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化学双语教学辅助材料 —单词对照

Learning Supplements

in 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双语教学辅助材料(常见中英文专业单词对照)

有机化学常见概念中英对照

中文名称

英文名

β-酮酸酯

β-ketone ester

DL规则

DL convention

D-异构体

D-isomer

E-异构体

E isomer

L-异构体

L-isomer

n+1规则

n+1 rule

π键

pi bond

R/S构型命名法

Cahn–Ingold–Prelog (CIP) R/S convention R基

R group

s-反式构象

s-trans conformation

α,β-不饱和酮

α,β-unsaturated ketone

σ键

sigma bond

氨、氨水

ammonia(NH3)

氨基

amino group

氨基酸

amino acid

氨络物

ammine

铵根离子

ammonium ion(NH4+) ammonium. 胺

amine

螯合物

chelate

八隅规则

octet rule

半缩醛

半缩酮

hemiketal

饱和脂肪族烃

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 苯

benzene

苯环

phenyl ring

苯基

phenyl group

苯炔; 脱氢苯

benzyne

苄基;苯甲基

benzyl group

变性

denaturation

变旋

Mutarotation

氢离子活度的pH值

pH

丙二烯

丙烷

propane

薄层色谱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 不饱和烃

unsaturated hydrocarbon

不规则的

Atactic

不完全八隅体

incomplete octet

布朗斯特碱

Br.sted base

布朗斯特酸

Br.sted acid

部分消旋的

Scalemic

差向异构化作用Epimerization

差向异构体

Epimers

拆分; 分辨率; 分离度Resolution

超共轭; 超共轭效应Hyperconjugation

稠环芳烃

Condensed aromatics

船式构象

Conformation (boat)

纯手性; 纯手性的Homochiral

Alcohol(ROH)

醇酸

Alcoholic acid

醇盐

Alkoxide(RO- M+) alkoxide ion. 醋酸盐

Acetate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SN1 reaction

单分子消除反应

E1 elimination reaction

单配位基

Monodentate

蛋白质

Protein

等时的;同步的Isochronous

等位; 等位的; Homotopic

狄尔斯-阿尔德反应

Diels-Alder reaction

电负性Electronegativity

电环化反应、π-键环化反应Electrocyclic reactions

电价键; 离子键

Ionic bond

电偶极矩

Electric dipole moment(μ) 电偶极子

Electric dipole

淀粉

Starch

动理学; 动力学

Kinetics

动力学拆分

Kinetic resolution

动力学产物

Kinetic product

Para

对称面

Plane of symmetry

对甲基苯磺酸盐

Ots,Tosylate (toluene-4-sulfonate, 4-mec6h4so3)

对溴苯磺酸盐

Obs,Brosylate (4-bromobenzenesulfonate, 4-brc6h4so3), 对旋

Disrotatory

对映体

Enantiomers

对映体过量百分数

Enantiomeric excess; enantiomeric ratio

对映体过量的Enantiomerically enriched 对映异位的Enantiotopic

非质子溶剂

Aprotic solvent

多步合成

Multistep synthesis

多配位基的Polydentate

多原子分子Polyatomic molecule

多原子离子Polyatomic ion

惰性电子对

Inert pair

二环的

Bicyclic

二硫化物

Disulfide

二氯甲烷Dichloromethane(CH2Cl2) 二元化合物

Binary compound

反错构象

Anti clinal

反芳香性的

Anti-aromatic

反键轨道

Antibonding orbital

反平面

Anti periplanar

反式

Trans

反式的

Anti

反式构象

Anti conformation

反式加成

Anti addition

范德华力

Van der Waals’ radius

芳环; 芳族环

Aromatic ring(Ar)

芳基

Aryl group

芳烃

Aromatic hydrocarbon

芳香烃

Arene

芳族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Aromatic compound

非苯芳烃

Nonbenzenoid aromatic hydrocarbon 非等时同步

Anisochronous

非对映异构的

Diastereotopic

非对映异构体Diastereoisomers

非手性、非手性的

Achiral

肥皂

Soap

费歇尔投影式

Fischer projection

分馏

Fractional distillation

分歧、不同

Allo-

分子单元

Formula unit

分子轨道理论Molecular orbital theory 分子几何; 分子几何结构Molecular geometry

分子离子

Molecular ion

分子量

Molecular weight

分子模型

Molecular model

分子筛

Molecular sieve

分子式

Molecular formula

Phenol

酚酸

Phenolic acid

酚酞

Phenolphthalein

风化的

Efflorescent

Sulfone

干馏

Dry distillation

甘油

Glycerol

甘油, 丙三醇

Glycerol(HOCH2CH(OH)CH2OH) 甘油三酸酯

Triglyceride

高分子化合物

Polymer

隔离双键

Isolated double bonds

共扼二烯烃Conjugated diene

共轭碱

Conjugate base

共轭双键

Conjugated double bonds 共轭酸

Conjugate acid

共价键

Covalent bond

共振结构

Resonance structures

共振结构式

Canonical forms

共振效应

Resonance effect

构象

Conformation

构象异构体Conformers

构型

Configuration

构造异构体

Constitutional isomers

固体石蜡

Paraffin wax

官能团

Functional group

冠醚

Crown ether

光学纯

Enantiomerically pure (optically pure) 光学纯的

Optically pure

轨道

Orbital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

Iupac

过渡态

Transition state

过氧化物离子

Superoxide ion

合成材料

Synthetic material

合成纤维

Synthetic fiber

合成橡胶

Synthetic rubber

核磁共振

Nmr

核间距离,键长

Bond length

核酸外切酶

Exo

红外光谱

IR spectroscopy,infrared spectroscopy 胡萝卜素

Carotene

互变体; 互变异构体

Tautomer

互变异构现象

Tautomerism

化学计量学; 化学计量法

Stoichiometry

化学键

Chemical bond

化学式量; 分子量

Formula weight

化学位移

Chemical shift

环化加成反应Cycloaddition reaction

环氧化合物

Epoxide

缓冲溶液

Bufferph buffer; buffer solution. 磺化反应

Sulfonation reaction

磺基

Sulpho group

磺酸

Sulfonic acid

混酸甘油酯

Mixed glyceride

活性亚甲基

Active methylene group 基(后缀)

