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填空题汇总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题集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题集大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是材料的基本属性?A. 密度B. 颜色C. 形状D. 体积2.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哪一项?A. 导电性B. 耐腐蚀性C. 强度D. 透明度3.下列哪一项不是金属材料的常见类型?A. 钢铁B. 铝合金C. 陶瓷D. 铜合金4.材料的硬度是指其抵抗什么的能力?A. 拉伸B. 压缩C. 弯曲D. 刻划5.下列哪一项是热塑性材料的特性?A. 在加热后不能变形B. 在加热后可以永久变形C. 在冷却后可以恢复原形D. 在任何温度下都不易变形6.材料的韧性是指其在受力时什么的能力?A. 易碎B. 易弯曲C. 吸收能量而不破裂D. 迅速恢复原形7.下列哪一项是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A. 金属B. 塑料C. 无机非金属D. 有机物8.复合材料是由哪两种或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A. 同一种材料的不同形态B. 不同性质的材料C. 相同性质的材料D. 任意两种材料9.下列哪一项不是高分子材料的特性?A. 高强度B. 高韧性C. 低密度D. 低耐温性10.材料的疲劳是指其在什么条件下性能逐渐降低的现象?A. 持续受力B. 持续加热C. 持续冷却D. 持续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大题二:填空题1.材料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材料的______。
2.材料的导电性是指材料传导______的能力。
3.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常见的有______、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
4.陶瓷材料因其______、高硬度和高耐温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高温和腐蚀环境。
5.复合材料的优点包括高强度、高刚性和良好的______。
6.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特点是具有长链状的______结构。
7.材料的疲劳强度是指材料在______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大题三:判断题1.材料的力学性能只包括强度和硬度。
()2.金属材料都是良好的导体。
()3.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金属。
()4.复合材料的性能总是优于其单一组分的性能。
()5.高分子材料的耐温性一般较低。
(完整版)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材料的结构一、解释以下基本概念空间点阵、晶格、晶胞、配位数、致密度、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组元、合金、相、固溶体、中间相、间隙固溶体、置换固溶体、固溶强化、第二相强化.二、填空题1、材料的键合方式有四类,分别是(),( ),(),().2、金属原子的特点是最外层电子数(),且与原子核引力(),因此这些电子极容易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变成( )。
3、我们把原子在物质内部呈( )排列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晶体物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分别是(),( ),( ).4、三种常见的金属晶格分别为(),( )和().5、体心立方晶格中,晶胞原子数为( ),原子半径与晶格常数的关系为( ),配位数是(),致密度是( ),密排晶向为(),密排晶面为( ),晶胞中八面体间隙个数为(),四面体间隙个数为( ),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常见金属有()。
6、面心立方晶格中,晶胞原子数为( ),原子半径与晶格常数的关系为(),配位数是( ),致密度是(),密排晶向为( ),密排晶面为(),晶胞中八面体间隙个数为( ),四面体间隙个数为(),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的常见金属有()。
7、密排六方晶格中,晶胞原子数为(),原子半径与晶格常数的关系为(),配位数是(),致密度是(),密排晶向为( ),密排晶面为(),具有密排六方晶格的常见金属有( )。
8、合金的相结构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和( )。
