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国际金融危机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课件

特点
具有全球性、传染性、复杂性和 不确定性等特点,往往导致信贷 紧缩、资本流动受阻、汇率波动 和国际贸易下滑等连锁反应。
金融危机的影响
01
02
03
经济增长放缓
金融危机通常会导致经济 增长放缓或衰退,因为信 贷紧缩和信心危机抑制了 投资和消费。
失业率上升
金融危机可能导致企业破 产增加,进而导致失业率 上升,增加社会经济压力 。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经济和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 改革和完善。
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
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同时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和预期。
05
CHAPTER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评述
现代金融危机的理论演变
早期金融危机理论
金融监管缺失与道德风险
监管不到位
金融监管机构未能有效监督金融 机构的风险管理和业务活动。
道德风险
金融机构追求高收益,忽视风险, 进行高风险投资和交易。
影子银行
监管之外的金融中介活动增加金融 体系的不稳定性。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市场失衡
跨境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快速流动,影响各国经 济和金融稳定。
贸易不平衡
他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04
CHAPTER
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策略
短期应对措施
稳定金融市场
刺激经济增长
采取措施稳定金融市场,包括提供流动性 支持、保障存款人和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 和投资。
降低成本
加强监管
通过降低企业税费、减少行政审批等措施 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 力。
具有全球性、传染性、复杂性和 不确定性等特点,往往导致信贷 紧缩、资本流动受阻、汇率波动 和国际贸易下滑等连锁反应。
金融危机的影响
01
02
03
经济增长放缓
金融危机通常会导致经济 增长放缓或衰退,因为信 贷紧缩和信心危机抑制了 投资和消费。
失业率上升
金融危机可能导致企业破 产增加,进而导致失业率 上升,增加社会经济压力 。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经济和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 改革和完善。
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
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同时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和预期。
05
CHAPTER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评述
现代金融危机的理论演变
早期金融危机理论
金融监管缺失与道德风险
监管不到位
金融监管机构未能有效监督金融 机构的风险管理和业务活动。
道德风险
金融机构追求高收益,忽视风险, 进行高风险投资和交易。
影子银行
监管之外的金融中介活动增加金融 体系的不稳定性。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市场失衡
跨境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快速流动,影响各国经 济和金融稳定。
贸易不平衡
他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04
CHAPTER
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策略
短期应对措施
稳定金融市场
刺激经济增长
采取措施稳定金融市场,包括提供流动性 支持、保障存款人和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 和投资。
降低成本
加强监管
通过降低企业税费、减少行政审批等措施 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 力。
《金融危机》课件

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挑战和改革方向
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需要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 挑战
改革方向:加强国际合作, 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 革
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需要应对金融风险和危机
改革方向:加强金融监管, 提高金融稳定性和可持续 性
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需要应对全球经济不平衡 和不平等
改革方向:推动全球经济 平衡和公平发展,促进全 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Part Five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 济的影响
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不稳定
汇率波动:各国货币汇率波 动剧烈,影响国际贸易和投 资
信贷紧缩:银行信贷紧缩, 企业融资困难,影响经济发
展
股市暴跌:全球股市大幅下 跌,投资者信心受挫
失业率上升:企业倒闭,失 业率上升,社会不稳定因素
增加
国家经济和财政状况恶化
信贷紧缩:银行减少贷款,导致企业和 个人难以获得贷款
股市暴跌:股市价格大幅下跌,投资者 损失惨重
企业破产:企业无法偿还债务,导致破 产
失业率上升:企业破产导致失业率上升,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经济衰退:GDP下降,经济活动减少, 社会经济陷入困境
股市暴跌和资产价格泡沫破裂
股市暴跌:股市大幅下跌,投资者信心丧失,导致股市崩盘 资产价格泡沫破裂:资产价格过高,无法维持,导致资产价格大幅下跌 信贷危机:银行信贷风险增加,导致信贷市场冻结 企业破产:企业无法偿还债务,导致企业破产数量增加 失业率上升:企业破产导致失业率上升,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国际经济合作和政策协调的挑战
各国政策差异:不同国家采取的政策不同,导致政策协调难度加大 贸易保护主义:金融危机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影响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进行改革 经济复苏的不平衡:不同国家经济复苏速度不同,导致政策协调难度加大
金融危机PPT课件

1)整体看法
•
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不大,对大企业、出口企业影响大;
•
对金融行业、境外投资企业、东南沿海出口企业、保险
行业、汽车行业、房地产企业影响大;
•
主要是环境变化引起人们的信心变化,从而引起决策者决
策变化(变的保守、稳健),导致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欧美
人的生活方式变化及反思)。
2)、直接影响
• 成本上升:原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财务成本(民间借贷)、 环保成本、销售成本
1.
