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对成都发展的影响分析20页PPT

合集下载

年成都市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材料

年成都市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材料

3
加强产业协同发展
通过加强各产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提高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
加强市场需求开拓
扩大内需市场
通过加强市场营销、推广品牌等方式 ,扩大内需市场的需求和份额。
拓展国际市场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参加国际会展等 方式,拓展国际市场的需求和份额。
加强市场监管
通过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市场公平竞 争,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的健
企业竞争力强
成都市的部分企业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如华为、腾讯等知名企 业。
04 成都市经济发展挑战
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挑战
全球经济不稳定
01
全球贸易战、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对成都市的出口和投资带来
不确定性。
国内经济转型压力
02
中国经济正面临转型期,成都市需要适应新的发展模式和市场
需求。
产业结构调整
02 成都市经济发展现状
总体经济情况
经济增长稳定
成都市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经济发展 态势,GDP持续增长,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 强。
消费市场活跃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日益活跃,为 成都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投资环境改善
政府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了一批重大项 目落户成都,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年成都市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材料
2023-11-10
contents
目录
• 成都市经济发展背景 • 成都市经济发展现状 • 成都市经济发展优势 • 成都市经济发展挑战 • 成都市经济发展策略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成都市经济发展背景
成都市概况
成都市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位于四川盆地中心,是西南地区的经济、 文化和交通中心。

成渝经济区与北部湾经济区.ppt

成渝经济区与北部湾经济区.ppt
因此,作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重要跨国地域单元的 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发展,一时成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 区发展的热点。
2004年10月7、8日,温家宝总理对越南进行了正式访 问,中国和越南发表联合公报,同意在两国政府经贸合 作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专家组,积极探讨建设“两廊一圈” 的可行性。 2005年7月,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 问时,与胡锦涛主席就关于同意共同维护海上治安和渔 业生产秩序,尽快启动北部湾跨界油气构造勘采合作问 题上达成了一致。 2005年10月21日至11月2目,应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 孟和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的邀请,胡锦涛主席对越南进 行了正式友好访问。访问期间,中越两国政府和双方代 表公司签署了10多项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中越经济技 术合作协议、中国政府向越南提供优惠贷款框架协议等, 涉及电力、通信、化工运输等领域。
2009年10月2日四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一极一轴一区块” 建设推进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成渝经济区四川 部分“一极一轴一区块”的总体区域发展格局。这说明,成渝两 地近年来正逐步打破“分家”意识和行政壁垒,在经济发展的各 方面加强对接、整合,使成渝经济互融度进一步提高。
4、成渝经济区发展问题从区域合作层面上升到 国家战略层面(2009年底——)
3、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在各个层面全面推开 (2005年底-2009年)
2007年4月2日,川渝两省市进一步在成都签署了《关于推进川 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以及交通、旅游、工业等部门的 合作协议,确立进一步加强川渝联合与协作的总体框架。
2007年10月20日,川渝两省市相关部门和涉及区县,在四川省 广安市举行了“首届川渝毗邻地区合作互动工作座谈会”,签署 了《川渝毗邻地区合作互动框架协议》和《川渝毗邻地区合作互 动工作协调机制》合作文件,以及交通、旅游、工业等部门合作 协议、相关区县、相邻区域的次区域合作协议等。

成都市国家中心城市——空间格局与产业策略PPT幻灯片

成都市国家中心城市——空间格局与产业策略PPT幻灯片

7
2020/2/24
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要求
• 深度参与国际竞争, 提升国际竞争力。 突出服务国家现代 化建设大局的综合 能力。——国际融 入性、竞争性。
• 强化区域引领和辐 射带动作用。促进 国家中心城市与核 心城市群的协同一 体发展。
专栏:国家中心城市目标与指标(2030年)
功能 国际化经济、
交流中心
300-400 10000 国家级城市群
二、建设背景
(一)全球竞争视角
1.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竞争本质是城市尤其是核心城市的竞争
• 城市作为资源要素流转和配置的节点,在全球范围内结成为一个多极化、多层次的全球 城市网络体系,并且呈现愈发紧密的态势;核心城市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代表国家 参与全球竞争。
113

