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陶瓷进化史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古代陶瓷进化史

浅谈中国古代陶瓷进化史

浅谈中国古代陶瓷进化史【摘要】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

大约在70万年以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发现,将泥巴晾干后加火一烧就变得坚硬起来,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用来盛水,放食物等等,这便是陶器产生的初始。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关键词】陶瓷发展史各种形状人类文明【前言】陶瓷是中国对人类文化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在国际上久享盛誉,在历史上,中国有瓷国之称,陶瓷几乎贯穿了中国历史各个时期。

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现代,没有间断过,因而它能够记载所有时期的历史信息,这是其他一些器物所无法比拟的。

而且在中国传统的手工业中,陶瓷艺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门类。

1:中国陶瓷发展历程1.1:新石器时代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祖先就已经知道如何制造陶器,当时我们祖先生产力低下,人类文明并不高,然而此时制造出来的陶器过于粗糙,存在很多地方上的不足,因而产生了中国古代陶器的特点:粗糙、古朴、简单。

据研究,当时制造陶器是在篮子上涂一些粘土,经过煅烧,篮子烧没了,也就形成了陶器。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陶器遗存是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内的仙人洞遗址、广东英德青塘、灵山滑岩石洞、广西桂林甑皮皮岩。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十几个文化遗址的挖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其主要品种有灰陶、彩陶、黑陶和几何印纹陶等。

原始彩陶器大致分有壶、罐、盆、罐瓶、勺等。

然龙山文化出土的黑陶圆润、壁薄,由此可见,当时的人类文明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了。

1.2夏至两晋时期商朝的陶器,总体来说是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的制作样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继而殷商用高温烧制的白陶,制作精美、细腻。

在同一时期出现了上釉的陶器,说明当时的制作工工艺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到了周朝时代的陶器则多用于建筑上面,例如当时的瓦片。

瓷器发展历程是哪些

瓷器发展历程是哪些

瓷器发展历程是哪些
瓷器发展历程悠久而丰富多样,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阶段:
1. 原始瓷器:最早的瓷器出现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的商朝晚期至周朝早期。

这些原始瓷器通常采用棕色或灰色陶土制成,具有简单的装饰纹样。

2. 商代青铜器陶瓷:商代(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的陶瓷制作水平显著提高,瓷器的质地更坚硬,釉色更加丰富,形状更加多样化。

这是中国瓷器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

3. 元青花瓷:元代(公元1279年至1368年)是中国瓷器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元代的青花瓷以其明亮的蓝色釉和精致的纹饰而闻名,成为中国瓷器史上的经典之作。

4. 明代景德镇瓷器:明代(1368年至1644年)是中国瓷器史
上的黄金时期。

特别是在景德镇,窑瓷的瓷器制造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世界上最早的瓷器艺术产业区域也在这一时期形成。

5. 清代瓷器:清代(1644年至1912年)是中国瓷器史上的又
一个辉煌时期。

清代的瓷器制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创新,各种不同风格和特点的瓷器纷纷问世,如粉彩瓷、斗彩瓷等。

除以上所述的几个阶段外,中国瓷器的发展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历史时期,如唐代、宋代、元代等。

每个时期的瓷器都有其
独特的特点和风格,共同构成了中国瓷器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历程。

中国陶瓷发展简史

中国陶瓷发展简史

中国陶瓷的发展简史:
1.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

这一时期的陶器
主要是实用性的,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和祭祀用具。

2.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彩陶工艺发展起来,陶器表
面装饰有丰富的图案和颜色。

3.商代中期:创造了原始瓷器,标志着由陶器向瓷器的过渡。

4.周朝至秦汉:这个时期的陶瓷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出现了青瓷
和釉陶。

5.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生产中心逐渐转移到南方,尤其是浙江的
越窑,烧制出精美的青瓷。

6.隋唐时期:唐代时,陶瓷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白瓷、三彩瓷、
黑瓷等品种繁多,而景德镇也开始崭露头角。

7.五代十国及宋朝: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名窑如汝窑、
官窑、哥窑、定窑、钧窑等各领风骚,尤以五大名窑最为著名。

此外,青花瓷在这个时期也初步出现。

8.元朝: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青花瓷的烧制技术大为改
进,同时,蓝地白花、红绿彩等新型装饰技法得到广泛应用。

