 15.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但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垃 圾处理问题屡屡爆发群体性事件, 解决好垃圾处理问题事关民生、社 会稳定。那么,垃圾处理的方式有 几种? 1.填埋:填埋处理需占用大量土地。 同时,垃圾中有害成份对大气、土壤及 水源也会造成严重污染,不仅破坏生态 环境,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2.堆肥: 堆肥处理对垃圾要进行分拣、分类,要 求垃圾的有机含量较高。而且堆肥处理 不能减量化,仍需占用大量土地。3.焚 烧:焚烧的实质是将有机垃圾在高温及 供氧充足的条件下氧化成惰性气态物和 无机不可燃物,以形成稳定的固态残渣。 4.回收利用 你认为最科学的处理方式是哪种? 为什么?纸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 一方面回收垃圾为了节约资源,资源有 限;另一方面微了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怎样才能推行科学的垃圾处理方 式? (一)明确职责,尽快建立垃圾分类处 理机制(二)加强宣传,提高市民实行 垃圾分类投放的自觉性。(三)分步实施, 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四)强化 监管,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 16.什么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的

(大集合)环境保护考试试题与答案

环境保护类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由()制订。 A、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B、省级环境保护专门机构 C、国家环保局 D、省级人民政府 2、为了弥补国家或有关单位为保护、管理自然资源所支出的费用是() A、保护管理费 B、惩罚性收费 C、补偿费 D、开发使用费 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瑞典 4、(),扩大了“三同时”的适用范围。 A、 1973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B、 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C、 1981年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 D、 1984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5、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为世界各国的环境政策和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指导原则即()。 A协调发展B、可持续发展 C、预防为主 D、综合利用 6、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破坏,主要来自() A、居民生活活动 B、商业活动 C、交通运输活动 D、经济生产活动 7、狭义的环境与资源污染破坏,主要来自() A、污染防治 B、污染控制 C、自然保护 D、水土保持 8、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经历的第二个阶段,是()时期。 A、综合防治 B、早期限制 C、保护大自然,全面调整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D、治理 9、1974年5月,国务院建立了由20多个有关部、委组成的(),下设办公室。 A、环保局 B、国家环保局 C、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D、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10、环境科学主要研究()。 A、第一环境问题 B、科学技术问题 C、环境与资源问题 D、第二环境问题 11、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 A、人类 B、人类和其他生物 C、人类、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物质 D、其他生物、无生命物质和外部空间 12、在各种环境破坏和污染中,故意的收理状态在()中较为常见。 A、自然资源的破坏 B、环境污染行为 C、噪声污染行为 D、水污染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