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谋略思想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的应用
孙子兵法中的“谋攻”思想在信息化战争中的运用

孙子兵法中的“谋攻”思想在信息化战争中的运用龙源期刊网 /doc/6a17834497.html,孙子兵法中的“谋攻”思想在信息化战争中的运用作者:尤冠南万志强王芹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28期摘要《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兵书,其中的军事思想在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战争实践的检验,仍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孙子提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伐谋伐交”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一系列谋攻思想对当前信息化战争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孙子兵法谋攻信息化战争中图分类号:E89文献标识码:A《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古代军事理论著作,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大量应用,现代战争形态也已经发展为信息化战争。
虽然战争的形态、样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歸根结底信息化还是战争。
因此,《孙子兵法》中的谋攻思想在信息化战争中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1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全胜”思想的最佳境界孙子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很多战略家都将这一思想视为战略的最高境界。
“兵不顿而利可全”这种不用军队进行具体作战、流血牺牲就可以达到战略目的的想法,正是信息化战争双方追求的最佳战略效果。
信息化战争是高科技的战争,同时也是高投入、高消耗的战争,“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成为各国战略家竞相追捧的战略理论。
从海湾战争以来的几场初显信息化形态的局部战争来看,胜利的一方的谋略思想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威慑”理论就是这一谋略思想的完美体现。
在不能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情况下,“少战而屈人之兵”是其理想的替代方案。
“少战而屈人之兵”也就是要利用各种手段造成足够强大的胁迫和强制力量,从而使对手慑于巨大的压力,而丧失其继续抵抗的意志。
“震慑制敌”战略理论的提出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可以推测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少战而屈人之兵”将是主要的战争指导思想。
《孙子兵法》主要思想在现代战争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孙子兵法》主要思想在现代战争中应用的几点思考作者:张紫玥王群立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33期【摘要】《孙子兵法》是我国兵书典范,博大精深,其主要思想有重战思想、全胜思想、谋略思想、主速思想等。
这些思想具有特殊应用价值,在现代战争中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孙子兵法思想现代战争应用【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20-01一、《孙子兵法》重战思想的应用《孙子兵法》开宗明义指出:“兵者,国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就是孙子的重战思想,孙子指出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可以不认真考察研究,必须高度重视。
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战争,那么就会危及本国的生存和发展。
古今中外不重战而走向衰退灭亡的事例不胜枚举。
战国时期的赵国不重战,导致兵败长平,赵国走向了灭亡。
原世界文明古国巴比伦不重战,于公元前8世纪在地球上消逝。
重战的同时必须要“慎战”,孙子的“慎战”思想体现在“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胡明君慎亡,良将警亡”。
三国中著名的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皆是以发动者而宣告失败,原因就是不识时务盲目发动战争。
由此可见,战争可以改变历史,改变国家命运,必须慎重对待。
重战还必须备战,“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孙子强调,战争的立足点应放在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严阵以待。
瑞士之所以二百年无战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战争准备非常充分。
瑞士采取的是全民皆兵的战略思想,很重视国防教育和国防建设,在战略思想、武器装备、物资准备、人力准备等方面都作了精心部署。
在现代战争中,这种重战思想仍然十分重要。
