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剂与润滑油滞留

空调制冷剂与润滑油滞留
空调制冷剂与润滑油滞留

空调制冷剂与润滑油的滞留浅谈摘要:润滑油在空调压缩机运行系统中,制冷剂会携带一部分润滑油到压缩机外,但由于重力存在于向下的管路中,使回油变得困难,本文分析了润滑油在空调系统中的滞留情况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空调制冷系统;制冷剂:润滑油;滞留

1. 数学模型的建立

在空调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制冷剂会携带一部分润滑油到压缩机外,当制冷剂与润滑油不相溶时,可以利用油分离器使润滑油回到压缩机。对于相溶性好的制冷剂,依靠自身重力和制冷剂蒸气的携带可以使润滑油回到压缩机吸气口,但由于重力存在于向下的管路中,使回油变得困难,因此在垂直管路的上升段只能通过制冷剂蒸气的携带才能使润滑油回到压缩机内。

当建立在垂直管道上升段内携带润滑油的制冷剂临界速度方程时,必须考虑润滑油膜在管壁上的流动情况,图1显示了润滑油在垂直管道内壁上升段内的流动情况,图中;a为油膜厚度;r为管道半径;ひ是阻止润滑油向下流动的最小

图 1 润滑油在垂直管道内壁上的流动

油速,根据连续性方程和纳维一斯托克斯方程,可得油膜内油的速度分布方程

u (y)=( ) +a+b,(1)

边界条件

y=o,u=0, y=a,u=ひ,

汽车空调制冷剂DIY加注补充方法

汽车空调制冷剂DIY加注补充方法 汽车空调制冷剂补充,就和轮胎冲气一样的方便,安全。 一般的汽车空调每年都会正常损失10%到15%的制冷剂,这是由于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密封方式决定的。这是正常损失,我们只要每年给汽车空调补充一瓶制冷剂就可以了。不需要担心,我告诉各位车友朋友DIY汽车空调加注方法。朋友可以尝试自己动手加注制冷剂。方法如下: 1.一根汽车空调DIY加注补充管。 2.一瓶R134A制冷剂250克,就可以了。 3.现在开始给汽车检测压力:先将DIY补充管开瓶器端中的顶针反时针旋转至最顶端,将制冷剂瓶子旋进开瓶器中,旋紧。 4.找准低压接口,一般在发动机左侧端有个兰色或黑色小帽子,帽子上面有个L字,将小帽子旋下来。 5.将汽车发动机起动并打开空调AC开关,鼓风机开至最大,等待三分种后将DIY管子接口接入汽车空调低压端。 6.DIY管接入低压接口后,DIY管压力表就会瞬间有刻度指示。这时DIY管与空调系统是联通的,看压力表上的压力刻度,就知道系统中的压力了,在什么压力下加注呢?这时有一个知识说明!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压力是根据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如下图中,华氏温度与空调系统压力对照表而确认系统中压力高与低,系统压力高了说明系统中的制冷剂多于正常值,反之就要补充制冷剂。如外界温度在30度,空调系统中的压力应该在45PSI左右,小于45PSI就应该补充制冷剂。(华氏温度是美国常用温度单位,谢谢!) 外界环境温度(华氏温度) 低压表的压力 华氏65对应18.33摄氏度系统压力25-35PSI 华氏70对应21.11摄氏度系统压力35-40PSI

华氏75对应23.89摄氏度系统压力35-40PSI 华氏80对应26.67摄氏度系统压力40-50PSI 华氏85对应29.44摄氏度系统压力45-55PSI 华氏90对应32.22摄氏度系统压力45-55PSI 华氏95对应35 摄氏度系统压力50-55PSI 华氏100对应37.78摄氏度系统压力50-55PSI 华氏105对应40.56摄氏度系统压力50-55PSI 华氏110对应43.33摄氏度系统压力50-55PSI 7.如对应上图空调系统中压力过低时,需要补充制冷剂。(注意:A如果你购买的DIY补充管开瓶器端有空气放气阀,则需要将放气阀上的小帽旋下来,用小帽将放气阀中的气门阀心向里轻压及松开,切记轻压及松!这时补充管内的空气就会喷出。切勿将喷出的气体进入眼睛和口中。切记!在将放气阀小帽旋紧后进行下一步操作。谢谢!)将开瓶器中的顶针顺时针旋转,刺穿制冷剂瓶口,开瓶器中的顶针立刻反时针旋转至顶,将制冷剂瓶上下反至,轻摇制冷剂瓶,制冷剂液会流入系统中,同时看压力表刻度,与上图温度与压力PSI单位一至即可。 8.观察到压力表刻度正常时,请立即将开瓶器中的顶针顺时针旋转至最下端并旋紧,移动空调系统低端口接头。如一瓶加入后不够,请按上叙述方法加入第二瓶制冷剂,直至外界温度与系统压力一至为止。 9.这时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补充以完成,请将L字小帽子旋紧。完成!淘宝有此产品!

