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勘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陈远鹏

岩土勘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陈远鹏
岩土勘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陈远鹏

岩土勘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陈远鹏

发表时间:2019-04-19T10:30:47.0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陈远鹏

[导读]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实施质量,因此相关勘察单位应加强对岩土勘察工程的重视程度,提高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广西双象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实施质量,因此相关勘察单位应加强对岩土勘察工程的重视程度,提高勘察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岩土勘察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岩土勘察工程;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1.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1.1岩土勘察的概念

岩土勘察是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其主要是根据工程的建设要求,采用专业的勘察设备对拟建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及岩层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得到准确的数据资料并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为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1.2岩土勘察的工作内容

在进行岩土勘察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勘察工作的具体工作内容,并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勘察工作的实施。一般来说,岩土工程勘察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对拟建建筑物所在区域进行地质勘察、地质调查和测绘、彩图取样、测试以及形成成果报告和文字说明。土工程勘察的步骤包括:第一,进行地质调查,明确勘察的范围、内容、实地测绘。第二,进行现状土样的采集、整理和分析。第三,将所采集的样品进行测试,得出相关的勘察结论,完成勘察报告。

2.岩土勘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

2.1管理体系及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管理体系及制度是保障岩土勘察质量符合要求的必要前提,但目前我国部分勘察企业在管理体系与制度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首先,部分岩土工程勘察企业没有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符相应的管理制度及管理体系,进而导致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混乱及任务分工不明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其次,岩土工程勘察企业管理人员不重视管理体系及制度的建设,进而导致体系、制度的实施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2勘察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

一般来说,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具有时间紧、工作任务重、精确性要求较高等诸多特点,为保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应确保勘察仪器设备的精度要求,明确人员分工及制定切实可行的勘察方案。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由于相关勘察人员缺乏对前期准备工作的疏忽而导致勘察结果的失真。

2.3岩土工程勘察中外业工作中不足

外业工作的质量与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准确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应对岩土工程外业勘察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处理。一般来说,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勘探点深度不足、取样与原位测试合理性缺乏以及地下水的测量。

(1)粉土划分标准性差

粉土的划分是岩土勘察过程中复杂性较高的工作,部分勘察企业在进行岩土勘察时往往会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忽略了粉土划分的评判工作和标准,或对粉土评判和划分操作错误,进而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岩土界面划分不合理

界面划分是岩土勘测中的重点项目,其划分主要是依据岩土层与岩石风化程度进行划分的,并依据地质构造中的软弱结构面和软弱层进行判定的,如岩土界面划分出面错误,则会导致岩土勘察结果的失真,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的实施。

(3)勘探点深度不足

勘探深度与基础结构形式间有着密切关系,不同基础结构形式所设置的勘探深度存在较大差别,在进行岩土勘察中应根据基础形式的不同合理确定岩土勘察深度。如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相关人员恶意降低勘察深度,那么必将会导致勘察结果的失真。

(4)取样与原位测试缺乏合理性

相关取样与原位测试标准规定取样及原位测试的件数不得低于6组且应对取样与测试的匀称性与典型性进行检测与评估,进而提高勘察结果的精确性。但在实际勘察过程往往会存在取样与原位测试合规性差、数量不足及土层匀称性和典型性差等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而导致取样结果与原位测试所获得的结果存在较大偏差。

2.4勘察资料内容不合格

勘察资料是岩土勘察工作最终成果的总结,其准确性对建筑工程的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部分企业为降低勘察成本,没有按照规范的工作流程进行勘察资料的收集或所选取的岩土参数标准值不准确,进而导致岩土勘察工作所形成的勘察结果准确性较差,不能正确指导工程的实施。

2.5技术落后及人才缺乏

专业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是保证岩土工程勘察结果准确性的必要前提,如果相关技术人员缺乏勘察技术经验或未经过专业的培训学习,则会降低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导致建筑设计参数过于保守,造成资源的浪费。

3.岩土勘察工程中常见的解决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及制度

为岩土勘察工作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及合同要求,各勘察企业应加强管理体系及制度的重视程度,在勘察任务实施之初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建立符合项目实施的管理体系及制度,规范勘察工作流程,明确各项勘察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分工,做到勘察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进而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

3.2加强岩土工程勘察准备工作

为保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人员首先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好准备等工作,为勘察工作的实施提供前提条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

