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高三调研考试试卷分析

湛江市高三调研考试试卷分析
湛江市高三调研考试试卷分析

湛江市2017年普通高考调研测试题

英语试卷分析

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张英

一、试卷结构

湛江市2017年普通高考调研测试题英语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组成,其中题型结构组成如下:

湛江市2017年普通高考调研测试题英语试卷结构

总的来说,湛江市2017年普通高考调研测试题英语试卷难度适中,严格参考以往高考英语的命题思路,梯度把握得比较好,符合全国高考英语考试大纲的要求。从下表的难度和标准差两项数据来看,这份试题延续了以往命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充分考虑了各层次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难度适中,区分度把握

理科二本英语数据

文科二本英语数据

三、试题样本数据抽查分析

四、试卷详解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

第一节

A篇阅读材料考查说明文阅读: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电池,对电池的服务进行评价。

21.A细节判断题。由第一段第一句Just plug RichardSolo 1800 into your iPhone once or twice a day, for fifteen minutes, and keep your iPhone charged up.一天一次或两次,十五分钟,保持你的手机被充电。得出答案A。

22.C概括归纳题。从广告中RichardSolo 1800 Rechargeable Battery可以知道这种电池适用于充电器中。

23.C细节判断题。You must have the fastest processing and shipping in the industry!! — M.C. 你必须拥有行业中最快的加工和运输。故选C。

B篇阅读材料考查记叙文阅读。本文讲述了一位87岁的老太太Rose 仍然坚持学习,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考上了大学,并且成为了大学校园的偶像,还影响了作者,使得他对生活的年龄和状态有了的新的理解。

24.C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一段中的“I looked around when a gentle hand touched my shoulder. I turned around to find a wrinkled, little old lady with a smile.”可知,作者在上学的第一天认识了一位老太太。故选C。

25.C 句意理解题。根据划线部分后面的老太太的回答“I always dreamed of having a college education and now I’m getting one”可推知,作者对在大学校园碰到老太太感到非常好奇,所以询问老太太在学校的原因。故选C 。

26.D 推理判断题。根据第二段讲到老太太Rose那种没有因为年龄大而放弃自己的梦想,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使得她在大学校园成了大学生的偶像,故Rose的勇气让作者感到钦佩,她的话令人鼓舞。故选D。

27.B推理判断题。“学到老学到老”,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符合题意。故选B。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覆水难收;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都不符合题意。

C篇阅读材料属于人生感悟类阅读。

28.A细节理解题。第一段作者以俗语“金钱是万恶之源”引出本文的话题,即科学家们做的这个实验:富人是否比穷人更有可能做不道德的事。故选A。

29.D细节理解题。由倒数第二、三段可知,有钱人总认为钱能帮他们摆脱困境,这使得他们不怕去冒险(但不能说他们喜欢去冒险,所以 d 不对,他们也不那么关心别人的感受。同时,钱让他们变得更贪婪,甚至有时宁愿违反规定去满足自己的利益。注意c 里的money talks 指的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故选D。

30.A细节理解题。由倒数第一段最后一句“He said the experiments were to show how people living in different social situations express their instincts and values in different ways.”可知,实验表明生活在不同的社会

环境中人们表达他们的本能和价值观的方式不同。故选A。

31.B主旨大意题。A选项“金钱是万恶之源”引出本文的话题,不是全文中心,C选项“这句谚语不合理”,而原文第一段第一句说这句谚语背后有一定的真实性;D选项“所有有钱人都是可信赖的”,属于绝对选项,在原文中没有体现。故选B。

D篇阅读材料属于文化类阅读。

试题分析:文章介绍了老师对待拼写不同的看法,如果把拼写放在很重要的地位,就会造成学生只撑握老师让拼写的单词,使学生在词的使用上,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上受的限制,而不重视拼写又会造成学生在写作文时出现很多的错误。对两种情况加以陈述。

32.D 考查细节理解题。文章第一段The problem is, how to encourage a child to express himself freely and confidently in writing without holding him back with the complexities of spelling?说明教师们的分歧在于如何进行单词拼写教学,以及拼写教学与培养学生全面的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上哪个更具优先考虑权,故选D 项。

33.B 考查推理判断理。文章中指出如果教师只关注拼写,聪明的孩子很有可能就会play safe以迎合老师的心理。学生是怎样play safe的呢接下来的一句话作了解释“He will tend to write only words within his spelling range,choosing to avoid adventurous language”,学生就会只使用自己会拼写的单词,而放弃冒险使用一些自己没有把握的单词,故选B项。

34.C 考查细节理解题。文章第二段提到That’s why teachers...technical ability,说明教师鼓励学生用字典是为了让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不再受拼写的限制,因此学生能够更加自由的表达他们的思想,故选C项。

35.A综合理解题。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点明对待拼写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下文介绍了让学生拼写会限制学生主动使用新的词汇影响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让学生拼写会造成在作文中很多的拼写错误,故选A项。

第二节

试题分析:本文讲述美国那些带钥匙的孩子如何面对没有人在家的情况;

36.C 根据上文提到When you live in America, it is not uncommon to see many children coming home from school to an empty house当你住在美国时,看到孩子回到空荡荡的家,这是正常的,故选C一些孩子会看电视;

37.F 根据上文提到They’re children who look after themselves while their parents work.当父母工作时他们能自己照顾自己,故选F恶劣的条件变成他们关心的内容;

38.A 根据上文提到There were so many It never came to my mind what they meant.”这有许多的钥匙,我从来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故选A慢慢地,他们就会明白,他们就是房子的钥匙。

39.D 根据上文提到They offered the suggestion他们提出一些建议,可见恐惧是孩子自己在家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故选D

40.G 根据上文提到The most common way latchkey children deal with their fears is by hiding那些带钥匙的孩子面对恐惧最平常的方法就是藏起来,故选G可能在沐浴间,床下或壁柜里。

第三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第一节完型填空

本文属于社会文化类阅读。试题分析:文中通过叙述作者到日本讲学的一件事情,得出不同文化的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区别对待。

41.D考查疑问词。A. why为什么;B. when什么时候;C. while然而;D. how怎样。根据下文可知,我们学会了怎样与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进行交流。故选D

