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太阳能电池_-_太阳能_(PPT)

合集下载

《有机太阳能电池》课件

《有机太阳能电池》课件

当前研究
重点在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 性,以及探索新型有机材料和结构 。
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机太阳能 电池有望在可穿戴设备、便携式电 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0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材料
电子给体材料
电子给体材料是用于吸收太阳光并将电子转移到受体材料的有机材料。常见的电子 给体材料包括聚合物和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
工作原理
光吸收
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有机材料能够吸收 太阳光。
激子产生
吸收的光能转化为激子,即电子-空穴 对。
激子分离与传输
激子在有机材料中分离并向电极传输。
电极收集
传输的电子和空穴分别被阴极和阳极收 集,形成电流。
历史与发展
起源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始于20世纪 70年代。
早期研究
主要集中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 导电聚合物太阳能电池。Βιβλιοθήκη 未来发展与挑战01
02
03
04
技术创新
随着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的进 步,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 稳定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降低成本
通过规模化生产和优化工艺, 降低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 本,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
环境影响
关注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废弃处 理和循环再利用,减少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
并网与储能
解决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并网控 制和储能技术问题,提高其在 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稳定性。
水。
活性层制备
03
共混法
交替堆叠法
热聚合法
将给体和受体材料混合在一起形成活性层 ,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将给体和受体材料交替堆叠形成多层结构 ,可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在高能辐射或加热条件下使聚合物材料形 成微晶或高分子链聚集态,具有较高的光 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课件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课件
特点
具有轻便、可弯曲、可穿戴、可 印刷等优点,同时有机材料来源 广泛,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 产。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当太阳光照射到有机材 料上时,光子能量被吸收并传递给电子,电子从束缚态跃迁至自由态,形成电流 。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指光子照射在物质上时,物质吸收光子能量并释放电子的现象。在有 机柔性太阳能电池中,有机半导体材料作为光敏剂吸收太阳光,产生电子-空穴 对,电子和空穴在电场的作用下分离,形成光电流。
光电性能
光电转换效率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 效率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主要 受到材料、结构、工艺等因素的
影响。
光谱响应范围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光谱响应范 围越宽,其光电转换效率越高,能 够吸收更多的太阳光。
光照稳定性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在光照下的稳 定性也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能够 保证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性能的 稳定。
02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的材料
有机半导体材料
有机半导体材料是柔性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轻便、可弯曲和可折 叠的特性,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和结构的电池设计。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种类繁多,包括共轭高分子、聚合物、小分子等,它们可以通过 不同的合成方法获得。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性能与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密切相关,因此选择 合适的有机半导体材料是制造高性能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关键。
金属电极材料
金属电极材料在有机柔性太阳能 电池中起到导电的作用,它们需 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可弯曲
性。
常用的金属电极材料包括铜、银 、铝等,这些金属材料具有较高 的导电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满足
柔性太阳能电池的需求。

光伏材料与器件 有机薄膜太阳电池PPT课件

光伏材料与器件 有机薄膜太阳电池PPT课件
✓ 材料迁移率低,高体电阻,从而导致能量转换率低。 ✓ 材料稳定,耐久性不够好,电池寿命短。
相对于制造无机电池的高昂代价来讲,有 机太阳能的研究仍旧有很强大的生命力。
➢OPV 简介
有机材料
• van de Waals 力
无机材料
• 共价键+离子键

没有自由载流子或者很少,因为材料 中的缺陷和杂质

有机薄膜晶体管组件(OTFT)
Source
Au Drain
Pentacene Thermal oxide SiO2
Gate: n+-Si substrate
Source
Au Drain
Tetracene Cross-linked PVP
ITO Gate Glass
PEDOT
印刷式柔性有机IC
OLED显示器优势
1. Acene系列: Pentacene, Tetracene, Pentacene Precursor ……
2. PTCDA系列: PTCDI, PTCBI ……
3. C60系列: PCBM ……
4. Polymer系列: P3HT, P3OT ……
导电聚合物的应用
✓ PLED和PSC的ITO电极修饰层(PEDOT,PAn等) ✓ 聚合物光伏电池(PTh和PPV衍生物等) ✓ 场效应晶体管(FET)半导体材料(PTh衍生物) ✓ 聚合物发光器件(LED&LEC,PPV和PF等) ✓ 化学电源的电极材料 ✓ 修饰电极和酶电极 ✓ 电色显示 ✓ 固体电容器 ✓ 防静电和防腐蚀材料(聚苯胺等) ✓ 微波吸收(隐身材料)
载流子传输层 载流子传输层有时候也是同时作为作用层和电极修饰层的,
他对载流子的收集性能很重要。 ➢ 激子阻挡层(BCP) ➢ LiF ➢ PEDOT:PSS ➢ 碳纳米管 影响:短路电流,填充因子