润滑油对制冷系统的影响

润滑油对制冷系统的影响 李 涛 李 强 阚 杰 郝 亮 袁秀玲 (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系) 摘 要 讨论了润滑油与制冷剂的互溶对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润滑油与制冷剂的热物理性质相差很大,因而进入循环后必然会引起制冷剂流动、换热系数和压降的变化。分析了制冷剂在制冷系统各部件内循环流动时,含油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总体来讲,少量的润滑油对系统的制冷效果是有利的,但含油量过大则会降低制冷量,并对系统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 润滑油 制冷剂 制冷系统 IMPACT OF LUBRICATING OIL ON REFRIGERATION SYSTEM Li Tao Li Qiang Kan Jie H ao Liang Yuan Xiuling (Departm ent of Refrigeration and Cryog enics Engineering,Xi an Jiaotong University) ABSTRACT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lubricating oil on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function w hich can dissolve w ith each other.The thermophysical property of lubricating oil is very different from refrigerant s,it w ill inevitably cause the change of the refrigerant flow ing,coefficient of heat transfer and pressure drop after entering circulation.Analyzes the impact of lubricating oil and its content on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the mechanism.Generally,a small amount of lubri cating oil is favorable to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but if the o il content is too much,it w ill re duce the refrig eration output,and produce many other unfavorable influences on system. KEY WORDS Lubricating oil Refrigerant Refrigeration system 引言 制冷系统中润滑油的存在对压缩机性能、换热器中的流动和传热以及对毛细管中的节流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对系统的影响不仅仅要注意制冷剂热物性和迁移性质的变化(相平衡、焓、粘度、表面张力等),还要注意此时制冷剂流动的变化、换热系数的降低和压降的增大。 随气体制冷剂进入换热设备的润滑油对制冷系统的影响与制冷剂和润滑油的互溶度有关。由于润滑油与制冷剂不能互溶,压缩机回油困难,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积聚油过多时会造成压缩机缺油。因而须在压缩机出口处安装油分离器,并在蒸发器和冷凝器底部安装放油阀,从而防止润滑油在换热器中积留。而R12,R22和R134a等制冷剂与其适用的润滑油有较好的互溶性,润滑油溶入制冷剂并随之进入循环,本文主要研究这种情况下润滑油对制冷系统的影响。 1 制冷系统对润滑油的要求 润滑油是否适用于制冷系统主要取决于润滑油的特性能否满足要求,评价润滑油品质的主要因素有粘度、与制冷剂的互溶性、热化学稳定性和吸水性等。 (1)粘度决定了滑动轴承中油膜的承载能力、摩擦功耗及密封能力。粘度大,则承载力强,密封性好,但流动阻力较大。在制冷工业中,对润滑油粘度的要求,在汽车空调和固定式制冷系统中各不相同。汽车空调要求所用润滑油的粘度较高,而固定式制冷系统,特别是家用电冰箱要求是用较低粘度的润滑油。其主要原因是高粘度润滑油可能在毛细管内形成蜡堵!或油弹!现象,影响毛细管的正常工作。当然,润滑油的粘度对压缩机的能耗也有影响,但考核的参数取决于润滑油与制冷剂混 第5卷 第4期 2005年8月 制冷与空调 REFRIG ERA T ION AN D A IR-CON DIT IO NI NG Vol.5,No.4 A ugust2005

空调制冷剂添加步骤(精)

空调制冷剂的充入量具体实施方法有那些 : 我们在昨天的课程里已经讲解了如何检查空调是否缺少制冷剂,我们今天这个课程主要讲解是如何对空调添加制冷剂,以及添加制冷剂的办法有那些,相比大家在上街课程已经很了解空调制冷机对空调整个运作系统起到的作用了吧,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一定要知道如何判断空调缺少制冷剂,发现缺少后还要知道怎么去添加空调制冷剂, 接下来就有我们的北京 LG 中央空调官网售后维修小张为广大消费者讲解下具体的操作流程等。 1. 空调制冷剂步骤一测重量:在对空调充注氟利昂时 , 首先我们不可缺少的就是先要准备一个小台秤, 我们为什么要准备一个小台秤呢, 我们往下看首先将制冷剂钢瓶放入一个容器中, 我们在然后在容器中注入 40℃以下的温水或者是开水也可以的,主要是适用于空调器的低压充注制冷剂蒸汽,我们要对上述进行操作前要先对空调充注前记下钢瓶、温水及容器的重量,在充注过程中注意观察容器的指针变化,然后当钢瓶内制冷剂的减少量等于所需要的充注量时可停止充注,也可直接称量钢瓶不用加温水,这个办法对空调制冷剂的添加得到了市场上广泛的认可,目前也是最常见的制冷剂添加方法。 2. 空调制冷剂步骤二测压力:接制冷剂步骤一我们要先对空调制冷剂饱和蒸气的温度与压力呈一一对应关系,如果你已经掌握住空调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即可查出相对应的蒸发压力。接下来我们就是要看空调的压力表压值由高、低压压力表显示出来。走这个地方我们可以根据安装在检测仪系统上压力表的压力值即可判断制冷剂的充注量是否宜适。然后根据系统的显示提示我们采用高、低压压力表或复合式压力表测试充氟中的制冷系统,若空调仪器检测到高压力表表压值符合上述范围即表明制冷剂的充注量合适,若空调系统检测到低压压力均低则表明充入量不够, 那么我们就可以对空调在添加一些制冷剂, 直到显示正常即可。 3. 空调制冷剂步骤三测温度:我们在对空调进行添加制冷剂的时候注意一定要用半导体测温仪,主要作用就是来测量蒸发器的进出口、集液器的出口等各点的温度,然后根矩测量的问题来以判断制冷剂充注量如何。一般在测量的具体位置是在

空调常用制冷剂的特性

空调常用制冷剂的特性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制冷剂已达70~80种,并正在不断发展增多。但用于食品工业和空调制冷的仅十多种。其中被广泛采用的只有以下几种: 1.氨(代号:R717) 氨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中压中温制冷剂。氨的凝固温度为-77.7℃,标准蒸发温度为-33.3℃,在常温下冷凝压力一般为1.1~1.3MPa,即使当夏季冷却水温高达30℃时也绝不可能超过1.5MPa。氨的单位标准容积制冷量大约为520kcal/m3。 氨有很好的吸水性,即使在低温下水也不会从氨液中析出而冻结,故系统内不会发生“冰塞”现象。氨对钢铁不起腐蚀作用,但氨液中含有水分后,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且使蒸发温度稍许提高。因此,氨制冷装置中不能使用铜及铜合金材料,并规定氨中含水量不应超过0.2%。 氨的比重和粘度小,放热系数高,价格便宜,易于获得。但是,氨有较强的毒性和可燃性。若以容积计,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 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个小时即可中毒,达到11%~13%时即可点燃,达到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因此,氨制冷机房必须注意通风排气,并需经常排除系统中的空气及其它不凝性气体。 总上所述,氨作为制冷剂的优点是:易于获得、价格低廉、压力