42.B 考查副词。A. specially特殊地;B. especially特别,尤其;C. silently安静地;D. secretly秘密地。根据语境可知,人们建立信任,交流与做决定,尤其在工作上。故选B。

43.D考查名词。A. student学生;B. friend朋友;C. student同学;D. colleague同事。根据下文可知,我是和同事一起去出差。故选D。

44.A考查介词短语。A. At the end最后;B. In details详细地;C. At all根本;D. In a word总之。根

据语境可知,我先与29个管理者做了简单的交流,最后问他们是否有问题或意见。故选A。

45.C考查名词。A. mouths嘴;B. legs腿;C. hands手;D. heads头。我提问后没有人举手回答。故选C。

46.C考查副词。A. totally完全地;B. nearly几乎;C. actually实际上;D. frequently频繁地。根据语境可知,我的同事认为人们实际上是有意见的。故选C。

47.A考查名词。A. breath呼吸;B. money钱;C. times次数;D. talent天资,才能。根据语境可知,我认为同事向大多数询问意见纯粹是浪费口舌。waste of breath浪费口舌。故选A。

48.B考查连词。A. so因此;B. but但是;C. because因为;D. and并且。根据语境可知,依旧没人举手,但是我的同事这次非常仔细地看着每个人,希望有人能回答。故选B。

49.C考查不定代词。A. nothing没有任何事物;B. all所有事物;C. something一些事物;D. everything 一切事物。根据语境可知,我的同事问他能发表一些意见吗。故选C。

50.D考查动词。A. refused拒绝;B. agreed同意;C. asked问;D. responded回答。根据语境可知,那个人居然回答了,出乎我的意料。故选D。

51.C考查动词短语。A. thinking about考虑;B. looking up to尊敬;C. looking at看;D. looking for 寻找。根据语境可知,我问同事是怎么知道那些人有问题的。故选C。

52.D考查动词。A. suspect怀疑;B. convey传达;C. respect尊重;D. know知道。根据语境可知,我问同事是怎么知道那些人有问题的。故选D。

53.D考查动词。A. nodded点头;B. decided决定;C. made做;D. hesitated犹豫。根据not sure how to explain it可知,他有些犹豫,无法确定如何去解释这个问题。故选C。

54.C考查形容词。A. lovely可爱的;B. beautiful漂亮的;C. bright明亮的;D. fixed固定的。根据语境,日本人不像西方人那样直接与人进行眼神交流。故选C。

55.B考查动词。A. let让;B:make做;C:take争取;D:get获得。根据语境可知,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与你进行限制交流的人身上。故选B。

56.A考查名词。A. comments意见;B. ideas想法;C. decisions决定;D. reports报答。根据上文可知,此处要表达人们是否有意见。故选A。

57.B考查名词。A. classroom教室;B. group组;C. school学校;D. jury陪审团。根据本文第二段I gave a short talk to a group of 20 passengers可知,但是,这个小组有若干个人人都在看你,他们的眼睛是明亮的。

58.B考查动词。A. tells告诉;B. indicates表明;C. convinces说服;D. informs通知。根据人们眼神是否发光表明他们是否愿意让你叫他们。故选B。

59.A考查形容词。A. happy高兴的;B. confident自信的;C. kind和蔼的;D. clever聪明的。此处表达人们的意愿是高兴的。故选A。

60.A考查动词短语。A. focus on集中于;B. depend on依靠;C. live on靠……生活;D. move on前进。从那时起,我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中外文化的行为表现上。故选A。

第二节语法填空

61.from。考查介词。separate A from B把A和B分开。

62.most impressive。考查形容词的最高级。两者以上比较用最高级。

63.a。考查冠词。不定冠词a表量指。此处指一个人造的洞,hole是可数名词,所以用a。64.released。考查非谓语。过去分词表被动。

65.workers。考查名词。a team of 说明worker要用复数形式。

66.struggled。考查动词的时态。用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一次性的动作。

67.Luckily。考查副词。Lucily修饰整个句子。

68.What。考查主语从句。What引导主语从句,在从句中做主语。

69.distance。考查名词。In the distance在远处。

70.hugging。考查非谓语动词。现在分词表伴随情况,主动,同时性。

第四部分写作

第一节短文改错

I almost didn’t wake up in time for school this morning. I stayed up late last night, prepare my lessons. The

preparing

alarm clock did go off, but I didn’t hear them because I was too tired.

it

It was already 7 o’clock when I opened my eye. The first thing I was aware ∧was that I would be lately.

eyes of late Terrified, I ran to school and without having breakfast. I didn’t want to be criticized by the teacher, nor do I want

did

to be laughed at by my classmates. Luckily, I rushed into the classroom in the last minute. We had a test today, for

that I was well-prepared and it was so easy a exam that I got high marks. How an exciting experience!

which an What

试题分析:我昨天晚上熬夜了,结果今天起晚了,因为不想被老师批评,也不想被同学嘲笑,我赶紧往学校赶。最后,我在最后一分钟赶到了学校,并且准时参加了测试,我还得到了高分。

【小题1】prepare → preparing 考查非谓语动词,前句不缺少句子成分,故要用非谓语形式,主动关系用preparing。

【小题2】them→ it 考查代词clock是一个钟,单数,用it。

【小题3】eye →eyes 考查单复数我有两只眼睛,eye是可数名词,用复数形式eyes。

【小题4】加上of 考查固定搭配be aware of是固定短语,意识到,故加of。

【小题5】这里要表示“迟到”意思,而“lately”指的是“最近”,故改为late。

【小题6】删除and 考查连词and和without都是连词,一个句子中不能同时出现两个连词,要删掉一个,根据句意,删除and较为符合。

【小题7】do→did考查句型和时态nor放在句首,为倒装,助动词提前,这里缺少助动词,根据时态改为did。

【小题8】that→ which 考查关系词以介词+关系词出现时,介词后面只能加which,不能用其他关系词,故用which。

【小题9】a →an 考查冠词exam是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单词,用an。

【小题10】How→What 考查感叹句,最终修饰名词,故用What。

考点:考查了一系列动词、冠词、时态、形容词、单复数、句型等的用法。

第二节书面表达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提纲类作文,需要考生用正确的英语把给出的要点表达出来。写作时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同时要把所提示的点写全,语句通顺,应注意准确运用时态,上下文意思连贯,符合逻辑关系,一定要认真分析要点,理解要点要表达的含义,不能遗漏要点,跑题偏题;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单词句式,同时也要注意使用高级词汇和高级句型使文章显得更有档次。特别注意在选择句式时要赋予变化。