《有机太阳能电池》PPT课件

《有机太阳能电池》PPT课件

2.有机太阳能电池机理介绍
2.1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基本物理过程:
光的吸收和激子的产生: 光被有机材料吸收后激发有机分 子从而产生激子。
激子的扩散和解离: 通常激子可以被电场、杂质和适 当的界面所解离。
载流子的收集:由于有机太阳能电 池器件的厚度很薄,两个电极的功 函数差值建立起来的电场较强, 可以较为有效地分离自由载流子
聚合物材料:太阳能电池上应用的聚合物首先必须是导电高分子,并 且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都对聚合物材料的光电特性有较大影响。 导电性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是含有大的π电子共扼体系,而聚合物材 料的分子量影响着共扼体系的程度。材料的凝聚状态(非晶和结晶)、结 晶度、晶面取向和结晶形态都会对器件光电流的大小有影响。主要的聚 合物材料有聚对苯乙烯(PPv)、聚苯胺(队Nl)和聚唆吩(PTh)以及它们的 衍生物等。
3.3体异质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
物 MEH一PPv和富勒烯(C00)的衍 生物PCBM按一定的比例掺杂制 成体异质结结构,由于两种材料 互相掺杂,掺杂尺寸在几个至几 十纳米之间,这样,在掺杂层内 任何一处形成的激子都可以在其 扩散长度之内到达界面处分离 形成电荷,因而可以获得极高的 激子分离效率。
2005年,A.J.Heeger等人采用在制备电极后再对器件进行热退火处理的方法有 效地提高了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使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5%。
之后,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到5.4%左右。
今年7月,由德国的Heliatek公司,巴斯夫公司和德累斯顿大学应用研究所光物理 联合研发的叠层有机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打破了此前5.4%的世界记录,将记录提 高为5.9%。并且该研究项目研究工作将持续到2011年6月。
有机材料合成成本低、功能易于调制、柔韧 性及成膜性都较好;.

太阳能电池优秀课件

太阳能电池优秀课件

2 、光电导效应
电子能量
在光线作用下,电子吸收光
子能量从束缚状态过渡到自由
hv
状态,而引起材料电导率的变
导带 Eg
价带
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光电导效
应。
当光照射到半导体光电导材料上时,若光辐
射能量足够强,材料价带上的电子将被激发到导
带,从而使材料中的自由载流子增加,致使材料
的电导变大。
光电导产生的条件
6、温度效应
太阳能电池用半导体的禁带 宽度的温度系数为负,随温度 上升带隙变窄,会使短路电流 略有上升,但同时会使I0增加, Voc下降。
综合所有参数,转换效率随 温度上升而下降。
7、辐照效应 作为卫星和飞船的电源,太阳电池必然暴露
在外层空间的高能粒子的辐照下。高能粒子 辐照时通过与晶格原子的碰撞,将能量传给 晶格,当传递的能量大于某一阈值时,便使 晶格原子发生位移,产生晶格缺陷。这些缺 陷将起复合中心的作用,从而降低少子寿命。 大量研究工作表明,寿命参数对辐照缺陷最 为灵敏,也正因为辐照影响了寿命值,从而 使太阳电池性能下降。
理想情况下的效率
舍弃太阳光中波长大于长波限的光 谱,在理想情况下,能量大于禁带宽 度的光子全部被材料吸收形成光电流, 显然,最大短路电流Isc仅与材料的带隙 有关。
理想情况下Voc为:
Voc
kT q
ln
I ph I0
1
式中Iph为光生电流,I0为二 极管饱和电流:
I0
A
qDn
n2 i
LN nA
图一
将表面制成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以减少光的反射 量。
将金属电极埋入基板中,以减少串联电阻。(图二)
图二
减少背电极与硅的接触面积,以减少因金属与硅的 接合处引入的缺陷, (图三)