第二章各类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 §2-3边坡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 §2-3-1概述 边坡是指建(构)筑物近旁的天然斜坡或经人工开挖后形成的斜坡。边坡工程与滑坡的主要区别在于,边坡工程强调与工程建设的关系,着重于评价边坡与工程建设场地、地基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滑坡侧重于地质环境,着重研究各种自然斜坡滑动的成因机制,分析评价其稳定性。当然,两者并非截然分开,例如,当滑坡发生于建筑场地之内或附近、并对建筑场地与地基稳定性产生影响时,则既是滑坡的问题,也是边坡的问题。 边坡根据其岩土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两大类。岩质边坡的主要控制因素一般是岩体的结构面,土质边坡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土的强度。但无论何种边坡,地下水的活动都是影响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进行边坡工程勘察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 边坡的破坏变形形式主要有崩塌、滑动(平面型、弧面型、楔形体)蠕动(倾倒、溃屈、侧向张裂)与剥落。其特征见教材P.128表2-6-1。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1)岩土的性质;(2)岩层结构与构造;(3)水文地质条件;(4)风化作用;(5)气候条件;(6)地震作用;(7)地形地貌;(8)应力状态与应力历史;(9)人类工程活动等。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查明对建(构)筑物可能有影响的边坡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条件,提出边坡稳定性计算参数;评价边坡稳定性(即根据其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合理的边坡断面尺寸或验算已拟定的断面尺寸是否稳定合理),预测因工程活动引起边坡稳定性的变化;提出潜在不稳定边坡的整治与加固措施。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主要有:工程地质测绘,勘探与测试等。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应查明如下主要内容: (1)地形地貌条件与不良地质作用(如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等)条件; (2)岩土的类型、成因、工程特性,覆盖层厚度,基岩面的形态和坡度; (3)岩体主要结构面的类型、产状、延展情况、闭合程度、充填状况、充水状况、力学属性和组合关系,主要结构面与临空面的关系,是否存在外倾结构面; (4)地下水的类型、水位、水压、水量、补给与动态变化,岩土的透水性和地下水的出露情况; (5)地区气象条件(特别是雨期、暴雨强度),汇水面积、坡面植被,地表水对坡面、坡脚的冲刷情况; (6)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12岩土工程勘察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12岩土工程勘察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版次/修改码 xx/0 岩土工程勘察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规定文件编号 YBG-KCX12-xx 岩土工程勘察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1.总则1.1 为规范岩土工程勘察现场作业,规避安全风险,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由项目负责人及现场工程师监督执行。 2. 职业健康安全培训与考核2.1 培训内容包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关部门的条例,各特殊工程的各项要求,以及保障.应急措施的演练等。 2.2 项目中心负责组织员工每年进行不少于一次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对特殊工程则进行前期专项培训工作,由专人负责传授,必要时外聘专家讲授,考核合格者方可开工。应保留培训记录。 2.3 新员工上岗前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4 员工必须参加培训,工作原因缺席者要进行补课,无故不参加培训者按旷工处理。 2.5 在勘察项目开始前,对与重大危险因素相关的运行与活动进行重点控制,以的形式明确控制要求。各钻探组应按要求逐一落实,未能落实安全措施,不得进场施工,由钻探组负全责。

3. 钻探施工安全工作细则3.1 基本要求3.1.1 钻探工人上 岗工作须戴安全帽.工作手套.穿工作鞋.着工作服。登高系挂物件时须系安全带。在海上.湖泊.水库.河流上作业时应穿着浮水救生衣,工作平台上配置救生圈。 3.1.2 无论在平地.坡地.海上.河流.沼泽地上作业,钻机应 保证垂直.稳固竖立,开钻前应对其稳定性进行反复检查.试验, 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钻机作业场地(平台)应平整,坡地.海上.河流等场地上搭建施工平台工作应由专人负责。 3.1.3 每台钻机一个班组,至少应有三名钻探工,记录员记 录时应离开钻机至少6米距离。 3.1.4 钻机钻进时钻机操作工不可离机自由钻进,应随时调 整钻机给进压力,注意泥浆稠度.循环情况及其它机械运转状况。 3.1.5 钻机作业施工时,不可在附近嬉戏打闹或围坐玩耍, 上班前.工作中不准喝酒。 3.1.6 每次上.下钻杆时,三人要密切配合,卡座.吊轮要使 用得心应手,使用统一口令。上紧.拆卸钻杆需用加长扳手时,要二人一起操作,防止误伤。 3.1.7 进行标贯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打击套管等前,应首先 检查相关器具的完好性,试验过程中严禁手扶钻杆.套管等易造成手指受伤的操作,若吊锤下落受阻,应将设备调离钻机进行检 修,不得在钻机塔架上检修。 3.1.8 起拨套管时,不得野蛮硬拉,防止钢丝绳拉断伤人。