9.明朝:明初永乐、宣德年间,青花瓷达到全盛,景德镇的官窑更
是生产了大量精美绝伦的瓷器。

其他种类如斗彩、五彩、黄釉、霁蓝釉等也有显著成就。

10.清朝:清初康雍乾三代,瓷器制造业继续繁荣,特别是粉彩瓷
和珐琅彩瓷的创新使陶瓷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1.近现代时期:近现代时期的中国陶瓷业逐渐走向现代化,出现
了许多新的工艺和技术,如仿古瓷、釉下彩瓷、釉上彩瓷等。

陶瓷的发展历史

陶瓷的发展历史

陶瓷的发展历史陶瓷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手工艺品,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本文将详细介绍陶瓷的发展历史,从原始陶器到现代陶瓷工艺的演变。

1. 原始陶器时期(公元前10000年-公元前3000年)原始陶器时期是陶瓷发展的起点。

在这个时期,人类开始使用陶土制作简单的陶器,如陶罐、陶盆等。

这些陶器主要用于储存食物和水,满足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

原始陶器通常以手工捏制或用简单的工具加工,然后在火中烧制。

2. 早期陶器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500年)早期陶器时期是陶瓷工艺的进一步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转盘制陶,这使得陶器的制作更加精细和均匀。

同时,人们还开始使用陶轮和陶瓷模具来制作陶器,进一步提高了陶瓷制作的效率和质量。

在这个时期,陶瓷的装饰技术也逐渐出现,如刻花、彩绘等。

3. 古代陶瓷时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500年)古代陶瓷时期是陶瓷工艺的全面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陶瓷制作技术得到了显著改进,陶器的种类和质量也大大增加。

在中国,汉代是古代陶瓷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精美的陶瓷器物,如青铜器、陶俑等。

同时,中国的陶瓷工艺还传入了其他亚洲国家,如日本和韩国。

4. 中世纪陶瓷时期(公元500年-公元1500年)中世纪陶瓷时期是陶瓷工艺的一个相对低迷时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战乱和经济衰退,陶瓷制作技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然而,欧洲的陶瓷工艺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发展,如意大利的马焦雷陶瓷和西班牙的马约利卡陶瓷等。

5. 现代陶瓷时期(19世纪至今)现代陶瓷时期是陶瓷工艺的复兴和创新时期。

在这个时期,陶瓷工艺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发展。

首先,陶瓷的材料和工艺得到了改进,如发展出了高温烧制技术和釉面装饰技术。

其次,陶瓷的用途也得到了扩展,除了传统的器皿和装饰品外,还出现了陶瓷砖、陶瓷卫浴等新型陶瓷产品。

此外,现代陶瓷还与其他材料结合,如陶瓷与金属的复合材料等。

总结:陶瓷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原始陶器时期。

古代陶瓷文化的演变

古代陶瓷文化的演变

古代陶瓷文化的演变中国是全球陶瓷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从新石器时代到21世纪,中国的陶瓷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陶瓷制品以其美观、实用、经久耐用的特点,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起源、演变、发展和影响等多个方面来探讨古代陶瓷文化的演变。

一、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起源陶器作为一种人类最早使用的器具,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中国的陶瓷制作技艺在商周时期就已经相当发达。

早期的陶器品种简单,多为盆、罐、瓶、碗等,器物装饰也以刻划纹饰为主。

到了唐代,艺术家们对陶器的造型和装饰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创造出了一批高度革新的艺术品。

汝窑、官窑、钧窑等陶器工艺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陶器成为了贵族礼器、文人雅好以及普通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演变1. 抛轮陶器时期抛轮陶器时期是中国古代陶瓷制作技艺的开端。

在这个时期,人们用双手或脚来操作陶板,将其变成所需要的形状。

这种工艺难度较大,局限性也很大,制作出的器具不够规整。

2. 印纹陶器时期印纹陶器时期,人们开始使用模具来制作陶器,印出图案或纹样。

这种制作工艺的出现,对于大规模制作器具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3. 雕刻陶器时期雕刻陶器时期,人们对制作技艺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在陶器表面上雕刻出形象和文字,图案更加精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4. 烧制陶瓷的发明中国烧制陶瓷的发明可追溯到距今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一历史由现代科技考古技术所追踪。

这个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高温窑烧制封闭器物。

到了汉代,陶器的制作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各地出现了很多的陶瓷工坊和瓷窑,其中以景德镇瓷窑的发展最为显著。