有机太阳能电池

有机太阳能电池

空穴传输层
电子传输层
选择合适的电子传输材料,如金属氧化物或 聚合物。
选择合适的空穴传输材料,如聚合物或有机 盐。
02
01
电极
选择导电性能良好的电极材料,如ITO或金 属。
04
03
活性层制备
溶液浇铸法
01
将活性物质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将其涂布在电极上,通
过蒸发溶剂形成薄膜。
真空蒸镀法
02
在真空条件下,将活性物质加热蒸发并沉积在电极上形成薄膜。
D
05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
光伏发电
分布式能源
有机太阳能电池可应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为家庭、企业等提供可再生能 源,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建筑集成
有机太阳能电池可以集成到建筑设计中,作为建筑材料的一部分,实现光伏发 电与建筑的一体化。
移动能源
电动汽车充电
有机太阳能电池可为电动汽车提供补充能源,实现边行驶边充电,延长电动汽车 的续航里程。
有机太阳能电池
目录
• 有机太阳能电池简介 •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材料 •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 •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优势与挑战 •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
01 有机太阳能电池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有机材料 作为光电转换元件的太阳能电池。
特点
具有轻便、柔韧、可折叠、低成本等 优点,同时也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和稳定性。
喷墨打印法
03
使用喷墨打印技术将活性物质溶液按需打印在电极上,形成薄
膜。
器件组装
将制备好的活性层与其他传输层和电极进行有序叠加,形成完整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
注意确保各层之间的紧密接触和有序叠加,以提高器件的整体性能。

太阳能电池介绍ppt课件

太阳能电池介绍ppt课件
金属与半导体的区别: 金属的导带和价带重叠在一起,不存在禁带,在一切条件 下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半导体有一定的禁带宽度,价电子必须获得一定的能量 (>Eg)“激发”到导带才具有导电能力。激发的能量可以 是热或光的作用。 常温下,每立方厘米的硅晶体,导带上约有l010个电子, 每立方厘米的导体晶体的导带中约有1022个电子。 绝缘体禁带宽度远大于半导体,常温下激发到导带上的电 子非常少,固其电导率很低 。
3.1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
硅晶体和所有的晶体都是由原子(或离子、分子)在空间按 一定规则排列而成。这种对称的、有规则的排列叫做晶体 的晶格。一块晶体如果从头到尾都按一种方向重复排列, 即长程有序,就称其为单晶体。在硅晶体中,每个硅原子 近邻有四个硅原子,每两个相邻原子之间有一对电子,它 们与两个相邻原子核都有相互作用,称为共价键。正是靠 共价键的作用,使硅原子紧紧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晶体。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3.1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
8.载流子的输运 半导体中存在能够导电的自由电子和空穴,这些载流子 有两种输运方式:漂移运动和扩散运动。 载流子在热平衡时作不规则的热运动,与晶格、杂质、 缺陷发生碰撞,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平均位移等于零,这 种现象叫做散射。散射不会形成电流。 半导体中载流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按照一定方向的 运动称为漂移运动。外界电场的存在使载流子作定向的漂 移运动,并形成电流。 扩散运动是半导体在因外加因素使载流子浓度不均匀而 引起的载流子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的迁移运动。 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不同,它不是由于电场力的作用产 生的,而是由于载流子浓度差的引起的。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课件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课件