它时刻警醒我们要重视战争、研究战争、慎重发动战争、做好战争准备。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战略谋划、战争实践、国防建设,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现代战争实践的需要,不断进行国防体制改革,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谋略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

谋略对现代战争的指导作用蔡云洁1(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的谋略思想依然在现代战场上广为应用,《孙子兵法》中的“上兵伐谋”的战略思想始终体现在整个战场上。
无论是海湾战争还是科索沃战争,谋略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这里将对谋略在现代战争的应用和体现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谋略;现代战争;应用自古以来,战争始终没有与谋略脱离开来。
谋略促使战争走向多面化、集体化、智谋化和艺术化,而战争使谋略更加凸显,在整个战争局势中处于领导地位,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又密不可分,使各自在渊源的历史长河中占据一席重要之地。
或许有人会说在现代的军团化、机械化,高科技化的大规模战争中,谋略将会变得越来越渺小,科技和人才才是现代战争取胜的关键。
可惜君不见历史上那些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二战,希特勒缺乏长远谋略思想,不顾冬天西伯利亚严冬的寒冷贸然出兵,结果兵败莫斯科,称霸亚欧的雄心也随之幻灭。
抗美援朝,志愿军民重视谋略,以实击虚,避其锋芒,使美军的不败神话成为笑话。
可见,谋略的运用在作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谋略在现代战争中的具体体现由于现代战争与以往的战争有了较多的不同,这其中添加了更多的现代元素。
军事战争逐渐走向信息化,信息化成为军事变革的重心。
在旧作战样式向新作战样式的过渡中更加体现出西方以军力科技取胜与东方军事谋略取胜思想相互汲取、相互交融的发展轨迹。
[1] 所以谋略较之以前也改变了,更加突出对战争总体大局观的把握,对战争选择度量和局部应用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一)谋略造就形势,虚实并行迷惑敌人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没有将第四机步师从地中海调至海湾,故意延迟了运送装备的舰船的行动,使萨达姆始终顾忌美军可能会借土耳其从北部进入伊拉克,而大量屯兵北部。
这样的军事部署不仅使美军在很大程度上隐蔽了开战的时机,而且牵制了伊拉克大批军事力量,让美军在战争中始终保持了战争的主动性。
孙子兵法谋略思想在现代军 事战略中的应用

孙子兵法谋略思想在现代军事战略中的应用《孙子兵法谋略思想在现代军事战略中的应用》《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瑰宝,其蕴含的深邃谋略思想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洗礼,在当今现代军事战略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这部兵书不仅是战争智慧的结晶,更是指导战略决策、战术运用和军事管理的重要宝典。
孙子强调“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思想在现代军事战略中至关重要。
现代战争中,情报的收集和分析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先进的侦察技术、卫星监测、网络情报等手段,全面了解敌方的军事部署、武器装备、作战意图等,同时清晰认识自身的实力和弱点,才能制定出精准有效的战略和战术。
例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凭借强大的情报收集和分析能力,对伊拉克军队的情况了如指掌,从而实现了战场上的压倒性优势。
“兵者,诡道也”这一观点在现代军事中依然有着深刻的体现。
“诡道”并非单纯的狡诈,而是指灵活运用战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现代战争中的战略欺骗、战术伪装、电子干扰等手段,都是对这一思想的应用。
比如,在某次军事行动中,一方通过制造虚假的军事部署和情报,诱使敌方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从而为己方创造有利的战机。
孙子提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想,在现代军事战略中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存在的今天,通过军事威慑、外交斡旋、经济制裁等非战争手段达到战略目的,成为了各国在处理军事冲突时优先考虑的选项。
例如,通过展示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坚定的决心,迫使敌方放弃军事冒险的想法,从而避免战争的爆发,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迂为直”的战略思维在现代军事战略中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在面对复杂的战场形势和强大的敌方防御时,不直接正面强攻,而是通过迂回包抄、侧翼突破等方式,达到战略目标。
这种思维在现代战争中的特种作战、空降作战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特定的战役中,一方通过派遣特种部队迂回敌后,破坏敌方的重要设施,打乱敌方的部署,为正面部队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浅谈军事谋略发展与运用的新趋向

浅谈军事谋略发展与运用的新趋向一、信息化高新技术的军事谋略军事谋略,是指从战争实际出发筹划和指导作战的艺术,是巧妙运用战争规律以智胜敌的方略。
