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_托物言志

合集下载

托物言志的作文指导教案

托物言志的作文指导教案

托物言志的作文指导教案
《托物言志的作文指导教案》
嘿呀,今天咱就来聊聊托物言志的作文该咋写。

就说有一次啊,我在外面溜达,看到了一棵其貌不扬的小草。

那小草啊,就在墙角边努力地生长着。

你说它吧,没有鲜艳的花朵,也没有高大的枝干,但它就在那儿顽强得很呢。

周边都是坚硬的石头啥的,它也不管不顾,就一个劲儿地往外钻,拼命想冒出头来。

我就站在那儿观察了好久呢,看着它一点点地努力着。

咱写托物言志的作文啊,就可以像这棵小草一样。

比如你看到一只蜗牛,嘿,这蜗牛虽然爬得慢悠悠的,但它一直坚持爬呀爬,那你就可以通过描写蜗牛来表达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呀。

或者看到天上飘着的云朵,一会儿变成这样,一会儿变成那样,自由自在的,那就可以用云朵来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嘛。

总之呢,就是要先仔细观察一个事物,看到它特别的地方,和咱们想要表达的志向呀、情感呀联系起来。

然后呢,把这个事物的特点详实细致地写
出来,让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它。

最后呢,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志向啥的表达出来,可别生硬地去说大道理哟。

这样写出来的托物言志作文,肯定就会特别生动有趣啦,就像那棵小草一样,虽然朴素,但有它自己的魅力呀。

咱教作文也得这样,让大家都能轻松学会怎么去写,能享受这个过程,哈哈!咋样,大家明白了不?。

托物言志类作文写作指导(5篇)

托物言志类作文写作指导(5篇)

托物言志类作文写作指导(5篇)第一篇:托物言志类作文写作指导托物言志类作文写作指导一、“托物言志”手法释义:托物言志是指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此种写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的“托物言志”,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

又如《白杨礼赞>,为了言“志”—歌颂团结一致、坚韧不拔的北方抗日军民,选择了“物”——大西北最常见的白杨树,这才“托物言志,极出色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

二、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注意点:1、由此及彼,联想言志。

2、托物言志,首先要选好所托之物,把握住其“外形特征”,然后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找准“物”与“志”的相似点,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志”才能凸显。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3、由表及里,想象深思。

作文时,要抓住被描写事物的形象特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想象,由表及里,从而能生发出哲理或人生启示。

如对枫叶作了细致的描绘(红字),作者展开想象,托物言志,赞美了枫叶的坚强、刚毅,也表现了其蕴含的精神。

4、抓住特征,象征咏怀。

象征是写文章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能从具体事物的本质特征中,抽象出某种特殊的意义、或某种品质和精神,以达到“咏怀”的目的。

写作时要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穿插自己的情感发展),使事物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统一,实现从实到虚的转化。

简单地说就是因物抒情或因物明理。

第二篇:托物言志类作文我心中的梅花梅花,迎着寒风而绽放的花朵。

它没有月季的艳丽,没有牡丹的大红大紫,没有兰花的淡雅,没有荷花的高雅……但是,它拥有不畏寒冷,独步早春,傲立雪中的精神,象征刚毅精神和崇高品格,“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更是表达了梅花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品格。

托物言志的作文写作指导

托物言志的作文写作指导

托物言志的作文写作指导托物言志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物象的描写来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托物言志的作文写作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为大家分享几个常见的写作指导。

一、选择一个有意义的物象托物言志的基础是选择一个具有象征意义或富有感情色彩的物象作为写作的核心。

这种物象可以是自然界中的某一事物,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人或物。

选择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物象能够让读者更容易被作文所触动。

二、生动地描写物象的特征在描写物象时,应尽可能地细致入微,使读者对物象产生直观感受。

可以通过形容词、修饰语等描写手法来丰富描写,使读者对物象产生深刻印象。

同时,还可以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描写的艺术感。

三、运用托物表达情感和思想托物言志的关键在于通过对物象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可以通过对物象的赞美、抒发感慨、反映社会问题等方式,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融入到作文中。

同时,也要注意将自己的情感与读者产生的情感进行统一,以使读者更能接受和认同。

四、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无论是托物的描写,还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都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或表达混乱的词语,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同时,要做到行文流畅,避免出现重复、啰嗦或冗长句子,以保持文章的紧凑性。