03
电荷收集
自由电子和自由空穴被电极收集,从而形成电路中的电 压,最终实现光能到电能的转换。
应用领域与前景
应用领域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可以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移动电源、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满足各种曲面和不规则 表面的供电需求。
前景
随着人们对于移动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环保意识的加强,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轻便、 环保的新型能源转换技术,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 低,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的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展。
讨论与改进方向
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 可能的原因,提出改进方 案和未来研究方向。
实验报告与总结评估
实验报告内容
包括实验目的、原理、设备、步骤、结果、分析讨论等部分。
总结评估
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评估实验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为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1.谢谢聆 听
溶液加工技术是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常用的制造技术之一。它通过将光伏材料和 电极材料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形成溶液,然后采用旋涂、喷涂等方法将溶液涂 布在基底上,再通过干燥、退火等步骤得到太阳能电池器件。
卷对卷制造技术
卷对卷制造技术是一种高速、大规模的制造技术,适用于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的 批量生产。它采用连续的卷材作为基底,通过连续涂布、干燥、切割等工艺步骤, 实现太阳能电池的高效制造。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实验与实 践
05
实验设备与方法
设备介绍
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实验需要使用光谱响应测量系统、电化 学工作站、太阳能模拟器等专业设备。
方法概述
实验采用溶液法、真空蒸镀法等方法制备有机柔性太阳能电 池,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2
目前效率比较高的两种电池所用的结构: 2007《science》发表的,是当时的世界记录6.5% 2009年4月26日《nature photonics》上的高效单结电池 分类 有机太阳能按照结构和机理大致分为以 下几种类型。 有机肖特基 有机异质结 有机体异质结 染料敏化 染料敏化太阳能 示意图 体异质结太阳能电 池内部结构 性能的改善 器件结构 退火工艺 成膜工艺 新分子的采用和分子改造 载流子传输层 电极的 改进 结构的改进 肖特基 异质结 体异质结 改进体异质结 粒子阻挡层、复合层 退火工艺 退火的应用允许材料进行重新的组织形成一定 的晶态和良好的双联通结构,进 而改善迁移率, 改进器件性能。 温度 时间 影响:短路电流,填充因子(串联,并 联电阻), 开路电压,响应波段。 成膜工艺 有机器件一般采用真空蒸镀的方式来沉积薄膜, 当然对于大分子最常用的是旋 涂,溅射由于粒子 能量较大不宜用来直接在有机物上镀膜。 成分比例 厚度 溶剂 影 响: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填充因子 新分子的采用和分子改造 不同物质的特性不同因而对器件的影响是很 大的,目前来看最有希望的便是富 勒烯衍生物作 为受体的电池,当然人们还在需求新的途径。 改造富勒烯系列分子 液晶分子(自组织) 双区分子的合成(自组织,引入C 双 区分子的合成(自组织,引入C60) 这种工作对性能的影响是源于物质本性的。 载流子传输层 载流子传输层有时候也是同时作为作用 层和电极修饰层的,他对载流子的收集 性 能很重要。 激子阻挡层(BCP) 激子阻挡层(BCP) LiF PEDOT: PEDOT:PSS 碳 纳米管 影响:短路电流,填充因子 电极的改进 清洗(HCl等) 清洗(HCl等) 紫外臭氧处理 PEDOT: PEDOT:PSS ITO的替代 (PEDOT:PSS、碳纳米管) ITO的替代(PEDOT:PSS、碳纳米管) LiF 影响:短路电 流,填充因子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优点和不足 有机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池, 以其独有的特点,不断的吸引着更多的 人 投入到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中来。其发 展速度之快也得益于其独有的优点和特 性。 化合物分子可设计性 材料轻便 制造加工成本低 样式多样化 便于制造大面积柔 性电池 当然目前来看有机太阳能器件仍有不少缺点 材料迁移率低,高体电阻,从而导 致能量 转换率低。 