-Yl

极性分子

Polar molecule

极性键

Polar bond

几何异构体Geometric isomer

加成反应

Addition reaction

加成化合物

Addition compound

加聚反应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甲基

Methyl(-CH3)

甲烷

Methane

价电子

Valence electron

价键

Valence bond

假旋转Pseudorotation

间位定位

Meta-directing

碱; 基极

Base

碱的、碱性的Alkaline

碱水解常数

Base hydrolysis constant 碱土金属

Alkaline earth

键焓

Bond enthalpy

键级

Bond order

键能

Bond energy

交叉式构象Conformation (staggered) 交叉式构象Staggered conformation 结构式

Structural formula

Nitrile

肼、联氨

Hydrazine(NH2NH2)

锯架投影式

Sawhorse projection

聚合反应

Po1ymerization

均裂

Homolytic bond cleavage 卡宾、碳烯

Carbene R2C:.

Quinone

Wax

西南科技大学基础有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整理

1 绪论习题参考答案 1. 从教材中可以找到下列术语的答案 2. HCl 、CH 3OH 、CH 2Cl 2和CH 3OCH 3为极性分子;Cl 2和CCl 4为非极性分子。 3. 参照表1-7 ,可以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结构式 4.亲核试剂: Cl -, -CH 3;亲电试剂:AlCl 3,C 2H 4,CH 4,ZnCl 2,BF 3,CH 3CN ,Ag +, H +,Br +, Fe +, +NO 2,+CH 3;既是亲核试剂又是亲电试剂:H 2O ,CH 3OH ,HCHO 。 5.属于酸的化合物:HBr ,NH 4+;属于碱的化合物:CN -;既是酸又是碱的化合物:NH 3,HS -,H 2O ,HCO 3- 6. 按照碳骨架分类,芳香族化合物为:(1)(2)(3)(4);脂环(族)化合物为:(5)(6);开链化合物为:(7)(8)。按照官能团分类,羧酸:(2)(3)(6)(7);醇:(1)(5)(8);酚:(4)。 7.按照碳骨架分类,除了(2)和(5)之外都属于不饱和化合物。属于哪一族?(略) 2 烷烃习题参考答案 1 (1) 1° 1°1° 1°2° 2°3° 3°2-甲基-3-乙基己烷 (2)1°1°1°1°2°2°2°3°3°2°3-甲基-5-乙基庚烷 (3) 1° 1°1° 1° 1° 2°2°2°2°2° 3°4° 3,6-二甲基-3-乙基辛烷 (4) 1° 1° 1° 1°1° 1°2°2°2°2°2°3°3° 3°3° 3,5-二甲基-6-异丙基癸烷 (5) 2,3,5,5,7-五甲基辛烷 (6) 2,4,4-三甲基-5-乙基辛烷 (7) 2,7-二甲基-7-乙基壬烷 (8) 2,11,14-三甲基-7- 乙基十六烷 2 (1) (2) (3) (4) (5)CH CH 3CH 3 H 3 C (6) 3 解:烷烃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是色散力,随着分子质量增加,色散力增大,使沸点升高。各异构体中,一般是直链烷烃的沸点最高,支链愈多沸点愈低。故沸点:正癸烷>正庚烷>正己烷>2-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 4解:含单电子的碳上连接的烷基越多,自由基越稳定,自由基越稳定则形成产物的机会越多。自由基的稳定性次序为: ·C(CH 3)3 > ·CH(CH 3)2 > ·CH 2CH 3 > ·CH 3 5解:C n H 2n+2 = 72,所以n = 5。该烷烃的构造式为: CH 3CHCH 2CH 33 6(1)正己烷 Cl Cl Cl 2CH 2CH 2CH 2CH 2CH 3 CH 32CH 2CH 2CH 3 CH 3CH 22CH 2CH 3 ( 2 )2-甲基戊烷 (3)2,2-二甲基丁烷 CH 3CH 3CH 3CH 2CCH 2CH 3 CH 2CCHCH 3 CH 3CCH 2CH 2 Cl Cl CH 3 CH 33 7解: 8 解:四种典型构象中分子内能最低的是对位交叉式(a),因为它的两个大基团(CH 3-和Cl-)相距最远,扭转张力最小;分子内能最高的是全重叠式(d)为它的两个大基团相距最近,扭转张力最大;其他两种构象的内能处于上述两种构象之

大学双语教学管理规定

大学双语教学管理规定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高[2001]4号)有关加强英语教学的文件精神,以及我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为加快推进双语教学改革工作,培养一批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经研究,学校决定在现有双语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双语教学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一、成立双语教学工作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双语教学工作的监督指导,学校决定成立双语教学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主管教学领导、教务处领导和人事处领导担任。领导小组下设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 二、明确双语教学工作要求 自2004年起每年在全校范围内新增若干个专业的双语教学试点班,到2015年全校开办双语教学试点班的专业要达到10个以上。 非双语试点班专业在制订培养计划时要逐步加大双语教学课程比例,每个专业至少要有3门以上课程采用双语授课。高新技术领域的生 物技术、信息技术类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类专业应先行一步,积极开展对双语教学的教改工作,自2005 级起,上述专业的本科综合培养计划中双语教学课程比例,即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数占相关专业开设课程总门数的比例要达到10%以上。从2005级开始,全校所有专业取消专业英语课程。