五、今后的备考建议:

1、抓课本、重基础、强化词句的积累

英语基础知识的复习要以课本为纲,按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它们进行分类整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以新带旧,使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总结出规律性,这样才能融会贯通,也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语言知识,巩固语言基础,对课本中反复出现的语言知识进行科学归类和巧妙整理,找出其中的规律、抓住线索。复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而网络化的知识更便于运用,更有利于学科能力的培养。考生只有经过对所学的教材进行层层挖掘才有希望把知识形成网络。这对其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有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并在应考中运用自如。

2、抓语篇学习、重阅读能力

从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死记硬背,强化训练,沉湎于“题海战术”是难以出好成绩的。语篇学

习最应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应充分利用高三课本中的阅读材料,从文章的内容、文章的结构、作者的观点、态度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巧妙设置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开拓知识视野。

3、精选习题,有效训练

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课堂时间、提高课堂的效率。应有针对性地加强运用练习,通过结合高考考点进行针对性训练,在很短的时间内复习完所有的语言知识,提高复习效率,以便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听说、完形填空、阅读等专项能力训练和模拟训练,避免在复习课本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顾此失彼。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限时专项强化训练:通过大量典型的限时专项训练,提升学生解题速度和能力。

4. 突出阅读和写作重点

精选阅读材料,坚持每天提供几篇高质量的文章,供学生课下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锤炼作文水平,针对不同作文程度的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提升作文得分点。但是切忌为学生提供所谓万能句式和万能模板,在某种程度上会误导学生去舍本逐末追求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句式,而不去关注书面表达能力的切实提高和不同文体对遣词造句的不同要求。

2016年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总结反思

012班2016年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总结反思 一、考试情况概况 全班51人参加考试,考试时间共60分钟,试卷总分是100分。卷面整洁。考试成绩100分3人,99分及以上共19人,80-90分共9人,60-79分10人,60—79分16人,60分以下4人。 全班合格率为92%,很可惜有几位孩子还没完全进入学习状态,成绩不是很理想,早发现早治疗,相信在家长、老师、孩子的共同努力下,迎难而上,问题将迎刃而解。 二、试题分析 1、第一题:按声母顺序连线 本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声母掌握程度。全对:48人。 出错原因;1)声母掌握不牢 2)没有读懂题意,题目要求是要学生根据声母的顺序连线,学生看到图片就在发挥自己的想象图画。 2、第二题:按顺序默写六个单韵母 本题考察学生对单韵母的掌握程度。全对:49人 3、第三题:用“——”画出整体认读音节

这题主要检测学生对整体认读音节的把握情况。全对:10人 原因:(1)对加上声调的整体认读音节不熟悉,认为和别的音节是一样的。 (2)老师平时的练习也比较少。 4、第四题:照样子,写一写。 这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拼音的拼读能力,全对:5人 出错点主要出现在: 1)小ü见到jqx要脱帽,原因:知识点掌握不牢,不能活学活用。 2)忘记写声调。原因;考试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 5、第五题:读一读,连一连 这题是考察学生对二会字生字及拼音的掌握。连线,主要还是考察汉字掌握情况。由于孩子刚接触汉字,对于汉字掌握情况特别是二会字掌握得不够好,全对:27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二会字的教授。 6、第六题:看拼音写汉字 这题是考察学生对四会字的掌握。全对:10人 原因:

湛江简历

湛江简介 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全市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710多万。现辖雷州、吴川、廉江三市,徐闻、遂溪二县和赤坎、霞山、坡头、麻章四区,拥有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五个省级经济开发试验区。湛江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国家一类大市,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1999年以来,先后获得“全国绿化达标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是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环境质量居全国113个环境重点城市前列,是2006年中国百佳投资城市。 湛江是区域中心城市 湛江是广东省“简称粤”西部和北部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中心,海陆空交通发达、便利、快捷,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和大洋海上航程最短的重要口岸,在北部湾、东南亚和太平洋经济圈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粤西地区商品货物集散地。湛江港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城区通航。黎湛江铁路、三茂铁路与国家铁路干线联通全国各地。湛江——广州、湛江——重庆高速公路贯通,公路207、325国道纵贯全境,四通八达。民航现有航线20多条,每周上百个航班。

湛江是港口城市 湛江港是粤西、环北部湾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主区纽港,目前,湛江已形成以湛江港为中心,雷州半岛沿岸20多个港口为辅的相互配套的港口群,拥有泊位170个,拥有30万吨级油码头、现代化的25万吨级矿石码头和华南最深的深水航道。湛江以港兴市,以港强市。以港口为依托,按“前港后厂”、“前港后库”的模式发展临海型工业,建设中国华南及西南沿海物流中心。 湛江是工业城市 湛江市确立了“以港兴市”、“工业立市”的经济工作指导方针,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加快工业化进程,推动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湛江现已形成以轻工业为主,轻重并举,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其中石化、电力、农海产品加工、造纸、饲料等行业已经在成为支柱或重点产业。工业呈四大特色:一是以石化为重点的临港型工业发展较快;二是资源型加工业稳步发展;三是小家电迅猛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四是饲料、特种纸等一批特色新行业已经或正在形成。

高三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高三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一.命题指导思想 高三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为依据, 立足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结合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同时,由于期中考试是一轮复习起始阶段的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也适当地突出了基础知识的考查。二.试卷结构 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共12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每题5分,满分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由4个填空题和5解答题组成,其中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解答题为17-21题,每题12分。选考部分是三选一的选做题,10分,第Ⅱ卷满分90分。 从试卷的考查范围来看,文理科试卷均考查了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平面向量、数列等内容。突出了阶段性考试的特点。 三.试卷特点