适中、单位制冷量大、放热系数高、几乎不溶解于油、流动阻力小,泄漏时易发现。其缺点是:有刺激性臭味、有毒、可以燃烧和爆炸,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 2.氟利昂-12(代号:R12) R12为烷烃的卤代物,学名二氟二氯甲烷,分子式为CF2Cl2。它是我国中小型制冷装置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中压中温制冷剂。R12 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8℃,冷凝压力一般为0.78~0.98MPa,凝固温度为-155℃,单位容积标准制冷量约为288kcal/m3。 R12是一种无色、透明、没有气味,几乎无毒性、不燃烧、不爆炸,很安全的制冷剂。只有在空气中容积浓度超过80%时才会使人窒息。但与明火接触或温度达400℃以上时,则分解出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R12能与任意比例的润滑油互溶且能溶解各种有机物,但其吸水性极弱。因此,在小型氟利昂制冷装置中不设分油器,而装设干燥器。同时规定R12中含水量不得大于0.0025%,系统中不能用一般天然橡胶作密封垫片,而应采用丁腈橡胶或氯乙醇等人造橡胶。否则,会造成密封垫片的膨胀引起制冷剂的泄漏。

R134a制冷剂及润滑油等材料

R134a制冷剂及润滑油等材料 对压缩机质量的影响 曾强 1 R134a 制冷剂和压缩机 1.1 R134a 制冷剂 R134a制冷剂是近年来兴起的中长期替代制冷剂。它采用R134a(1,1,1,2-四氟代乙烷)做制冷剂,取代了传统的CFC类制冷剂。其结构式如下: 它对大气层中的臭氧破坏力(ODP)低,温室效应(GWP)也较低。而且有低毒、不易燃等特点。对于欧美、日本等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国家比较适用。表1列出一些制冷剂的性能比较。 表1 1.2 R134a 压缩机 采用R134a制冷剂的压缩机由于其制冷剂的特性,要求R134a的纯度高,以免性能发生变化。同时,由于R134a的分子呈现一定的化学极性,与许多化学物质不相容,因此需要对压缩机内部的各种化学物质进行控制。而R134a压缩机所能采用的压缩机油为酯类油,此种油极易吸水,不但会使压缩机油分解加速,而且会使大量水分进入压缩机,发生"冰塞"现象,压缩机不能制冷。因此,要严格限制压缩机内部的含水量。 R134a的分子直径约为4.2埃,比水分子(3埃)大而比R12(4.4埃)小。所以,R134a制冷剂比R12制冷剂有更强的渗透趋势和亲水性。有鉴于此,在密封(焊接)过程中,必须加以注意,以免造成泄漏。 2 R134a 压缩机的要求

众所周知,密封式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压缩机油是与制冷剂直接接触的,这就意味着在制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少量压缩机油与制冷剂一起参与制冷循环。这一部分油要随制冷剂一起经历排气阀的高温和蒸发器的低温两种极端的条件。如果有任何不相容物质溶解在压缩机油里参与循环,就会在毛细管与蒸发器的接口的低温条件下析出,不再与R134a和压缩机油相容,从而堵塞毛细管。 目前已知的不相容物质大致有如下几种:①矿物油;②石蜡及长链脂烷烃;③聚硅氧烷;④酰胺类化合物;⑤磷酸酯类化合物。还须控制的其它物质有:①氯化物;②强酸、强碱;③水分。 3 控制重点 3.1 压缩机油 制冷压缩机的冷冻机油对轴承、压缩机主体和控制系统进行润滑后回到压缩机。由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油混合物在油分离器中分离出大部分油,分出的油再回流压缩机。少量分不出的油与制冷剂一起进入制冷剂管线。活塞式、螺杆式压缩机在运转过程中排气温度可达90~140℃,于是会有部分润滑油气化成5~50μm的微粒进入系统。另一方面,当压缩机排气速度达到24~30 m3/h,也容易把部分润滑油带入系统,其后果是使冷凝温度升高,相应地冷凝压力也升高,这是由于冷凝器内部产生油膜使热阻增大、传热系数减小的结果。当冷凝器热负荷一定时,随着传热系数减小,冷凝温度升高。蒸发器内部产生油膜会使蒸发温度降低,相应地蒸发压力也降低。在蒸发器表面有0.1mm油膜时,将使蒸发温度降低2.5℃,耗电增加11~12%。 由于冷冻机油是在制冷剂的特殊环境下工作,因此具有如下特性: ①冷冻机油与制冷剂在制冷压缩系统中直接接触; ②有少量冷冻机油被携入制冷管线内参与冷冻循环; ③在全封闭压缩机中,冷冻机油与电机的线圈及密封件等有机材料密切接触; ④冷冻机油随制冷剂一起经历排气阀的高温和蒸发器的低温两种极端的温度条件。 因此,制冷循环中对冷冻机油的性能有如表2要求。 表2 由于新型制冷剂R134a不能与传统的冷冻机油相容,同时对于传统的各种添加剂的适应性也有限。针对这种情况,开发了合成酯类油作为R134a压缩机的冷冻机油,它能够与R134a完全互容,并且可以满足以上对冷冻机油的各项要求。

