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联合早报方案

联合早报方案引言随着社交媒体的流行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报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许多人更倾向于通过网络获取新闻资讯,而不是去购买印刷版报纸。
针对这一趋势,联合早报高管团队制定了一项方案,旨在提升报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以确保其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和发展。
1. 报纸内容丰富多样化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联合早报将致力于提供丰富多样化的内容。
这意味着报纸将不仅仅是提供新闻资讯,还将增加更多的特色文章和专栏。
例如,增加时尚专栏、生活百科栏目、文化评论等,以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
此外,还将推出更多的专题报道,涵盖政治、经济、科技、环保等多个领域,以提供更全面的新闻服务。
2. 优化报纸的设计和版面布局报纸的设计和版面布局起着关键作用,这将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为了提升报纸的吸引力,联合早报决定对报纸的设计进行优化。
首先,调整字体和排版风格,使其更加清晰易读。
其次,采用更多的图片和图表,以增加视觉效果。
同时,布局上将重点突出重要新闻和特色文章,提高整体阅读体验。
3. 报纸订阅免费赠送数字订阅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购买报纸,联合早报决定采取免费赠送数字订阅的策略。
即,读者购买纸质报纸时将免费获得相应的数字订阅,以便他们在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阅读新闻。
这将使报纸更具吸引力,因为读者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获取新闻内容,无论是在家还是外出,在线还是离线都可以随时阅读。
4. 加强在社交媒体上的推广和互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广泛获取新闻的主要平台之一。
联合早报决定加强在社交媒体上的推广和互动,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
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新闻摘要、互动投票、用户评论等方式,与读者进行更紧密的互动。
此外,与知名博主和网红进行合作,提供独家幕后故事和访谈,进一步增加读者的参与感。
5. 创新的广告形式和定制服务广告是报纸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为了吸引更多广告商并带来更高的广告收入,联合早报将推出创新的广告形式和定制服务。
例如,与广告商合作推出刊中视频广告、沉浸式广告等形式,提供更直观和有趣的广告体验。
360提示:《联合早报》官网遭挂马系DNS域名劫持

360提示:《联合早报》官网遭挂马系DNS域名劫持
(7月15日消息)今日360安全中心监测发现,联合早报网健康频道遭遇黑客挂马入侵。
经分析,系该网站DNS被劫持,网页被打开时,将会首先执行恶意代码程序。
网友会明显感到网页打开速度变慢、机器变卡等现象。
360安全专家提醒网民,切不可在没有安装安全软件的情况下访问该网站。
据了解,联合早报网是新加坡报业控股属下的网站,是世界著名的华文网站,提供包括新闻在内的综合网络资讯服务,也是海外最重要的权威新闻网站,其深度评析是众多亚太区读者的最爱。
360安全中心表示,对于缺乏安全软件防护的电脑用户来说,近期访问遭挂马的联合早报网,将面临较大的安全威胁,有可能进一步导致QQ密码被盗、浏览器首页遭篡改、网上银行密码被盗取等不良后果。
图1:联合早报网遭挂马,360杀毒提示拦截并清除木马
图2:黑客嵌入恶意代码
据360安全中心分析显示,此次联合早报网挂马事件并非由于该网站服务器被黑,而是DNS 域名系统遭到黑客劫持。
黑客劫持域名后,篡改了网站代码,设置为先执行挂马程序,再继续执行原有的网页代码。
因此,网友打开网页时能明显感觉到网页打开速度很慢,电脑也同时变卡。
360安全专家建议,网站管理者应尽快与和空间商和DNS服务商协调,解决问题,并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和检查,以免对来访网友造成危害;同时,网友可以类似安装360安全卫士、360安全浏览器等安全软件,帮助有效拦截此类网页挂马攻击。
人本关怀与广告价值回归——《联合早报》分类广告的特点分析