战争指导者都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掌握的武器装备,作为军事谋略运用的外化手段,以求得胜利。
武器装备和作战理论的不断发展,给军事谋略的运用增添了新的内容,信息化高新技术战争是使用多种先进技术兵器,在陆、海、空和电磁等多维空间展开的立体战争,胜负的关键不仅取决于技术兵器的对抗,更取决于使用技术兵器的谋略对抗水平,以“技”施“谋”,其实质就是谋略的技术化,就是“技”和“谋”的一体化。
信息化条件下的谋略必须以科学技术为基础,“谋”必须根植于“技”。
第一,以“技”运“谋”。
高技术与军事谋略融为一体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人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辅助指挥、控制的技术设备构成“人机结合”系统。
集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为一体的指挥自动化系统就是一种典型的“人机结合”系统,它可以通过分析判断预先检验谋略的效果和可行性,增加施“谋”的成功率。
第二,凭“技”施“谋”。
一方面,表现为运用谋略支配技术手段的能力,这种支配能力充分表现为对各种高技术手段的精心筹划、巧妙组合、密切协同。
能够使单一技术手段的效能达到最佳状态,使多种技术手段的组合产生倍增效应。
另一方面,信息化武器装备本身就是实施谋略的强有力的手段。
精心地把握和研究各种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性能及其使用方法,更多、更有效地达成武器使用上的技术突然性,是实施奇谋良策的前提。
第三,施“技”控“谋”。
在未来的信息化作战中,战场信息高度共享,利用通用态势图可以共同感知战场信息,并依托战场信息共享系统,适时调整控制谋略决策的实施,从而实现异地同步联合决策。
二、借鉴科学的新方法运筹军事谋略从孙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因敌制胜的谋略思想,体现了古代朴素的整体思维模式、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到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产生,军事谋略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浅谈谋攻的当代价值

浅谈谋攻的当代价值在《孙子兵法》中,谋是谋略、计谋、智谋的意思;攻是攻击、进攻的意思。
“谋攻”的中心思想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主张用智慧和谋略使敌人屈服,智取是上策,武力是下策。
孙子的这一思想给后人留下了千千万万的启示,不仅仅在战争方面,还有商业竞争,运动赛事上等等。
在当代科技高速发展,战争武器不断创新改良的情况下,战争已经不单单是武力的比拼。
在信息化战争中,上兵伐谋是要运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手段的综合运用,考虑到会导致矛盾及其激化的各个原因,不待对立双方矛盾激化即先期解决争端。
其次伐交就是要在矛盾已经显现时,动员本国和有关国家的力量,显示决心,照成压倒优势或力量均衡,再经过谈判、协商、妥协,打到不诉诸物力而达到战略目的。
其次伐兵则就是要动用部分军事力量,在地方政治、经济中心之外解决敌人,经济中心之外解决敌人,以便把战争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其下攻城是指在上述三项努力无效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即攻取敌方战略要地乃至全部领土。
信息化战争时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一国的综合实力强了,自然处在优势地位,就更容易达到上兵伐谋。
即使被迫走到其下攻城的地步,那也是很容易取得战争的胜利的。
现实生活中有真实的战争,也有没有硝烟的战争,那就是我们的商场战争,都说商场如战场,商场的斗争是一点都不逊于真实的战争啊!在商战中,能通过“伐谋”而获得成功,以计谋而战胜对手,既保存了实力,又能占领市场,这才是上策。
对于在制定市场战略计谋时,必要做多方面的调查和考虑,其要对自己的实力的估量,又要对顾客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消费能力的调查,也要对顾客心理等多方面的深入调查,还要调查市场营销环境,其中必不可少的竞争对手全方位的调查。
更是要全方位的了解,这样的话,企业可以用声东击西的方法,用假象来迷惑对手,使对手错误的估计自己,而使对手作出错误的战略决策美国梅瑞公司曾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开设了一间“咨询服务亭”,它的宗旨是:顾客如果在本公司没不到诚心如意的商品,咨询服务亭负责指引顾客到有此类商品的公司购买。
孙子兵法兵法智慧谋略战争

孙子兵法兵法智慧谋略战争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其所包含的智慧谋略对于指导战争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孙子兵法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和原则进行探讨,以展示其在战争中的智慧运用。
首先,孙子兵法强调战争的目的和意义。
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孙武明确指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也就是说,在战争中,对敌方和自己的充分了解是取得胜利的基础条件。
了解敌情、了解自己的实力和弱点,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作战计划,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战略,从而更好地实现目标。
这种理念也在现代军事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孙子兵法强调运用智慧战略。
智慧战略是指在战斗中采取巧妙的手段和策略,以达到最优的战略效果。
