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赏识教育论文

合集下载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赏识教育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赏识教育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赏识教育摘要: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从古希腊文化中,强调的教育一直都关注“人”这个话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带动着人们思想的改进,在教育上一直强调着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要重视对学生的赏识。

本文将从什么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赏识教育的具体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赏识教育引言:教育的改革时代中,教育关注的主体由教师变成学生,教师逐渐成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在教育的方面,赏识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的发展也逐步由理论变为实践。

作为班主任,如何真正的关爱学生、鼓励学生、发挥学生潜能成为了重要的能力。

一、什么是班主任工作中的赏识教育?首先,什么是赏识?拆开来看就是欣赏和识别。

在教育中,赏识教育便是班主任的一种欣赏的能力,其本质就是爱学生。

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

作为教师要去关爱关心学生,不仅仅是着眼于成绩,还有其他的方方面面,要尊重、信任、鼓励和赞美学生,不是一味地打压学生。

现代的教育需要赏识教育,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扬长避短,来帮助学生建立信心,直面社会挫折和苦难。

二、班主任工作中赏识教育的重要性1、赏识教育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班主任,如果仅仅是从分数判断一个学生的好坏,或者从学生的家境去评价一个学生的为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而赏识教育让班主任看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让学生在看到自己的优点时,也会对自己的缺点进行改正,不断提升自己,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2、赏识教育利于培养真正的师生友爱关系赏识教育不是直击学生的缺点或弱项,而是用爱,用温暖去和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身的问题,而愿意主动改正。

班主任用爱、鼓励、宽容和尊重的方式去关爱学生,小学的学生感受到了也会懂得用爱来回应老师的期望的。

因此赏识教育是有利于培养真正的师生友爱关系。

班主任赏识教育思考论文

班主任赏识教育思考论文

班主任赏识教育思考论文班主任赏识教育思考论文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付出艰苦而复杂的劳动。

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多种多样,而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是让学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赞扬会激起人的心志,会开发人的潜能。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赏识教育;挖掘潜能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需要好的环境。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担负着培养学生、塑造学生的重要任务。

学生在取得成绩同时,也会暴露出许多不足,面对学生的不足,我们班主任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生呢?我觉得只要我们的方法运用的得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注重赏识学生,下面我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1用心转化后进生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爱,是充满人情味的教育。

人们都渴望得到尊重、理解和爱,更何况是学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这“抬起头来”就是信心的体现,而能让他们“抬起头来”的最好方法就是肯定和赞扬。

大多数班里,都有几个调皮、成绩差的学生,班主任时时关注,严厉批评,指出其种种缺点,要求改正,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许多学生依然我行我素,效果不理想。

不妨换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是让学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睁大眼睛看孩子的优点”“闭一只眼睛看孩子的缺点”,当我们用赏识的目光看孩子,孩子就和老师沟通,走进彼此的心中。

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要学会欣赏我们的学生,在指出他们不足的同时,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肯定他们所取得的进步,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开始。

每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我们应该通过挖掘学生身上的长处,鼓励学生,使学生增强自信,改善学习习惯,从而为学习创设必要的条件,提高成绩。

赏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教师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论文 淡谈班主任工作中的赏识教育

论文  淡谈班主任工作中的赏识教育

淡谈班主任工作中的赏识教育班主任工作繁琐,杂乱,但又责任重大,一方面担负着教学生知识的任务,另一方面又担负着教育学生做人道理的任务,像一般大家都会说看孩子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出家里大人一样,其实看学生的言行也会看出他的班主任的言行一样,因为孩子都是从小模仿与他最常接触的人,没上学前模仿家人,上学后一部分也会模仿老师。

如果老师是暴燥类型的,一般孩子也会易发怒,如果说理型的孩子会也理性地分析事情,如果老师出口总是批评指责,那孩子也会多数不快乐,胆小,不敢表达自己的见解,如果老师可以适时赞扬,看出一点点的进步并做出夸赞,那么孩子会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面对老师和同学,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的。