9、固溶体按照溶质原子在晶格中所占的位置分为()和(),按照固溶度分为()和(),按照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相对分布分为()和()。
10、影响固溶体结构形式和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
11、金属化合物(中间相)分为以下四类,分别是( ),( ),( ),( )。
12、金属化合物(中间相)的性能特点是:熔点()、硬度( )、脆性(),因此在合金中不作为()相,而是少量存在起到第二相()作用。
13、CuZn、Cu5Zn8、Cu3Sn的电子浓度分别为(),( ),( ).14、如果用M表示金属,用X表示非金属,间隙相的分子式可以写成如下四种形式,分别是( ),(),( ),( ).15、Fe3C的铁、碳原子比为(),碳的重量百分数为(),它是( )的主要强化相。
重庆大学工程材料试卷及答案

材料专业01,02班〈〈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试题 (A 卷)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体心立方晶胞原子数是 2 ,原子半径是 √3 /4 a ,致密度为 0.68 ,配位数为 8 。
2、金属晶体中常见的点缺陷有 空位、间隙原子 ;线缺陷是 位错 ;最主要的面缺陷是 相界、晶界、亚晶界 。
3、结晶的进行是依靠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实现的,这两个过程是 形核 和 核长大 。
4、金属塑性变形的两种基本方式是 滑移 和 孪生 。
5、钢的奥氏体化分为 形核 、 核长大 、 非A 相溶解 和 均匀化 等四个基本过程。
6、钢铁材料中的马氏体常见组织形态有 M 板 和 M 针 ,其亚结构分别是 位错 和 孪晶 。
7、根据共析钢转变产物的不同,可将C 曲线分为 P 、 B 和 M 三个转变区。
8、钢中的硫和磷是有害杂质,硫的最大危害性是 热脆 ,磷的最大危害性是 冷脆 。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每题1分,共10分)1、在立方晶系中,(111)⊥[110]。
(× )2、间隙相是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形成的固溶体。
(× )3、体心立方晶体可以沿()101-晶面上的[111]晶向滑移。
(√ )4、在铁碳合金中,只有共析成分的的合金才能发生共析反应。
(× )5、退火态铁碳合金室温下的组织均为铁素体加渗碳体。
(× )6、所谓本质细晶粒钢,就是一种在任何加热条件下晶粒均不粗化的钢。
(×)7、钢中合金元素含量越多,则淬火后钢的硬度越高。
(× )8、具有低温回火脆性的钢,从回火温度快冷至室温即可避免产生回火脆性。
(X) 9、表面淬火既能改变钢的表面化学成分和性能,又能改善其心部的组织与性能。
(X)10、在灰铸铁中,碳主要以石墨形式存在。
(√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固溶强化 过冷奥氏体 晶间腐蚀 滑移变形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晶粒大小对常温下金属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试提出三种细化晶粒的方法,并简述其原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300道选择题(答案)

第一组材料的刚性越大,材料就越脆。
F按受力方式,材料的弹性模量分为三种类型,以下哪一种是错误的:DA. 正弹性模量(E)B. 切弹性模量(G)C. 体积弹性模量(G)D. 弯曲弹性模量(W)滞弹性是无机固体和金属的与时间有关的弹性,它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BA 温度;B 形状和大小;C 载荷频率高弹性有机聚合物的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AA. 上升;B. 降低;C. 不变。
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BA. 上升;B. 降低;C. 不变。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ν之间有一定的换算关系,以下换算关系中正确的是DA. K=E /[3(1+2ν)];B. E=2G (1-ν);C. K=E /[3(1-ν)];D. E=3K (1-2ν);E. E=2G (1-2ν)。
7.Viscoelasticity”的意义是BA 弹性;B粘弹性; C 粘性8.均弹性摸量的表达式是AA、E=σ/εB、G=τ/rC、K=σ。
/(△V/V)9.金属、无机非金属和高分子材料的弹性摸量一般在以下数量级范围内C GPaA.10-102、<10,10-102B.<10、10-102、10-102C.10-102、10-102、<1010.体心立方晶胞的金属材料比面心立方晶胞的同类金属材料具有更高的摸量。
T11.虎克弹性体的力学特点是BA、小形变、不可回复B、小形变、可回复C、大形变、不可回复D、大形变、可回复13、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共价晶体等材料的变形通常表现为,高分子材料则通常表现为和。