岩土工程勘察钻探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岩土工程勘察钻探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998-66 岩土工程勘察钻探安全操作规程(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条安装、拆卸和搬迁钻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安装、拆卸钻塔前,应对钻塔构件、工具、绳索和起落架等进行严格检查。 2.安、拆钻塔工作应在机长的指挥下进行;安装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在塔上工作时必须要穿平底的橡胶鞋;必要的工具、螺栓要放在工具袋内;不得在安、拆钻塔的同时在塔下进行工作。 3.竖立钻架时,应先将钻架顶部架起一定高度;架顶要栓好安全绷绳,两腿底端暂时固定,另一腿(四角架则是两腿)底部绑上钢丝绳或粗麻绳,由专人统一指挥,用绞车或人力均匀牵引。工作人员必须离开钻架起落范围,并要有专人掌握绷绳,随时注意观察绷绳松紧程度和钻架起落过程中的动向。

4.拆卸各种机器时,禁止用大锤猛力敲打或盲目乱拆。由机器上拆下的小零件、仪表、油管等,应专人妥善保存。气孔、油眼必须堵严。各连接螺栓、螺帽、轴座、销子等,卸除后仍应装回原处。 5.严禁抛掷、滚放器材、工具。 6.用汽车搬运机械时,要放稳绑牢。由有经验的人指挥,并应互相配合好。人工装卸时,应有足够强度的跳板;用吊车或葫芦起吊时,钢丝绳、绳卡、挂钩及吊架腿应牢固。多人抬动设备时,应有专人指挥,相互配合。钻机整体迁移时,应在平坦短距离地面上进行,应采取防倾斜措施;禁止在高压电线下和坡度超过15°坡上或凹凸不平和松软地面整体迁移钻机。 7.在地形平缓、钻孔相互间距离较近、又具有牵引设备时,可采用整体迁移和半整体迁移的方法搬运设备。迁移前要详细了解通过地段的地面及空中状况,迁移过程中要有专人指挥。在有高压电网的地区不得在高压线下作整体迁移。 第二条升降钻具应遵守下列规定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新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新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0 2 年3 月1 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通知 建标[2002]7 号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 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21 2001,自2002 年3月1 日起施行。其中、、、、、、、、、、、、、、、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94 于2002 年12 月31 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244 号文的要求,对1994 年发布的《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修订。在修订过程中,主编单位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会 同有关勘察、设计、科研、教学单位组成编制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重点修改的部分编写了专题报告,并与正在实施和正在修订的有关国家标准进行了协调,经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先后形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经审查报批定稿。 本规范基本上保持了1994 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现分为14 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适用范围增加了“核电厂”的勘察;2.增加了“术 语和 符号”章;3.增加了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分类和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修订了“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及“桩基础”勘察的要求5.修订了“地下洞室”、“岸边工程”、“基坑工程”和“地基处理”勘察的规定;6.将“尾矿坝和贮灰坝”节改为“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勘察;7.将“场地稳定性”章名改为“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8.将“强震区的场地和地基”、“地震液化”合为一节,取名“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9.对特殊性土中的“湿陷性土”和“红粘土”作了修订;10.加强了对“地下水”勘察的要求;11.增加了“深层载荷试验”和“扁铲侧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1 总则 1.0.1 为了使院属各勘察处广大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深入地准确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和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J 15-38-2005)等强制性标准以及其中的强制性条文,紧密结合具体的岩土勘察工程,提高专 业技术水平及勘察工作成果质量。使院属各勘察处提交的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尽量做到与市 建委规定一致、与国家规范规程一致、院属各勘察处一致。保障勘察成果质量的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为资质晋升及培养跨世纪高水平、高技术人才,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1.0.2 本实施细则包括基本规定、岩芯钻探、取样、原位试验、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 1.0.3 本实施细则只针对一般的房屋建筑和构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未涉及的其它有关岩土工程勘察内容及要求和其他专业性强的岩土工程勘察(如水利、铁路、公路和桥梁等),尚应符 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行业勘察标准、规范的规定或ISO的有关规定。 2 基本规定 2.1 岩土层分类 2.1.1 岩石分类,按成因、强度、风化程度进行分类,划分出残积土、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对于硬质岩类(主要指花岗岩类、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30MPa)的风化程度应按标准 贯入试验击数(不校正)N′≥50击为强风化,N′=30~50击为全风化,N′<30击为残积土;其它岩类N′≤50击为残积土,N′≥50击为强风化。各风化带分类的野外特征及其它参数指标 详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附录A的表A.0.1~A.0.6。 2.1.2 土层分类,应按成因、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进行分类。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碎石土类和砂土类还可根据颗粒含量、颗粒形状进一步细分,详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P17~20的4.1.7~4.1.14的有关规定。对于特殊性土如广东地区的淤泥、淤泥质土、花岗岩残积土、膨胀土、红粘土和人工填土的准确细分详见《建筑地基 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P21~22的4.1.15~4.1.20的有关规定。 2.1.3 建筑石料分类与等级及其用途分类与确定应执行相应的规范划分标准和参照《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 2.2 岩土层定名 2.2.1 岩石根据习贯使用风化程度及颗粒综合定名,例如强风化花岗或强风化细粒砂岩,矿物特征较为明显,可定名为强风化细粒石英砂岩等。 2.2.2 土层综合定名可考虑成因、年代及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及其状态,可将野外定名结合土工试验给予更正,如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或将成因、年代作为代号直接定名为粉质粘土。2.3 岩土层描述 2.3.1 岩石主要描述成因或年代、名称、颜色、颗粒,岩石的主要矿物(以云母为主或含量为75%,其它次之),结构、构造及风化程度(岩心破碎程度指碎块、饼状、柱状及长度)、裂隙(风化、构造),亲水特征(遇水崩解、软化现象呈粉粒或粘粒),风化性(半岩半土状或 风化岩为主、均匀或连续)。 2.3.2 土层重点描述成因(冲积、洪积、淤积、残积、坡积),矿物组成、颗粒形状(粘、粉、砂粒等)及含量。对砂土应描述密实度,按标准贯入试验实际击数N′划分为松散(N′≤10)、稍密(1030);湿度按饱和度Sr(%)划分为 稍湿(Sr≤50)、湿(Sr=50~80)、饱和(Sr>80)。粉土应描述密实度,按标准贯入试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及措施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及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17-08-17T10:33:10.01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9期作者:张磊 [导读] 岩土工程勘察是建筑基础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勘察结果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 江苏省建苑岩土工程勘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19 摘要:在地基工程设计施工中,岩土工程勘察是设计的基础。