材料稳定,耐久性不够好,电池寿命短。 当然从目前世界上有机 太阳能研究的状 况来看虽然存在这些缺点,但是相对于制 造无机电池的高昂代价来 讲,无机太阳能 的研究仍旧有很强大的生命力。 有机太阳能的研究现状 当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 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 会 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 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 力。 而太阳能电池便是一个很好的应用。 无机:这种无机原料太阳能电池造价昂贵, 因而与其他一些能源发电比起来缺乏竞争 力 。(纵然如此研究者也不在少数) 纵然如此研究者也不在少数) 有机:未来太阳能电池的主流发展方向强调 的是更轻便、更灵活,最重要的是,更便宜 的是更轻便、更灵活,最重要的是
D* A D A* 光致电子转移: D*+A——D D*+A——D++A- D* A D+ A- D+A*——D D+A*——D++A- D A* D+ A- 激子太阳能器件就是基于不同材料之间的能量和电 子转移来实现太阳能到电能 的转换的。 器件结构和性能改善 器件基本结构: 其他常见结构:
本文由sdjnqu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 查看。 2009.12.22 有机太阳能电池 景广华 提纲 太阳能电池的定义 太阳能电池的种类 有机太阳能电池简介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 优势和不足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现状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前景 太阳能电池的定义 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础和 核心,是一种利用光生伏打效应把光能 转 变为电能的器件。用适当的光照在上边之 后器件两端会产生电动势。 典型的太阳 电池是一个p-n结半导体二极管。 ◆ p-n结的形成过程 ◆光生载流子-电子/空穴对 的产生 ◆ “光生电压”及“光生电流”的产生 太阳电池 p-n结 “光生载流子” 的产生 “光生电压”的产生 光子把电子从价带(束缚)激发到导带(自 自由电子和空穴扩散进入p-n结,n-p 由),并在价带内留下一个/空穴(自由)- 结作用下,分别在n区和p区形成电子 产生 了自由电子-空穴对 和空穴的积累 太阳能电池的种类 结构分类 同质结(si) 同质结(si) 异质结(砷化铝钾-砷化镓异质结) 异质结(砷 化铝钾-砷化镓异质结) 肖特基(ms电池) 肖特基(ms电池)现在发展成 mos电池 mos电 池 材料分类 硅太阳能 无机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硫化镉无机化合物半导体太阳能 (硫化镉-硫化亚铜, 砷化镓等) 砷化镓等) 敏化纳米晶太阳能(染料敏化太阳能) 敏 化纳米晶太阳能(染料敏化太阳能) 机化合物太阳能 以酞菁 等等为集体材料制 成的 太阳能(小分子有机物太阳能) 成的太阳能(小分子有机物太阳能) 塑料太阳能(高分子 多聚物太阳能) 塑料太阳能(高分子多聚物太阳能) 光电转换机理分类 传统(光照直接产生电子空穴对) 传统(光照直接产生电子空 穴对) 激子( 激子(光照产生的是激子,有机小分子,染 料,多聚物) 料,多聚物) 材料种类 有机太阳能电池简介 广泛的讲有机太阳能电池主要是利用 有机小分子或有机高聚物来直接或间接将 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器件。 有机太阳能电池发展简史 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正在进行研究 的新型电池。有 机太阳能电池这个概念貌 似很新,但其实它的历史也不短——跟硅 似很新,但其实 它的历史也不短——跟硅 基太阳能电池的历史差不多 。 第一个有机光电转化器件是 由Kearns 第一个有机光电转化器件是由Kearns 和Calvin在1958年制备的,其主要材 料为 Calvin在1958年制备的,其主要材料为 镁酞菁(MgPc)染料,染料层夹在两个功 函 镁酞菁(MgPc)染料,染料层夹在两个功函 数不同的电极之间。在那个器件上,他 们 观测到了200 mV的开路电压,光电转化效 观测到了200 mV的开路电压,光电转化 效 率低得让人都不好意思提 。 1986年,柯达公司的邓青云博士. 1986年,柯达公司的邓青云博士. 光电转化 效率达到1 效率达到1%左右。时至今日这种双层膜异质结的 结构仍然是有机太阳能 电池研究的重点之一。 1992年,土耳其人Sariciftci发现,激发态的 1992年,土耳 其人Sariciftci发现,激发态的 电子能极快地从有机半导体分子注入到C60分子 电子 能极快地从有机半导体分子注入到C60分子 而反向的过程却要慢得多1993年,Sarici ftci在此 而反向的过程却要慢得多1993年,Sariciftci在此 发现的基础上制成PPV/ C60双层膜异质结太阳能 发现的基础上制成PPV/C60双层膜异质结太阳能 电池。此后 ,以C60为电子受体的双层膜异质结 电池。此后,以C60为电子受体的双层膜异质结
page 3
