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格发育检查评价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整理)世界卫生组织0-6岁儿童体格心智发育评价标准.

(整理)世界卫生组织0-6岁儿童体格心智发育评价标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大运动
1个月俯卧时能稍稍把头抬离床面瞬间。

2个月俯卧时能将头抬离床面,与床面呈45角
3个月抱直时头稳定,双腿空踢有劲。

4个月俯卧时头与床面呈90,眼能朝前看。

5个月独坐时头身前倾,用双手撑住床面。

6个月从仰卧位置能翻成俯卧位置。

7个月独坐自如,双手能玩东西,扶双腕能站立。

8个月双手扶物能自己站住,俯卧时能原地打转,试图爬行。

9个月会爬向前,吃力,腹部紧贴床面,拉双手会迈步走(成人用劲)。

10个月拉住栏杆自己会站起来,扶物可慢慢巡走。

11个月扶物可下蹲取物,独走自如。

12个月独站很稳,牵一手可走。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小儿体格发育的评价技术规范

小儿体格发育的评价技术规范

小儿体格发育的评价技术规范体格发育评价包括体格的发育水平、生长速度及身体匀称度三个方面。

【常用指标和参数】(1)常用指标常用指标为体重、身高(长)、坐高、头围、胸围和上臂围。

有时为了判断营养状况及骨骼发育,还要测量皮下脂肪,上、下部量及指距。

(2)常用参数①年龄别体重:用于评价个体或群体的营养及发育状况。

它对近期营养状况变化较敏感。

②年龄别身高:适用于远期营养状况的监测,身高的变化在短期内不易被观察到,如果身高增长速度明显落后,反映慢性营养不足或长期营养不足而造成的生长迟缓。

③身高别体重:即每厘米身高的标准体重,是判断近期营养状况的常用参数。

应用这个指标可避免对瘦高和矮胖体型的错误判断;对实际年龄不明的儿童,也可用以判断其营养状况。

【评价方法】(1)单项指标评价常用体重、身高、上臂围指标进行评价。

①均值离差法:以均值()为基值,以标准差(S)为离散值±Is包含68.3%的总体,±2$包含95.4%,±3s包含总体的99.7机根据离差范围的不同分成三等、五等或六等级进行评价。

②百分位数评价法:百分位数法就是把某一组变量从小到大按顺序排开并计算出某百分位的相应数值,通常以第3,10,25,50,75,90,97七个百分位数(P)来表示。

P3代表第3百分位数值(相当于离差法的均值减2个标准差),P97代表第97百分位数值(相当于离差法的均值加2个标准差)。

从P3到P97包括全部样本的95%,P50为中位数。

当变量值的分布呈非正态分布时,百分位数比离差法更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2)多项指标综合评价①多项指标综合评价法:近年来的实际工作中,常用WHo推荐的“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和“身高别体重”三项指标综合评价小儿的营养状况,既可反映近期营养状况的变化,又可同时反映出远期营养状况。

此评价法可以对小儿的营养状况和体型作出判断,也可进行纵向观察,是一种较合理的体格评价方法。

儿童体格发育检查和评价技术规范

儿童体格发育检查和评价技术规范

儿童体格发育检查和评价技术规范一、体格发育检查1、一般状况(1)询问婴幼儿的喂养,大小便、睡眠等(2)观察小儿营养状况、神志、表情、反应、皮肤颜色、体位、行走姿势和孩子的语言能力。

2、一般测量(1)体温:腋下测温法(2)呼吸、脉搏:在小儿安静时进行。

呼吸频率可通过听诊或观察腹部起伏;脉搏最好检查股动脉或通过心脏听诊来检测。

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数/分)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数/分)(3)血压:根据年龄选择袖带,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1/2~2/3。

正常值:收缩压(mmhHg)=80+(年龄×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3、皮肤和皮下组织:注意有无红臀、湿疹、褶烂及破损,有无黄疸、苍白、皮疹或瘀点。