汽车空调制冷剂的加注典型教学案例

《汽车空调制冷剂的加注》 典型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汽车空调检测与维修》是根据汽车维修企业机电维修岗位“汽车空调检测与维修”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确立转换的一门学习领域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全面讲授了汽车空调基础知识、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汽车空调的暖气、通风与净化系统的原理、结构与部件检修;自动控制系统的维修保养技术及常见故障与排除;汽车空调系统的使用、保养与检修知识以及现代汽车微机控制的自动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方法和维修技术。为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该课题在本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前一课题是:汽车空调检修专用工具及仪器设备,其后的内容是汽车空调维修操作。本课题是使用检修专用工具及仪器设备进行加注,为后面的维修操作提供支持。 2、学生分析: 学生实习的时间较少,操作技能一般,理论的学习缺乏技能的支撑,理解上存在多个问题,需要特别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 该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对汽车技术较感兴趣、性格特征活泼、好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创造动手机会,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争取做到每位学生都有事做,大家都能动起来。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加注制冷剂的重要性;(该目标是告诉学生制冷剂的作用。) (2)熟悉汽车空调加注制冷剂的几种方法;(该目标是让学生熟悉制冷剂加注时制冷剂的状态,并通过制冷剂的状态分析出制冷剂的加注方法,进而了解各种方法使用的客观情形。) (3)掌握汽车空调系统加注制冷剂的技术标准与要求。(该目标是为维修空调提供技术参考,强调加注制冷剂的注意事项。) 2、技能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汽车空调系统加注制冷剂的方法。(该目标是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安全操作意识;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课前准备: 教学组织: ①教学组织形式 安排4辆整车,每辆车安排8名学生参与实训,两名学生为一组。一组操作,其他组观察学习并负责安全监督。 ②学生站位分工和要求 两名学生一组,按照1号、2号进行编号,1号为主,2号为辅。 ③实训教师职责 讲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下达“操作开始”口令;工位间巡视、检查、安全、指导和纠正错误组织学生轮换操作。

空调器制冷剂最佳充注量确定

空调器制冷剂最佳充注量确定 每一种空调器的设计都存在着如何确定制冷剂充注量的问题,特别是在采用毛细管作节流装置的空调器中,由于毛细管的调节能力较热力膨胀阀差,充注量的变化对其性能影响更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少,缺少成熟的理论计算方法,各生产厂家只好采取试验手段,依据经验估计值进行多次试验,以最终确定最佳充注量。这种重复的工作不仅费钱,也费时费力。为了使确定最佳充注量变得简单可行,本文在系统稳态性能模拟的基础上,对分体式空调器的最佳充注量进行了计算,并提出了确定系统最佳充注量的原则:当空调器的结构尺寸和工作条件一定,制冷量达到设计要求时,系统的能效比最大。此时,空调器及各部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本人曾对KFR-32GW/H分体挂壁式空调器反复做试验,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很吻合。 1充注量计算 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的状态可分为单相和两相两种,这两部分的制冷剂质量计算应分别考虑。 1.1单相区质量计算 单相区制冷剂密度计算较为简单,处于单相区的各部分制冷 剂质量可通过积分计算。 (1) 式中m1为制冷剂质量,kg;ρ为密度,kg/m3;V为容积,m3;Pv为压力,Pa;Tv为制冷剂温度,K。 单相区制冷剂主要存在于蒸发器过热区、冷凝器过冷区、连接管路、压缩机壳体内、过滤器和润滑油中,故单相区制冷剂质量为: (2) 式(2)中各参数的下标含义为:filt过滤器,pipe管路,oil润滑油,com压缩机,V单相区容积。 考虑到压缩机、过滤器、接管内制冷剂温度变化不大,故式(2)中采用平均温度来计算密度。润滑油中溶解的制冷剂量,可根据油质量及制冷剂的溶解度

进行计算。 1.2两相区质量的计算 充注量计算的难点在于两相区中制冷剂量的确定,其关键是两相区空泡系数的计算。在两相区空泡系数修正模型的研究和验证方面,不少学者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笔者在此基础上,结合空调器的实际工作条件,在稳态工况下,假设换热器两相区单位面积热负荷一定,选用Hughmark模型计算两相区的制冷剂量。其数学表达式为: (3) 式中α为空泡系数,x为干度,β、kH为系数,其中kH=f(z)具体见表1。 (4) 式中G为质量流速,kg/(m2·s);μ为粘度,Pa·S;Di为管内径,m。 此模型系数计算中包括α,所以在计算α时必须经过迭代,计算量较大。 两相区中制冷剂量m2: (5) 式中ls为两相区长度,m;l为制冷剂管长,m。 制冷剂的总充注量m为各部分充注量之和: m=m1+m2(6) 2充注量对空调器性能的影响及试验结果

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的加注

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的加注生产实习授课教案

组织教学(时间5分钟)1、点名检查学生出席情况,填写考勤薄。 2、检查学生穿着工作衣服、帽、鞋等情况。 3、生产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2、4、先在电教室上课后到实习车间实习。 教学过程 入门指导(在电教室进行,时间25分钟)1、教师提问(5分钟): 1)汽车空调的类型 2)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 3)制冷剂的作用和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4)汽车空调高压侧和低压侧的压力范围分别是多少? 5)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有哪些? 汽车空调结构原理图 2、播放教学录像(10分钟)。 播放加注制冷剂的操作教学录像,播放过程中指出应注意的事项和容易出现不规范操作的地方。 3、教师强调并板书(10分钟): 1)操作时应带护目镜,应该在通风,无火处排放制冷剂 2)严禁加错制冷剂(R12&R134a) 3)不许明火和电阻加热器加热制冷剂罐

4)连接岐管压力表时要注意排除软管里的空气; 5)高压侧充注制冷剂时,严禁开启空调系统,也不可打开低压手动 阀。 1 、放空制冷剂(10分钟); 示范操作 (在实习车 间进行,时间 70分钟) 示范过程中 在适当时候 提出问题 (1) 准备工作 ①压力表组接入系统,调整控制器到最冷位置; ②友动机转速调至1000 ~1200r/min, 并运行10~15min; (2) 放出制冷剂 ①恢复发动机正常转速, 然后关闭发动机; ②缓慢地开启高、低压侧手动阀,让制冷剂经过中间软管排出; ③中间软管开口端应裹上白色抹布,如有冷冻油排出,必须显示在 抹布上。这时应关小手阀,至刚好无冷冻机油排出。 ④表座上高、低压力表读数均为零, 说明系统已放空。 2 、系统抽真空和检漏(45分钟); 教学 重点