1.重视考查“三基”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以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复习为重点,并通过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复习形成基本技能。鉴于此,此次考试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方面的考查. 试卷中多数题目属于常规试题,起点低、入手容易,如理科的1、2、3、4、7、13题分别对等差数列、集合、向量的坐标运算、三角运算、对数运算、定积分等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进行了考查. 另外,第9题、17题、18题、19题分别考查等比数列、等差数列与数列求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导数的简单应用。仍属于考查“三基”的范畴,但有一定深度,体现了《考试说明》“对数学基本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的要求。 2.注重知识交汇 《考试说明》指出:“要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根据这一原则,试卷注重在知识交汇点处设计试题。如理科第5题将等比数列的性质与函数的极值相结合,第8题将三角函数的图像、周期与向量的模相结合,第14题将函数的极值与向量的夹角相结合,第16题将函数的奇偶性与导数相结合,第17题将数列与不等式相结合,第20题将数列、解三角形、向量的夹角与投影等相结合。 3.突出主干内容

(完整)高三模拟考试质量分析.doc

高三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一、成绩 二、题型 三、计划 1、 一、本次考试体现出四大特点: 1、与学情摸底考试、xx 省适应性考试相比进步幅度较大。 2、与往年高三年级相比,潜力生多。 3、文理科相比,文科成绩突出。 4、与往年相比,普通班进入种子选手和潜力生的人数多。 二、下一步教学的三项要求: 1、扎扎实实搞好三轮复习。 (1)最对本学期教学的三次模拟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和评估,看哪些问题是 共性的,哪些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哪些问题是不能解决的,以便提高三轮复习针对性和实效 性。 (2)制定好三轮模拟训练的计划。从训练什么内容、解决什么问题、需要多长时 间、采取什么方式等方面做出具体安排。 (3)抓住四项重点。一是对已经做过的典型题型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 上进行针对性训练;二是随时关注近期各种高考模拟试题中 的新题型,连同答案印发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必要时进行针对性讲评;三是 对照近三年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推测高考方向,审视我 们的不足,及时予以弥补;四是收集高考真题中的客观试题分类进行强化,以达到回归基础的目的。 (4)加强对学生后期复习的指导工作。比如查阅错题本、反思模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记 忆相关知识等。 2、提高试卷讲评的效度。 (1)两类问题必讲。一类是教师认为的重点知识和典型题型;一类是学生存在的共性 问题。 (2)试卷讲评的基本原则:即讲答案,注重规范;讲问题,注重纠错;讲知识,注 重强化落实;讲思路,注重培养能力。 (3)两类问题的讲评方法 第一类问题的讲评方法:着重放在考了什么、怎么考的以及如何做答的三个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或进行必要的 变式训练,以达到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的目的。 第二类问题的讲评方法: 第一种方法。首先由教师指出问题所在,然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种方法。先让存在问题的学生暴露思维过程,然后针对错误的思维过程进行剖析, 从而澄清错误认识,从中吸取教训。 第三种方法。教师先给出标准答案,然后让学生对照标准答案进行反思,最后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总体评价 2011 学年高三语文市二模考试题较规范,没有偏题,试题的结构、考试内容分布、试题类型分布与《浙江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及《2011 年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要求基本相符,知识点全、覆盖面广,全面考查了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能力。既体现了新课程高考的要求,也考虑了目前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能暴露出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能明确下阶段努力的方向。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原因分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试卷抽样调查(以下各题抽样都来源于13个班级学生)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2-2013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刘婷婷 一、命题范围及特点: 1 、命题范围:新外研版七年级英语预备级M1-M4及M1—M3共7个模块的内容,主要包含英语中简单的交际用语如:向别人介绍自己及家人,介绍自己的好爱及了解其他人的爱好,介绍学校等。 2、命题特点: (1)依据考试纲要命题 本次检测试题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英语的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增加了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探究性及综合性。 (2)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突出交际,强调运用 本次英语命题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正确处理了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的关系。试题的整体设计力求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基础知识中的大部分内容不再是单纯知识性的,而是将知识置于特定的语境中。知识难度较小,但灵活性强。在此基础上侧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对语言材料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捕捉信息的能力。命题材料结合了课本内容与课外知识,尽量挖掘课本的命题价值,但适当高于课本,让学生看到试题既有亲切感又不乏新鲜感。题量设计恰当,考试期间调查,中等水平的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整体看,各部分结构基本合理。 二、试卷分析 (一)成绩统计如下: 参加考试人数为329人,100分以上的为67人,占总人数的20.4%。90分以上的为151人,占总人数的45.9%。不及格的有105人,占总人数的32%。从分数段来看,各班集中在90-99的学生占的比重要大,其次为100-109的分数段,优秀率为20.4%,及格率仅为68.4%。这份试卷反映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个人综合能力情况,也暴露出学生平时学习的问题,为今后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1、听力部分:共20分,试题难度适中,属中等偏易,大部分都在14-15分以上。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此套听力题略显简单,但得满分的同学并不说是很多,往往是在听力的第一个题

广东省湛江市民用汽车拥有量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广东省湛江市民用汽车拥有量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 版

序言 湛江市民用汽车拥有量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从民用汽车总数量,载客汽车总数量,轿车数量,大型载客汽车数量,中型载客汽车数量,小型载客汽车数量,微型载客汽车数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湛江市民用汽车拥有量综合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湛江市民用汽车拥有量综合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湛江市民用汽车拥有量综合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湛江市民用汽车拥有量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湛江市民用汽车拥有量综合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湛江市民用汽车拥有量综合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湛江市民用汽车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湛江市民用汽车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民用汽车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湛江市民用汽车总数量占全省民用汽车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湛江市民用汽车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湛江市民用汽车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民用汽车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民用汽车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湛江市民用汽车总数量同全省民用汽车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湛江市载客汽车总数量指标分析 (7) 一、湛江市载客汽车总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载客汽车总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湛江市载客汽车总数量占全省载客汽车总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湛江市载客汽车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湛江市载客汽车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载客汽车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期中考试高三文综(政治)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高三文综(政治)试卷分析 一、试题评述 本试题考查了政治已复习的必修1《经济生活》和必修4《生活与哲学》两本书的内容,试题结构、题型、题量均与高考题相当,注重高考“一点四面”的考查,时事政治内容新颖,试题素材形式丰富,知识考查全面细致,难度系数为0.48,有一定的难度,较能满足对于高三学生当前知识、能力和素养水平测评的需要。 二、考情分析 (一)考试基本情况 全年级参加考试人数有225人,平均分为47.52分,全级共及格45人,及格率20%,70分以上15人。年级最高分78分,六班的陈月珠同学,最低分12分。 (二)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答题情况

