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陶瓷论文-汝瓷浅谈
中国古陶瓷论文-汝瓷浅谈

中国古陶瓷概论论文——浅读汝瓷摘要:本文尝试对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汝瓷作简要的介绍与赏析,从汝窑的史话说起,逐步简要分析汝窑的特点,最后对汝瓷独有的文化属性作简要的品读,增强汝窑的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汝瓷、历史、窑址、特点、文化前言:汝窑在河南省汝州市(今河南宝丰清凉寺),故名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官(河南开封)、钧(河南禹县)、哥(浙江龙泉)、定(河北曲阳)窑齐名于世。
名瓷之首,汝窑为魁。
汝窑以产青瓷著称。
北宋后期被官府选为宫廷烧御用瓷器。
釉滋润,天青色,薄胎,底有细小支钉痕。
汝窑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北宋时创设,烧制御用宫中之器,时间很短,数量也少。
器型简单,但釉色温润柔和,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并截取定窑、越窑的装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汝瓷史话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早在万年以前,中国淳朴的先民们就用智慧的大脑以及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温润至雅,馥郁多彩的瓷器。
与此同时,瓷器的发明及其工艺和技术上的辉煌成就,也是我国对人类文明所作的巨大贡献。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
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距今约4200年。
然而真正的瓷器则出现在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
从新石器时期到今日,中国瓷器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洗礼,从遥远的龙山文化走到了当代文明,时间在不断地前进,历史在不断地撰写,瓷器也在不断地历练然后达到顶峰。
然而,惊现于千年之前,作为青瓷之最,五大名窑之首,素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的汝瓷,自然被古今中外文人志士所称颂为中国瓷器史上的一朵奇葩。
从盛唐时期,汝州所辖临汝、宝丰、鲁山等地有着丰富的陶土和茂密的树林,方圆百里之遥,大量的方解石、钾钠长石、长石砂岩、叶腊石、莹石、硬质高岭土、软质高岭土、石英等主要原料分布地域较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这里的陶瓷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
勤劳智慧的汝州人民在用泥巴制作陶器生活器皿时,由于火候过高烧造出了不同于以往的陶器产品,表面光滑细腻,色彩迷人,为世上少见。
浅谈汝瓷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浅谈汝瓷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汝瓷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杰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以其独特的工艺技法和精美绝伦的艺术效果,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在汝瓷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生活、美感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汝瓷的制作工艺、器型特点、装饰纹样、文化象征等方面,浅谈汝瓷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汝瓷的制作工艺源自中国北宋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传承,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艺技法。
汝瓷制作的原料主要是由瓷石、长石、高岭土等经过精细配料研磨而成的瓷料,采用高温还原气氛焚烧的烧制工艺。
「还原气氛」是汝瓷独有的一大特点,它决定了汝瓷在烧成过程中能够形成独特的釉色和装饰效果。
而制作工艺的精湛和工艺技法的独特性,使得汝瓷成为了中国传统瓷器中的珍品。
汝瓷的器型特点主要表现在造型端庄稳重、线条流畅优美、形态丰富多样等方面。
汝瓷的器型大多取材于自然界,如花卉、草木、山石等,通过匠师巧妙的构思和设计,使得器型既符合自然的美感,又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汝瓷的瓶、壶、碗、盘等器型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而这种器型特点也恰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汝瓷的装饰纹样也是其传统文化内涵的重要表现之一。
汝瓷的装饰主要通过刻、划、画等手法进行,常见的纹样有「鸟兽花卉」、「山水人物」、「文人雅士」等。
这些纹样虽然取材于自然和生活,但都经过匠师精心设计和创作,使得装饰纹样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
特别是「鸟兽花卉」纹样在汝瓷中的应用尤为广泛,不仅表现了汝瓷的审美追求,更是对自然界万物生机的赞美和表达。
而「山水人物」和「文人雅士」等纹样的应用,则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汝瓷中还体现了丰富的文化象征和民族精神。
汝瓷的釉色以青灰、天青和天蓝为主,采用的「冰裂纹」效果和「蟒皮纹」效果等,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富有寓意。
浅谈汝瓷釉色之美

浅谈汝瓷釉色之美汝瓷是中国古代陶瓷的瑰宝,其釉色之美被誉为中国瓷器的顶峰之作。