5. 瓷器时期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陶瓷文化进入了瓷器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瓷器工艺达到了高峰,成为了中国传统民间工艺文化的代表之一。

由于工具、材料、技术的不断改进,瓷器制作技术不仅精湛,且品种繁多,造型多样。

三、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影响陶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着中国的文化精髓。

陶瓷的发展历史

陶瓷的发展历史

陶瓷的发展历史陶瓷是一种古老而广泛应用的材料,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陶瓷的发展历史,从早期的陶器到现代的高科技陶瓷。

1. 早期陶瓷的浮现早在公元前10,000年摆布,人类就开始制作陶器。

最早的陶器是用泥土制成,经过干燥和加热后变得坚硬。

这些陶器主要用于储存食物和水,满足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探索不同的陶瓷制作技术,使陶器更加美观和实用。

2. 古代陶瓷的发展在古代,陶瓷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在中国,公元前16世纪摆布的商代时期,浮现了青铜器和陶器并存的时期。

到了公元前11世纪的周代,陶瓷制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浮现了精美的青铜器和陶磁器。

在其他地区,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陶瓷制作也有着独特的发展。

古埃及人制作了精美的陶磁器,并运用了丰富的装饰技术。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陶瓷制作以红陶和黑陶为主,艺术风格独特,表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和宗教信仰。

3. 中国陶瓷的繁荣时期中国是陶瓷制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就以其精美的陶瓷制品而闻名于世。

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

唐代的三彩陶器以其丰富多彩的装饰而闻名,宋代的青瓷和白瓷则以其纯净的色采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陶瓷制作的代表作。

4. 欧洲陶瓷的发展在欧洲,陶瓷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在中世纪,陶瓷制作主要集中在修道院和寺庙中,用于制作圣餐器和装饰品。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陶瓷制作逐渐成为贵族和富商的消费品。

意大利的马焦雷和德国的梅森陶瓷是当时欧洲最著名的陶瓷制作中心。

5. 现代陶瓷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陶瓷制作技术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

现代陶瓷不仅具有传统陶瓷的美观和实用性,还具有许多其他优势。

例如,高科技陶瓷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医疗和能源等领域。

此外,现代陶瓷还包括陶瓷复合材料和陶瓷纳米材料等新兴领域。

陶瓷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和韧性,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和建造等领域。

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历程中国陶瓷被誉为世界陶瓷史上的珍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自新石器时代至今,中国陶瓷一直跨越着历史的长河,经历着各种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转化。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历程,以探寻中国陶瓷艺术的博大精深。

一、原始时代的陶器早在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原始时代的陶器。

这些陶器多呈灰黑色,造型简单而朴素,用途主要是烹饪和储存食物。

随着农业的逐渐兴起,人们开始对陶器进行一定程度的装饰,以表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到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中国的陶器制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陶器的造型更加细致,烧制技术也越来越精湛。

二、秦汉时期的陶器秦汉时期是中国陶瓷制作的一个巅峰时期。

这个时期的陶器制作达到了相当高的技术性和艺术性,形成了三彩陶、汉白玉陶、粉彩陶、铁纹彩陶等具有代表性的工艺品。

其中,汉白玉陶是最为著名的,它是一种以白色为主调的陶瓷,通体洁白如玉,形态优美,雕刻精致。

铁纹彩陶则是一种制作精良、色彩斑斓的陶瓷,它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多次上釉和多次烧制。

三、唐宋时期的陶器唐朝是中国的大唐盛世,也是中国陶瓷制作的一个黄金时期。

唐代的青釉瓷、白瓷、黑瓷以及三彩瓷、五彩瓷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中,三彩瓷和五彩瓷被称为“唐三彩”和“唐五彩”,使用时光更是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

宋代则是中国陶瓷制作的一个又一个高峰时期,其瓷器不仅制作精良,而且质地轻薄、釉面细腻、色泽柔和、装饰繁华。

其中,官窑瓷器和民窑瓷器备受推崇。

官窑瓷器是皇家品牌,制作难度极高,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收藏界和拍卖界的宠儿。

而民窑瓷器则是绝大多数人所使用的,其用途也是非常广泛,有着广阔的市场。

四、元明清时期的陶器元明清时期是中国陶瓷制作的大融合时期,也是一个具有强烈地国际化特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和外国的陶瓷工艺互相借鉴,产生了很多具有新风格、新元素的作品。