为制造业企业发展提供结构调整的机遇。
2.
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占领市场的机遇。
5)、对策
1. 加强风险意识与管理; 2. 收缩战略,稳健发展; 3. 避免美国病:超前消费、信贷消费; 4. 加强管理、降低成本、企业内部消化; 5. 生产经营是资本经营的前提 6. 走资本积累的路,而非资本积聚
Fan
对 我 国 居民 的 影 响
货币(资金)。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具有垫支性、 周转性和增值性;
最常见的四种货币
其他地区的货币
2、金融方式
以借贷为主的信用方式为代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对象, 一般是信用关系的书面证明、债权债务的契约文书等;
直接融资:无中介机构介入; 间接融资:通过中介结构的媒介作用来实现的金融。
3、金融机构:通常区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3. 全球金融危机的基本特征:
金融领域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以至于影响 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1.股市暴跌。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标志之一。 2.资本外逃。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又一主要标志之一。 3.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并伴随银行挤兑、银根奇缺和金 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等现象的出现。
《国际金融危机专题》课件

《国际金融危机专题》 PPT课件
探索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和解决办法,以及未来预防金融危机的方法。
危机的原因
深入研究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包括不负责任的贷款行为、金融衍生品的滥 用以及市场不确定性造成的恶性循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金融市场的变化和不稳定性
探讨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和不稳定因素,包括利率变动、股市崩盘以及货币汇率的剧烈波动。
政府和监管机构的责任
剖析政府和监管机构在金融危机中的角色和责任,包括监管失效、监管不足和政策反应不及时。
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
评估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包括汇率制度的缺陷、货币政策的不一致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困境。
危机的全球影响
分析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和社会的广泛影响,包括失业率上升、资本流动减少和全球贸易的下滑。
解决危机的措施
1
金融市场监管加强
加强监管机构的功能,改进监管规则,防范金融风险。
2
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
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刺激,恢复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复苏。
3
国际合作加强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应对金融危机的综合政策以及全球金融体系改革。
预防未来金融危机的方法
探索有效的预防金融危机的方法,包括改革金融体系、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加 强风险管理。
《国际金融危机》课件

金融创新与监管平衡
金融机构将寻求创新,同时监管机构将寻求 在鼓励创新与控制风险之间取得平衡。
全球经济多元化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崛起将促进全球 经济多元化,降低对少数大国的依赖。
国际合作加强
各国将加强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 球性挑战。
未来展望与建议
加强金融监管
各国应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机构 的稳健运行,降低金融风险。
增长放缓或衰退。
案例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导致 多家大型金融机构破产或 被政府接管。
欧洲债务危机
2009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 引发欧洲债务危机,许多 欧洲国家面临财政困境和 信用评级下调。
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 东南亚国家,导致货币贬 值、股市崩盘和银行体系 崩溃。
全球经济失衡
全球贸易和投资的不平衡,如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和中国的外 汇储备积累,加剧了金融体系
的脆弱性。
影响
金融机构破产
许多大型金融机构面临 破产风险,需要政府提
供救助。
信贷紧缩
借贷成本上升,信贷市 场冻结,企业融资困难
。
资产价格暴跌
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 格大幅下跌,导致财富
缩水。
经济增长放缓
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下降 ,投资减少,导致经济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国际金融危机》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国际金融危机的定义与特点 •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影响 • 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策略 • 国际金融危机的未来展望 • 总结与思考