选择题哲学18、20、21错的同学较多。 2.主观题学生答题情况 38题。优点:基本没有空白卷、答题相对规范、基本都能结合材料答题。存在的问题:(1)大部分同学仅仅只是抄材料,没有根据材料的关键词进行拓展和延伸;(2)答题时部分同学都是用自己的语言,缺乏政治术语;(3)基本上没有几个同学能够答到5G对我国投资需求这方面的作用;(4)有部分同学答题时超出答题区域,导致部分内容没办法看到。 39题。大部分同学都写了,而且答题的规范性比上一次好许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审问题的能力与知识的逻辑性与专业性有待提高。 40题(1)。学生对对立统一原理基本忘记,大多数同学将问题范围等同于矛盾观的所有知识,或者只会答“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两句话,无法答出矛盾双方的关系,将问题的观点转化为课本的理论的能力不强。 40题(2)。学生基本都能从价值观的角度进行作答,但对价值观相关知识的把握还不全面,部分同学只答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但无法答到二者关系;部

高三一模考试成绩分析

本次乌鲁木齐一模试卷是以《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为依据,试卷的结构保持了新课程高考数学试卷的一贯风格,试题设计体现了“大稳定、小创新”的稳健、成熟设计理念.今年试卷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在坚持对五个能力、两个意识考查的同时,注重对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考查,体现了数学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工具性的学科特色.以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为考点来挑选合理背景,善于应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融合构建试卷的主体结构,在新课程新增内容和传统内容的结合处寻找创新点,考查更加科学.试卷从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地考查数学思维品质,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潜能.我们认为这份试卷,它有利于指导我们高三今后的教学工作,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灵活度的可圈可点的试卷. 二、试卷特点评析 1.注重基础考查试题区分度明显 选择题简洁平稳,填空题难度适中,解答题层次分明.选择、填空题考查知识点单一,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及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考查,有利于稳定考生情绪,也有助于考生发挥出自己理想的水平.而在解答题中,每道题均以多问形式出现,其中第一问相对容易,大多数考生能顺利完成;而第二问难度逐渐加大,灵活性渐强,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给个性品质优秀、数学成绩良好的考生留有较大的展示空间. 2.淡化技巧重视通法能力立意强化思维 试题淡化特殊技巧,注重通性通法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试卷突出对五个能力和两个意识的考查.综合考查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等. 3.诠释考试说明内涵运算能力决定成败 试题以高中内容为主,但高层次包括低层次的内容,例如在立体几何中考查 平面几何的性质和数值的运算,在解三角形和解析几何中包含着方程思想,试题表述比较常规,运算能力与运算手段决定了考试的成败. 这份数学试卷的学科知识结构、题目的设计,都做得较好,难度设置较为合理。它紧扣数学考试大纲,强调基础与能力并重。而且试题又具有一定的发挥空间,区分度也不错,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和体现学生数学思维的基本素质。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数学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通过对这份试题的分析以及学生的得、失分情况,我认为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常规题型依然是试卷的主流,考查的几乎都是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高三复习应回归教材,狠抓基础,灵活运用知识处理分析问题。 2.纵观近几年高考数学试卷,不难发现:主干知识支撑了整个试卷;分值设置固定;题型固定,命题方式几乎固定;对知识的考查角度、深度相差无几;对热点知识的考查也是年年都有等等。故此,研究高考以及模拟试题,以这些试题为范例展开发散思维,变式演练,以主干知识复习为核心,突出重点,目标明确,通法通解,狠抓实练。

广东省湛江市高考数学三模试卷(理科)

广东省湛江市高考数学三模试卷(理科)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若集合,则集合A∩B为() A . B . C . D . 2. (2分)设复数满足,则() A . B . C . D . 3. (2分) (2016高一下·湖南期中) 要从已编号(1至120)的120件产品中随机抽取10件进行检验,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出样本.若在第1段中抽出的样本编号为7,则在抽出的样本中最大的编号为() A . 114 B . 115 C . 116 D . 117 4. (2分) (2019高二上·阜阳月考) 若 , 则“ ”是“方程表示双曲线”的()

A .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 充要条件 D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 (2分)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结果是() A . 3 B . 11 C . 38 D . 123 6. (2分) (2016高一下·揭阳开学考) 已知等差数列{an}中a3+a9+a15=9,则数列{an}的前17项和S17=() A . 102 B . 36 C . 48 D . 51 7. (2分) (2016高二下·沈阳开学考) 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是()

A . 圆柱 B . 圆锥 C . 圆台 D . 球 8. (2分) (2017高二·卢龙期末) 设曲线y=sinx上任一点(x,y)处切线斜率为g(x),则函数y=x2g(x)的部分图象可以为() A . B . C .

高三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文综組赵伟吉 (2013 11 15) 1.试卷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为自己选题、组题、命题,命题人为本组教师赵伟吉、殷冬梅。 试卷主要考查了高中历史必修一、必修二的主干知识;本次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加大对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的考核力度。同时,命题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历史学科能力,糅合多种史学研究方法。试题体现了“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的特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概括论证的能力。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试题难易适当,没有偏题、怪题。 本次月考试卷满分100分,选择题30道,共50分。材料题4个,共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考查的方向侧重于基本的知识和基本技能。非选择题侧重于学生理解能力的考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不多。 2.学生成绩情况分析

3.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总体上看,选择题得分率高于非选择题,选择题平均分在30分左右,主要原因是,平时过多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因而,非选择题失分率较高。具体分析如下

(1)审题不认真。 ①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没有注意分析,导致失分。如选择题3、11、13、15 、23。 ②在材料题的解答中,由于题目设问较多,有的学生并不能按要求正确作答,如材料题41题第(2)问,要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很多同学由于审题不清,本来平时能回答的问题但由于弄错了顺序,因而失分严重。 ③在材料解析题的解答中,有的学生没有对材料内容进行认真阅读,没有抓住关键词回答问题而影响了得分。如第44小题的第3问很多学生的回答不全面,以致影响成绩。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如选择题的第2、5、10、21、30小题,材料题第43题,这些都是课本出现或平时练习过的基础知识,但错误的学生还比较多。 (3)对历史事件的影响因素的理解不全面,出错最多的是对设问中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之类题目的区别。如选择题中3、6、11、19、26、失分较多。 (4)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看,主要是低分的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得过且过,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有10多个学生,选择题得了十几分,非选题个别题一个字没写,得0分。 (5)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 总的说来失分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审题出现严重偏差;不能准确划分材料层次和理解材料;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不能准确定位教材;