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现场勘察、野外勘察、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等机构方面对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提高了岩土工程勘察质量。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是建筑基础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勘察结果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勘察过程中要认真对待,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开展勘察作业,合理的使用勘察设备,积极引入现代化的勘察技术,保证岩土工程勘察质量。 1岩土工程勘察简述 对岩土工程进行勘察工作是设计和施工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工程活动会给地质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反之,不同的地质条件也会给工程的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对所进行的工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一般来说,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是:相关人员通过对该工程所在地的地质状况进行一系列的调查、测绘、勘探,并采取当地的土试样。在此基础上,对所采取的土试样进行包括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检测等在内的一系列测试实验,对该工程的地质条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最后,根据这些分析,编制满足该工程不同部门所需的报告文件。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是:在查明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调查所得到的数据与相关资料对地质情况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对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进行评价。通常情况下,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所处的阶段不同,可以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以及详细勘察三个阶段;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水利水电工程勘察,铁路、公路工程勘察,港口码头与大型桥梁勘察以及工农用建筑勘察等。 2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2.1勘察点的设置与取样问题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较长、任务量大、任务琐碎复杂等特点,给岩土工程勘察中勘察点的设置与取样带来了一系列的不便。在平时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由于施工地地形的复杂,一些技术人员不能及时地对其进行了解与掌握,导致相关技术人员不能对勘察地点的基础结构进行正确地分析。这一现象的发生极易导致勘测人员将勘察点设置错误,造成勘察失误,从而致使勘察方案出现错误,给相关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样由于一部分技术人员不能及时地了解到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所采取土样的重要性,在不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形下,只随随便便地进行最基本的6件取样,忽视了勘测地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所选用的土样不具有代表性或者不能使用。这一现象的发生会使所勘测到的结果与勘测地的实际土质情况存在较大程度的误差,从而给施工企业带来了一系列麻烦。 2.2缺乏合理的岩土工程勘察安排 为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与施工质量,建筑工程的施工团队需要根据所调查的一系列具体数据与相关资料,对勘测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勘测地一般位于户外环境中,其勘测工作容易受到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给勘测工作的进行带来了一系列麻烦。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相关人员在进行勘测之前,就应该对这些可能导致工程勘测受阻的突发性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保证勘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施工团队领导与负责人还应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具体落实到施工部门具体人员的身上,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问题发生时互相推诿责任现象的出现。 2.3对勘察成果的分析评价问题 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相关人员对勘察成果的分析评价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应引起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但是,目前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相关人员在对工程进行分部勘察之后,一般直接在施工现场对所得出的调查数据进行简单的了解之后,便会直接确定勘察结果,并不会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地评价与分析。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勘测结果的不准确,给工程的后续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3岩土工程勘察的优化措施 3.1勘察工作与设计工作的统一 在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和设计工作长期处于分离状态,这给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阻碍了其的发展。其实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与设计工作从来都是一个统一的完整体,所以要想加强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水平,必须要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促使其走向一体化。这种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效率,缩短工作周期,在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2勘察制度体系的完善 岩土工程勘察制度体系不仅能够为工程勘察人员的勘查工作提供可靠的前提依据,还能为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地保障,因此应引起施工企业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建设完善的岩土工程勘察制度体系的基础上,施工企业应要求工程勘测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勘查工作,以保证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为保证其得到有效的执行,企业监管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有效的监察工作。此外,为使岩土工程勘察人员能够及时跟上勘测市场的发展脚步,施工企业应定期组织勘测人员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使其能够在实际勘测的过程中,按照企业相关规定进行勘察工作,提高其专业素养。 3.3运用计算机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计算机水平不断进步,被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之中,岩土工程勘察也不例外。现阶段,建设工程的施工状况、施工条件等日益复杂,对岩土工程勘察也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在这一情形下,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已不再能够满足现阶段岩土工程勘察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相应地改革创新。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对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更为仔细的计算,还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系统管理体系对其进行管理。计算机技术的利用不仅大大提高了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效率,