其中,元代时期的青花瓷和明清时期的粉彩瓷、釉里红瓷都是非常著名的陶瓷产品。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新石器时代- 先陶器时代:
- 早期的陶器为瓷器的前身。

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制作简单的陶器,如红陶和灰陶。

2. 新石器时代- 陶器时代:
- 陶器时代是瓷器发展的最初阶段。

人们开始制作更为精致的陶器,如黑陶、灰陶等。

3. 商代- 彩陶时期:
- 商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此期间,出现了精美的彩陶,以及早期的青铜器。

4. 西周- 青铜时期:
- 随着青铜文化的繁荣,瓷器制作水平得到提高。

此时期的瓷器较为简单,多为灰白色。

5. 东周- 陶瓷瓷器时期:
- 到了东周时期,瓷器逐渐成为主流。

陶瓷瓷器开始崭露头角,制作工艺逐渐提高。

6. 秦汉- 绿釉时期:
- 在秦汉时期,瓷器制作进入绿釉时期。

绿釉陶瓷成为当时的主流,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7. 南北朝- 三彩时期:
- 南北朝时期,陶瓷瓷器开始出现三彩釉,丰富了色彩,制作工艺更加复杂。

8. 隋唐- 唐三彩时期:
- 唐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鼎盛时期,唐三彩成为当时的代表。

这一时期的瓷器在造型和装饰上取得了极大的突破。

9. 宋代- 宋瓷时期:
- 宋代是中国瓷器制作技艺的巅峰时期。

汝窑、官窑、哥窑等名窑相继兴起,开创了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

10. 元明清- 明清瓷器时期:
- 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瓷器的主要产地。

青花瓷、五彩瓷等瓷器风格独具特色。

以上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古代陶瓷进化史
【摘要】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

大约在70万年以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发现,将泥巴晾干后加火一烧就变得坚硬起来,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用来盛水,放食物等等,这便是陶器产生的初始。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关键词】陶瓷发展史各种形状人类文明
【前言】陶瓷是中国对人类文化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在国际上久享盛誉,在历史上,中国有瓷国之称,陶瓷几乎贯穿了中国历史各个时期。

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现代,没有间断过,因而它能够记载所有时期的历史信息,这是其他一些器物所无法比拟的。

而且在中国传统的手工业中,陶瓷艺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门类。

1:中国陶瓷发展历程
1.1:新石器时代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祖先就已经知道如何制造陶器,当时我们祖先生产力低下,人类文明并不高,然而此时制造出来的陶器过于粗糙,存在很多地方上的不足,因而产
生了中国古代陶器的特点:粗糙、古朴、简单。

据研究,当时制造陶器是在篮子上涂一些粘土,经过煅烧,篮子烧没了,也就形成了陶器。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陶器遗存是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内的仙人洞遗址、广东英德青塘、灵山滑岩石洞、广西桂林甑皮皮岩。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十几个文化遗址的挖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其主要品种有灰陶、彩陶、黑陶和几何印纹陶等。

原始彩陶器大致分有壶、罐、盆、罐瓶、勺等。

然龙山文化出土的黑陶圆润、壁薄,由此可见,当时的人类文明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了。

1.2夏至两晋时期
商朝的陶器,总体来说是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的制作样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继而殷商用高温烧制的白陶,制作精美、细腻。

在同一时期出现了上釉的陶器,说明当时的制作工工艺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到了周朝时代的陶器则多用于建筑上面,例如当时的瓦片。

到了战国时期,那一时期的制陶工艺进一步的细腻、精致。

规模也扩大了不少,制作的物品数量也大大增加。

而此时的制陶工艺多用于陶俑、陶器随葬等。

到了汉朝时期,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因此正在向瓷器过度的一个契机。

到了西晋时期,国家处境比较安稳,然陶瓷工艺得到了
一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比较新的型状。

继东晋时期,陶瓷工艺走向低落。

一直到了南北朝时期,国家形式严峻,陶瓷工艺继而得不到发展,只有北朝的青瓷窑厂和南朝的小规模的窑厂从事陶瓷工艺。

而五代时期陶瓷制作工艺成就在于越窑的“秘色瓷”,主要是以青瓷为主,制作工艺精湛,但大多用于宫廷进贡物品的制作。

1.3隋唐五代时期的陶瓷文化
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突出发展的时期。

陶瓷发展到隋唐,也进入一个繁荣成长的阶段。

隋代政权统一,使陶瓷业游乐较大发展,最重要的是出现了白瓷。

隋代烧制白釉瓷器技术的提高,为唐代著名的邢窑、定窑白瓷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也就出现了后面的“南青北白”,然白瓷应用于生活各处。