汝瓷釉色丰富多样,经典而独特,展现了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卓越技术和独特风格。
汝瓷釉色的美在于其独特的色调。
汝瓷的釉色以青绿色为基调,其色泽清新、明亮,散发着淡雅的气息。
青绿色是大自然中生机勃勃的色彩,能给人带来舒适和放松的感觉,同时也具有一种典雅和高贵的气质。
汝瓷釉色通过恰到好处的调和和烧制工艺的精湛运用,使得青绿色的釉色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和变化,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这种色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变淡或褪色,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醇厚和沉稳,展现出一种古朴而深沉的美感。
汝瓷釉色的美在于其细腻的纹理和细节。
汝瓷釉色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多种不同的矿石和化合物,通过不同的成分和配方,使得釉色呈现出各种细腻而独特的纹理和纹样。
这些纹理和纹样通常会在瓷器表面形成不同的直线、弯曲、斑驳和云状的纹理,使得釉色更加丰富多样,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种纹理和细节的细腻之处在于它们并不是刻意的装饰,而是自然而然地形成,展现出中国陶瓷工匠对自然界的深入观察和对材料和工艺的精湛运用。
汝瓷釉色的美在于其独特的光泽和光影效果。
汝瓷的釉色经过高温烧制后,其表面形成了一层光滑而有光泽的釉层,使得瓷器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质感和光影效果。
汝瓷的釉色因为它们的不锈钢烧制工艺,使得釉色的光泽和光影效果更加明显和耐久。
这种光泽和光影效果给人一种立体感和变幻的感觉,使得瓷器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和充满活力的美感。
汝瓷釉色之美体现在它独特的色调、细腻的纹理和细节以及独特的光泽和光影效果上。
这些特点使得汝瓷釉色成为中国古代陶瓷的瑰宝,也体现了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卓越技术和独特风格。
汝瓷釉色的美正是在于它们所展现出的舒适、典雅、高贵、古朴和深沉的美感,这种美感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流传千年的经典之作。
浅谈汝瓷艺术创作

浅谈汝瓷艺术创作汝瓷是中国陶瓷的一种,起源于唐代,至宋代达到鼎盛。
汝窑瓷器因瓷胎坚韧、釉色清丽、造型简约而著称,被誉为瓷器史上的“北方宋代秀作”。
汝瓷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并被誉为中国瓷艺的瑰宝。
本文将从汝瓷艺术创作的历史渊源、工艺特点、艺术风格以及当代发展等方面对汝瓷艺术进行浅谈。
一、历史渊源汝瓷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北宋,是北方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据传说,汝窑祖师为僧人般若斋。
汝瓷开始的时候多是胎化陶,当时的汝窑不是专业的瓷窑,而是以制作宗教用具和生活器皿为主。
到了唐代的时候,汝窑由于制瓷工艺的发展而开始转向专业化的制瓷工坊。
到了北宋时期,汝瓷工艺进一步发展,成为了当时瓷器的贵族品牌,被誉为“北方宋代秀作”,成为历代瓷器中的一绝。
二、工艺特点1. 素雅的造型汝瓷器注重素雅清丽的造型,器型常见的有茶壶、盖碗、瓶罐、盘碟等。
这些器型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给人以纯粹、雅致的美感。
2. 清淡的釉色汝瓷器的釉色多为清淡的青灰色,釉色均匀细腻,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这种釉色的制作技术非常高超,需要掌握瓷胎的控制、烧制的温度和釉液配方等多方面的技术。
3. 精湛的工艺汝瓷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胎釉同烧、胎釉分烧、釉色分层。
釉色分层是汝瓷的一大特色,釉色多层叠加,独具特色,使得器物呈现出特有的效果。
三、艺术风格汝瓷艺术以素雅、清丽而著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汝瓷器的器型多以实用为主,如盘碗、壶罐等,但造型设计上却同样精美。
器物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给人以纯粹、雅致的美感。
在釉色上,汝瓷器多以青灰色为主,釉色均匀细腻,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这种清淡的釉色加之精致的工艺,使得汝瓷器透露出一种淡雅清丽的美感。
四、当代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当代汝瓷艺术创作也在不断发展。
一方面,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使得汝瓷工艺在当代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现代陶瓷技术的发展,为汝瓷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当代的汝瓷艺术家们在汲取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尝试新的工艺和设计,推动着汝瓷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浅谈汝瓷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浅谈汝瓷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汝瓷是中国传统陶瓷的一种,始于北宋,兴盛于南宋,素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汝瓷的制作工艺独特,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汝瓷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文化中的“自然美”。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自然充满敬畏之情,认为自然是最美的艺术家。