汽车加冷媒教程,汽车冷媒正确加注方法

汽车加冷媒教程,汽车冷媒正确加注方法 时间:2018-06-17 17:04:32 编辑:车主指南 对于冷媒,我们并不陌生,在家里冰箱、空调等地方都能看到它,汽车的空调也是,冷媒由气态变为液态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但是在由液态变为气态时会吸收大量的热,空调制冷和制暖也就是因为它所具有的特性而实现。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汽车加冷媒正确加注方法和教程。 估计很多人都以为冷媒只有液态的,其实冷媒也有气态的,两种不同状态的冷媒在加注上也有区别,液态冷媒规定只能通过高压端加注,这样更加安全、快速,适合抽空后,第一次加注,注意的是液态冷媒必须倒立加注;气态冷媒必须通过低压端加注,由于加注速度慢,适合补充使用。既然两种状态的冷媒加注方法有所不同,那我们分别把它们的正确加注方法描述一遍。 首先是高压端加注制冷剂方法步骤: 1、当系统抽真空后,关闭歧管压力表上的高、低压手动阀。 2、将中间软管的一端与制冷剂罐注入阀的接头连接。打开制冷剂罐开启阀,再拧开歧管压力表软管一端的螺母,让气体溢出几分钟,然后拧紧螺母。

3、拧开高压侧手动阀至全开位置,将制冷剂罐倒立。 4、从高压侧注入规定量的液态制冷剂。关闭制冷剂罐注入阀及歧管压力表上的高压手动阀,然后将仪表卸下。从高压侧向系统加注制冷剂时,发动机处于不启动状态(压缩机停转),不要拧开歧管压力表上的低压手动阀,以防产生液压冲击。 低压端加注氟的方法 1、首先将歧管压力表与压缩机和制冷罐连接好 2、打开制冷剂罐,拧松中间注入软管在歧管压力表上的螺母,直到听见有制冷剂蒸汽流动声,然后拧紧螺母、从而排出注入软管中的空气。 3、打开低压手动阀,让制冷剂进入制冷系统。当系统的压力值达到时,关闭低压手动阀。 4、启动发动机,将空调开关接通,并将鼓风机开关和温控开关都调至最大。 5、打开歧管压力表上的手动阀,让制冷剂继续进入制冷系统,直至加注量达到规定值。 6、在向系统中加注规定量制冷剂后,从视液镜观察,如果没有气泡,没有过量制冷剂,那么随后把发动机转速调至2000r/min,鼓风机风量开到最高档。假如系统内低压侧压力应该为低压侧压力应为~,高压侧压力应为~。 操作技巧: 氟加注完毕后,关闭歧管压力表上的低压手动阀,关闭装在制冷剂罐上的注入阀,使发动机停止运转,将歧管压力表从压缩机上卸下,卸下时动作要迅速,以免过多制冷剂泄出。

制冷剂到底对环境有何影响

制冷剂到底对环境有何影响 摘要:论述了当前使用的制冷剂以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现行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及引起的温室效应,将严重影响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总结了当前制冷剂的替代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在论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制冷剂的替代研究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得出了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了制冷剂的替代研究工作,并为替代研究指明了方向,同时制冷剂的替代进一步促进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总结了在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制冷剂的发展趋势。 1引言 目前制冷空调行业中使用的制冷剂多为CFC(氯氟烃的统称)和HCFC(含氢氯氟烃)。这些物质由于对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并产生温室效应,因此其替代研究已成为热点课题[1]。本文在回顾制冷剂发展的历史中,发现制冷剂的替代发展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提高系统的能效比,另一条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越来越深入人心。因此作者认为,在当前的制冷剂替代研究中,应首先考虑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当前的制冷剂与制冷剂的替代 2.1 当前的制冷剂及其存在的问题 制冷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从1830年到1930年,主要采用NH3、CO2、H2O等作为制冷剂,它们有的有毒,有的可燃,有的效率低,用了约100年的时间。 第二阶段,从1930年到1990年,主要采用CFCs和HCFCs制冷剂,使用了约60年。 第三阶段,从1990年至今,进入了以HFCs(含氟烃)为主的时期。 由于行业发展的惯性,目前使用较多的制冷剂是CFCs和HCFCs,其次是HFCs。(对于CFCs 发达国家已于1996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和使用,但一些发展中国家仍然在使用。)CFCs的禁用是因为CFCs会在大气中分裂并释放出破坏臭氧层的氯原子[2]。据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供的资料,如果平流层的臭氧总量减少1%,预计到达地面的有害紫外线将增加2%。有害紫外线的增加,会产生以下一些危害[3]: 使皮肤癌和白内障患者增加,损坏人的免疫力,使传染病的发病率增加。 破坏生态系统。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使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受到抑制,使农作物减产。紫外线辐射也可能导致某些生物物种的突变。 引起新的环境问题。过量的紫外线能使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更加容易老化和分解,结果又带来光化学大气污染。 因此保护臭氧已经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一项全球性的紧迫任务[4]。 而HCFCs与CFCs同样能够破坏臭氧,两者只不过是所含的氯原子多少不同而已。同时CFCs、HCFCs和新一代HFCs制冷剂都被认为是温室气体[5],它们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它们吸收红外能量的能力和它们在大气中延续的时间,可用GWP(全球变暖潜值)来度量它们对全球变

汽车空调加注方法

必须在外面温度20度以上才可以操作的,收到货必须测下自己汽车空调到底缺不缺制冷剂的,看压力的,看表的第2圈黑色数字102030 到250的一般缺制冷剂在10个压力以下才可以加的要是在20以上30以上不要加了,必须把里面制冷剂排出来放到10个压力以下在补充的. 汽车空调制冷剂DIY加注补充方法 汽车空调制冷剂补充,就和轮胎冲气一样的方便,安全。 一般的汽车空调每年都会正常损失10%左右的制冷剂,这是由于汽车空调压缩机密封方式决定的(汽车空调压缩机是半密封式)。我们只要每年定期给汽车空调检测补充制冷剂就可以了。不需要担心使用方法,下面我告诉各位车友朋友DIY汽车空调检测补充方法。朋友可以尝试自己动手加注制冷剂。 方法如下: 1.需要准备一根汽车空调DIY检测补充管。 2.一瓶车用R134A制冷剂. 3.现在开始给汽车检测压力:先将DIY补充管开瓶器端中的顶针反时针旋转至最顶端,将制冷剂瓶子旋进开瓶器中,旋紧。 4.找准低压接口一般在引擎盖下左侧端有个兰色或黑色小帽子,帽子上面有个L字,将小帽子旋下来。 5.将汽车发动机起动并打开空调AC开关,鼓风机开至最大,运转并等待三分种。将DIY管子接口接入汽车空调低压端。