触摸皮肤弹性、皮下组织及脂肪的厚度。

4、淋巴结大小、数目、活动度、质地、有无粘连或压痛。

部位:颈部、耳后、枕部、腹股沟5、头部(1)头颅:大小形态、骨缝、前囟大小及紧张度、毛发有否枕秃、颅骨有否软化、乒乓感等。

(2)面部:有无唐氏面容。

(3) 眼、耳、鼻有无分泌物,炎症,沙眼等。

(4) 口腔:有无溃疡、鹅口疮,舌系带是否过短,咽部扁桃体有否红肿,有无龋齿。

6、颈部:有无斜颈、短颈;有无颈肌张力增高或迟缓。

7、胸部:检查胸廓有无畸形、肋外翻、串珠、鸡胸、赫氏沟等,以及心肺部听诊。

8、腹部:有无脐疝、腹块、压痛,肝、脾触诊。

9、髋部与臀部:注意有否髋关节脱位(外展试验,臀纹对称情况)。

10、四肢:注意有否畸形,多指,有否手镯,脚镯,“O”形腿,“X”形腿等。

手掌是否“通贯掌”。

11、生殖器:注意有无畸形,疝气,鞘膜积液,隐睾等。

二、体格评价小儿体格发育水平采用WHO参考值和《2005年中国儿童生长标准》,评价采用三项指标综合评价法,即根据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三项指标,对小儿的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目的:了解个体或群体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并对部分体格生长发生偏离的儿童,采取干预措施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标题: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引言概述: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是评估儿童身体生长和发育状况的重要方法,对儿童的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儿童的生长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其健康成长。

本文将从身高、体重、头围、生长曲线和营养状况等方面介绍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的相关内容。

一、身高的评估1.1 测量方法:儿童身高的测量一般采用身高尺和测量仪器进行,要求儿童站直、头部贴近测量仪器,双脚并拢,身体挺直。

1.2 正常范围: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参照相应的生长曲线,可以判断儿童的身高是否正常。

1.3 异常情况:如果儿童身高明显偏离正常范围,可能存在生长发育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评估。

二、体重的评估2.1 测量方法:儿童体重的测量一般采用体重秤进行,要求儿童脱去外衣,站在秤上,保持平衡。

2.2 正常范围: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参照相应的生长曲线,可以判断儿童的体重是否正常。

2.3 异常情况:如果儿童体重明显偏离正常范围,可能存在营养不良或肥胖问题,需要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三、头围的评估3.1 测量方法:儿童头围的测量一般采用软尺进行,要求围绕头部最宽的部位进行测量。

3.2 正常范围: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参照相应的生长曲线,可以判断儿童的头围是否正常。

3.3 异常情况:如果儿童头围明显偏离正常范围,可能存在颅内压增高或颅内疾病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四、生长曲线的评估4.1 概念介绍:生长曲线是根据大量儿童的生长数据绘制的曲线,可以反映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

4.2 应用意义:通过对比儿童的生长曲线,可以及时发现生长问题,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4.3 注意事项:在进行生长曲线评估时,要考虑儿童的生长环境、遗传因素等因素,综合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五、营养状况的评估5.1 评估方法:营养状况的评估一般包括身高体重指数、体脂肪含量等指标。

5.2 正常范围: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参照相应的营养评估标准,可以判断儿童的营养状况是否正常。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检查、评价与管理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检查、评价与管理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检查、评价和管理
(3)匀称程度:是对体格生长指标之间关 系的评价。
① 体形匀称度 ② 身材匀称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检查、评价和管理
第二节 儿童生长偏离和障碍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检查、评价和管理
生长是反应儿童健康状况、营养和遗传背景的敏感指标。 生长受控于遗传、营养、神经内分泌和环境四大因素。除了考虑这四大因 素,还应注意生长呈连续和不均衡性特征。2岁内以营养调控为主,越小 越甚,生长速度每年少于7cm为异常。2岁以后以促生长激素轴调控为主, 生长速度每年少于4cm为缓慢。
二、体格生长评价
(一)体格测量 1、体重 1月~6岁儿童用最大载重为50kg的杠杆式儿童秤 ,准确读数不超过50g。 使用前检查准确度,要求误差不超过0.05kg ,采用标准重量的砝码检 查(范围是3kg,5kg,10kg,20kg)。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检查、评价和管理
1、体重 每天测量前应将体重计平稳放在地上,查看底踏板 下的挂钩是否连接好,使用前校正磅或仰卧位,测量者位于儿童右侧或 前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处,经枕骨粗 隆及左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读至0.1cm。长发者应先将头发在软尺 经过处向上下分开,使软尺紧贴头皮,以免影响准确性。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检查、评价和管理
4、胸围:3岁以下小儿取卧位或立位,3岁以上取立位,不要取坐位。被 测量者处于平静状态,两手自然下垂,两眼平视。测量者立于其前方或 右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被测者胸前乳头下缘,右手拉软尺 使其绕经右侧后背以两肩胛骨下角下缘为准。经左侧面回至零点,各处 软尺轻轻接触皮肤(1岁以下皮下脂肪松厚者宜稍紧),取平静呼、吸气 时的中间读数至0.1cm。
于正常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者。 儿童生长迟缓是长期慢性营养不良的结果。对于5岁以下儿童降低生 长迟缓率的关键是改善营养状况。

育儿知识:儿童体格发育专项技术规范 骨化中心的发育

育儿知识:儿童体格发育专项技术规范 骨化中心的发育

骨化中心的发育
正常小儿骨化中心按年龄出现,并按年龄融合。

通过X线检查身体各部的骨化中心出现时间、数目及骨骺部融合的情况,可测量骨骼的发育年龄。

骨龄反映小儿发育成熟度,在临床判断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腕部是骨龄检查常选的部位。