岩土工程勘察相关规范及参考资料

目录 一、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勘察部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 4.《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87) 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50025-2004) 6.《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二、关于我省工程勘察和地基施工图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 三、勘察专业方面有关技术问题的解答 四、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五、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七、参考资料: 1.建筑地基设计规范GB 7-89 附录五土(岩)的承载力标准值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15-31-2003 资料 3.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TB10012-2001 附录D地基承载力 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J 024-85 5.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BJ08-37-2002 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1999资料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勘察部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0.3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和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4.1.11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 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7 在季度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1.17 评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4.1.18 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

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中常见问题疑析

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中常见问题疑析 RSS 打印复制链接大中小发布时间:2011-05-05 16:54:47 摘要:工程实践中在确定一些相关设计参数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本文通过两个工程就岩土工程勘察中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等常用参数的确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常见问题供大家研讨. 关键词:地基承载力;压缩模量;经验值 地基承载力、压缩模量是工程设计的关键参数,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确定相对准确的承载力及压缩指标等参数,是岩土勘察工作的首要目的。对此,规范中仅有原则上的确定方法,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不同的确定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这一现象。以下用实例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供探讨. 1承载力的确定 1.1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关于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89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主要有3种:载荷试验法、理论公式法、规范查表法。而在2002版中仅有原则性的规定: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用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是最直接最准确的,但经常会受到场地、工期、造价等种种限制,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应用,仅用于较重要的甲级建筑物;理论公式法确定承载力,关键是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ψ值的确定,c、ψ值由于在现场取样及测试过程中受到人为因素等的影响,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求得的承载力值差别较大,仅供参考;工程经验法实际上应用的还是查表法,因为许多地区并无成熟的地区经验值,对粘性土而言,用土工试验数据和标贯击数查表得出的承载力值往往不一致,为安全起见,取低值. 在工程实践中还存在这种现象,在上部荷载较轻的情况下,承载力特征值取值偏小,理由是够用就行,此时的承载力其意义已背离了承载力特征值的含义,实践中虽然可行但理论上是不科学的. 1.2承载力确定实例 文登市界石镇商住楼工程,拟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方案,勘察选定第2层粘土作持力层,层顶平均埋深为0.6m,无地下水,有关工程特性指标. 2压缩模量的确定 2.1压缩模量的确定方法 粘性土的压缩模量较易确定,通过室内压缩试验即可得到;而砂土的压缩模量,其确定方法就含糊不清,规范中也无具体规定。实践中大体上有三种方法:一是通过标贯击数计算得出;二是直接给出经验值,经验值都是通过查工具书得到,且往往是一个大致范围,很难得到一个准确的数值;三是通过变形模量换算得出。工程实践中由以上三种方法确定的压缩模量值往往有较大差异. 2.2压缩模量确定实例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整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 目录 1、P19 勘探深度的计算 (2) 2、P210 滑坡稳定安全系数计算 (2) 3、P225 地震液化判别计算 (4) 4、P69 湿陷性土总湿陷量计算及地基的湿陷等级确定 (6) 5、P70 红粘土的状态分类及复浸水特性分类 (8) 6、P77,多年冻土平均融化下沉系数δ0计算及融沉性分类表 (9) 7、P82盐渍土按化学成分分类表及按含盐量分类表 (9) 8、P246 花岗岩残积土液性指数计算 (9) 9、P103 浅层及深层平板载荷实验的变形模量计算 (10) 10、P110 旁压试验旁压模量计算 (10) 11、P111 扁铲侧胀试验有关参数计算 (11) 12、P282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动贯入阻力计算 (11) 13、P289 十字板剪切试验估算地基容许承载力及单桩极限承载力 (11) 14、P292 利用旁压曲线的特征值评定地基承载力 (12) 15、P298 波速测试小应变动剪切模量、动弹性模量和动泊松比计算 (13) 16、P124 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有关计算 (13) 17、P132岩土参数标准值的计算(需用计算器统计功能) (14) P136 附录A 岩土分类和鉴定 (15) 表A.0.1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 (15) 表A.0.2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 (15) 表A.0.3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15) 表A.0.4 岩体按结构类型划分 (15) 表A.0.5 土按有机质含量分类 (15) 表A.0.6 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定 (15) P141 附录B 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修正 (15) P143 附录C 泥石流的工程分类 (15) P144 附录D 膨胀土的初判方法 (15) P145 附录E 水文地质参数测定方法 (15) 表E.0.1 水文地质参数测定方法 (15) 表E.0.2 孔隙水压力测定方法和适用条件 (15) P146 附录F 取土器技术标准 (15) P147 附录G 场地环境类型 (16)