REPORT
金融机构将寻求创新,同时监管机构将寻求 在鼓励创新与控制风险之间取得平衡。
全球经济多元化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崛起将促进全球 经济多元化,降低对少数大国的依赖。
国际合作加强
各国将加强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 球性挑战。
未来展望与建议
加强金融监管
各国应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机构 的稳健运行,降低金融风险。
增长放缓或衰退。
案例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导致 多家大型金融机构破产或 被政府接管。
欧洲债务危机
2009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 引发欧洲债务危机,许多 欧洲国家面临财政困境和 信用评级下调。
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 东南亚国家,导致货币贬 值、股市崩盘和银行体系 崩溃。
全球经济失衡
全球贸易和投资的不平衡,如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和中国的外 汇储备积累,加剧了金融体系
的脆弱性。
影响
金融机构破产
许多大型金融机构面临 破产风险,需要政府提
供救助。
信贷紧缩
借贷成本上升,信贷市 场冻结,企业融资困难
。
资产价格暴跌
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 格大幅下跌,导致财富
缩水。
经济增长放缓
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下降 ,投资减少,导致经济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国际金融危机》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国际金融危机的定义与特点 •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影响 • 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策略 • 国际金融危机的未来展望 • 总结与思考
REPORT
国际债务危机与国际金融危机PPT课件( 53页)

(2)国际信贷市场的形势对发展中国家 不利。(国际信贷紧缩)
(3)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和利率的变化加 重了发展中债务国的债务负担。
3、国际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
(1)最初的挽救措施
——债务重新安排与贷款
(2)贝克计划
以增长促还债
(3)布雷迪计划
贝克计划:重点“增加新贷”
布雷迪计划:重点“宽减原有债务和偿债 开支”,而且承认国际债务问题是债务国
国际债务危机:是指一系列债务国相继出 现债务危机的现象。
(二)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
1、危机状况及其特点
1981年3月,波兰政府宣称无力偿付到期外 债本息;
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首先宣布无力偿还 到期债务,随后,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 智利等拉美国家纷纷跟进,一场席卷全球的 债务危机爆发。
该比率不高于100% 。外债余额增长速度应 不超过外汇收入增长速度。
4、偿债率=
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 当年外汇收入 100%
该指标应控制在20%以内为宜。 这两个指标衡量一国对外债的偿还能力。
三、债务危机及国际债务危机
(一)债务危机及国际债务危机的概念
债务危机:是指一国外债负担超过了其承 受能力而出现的无力如期偿还债务本息的 现象。
(二)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
是基于投资者的预期和行为,研究市场预 期对宏观经济决策的影响。
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爆发。然而与其他 金融危机不同的是,涉及危机国家的信贷并没 有快速扩张,而且在危机爆发两年后,这些国 家货币的币值就恢复到了危机前的水平。这表 明,即使在基本经济面运行良好的情况下也可 能出现金融危机。在对此研究的基础上, Obstfeld等人(1994,1996)提出了金融危机 的第二代模型。
(3)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和利率的变化加 重了发展中债务国的债务负担。
3、国际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
(1)最初的挽救措施
——债务重新安排与贷款
(2)贝克计划
以增长促还债
(3)布雷迪计划
贝克计划:重点“增加新贷”
布雷迪计划:重点“宽减原有债务和偿债 开支”,而且承认国际债务问题是债务国
国际债务危机:是指一系列债务国相继出 现债务危机的现象。
(二)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
1、危机状况及其特点
1981年3月,波兰政府宣称无力偿付到期外 债本息;
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首先宣布无力偿还 到期债务,随后,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 智利等拉美国家纷纷跟进,一场席卷全球的 债务危机爆发。
该比率不高于100% 。外债余额增长速度应 不超过外汇收入增长速度。
4、偿债率=
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 当年外汇收入 100%
该指标应控制在20%以内为宜。 这两个指标衡量一国对外债的偿还能力。
三、债务危机及国际债务危机
(一)债务危机及国际债务危机的概念
债务危机:是指一国外债负担超过了其承 受能力而出现的无力如期偿还债务本息的 现象。
(二)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
是基于投资者的预期和行为,研究市场预 期对宏观经济决策的影响。