因此赏识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是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手段。

它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耐挫力。

而作为孩子妈妈和班主任的我也是使用过的,“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是老师快乐地教,孩子幸福地学的教育;是让孩子热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首先,由“负能量”变“正能量”的过程以往的老教师都是去发现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指责,批评,想让其快点改正,我称它为负能量,不可否识,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这一过程中往往过多的关注的的孩子身上的不足,而忽略了他们身上其实还是在有优点的,如果总是指责他的不足而不说出他的优点,孩子会以为自己只有缺点不点优点没有,长而久之,会变得自卑,胆小,遇事退缩,灰心丧气,这样缺点不仅改不掉还会增多,教育效果其实并不好。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对啊,哪怕是再淘气,学习再差的孩子,他的身上也会一丝优点存在,只看你能不能发看它的存在,用心的老师是会发现的,而做为新世纪的老师的我,也会发现我班孩子的身上的优点,每个孩子的优点我都能细心地找到,我常对他们说的一句话是:“我班的学生都是好孩子,每个人都他自己的长处”,每当我说到这句话时,我明显地看到每个同学都骄傲地挺起小胸膛,用动作告诉我,我是好孩子,我是有优点,老师都看到了。

赏识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赏识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赏识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摘要:赏识教育是一种激励型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自信。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在进行赏识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对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做到一视同仁,实行公正的教学。

关键词:赏识教育;初中;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赏识教育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用正确的态度和方式,而不是一味的恭维。

赏识教育的实质不是反对处罚,而是更注重处罚的基础。

欣赏的实质是一种具有激励意义的教学方式,在教育阶段,学生常常要用具有激励意义的语言来实现对自己的肯定。

因此,每个学生都要在自己的学业上获得老师的肯定。

一、转变管理理念,以爱与学生交流过去,初中班主任在实施德育工作时,主要是实行强制管理,而对学生知之甚少,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因此,班主任要转变以往的德育教育管理观念,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进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初中生正是青春叛逆的时期,此时不宜对其实施强制的管理,而应深入理解其心态,以爱心化解其心中的不安和情绪,保证学生与学生的和谐相处。

初中生的心理世界是比较敏感的,强制的管理难免会引发一些反作用,此时最需要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关爱,以及获得最好的沟通方法。

从另一方面来看,班主任要做好思想品德教育,要懂得如何把握好管理要领,而在这里面,严惩和严管并非最好的方法,它要用自己的爱心来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宽容学生的缺点,让学生在一个充满爱心的氛围中成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人格和品德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学生也必然会以相同的态度对待班主任,从而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和谐。

二、学会赏识学生,用激励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初中生正处在成长期的关键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比较大,但学生需要老师和父母的肯定,老师的一句肯定,或者是欣赏的目光,可以让同学们感觉到关心。

班主任工作论文赏识教育论文

班主任工作论文赏识教育论文

班主任工作论文赏识教育论文本人特别推崇周弘的赏识教育,曾看过他的赏识教育系列丛书和光盘,并在教学中加以探索和应用,实践经验证明赏识教育至关重要。

俗话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

”当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

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笔者认为班主任应该向农民学习,不要怨学生,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

采用赏识教育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下面具体谈谈本人在班主任工作中采用赏识教育的几点做法:一采用赏识教育突出学生个性发展赏识教育要求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的短处。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个性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绝不能因学生成绩差而称之为“差生”,更不能总是绷着脸、目光严厉、振振有词地逐一指出其身上存在的种种缺点,然后一一要求其改正,并威胁若不改正,将报告家长、送校长教育等。

有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是夹杂着“白痴”、“笨蛋”等有伤学生自尊的话语。

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成绩差或某些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并不意味着这个学生就一无是处,有的学生可能在书法上有造诣、有的在体育上有专长、有的对音乐有灵性、有的在班上劳动时表现突出,所有这些方面都体现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老师应该对他们的长处倍加赞赏和肯定,即使是批评,也要蕴含深爱,让学生感觉自己还有希望,这样师生之间的交流才能自然亲近,学生就会对老师的教育带着一种感激而欣然接受,缺点改正起来也真诚和执著,他们的长处也会得以发挥。