AA 普弹行、高弹性、粘弹性B 纯弹行、高弹性、粘弹性C 普弹行、高弹性、滞弹性14、泊松比为拉伸应力作用下,材料横向收缩应变与纵向伸长应变的比值υ=ey/ex F第二组1.对各向同性材料,以下哪一种应变不属于应变的三种基本类型CA. 简单拉伸;B. 简单剪切;C. 扭转;D. 均匀压缩2.对各向同性材料,以下哪三种应变属于应变的基本类型ABDA. 简单拉伸;B. 简单剪切;C. 弯曲;D. 均匀压缩3.“Tension”的意义是AA 拉伸;B 剪切;C 压缩4.“Compress”的意义是CA 拉伸;B剪切; C 压缩5.陶瓷、多数玻璃和结晶态聚合物的应力-应变曲线一般表现为纯弹性行为T6.Stress”and “strain”的意义分别是AA 应力和应变;B应变和应力;C应力和变形7.对各向同性材料,以下哪三种应变属于应变的三种基本类型ACDA. tension;B. torsional deformation;C. shear;D. compression8.对各向同性材料,以下哪一种应变不属于应变的三种基本类型CA. tension;B. shear;C. Flexural deformation;D. compression9.对各向同性材料,应变的三种基本类型是AA tension, shear and compression;B tension, shear and torsional deformation;C. tension, shear and flexural deformation10.非金属态聚合物的三种力学状态是AA、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自测评第二、三章

1.材料是由物质构成的,因而物质就是材料。
√××2.材料是指用来制造某些有形物体的基本物质。
√×√3.按照化学组成,可以把材料分为三种基本类型(A)金属材料、硅酸盐、有机高分子材料(B)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钢铁(C)有机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D)有机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C4.在四个量子数中,m s是确定体系角动量在磁场方向的分量(ml)。
×5×6√7√8√9.√10.Na×11×12.Cu×13.S×1.×2 .√3.√4.√5.×6.√7.离子键的基本特点是以离子而不是以原子为结合单元。
√8.范德华力既无方向性亦无饱和性,氢键有方向性但无饱和性。
×9.范德华力既无方向性亦无饱和性,氢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10.绝大多数金属均以金属键方式结合,它的基本特点是电子共有化。
×11.共价键既有饱和性又有方向性。
√12.两种元素电负性差值决定了混合键合中离子键的比例。
√×√13.范德华力包括取向力、色散力和氢键三种类型。
√××14.原子的基本键合中不一定存在着电子交换。
√××15.氢键具有方向性,但无饱和性。
√××16.三种基本键合的结合强弱顺序为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
√××17.金属键是由众多原子最(及次)外层电子释放而形成的电子气形成的,因而具有最高的键能。
√××1.随着两个原子间距离减小,相互间的吸引力下降,排斥力增加。
√××2.两个原子处于平衡间距时,键能最大,能量最高。
√××3×4×5√6.×7.×8.√9×10×11×12√13.A1(AB2.×3.√4.δ轨道是由两个d轨道线性组合而成,它们是(A)d x2、d x2(B)d x2-y2、d x2-y2(C)d xy、d xyB5.费米能级是对金属中自由电子能级填充状态的描述。
《材料工程基础》大一下题集

《材料工程基础》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金属材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其内部的什么结构?A. 晶粒大小B. 晶体结构C. 位错密度D. 空位浓度2.高分子材料的老化主要是由于什么引起的?A. 光照B. 氧化C. 湿度D. 所有以上因素3.陶瓷材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高导电性B. 高韧性C. 高硬度D. 高延展性4.在金属材料中,提高材料的哪种性能可以增强其抗疲劳性?A. 硬度B. 韧性C. 延展性D. 抗压强度5.下列哪种材料属于复合材料?A. 铝合金B. 玻璃钢C. 聚乙烯D. 硅钢6.热处理过程中,钢的淬火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硬度B. 降低韧性C. 增加延展性D. 减少内应力7.高分子链的哪种运动形式是导致高分子材料粘弹性的主要原因?A. 弯曲运动B. 旋转运动C. 伸缩运动D. 蛇形运动8.在陶瓷材料中,哪种添加剂可以提高材料的韧性?A. 氧化铝B. 碳化硅C. 氧化锆D. 氮化硼9.金属的晶粒细化通常可以提高材料的哪种性能?A. 硬度B. 延展性C. 韧性D. 导热性10.下列哪种方法是提高高分子材料耐热性的有效途径?A. 增加结晶度B. 减少交联度C. 提高分子量分布D. 降低立体规整性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金属材料中,常见的强化机制有________、和。