三、加大对双语教学工作支持力度 1.学校在教研立项、教学优秀奖、职称评聘等方面优先考虑双语授课教师。 2.专门设立双语教学研究基金,支持各学院和教师积极参与双语教学试点班及双语课程改革研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较好的双语教学课程,可申请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将纳入学校重点支持的教改教研项目。 3.提高担任双语授课课程教师的课时补贴,双语授课课程教师的课时补贴按双学位班计算;担任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教师在计算课时补贴时系数取6 。 3.双语教学课程根据授课质量和效果,在计算工作量时改革教学手段系数k3的取值范围为0.6—1.2 。对于开设两年以上(含两年)的双语课程,k3取值为0.6;对于全英文授课,并且学生全部采用英文作业和英文考试的课程,k3取值为1.0;对于新开的双语教学课程,在计算当年的工作量时,k3取值为1.0;学校示范性双语教学课程取上限值1.2 。 4.学校鼓励双语教学课程采用原版优秀教材并给予一定经费资助,任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英文讲义,经试用三年教学效果良好,可由教务处支持立项作为教材正式出版。教师编写正式出版的英文教材,在计算工作量时每万个印刷符号按20小时计算。

无机化学双语教育的感悟

无机化学双语教育的感悟 0引言 近年来,无机化学学科发展迅速,世界范围内,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但是,笔者结合多年无机化学科研实践,发现前沿的、具有国际高水平的文献,大多为英文文献,国际学术会议及国际学术交流也大都使用英语。特别是最新研究成果,科学家们所使用的某些名词术语尚无固定的翻译,不利于学术交流,不利于课堂教学,但如果采用双语进行教学交流,可以避免对科学名词产生误解和不准确的翻译。采用双语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到无机化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成果,而且还可以使现阶段的本科教学充分和国际接轨,有助于拓展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促进高等学校培养创新性人才[1]。因此,建立完整完善的无机化学双语教学内容体系和双语教学团队,积极研究、试行无机化学双语教学和推进双语教学、研究与示范,提高教学质量,克服我国高等院校普通英语教学多年存在的教学效益低、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差及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脱节的弊端,对获取国际先进研究成果信息、提高国内科研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以及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各类人才十分必要,意义重大。以下结合近年来的双语教学实践探索,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谈谈实施双语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1教学方法 1.1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同时使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教学。英文和中文的课堂讲授比例,应注意循序渐进的推行,逐步增大英文比例。在双语教学初期,中文占70%,英文占30%,70%的中文是考虑到学生学习课程的重要任务是为了获得相关专业知识,同时也便于双向交流,特别是在教学过程的初期阶段尤为重要。当课程教学推进到一半左右,开始使用英语比例达70%以上,课堂教学组织全部用英语,讲授内容重点、难点既用英文,又用中文讲;内容展示英文比例达到80-90%,重难点内容及重要的英文专业术语就近列出其规范的中文。内容展示比例较高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沉浸式学习英语,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英语水平。就近列出中文意义目的在于抓住重点难点,适应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如考研的需要,因为目前大部分研究生入学课程考试仍是采用中文。 1.2联系实际,培养兴趣和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紧密联系人们生产、生活的学科,教学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双语教学无机化学课程,本身是学生比较感兴趣,大多数同学都会有新鲜感而愿意接受;如果在课堂上再进

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二版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第二版答案【篇一: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答案】 xt>一、大赛主题 “女性工程师储才班”是由华东理工大学和普莱克斯公司共同发起并 管理的“虚拟班级”,旨在帮助理工科背景的女大学生不断提升自我 价值,发挥“女性优势”,做好职业规划,使其成为卓越女性工程师。 为了使“储才班”吸引更多优秀的女性学生报名参和,同时能够在学 生们中获得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专注于女性的职业角色和思 维模式”的理念得以重视和发扬,现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储才班”班级 班训(口号)和班标(logo)征集大赛。 二、参赛要求 1、面向对象:华东理工大学全体学生 2、出现以下情况,自动免除参赛资格:违背法律和法规;内容不健康;涉嫌舞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内容不属实,弄虚作假;组委 会认为的其他不当行为。 三、、作品要求 1、内容要求:主题围绕华理工科女性、化工工程师、领导力精英素质、普莱克斯企业文化等元素。 【班训】主题突出,简洁易懂,积极健康,反映班级精神、班级特点、班级目标 【班标】设计新颖,图案简介,内涵丰富,体现创新及良好的艺术 修养 2、提交要求:

【班训】作品以电子版(word)上交,字数少于16字,配以200 字以内的文字说明 【班标】作品以jpg格式上交,2mb以内,请另外附上电子版设计 说明,班标的设计可使用于名片、网站、文件纸和对外宣传册,在 较小尺寸的情况下仍能轻易识别。 四、大赛安排 2月下旬通过网络平台发布通知; 3月20日-3月23日通过网络投票和公司评审相结合的方式确定 最终采用的班标班训,被采用者获得金奖,金奖采用者将获得奖金1000元/作品。其余参赛者分别获银奖(500元/作品)和提名奖。 五、奖项设置 金奖2名(班训、班标比赛各一名,奖金1000元/作品),银奖4 名(各2名,奖金500元/作品),提名奖若干名。 【篇二: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专业2016年考研经验】ss=txt>研经验 有机化学今年情况:划线是51 51 100 100 330,最高分 417(一 女生被院长招走)最低分330,官方预招43个,去了55人复试, 结果有14个人复试不及格,所以就招了39,至于后面有没有调剂我 不得而知,复试后排名和初试排名还是有一些变化的,刷的最高分 是400分,所以复试很重要。 选学校: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是华东化工学院,顾名思义化工很强,这个全国 都公认的,即使世纪初的这十几年没落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华理还是第一大院,也是最好的院这毋庸置疑。而现在华理的校 长是搞药学的,所以近些年华理的药学院和生工学院很强势,下来 就是有机化学专业所在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院了,前几个就不说了,