五、注重篇章结构的合理性在写作托物言志的作文时,要注重篇章结构的合理性。

整篇文章应按照逻辑顺序组织,以使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文章的意义。

同时,可以适当利用段落间的过渡语句或衔接语句,使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和连贯。

六、注重作文的整体效果在托物言志的作文中,要注重整体效果的营造。

通过精心的描写和有力的托物表达,使作文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同时,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增强作文的艺术感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托物言志是一种通过对物象的描写来传达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

在写作托物言志的作文时,要选择有意义的物象,并生动地描写其特征,通过托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作文指导-托物言志

作文指导-托物言志

奋进。每当我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正想偷懒时,
一想到“爬山虎”那种奋发向上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
志,就感到羞愧。这时,这会立刻振奋起来,鼓起战
胜困难的勇气。

我要赞美“爬山虎”,我也要做学习和生活中
“爬山虎”。
2021/5/9
12
自学检测二:以《爬山虎》为例,谈谈该怎样 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作文【5分钟】
一棵树……”
• 这个藤,阴森森地充满了鬼气,显然是个暗算他人的卑劣的角 色,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邪恶对阴谋的谴责。
• 例文2:
• 白居易的《有木名凌霄》则先是描写了凌霄(一种藤类植物) 的形象,写它依附着一棵树长高了,长大了,然后写到了它的 不幸,即,它毕竟太柔弱了,结果,风雨大作之际,那棵树站 得挺稳当,凌霄却被风雨吹倒在泥水之中。白居易最后写道: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颂了忠诚,歌颂了友谊。
• 例文4:
• 以青藤比喻坚贞不移的爱情的则多见于民歌,如:
• “进山看山藤缠树,出山看山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 树生藤死死也缠。”
• 最有趣的是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的一段唱词,阿牛 与刘三姐真诚相爱,但未能勇敢表白,刘三姐便含蓄地 唱道:
• “世上只见藤缠树,从来不见树缠藤……”
教师小结
【8分钟】
一、由此及彼,联想言志。
• 托物言志,首先要选好所托之物,把握住 其“外形特征”,然后再联系自己的生活 实际,找准“物”与“志”的相似点,由 此及彼展开联想,“志”才能凸显。
•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 高洁的志向;
• “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 • “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的高洁
2021/5/9

托物言志作文加提纲

托物言志作文加提纲

托物言志作文加提纲
《老杨树》
提纲:
开头:引出老杨树
主体:详细描述老杨树的形态以及它陪伴我成长的经历
结尾:再次强调老杨树的意义,体现托物言志
嘿,在我家院子旁边呀,有一棵老杨树。