6.DIY管接入低压接口后,DIY管压力表就会瞬间有刻度指示。这时DIY管上的压力表刻度是与空调系统压力是一致的,看压力表上的压力刻度,就知道系统中的压力了。在多少压力时需要补充制冷剂呢?这时有一个知识说明!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压力是根据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的。 外界环境温度(华氏温度) 低压表的压力,以下压力表数值是实验室中理论恒温值,在使用过程中室外温度是达不到这个要求的。所以车主朋友在使用过程中请按图表数值中最小值计算,计算方法是最小值到最小值减去10PSI 计算都是系统正常压力,压力千万不能超过最小值,压力一旦超过,压缩机会自动保护,这时制冷效果反而会很差!如外界温度在30度时,图表显示为45PSI-55PSI,这是恒温数值。我们计算时应该用45PSI减去10PSI压力,结果为35PSI,这就是系统正常压力值,最好不超过这个数值,低于35PSI 就是需要补充的。 华氏65对应18.33摄氏度系统压力25-35PSI 华氏70对应21.11摄氏度系统压力35-40PSI 华氏75对应23.89摄氏度系统压力35-40PSI 华氏80对应26.67摄氏度系统压力40-50PSI 华氏85对应29.44摄氏度系统压力45-55PSI 华氏90对应32.22摄氏度系统压力45-55PSI 华氏95对应35 摄氏度系统压力50-55PSI 华氏100对应37.78摄氏度系统压力50-55PSI

空调维修项目理论试题库(基础知识)

空调竞赛基础知识复习题 一、判断题 1.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机可由经过相关专业培训但无上岗证书的维修人员进行操作。() 2.不应使用CFC-12、HFC-134a等制冷剂对制冷装置进行开放性清洗。()3.因被污染或其他原因不能确定其成分且不能净化利用的制冷剂,应排放到大气中。() 4.卤素检漏仪是行业标准推荐的制冷剂检漏仪之一。() 5.制冷剂中破坏臭氧层的成分是氯。() 6.防冻液中的乙二醇是没有毒性的。() 7.在R12制冷剂附近进行焊接作业会引起毒气的形成。() 8.作业时,维修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等,避免接触或吸入制冷剂和冷冻机油的蒸气及气雾。() 9.含有甲烷的制冷剂可以用于汽车空调系统。() 10.汽车空调的取暖系统有两大类,分别是余热式和独立式。()11.压缩机输出端连接高压管路、冷凝器、贮液干燥器和液体管路,并构成高压侧。() 12.汽车空调压缩机主要采用蒸气容积式压缩机。() 13.汽车空调的三个重要指标分别是温度、湿度和空气清洁度。()14.蒸发器的作用是将经过节流元件节流升压后的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沸腾汽化。 () 15.鼓风机的作用是加速蒸发器周围的空气流动,将冷气吹入车内,达到降温的目的。() 16.在制冷工程中,表明制冷剂状态参数的压力是指绝对压力。()17.制冷剂蒸发时的潜热越大,需要的制冷剂循环量就越大。() 18.制冷剂有较高的稳定性,对金属、橡胶和润滑油无明显腐蚀。()19.制冷剂从气体变成等温液体时放出的热叫做液化潜热。() 20.视液镜位于制冷系统的低压管路上。() 21.从汽车空调节流元件流出的制冷剂为低压气态。()

R134a制冷剂及润滑油等材料对压缩机质量的影响

家用电器科技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HOUSEHOLD ELECTRIC APPLIANCE 2000 No.11 P.31-33 R134a制冷剂及润滑油等材料 对压缩机质量的影响 曾强 1 R134a 制冷剂和压缩机 1.1 R134a 制冷剂 R134a制冷剂是近年来兴起的中长期替代制冷剂。它采用R134a(1,1,1,2-四氟代乙烷)做制冷剂,取代了传统的CFC类制冷剂。其结构式如下: 它对大气层中的臭氧破坏力(ODP)低,温室效应(GWP)也较低。而且有低毒、不易燃等特点。对于欧美、日本等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国家比较适用。表1列出一些制冷剂的性能比较。 表1 产品在大气层 中的寿命 ODP GWP CFC-1160 1.0 1.0 CFC-12120 1.0 3.0 CFC-113900.9 1.3 CFC-1142000.8 3.8 CFC-1154000.47.5 CFC-12320.020.02 CFC-12470.020.1 HCFC-141B120.110.15 HCFC-142B190.060.36 HCFC-22150.050.34