孙子兵法中的“兵不厌诈”就是典型的体现。
按照孙子的观点,战争是一个既复杂又危险的游戏,需要谨慎和智慧的运用。
他提出了“伏击”、“声东击西”等策略,以诱敌深入或制造敌方错觉,并在敌人措手不及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
这种运用智慧的战略思维也在今天的军事行动中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孙子兵法还强调了军事组织的重要性。
他认为,军队的组织和指挥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在孙子的战略中,军队分成了不同的兵种,并安排了合理的战斗编组。
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环境和任务的需要,灵活调整和组织兵力,以更好地完成作战任务。
此外,孙子也强调了军队的纪律和训练,指出了一些军事原则,如军事行动需要统一指挥,以及应该注重士兵的精神状态等。
这些都对当代军事战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最后,孙子兵法还注重了时间的运用。
在战争中,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孙子兵法》中,孙武强调了对战争形势的敏锐把握和灵活运用时间的重要性。
他指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也就是说,通过对敌方和自己的充分了解,可以运用合适的时机,制定出最佳的战略方案并迅速实施。
这种运用时间的智慧战略思想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在军事领域还是其他领域亦然。
孙子兵法的智慧谋略在战争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所包含的理念和原则对于指导军事战略有着深远的影响。
现代战争与谋略

古代战争谋略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作者:钱峥远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日期:2016年6月10日摘要:虽然现今的国际形势总体以和平发展为主,但也充斥着许多不稳定因素,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时常与邻国发生冲突。
所以,虽然我们奉行防御性国防,但也必须防患于未然。
对现代战争的分析,了解他国所成功使用的一些谋略,有助于我国避免与他国发生战争,也可以在战争不可避免的发生后,学习利用这些谋略,占据有利战争态势,最终赢得战争,保卫人民。
在这些被使用的谋略中,其实大多数思想都在我国古代的军事典籍中有所介绍,不论从战前的准备、评估,战场上的计谋、侦察、试探、欺诈,还是先胜,易胜,巧胜的战术思想,都是我国古代兵家所强调的。
关键字:现代战争、战术、分析、谋略一、兵者,诡道也《孙子兵法》的计篇中的首句便是“兵者,诡道也。
”自古以来,战争中就充满了各种欺骗的手段,以期迷惑对手。
有时,为了能迷惑敌军的指挥官,交战双方往往会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战略意图的伪装。
例如,1943年4月,北非战役即将结束,联合计划参谋部的作战指挥官们眼睛几乎都盯住了地中海上的最大岛屿——西西里岛。
呈三角形的西西里岛,像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飘浮在波涛汹涌的地中海上。
由于它地处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但是,面对德、意庞大的守军,盟军将领们一时也束手无策。
辽阔的海峡、坚固的工事和精良的装备,如果全凭武力攻占,那将是一场十分残酷的战斗,即使盟军攻下西西里岛,付出的代价必将是惨重的。
变强攻为智取,联合计划参谋部的高参们侃出了一条妙计:炮制一个重大的战略欺骗,即“肉馅”行动。
1943年4月30日,英国的“六翼天使”号潜艇将假的军官尸体连同公文包送至西班牙近海。
尸体漂到西班牙沿海一个小镇,被当地渔民发现并马上报告了驻守在小镇上的西班牙海军办事处。
西班牙海军军官赶到港口,他们马上认出,这是一位淹死在大海中的英国少校军官。
很快,他们又发现了那个与尸体紧拴在一起的公文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谋略思想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的应用
在《孙子兵法》中,有一系列关于作战指导的普遍原则,揭示了战争的一般规律,蕴含着丰
富的辩证法思想,不仅指导了中国历史上千百次的战争,对世界的军事斗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一些普遍性原理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也在现代战争中得到充分体现,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必将继续指导现代战争。
一、孙子兵法在现代战争中的表现
孙子在他的开篇之作当中提出了战争对于国家和战略的重要性,认为进行战争一定要谨慎。
分析了进行战争的条件和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
在发动战争和进行决策之前好好谋划和衡量
一切因素和可能得到的后果。
1.掌握全局,以“谋”制胜。
无论是古代的冷兵器战争,还是现在的高科技战争都贵在以谋取胜,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孙子用兵重谋略,就首先重在用兵的条件选择和用兵的
慎重。
正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又所谓“上兵伐谋,其
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我国军事大家刘伯承元帅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五忌,我想是对孙子兵法最好的升华。
一忌国力不足,二忌时机不利,三忌国内不安定,四忌人民不拥护,