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爆发。然而与其他 金融危机不同的是,涉及危机国家的信贷并没 有快速扩张,而且在危机爆发两年后,这些国 家货币的币值就恢复到了危机前的水平。这表 明,即使在基本经济面运行良好的情况下也可 能出现金融危机。在对此研究的基础上, Obstfeld等人(1994,1996)提出了金融危机 的第二代模型。
国际金融危机ppt

“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 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 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 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 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溯源: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特点:
• 市场是完全自由的竞争 • 倡导个人主义 • 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 崇拜“看不见的手”的力量: • 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 主张私有化:
“天道”:在道的观念下,整个世界才不是杂乱无章、无序变 迁的,而保持有序状态
“人道”:表现为一套规范系统,告诉人们什么能做,什么 不能做。 “礼者,人 道之极也”。 “法者,天下之至道也。”
运行:“一阴一阳之谓道” 得道的过程:“道不远人” 、“日用即道”。
世界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思考
中西文化的差异 西方文化是用逻辑为手段不断探究和追问的文
特征:金融领域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 以至于影响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世界经济的稳定 与发展 。
表现:
✓ 股市暴跌。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标志之一。 ✓ 资本外逃。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又一主要标志之一。 ✓ 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并伴随银行挤兑、银根奇缺和
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等现象的出现。 ✓ 官方储备大量减少,货币大幅度贬值和通胀。 ✓ 出现偿债困难。
溯源: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二、从直接起因看:
这场金融危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 当、空壳经济过度扩张、政府监管缺失造成的,是 长期负债消费的增长模式(债务经济模式)难以为 继的结果。 债务经济模式——概括来讲就是,美国不再需要一 般性实业企业,除食品以外的一般消费品和一般性 工业设备外,其它商品都从国际市场购买,并借此 向世界输出美元;其他国家为了国际贸易结算顺利 进行,不得不持有相当数量的美元储备;为了美元 储备保值增值,这些国家又不得不去购买美国债券 或其他所谓安全的美元资产。
溯源: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特点:
• 市场是完全自由的竞争 • 倡导个人主义 • 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 崇拜“看不见的手”的力量: • 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 主张私有化:
“天道”:在道的观念下,整个世界才不是杂乱无章、无序变 迁的,而保持有序状态
“人道”:表现为一套规范系统,告诉人们什么能做,什么 不能做。 “礼者,人 道之极也”。 “法者,天下之至道也。”
运行:“一阴一阳之谓道” 得道的过程:“道不远人” 、“日用即道”。
世界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思考
中西文化的差异 西方文化是用逻辑为手段不断探究和追问的文
特征:金融领域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 以至于影响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世界经济的稳定 与发展 。
表现:
✓ 股市暴跌。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标志之一。 ✓ 资本外逃。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又一主要标志之一。 ✓ 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并伴随银行挤兑、银根奇缺和
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等现象的出现。 ✓ 官方储备大量减少,货币大幅度贬值和通胀。 ✓ 出现偿债困难。
溯源: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二、从直接起因看:
这场金融危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 当、空壳经济过度扩张、政府监管缺失造成的,是 长期负债消费的增长模式(债务经济模式)难以为 继的结果。 债务经济模式——概括来讲就是,美国不再需要一 般性实业企业,除食品以外的一般消费品和一般性 工业设备外,其它商品都从国际市场购买,并借此 向世界输出美元;其他国家为了国际贸易结算顺利 进行,不得不持有相当数量的美元储备;为了美元 储备保值增值,这些国家又不得不去购买美国债券 或其他所谓安全的美元资产。
国际金融危机课件

危机的性质:美元危机
货币体系起到社会财富的分配作用 合理的货币体系:奖勤罚懒 不合理的货币体系:鼓励投机,抑制财富创造 “货币的命运最终也将成为国家的命运”
-- 弗兰兹.皮克
危机的形式:债务内爆
政府负债(美元)
?联邦政府债务:10 万亿 ?地方政府债务: 2.2 万亿 ?社保金亏空额:13.6 万亿 ?医疗保险亏空:85.6 万亿 ?联邦雇员亏空: 4 万亿 ?政府雇员医保: 2.7 万亿 -----------------------------------政府总负债: 118.1 万亿
? 117家银行濒于破产 年8月房利美与房地美的股票暴跌了80% !