1.2 R134a 压缩机 采用R134a制冷剂的压缩机由于其制冷剂的特性,要求R134a的纯度高,以免性能发生变化。同时,由于R134a的分子呈现一定的化学极性,与许多化学物质不相容,因此需要对压缩机内部的各种化学物质进行控制。而R134a压缩机所能采用的压缩机油为酯类油,此种油极易吸水,不但会使压缩机油分解加速,而且会使大量水分进入压缩机,发生"冰塞"现象,压缩机不能制冷。因此,要严格限制压缩机内部的含水量。 R134a的分子直径约为4.2埃,比水分子(3埃)大而比R12(4.4埃)小。所以,R134a制冷剂比R12制冷剂有更强的渗透趋势和亲水性。有鉴于此,在密封(焊接)过程中,必须加以注意,以免造成泄漏。 2 R134a 压缩机的要求 众所周知,密封式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压缩机油是与制冷剂直接接触的,这就意味着在制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少量压缩机油与制冷剂一起参与制冷循环。这一部分油要随制冷剂一起经历排气阀的高温和蒸发器的低温两种极端的条件。如果有任何不相容物质溶解在压缩机油里参与循环,就会在毛细管与蒸发器的接口的低温条件下析出,不再与 R134a和压缩机油相容,从而堵塞毛细管。 目前已知的不相容物质大致有如下几种:①矿物油;②石蜡及长链脂烷烃;③聚硅氧烷;④酰胺类化合物;⑤磷酸酯类化合物。还须控制的其它物质有:①氯化物;②强酸、强碱;③水分。 3 控制重点 3.1 压缩机油 制冷压缩机的冷冻机油对轴承、压缩机主体和控制系统进行润滑后回到压缩机。由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油混合物在油分离器中分离出大部分油,分出的油再回流压缩机。少量分不出的油与制冷剂一起进入制冷剂管线。活塞式、螺杆式压缩机在运转过程中排气温度可达90~140℃,于是会有部分润滑油气化成5~50μm的微粒进入系统。另一方面,当压缩机排气速度达到24~30 m3/h,也容易把部分润滑油带入系统,其后果是使冷凝温度升高,相应地冷凝压力也升高,这是由于冷凝器内部产生油膜使热阻增大、传热系数减小的结果。当冷凝器热负荷一定时,随着传热系数减小,冷凝温度升高。蒸发器内部产生油膜会使蒸发温度降低,相应地蒸发压力也降低。在蒸发器表面有0.1mm油膜时,将使蒸发温度降低2.5℃,耗电增加11~12%。 由于冷冻机油是在制冷剂的特殊环境下工作,因此具有如下特性: ①冷冻机油与制冷剂在制冷压缩系统中直接接触; ②有少量冷冻机油被携入制冷管线内参与冷冻循环; ③在全封闭压缩机中,冷冻机油与电机的线圈及密封件等有机材料密切接触; ④冷冻机油随制冷剂一起经历排气阀的高温和蒸发器的低温两种极端的温度条件。 因此,制冷循环中对冷冻机油的性能有如表2要求。 表2 循环系统

制冷剂加注方法

制冷剂的充入量有以下几种方法: ⑴测重量。 在充注氟利昂时,事先准备一个小台秤,将制冷剂钢瓶放入一个容器中,再在容器中注入40℃以下的温水(适用于空调器的低压充注制冷剂蒸汽)。福州格力空调售后维修充注前记下钢瓶、温水及容器的重量,在充注过程中注意观察指针。当钢瓶内制冷剂的减少量等于所需要的充注量时可停止充注。也可直接称量钢瓶不用加温水。 ⑵测压力。 制冷剂饱和蒸气的温度与压力呈一一对应关系,若已知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即可查出相对应的蒸发压力。此压力的表压值由高、低压压力表显示出来。因此,根据安装在系统上压力表的压力值即可判断制冷剂的充注量是否宜适。如空调器的蒸发温度为7.2℃,冷凝温度为54.5℃使用R22。查R22的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对应表,以确定其蒸发压力值和冷凝压力值。查表可知:R22在7.2℃时相应绝对压力值为0.53Mpa(5.3kg/cm2)和54.5℃时的相应绝对压力值为2.11Mpa(21.1kg/cm2),将此压力换算为表压值即可。用高、低压压力表或复合式压力表测试充氟中的制冷系统,若高、低压力表表压值符合上述范围即表明制冷剂的充注量合适;若高、低压压力均低则表明充入量不够;若高、低压压力均高,则表明充入量过多。压力测定法较为简便,在维修时经常作用,但是缺点是比较粗,准确度不高。 ⑶测温度。 用半导体测温仪,测量蒸发器的进出口、集液器的出口等各点的温度,以判断制冷剂充注量如何。在蒸发器的进口(毛细管前150mm处)与出口两点之间的温差约7—8℃,集液器出口的温度应高于蒸发器的出口处1-3℃。格力渠道策略成功的核心,福州格力空调维修中心和您一起探讨如果蒸发器进出口的温差大,表明制冷量充注不足,若吸气管结霜段过长或邻近压缩机处有结霜现象,则表明制冷剂充注过多。 ⑷测工作电流。 用钳型电流表测工作电流,制冷时,环境温度35℃,所测得的工作电流与铭牌上电流相对应。温度越高,电流相应增大,温度越低电流相应减少。在风机正常、两器散热号的情况下按空调器工况测电流值作比较。

21世纪制冷空调行业绿色环保制冷剂的趋势与展望

21世纪制冷空调行业绿色环保制冷剂的趋势与展望 摘要:介绍了第20届国际制冷大会和地球技术论坛中有关制冷剂替代物的简况,讨论了保护臭氧层和全球气候变化对制冷空调行业所使用的制冷剂提出的要求与国际社会所采取的相应对策,以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综述了21世纪绿色环保制冷发展趋势。 关键字:臭氧层全球气候变化制冷剂替代物 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世界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由于制冷空调热泵行业广泛采用CFC与HCFC类物质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以及产生温室效就,使全世界的这一行业面临严重的挑战。CFC与H CFC的替代已成为当前国际性的热门话题。 1 最近两次国际会议简介 国际制冷学会于1999年9月19~24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20届国际制冷大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美国环保局于1999年9月25~27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地球技术讼坛",分别着重讨论了全球性环保问题对制冷空调行业的制冷剂替代物对策等问题,现简介如下。 国际制冷学会从1908年创建以来举行的19次国际制冷大会,每次都是对国际制冷空调界具有重大影响盛会。1999年举行的第20届国际制冷大会,又恰逢即将来临的21世纪,因此大会的主题确定为"进入第3个千禧年的制冷界",近千名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专家和企业代表与会,共商21世纪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我国由中国制冷学会组团共有26位代表参会,发表了多篇论文。 此次大会的内容广泛、全面,其中涉及制冷剂替代方面的,有大会报告2篇,题目分别为《制冷与环境--未来的问题与对策》和《作为制冷剂的HFCs应用》;有专题报告6篇,分别为《制冷空调的制冷剂替代》、《碳氢化合物制冷剂的综述》、《下个世纪的热泵系统》、《新制冷剂的材料相容性和油溶性》、《新制冷剂传热物性》和《新制冷剂强化管内传热》;还举办了2次讨论班,主题分别为制冷剂热力学物性和碳氢化合物安全性;交流学术论文有46篇,涉及CFC与HCFC的替代(包括替代、改型、汽车空调和混合物)、制冷剂/油(包括热物性、粘度、溶解性)、CO2超临界循环(包括系统、性能、应用和设备)碳氢化合物(应用、成本、性能)。其中,笔者在会上作了题为《THR03--一种新的HCFC-22替代物》的学术报告,获得分组会议主席和与会代表的好评,认为是 "一篇很有意义的论文"。 在美国举行的"