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精)

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近年来,双语教学成为本科教学改革中的重点之一。实施双语教学是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需要,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各高校都很重视教学。在阐述目前双语教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以期对国内方兴未艾的双语教学改革有所启示。 关键词: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 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双语教学”的定义:The ri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在学校里应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知识性科目”。从上述的定义中,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双语教学的实质是运用外语教授知识性科目。双语教学一般有三种教学模式:第一,学校只使用一种非学生母语的语言进行教学,即浸入型双语教学(immersion pm-gram);第二,学生进入学校后部分或者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成只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为过渡型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Gngual education);第三,学生刚进入学校是使用母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然使用母语教学,这种模式称为保留型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一、中国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各个方面与国际接轨,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日显迫切。为此,教育部2001年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 4号),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其中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很多大学积极开设双语课程,用英语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中国高校双语教学都尚未进入成熟阶段。其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国外成果上,缺乏有深度的本土化研究;教学实践普遍存在着盲目跟风的“羊群行为”,迷失了方向,浪费了资源,影响了实效,制约了健康有序的发展。目前中国高校双语教学存在如下突出的问题: 1 双语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认识不深。在中国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虽已开展实施,但在一些方面还尚未达成共识,有很多教师和学生对双语教学认识不清、理解片面、定位不准、缺乏积极性。有人认为,英语还未过关,没必

[药学,双语,教学]有关药学专业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一些思考

有关药学专业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一些思考 无机化学是我校药学方向的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门化学基础必修课,它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打下必要的自然科学基础,还对培养学生理科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其教学效果既要保证让学生学好化学基础知识,又要根据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和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如何正确对待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方向,如何开展双语教学,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目前无机化学教研室已开展了两轮无机化学理论课和一轮实验课的双语教学,总结了很多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藉此机会,谈谈对本校药学专业无机化学双语教学定位的一些体会。 一、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意义 无机化学是化学中最古老的分支,其理论与技术渗透到医学和药学的各个学科。目前无机化学仍然发展迅速,新的领域不断被开拓,与国际交流广泛,英文科技文献和书籍繁多。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医药科技人才,必须掌握最新的信息和最先进的东西,而这些信息的获取大多来自英文报道。因此21世纪的化学教育应面向世界,其中英语作为工具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无机化学课程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最新信息的获取,使得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原版教材的能力。其次,通过双语教学,学生有了应用英语的机会,为专业学习服务,而专业学习的趣味性又能促进学生发展英语能力,提高英语应用水平。 二、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无机化学双语教学 国际通行的一般意义的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在这里,第二种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所以,在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正确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教学语言的关系,是我们首要坚持的原则。就一门具体的课程而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学科知识和培养科学能力,因此要保证能够完成无机化学基本知识的传授,而不能为了使学生容易接受而降低课程难度或缩减授课内容。经过两轮的教学,我们希望药学专业无机化学的双语教学能够达到以下目的:基础,实用;以技能为主,英语为辅;追求质量,办出特色。 (一)以打好基础,培养学生长期学习兴趣为目标 大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热情较高,易接受新生事物。对开始接触双语教学的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有新鲜感,有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和今后专业英语的学习,每周用于无机化学的课外学习时间超过4小时。但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差别较大,又是初次接触双语教学,面对大量的专业词汇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且无机化学本身还具有这些特点:①大部分内容抽象。学生对无机化学的绝大部分内容没有直接的感官印象,需要教师借助图、表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②逻辑性强,如果对前一章节的不了解就会影响到下一章节的学习。因此如何激发学生长期的学习兴趣,是高质量地完成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重要保证。 为了能够使学生尽快适应,从陌生到熟悉双语教学,我们采用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采取不同方式逐步深入教学。将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如课堂提问、例题训练与精解等。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指定内容,熟悉该部分的专业词汇;授课

大学有机化学各章重点教学教材

大学有机化学各章重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特性和研究程序,有机化学发展简史,有机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在无机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共价键的键参数和分子间作用力。掌握分子间作用力与有机化合物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溶解度等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反应试剂的种类、有机反应及反应历程的类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共价键理论;共价键断裂方式和有机反应类型。难点是共价键理论。 教学内容: 一、有机化学的发生和发展及研究对象 二、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共价键理论: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理论、σ键和π键的电子结构及其反应性能。 2、共价键的参数:键长、键角、键能、元素的电负性和键的极性。 3、分子间力及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 4、共价键断裂方式和有机反应类型 三、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分离提纯、分子式的确定、构造式的确定。 四、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按碳胳分类;按官能团分类。 第二章饱和烃(烷烃) 教学目的:掌握烷烃的命名、结构及其表示方法、构象、化学性质。了解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物理性质等。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烷烃的结构、构象及化学性质。难点是烷烃的构象及构象分析。 教学内容: 一、有机化合物的几种命名方法。 二、烷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普通命名法。 三、烷烃的结构和性质:

1、烷烃的结构特点及同分异构:碳原子的正四面体概念、烷烃结构的表示方法。 2、烷烃的构象:乙烷、正丁烷的构象;透视式、楔线式及投影式的变换。 3、物理性质 4、化学性质:氧化、卤代,自由基反应机理(链反应,游离基及其稳定性)。 四、自然界的烷烃 第三章不饱和烃 教学目的:掌握烯烃、炔烃的结构、异构及命名,化学性质,马氏规则,共轭二烯烃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了解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亲电加成反应历程(溴钅翁离子、碳正离子及其稳定性)、异戊二烯和橡胶。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烯烃和炔烃及共轭二烯烃的性质、马氏规则。难点是共轭效应、共轭体系、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教学内容: I、烯烃 一、烯烃的结构:碳SP2杂化,π键、乙烯的分子轨道 二、烯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碳胳异构、位置异构、顺反异构、系统命名法、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三、烯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烯烃的各类亲电加成反应:①催化加氢;②与卤素加成;③与卤化氢加成;④与水加成;⑤与硫酸加成;⑥与次卤酸加成;⑦与烯烃加成;⑧硼氢化反应。马氏(Markovnikov)规则,过氧化物效应;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2)氧化反应:①与高锰酸钾反应;②臭氧化;③环氧化(环氧乙烷的生成)。 (3)聚合反应 (4)α—氢原子的取代反应(自由基取代) II、炔烃和二烯烃 一、炔烃的结构、异构和命名:掌握碳SP杂化、炔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 二、炔烃的性质

有机化学教案及说明

有机化学教案及说明

第64期岗前培训《大学教学技能》作业 有机化学教案 学号:姓名: 单位:

有机化学教案

学 们的用途;苯环的结构来历? 教师讲授:点评同学们回答的一些化合物的性质,再补充一些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介绍苯环结构的来源:1865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了关于苯的结构的构想。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以单双键交替形式互相连接,构成正六边形平面结构,内角为120度。每个碳原子连接一个氢原子。 一、苯的结构 根据元素分析得知苯的分子式为C6H6。仅从苯环的分子式判断,苯环应具有很高的不饱和度,显示不饱和烃的典型反应—加成、氧化、聚合,然而苯却是一个十分稳定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苯环很难发生加成反应,也难被氧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称为“芳香性”。 二:芳烃的物理性质 苯及其同系物一般为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相对密度小于1,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苯和甲苯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烷基苯的沸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高。 三:芳烃的化学性质(穿插芳烃的化学反应视频演示) 亲电取代反应;苯环侧链的卤代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 四:非苯芳烃 休克尔(E.Hückel)规则:①在环状共轭多烯烃分子中,组成环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或接近同一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讲解

教案设计说明 学号:姓名: 一,教案整体结构说明 (一)课题的引入 前一讲中1,3,5-己三烯烯烃首尾相接为一个环,构成了苯环的结构,但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电子的分布不一样,苯环的电子是在真个环上运动的,造成了苯环的特殊的化学性质。在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煤、化妆品、医药中都有芳香化合物的存在,引导大家说出一些芳香化合物,并讲解这些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及用途,提起大家对芳香烃的兴趣。引出我们今天的讲解内容-----芳香烃。(二)课题的过渡 遵循由简入繁的原则,讲解芳香烃中最简单、最常见的化合物----苯。(三)课题的进展 通过课题的引入,提出本次课程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即苯的结构;芳香烃的物理性质;芳香烃的化学性质;休克尔规则。 第一部分知识点:根据元素分析得知苯的分子式为C6H6。仅从苯的分子式判断,苯环应具有很高的不饱和度,显示不饱和烃的典型反应—加成、氧化、聚合,然而苯却是一个十分稳定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苯很难发生加成反应,也难被氧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称为“芳香性”。1865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了关于苯的结构的构想。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以单双键交替形式互相连接,构成正六边形平面结构,内角为120度。每个碳原子连接一个氢原子。 然而根据苯的凯库勒结构式,苯的邻位二元取

大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学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 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各种类型化合物: 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烯炔,脂环烃(单环脂环烃和多环置换脂环烃中的螺环烃和桥环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多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优先顺序:-COOH >-SO3H >-COOR >-COX >-CN >-CHO >>C =O >-OH(醇)>-OH(酚)>-SH >-NH2>-OR >C =C >-C ≡C ->(-R >-X >-NO2),并能够判断出Z/E 构型和R/S 构型。 2. 根据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或立体结构式(伞形式,锯架式,纽曼投影式,Fischer 投影式)。 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1 )伞形式:COOH OH 3 2)锯架式:CH 3 OH H H OH 2H 5 3) 纽曼投影式: 4)菲舍尔投影式:COOH 3 OH H 5)构象(conformation) (1) 乙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重叠式。 (2) 正丁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对位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全重叠式。 (3) 环己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椅式构象。一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的椅 式构象。多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最多或大基团处于e 键上的椅式构象。 立体结构的标记方法 1. Z/E 标记法:在表示烯烃的构型时,如果在次序规则中两个优先的基团在同一 侧,为Z 构型,在相反侧,为E 构型。 CH 3 C C H C 2H 5CH 3C C H 2H 5Cl (Z)-3-氯-2-戊烯 (E)-3-氯-2-戊烯 2、 顺/反标记法:在标记烯烃和脂环烃的构型时,如果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 则为顺式;在相反侧,则为反式。 CH 3C C H CH 3H CH 3C C H H CH 3顺-2-丁烯 反-2-丁烯3 3 3顺-1,4-二甲基环己烷反-1,4-二甲基环己烷