那可是陪伴我长大的老家伙了。

这棵老杨树长得那叫一个壮实。

它的树干啊,粗得像个大柱子,我一个人都抱不过来呢!树皮上有着一道道深深浅浅的沟壑,就好像是爷爷脸上的皱纹一样。

它的树枝呢,向四面八方伸展开来,就像一把巨大的遮阳伞。

每到夏天,那茂密的叶子能遮挡住大片大片的阳光,给我们带来一片凉爽。

我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在这棵老杨树下玩耍了。

春天的时候,我会在树下等它长出嫩嫩的叶子,然后摘一片下来,做成一个小哨子吹着玩儿。

夏天呢,我会搬个小板凳坐在树下,一边乘凉一边听着树上的蝉鸣,有时候还会调皮地捡起小石子朝蝉扔过去。

秋天,看着满树的黄叶飘落,我会兴奋地在树叶堆里打滚。

到了冬天,虽然树叶都掉光了,但老杨树依然挺拔地站立
在那里,像是在给我站岗放哨。

这棵老杨树见证了我的欢笑,我的泪水,我的童年的点点滴滴呀。

随着我慢慢长大,我也离开了家乡。

但每次我回到家,看到这棵老杨树,就会有一种特别温暖的感觉。

它就像是我的老朋友一样,一直默默地在那里等着我。

这棵老杨树虽然普普通通,但它在我心里却是无比重要的呀。

它让我明白,就算是平凡的存在,也能有着不平凡的意义呢!。

托物言志作文指导

托物言志作文指导

顿时,我的心绪清晰明朗起来,如果花解 人语,那它一定赞同我此刻的会心一笑.花也 好,人也罢,只要活的真真实实,诚诚恳恳, 是花是叶,有花无花,原本并不重要.就好比 严肃是认真,幽默有何尝不是另一种认真呢? 在繁琐的生活中,心想事成固然好,坎坎坷坷 也不必消极颓废,找出得意的几片叶子,想象 这是你的花,快快乐乐自我陶醉,人生不也一 样如花般精彩吗? 不知道为这花取“一品红”之名的人有何 深意.但在我看来,仿佛是指这“花非花”的 精神境界远远在有萼,有蕊的纯纯粹粹的真花 之上吧.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卜算子 咏梅 陆游(南宋)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 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 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 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 的决心。
• 归纳:虎刺的刚柔相济给我们极大的启
示,人这一生亦需要有刚有柔.“刚”的 是原则,是理智,是见义勇为的豪 气,“柔”的是理解,是包容,是春风化 雨的友爱………….
• “辣椒花”. • 归纳:已有所长,人有所短.扬长避短, 就能充分发挥自我价值.
• “假花”与“真花”
• 归纳:假花纵使再美.再逼真.也不属于任何 季节.他没有生机.没有昨天和明天,没有凋零, 也没有希望.真花即使不够完美.却有整个的 成长过程.有无限的生命活力.让我们做一枝 有灵魂.有热情.充满期望充满真诚的真花!
• 《爱莲说》 • 生长环境;外表形象;芳香; 气质。君子风范:不与世俗同 流合污,志趣高洁,超凡脱俗。
• • • • • • • • • • • • • • • •

托物言志的作文指导教案

托物言志的作文指导教案

托物言志的作文指导教案
《托物言志的作文指导教案》
嘿,同学们!今天咱来聊聊托物言志这玩意儿。

托物言志,其实就是找个东西来寄托咱的志向和情感。

比如说哈,我有一次出去玩,看到了一棵歪脖子树。

那棵树啊,长得可真是特别,它就那么歪歪斜斜地立在那儿。

边上那些直直的树都高高大大的,就它长得怪模怪样的。

可我仔细一瞧,嘿,这歪脖子树可有它的独特之处呢。

它虽然歪,但枝叶一样繁茂,而且那姿态,有一种别样的倔强。

我就在想啊,这歪脖子树多像生活中的一些人呀,也许他们不是大众眼中的那种标准的好模样,但他们有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依然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那我们写托物言志的作文的时候呢,就要像发现这歪脖子树的独特一样,去找到一个能代表你情感和志向的东西。

然后呢,仔细地去观察它的特点,把这些特点和你的内心感受联系起来。

咱不能随便找个东西就往上套,得找到那种真正有感觉的。

比如说,如果你想表达坚韧不拔的意志,那你可能就会去找石头啊、青松啊之类的;要是你想写内心的宁静,那可能就会想到平静的湖水啦之类的。

反正就是要找到那个能和你共鸣的东西。

最后,记住喽,要用生动的语言把这个物体描写得活灵活现的,让人一读就能感受到你想说的是什么。

哎呀,咋样,同学们,这下对托物言志是不是有点明白了呀?就像那歪脖子树一样,咱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表达方式啦!
这就是今天的托物言志作文指导教案啦,希望能帮到大家哦!。