2008年9月7日两房被政府托管: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 金融拯救行动
两房的前景:安乐死!
? 房地产指数从 2006 年高点下跌 20%,4万亿美元的房地产财富灰飞烟灭 ? 两房债券违约率两年飙升 7倍 ? 两房以 30-60倍的杠杆运作,无法消化巨大的损失,破产只是时间问题 ? 2008年第一季度银行共没收 649,917 栋住房,比去年同期暴涨 112% ? 2008年第二季度银行共没收 739,714 栋住房,比去年同期暴涨 121% ? 2008年第三季度银行共没收 766,000 栋住房,比去年同期暴涨 71% 。 ? 2008年前三季度总共没收 215万栋住房 。 ? 目前, 25户房主就有一户住房被银行没收 ? 美国全部家庭中违约率已高达 9%,创立国以来的最高纪录 ? 1200万家庭处于“负资产”状态,占美国 5200万有房家庭的 23%。房价如果
国际金融形势分析
金融危机素描
? 危机的性质:美元危机 ? 危机的核心:债务内爆 ? 危机的根源:资产膨胀依赖型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 危机的温床:低利率政策制造的信贷扩张泡沫 ? 危机导火索:次贷问题 ? 危机助燃剂:金融衍生品爆炸式增长 ? 危机的拐点:信用违约 ? 危机的症结:资产价格的下跌 ? 危机的程度:金融体系巨大的解杠杆效应 ? 危机的进程:逐级坍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系中,债务国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 不能够按照债务契约规定按时偿还债 权国的债务本金和利息, 从而导致国际金融业(主要是银行业) 陷入资金危机, 并严重地影响国际金融和国际货币体 系稳定的一种经济现象。
25
(3)国际银行危机
国际银行危机,是指由于 国际银行业出现信用危机, 从而导致地区性或全球性 银行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发生 银行破产的一种经济现象。
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 主要表现为国际货币危机、国际 债务危机和国际银行危机三种形 式。
10
1.国际货币危机
国际货币危机 是指一国货币 汇率短时间内出现异常剧烈的波动, 并导致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 球性的货币支付危机发生的一种经 济现象。
11
2.国际债务危机
国际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债权债务关系 中,
26
四、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分国际因素和 国内因素两种。
27
(一)国际因素 1.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 国际货币体系:金本位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28
2.资本国际化与国际政策有限协 作的矛盾
国际资本流动的消极影响: 一是债务危机。 二是国际资本的投机性、套利性和 避险性
非周期性金融危机是指在特定情 况下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特殊 因素的作用所造成的偶然性的金融动 荡。 非周期性金融危机与经济的周期 性变化无关,它具有偶然性、非系统 性和非周期性重复发生的特征。
19
2.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机制方面考 察,可以分为:
(1)债务—通缩型金融危机
债务—通缩型金融危机是指由于一 些外生因素引起经济扩张而导致的过度 负债,
并伴随银行挤兑、银根奇缺和金融机 构大量破产倒闭等现象的出现。
4.官方储备大量减少,货币大幅 度贬值。
5.出现偿债困难。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国际金融 危机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这里 介绍几种主要的类型。 1.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规 律性方面考察,可以分为周期性金 融危机和非周期性金融危机两类。
23
3.从国际金融危机表现形式方面考 察,可以分为国际货币危机、国际债务 危机和国际银行危机三类。
(1)国际货币危机
国际货币危机,是指一国货币汇 率短时间内出现异常剧烈的波动,
并导致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球 性的货币支付危机发生的一种经济现 象。
(2)国际债务危机
国际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债权债务
3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概念
(一)金融危机概念 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is)是货 币危机、信用危机、银行危机、债务 危机和股市危机等的总称, 一般是指一国金融领域中出现的 异常剧烈动荡和混乱,并对经济运行 产生破坏性影响的一种经济现象。
4
它主要表现为金融领域所有的或大 部分的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如:
第八章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防范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概述 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第三节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机制 第四节 国际金融危机防范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概述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概念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特征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类型 四、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五、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7