[工科,双语,院校]简谈工科院校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

简谈工科院校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 工科院校本科专业不仅需要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也需要培养科学研究型人才,在本科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开展双语教学符合社会的长远发展以及化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我校前身是武汉化工学院,是一所化工特色的学校,学生中重实验技能轻语言学习的思想比较严重,为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英语特别是专业英语水平,从03年开始学校试点在有机化学理论及实验课程中使用双语进行教学。笔者自08年进校以来,即承担了部分班级的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对怎样开展好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有了一定的体会,现总结如下。 1明确教学目的 双语教学是指利用外语和中文相结合的形式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述,目的是在学生掌握某门课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及应用能力。双语教学课不是外语课,其核心任务是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为培养综合性人才打下基础。理解了此点,笔者认为双语教学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没有全国通用的模式,需要依据一个学校自身的教师结构、学生专业基础及英语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精心准备教学 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中教师至少需要精心准备以下几点:(1)适宜的教材。双语教学首先要有合适的教材,而目前国内还没有正式的英语实验教材出版,完全国外原版实验教材价格昂贵,且不一定适宜本校的实际情况。为此,本教研室在多年双语教学经验基础上编写了有机化学及实验(双语版)教材作为本校双语教学教材,这为顺利开展双语教学奠定了基础。 (2)全新的讲义。双语教学与单一的母语教学特点不同,教师不能简单将以前母语的讲义翻译成英文。教师的英文讲义中要对实验中涉及到的专业英语单词及语法进行归纳总结。(3)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双语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强度,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在开课前,教师一定要花时间跟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认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强调有机化学实验英语教学是一个难得的系统学习运用专业词汇的机会,对以后工作、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非常重要,让学生及时树立有机化学双语学习的信心。 3加强预习力度 在实施有机双语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板书为英文部分内容采用英文讲授。而教学不是一个单方面的过程,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班上学生英文水平参差不齐,专业背景也不一样,教学中部分学生在知识理解上可能会出现困难,为使教学顺利进行,学生实验前的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加强预习力度,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点措施:(1)预习报告全评全改,成绩占到总成绩的20%,让学生真正重视实验预习。(2)采用中英文结合预习方式。预习报告中实验目的、要求、原理等用英文书写,但得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同时针对实验内容教师提出若干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学生只需在报告中用中文回答。这样,学生通过预习报告的书写熟悉了专业词汇,提高了应用英语的能力。教师给出的问题涵盖了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点,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回答这些问题,不但让他们对实验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文献查阅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思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实验预习非常重视,预习效果明显,教师在后续的实验教学中轻松很多。

化学学科双语教学的原则与技巧

化学学科双语教学的原则与技巧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增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在本科生中实施双语教学作为教改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教育界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利弊尚有争议,但在我国进行学科式双语教学已是大势所趋,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本文旨在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化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对双语教学的原则和技巧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双语教学;化学;原则;技巧 一、化学双语教学的原则 双语教学只是手段,目的是在学好化学知识的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阅读英语化学科普读物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深入学习化学,尤其是为掌握国外化学研究的新动态作好铺垫。 专业词汇的渗透应以专业词汇的渗透为切入点,有利于学生化学英语的学习与应用。而超过80%的专业词汇是一词多义的,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已经接触过这些词汇,只是未掌握它在化学学科中的意思。用英语表达化学概念或定义,使学生在化学教学中有一个运用英语的机会,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进一步地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双语教学应在英语的使用量上进行把握,在用英语讲解化学内容时必须符合学生的英语理解水平,尽量使用学生已掌握的英语词汇和句型,避免使用英语中的修辞语言。对于部分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可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在讲解时,要注意视听结合,尽可能利用实物、模型、示意图等帮助学生理解,把化学教学中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二、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技巧 (一)营造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 为了形成双语教学的“润物细无声”的氛围,我们对语言环境进行了整体设计,让学生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用英语,使学生熟悉并适应英语氛围。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 开展双语教学应该是循序渐进的、灵活多变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的选择则是视具体情况而定。抽象内容只需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处用汉语讲解,直观内容则可采取完全沉浸式,用英语来进行教学。 (三)激发学生在化学课堂上使用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大学有机化学双语教学辅助材料 —单词对照

Learning Supplements in 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双语教学辅助材料(常见中英文专业单词对照)

有机化学常见概念中英对照 中文名称 英文名 β-酮酸酯 β-ketone ester DL规则 DL convention D-异构体 D-isomer E-异构体 E isomer L-异构体 L-isomer n+1规则 n+1 rule π键 pi bond R/S构型命名法 Cahn–Ingold–Prelog (CIP) R/S convention R基 R group s-反式构象

s-trans conformation α,β-不饱和酮 α,β-unsaturated ketone σ键 sigma bond 氨、氨水 ammonia(NH3) 氨基 amino group 氨基酸 amino acid 氨络物 ammine 铵根离子 ammonium ion(NH4+) ammonium. 胺 amine 螯合物 chelate 八隅规则 octet rule 半缩醛

半缩酮 hemiketal 饱和脂肪族烃 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 苯 benzene 苯环 phenyl ring 苯基 phenyl group 苯炔; 脱氢苯 benzyne 苄基;苯甲基 benzyl group 变性 denaturation 变旋 Mutarotation 氢离子活度的pH值 pH 丙二烯

丙烷 propane 薄层色谱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 不饱和烃 unsaturated hydrocarbon 不规则的 Atactic 不完全八隅体 incomplete octet 布朗斯特碱 Br.sted base 布朗斯特酸 Br.sted acid 部分消旋的 Scalemic 差向异构化作用Epimerization