对于学习、行为或性格有缺陷的学生,缺少尊重、爱护和赏识,就不会有启发和诱导;而没有启发和诱导,就无法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老师一句短短的表扬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淡淡的安慰、一个浅浅的微笑,都会让学生获取莫大的力量,恢复自信,以极大的勇气去面对遇到的困难,积极健康地发展。

这也正如冰心所说:“有了爱,有了赏识教育,便有了一切。

”二采用谈心作为赏识教育的重要手段人都好面子,学生也如此,犯了错误绝对不愿老师当众批评,老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的“隐私”,哪怕他所犯的错误已是众所周知,也当做“隐私”来对待。

班主任教学案例赏识教育(3篇)

班主任教学案例赏识教育(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

赏识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本案例以某中学七年级(1)班为例,探讨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二、案例描述(一)班级现状七年级(1)班共有学生45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0人。

班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家庭背景各异。

在入学时,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纪律意识淡薄。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班主任张老师决定运用赏识教育理念,对班级进行管理。

(二)赏识教育实施过程1.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张老师首先关注学生的优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在课堂上,张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每个学生的发言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张老师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找出他们在学习中的优点,并加以表扬。

2. 设立班级奖励机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张老师设立了班级奖励机制。

每周评选出“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纪律之星”等荣誉称号,对获奖学生进行表彰。

此外,班级还设立“优秀小组”评选,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3.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张老师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

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张老师主动给予关心和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张老师还组织学生参加心理辅导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 家校合作张老师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对于学生在家的进步,张老师及时向家长反馈,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成长。

(三)赏识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赏识教育实践,七年级(1)班的学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 学习成绩提高在赏识教育的激励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稳步上升,优秀率不断提高。

2. 学习习惯改善学生在赏识教育的熏陶下,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

3. 纪律意识增强赏识教育让学生的纪律意识得到了加强,班级纪律状况明显改善。

班主任论文:谈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中的赏识教育

班主任论文:谈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中的赏识教育

班主任论文:谈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中的赏识教育一、了解学生需求,建立信任关系赏识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学生。

班主任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学习情况等,从而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注重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真正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赏识教育。

二、发现学生闪光点,实施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并学习学生的优点,通过表扬和鼓励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同时,班主任还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多个领域都能得到成长和进步。

三、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良好的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班主任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主学习、自由发展。

在创造环境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注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自身的言行来影响和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四、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积极性激励机制是赏识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班主任要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如奖学金、荣誉称号、荣誉称号等,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建立激励机制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注重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激励和认可。

同时,班主任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激励机制,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热情。

五、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推进赏识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

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进赏识教育。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向家长传授赏识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班主任论文:谈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中的赏识教育

班主任论文:谈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中的赏识教育

谈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中的赏识教育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是一种指导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近年来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从赏识教育的内涵、原则以及在班主任工作计划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信任、欣赏、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其核心理念是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充满自信的环境中成长。

赏识教育强调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自主发展。

二、赏识教育原则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兴趣和特长,班主任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信任学生:信任是赏识教育的基础,班主任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3.及时肯定和鼓励: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树立自信。

4.合理期望:班主任对学生要有合理的期望,既不过高也不过低,让学生在努力中实现自我超越。

三、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计划中的应用1.了解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家庭背景等,为实施赏识教育奠定基础。

2.设定合适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引导学生不断努力。

3.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4.发掘学生的潜能:发现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展示自己。

5.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6.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通过举办各类班级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赏识教育的魅力。

7.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能力。

8.注重情感交流:经常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赏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耐心和细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工作赏识教育论文
概要:孩子是祖国的明天,肩上寄托着无数人的希望。

作为孩子成长过程的引
路人,我们责任重大。

对于后进生,要用爱心托起他们情感的蓝天,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要因材施教,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合理赏识学生,为学生发展给予更多的自由空间。