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府谷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质量分析 一、命题指导思想 本次命题的指导思想是配合复习的进程,针对目前的学情与教情,评价复习效果与学生生物学能力的达成度,诊断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完善一轮复习。 二、试题特点 1.考查主干,突出重点,全面覆盖 本次试题必修1教材的全部内容以及必修2的第二章。试题突出对细胞、代谢、等主干知识及实验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体现对能力的考查。 2.注重能力,考查信息处理、表述、实验和综合能力 本次试卷图表、曲线题多,信息、思考量大,综合程度强,规范要求高。《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4方面的能力要求在试卷中都有所体现;试卷中对不同章节、不同模块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改编,涉及面广、灵活度大、角度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综合性和新颖性。试卷中选择题有9题有图或表,非选择题的4题,题题有图或有表,要求学生通过读图、读曲线,从中筛选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正确表述,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解决生物学问题的各种能力。 3.题型贴近高考,体现选拔考试的要求 近两年我省的高考生物科试卷,不少同学和老师都认为试题背景新、内容复杂、难度在逐年增大。所以本次试卷题型和内容有高考题目的参考印记,贴近高考,反映高考走势,难度增加,梯度分明,信息量大,综合性强。 三、数据统计 1.全年级理科共878人参加考试,平均分. 各班成绩分析:

四、暴露的问题及建议和对策 1.概念不清,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仍然是个严重的问题 本次考试尽管综合度比较高,但基本概念和规律仍然在很多题目中出现,得分情况仍然不尽人意,失分很多。例如9题磷脂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第12题,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14题主动运输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19题,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24题,体温调节等。 建议和对策:以本为本,基础过关,坚持抓基础不放松。 基础题在高考题中约占60%左右,失去了基础分对所有学生来说等于失去了所有。以本为本就是让学生吃透课本,对照考试范围重点复习,一个都不能少,复习、梳理、过关要到位。这些知识点要让学生在书上划下来,书本上有图的要看清各部分名称、结构和功能,理解加记忆,结论性语言要记熟,记熟是应用的前提。基础知识教学要贯穿复习教学的始终,一直到高考决不动摇。 2.审题不清,信息处理能力弱,缺乏答题的技巧 这次考试中,暴露出了学生审题不仔细或能力欠缺,对关键词和有效信息不敏感等,从而导致失分较多。例如:20题,与抗体形成、运输、加工、分泌直接有关的膜结构,没有把握好关键字“膜结构”。第43题,题干中的实验表明“淀粉和马铃薯均富含淀粉,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在不同温度下含还原糖的量不同”由此可以直接推出马铃薯不含淀粉酶。 (3)先加淀粉再加斐林试剂。 建议和对策:强化能力训练,提升能力;提高试题训练强度与有效度,提高应试能力针对考试说明中的难点疑点问题要耐心细致地讲解,精选合适的题目反复地练习强化。很多题目虽然变化,但万变不离其中,基本都以主干知识为载体整合、综合。所以建议在下面的复习中要在一轮和二轮整理知识的基础上加强题目的训练,不要整张试卷没有选择地给学生做,既耽误我们现在的宝贵时间又不能突出重点。要适当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精练,同时加强解题技巧等学法指导。加强选择题答题速度的训练与非选择题答题书写的要求。 3.答题不规范,专业术语表述不当 规范化不够、不能用标准的生物学语言答题、对专用名词、概念认识不清,内涵与外延把握不准,也是失分多的原因之一。例如,第31题“糖被”写成“糖类”。 建议和对策:加强表述的精准度要求,规范训练,书写与批改要落实到位 学生答题不规范和表述不准确也有可能和任课教师平时要求不严有关。例如有的老师上课时就会把“细胞”用“Cell”代替,为追求多做题,非选择题常常是不要求写下来,有些需要写出答案的就念一遍给学生听也不督促学生把它写到卷面上,改卷时也经常是写的意思差不多就给分了。造成学生不能用正确的书面专业语言表达,一写就错,看似明白实际上等于不明白,得不到分,实际上是没有养成严谨的态度,形成规范、准确答题的能力,这一点在网上阅卷中最明显。希望教师在下面的复习中一定给学生强调到位,落实到位。一定!!! 4.知识迁移能力弱,综合能力不强 本试卷中的一些图表题得分不高,表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较差,不会根据题意作出合理、科学的判断。例如第26题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综合题目,综合度非常高,读懂、答准有一定的难度,第28题细胞分裂综合应用,有图有表,图表结合,第29题酶的综合题目等等。 建议和对策:针对学情,分类指导,分层推进,贴近高考,提高要求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一、试题评价: 试题紧扣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知识点全、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取舍合理;试题的设计数量合理,阅读量适中,呈现形式新,具有开放性,联系实际、日常生活、技术与社会,注重原题变式和改变;注重对“双基”和实验教学的考查,注重综合能力考查,注重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分析计算能力、物理的学科素养的考查;但这份题过于注重基础,试题的区分度不大。 二、试题主要特点: (1)面向全体,注重能力考查 此次测试,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我市的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获得较理想的成绩。采取低起点、小坡度、广覆盖的命题原则,(如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当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基本概念的考察)突出其水平测试功能,采用活用教材、注重探究、关注过程、开放创新的方式创设新题,(如11题)以此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体现其选拔功能。 (2)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考试的改革促进教学的改革,考试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此次测试,做到“扣紧范围、活用教材、体现课改,联系实际、开放有度、着眼基础、注意能力、指导教学、有利创新”。对我校后期教学具有很好的向导作用。 (3)体现新课改精神 此次测试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难度相对稳定。考查内容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今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物理知识和技能,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卷中第25题;试题的素材、内容方面体现考查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第10小题等;加强对实验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第20、21、22、23题等。 (4)探究创新,突出学科特色,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此次试题中,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现代科学的有第1、2、3、5题,体现了物理的价值在于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真谛。这些紧密联系社会、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的物理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注重学习过程,引导学法。注重学习过程,寻求学习规律,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不只是停留于单纯的知识的记忆,而是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并通过不断反思学习过程,悟出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如第25题通过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归纳,引导学生回味物理学习过程,悟法开窍。 三、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物理语言表述不清;对物理公式不能正确理解;对物理概念混淆不清,如21题、24题,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如6、25题;不会分析物理图像如6题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物理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如21、22、23题。 4.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13题