大学有机化学试题答案

简单题目 1.用括号的试剂和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 A、苯中含有苯酚(浓溴水,过滤) B、乙酸钠中含有碳酸钠(乙酸、蒸发) C、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D、溴乙烷中含有醇(水、分液) 2.下列物质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A、B、C2H2C、CH3 D、CH3COOH 3.(CH3CH2)2CHCH3的正确命名是( ) A、3-甲基戊烷 B、2-甲基戊烷 C、2-乙基丁烷 D、3-乙基丁烷 4.手性分子是指在分子结构中,当a、b、x、y为彼此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称此分子为手性分子,中心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下列分子中指定的碳原子(用*标记)不属于手性碳原子的是() A、苹果酸 B、丙氨酸C H3CH COOH NH2 C、葡萄糖 D、甘油醛CH CH2 CHO OH OH 5.某烷烃发生氯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一氯代烃,此烷烃是() A、(CH3)2CHCH2CH2CH3 B、(CH3CH2)2CHCH3 C、(CH3)2CHCH(CH3)2 D、(CH3)3CCH2CH3 6.有—CH3,— OH,—COOH,—C6H5四种基团,两两结合而成的有机化合物中,水溶液具有酸性的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2H6和C4H10一定是同系物 B、C2H4和C4H8一定都能使溴水退色

C 、C 3H 6不只表示一种物质 D 、单烯烃各同系物中碳的质量分数相同 8.常见有机反应类型有: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酯化反应 ⑤加聚反应 ⑥缩聚反应 ⑦氧化反应 ⑧还原反应,其中可能在有机分子中新产生羟基的反应类型是 ( ) A 、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②⑦⑧ D、③④⑤⑥ 9.乙醛和新制的Cu (OH ) 2 反应的实验中,关键的操作是 ( ) A 、Cu (OH )2要过量 B 、NaOH 溶液要过量 C 、CuSO 4要过量 D 、使溶液pH 值小于7 10.PHB 塑料是一种可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的环保型塑料,其结构简式为: n O CH C 2H 5C O 。下面有关PHB 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PH B 是一种聚酯 B 、PHB 的单体是CH 3CH 2CH(OH)COOH C 、PHB 的降解产物可能有CO 2和H 2O D 、PHB 通过加聚反应制得 11. 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且其水解产物也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糖类是 ( ) A 、葡萄糖 B 、麦芽糖 C 、蔗糖 D 、淀粉 12. “茶倍健”牙膏中含有茶多酚,但茶多酚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纯天然、多功能、高效能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净化剂。其中没食子儿茶素(EGC )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关于EGC 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共面 B 、1molEG C 与4molNaOH 恰好完全反应 C 、易发生加成反应,难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 D 、遇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13.化合物丙可由如下反应得到: 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 ) A 、CH 3CH (CH 2Br )2 B 、(CH 3)2C Br CH 2 Br O —OH OH OH OH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较全共40页word资料

有机化学 一、烯烃 1、卤化氢加成 (1) 【马氏规则】在不对称烯烃加成中,氢总是加在含碳较多的碳上。 【机理】 【本质】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总是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注】碳正离子的重排 (2) 【特点】反马氏规则 【机理】自由基机理(略) 【注】过氧化物效应仅限于HBr、对HCl、HI无效。 【本质】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 【例】 2、硼氢化—氧化 【特点】不对称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得一反马氏加成的醇,加成是顺式的,并且不重排。 【机理】 【例】 3、X 加成 2 【机理】 【注】通过机理可以看出,反应先形成三元环的溴鎓正离子,然后亲

和试剂进攻从背面进攻,不难看出是反式加成。不对称的烯烃,亲核试剂进攻主要取决于空间效应。 【特点】反式加成 4、烯烃的氧化 1)稀冷高锰酸钾氧化成邻二醇。 3 H 33H 3稀冷KMnO 433M n O O O O H 2O 3 H 33H 3 2)热浓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3)臭氧氧化 4)过氧酸氧化 5、烯烃的复分解反应 【例】 6、共轭二烯烃 1)卤化氢加成 2)狄尔斯-阿德尔(Diels-Alder )反应 【描述】共轭二烯烃和烯烃在加热的条件下很容易生成环状的1,4加成产物。 【例】 二、脂环烃 1、环丙烷的化学反应 【描述】三元环由于张力而不稳定,易发生加成反应开环,类似碳碳

双键。 【特点】环烷烃都有抗氧化性,可用于区分不饱和化合物。 【注】遵循马氏规则 【例】 2、环烷烃制备 1)武兹(Wurtz)反应 【描述】通过碱金属脱去卤素,制备环烷烃。 【例】 2)卡宾 ①卡宾的生成 A、多卤代物的α消除 B、由某些双键化合物的分解 ②卡宾与烯烃的加成反应 【特点】顺式加成,构型保持 【例】 ③类卡宾 【描述】类卡宾是一类在反应中能起到卡宾作用的非卡宾类化合物, ZnI。 最常用的类卡宾是ICH 2 【特点】顺式加成,构型保持 【例】 三、炔烃 1、还原成烯烃

高校双语教学的背景、表象与对策

https://www.360docs.net/doc/6e18937165.html, 1 江爱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转本教学部,南京 (210016) E-mail:ahjiang@https://www.360docs.net/doc/6e18937165.html, 摘要:双语教学有其本身内在的规律,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当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仍处于试验与探索阶段,本文将透过目前高校双语教学的表象,深入剖析,揭示规律,提出对策。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改革;高等教育国际化 1.高校双语教学的背景解读 教育部2001年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 5%-10%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将双语教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要求“用双语授课课程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从2002年起,双语教学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重点大学纷纷采取措施,对某些学科或专业的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尝试与探索。 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成为经济全球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中国的经济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全面融汇到国际社会发展主流,走向全方位、多领域、自主式、全景式开放,这种理想愿景的实现必须依靠优秀的人才来支撑。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社会高端人才的主要基地,理应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需求,培养出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因此,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而提高国际竞争力则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双语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应该从外语、专业技能、文化素养、习惯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2.当前高校双语教学的表象分析: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2.1试点专业分布情况 2002年以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依照2001年教育部四号文件的要求,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5个专业实施双语教学改革试点,并制定了双语教学计划。以上各专业设置的双语教学课程数目如表1所示: 表1所涉及到的5个专业要么是专业的国际性强(国际化要求迫切,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要么是21世纪发展迅速的制造业学科(科学发现和技术发展出现密集创新,如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2.2双语课程设置特点 1本课题得到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04SJD880030)资助