2015年第9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与情感表达,作为“仪式见证”、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分类广告,一直是业界、学界关注的话题。
新媒体的出现,给纸质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挑战,然而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相比,报纸长期积累的公信力优势是无法被取代的。
利用报纸现有的公信力和内容优势,分类广告对报纸行业的发展仍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一、分类广告的前景分类广告是一种在报纸上按照主题归类、分栏列出的一种广告形式,内容多以招聘、房屋租赁、家政服务、个人启事为主,分类广告实用性强、贴近百姓生活。
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信息资源极大丰富的结果。
在我国,《申报》早在1925年就在《本埠增刊》上首次开辟分类广告专栏,使之成为报纸重要的经济来源。
自1979年报纸恢复刊登广告,《羊城晚报》首开刊登分类广告的先河,之后各大报纸媒体纷纷开设了分类广告。
近年来,在报纸经营份额上分类广告虽有减少,但其地位仍举足轻重。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朱长元在《分类广告,报业经济的又一块沃土》一文中曾指出,世界经济的发达程度呈阶梯状,对经济欠发达国家来说,报纸分类广告尚未发展或者处于起步阶段。
分类广告的前景如何?国内业界、学界又是如何看的呢?笔者对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十几年来主题为“分类广告”的研究性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从2000年到2014年,以“分类广告”为主题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章共计76篇,文章研究的内容包括:分类广告的现状、分类广告的发展趋势、分类广告的经营管理、报纸分类广告个案研究等。
这些文章的作者主要是学者与媒体从业人员,其中学者40篇、媒体从业人员36篇。
学者中对分类广告“比较看好”的占45%、“看好”的占45%、“不看好”的占5%、“态度不明确”的占5%;媒体从业人员中对分类广告“比较看好”的占37%、“看好”的占53%、“不看好”的占6%、“态度不明确”的占4%。
总体而言,国内业界与学界对分类广告的前景持积极的态度。
联合早报摘录

六背景各异党员上台分享对社会观察(2010-11-29)维克拉姆虽未经历过我国早年的血腥种族冲突,然而近期的一些社会现象,如公民对新移民的心理介蒂和民众在道德课题上的歧见等,都使他有些担忧,因此呼吁党员积极在持有不同意见的团体之间架起桥梁,确保社会和谐这个大原则不受侵害。
《联合早报》白士德:选民作何选择?(2010-12-25)没错,选民在作出选择时,当然也会关心政府眼前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但是执政党的“基本盘”能否守得住,更关键的是它的执政阵容能否让人民信任,并相信他们能维护现有的强大制度和推行能维持现有生活水平、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及保持竞争优势的政策。
一旦少了这样的信任,人民就会担心新加坡能否维持领先于迎头赶上的邻国至少五到十年的优势。
在局势错综复杂,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这是至关重要的。
经济复苏,为何我感觉不到?国人最关心柴米油盐(2011-01-03)生活成本、身份认同、社会问题……你最关注哪一项课题?新的一年,迎来新的展望,但对未来的忧虑也悄然涌上心头。
适逢今年可能是“大选年”,这些忧虑想必也将成为民间和政党间的热点话题。
以补选策略进国会朝野两方皆反对(2011-02-28)许连碹昨天在公用事业局省水计划推介活动上回答媒体说,随着大选逼近,接触居民的次数自然也会增加。
她告诉《联合早报》,她每个星期都在区内探访居民,也多次举办对话会、同楼共住联欢会等,从中取得许多基层民情反映,因此相当清楚居民的需求和担忧,及区内需要改善的地方。
阿都拉曾以议长身份支持温长明赡养父母法案(2011-03-25)在2002年卸下社会发展及体育部长职务之前接受本报访问时,他认为新加坡所面对的最棘手社会问题是家庭压力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尤其是国人承受着的种种家庭压力,更令他感到担忧。
最年轻男候选人任梓铭:准备好面对批评(2011-04-12)“有很多朋友表示我可能是大选时较年轻的候选人之一,但这并不让我担心。
如果有批评,我会从容面对。
新加坡《联合早报》和中华文化的传承