广东省湛江市公路(按等级和路面)基本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广东省湛江市公路(按等级和路面)基本情况数据专题报告 2019版

序言 湛江市公路(按等级和路面)基本情况数据专题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湛江市公路(按等级和路面)基本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湛江市公路(按等级和路面)基本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公路通车里程,等级路,等外路,有铺装路面公路,简易铺装路面公路,未铺装路面公路等,对湛江市公路(按等级和路面)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湛江市公路(按等级和路面)基本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湛江市公路(按等级和路面)基本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湛江市公路(按等级和路面)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湛江市公路通车里程指标分析 (3) 一、湛江市公路通车里程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公路通车里程现状统计 (3) 三、湛江市公路通车里程占全省公路通车里程比重统计 (3) 四、湛江市公路通车里程(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湛江市公路通车里程(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公路通车里程(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公路通车里程(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湛江市公路通车里程同全省公路通车里程(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湛江市等级路指标分析 (7) 一、湛江市等级路现状统计 (7) 二、全省等级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湛江市等级路占全省等级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湛江市等级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湛江市等级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等级路(2016-2018)统计分析 (9)

2017学年海淀区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2016年海淀区高三年级期中试卷点评——语文 精华学校高中语文教研组侯忠孝 2016年海淀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已经开考,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高考复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符合今年高考的命题导向。纵览整套试卷,我们发现本套试卷具有如下特点: 特点1:力求通过更广泛的素材和多样化的题目,引导考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进行深层次的体悟与思考,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多文本阅读以“三山五园”为素材,加深考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体现继承发展传统的主题。文言文阅读用诸君简的故事,引导考生进一步探究古代思想智慧的现实意义。文学类阅读选取《从一个人身上辨认出契诃夫》这篇富有艺术魅力的散文作品,引发考生对经典作品的认识与思考。 特点2:试卷整体结构相对稳定,各个板块的立意、能力考查点更为明确清晰,凸显对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全面考查。 本次海淀期中考试在保持试卷结构、题目数量、总体难度基本稳定的同时,从板块立意、考查指向等方面进行了完善。 试卷力求使各板块、各题目之间的布局更为合理,考查点更明确清晰,全面考查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认识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思路。 特点3:围绕语文能力,加强对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考查,加大试题开放性,突出考试对教学的导向意义。 例如,文言文第14题要求考生写出对于诸君简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对自己的启示。考生不仅要读懂内容,还要深入思考,并能立足当今,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题目立足文本,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展示考生的思想认识,也对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有利于扭转当前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的偏向,加强对传统经典作品中思想元素的领悟,引导考生联系现实认识、评价其思想价值,引导教学回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凸显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又如,古代诗歌阅读要求学生分析共同体现了建安文学的“悲歌慷慨”的曹植的《情诗》和曹操的《短歌行》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不同,试题意在扭转当前知识教学的僵化倾向,避免死记硬背,强调能温故知新,在实际运用中学习和积累。 特点4:进一步思考写作与阅读的结合,突出对思辨能力、想象能力的考查,突出对写作基本功的考查。 大作文题目一与文本联系更为紧密,要求考生首先要理解文本,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出“唤醒”了我们的记忆、情感、良知和责任的生活中的某个人、某件事、某种场景、某些物件、某部作品。命题力求使阅读与写作有更深度的结合,同时又具有较大的开放空间,强化对考生认识能力与思辨能力的考查。

届高三调研考试数学科质量分析

2013届高三调研考试数学科质量分析 一、 基本情况: 1. 基本数据 试题难度:理科0.57 ,文科0.46. 文科与有预期差距(70-75).。文科试题略低,中挡试题略得分率不高, 理科标准差基本正常,文科标准差高,文科考生差异很大,数据与高考试题相近,说明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 2. 高分段情况:理科130及以上,最高147(北中学生),140以上7人,北江中学5人,仁化中学1人,新丰一中1人,全市130分以上有63人,其中北中34人,市一中7人,南雄中学6人,仁化中学2人,乳源高级中学6人,曲江中学2人,翁源中学、乐昌一中、南雄一中各1人。 文科130及以上:最高分北江中学学生146 140分以上4人,北江中学3人,南雄一中1人;130分以上49人,北江中学24人,市一中13人,南雄中学1人,南雄一中3人,曲江中学1人,乳源高中2人,新丰一中1人,翁源中学1人,往届2人. 3.成绩分布图 理科总体较理想,但10-30分略偏多;文科两极分化明显,低分层10-30分人数明显偏多(40分以下人数约占24%),情况令人担忧。目前,距离高考还有3个月,作为教师,不能放弃这部分考生,帮助考生理解好最基本的数学原理(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强化双基训练(课本的例习题,高考试题中的易题),我们认为,提升的空间是很大,对提高本校成绩很有帮助. 有效转化后进生同样是教师一个重要技能. 二、试题特点 测试目的:较全面诊断第一轮复习的情况.并注意渗透近年广东试题的一些特点。 1.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 (1)突出基础 不论文科还是理科,选择、填空题基本没有难题,有不少是容易题。题型 考生人数 平均分 标准差 最高分 理科数学 9672 83.4 26.63 147 文科数学 7820 68.5 31.93 146

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总体分析总体来说,这次期中考试试卷难度偏低,重点考查学生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旨在夯实学生的基础,注重阶段内知识的考查和消化。高一年级英语平均分仅为87.3 分,8 班平均分为88.66 分,这一数据说明班级平均水平处于级部中等;级部英语最高分128.5,8 班最高分114 ,具有较大差距,班级英语尖子生还需进一步努力。为此,要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差距,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改进教学方法,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而努力工作。 二.答题情况本试卷分为听力测试、阅读理解、七选五、完形填空、语法填空、短文改错、书面表达七道大题,下面分大题进行逐题分析与探讨,并结合教学提出建议。 (一)听力测试该试题以考查对于口头语言的理解为目的,要求学生能够听 懂日常交际中发音清楚、语速正常的简短对话和独白。本题满分 30 分,简单的题学生能够听懂,但像第4、9、12 题这种不是直接出答案,需要自己计算的题,学生就反应不过来。可能是没听清,也可能是时间太短没时间算。针对这种现象,今后加强听力 练习,这种题可以讲解一下,提高学生的理解结算能力。 (二)阅读理解 本部分包括四篇文章,15 个小题共30 分。考查学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其中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主旨要义、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词义、简单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 构和作者的意图和态度的能力。本次阅读理解都比较简单,文章