正常小儿于出生5-6个月出现头骨及钩骨,2-3岁出现三角骨,4-6岁出现月骨及大、小多角骨。

桡骨远端的成骨中心于6-7个月时出现,尺骨远端的到6-8岁时才出现。

9-13岁出现豆状骨,腕部骨化中心出齐的数目为10个,故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约为其岁数加1。

出生后4个月内,腕骨骨化中心尚未现,而股骨远端骨化中心在出生时已形成。

如怀疑小婴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可检查此骨化中心进行鉴别诊断。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资料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资料

2、身高
3岁以上身高计测量,使用前检查身高计 的立柱与底板台是否固定牢靠,底板台 是否放置平稳,立柱与滑测板的位置是 否正确。用标准钢尺(2m长、精确到毫 米刻度)检查柱上的刻度是否准确,若 全长( 2m )和标准尺相差0.5cm以上则 不能使用。
3岁前小儿身长卧式测量时,应脱去帽、鞋、袜,穿单衣裤, 仰卧于量床中央,助手将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小儿面向 上,两耳在同一水平。测量者立于小儿右侧;左手握住小 儿两膝使腿伸直.右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双脚跟部,注意 量床两侧的读数应该一致,然后读刻度,记录到0.1cm。
3岁以上小儿立位身高测量时,应取立正姿势,两眼直视正前方, 胸部挺起,两臂自然下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60度,脚跟、 臀部与两肩胛间三个点同时靠着立柱,头部保持正中位置,使测 量板与头顶点接触,同时观察被测者姿势是否符合要求,再读测 量板垂直交于立柱上刻度的数字,记录至0.1cm。
3、头围 :被测量者取坐位、立位或仰卧 位,测量者位于儿童右侧或前方,用左 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眉弓 上缘处,经枕骨粗隆及左侧眉弓上缘回 至零点,读至0.1cm。长发者应先将头发 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分开,使软尺紧贴 头皮,以免影响准确性。
同时口服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
3)疗程:应在Hb值正常后继续补铁剂2个月,恢复机体储存铁水平。 (4)疗效标准
补铁剂2周后Hb值开始上升,4周后Hb应上升10~20g/L及以上。
(5)管理
1)随访和转诊:中度贫血儿童补充铁剂后 2~4周复查Hb,并了解服用铁的依从性,观 察疗效。经铁剂正规治疗1个月后无改善或 进行性加重,应及时经上级医疗保健机构会 诊或转诊治疗。重度贫血儿童应转至上级医 疗保健机构进一步诊治。
2)采用行为疗法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培 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儿童的体格发育与评估方法

儿童的体格发育与评估方法

儿童的体格发育与评估方法体格发育是指儿童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各个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儿童的体格发育与评估方法是了解和评估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预防疾病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儿童体格发育的重要指标和评估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儿童的体格发育指标在评估儿童的体格发育时,常用的指标有身高、体重、头围、胸围、BMI等。

身高是指垂直站立时头顶至足端的距离,是反映儿童生长情况的重要指标。

体重是指儿童体内的物质总量,是评估儿童体格发展的常用指标之一。

头围和胸围则是反映头部和胸部发育情况的指标,常用于评估婴幼儿的生长状况。

BMI(身体质量指数)则是根据儿童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得出,用于评估儿童的体脂肪含量和身体健康状况。

二、儿童体格发育的评估方法1.生理指标评估法生理指标评估法是通过测量和观察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指标,来判断其体格发育状况。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易于操作,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和学校等场合。

评估人员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和相应的生理发育标准,确定其身体发育是否正常。

2.运动评估法运动评估法通过观察和测试儿童的运动能力和体力水平,来评估其身体发育。

常用的运动评估项目有跑步速度、跳远距离、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等。

这些项目可以全面了解儿童的肌肉力量、协调性和耐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身体发育问题。

3.饮食评估法饮食评估法是通过调查和记录儿童的膳食结构和摄入量,来评估其营养状况和身体发育。

评估人员可以通过询问儿童的饮食习惯、记录食物的种类和摄入量等,判断其是否摄入了足够的营养物质,是否存在饮食不均衡和缺乏营养的问题。

4.心理评估法心理评估法通过观察和测量儿童的智力、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来评估其身体发育状况。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出儿童的认知发展、情绪稳定性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问题,有助于发现身体发育与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儿童体格发育评估的意义儿童的体格发育评估有助于及早发现体格发育异常和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技术规范
一、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观察儿童精神状态、面容、表情和步态。