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 摘要:岩土工程是地基设计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 逐渐增多。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对整个施工项目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必要的技 术资料和地质资料,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步骤。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本文分析了岩 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岩土工程;工程勘察;问题;改进措施 1.案例介绍。 某新建公寓半地下车库完工验收时,发现车库局部地面及墙体位置出现了较 多裂缝,施工单位对现场进行测量后发现地下室底板面最大隆起高度超过了300 mm。由于地下室局部上浮变形导致41根框架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和损坏, 一些部位地下室顶板也出现了少量的裂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岩土工程勘察过 程中对下水不够重视,对抗浮地下水位的取值有偏差,使理论计算值与实际值严 重不符;且地下室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时回填土方,导 致地下室底板局部出现了上浮,影响到梁、柱的结构安全。 2.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2.1 现场踏勘 在开展勘察工作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现场踏勘,也就是对拟建工程施工现场 的地质概况进行认真的了解,收集场地附近的地质资料及类似建筑经验,从而使 勘察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该工程在进行勘察的时候,勘察单位没有收集附近的地 质资料,对于工程的结构类型和结构形式没有进行认真的分析,对地层没有进行 仔细的勘察。由于勘察技术比较差,使制定的勘察方案与现场情况存在差异,使 得勘察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由于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缺乏必要的针对性, 使得勘察的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2.2 野外勘察 ①勘探深度与间距 在进行勘察工作的时候,勘探点的深度与间距应该严格按照勘察设计方案进 行操作,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工程结构形式和基础类型会对勘察深度造成一定的 影响,使得勘察的深度受到制约。实际工作中,由于操作者的大意或者缺乏随机 应变的能力,使得勘察点的深度达不到要求。如果钻孔位置属于密实碎石土地区,其地质条件比较优越,就会使得勘探孔比较浅;相反,地质情况比较差,有大量 的松散杂土和厚层的淤泥,就会使得勘探孔比较深。因此,在确定勘察深度的时候,一定要从地质情况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的方法。受地基复杂程 度的制约,勘测点的间距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使用等级勘探的办法,认真分析 室内岩土试样的情况,可能会出现由于存在特殊性岩土,使得勘探点间距存在不 合理的情况,给今后的工程施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制定策略的时候 一定要随机应变,有效调整勘测点的位置、深度和间距,从而使建筑工程的安全 性和稳定性得到不断提升。 ②原位测试 在进行工程勘察工作时,经常会使用原位测试。原位测试需要在施工时依据 一定的规则进行,在对孔深和杆长进行校正的时候,不可以偷工减料,一旦没有 及时发现标贯器脱落的情况,就会使得所得数据不真实。原位测试是一种间接测 试的办法,有适用于自己技术要求的岩土层和工作原理,在实际勘察的时候,一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标