115
114

113
115

117
117

122
121

123
122

124
124
美国智—库“AT Kearney”每1隔25两年发布全球城市12指5 数(Global Cities
Index,GCI),包含5个领域的26个指标。
2020/2/24
核心城市承担与世界的经济、创新、文化、交通信息联系
• 一批新兴城市如南京、杭州、武汉、成都在各类排行中崭露头角。
香港 北京 上海 台北 广州 深圳 南京 天津 成都 武汉 大连 苏州 青岛 重庆 西安 杭州 哈尔滨 郑州 沈阳 东莞 泉州
2008年 5 12 20 34 52 54 — — — — — — — 59 — — — — — — —
2010年 5 15 21 39 57 62 — — — — — — — 65 — — — — — — —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研究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 解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研究成都市在不同地理经济环境下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等多方面内容。
研究方法
通过运用统计数据、GIS技术以及计量经济模型等多种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生物资源
成都市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森林、草地 、湿地等生态系统,为农业和生态保护提供了 重要的基础。
成都市经济地理特征
产业布局
01
成都市产业布局多元化,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
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交通枢纽
02
成都市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拥有铁路、公路、航空等
多种交通方式,交通便利。
04
成都市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成都市经济发展总体概述
成都市经济发展水平
2020年成都市GDP总量达到17716亿元,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经济增速
2020年成都市GDP增速为2.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成都市产业结构
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同时第一、二产业稳步发展。
成都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分析
3
进一步深化对成都市产业结构、区域合作、绿 色发展和改革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提出更具前 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07
结论与总结
研究主要发现与结论
成都市经济发展受到地理位置和经济 环境的影响。
成都市的地理经济环境具有优势,但也面 临一些挑战。
成都市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创 新能力,加强区域合作,以实现可 持续发展。
城市功能分区
03
成都市的城市功能分区规划合理,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课件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课件
32
. 成都地势低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捷、城镇 密度相对较大,为城市的聚集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自然 条件和经济条件。成都与西部其他城市最大的区别就是 有一个自己的“洲”—成都平原,成都平原孕育出成都这 块“宝石”,这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成都有望成为西 部地区开发中见效最快、最具有扩张能力和感召能力的
23
. 成都市以占全省约14%的人口,贡献了约占全省30% 以上的GDP;
. 四川占西部人口比重24% 。 GDP占西部1/4, . 如果把西部比作是一部前进中的四轮分别驱动的汽车
, 那么成都就是那西部汽车一个轮子的发动机。
24
(二) 在全国与四川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成都如何引 导与应对大量农村人口迁移所带来的种种机遇与问题, 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大成都区域健康可持续的协 调发展。
型+放射”
2
成都建成区变化图
3
96 版规划对城 市空间结构长期 适应性方面的研 究存在着不足, 虽然确立了向东、 向南发展战略和 建立两个副中心 的设想,但过分 均衡的环路兴建 使得城市空间进 一步强化了单中 心的结构形态, 进而造成发展方 向上的困惑。
4
如果继续加剧外延的趋势,只能进一步固化单中心结构,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1
一、城市发展沿革与历次总体规划回顾
成都城市发展历史演变
. 城市发展阶段经历了点 状形成—轴向扩展— 内 向填充—再次轴向伸展 四个过程。在扩展程度 上表现出周期性规律, 在扩展方向上表现出轴 向规律,在空间形态上 表现出单中心+同心圆 式的均衡结构。
建设历程 — 从自然的“
两江抱城” 到规划的 “环
42
城市职能
四川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_以及相关内容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_以及相关内容

成渝经济区规划提出:四川15市+重庆31区县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戴宾介绍,早在2003年,国家编制“十一五规划”时,就提出了成渝经济区的概念,但一直未能实施。

2007年4月,川渝两省市联合研究签订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如今一晃也是3年有余。

今年年初,国务院开始着手研究制定具体的成渝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先后3次召开了规划编制会,并紧锣密鼓地到四川和重庆两地调研,进一步完善原有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初稿)》。

用戴宾的话讲,成渝经济区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如今破茧待出,应该算是众望所归了。

根据初步规划,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将涵盖四川15个市和重庆31个区县,总面积20.61万平方公里,人口9840.7万,GDP总量1.58万亿元。