汝瓷的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天然的原材料,如汝州特有的汝土,汝瓷器的线条简洁清晰,形式朴素自然,无论是瓶、罐、盘还是碗、碟,都充满着一种素雅、自然的美感。
正是这种追求自然之美的理念,使得汝瓷在营造清雅的环境氛围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汝瓷也向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和修身养性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和而不同”的审美观念。
汝瓷的特点在于多样的装饰,有的采用单色釉,有的以青花为装饰,有的采用施釉漆和蓝白彩。
这种多样的装饰风格以及不同的纹饰图案,丰富多样的装饰方式,使得汝瓷器无论是在形体、纹饰还是色彩上都能给人以独特的感受。
汝瓷饱含了中华民族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
瓷器的制作需要艰辛的劳动和耐心的等待,而这种劳动精神和坚持追求完美的态度,与中华民族崇尚勤劳和追求卓越的价值观是一致的。
汝瓷也承载了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
紫砂壶是中国制作工艺独特的茶具,也是中国传统宗教信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紫砂壶制作精细,造型优美,花纹纤细,精工细作,充分展示了汝州陶瓷工艺的独特之处,也凭借其精美的艺术效果而赢得了很高的赞誉。
汝瓷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
汝瓷的制作过程相对复杂,需要经过多次烧制才能终得一件完美的作品。
而这一制作过程需要匠人的精湛技艺和对工艺的细致揣摩。
在这个过程中,汝瓷的制作大师们总是经过层层筛选,经过严格的控制才能被称为“官窑瓷器”,这种重视细节和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也深深体现在了汝瓷的制作过程中。
汝瓷不仅仅是一种陶瓷器,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结晶。
汝瓷凝聚着自然美、审美观念、修身养性、宗教信仰和工匠精神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的制作过程凝聚着匠心和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
浅谈汝瓷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浅谈汝瓷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汝瓷,是中国陶瓷的传统名窑之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境内。
它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汝瓷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汝瓷的历史渊源、工艺特点、传统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深入了解汝瓷中蕴藏的传统文化内涵。
汝瓷的历史渊源悠久,可以追溯到唐代。
唐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黄金时期,而汝瓷正是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
据考证,唐代河南地区开始出现了以褐釉为主的汝瓷器,这是汝瓷发展的开端。
宋代是汝瓷的鼎盛时期,其制作工艺和品质达到了一个巅峰。
宋代汝瓷以青瓷为主,器型多样,釉色明丽,极富特色。
汝瓷不仅在中国国内享有盛誉,还远销世界各地,成为中国陶瓷外销的重要品种。
汝瓷历经了数百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汝瓷的工艺特点主要表现在釉色、胎体和造型等方面。
首先是釉色,汝瓷以其独特的天青色釉闻名于世。
这种天青色釉,因为其具有温润、明净、自然的特点,被誉为“中国青瓷之最”,成为汝瓷的标志性特征。
其次是胎体,汝瓷胎质坚实致密,釉面温润光洁。
其制作工艺以制胎、烧制、釉面三个步骤为主,经历了数次制胎、施釉和烧制的复杂工序,才得以成品。
最后是造型,汝瓷器形多样,具有自然、朴素的风格,器型轮廓流畅,线条简洁流畅,极具审美价值。
汝瓷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
汝瓷器注重内涵,强调意境的营造,主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品质,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坚忍不拔的精神风貌。
汝瓷器造型朴实、大方,富有禅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克己奉公、淡泊名利的思想。
汝瓷器的釉色和纹饰呈现出的宁静、典雅之美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观的体现。
汝瓷对青瓷的极致追求,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之道,追求了一种平和、自然、纯粹的审美境界。
浅谈汝瓷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浅谈汝瓷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汝瓷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瓷器之一,它源自河南省信阳市汝阳县,因此得名。
汝瓷制作工艺独特,釉色浑厚,质地细腻,素有"一片冰清玉洁,细腻光润,气韵生动,天然温润"之美誉。
在艺术与文化史上,汝瓷也是具有非常重要地位的瓷器种类。
汝瓷不仅是古代瓷器的代表之一,它还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扬。