托物言志作文指导精品版

托物言志作文指导精品版

这短暂的生命,竟给人类带来了光和热,所以,我说 它们是伟大而崇高的!
三、小试牛刀
阅读下面描写冬雪中的蜡梅的文段,给它补写一个说
理性的结尾。 在百花凋零之时,唯有蜡梅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 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三尺, 这迎雪绽放的蜡梅,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由此我想到
荷花(莲):高洁、脱俗、清白、
写状物文章的要点
1、要选择自己真正有感触的事物来写,要把自己的思想感 情与所写的事物的特点联系起来。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 志向; “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 “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
荷花(莲):高洁、脱俗、清白、
梅花: 坚强、高雅、高风亮节、 菊花:清净、高洁、真情 玫瑰:爱情、爱与美、 向日葵:勇敢追求幸福、积极向上,乐观开 朗。
一、什么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议论,体现事物 的精神特点或者价值,表达作者的志向、 意愿。
教学目标
1、学会选取某种事物,抓住其特征 描写事物的方法。 2、运用联想,能够挖掘事物的象征意 义,借此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3、能够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进行状 物,增添文章语言的感染力。
无题
他总是一步一步向上长,直到墙顶,俯瞰大 地,它生长速度较慢,不如雨后的春笋,可 是,过不了几天你会突然发现,它又长高了, 纤细的身影,努力向上,漫成一片。 每当你看到这种绿色植物,难道你觉得它 只是一种植物?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质朴、坚 强。难道你竟一点也联想不到在四化建设的道 路上,处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爬山虎一样奋 发向上的英雄?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 样靠近团结、力求上进的爬山虎,宛然象征了
梅花: 坚强、高雅、高风亮节、 菊花:清净、高洁、真情 玫瑰:爱情、爱与美、 向日葵:勇敢追求幸福、积极向上,乐观开 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每诵读唐诗宋词都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但每当读到李清 照,婉约派的代表人物,那位著名的女词人,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了。生命中,她失去了很多,丈夫、亲人、朋友„„她背负着国亡的 痛与一些本不该受到的谴责默默地走着,她无法改变苦难,于是,她 开始创造辉煌。她相信,人格、精神是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于是 有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领悟,有了“帘卷西风,人比黄 花瘦”的感叹,有了“凄凄惨惨戚戚”的凄美„„她用自己掌握的, 展示了自己的人格和才情,添进了自己的柔情与刚直,装饰了宋词, 也如梧桐叶一般在失落时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这一瞬间的联想让我陷入了沉思。生活是多彩的,种种诱惑 常常会让我们失去了尊严、人格,而这些本来对我们来说,却是相当 重要的,出身有卑微、娇贵,但人格是可以由自己掌握的,若这些失 去了,那么手上将会空空如也,人与一般动物又有何差异?“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表现的又岂止是一种英雄的豪情, 简直是人与命运抗争的一曲壮歌!(议论) 不知何时,手心多了一片梧桐树叶,我凝视着它,它不再是 单薄的、弱小的、脆弱的叶子了,那枯黄早已闪烁出夺目的光芒。瞬 间,我又听到了它的细语:“跳出最美的舞,这是我们所能掌握的 ……” 手上突然觉得好重好重。
我在校园里,不知该往哪走。 平日赏花观鸟的闲情逸致再也找 不到,只有满心的空虚与悲痛! 我忿忿地将一截小树枝踢得很远, 用来宣泄心中的压力。“呼——” 起风了,手中的成绩单不小心吹 走了,我只好快步走上前去捡。 满地落叶,在金色灰色中惨 白的成绩单犹为显眼。
我走到跟前,偶一低头,却 发现了—— 远处矮矮的墙角处,一团团 像火一样的东西在随着秋风晃动, 走过去,才发现那根本不是火, 而是枫树。 红色在萧瑟的秋天里确实太 显眼。
黄牛: 借以歌颂任劳任怨,坚韧不拔, 默默奉献的人。
……
梧桐细语(话题:把握)
秋,梧桐叶落的季节。站在街道中央,看两旁一片片 飘落的梧桐树叶,倾听它们的细语:“虽然凋零的命运我 们无法摆脱,但在落下的一刹那我们是自由的,我们会跳 出美丽的舞蹈,这是我们所能掌握的。” 是吗?我走到梧桐树下,仰望,一片叶子打着旋儿, 像在跳芭蕾,随风飘摇,像天鹅的羽毛,那是四小天鹅吗? 这变幻的舞姿让我惊叹,这软弱的、枯黄的、易碎的生命 演出了最美的一场舞蹈。(描写)那柔情中也蕴含着刚强, 像是在极力让我相信,这样的优美,它是办得到的,这种 辉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这一叶叶、一声声,终于让我 不再怀疑:即使失去再多,但有一点是我们可以掌握的, 那就是自己的价值。
第二课时写作训练【40分钟】
1. 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 根”“蚂蚁”“桥”“小草”等展开联想, 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托物言志的文章,要 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寄托自己的感情, 题目自拟。 2. 书写工整规范。
以《爬山虎》为例,谈谈该怎样运用“托物 言志”的方法作文
托物言志的步骤:
1.抓事物特点展开描写
爬山虎——紧紧附着在墙壁上生长
2.将特点升华为某种品格精神
爬山虎——奋发有力,坚强不屈,生机无限