中生词较少,大部分学生可以看懂文章,因此总体正确率还是不错的。但28 、29 、34 题考查细节部分,准确率不是很高;31 题要求给文章起标题,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选对了,可以看出总体把握文章的能力不是很强,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今后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加大阅读量,指导学生多读英语文章等阅读材料,既要精读,又要泛读,每天至少读一篇短文,日积月累,逐步地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三)七选五 5 个题10 分,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能力。此次考 试选取了网购和实体店购物的论述,很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但37 、40 题,审题不清,看到合适的就选了,没有仔细推敲,选择最佳答案。要求学生仔细阅题,做完题再检查一下。 (四)完形填空 本题20 个小题共计30 分。主要考查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词汇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这篇文章比较简单,总体情况还是不错的。但42、44、47、53、60 正确率较低,可以看出练习上下文的能力仍需提高,有个别选项学生不明白,影响答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强阅读,增加完形填空题的训练。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读短文,了解、掌握文章大意,综合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知识,从所给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短文意思通顺、结构完整。 (五)语法填空 10 个小题共计15 分,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高三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情况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满分100分,选择题50道,共50分。材料题3组,共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考查的方向侧重于基本的知识和基本技能。非选择题侧重于学生理解能力的考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一定涉及。 试卷主要考查了高中历史必修一的主干知识。本次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加大对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的考核力度。同时,命题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历史学科能力,糅合多种史学研究方法。试题体现了“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的特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概括论证的能力。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试题难易适当,没有偏题、怪题。 具体而言,通过本次考试着重从能力提升角度下手进行命题。从选择题来看,试卷通过大段鲜活史料营造全新历史情境,注重考查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理解、分析、评价、论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单靠读熟背透已不能再取得理想成绩。从主观题来看,材料分析题成为最主流的考查题型,而且材料的篇幅越来越长。这就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阅读材料,并根据题意对材料进行分层、提炼、概括并组织答案。 从命题来源来讲,本次期中考试主要选取的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为主,结合一轮复习特点加入一部分基础知识的考查。其中高考真题部分重点选取全国卷和天津卷的经典题目组成,辅以江苏、浙江、安徽等东部省份的题目,其主要用意在于让学生通过这次考试熟悉天津高考的命题特点,同时把握全国整体高考历史思维的大方向,做到一定程度的难易结合。同时着重挑选对文本解读能力有所提升的材料分析题,用大量新材料和新情景来让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事件,尽可能让学生既不脱离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做到教材知识与材料内容的整合与呼应。 二、学生考试情况及原因分析 本次考试总体平均分如图所示: 分析:与以往相比成绩有所下降,一方面较之过往考试,本次考试总体难度有所增加,结合

高三考试分析会校长讲话稿(教师会议)

. . 高三考试分析会讲话稿 各位老师好! 上一周我们高三进行了惠州第二次调研考试,成绩也出来了,相比惠州市第一次调研考, 虽然从成绩上看不到明显的进步,但是从高三毕业班的目前现状看,我认为有许多好的现象: 1、高三毕业班的全体教师都非常认真负责,班主任几乎是全天候地呆在班上,课任教师都认真地做好教学工作,没有教师旷课,几乎没有迟到现象,早读课都能到教室,大家都在认真地上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做思想工作。 2、有一个稳定有序的教学环境。高三毕业班的管理应该讲是民主管理,年级组发挥积极的作用,所有活动的安排都由年级组长与大家商议决定(重大安排要向陈校长和我讲),所有考试的组织安排做到了规范有序,端正了考风,学生的成绩是真实的,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我们老师教得好不好,如果学生抄袭,教师改卷不认真,分数就不可比,现在成绩没有了水分,成绩就有了可比性,我们老师要对每次考试成绩进行及时分析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我发现大多数学生是很有信心的,愿意付出努力,非常希望能考上大学,也非常希望老师能多了解他们,根据他们的情况组织教学。 4、学校整体环境稳定有序,积极向好。我校安全稳定、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得到了社会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现在的高一、高二各个班级都有了一个积极竞争的态势。这样的大环境对我们做好高三工作极为有利。 当然我们把高三毕业班工作做好,尤其是在高考升学方面有超越,也面临一些问题,我们的教师组织复习迎考的能力要增强,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学科跛脚现象较多,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有待改进,家长的参与不够等,为了把高三毕业班工作做好,我们要做到: 1、规范有序地安排好高三的复习迎考工作。负责管理高三的行政和高三年级组要整体思考,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整体安排好高三各项工作。 2、提高组织复习迎考的能力。为此就要求老师们认真地研究高考考纲,认真地备课,掌握复习迎考的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要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而成为学生要掌握的知识,要形成的能力。 3、教学要有针对性。要充分了解我校学生的特点,基础知识有漏洞,学科跛脚,学习方法不当等,一些重要对象,我们要明确加以关注,重点班是我们要特别关注的对象,这些班的每一个学生能不能考上,我们班主任和课任教师都要清楚。。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必须要学生参与进来,这种参与不是坐在教室里,而是要思维能跟上你的思维,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将学生的思维拉着跟老师一道去思考。 5、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一些有希望的孩子,要告诉家长你的孩子有希望,但还要怎么做,多与家长交流沟通。 6、争取2018年高考有更大突破。2017年我校高考本科上线300多人,我希望2018年要突破这一数字。在跟我们老师的交流中,一些老师跟我说还是有希望的,既然有希望我们就努力拼一拼,搏一搏,单车可以变摩托!我在想,但没有考虑成熟,学校是否可以拿出一点资金,对某一些学科,一些班级在高考中表现特别突出的,给予特别的奖励(当然前提原来的高考奖励不变,学校整体上考得还可以)。 最后,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高考,我校一定能再创辉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