新加坡《联合早报》和中华文化的传承摘要】《联合早报》是新加坡主要的华文综合性日报,也是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承和传播的一个缩影。
本文以《联合早报》为例,分析了《联合早报》对中华文化的相关报道,从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关注、对当代中国社会家庭伦理观及价值观的关注、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关注、对中华文明历史追溯的关注、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关注、对中国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承和传播的现状。
【关键词】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华文化《联合早报》是新加坡主要的华文综合性日报,也是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承和传播的一个缩影。
《联合早报》关于中华文化的相关报道,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关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思考当代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跨地域问题。
近年来,中国内地的综艺节目致力于精美的制作和明星的打造,获得了较好的口碑和收视率。
《大戏看北京》、《一站到底》、《王牌对王牌》等节目,积极向上,充满青春的朝气,成为海外华人了解当代中国的一个窗口,也吸引了不少海外的观众。
《联合早报》2019年5月7日在“娱乐•影视”版,以《加入游戏搞笑华晨宇:我有偶包》为题,报道了浙江卫视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第四季的节目录制情况。
同时借回归《王牌4》的喜剧演员沈腾的电影作品在海外展映的情况,表达了情感的共鸣和艺术的魅力可以超越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联合早报》2019年5月6日发布了引自《新民日报》的一篇文章,题为《“95后中国小生”爆红指数大比拼》。
该文章对中国娱乐界的当红明星做了介绍。
这些代表着中国当代大众文化最新潮流的明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化中的审美倾向,也成为海外华人了解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二、关注当代中国社会家庭伦理观、价值观的变化《联合早报》2019年4月23日在“社会文化”版刊登了引自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的文章——《中国女性价值观的变迁》。
这篇文章,对2019年中国内地新播剧《都挺好》中的“苏明玉”这一女性形象所隐含的价值观及其对于当下年轻人的启示,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国外著名决策案例

国外著名决策案例在国外有许多著名的决策案例,这些案例让我们能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1. 联合早报的案例1970年代初,新加坡面临经济萎缩和失业率高涨的危机。
当时,新加坡政府主席李光耀决定把《联合早报》国有化,使其成为政府主管的机构。
如此一来,联合早报成为了官方发布政府政策的渠道和喉舌,政府通过它向社会传递了积极的信息,从而加强了政治的稳定性和民族团结。
2. 救火队案例美国的一个救火队曾经面临过这样的问题:如果在火灾中人数过多,而救火队员的数量不够,应该先把谁救出来?他们得出的答案是:先救出能够对人类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人。
比如医生、政治家等等。
这是因为他们的才华和经验对于整个社会的运作至关重要。
3. 孟加拉银行案例孟加拉银行在2003年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贪污案。
职员们为了骗取贷款,将资料篡改,银行管理层并未发现。
直到当年的审计中发现银行严重财务亏损后才揭开了这一丑闻。
这起案例告诉我们,管理者们必须把握好内部控制,同时给予员工合适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以避免这样的恶性事件发生。
以上三个案例,可以发现这些决策都是为了最优化地解决问题,以达到一个更好的状态。
对于这些案例的总结,我们可以得到几个经验:1. 必须要有创新性思维,才能从现有的资源中找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2. 决策时必须考虑到社会全局,切不可短视;3. 必须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以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总之,这些案例虽然都来自不同国家和行业,但其决策过程和思考角度所散发出的智慧和价值观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2017年两会期间《联合早报》的涉华报道

2017年两会期间《联合早报》的涉华报道
李闰润;郭海威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7(0)27
【摘要】《联合早报》是新加坡的主要华文报纸,它由1923年创刊的《南洋商报》和1929年创刊的《星洲日报》合并而成,目前日均发行量为20万份,在新加坡拥有近75万读者。
《联合早报》在1995年开始上网,而后其网络浏览量也迅猛增长,日均浏览量达到900万次左右,影响范围和规模居东南亚媒体之首。
【总页数】2页(P98-99)
【作者】李闰润;郭海威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两会期间话两会--中国民协和北京民协召开两会代表座谈会 [J],
2.境外媒体涉华报道分析——探析CNN和NHK在中国“两会”期间的涉华报道[J], 赵嘉莹;李力;
3."两会"期间《印度时报》涉华报道实证研究 [J], 李波
4.哈萨克斯坦主流报刊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基于《真理报》2013—2017年涉华报道的内容分析 [J], 佘世红; 黄维媛; 萨尔托夫·耶地力汗
5.哈萨克斯坦主流报刊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基于《真理报》2013—2017年涉华报道的内容分析 [J], 佘世红; 黄维媛; 萨尔托夫·耶地力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联合早报网的成功之道