- -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勘察招标投标文件 项目报建编号:42011520150331001 项目名称:奇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投标文件内容:技术部分 投标人:湖北省神龙地质工程勘察院(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日期:2015 年 5 月22 日 目录 一、前言 (3) (一)工程概况 (3) (二)勘察技术要求 (3) (三)勘察设计编制依据 (4) 二、工程地质概况 (5) (一)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详见工程概况) (5) (二)水文地质条件 (5) 三、岩土工程勘察方案 (5) (一)勘察布孔及工作量预估 (5) (二)取样 (6) (三)现场原位测试 (6) (四)室内试验 (7) 四、勘察施工组织 (7) (一)人员组织 (7) (二)设备组织 (10) (三)工期计划 (10) (四)技术管理 (12) (五)安全生产管理 (16) 五、勘察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17) (一)质量保证体系 (17) (二)优质服务保证 (17) (三)质量管理组织措施 (17)

六、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措施及承诺 (18) 七、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及检查验收 (19) (一)成果整理 (19) (二)检查验收 (19) 八、对本工程合理化的建议及后继服务 (19)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奇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位于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大桥新区。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57053.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786.9平方米。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 -8#主厂房及辅助厂房、门房和设备用房。(二)勘察技术要求 本场区拟建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勘察阶段为详勘,根据国家现行有关勘察规程、规范,提出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①查明建筑场地内有无不良地质现象,若存在不良地质现象,还应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②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如遇不利地段或起伏较大的复杂地段,宜适当增加钻孔数量; ③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④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⑤场地地震效应(地震液化)评价,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⑥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分析、评价,提供合理的基础型式供设计参考使用; ⑦提供桩基设计参数,评价成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

2019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规范

2019年度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 所使用的标准和法律法规 一、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 3.《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 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2013)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6.《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2015) 7.《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 8.《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S 133-2013) 9.《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10.《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7 J124-2007) 11.《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 12.《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 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15.《水运工程地基设计规范》(JTS 147-2017) 1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 10093-2017 J464-2017) 1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1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20.《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 5395-2007) 2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22.《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16 J447-2016) 23.《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290-2014) 2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 50869-2013) 25.《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 2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 2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28.《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16 J449-2016) 29.《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30.《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31.《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 50112-2013) 32.《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T 50942-2014) 33.《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 10027-2012 J1407-2012) 34.《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12 J1408-2012) 3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 0286-2015) 3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 3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 38.《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 35047-2015)

岩土工程勘察管理规定样本

岩土工程勘察管理规定 1 总则 1.1 为明确岩土工程勘察各管理环节的职责, 完善过程控制, 为业主提供合格产品, 制定本规定。 1.2 岩土工程技术公司( 以下简称岩土公司) 是公司岩土工程勘察的主体生产部门, 实施勘察全过程的管理, 并承担相应责任。 1.3 岩土工程勘察实施注册工程师执业制度, 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必须加盖注册工程师章。 1.4 勘察劳务部门应自觉接受主体生产部门的生产调度、业务指导, 严格按外业操作规程实施, 提供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 1.5 公司外埠分院( 浙江分院、苏州分院) 参照执行。 1.6 公司原有规定与本规定不同之处, 以本规定为准。 2 方案 2.1 方案洽谈 2.1.1 经营人员洽谈任务时应争取合理工期, 为合同履约创造条件。 2.1.2 经营人员应向设计、业主详细了解建筑物性质和勘察技术要求, 并要求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和电子文档。 2.1.3 经营人员对即将实施的方案应向业主询问施工条件和踏勘施工现场。

2.2 方案编制 2.2.1 方案含报价、议标书、正式招投标。 2.2.2 方案由部门按类别分派相关部门及人员, 正式招投标一般交岩土公司标书组。 2.2.3 方案、标书应按有关规定时间和要求提交。 2.2.4 方案必须经审核后方可提交。 3 前期准备 3.1 接到勘察工程项目委托书, 须根据公司项目等级划分规定、技术责任人资格条件规定, 对Ⅱ、Ⅲ类工程由生产技术室确定工程负责人、岩土公司生产管理部和总工认可, 总工确定相应的审核人、审定人; 对Ⅰ类工程由公司总工或专业总工确定工程负责人。 3.2 勘探班组进场前, 岩土公司生产管理部组织经营、测量、施工人员和工程负责人进行现场踏勘, 落实施工条件。 3.3 工程负责人应按”工作大纲编制办法”及审核、审定的指导意见编制勘察纲要, 若为中标工程可将标书结合优化意见改编为勘察纲要并经审核、审定, 当标书内容和实际工作有不同时应有补充说明。 3.4 纲要编制完成后, 须经审核、审定人审查同意后方可申请工程编号, 进行野外作业。 3.5 工程项目实施前, 由岩土公司生产管理部根据纲要的技