具体的传递渠道
一是危机发生国的金融危机 通过国际银行支付或其他金融要 素传递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导致 相关国家发生连锁性的金融危机;
8
具体的传递渠道
二是危机发生国的金融恐慌 波及到周遍国家或地区,导致这 些国家或地区产生金融恐慌心理, 从而诱发金融危机。
9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 主要表现形式
因缺乏足够的流动资产来清偿到期 债务,
而引起连锁的债务—通货紧缩过程, 由此而导致的金融危机。
(2)金融恐慌型金融危机
金融恐慌型金融危机是指由于一
些突发事件, 如房地产与股票价格暴跌、企业 破产和重要金融机构倒闭等, 引起挤兑和银行业恐慌,从而引 发的金融危机。
21
(3)投机攻击型金融危机
债务国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不能够 按照债务契约规定按时偿还债权国的债务本
金和利息,
从而导致国际金融业(主要是银行业) 陷入资金危机,
并严重地影响国际金融和国际货币体系
稳定的一种经济现象。
12
3.国际银行危机
国际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国际 银行业出现信用危机,
从而导致地区性或全球性银 行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发生银行 破产的一种经济现象。
17
(1)周期性金融危机
周期性金融危机是指当经济经过一段时
间的持续快速发展而达到高涨状态后, 特别是在出现经济过热和泡沫经济的情 况下, 一些偶然性因素的作用所造成的恐慌性 的金融动荡。 周期性金融危机与经济的周期性变化有 关,具有系统性、周期性重复发生的特征。
18
(2)非周期性金融危机
金
融 指 标
——信用遭到破坏 ——银行发生挤兑
的 ——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
急 剧 恶
——股市暴跌 ——资本外逃
化
金
融 指
——银根奇缺
标 ——官方储备大量减少
的 急 剧
——货币大幅度贬值 ——出现偿债困难
恶
化
(二)国际金融危机概念
所谓国际金融危机,是指一国 所发生的金融危机通过各种渠道传 递到其他国家从而引起国际范围内 的金融危机爆发的一种经济现象。 具体的传递渠道,主要有两个 方面:
13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特征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基本特征是: 金融领域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金融 指标的急剧恶化, 以至于影响相关国家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区乃至 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14
具体地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 时,一般会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 征: 1.股市暴跌。
2.资本外逃。
3.正常的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
投机攻击型金融危机是指在 心理预期因素作用下, 投机者通过在金融市场(特别 是外汇市场)上大肆进行投机性抄 作而导致的金融市场的动荡。
22
(4)传染型金融危机
传染型金融危机是指对于一些经济类型 相似、国际经济关系比较密切的国家或地区, 如果其中的个别国家或地区发生了金融 危机, 就会通过金融和经济要素的流动连锁地 传递到相关国家, 从而引起相关国家或地区发生金融危机。
25
(3)国际银行危机
国际银行危机,是指由于 国际银行业出现信用危机, 从而导致地区性或全球性 银行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发生 银行破产的一种经济现象。
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 主要表现为国际货币危机、国际 债务危机和国际银行危机三种形 式。
10
1.国际货币危机
国际货币危机 是指一国货币 汇率短时间内出现异常剧烈的波动, 并导致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 球性的货币支付危机发生的一种经 济现象。
11
2.国际债务危机
国际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债权债务关系 中,
26
四、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分国际因素和 国内因素两种。
27
(一)国际因素 1.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 国际货币体系:金本位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28
2.资本国际化与国际政策有限协 作的矛盾
国际资本流动的消极影响: 一是债务危机。 二是国际资本的投机性、套利性和 避险性
非周期性金融危机是指在特定情 况下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特殊 因素的作用所造成的偶然性的金融动 荡。 非周期性金融危机与经济的周期 性变化无关,它具有偶然性、非系统 性和非周期性重复发生的特征。
19
2.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机制方面考 察,可以分为:
(1)债务—通缩型金融危机
债务—通缩型金融危机是指由于一 些外生因素引起经济扩张而导致的过度 负债,
并伴随银行挤兑、银根奇缺和金融机 构大量破产倒闭等现象的出现。
4.官方储备大量减少,货币大幅 度贬值。
5.出现偿债困难。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国际金融 危机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这里 介绍几种主要的类型。 1.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规 律性方面考察,可以分为周期性金 融危机和非周期性金融危机两类。