唐朝国家安定,陶瓷工艺的到很大发展,制作工艺也有很大的提高。

“唐三彩”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但唐三彩大多用于陪葬品。

1.4宋元时期的陶瓷文化
宋朝时瓷器的辉煌时代,慢慢的出现一些名窑,其中将“定、汝、官、哥、钧”窑例为五大名窑,至今影响深远。

定窑,也称“粉定”,白瓷著名;汝窑专门为宫廷烧制清瓷作品,其工艺技术达到了一定时期的顶峰;官窑冰裂纹著名;章窑,即哥窑,也叫龙泉窑,其特点端庄、古朴。

钧窑色彩美,工艺制作品多以碗盆,花盆最为出色。

元朝由于战乱,
大部分陶瓷工艺被破坏,但是少部分保留下来,其中陶瓷工艺也有些进步,出现了青花瓷和釉里红技术,是技术上的一次突破。

为以后的陶瓷工艺做出了一定的基础。

1.5明清时期的陶瓷文化
明朝的陶瓷工艺主要以白瓷为主要,也为后来的陶瓷工艺做出了先例。

这时全国制瓷业一景德镇为中心,最盛时有官窑50,民窑900,“工匠来四方,器成走天下”,“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是对当时盛况的写照。

明朝以青花瓷为主,这一时期也发生许多制作工艺上的变化,前期又厚又重,中其改变为轻巧,大多以碗、盘等为主,后期发展为青花文具、庙宇例的烛台等。

在釉里红瓷器的基础上,明代烧成了斗彩和五彩等瓷器。

斗彩瓷的主要成就是开创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新工艺。

五彩瓷是瓷器釉上彩的一种,“五彩”含多种彩色之意。

清朝初期时期的陶瓷工艺更加出色,从初期到中期那段时间,社会经济增长,然那时我国的陶瓷工艺也达到了历史高峰。

在明朝的陶瓷工艺品中进一步创作,陶瓷装饰工艺的推动,史那时陶瓷工艺走向辉煌。

后期陶瓷工艺又走向没落,所制作的工艺品没有艺术性、观赏性。

只能是平常的一些低品质的作品,并没有很大的改进。

2.古代的陶瓷艺术发展
2.1宋、明时期陶瓷艺术
经过宋代的普遍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如果说,在明代以前,我国的陶瓷釉色,是以青瓷为主。

到了明代以后,则主要以白瓷为主。

白瓷的发展,为陶瓷工艺的装饰,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

唐宋时期流行普遍采用刻花、画花、印花等方法,已经渐渐衰弱。

画花的装饰方法,主要是青花、五彩,也就成了陶瓷工艺主要的装饰方法。

明代的官窑器,开始用年号作款,一直延续明清两代,时间长达五、六百年。

陶瓷生产分工很细,技术很高,以吹釉代替蘸釉,以陶车旋坯代替竹刀旋坯。

陶瓷品种繁多,又大又薄,陶瓷工艺又进入一个发展高潮。

注释:此瓶为青花海水云龙扁瓶,明朝时期,陈设品,高45.8厘米、口径8.1厘米、足径14.8厘米。

此瓶是由景德镇御窑厂制造的。

它圆口、长颈、扁圆腹、平底,腹的两面饰满青花海水,各有一条白龙,扬爪腾身,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颈部用青花饰以卷草纹。

缠枝莲纹各一道。

这是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青花瓷器中典型的产品。

明永乐、宣德年间是中国青花瓷器生产的成熟阶段,其产品造型清秀典雅,胎体薄,纹饰凝重,青花颜色鲜艳而著称于世。

由此可见,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到那时已经在一个成熟阶段,而青花海水云龙扁瓶也反映了当时的制作工艺也有极大地进步,从而到至今还流传着。

结束语:通过对陶瓷从古至今发展历程的了解,其中既有辉煌的时刻,也有衰弱的阶段,但总体来说是进步远远大于退步,陶瓷就是在养的情况下一点点发展起来的,从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觉到中国陶瓷史的博大精深,也领略到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而且从中国的陶瓷艺术中,我们不仅简单的看到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种类和特点,我们还能看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中国人的审美观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