3.由物及人,引出赞美、歌颂的对象(抒发人生 感悟,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把“爬山虎”当成是一位勇敢地攀登者,不屈而奋发有为者 (拟人) •爬山虎的精神象征人类战胜艰难困苦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象征)
瞧瞧这些可爱的小叶子呦!小巧玲 珑的像一片片小巴掌在风中舞动着,好 像随时都有被吹落的可能。秋天那么冷, 它们却还要长出来,难道不怕冻死吗? 我怜爱地抚摸它,手指在碰到它的一刹 那,却被震撼了。脉络是那么分明,那 向上昂起的叶尖,似乎要冲破秋天的呼 啸,那小小的树叶里,有一种向上再向 上的力量,我似乎触到了它的心跳,那 么顽强有力,它好像在像秋天宣告着什 么。
• 象征是写文章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能从 具体事物的本质特征中,抽象出某种特殊的 意义、或某种品质和精神,以达到“咏怀” 的目的。
示例:
石灰:借以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 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 蜡烛:借以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借以歌颂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 腊梅: 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作文委婉表情法
什么是托物言志?
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 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 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 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此种 写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的“托物 言志”。
在什么时候可用托物言志法?
• 为了更巧妙地表达某种愿望某种感 情———赞美或者谴责,歌颂或者 批判,认可或者否定,可在动笔之 际先来一番极认真极仔细的“选 择”,以便选择一个足以寄托其情 其理的极生动极具体的“物”,然 后再紧扣此“物”,或描写,或议论, 或抒情。
指尖在叶子上跳动着,感受 这个心跳的宣言,小小的树叶, 它们之所以在秋天变得火红,是 因为那种不怕挫折的勇气和毅力。 秋风带给他们寒冷,却不能冰冻 它们那顽强向上的炽热的心,它 们偏要在秋风中展现最精彩的自 己!
风愈大,叶愈红,人愈挫,性愈 坚!它宣告着,呼喊着,它要让我 明白,不管有多么大的困难,都要 挺起去面对,只要勇于向人生低谷 宣战,成功后,就是一个温暖的春 天!我记住了! 这一天,我铭记住枫叶的宣告, 这一天,我铭记住困难并不可怕, 这一天,有枫叶的引领,它使我长 大。我铭记住我要有信心,去挑战 自己更精彩的明天!
梅花 最喜欢的花儿就是那梅花,我尤其喜欢它的坚 忍不拔的意志力。在那天寒地冻的冬天里,百花凋 谢,惟有梅花傲然挺立在寒风中;大雪纷飞中,惟有 梅花不屈不挠开得依然那么鲜艳美丽。 花儿更是惹人喜爱,有的白里透红,犹如刚摘 下来的苹果;有的白似瑞雪,就象少女的脸庞;有的 红似火,热情奔放。 梅花身姿优美,在同一棵梅树上,可以看到各 种梅花的姿态,有的才含苞欲放,粉红的花苞鲜嫩 可爱;有的梅花盛开许久,粉红可爱。 梅花香气袭人,“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 来” …… 梅花以它的坚强,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给人 立志奋发向上的精神。 啊!梅花我赞美你! 当然!
• • •
• • •
教师小结
【8分钟】
一、由此及彼,联想言志。
• 托物言志,首先要选好所托之物,把握住 其“外形特征”,然后再联系自己的生活 实际,找准“物”与“志”的相似点,由 此及彼展开联想,“志”才能凸显。 •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 高洁的志向; • “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 • “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色,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邪恶对阴谋的谴责。
• 例文2: • 白居易的《有木名凌霄》则先是描写了凌霄(一种藤类植物) 的形象,写它依附着一棵树长高了,长大了,然后写到了它的 不幸,即,它毕竟太柔弱了,结果,风雨大作之际,那棵树站 得挺稳当,凌霄却被风雨吹倒在泥水之中。白居易最后写道: “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 意思是,奉劝那些立志成才的人,千万别学柔弱的凌霄,只有 学会了坚强与坚韧,才能真正顶天立地。
• 例文3:一首俄国的小诗是这样写的: • “一场狂怒的激风暴雨,把古老的橡树劈倒在泥里,只 有青藤和他紧紧相依,啊!这就是——友谊!” • 这里突出了青藤与大树不离不弃、终身相伴的形象,歌 颂了忠诚,歌颂了友谊。 • 例文4: • 以青藤比喻坚贞不移的爱情的则多见于民歌,如: • “进山看山藤缠树,出山看山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 树生藤死死也缠。” • 最有趣的是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的一段唱词,阿牛 与刘三姐真诚相爱,但未能勇敢表白,刘三姐便含蓄地 唱道: • “世上只见藤缠树,从来不见树缠藤……” • 意思是,藤缠树是正常的,我是女孩子,你是男子汉, 你为什么就不能勇敢些主动些呢?那阿牛心领神会,果 然表白了他对刘三姐的真挚深沉的爱。
二、由表及里,想象深思。
• 作文时,要抓住被描写事物的形象特征,进行深入的 思考和想象,由表及里,从而能生发出哲理或人生启 示。 • 如对枫叶作了细致的描绘(红字) • 作者展开想象,托物言志,赞美了枫叶的坚强、刚毅, 也表现了其蕴含的精神。(粉红)
这一天,让我铭记 秋风萧瑟,树木荒芜…… 放学后很长时间了,但我依然在学 校里,我不敢回家。手中的成绩单已被 汗水浸透,一幕幕又回到了眼前…… 这次考试前,我是那样信心满满的 向老师和父母保证,会放颗耀眼的卫星, 一定会考好。我是那样的有自信,有把 握,而结果呢?我一切美好的希望在拿 到这张成绩单时化为泡影。