四川15个市分别为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和广安。

重庆31个区县除了包括万州、涪陵、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等23个区县在内的1小时经济圈外,还包含了渝东北的万州、梁平、丰都、开县、垫江、忠县、云阳和渝东南的石柱等8个区县。

十年后人均GDP达4.7万“成渝经济区发展分两步走的战略。

”徐强称,到2015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000元,城镇化率达到52%,万元GDP能耗降低1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目前的3.3∶1缩小到2.8∶1。

“第二步就是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万元。

”徐强称,到2020年成渝经济区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城市化率达到60%。

八大产业支撑经济区发展徐强称,成渝经济区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

具体讲,就是如下八大支柱产业支撑成渝经济区发展:全国重要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民用航空、航天研发制造基地,将在重庆布局直升机生产,建设国家直升机生产基地;加快发展冶金和材料生产;国家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和盐化工基地;做优做强轻纺食品产业;加快医药产业发展,建立以生物制药为重点、化学原料制药为基础、地道药材为特色的产业体系。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利于拓展成渝城市群发展新空间。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实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 进新型城镇化已成为优化城镇化布局的战略选择,加快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已成为促进发展空间从东向西、 由南向北拓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这将促使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加快向中西部城镇化地区倾斜,为成渝城市群 加快形成提供有力支撑。
成渝城市群各城市间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一脉,经贸往来密切,区域交通、农业、商贸、教育、科技、 劳务等领域合作不断加强,毗邻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川渝合作进程逐步加快,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
机遇和挑战
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既具有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的强力支撑,也具有“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 实施带来的新机遇。
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实施“互联+” 行动计划,创新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 业基地,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等现代服务业高地,建 成产业链完善、规模效应明显、核心竞争力突出、支撑作用强大的现代产业基地。
前言
前言
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也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年)》和《国务院 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是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成渝 城市群具体范围包括重庆市的渝中、万州、黔江、涪陵、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綦江、 大足、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潼南、铜梁、荣昌、璧山、梁平、丰都、垫江、忠县等 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北川县、平武县)、遂 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除万源市)、雅安(除天全县、宝兴县)、资阳等15个市, 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909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76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92%、6.65%和 5.49%。规划期为2016—2020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

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的行动纲甸——谈《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的行动纲甸——谈《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孳蜜舒 04 肾2 " 1 1
特 专 约稿
编 者按 : 渝 经济 区是 西部 地 区重要 的经 济 中心 , 我 国经 济社会 发 展 中具有 重要 的 战略 地位 。 成 在
日前 . 务 院 正 式 批 准 实 施 《 渝 经 济 区 区 域 规 划 》 对 于 加 快 成 渝 经 济 区 建 设 、 入 实施 西 部 大 开 国 成 , 深
现更好更快发展起到重要作 用。


《 规划》 的编制依据
成渝经济 区位 于长 江上游 , 地处 四川 盆地 , 北 接陕甘 , 南连 云贵 , 西通青藏 , 东邻湘鄂 , 括重庆 包
市3 个 区县和 四川 省 1个 市 ,面积 2 . 1 5 0 万平方公 6
里, 是我 国重要 的人 口、 城镇 、 产业集聚 区 , 引领 是 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 提升 内陆开放水平 、 增强 国家 综合 实力 的重要支撑 ,在我 国经济社 会发展 中具 有重要 的战略地位。 党 中央 、 国务 院高度重视 成渝经 济 区的发展 , 先后制定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文件推动成渝经 济区
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家推进新一轮 西部大开发 、 加快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建 设 、汶川地震 灾后 恢复 重建深入推进 和三峡库
区移 民后 期扶持工作全 面启 动等难得机遇 ,也 面 临 区域 内合作机制不够 完善 、 技术创新能 力不足 、 重大基础设 施相对薄弱 、 源集 约利用程度不 高 、 资
在指 导思想上体现 了推 动科 学发展 和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的主题主线 。当前 , 国情 世情 发生深刻变 化 ,国际金融 危机影响 和结构 性矛盾
缺乏统筹协调 , 合作水平还有待提高 。《 区域 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