汽车空调制冷剂加注

汽车空调制冷剂加注 一、汽车空调制冷剂加注前的准备 1、制冷剂 首先查阅《车辆使用手册》,确定其使用的制冷剂类型、加注总量。HFC-134a、CFC-12不能混用或错用,否则将造成压缩机损坏、润滑油沉淀、制冷系统性能降低等后果。 2、润滑油 不同的制冷剂配用不同的润滑油: A.HFC-134a: 聚烃基乙二醇(PAG)和聚脂类润滑油(POE) B.CFC-12: 矿物基润滑油 3、加注装置 使用专用回收、再循环、加注装置,该装置应符合有关规定。 4、加注前的操作程序 (1)卸下制冷系统压缩机上的维修口密封盖,连接软管: 低压表软管(蓝色-黑纹)――接压缩机吸入口 高压表软管(红色-黑纹)――接压缩机排放口 中间软管(黄、白色-黑纹)――接装置进口,它是回收、再循环、加注用软管。 (2)将热电偶温度计装接制冷系统的液体管路内,并尽可能靠近空调压力传感器,以便精确测定液体管路温度。 (3)发动机运转(1000~1500rpm的高怠速工况)5分钟,使制冷系统达到正常工作的压力、温度。 (4)空调状态控制的设定:前车窗开、变速器-N/P档(空、驻车制动档)、车外空气循环、全冷、鼓风机高速档、压缩机结合等。 (5)若车辆设有后空调系统时,应设定为全冷、鼓风机高速。 (6)用硬纸板置于冷凝器之前,使制冷系统液体管路的排放压力快速达到1793KPa(该值各种车辆有相同的数量级)。为保持该压力值不变,调整遮挡面积。 二、制冷剂的加注 汽车空调系统的维修作业,约有80%属于正常的补充加注制冷剂。 1、加注方法 (1)高压侧加注。当车辆制冷系统确认无泄漏等故障,环境温度不高时,发动机可不运转,使用加注机或歧管测试表组进行加注。但加注系统必需具有高压反弹安全阀,防止制冷剂返回贮存罐引起爆炸。 (2)低压侧加注。将贮存罐倒置,令制冷剂从低压侧注入制冷系统。其优点加注省时、方便,罐内压力变化不大。但易产生“液击”现象,冲击压缩机造成损坏。 (3)低压侧用加注机加注。这种方法常用、安全、可靠,加注时间较长。由加注装置予以加热,并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操作。 (4)低压、高压两侧同时加注。使用专用的回收、再循环、加注装置。 2、低压、高压两侧同时加注程序

制冷剂和冷冻油的正确使用

专业理论课电子教案模板 专业名称汽修 课程名称汽车空调检修 授课教师张建强 班级15汽车1、2班 教研组长董秀娇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学策略 方法组织实施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上课 学生:起立 学生:老师好 老师:同学们好 老师:坐下 老师:点名 二、复习与导入 通过观测制冷剂及冷冻油的食物,引入汽车空调为什么要使用专门的制冷剂与冷冻油。 三、新授 活动5 制冷剂和冷冻油的正确使用 一、制冷剂 制冷剂是汽车空调中使用的一种特定的化学物质。它是一种流体。 制冷剂采用英文单词Refrigerant的首写字母R 作为总代号。并在R的后面用数字来区分不同的制冷剂。 在我国,车用空调使用的制冷剂主要是R12与R134a两种,如图1-29所示。 1.R134a制冷剂的主要性能 R134a制冷剂是乙烷的衍生物。化学名为-四氟乙烷。 (1)R134a的安全性好,无色,无味,不燃烧,不爆炸,基本无毒性,化学性质稳定,无腐蚀性。(2 )蒸发潜热高,具有较好的制冷能力。 (3 )R134a的主要热力性能并与R12对比如下表1-2所示。 表1-2 R134a与R12主要热力特性对比 特性项目R134a R12 分子量102.9

120.9 标准大气压下-26.5℃ -29.8℃ 沸点 凝固温度-101℃ -157℃ 临界温度101.1℃ 111.7℃ 临界压力 4.07MPa 4.12MPa 临界比容 1.942dm3/kg 1.793 dm3/kg 汽化潜热(0℃) 197.29kJ/kg 151.5 kJ/kg 分子式CH2FCF3 CF2Cl2 2.R134a的不足 (1) 分子量小,即分子直径比R12略小,所以更容易通过橡胶向外泄漏。 (2) 虽然不含氯原子,臭氧层破坏系数为零。但仍有温室效应。 3.R134a的蒸气压力曲线 图1-30曲线表明,134a的沸点温度,将随着加在液体上的压力的不同而改变。 二、冷冻油 制冷系统中的润滑油称为冷冻油。汽车空调中,冷冻油是与制冷剂溶合在一起工作、流动的。1.冷冻油的作用 (1)润滑作用 (2)冷却作用 (3)密封作用。 2.与R134a相溶的冷冻机油 (1)PAG油(英文名为Poly alkyene glycol:聚链烯乙二醇)是一种合成多元醇。 其特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