2、皮肤:有无黄染、苍白、紫绀(口唇、指趾甲床)、皮疹、出血点、瘀斑、血管瘤,颈部、腋下、腹股沟部、臀
部等皮肤皱褶处有无潮红或糜烂。

3、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的大小、个数、质地、活
动度、有无压痛。

4、头颈部:有无方颅、颅骨软化,前囟大小及张力,
颅缝,有无特殊面容、颈部活动受限或颈部包块。

5、眼:外观有无异常,有无结膜充血和分泌物,眼球
有无震颤。

婴儿是否有注视、追视情况。

6、耳:外观有无异常,耳道有无异常分泌物。

7、鼻:外观有无异常,有无异常分泌物。

8、口腔:有无唇腭裂,口腔粘膜有无异常。

扁桃体是
否肿大,乳牙数、有无龋齿及龋齿数。

9、胸部:胸廓外形是否对称,有无漏斗胸、鸡胸、肋
骨串珠、肋软骨沟等,心脏听诊有无心律不齐及心脏杂音,
肺部呼吸音有无异常。

10、腹部:有无腹胀、疝、包块、触痛,检查肝脾大小。

11、外生殖器:有无畸形、阴囊水肿、包块,检查睾丸
位置及大小。

12、脊柱四肢:脊柱有无侧弯或后突,四肢是否对称、
有无畸形,有条件者可进行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筛查。

13、神经系统:四肢活动对称性、活动度和肌张力。

二、心理行为发育监测
婴幼儿每次进行健康检查时,需按照儿童生长发育监测
图的运动发育指标进行发育监测,定期了解儿童心理行为发
育情况,及时发现发育偏离儿童。

有条件地区可开展儿童心
理行为发育筛查。

三、健康评价
1.体格生长评价
(1)评价指标
体重/年龄、身长(身高)/年龄、头围/年龄、体重/身长(身高)和体质指数(BMI)/年龄。

(2)评价方法
1)数据表法
①离差法(标准差法)
以中位数(M)为基值加减标准差(SD)来评价体格生长,可采用五等级划分法和三等级划分法(表1)。

表1 等级划分法
等级<M-2SD M-2SD~M-1SD M±1SD M+1SD~M+2SD >M+2SD 五等级下中下中中上上三等级下中上
②百分位数法
将参照人群的第50百分位数(P50)为基准值,第3百分位数值相当于离差法的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第97百分位数值相当于离差法的中位数加2个标准差。

2)曲线图法
以儿童的年龄或身长(身高)为横坐标,以生长指标为
纵坐标,绘制成曲线图,从而能直观、快速地了解儿童的生
长情况,通过追踪观察可以清楚地看到生长趋势和变化情
况,及时发现生长偏离的现象。

描绘方法:以横坐标的年龄或身长(身高)点做一与横
坐标垂直的线,再以纵坐标的体重、身长(身高)、头围测量值或BMI值为点作与纵坐标垂直的线,两线相交点即为该
年龄儿童体重、身长(身高)、头围、BMI 在曲线图的位置
或水平,将连续多个体重、身长(身高)、头围、BMI的描绘点连线即获得该儿童体重、身长(身高)、头围、BMI生长轨迹或趋势。

(3)评价内容
1)生长水平:指个体儿童在同年龄同性别人群中所处
的位置,为该儿童生长的现况水平(表2)。

2)匀称度:包括体型匀称和身材匀称,通过体重/身长(身高)可反映儿童的体型和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表2)。

表2 生长水平和匀称度的评价
指标
测量值
评价百分位法标准差法
体重/年龄﹤P3 ﹤M-2SD 低体重身长(身高)/年龄﹤P3 ﹤M-2SD 生长迟缓
体重/身长(身高)
﹤P3 ﹤M-2SD 消瘦P85~P97 M+1SD~M+2SD 超重﹥P97 ≥M+2SD 肥胖
头围/年龄
﹤P3 ﹤M-2SD 过小
﹥P97 ﹥M+2SD 过大3)生长速度:将个体儿童不同年龄时点的测量值在生
长曲线图上描记并连接成一条曲线,与生长曲线图中的参照
曲线比较,即可判断该儿童在此段时间的生长速度是正常、
增长不良或过速。

纵向观察儿童生长速度可掌握个体儿童自
身的生长轨迹。

①正常增长:与参照曲线相比,儿童的自身生长曲线与
参照曲线平行上升即为正常增长。

②增长不良:与参照曲线相比,儿童的自身生长曲线上
升缓慢(增长不足:增长值为正数,但低于参照速度标准)、持平(不增:增长值为零)或下降(增长值为负数)。

③增长过速:与参照曲线相比,儿童的自身生长曲线上
升迅速(增长值超过参照速度标准)。

2.心理行为发育评价
采用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监测婴幼儿心理行为发育。


果某项运动发育指标至箭头右侧月龄仍未通过者,需进行心
理行为发育筛查或转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