我释然了,拾起地上的成绩 单,回头望去,那片火似乎燃烧 地更旺盛了,它们摇着手,像在 鼓励我迎接更大的挑战。我轻快 地向家赶去,也许妈妈等急了吧! 我要告诉她,我不会放弃,我会 继续努力,拥有更辉煌的未来, 这样才不愧于自己,不愧于那枫 叶……
三、抓住特征,象征咏怀。
• 象征 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指借助 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 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 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托物言志散文一般结构框架图
《爬山虎》
• 在房屋的墙面上、房顶上;在花园的栅栏上、 篱笆上,爬着一种绿色的植物,这就是“爬山 虎”。 • 它偎依在洁白的粉墙上,绿白相间,犹如一 大块翡翠镶嵌在白玉中,格外美丽。 • “爬山虎”不如它的名字那样威武。它没有 牢固的根基,它的干和枝差不多粗细;但是,它 奋发有力,坚强不屈,无数只“脚”攀住墙壁, 在你没注意的时候,又迈出了一步,努力向上攀 登。它柔软而强劲的身体里,显露的坚强毅力和 无限生机,使人望之油然而生敬意。
我们的写作思路
(1)选物。选出美好、熟悉或常见的事物, 从它们身上展开某一方面的联想; (2)对所选之物进行精致的描写,努力写出 这个事物的外在形态或内在精神,描写一 定要向着自己抒情的方向发展; • (3)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穿插自己的情感 发展),使事物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统 一,实现从实到虚的转化。简单地说就是 因物抒情或因物明理。
写作启示
• 由此看来,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把同一个藤写得色彩 各异、风格各异。 如此看来,写作既要“有根有据”又要“变化无穷”。 要抓住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细致描绘,以求“神似”; 充分挖掘事物的精神实质,这种精神和我们大家所提倡 的某种精神相吻合; 要表达出自己强烈的主观诉求,也就是你要借助这个事 物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你的观点; 语言要有一定的美感,要能表现你的好文采。 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先选准“物”——它必须能承载你 的那个“志”;二是再把你的“志”寄托于此——必须 寄托得合理,寄托的精神,实在是令人敬 佩的。你看它,不管刮风下雨,墙面多滑,它总是一 步一步向上长,直到墙顶,俯瞰大地。它生长速度慢, 不如雨后春笋,可是,过不了几天,你会突然发现, 它又长高了,纤细的身影努力向上,漫成一片。 • “爬山虎”没有五颜六色的鲜花那种娇艳的姿态,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但它却给人以力量,使人们努力 奋进。每当我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正想偷懒时, 一想到“爬山虎”那种奋发向上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 志,就感到羞愧。这时,这会立刻振奋起来,鼓起战 胜困难的勇气。 • 我要赞美“爬山虎”,我也要做学习和生活中 “爬山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