23
3.从国际金融危机表现形式方面考 察,可以分为国际货币危机、国际债务 危机和国际银行危机三类。
(1)国际货币危机
国际货币危机,是指一国货币汇 率短时间内出现异常剧烈的波动,
并导致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球 性的货币支付危机发生的一种经济现 象。
(2)国际债务危机
国际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债权债务
3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概念
(一)金融危机概念 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is)是货 币危机、信用危机、银行危机、债务 危机和股市危机等的总称, 一般是指一国金融领域中出现的 异常剧烈动荡和混乱,并对经济运行 产生破坏性影响的一种经济现象。
4
它主要表现为金融领域所有的或大 部分的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如:
第八章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防范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概述 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第三节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机制 第四节 国际金融危机防范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概述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概念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特征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类型 四、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五、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7
具体的传递渠道
一是危机发生国的金融危机 通过国际银行支付或其他金融要 素传递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导致 相关国家发生连锁性的金融危机;
8
具体的传递渠道
二是危机发生国的金融恐慌 波及到周遍国家或地区,导致这 些国家或地区产生金融恐慌心理, 从而诱发金融危机。
9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 主要表现形式
因缺乏足够的流动资产来清偿到期 债务,
而引起连锁的债务—通货紧缩过程, 由此而导致的金融危机。
(2)金融恐慌型金融危机
金融恐慌型金融危机是指由于一
些突发事件, 如房地产与股票价格暴跌、企业 破产和重要金融机构倒闭等, 引起挤兑和银行业恐慌,从而引 发的金融危机。
21
(3)投机攻击型金融危机
债务国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不能够 按照债务契约规定按时偿还债权国的债务本
金和利息,
从而导致国际金融业(主要是银行业) 陷入资金危机,
并严重地影响国际金融和国际货币体系
稳定的一种经济现象。
12
3.国际银行危机
国际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国际 银行业出现信用危机,
从而导致地区性或全球性银 行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发生银行 破产的一种经济现象。
17
(1)周期性金融危机
周期性金融危机是指当经济经过一段时
间的持续快速发展而达到高涨状态后, 特别是在出现经济过热和泡沫经济的情 况下, 一些偶然性因素的作用所造成的恐慌性 的金融动荡。 周期性金融危机与经济的周期性变化有 关,具有系统性、周期性重复发生的特征。
18
(2)非周期性金融危机
金
融 指 标
——信用遭到破坏 ——银行发生挤兑
的 ——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
急 剧 恶
——股市暴跌 ——资本外逃
化
金
融 指
——银根奇缺
标 ——官方储备大量减少
的 急 剧
——货币大幅度贬值 ——出现偿债困难
恶
化
(二)国际金融危机概念
所谓国际金融危机,是指一国 所发生的金融危机通过各种渠道传 递到其他国家从而引起国际范围内 的金融危机爆发的一种经济现象。 具体的传递渠道,主要有两个 方面:
13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特征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基本特征是: 金融领域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金融 指标的急剧恶化, 以至于影响相关国家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区乃至 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14
具体地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 时,一般会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 征: 1.股市暴跌。
2.资本外逃。
3.正常的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
投机攻击型金融危机是指在 心理预期因素作用下, 投机者通过在金融市场(特别 是外汇市场)上大肆进行投机性抄 作而导致的金融市场的动荡。
22
(4)传染型金融危机
传染型金融危机是指对于一些经济类型 相似、国际经济关系比较密切的国家或地区, 如果其中的个别国家或地区发生了金融 危机, 就会通过金融和经济要素的流动连锁地 传递到相关国家, 从而引起相关国家或地区发生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