联合早报网的成功之道作者:陈明来源:《对外传播》2010年第12期联合早报网在世界华人中享有很高的美誉度,在中国大陆拥有数百万计的读者。
《联合早报》是由新加坡报业控股集团主办的一份华文报纸。
《联合早报》于1995年8月上网,是新加坡第二份上网的报纸,最初早报网的影响力并不大,直至1997年5月15日推出新版,读者数量与日俱增,到1998年,早报网首页每月访问人次已达百万,月浏览次数近3000万,成为世界上读者访问量最高的单一网上华文报纸。
2007年,月最低浏览量都已达到5100多万次(1月),最高则有1.14亿次(10月),其中,中国读者的访问量占到了总访问量的87.37%。
成功之道:提供有价值的观点解读联合早报网在中国大陆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它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一个特质:即它成为了百万中国高端读者无可替代的、有价值的观点提供者。
早报网在关于自己的特点里这样写到:“公信中立客观的新闻报道:第三只眼看世界,能看到很多在中国无法看清的事情。
”其总编辑林任君也在《联合早报的前世今生》一文中指出:“《联合早报》在国内……发行量维持在大约18万份,读者70多万。
但是,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早报在无心插柳之下,却在国外开枝散叶,绿树成荫,覆盖面遍及全球的华文读者,成为在华人世界具有最大影响力的一家东南亚华文报;尤其是在中国这个面积比新加坡大1.6万倍、人口比新加坡多370倍的国家,早报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受到的欢迎程度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作为中国许多政府、知识及商界精英每日必读的报章,早报在中国的巨大影响力更是非比寻常的。
”在这个观点竞争的时代,要抓住亿万网民的眼球绝非一件易事,尤其是对—个距离中国数千里之外的海外媒体而言,更是难事。
联合早报网做到了这一点,除了它媒体自身的定位和编辑之外,还因为它有着非常优越的先天条件,那就是它所拥有的中华情结。
新加坡是一个独特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华人占总人口的70%以上,而且华文媒体拥有百万计的读者,特别是对一个具有比较浓厚的中华情结的媒体,它的新闻报道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如新闻报道中,中国元素居多;栏目设置,中国主题突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讯)新华网报道,在利比亚方面20日宣布卡扎菲死讯后,美国、法国、德国、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等国家及国际组织迅速作出反应,希望利比亚执政当局着手建立民主政权。
美国总统奥巴马20日在白宫发表讲话说,美方希望看到利比亚尽快成立过渡政府,尽快实现民主过渡,举行自由、公平的选举,尽快“建设一个广泛、宽容的民主制度”。
奥巴马说,美国和国际社会都愿意为利比亚方面提供帮助。
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随后说,美方希望利比亚执政当局尽快开始过渡程序、举行选举、开始各派和解进程并统一各派武装力量。
法国总统府20日发表公报,呼吁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开始着手建立包含各派人士、保护各项基本自由权利的民主政权。
德国总理默克尔20日说,德国政府非常乐意看到利比亚现在可以以和平的方式迎来民主政治改革的全新开端,并将支持利比亚未来实现民主、法制和国家和解的进程。
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秘书长阿拉比20日说,卡扎菲死后,利比亚人民应维护团结和稳定,以推动国家的战后重建进程。
阿拉比说,利比亚的过去不会复返了,利比亚各种政治力量应保持团结统一,建设符合人民意愿的未来利比亚,维护利比亚独立、统一、安全和稳定。
阿盟将致力于在今后的政治过渡期帮助利比亚人民。
联合国秘书长利比亚问题特别代表伊恩·马丁20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通过视频连线参加了联合国每日例行记者会。
马丁说,一旦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正式宣布全国解放,成立过渡政府和议会选举就将正式启动,这是建立一个民主、合法的国家政府和起草新宪法的基础。
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20日在比萨参加活动时对媒体说,卡扎菲的死亡代表着利比亚合上了悲剧的一页,希望利比亚人民能够建立一个自由而团结的新国家。
意大利外长弗拉蒂尼希望利比亚能朝着民主选举的方向前进。
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20日发表声明说,南非政府已注意到利比亚局势的最新进展,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应按照公布的路线图计划进行民主选举。
南非将同非洲联盟、联合国、阿拉伯国家联盟和伊斯兰会议组织密切合作,支持“全国过渡委员会”和利比亚人民重建国家,希望利比亚在民主建设、政治和社会经济方面发生变化。
加拿大总理哈珀20日在渥太华对新闻媒体说,加拿大希望利比亚人民能实现和平与和解,并期待着与利比亚进行合作。
埃及政府当天表示,希望利比亚人民在卡扎菲死后会开启新的篇章,重建国家,埃及已准备好提供帮助,并愿意为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建立自由民主的体制、实现人民期望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
捷克外交部20日发表声明,希望利比亚开始新的和平发展之路。
捷克认为,利比亚执政当局现在应该开始必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
保加利亚外交部长尼古拉·姆拉德诺夫20日晚发表声明,呼吁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和所有利比亚人民要尽全力实现民族和解,愈治所有创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