医学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研究

医学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方法 发放调查问卷105份,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收回102份,回收率97.14%,收回问卷均有效.为了很好的开展医学《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有机课组采取了以下步骤. 1.1.1医学《有机化学实验》教材的编写 双语教学首先要有合适的教材,但是目前国内还几乎没有正式的英语实验教材出版,可供参考的国外原版实验教材也不多.根据学时数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多年来从事实验教学的经验,在确定教学任务后,有机课组将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的7个经典的有机中文实验讲义译成英文.查阅了许多外文资料,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整理,力求在格式上统一、在语法上以及专业用法上规范,教材已经编写好.这为顺利开展医学《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提供了可靠的材料.7个双语教学实验分别为:微量法测定无水乙醇的沸点和减压蒸馏装置的安装(Micro-scaledeterminationofboilingpointandinstallationandofvacuumdist illationequipmen)t、薄层层析(thinlayerchromatography,TLC)、青蒿素的分离提取系列实验(extractionandisolationofartemisininfromleavesofwildartemisiaannuaL.,分为3个子实验)、乙酰水杨酸的制备(Synthesisofaspirin)和分子模型(Molecularmodels).

1.1.2双语教学教师的准备工作 在开展医学《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工作中,笔者从专业词汇入手,对常用的试剂和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归类整理.参考了许多的外文文献和学习资料,力求读音准确.教研室历来注重集体备课,对双语教学的备课更加重视,还特地安排英语基础好的教师率先开展双语教学,为大家提供实践经验,同时学校还有计划地组织骨干教师到四川外国语学院、澳大利亚和泰国学习,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英语水平的提高.到目前为止,有将近一半的教师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人才储备. 1.1.3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准备工作 在医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Purposes),掌握实验原理(Principles)、实验仪器(Apparatus)、实验试剂(Reagents)、操作步骤(Procedures)及注意事项,用英文写好预习报告. 1.1.4双语教学中以专业词汇为学生学习的突破口 在双语教学中,首先从专业词汇出发,将实验过程中用到的专业词汇进行分类,化学试剂:乙醇(Ethano)l、甲醇(Methano)l、丙酮(Acetone)、乙酸(Aceticacid)、乙酐(Aceticanhydride)、乙酸乙酯(Ethylacetate)、青蒿素(Artemisinin)、水杨酸(salicylicacid)、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acid-aspirin)等;实验仪器:提勒管(Thieletube)、毛细管(Capillarymelting-pointtube)、圆底烧瓶(Roundbottomflask)、冷凝管(Condense)r、层析槽(Chromatographyja)r等;基本操作:结晶

重新审视高校双语教学的困境

重新审视高校双语教学的困境 赵英俊,梁树柏 河北师范大学,050016 E-mail: zhaoyingjuncn@https://www.360docs.net/doc/6e18937165.html, 摘要:双语教学在我国高校已进行了几个年头了,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关键性的问题仍然存在,需要重新认识,如学校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双语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师的教学法,学生的选课情况及学习目的,国外原版教材与学生母语专业知识体系衔接等问题仍很突出。尤其是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同必定会导致不同教学法的选择;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我们应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方式的学习。双语教学是为了在“比较差异的过程中学会思考”,而非简单的模仿重构。我们在借鉴国外原版教材基础上,应立足于本国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编写更适合的教材。双语课程建设需要国家、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去建设。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目标;学习目的;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教学法转变 一、引言 从教育部2001年8月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到现在已是4个年头了,4年后既是教育工作者看到一定的教学成果又是反思在教学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并探索出路的时候,如师资短缺问题、教材配套问题、教学语言选择问题等。从《外语界》,《外语电化教学》等刊物和各高校学报谈及此问题的文章看,很多教师都对此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如:胡江艳(2005)徐明芳(2005)提出了关于双语教学该如何进行的问题,胡艳芬(2005)对于教师培养问题作了探讨。许多文章对双语教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如:陈晶瑛的《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也有教师从根本上提出了对双语教学的质疑,如康立新的文章《从中加两国比较看我国实施“双语教学”的不可行性》(2005)。 从笔者对本校(物理专业,历史专业,法律专业)和本省其它院校(如河北大学的新闻专业)的双语课程建设了解到的情况看,如果我们不从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上去重新看待双语教学,认识不到双语教学的学习实质及紧迫性,那么再过四年原有的师资力量匮乏,学生的积极性,教材不对路等问题仍不会解决。 各级院校师资力量,学生基础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乃至具体教学任务上差距甚大,甚至在教学法上、教学语言上也有非此即彼之争。各院校有必要利用“高等学校双语教学协作组”建立的平台进行宏观协调和相互交流,并根据自身教学条件和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建设。学校和教师应从行动研究入手着眼于本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的结合(赵婧,2006),从而促进双语这门课程的良性发展。 二、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通过对2006年4月“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查到的信息看(键入的关键词为“双语教学”,“复合型人才”),论述双语教学、复合型人才培养重要性的文章占比例较大(将近80%),可是关于课堂教学实践的论文较少。并且调查发现:实际教学中对于双语教学课究竟该如何上,评价标准,教学原则等问题,很多教师仍较迷茫。再通过对有双语课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发现,双语课程建设不是简单到有了教师和课本就能上的事,有很多根本问题亟待解决,要求学校领导、广大教师和学生去共同努力寻求出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