,更便宜 因而目前 有机太阳能的现状是:研究机 有机太阳能的现状是:研究机 构 纷纷投身研究有机太阳能,企业也纷纷涉 足有机太阳能。 下面介绍的是近两年研究 机构和企业的动 态和研究现状: 2007 《Science》Alan J. Heeger等 “使有机薄 Science》 Heeger等 膜太阳 能电池的单元转换效率达到了全球最高 ――6.5%”。 ――6.5%”。 结构:级联结 构 结构:级联结构 关键:在两个太阳能电池单元之间夹了一层 关键:在两个太阳能 电池单元之间夹了一层 TiOxI (钛氧化物材料) (钛氧化物材料) p型:PEDOT:PSS, PEDOT:PSS, n型:PCBM与PCPDTBT的混合材料(750~ PCBM与PCPDTBT的混合材料(750 ~ 800nm) PC70BM与P3HT的混合材料(500nm PC70BM与P3HT的混合材料(500nm ) 2009 《Nature Photonics》韩国光州科学技 Photonics》 术学院(GIST)宣布, 将单结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 术学院(GIST)宣布,将单结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 的单元 转换效率提高到了6.1%。(2007级联6.5 的单元转换效率提高到了6.1%。(2007级联 6.5 %。) %。) 结构:单结、Bulk Hetero结构 结构:单结、Bulk Hetero结构 P型 :PCDTBT n型:PC70BM 特点:开放电压较大(425~575nm时,内部 特点:开放电压较 大(425~575nm时,内部 量子效率高达90%。) 量子效率高达90%。) 三菱化学开发出了4.5%的转换效率的电池。 三菱化学开发出了4.5%的转换效 率的电池。 P型: P3HT N型:富勒烯衍生物 目标:今后力争2010年度达到10%,并 于2015年 目标:今后力争2010年度达到10%,并于2015年 使模块转换效率为15% 使 模块转换效率为15%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实现实用 化 大阪大学(2008年 大阪大学(2008年3月27~30日)成功开发出了单元 27~30日 转换效率高达5.3%的有机固体太阳能电池。 转换效率高达5.3%的有机固体太阳能电 池。 关键:纯度极高的C60(7个九)结晶实现的( 关键:纯度极高的C60(7个九)结晶实 现的(仅通过这两 点便将单元效率由原来的2.5%提高到了5.3%的全球 点便将单元效 率由原来的2.5%提高到了5.3%的全球 最高水平) 最高水平) 结构:ITO(透明电极) /H2Pc/i层/C60/NTCDA/Ag(电极) 结构:ITO(透明电极)/H2Pc/i层/C60/NTCDA/Ag(电极 ) Bulk Hetero结构 Hetero结构 Konarka科技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Power Konarka科技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 “Power Plastic “(Konarka在其所在地) “(Konarka在其所在地)美国波士顿的屋顶 上安装了基本相同 的太阳能电池,1 后其性能几乎没有下降。多数看法认 的太阳能 电池,1年后其性能几乎没有下降。多数看法认 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封装必须使用玻 璃或非常昂贵的薄膜, 与此相反,我们利用市售廉价材料制造出的柔性太阳能电 池 模块却具有如此之高的耐久性,是了不起的成果 池模块却具有如此之高的耐久性,是 了不起的成果 ” 英国风险(G24i企业G24 英国风险(G24i企业G24 Innovations )已从2007年10 ) 已从2007年 月起采用卷对卷式印刷技术以25MW/年的规模开始 月起采用卷对卷式印刷 技术以25MW/年的规模开始 量产柔性色素増 量产柔性色素増感型太阳能电池模块。产 品已于 2008年上市。充电器的价格为20~40美元。 2008年上市。充电器的价格为20 ~40美元。 东丽在2009年 月,通过新开发p 施主) 东丽在2009年3月,通过新开发p型(施主 )有机 半导体材料,使转换效率达到了5.5%。 半导体材料,使转换效率达到了5.5% 。 该p型有机半导体材料的要点为两个方面: (1)通过加大与n型(受主)有机半导体材 料的能级(空 (1)通过加大与n 受主)有机半导体材料的能级( 间电位)差,实现了约1 V的高开路电压; 间电位)差,实现了约1V的高开路电压; (2)通过涂覆与n型半导体 材料的分散混合液形成pn (2)通过涂覆与n型半导体材料的分散混合液形成pn 结时, 能够扩大单位体积中pn结界面的表面积。该 结时,能够扩大单位体积中pn结界面的表 面积。该 公司将力争在2015年前使转换效率达到7 公司将力争在2015年前使转换效率 达到7%。 大日本印刷于2009年 大日本印刷于2009年6月宣布, 5cm见方单元的 5cm见方单 元的 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4 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4%以上 特点:安装辅助电极使有机 薄膜太阳能电池。 特点:安装辅助电极使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 目标:2012年度开 始样品供货有机薄膜太阳能电 目标:2012年度开始样品供货有机薄膜太阳能电 池, 2015年度之前达到实用水平。此外还将研究基 池,2015年度之前达到实用水平。此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