五忌多面树敌。
孙子提出了战争对国家全局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危害性。
还强调了用兵的条
件和前提,以及决定战争结果的条件。
然而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战争的爆发和结果还决定于
最重要的政治因素。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认为中国在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环境里,如何用把握
全局的战略思想武装自身的对外战略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2.锻造精兵,以“势”制胜。
孙子用兵善运势。
所谓势,就是只对自己有利的态势。
就现代战
争而言,“势”应包括“软”势和“硬”势两个方面,软“势”主要是谋求政治声援和舆论支持,使自己处于正义的立场。
“硬”势主要是指在战斗力上取得优势,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过硬军队,在地理位置上占据有利位置,从而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如何造“势”是指挥员和指挥机关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是充分发挥有利己方态势的最大能量,
全方位使“势”扩大化。
二是变不利态势为有利态势,争取主动避免被动。
三是创造性地开展
造势,把战争的态势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势”的优势去夺取战争的胜利。
二、孙子兵法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孙子“突然、速胜、因情用兵”的思想,是局部战争作战指导的重要原则。
通观《孙子兵法》
全书,“奇袭、速胜、因情用兵”是孙子反复论证的战争指导原则。
他认为,这是“致人而不致
于人”的主要策略。
这些作战原则,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原则。
孙子在《九地篇》中从秘密策划、周密准备、窥测战机到突
然袭击,对战争指导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
它清楚地告诉我们,只有突然袭击,才能使敌人
仓皇失措,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并失去抵抗的决心和战斗意志。
《计篇》也指出:“兵者,诡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就是说,只要善于“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就能达到突然袭击的积极效果。
现代局部战争,达成战争突然性是进攻一方力求取得优势而普遍采用的重要手段。
主动开战
一方为实现其战争目的,通常是经过较长时间的隐蔽准备而企图一举成功。
另一方往往是由
于准备不足而仓促应战,使其在战争一开始就被迫处于被动地位。
诸如1964年的越南战争、1967年的阿以战争、1979年的苏联入侵阿富汗、91年海湾战争等,都具有这力面的特点。
纵观现代局部战争,实施突然袭击的方式和手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实施战略伪装,麻
痹敌人。
战略伪装包括两类,一类是政治性的伪装,即孙子所说的“趋诸侯者以利”,就是玩
弄外交手段之类。
另一类是纯军事的伪装,就是孙子所谓的“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
凡属战略性的军事行动,诸如战略展开的时间和范围,主攻方
向以及发起突袭的时间等等,都要严密地伪装,不使敌人察觉,以保证在敌人意料不到的时间和地点成功地实现战略突袭。
二是隐忍待机,果断行动。
一方面,由于现代侦察技术的发展,给军队隐蔽待机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作为进攻的一方,除了要运用传统的隐真术来迷惑对方外,还要使用电子对抗等现代科学手段和技术装备,才能在突袭前,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另一方面,由于局部战争目的明确,时问短促,常常在几个月、几周之内,甚至在几天、几小时之内达成战争目的,这对军队突袭作战行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孙子“后如脱兔”的作战指导,在局部战争中,体现得更为直接,更为必要。
2.“因敌制胜”原则。
灵活用兵,是孙子关于战争指导的一条重要原则。
《虚实篇》讲到每次战胜敌人,都不是重复老一套,而一定要适应敌情的变化发展,不断变换战术方略。
他反对战争中呆板的战略战术,反对战争中的机械唯物论,反对固守过去老一套的经验主义。
为保证将帅对作战的灵活指挥,孙子还提出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思想。
即在不违背军事战略方针的前提下,提倡策略灵活,机断行事,给予指挥员以较大的主动权和自由权。
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战争目的有限,战场范围有限,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更需要指挥员根据客观情况,适应敌情变化,采取不同对策,通过有限的战役、战术行动,达成战略目的。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政策性强,时效要求高,对指挥员因敌应变,运筹帷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局部战争不是一概地打歼灭战,具体打什么目标,打到什么程度,都要根据战略需要灵活选择,一次战争有一次战争的样式,一次战争有一次战争的打法,必须针对不同的战场态势,采取不同的作战指导。
使整个态势控制在一定的战争强度之中,以争取政治、外交斗争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