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剖析

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剖析 彭柏兴1、2 (1.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2.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先导,其地位和重要性已日益为人重视。文章综合归纳了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对其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提高勘察技术水平,应对国际接轨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施工图审查;问题剖析 1 引 言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在于解决和处理建设工程中与岩土介质有关的问题,是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和其质量的可靠性越来越为各级政府所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标准监督规定》、 《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此都有规定。并于2000年开始实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对保证工程勘察设计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各级检查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中,勘察问题仍旧突出。当前,施工图审查主要集中于房屋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对为城市建设服务的勘察单位来说,既是促进更是考验。因此,将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加以归纳、分析,对其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对提高勘察技术水平、保证勘察成果质量、减少勘察过程中的错误不无裨益。 2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 2.1 勘察依据不充分、目的不明确 设计意图明确,才能有的放矢地合理布置工作量,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 B50021-2001)明确规定详勘时应“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的性质、规 收稿日期:2004-07-05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型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但不少勘察报告前期资料收集不全,拟建工程的结构形式、规划地坪标高、勘探点坐标等情况不清,设计单位的勘察技术要求缺乏。 对涉及公众利益方面的安全、环境环节不够重视,忽视对工程场地原有地形地貌、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调查。如某勘察报告在工程场地内有多个钻孔遇到防空洞,防空洞距地下室底板仅3m,可勘察文件在平面布置图上不标示,在报告中不予以查明、评价,又不提请注意。又如某住宅小区,原为丘陵地带的山间盆地,人工渔塘较多,堆填后用于住宅开发。某勘察单位没有搜集原有地形资料,也不向附近居民访问,仅根据钻探成果推荐了天然地基,施工开挖发现实际情况与勘察报告大相径庭,原来建筑物的所有钻孔均布置在塘堤上,致使业主不得不进行基础变更。 2.2 勘探工作量及测试取样分布不合理 G B50021-2001对不同建、构筑物的勘察间距、勘探点的数量、位置及深度布置都有明确规定。实际操作中不按规范要求布设计勘察点的情况十分普遍,甚至于在建筑物周边、角点没有勘察点,孔距超规范、孔深不合要求。如桩基勘察达不到G B50021-2001第4.9.2和4.9.4的规定;对需要进行建筑场地和液化判别的勘探孔孔深达不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B50011-2001)的深度要求;测试、取样孔小于勘探孔的1/3;测试取样达不到强制性条文规定。一些勘察企业在承担业务时,不按《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

湖北省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2003版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 B.0.1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文字格式) (甲、乙级工程) 勘察阶段: 单位法人代表: 单位技术负责人: 工程审定人: 工程审核人: 工程负责人: (勘察单位名称) 年月日 一、前言

介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阶段、拟建工程概况等。 二、勘察技术要求 反映设计意图,确定勘察等级、设计等级,分析勘察技术要求,明确需要解决的岩土工程问题。 三、拟建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概况 在对搜集的各类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场地(场区)岩土工程条件进行介绍。 四、勘察工作量布置 (一)勘察方案制订的依据 标明本项岩土工程勘察方案制定的依据规范、规程、标准或地方规定。 (二)勘察手段及工作量布置 1、勘察手段:反映本工程采用的全部勘察手段。 2、工作量布置:反映勘探点数量、勘探点性质及各类勘探、试验的目的及内容。 (1)钻探工作:提出钻探工作量。 钻探深度:要求提出一般性钻孔及控制性钻孔的深度。 取样:要求提出取样内容(岩、土、水)、取样数量、取样深度及间隔等。 (2)原位测试工作:提出各类原位测试的目的、内容、技术要求及工作量,包括静力触探、标准贯人、动力触探、旁压、十字板、波速及地微动测试等。 (3)岩、土、水、试验工作:提出试验的目的、内容、技术要求及工作量。 (4)其它工作: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应进行相应的特殊性勘察工作。如涉及深基坑的工程,必要时须进行现场抽水试验等工

作。 五、勘察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一)拟投入的勘察设备:提出拟投入的勘察设备型号、规格及数量。 (二)勘察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提出质量管理体系、创优计划、工序管理、重点疑难问题的解决程序等。 (三)勘察工作的组织与安排 提出该勘察项目的行政负责、现场协调人员职责、技术人员的配置与安排等。 (四)施工计划与工程安排 整个勘察工作的时间进度计划及工作周期。 六、勘察报告拟提出的内容 根据勘察技术要求,提出勘察报告的基本节、章内容(目录形式) 七、其它有关内容 八、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