2.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量分布对其________和________有显著影响。
3.陶瓷材料中的气孔率对其________和________性能有较大影响。
4.在金属材料的冷加工过程中,通常会出现________现象,导致材料硬度增加。
5.高分子链的柔性主要取决于链段间的________和链的________。
6.陶瓷材料的烧结过程中,主要的物质传输方式有________、和。
7.金属材料的晶粒大小对其力学性能和________有显著影响。
8.高分子材料的老化过程中,常见的化学变化有________和________。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专业课终极整理

重庆大学829/928历年真题大综合第一部分:名词解释(8个x 4分=32分)注:带※和△为必须掌握的※※空间点阵:由这些阵点有规则地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三维空间阵列称为空间点阵。
※※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中作有规则的周期性排列的物质。
※※同素异构转变(多晶型转变):当外部条件(如温度和压强)改变时,金属内部由一种晶体结构向另外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
※※位错:在晶体中某处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现象。
※※过冷度:金属的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或烧结,或用其他方法组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金属化合物:合金组元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固溶体:合金的组元之间以不同比例相互混合后形成的固相,其晶体结构与组成合金的某一组元的相同,这种相就称为固溶体。
※※铁素体:碳原子溶于α-Fe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体心立方结构。
※※奥氏体:碳原子溶于γ-Fe形成的间隙固溶体,面心立方结构。
※※强度: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滑移:晶体的塑性变形是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某些晶面和晶向发生滑动的结果,这种变形方式叫滑移。
※※加工硬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即为加工硬化或形变强化。
※※形变织构:当变形量很大时,多晶体中原为任意取向的各个晶粒会逐渐调整其取向而彼此趋于一致,这一现象称为晶粒的择尤取向。
这种由于金属塑性变形使晶粒具有择尤取向的组织称为形变织构。
※※偏析:合金中各组成元素在结晶时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再结晶:冷变形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或保温足够时间后,在原来的变形组织中产生了无畸变的新晶粒,使位错密度降低,性能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恢复到变形前水平,这一过程称为再结晶。
※※调质处理:将淬火和随后的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处理。
※※马氏体:碳在α-Fe中过饱和的间隙固溶体。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一、填空题1. 原子中的一个电子的空间位置和能量可用以下四个量子数来决定 , , 和 。
2. 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 ,和 。
3. 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步减小,因此,金属性 ,非金属性 ;而在同一主族的元素中,从上至下元素的金属性 ,非金属性 。
4. 金属键的主要特点是 ,而离子键的基本特点是 ,共价键则是 。
通常情况下,以离子键结合形成的材料主要是___________;以金属键结合形成的材料主要是__________;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材料主要是___________。
5. 范德华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物质的物理性质影响较大的方面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对比化学键、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力由高到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所有晶体可以归属 个晶系和 点阵,而正交晶系中包括 、 、 和 四种点阵类型。