第一,树立“学生是各具特色的人”的理念。

因成长环境、个人先天素质等种
种因素不同,学生是各具特色的个体,爱好不同,特长不同,这是客观存在的差异,同时也是教育的最大资源。

班主任教师常常要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或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或是嘘寒问暖的“父母”,或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是除难解惑的聆听者。

“角色”的转换十分困难,但却万分重要,亦师亦友的关系的确能让教学更轻松更和谐,但无论是“师”或是“友”,人际关系中总不能缺乏“尊重”二字。

我们常常教会学生尊重师长,然而是否忽视了对学生的尊重,绝大多教师言语上“尊重”二字都能做到,可真正的尊重是对学生的各方面有着深刻的了解,对他们的心境有着无他的理解,才能做到以心对心的尊重。

当他们感受到这份真心的瞬间也会由衷地尊重你,这比苦口婆心的说教来得更为真实。

第二,建立多元评价制度,让学生多元发展。

作为教师,要多看到或找到学生
的优点和闪光点,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肯定性的评价,找到努力的方向。

如九年级的学生小曾,文化课成绩不是很好,但身体条件非常好,体育特长明显。

中考前的一段时间情绪低落,我针对他的情况找他谈话:每个人都是一朵花,花的开放不只是给他人欣赏,而是自己成长过程。

后来他作为体育特长生被本县的一所高中录取,经过三年的努力,最终以体育類考生被一所211大学录取。

二、学生是走向成功的人,学会赏识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学习、工作或人品等受到赏识。

作为学生,希望能够得到
教师、家长在其行为及学习方面有更多的赏识。

教师的赏识可能会成为他们成功的基石,激励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作为班主任,如何去赏识学生,要求做到如下几点:第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的每一优点都得到展现,让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得到肯定;第二,不能无端的赏识,要积极地为学生的成功创造机会;第三,让学生学会自我赏识。

例如,2013—2014学年笔者所带的八(1)班有个学生
小李入学后情绪低落,缺乏信心。

在多次的交谈中,笔者了解到她曾在小学时参加演讲比赛,得过一等奖。

笔者因势利导,创造条件,利用班会的时间,让她在班里
演讲,获得了成功。

有几个同学在评价发言时,都称赞她演讲有风度、语言具有表现力,说理透彻,视野开阔。

在一片赞美声中,笔者趁热打铁,恰当引导,推荐她担任班长一职,使她逐渐找回了自信,找回了尊严。

慢慢地,她改变了自己,终于一步一步地走出了困境,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学生是不断完善的人,学会宽容
中学生是未成年人,难免会有失误,会犯错误。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失误或错误,对那些缺少天赋、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或者成绩差的学生,多一些关爱和帮助,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多用鼓励的话语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热情地对待他们,鼓励他们好好地学习和生活,让他们增加信心。

如:2015-2016学年八(6)班的学生小张,因家庭条件过于优越,平时无组织无纪律性,对老师和同学不讲礼貌,课堂上基本不听老师讲课,要么说话捣乱,要么睡觉,课余时间上网成瘾,考试经常缺考。

通过观察,发现他在同学中很讲义气,人缘很好,并颇有威信;美术基础较好。

为了帮他更好地转变,笔者主动亲近他,从他感兴趣的网络出发,让他协助老师建立学生档案;为班级设立QQ群和微信群,并协助老师对班群管理,让他在帮助同学中找到自信;在美术作品展览中,由于他的作品优秀使得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

经过大家热情的帮助和耐心的引导,使其经历体谅与鼓励,小张慢慢变得有礼貌、懂事了,学习也比以前用功了。

孩子是祖国的明天,肩上寄托着无数人的希望。

作为孩子成长过程的引路人,我们责任重大。

对于后进生,要用爱心托起他们情感的蓝天,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善泽.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J].中小学德育,2007(5):40-41.
[2]鲁桂华.倾听孩子心声,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J].山东教育,2014(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