8. 空间点阵的主要特征是每个阵点在空间分布必须具有 。
9. 在立方晶系中,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的数字和顺序相同时,该晶向必然在位向上 该晶面。
10. 点阵中的各组晶面,其面间距各不相同。
一般是晶面指数 的晶面,其面间距较大。
11. 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是 、 和 ,其中 不能称为一种空间点阵。
12. 每个面心立方晶胞中共有 个八面体间隙, 个四面体间隙,其大小分别为 和 。
13. 简单立方晶体的配位数有______个;体心立方晶体的配位数有______个;面心立方晶体的配位数有_______个;14. 面心立方晶体的致密度是__________;密排六方晶体的致密度与比体心立方的致密度___________。
15. 影响置换固溶体固溶度的因素,主要有 、 、_____________ 和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汇总
1、常见纯金属的晶体结构有、、和三种。
2金属晶体中常见的点缺陷有;线缺陷是;最主要的缺陷是。
3、金属塑性变形的两种基本方式是和。
4、钢的奥氏体化分为、、和等四个基本
过程。
5、球化退火是使钢中球状化的退火工艺,主要用于钢和钢,其目
的在于调整,改善性能,并可为后面的工序作组织准备。
6、钢铁材料中的马氏体常见组织形态有和
,其亚结构分别是和。
7、在白口铸铁中碳主要以的形式存在,而在灰口铸铁中碳主要以的形式
存在。
1、面心立方晶胞原子数是,原子半径是,致密度为;
体心立方晶胞原子数是,原子半径是,致密度为;密排六方晶胞原子数
是,原子半径是,致密度为。
2、奥氏体是固溶体,它的晶体结构是。
3、在铁碳合金中,低温莱氏体是和所构成的机械混合物。
4、金属塑性变形的两种基本方式是和。
5、根据共析钢转变产物的不同,可将C曲线分为、
和三个转变区。
6、调质处理工艺是由加组成;所得组织是。
7、40Cr钢中Cr的主要作用是 ,W18Cr4V中W的主要作用是。
1、体心立方晶胞原子数是,原子半径是,致密度为,配
位数为。
2、金属晶体中常见的点缺陷有;线缺陷是;
最主要的面缺陷是。
3、结晶的进行是依靠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实现的,这两个过程是
和。
4、金属塑性变形的两种基本方式是和。
5、钢的奥氏体化分为、、
和等四个基本过程。
6、钢铁材料中的马氏体常见组织形态有和,其亚结构分别
是和。
7、根据共析钢转变产物的不同,可将C曲线分为、
和三个转变区。
8、钢中的硫和磷是有害杂质,硫的最大危害性是,磷的最大危害性
是。
1、金属常见的晶格类型是、、。
2、随钢的含碳量的增加,其强度、硬度,塑性、韧性,
焊接性能,耐蚀性能。
3、晶体滑移的实质是,滑移后位错密度,经再结晶退火后位错密度。
4、低碳马氏体的金相显微组织特征是;高碳马氏体的金相显微组织特征是。
5、淬火钢(C% 0.2%)回火时,其组织将发生、
、和等四个阶段的变化。
6、氮化件与渗碳件相比,前者比后者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疲劳强
度,耐腐蚀能力,生产周期。
7、40MnB钢与40钢比较,淬透性好,9SiCr与W18Cr4V比较,
红硬性高。
8、1Cr18Ni9Ti中的Ti的主要作用是,20CrMnTi中的Ti的主要作用
是。
1、常见纯金属的晶体结构有、、
和三种。
2、金属晶体中常见的点缺陷有;线缺陷是;最主要的面缺陷是。
3、金属塑性变形的两种基本方式是和。
4、钢的奥氏体化分为、、
和等四个基本过程。
5、球化退火是使钢中球状化的退火工艺,主要用于
钢和钢,其目的在于调整,改善
性能,并可为后面的工序作组织准备。
6、钢铁材料中的马氏体常见组织形态有和
,其亚结构分别是和。
7、在白口铸铁中碳主要以的形式存在,而在灰口铸铁中碳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1. 金属铸锭组织由、和三晶区组成。
2. 面心立方金属其滑移系数目有12个,最容易滑移的晶面及晶向指数分别是
和。
3. 要使金属铸件的晶粒细小,可以采用、和等方式。
4. 实际金属晶体中最普通的线缺陷就是。
5. QT600—02是的一个牌号,其中600和02分别是指。
1、体心立方晶胞原子数是 2 ,原子半径是√3 /4 a ,致密度为 0.68 ,配位数为
8 。
2、金属晶体中常见的点缺陷有空位、间隙原子;线缺陷是位错;最主要的面缺陷是
相界、晶界、亚晶界。
3、结晶的进行是依靠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实现的,这两个过程是形核和核长
大。
4、金属塑性变形的两种基本方式是滑移和孪生。
5、钢的奥氏体化分为形核、核长大、非A相溶解和均匀化等四个基本过程。
6、钢铁材料中的马氏体常见组织形态有 M板和 M针,其亚结构分别是位错和孪晶。
7、根据共析钢转变产物的不同,可将C曲线分为 P 、 B 和 M 三个转变区。
8、钢中的硫和磷是有害杂质,硫的最大危害性是热脆,磷的最大危害性是冷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