下面将浅谈一下汝瓷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汝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瓷器的国家,古代中国的瓷器一直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而闻名于世。
汝瓷则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瑰宝,它承载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汝瓷在造型、纹饰、釉色等方面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风采和神韵。
在汝瓷的制作工艺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例如汝瓷的窑变釉、釉色酥润、釉面晶莹剔透,这些都是古代中国瓷器工艺的杰作。
汝瓷蕴含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特色。
汝瓷在造型、纹饰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特色。
汝瓷的造型端庄典雅,线条流畅优美,纹饰简洁而富有变化,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特色的体现。
汝瓷的釉色酥润、釉面晶莹剔透,给人以高贵典雅之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审美理念和艺术追求。
汝瓷还注重利用自然之美,其纹饰大多来源于自然界,如莲花、花鸟、龙纹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表达。
汝瓷蕴含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特色,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髓和魅力。
汝瓷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人文精神。
汝瓷的制作工艺需要经过数十道工序,对技艺和工艺的要求非常高,这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对工匠精神和技艺精湛的尊重和追求。
从汝瓷的制作工艺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化对工匠精神的崇尚和推崇。
汝瓷还注重内外兼修,追求物与人的和谐统一,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和表达。
在汝瓷制作工艺中,很多纹饰都折射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在精神,如龙凤纹代表着权力和尊贵,如莲花纹代表着纯洁和高雅,如花鸟纹代表着生机和活力。
浅谈汝瓷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浅谈汝瓷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汝瓷作为中国传统瓷器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承载了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精髓,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美学理念。
在汝瓷的制作工艺、纹饰造型、人文历史等方面,都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汝瓷的制作工艺是其传统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之一。
汝瓷采用青釉,以粗糙自然的风格著称,其独特之处在于,它在糯糯约约的釉面下,隐藏着一种含蓄的美感。
这种美感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的“隐匿之美”思想,即在表面朴实的外表下,蕴含着深藏不露的内涵。
通过这种工艺上的处理,汝瓷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内涵和精神追求的理念。
汝瓷的纹饰造型也是其传统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之一。
在汝瓷的纹饰上,往往运用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图案和意象,如龙纹、凤纹、云纹等,这些图案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更是对古人哲学思想和审美情感的表达。
龙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之物,象征着权力和尊贵,因此在汝瓷的纹饰上经常可以看到龙纹的出现。
这些纹饰的运用,不仅使汝瓷具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特征,更是其传统文化内涵的具体体现。
汝瓷的人文历史也是其传统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
汝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官窑,它的兴盛与衰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
例如北宋时期,由于当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汝窑的制瓷工艺达到了一个高峰,所制作的汝瓷成为当时社会上的高级陶瓷,备受推崇。
而到了元明清时期,随着政治动荡和社会动荡的出现,汝窑逐渐走向衰落,汝瓷的制作也日益减少。
这种历史变迁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更是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其中的熠熠生辉。
汝瓷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是多方面的、丰富的。
它不仅体现在制作工艺上的精湛与思想上的深刻,更是在纹饰造型和历史文化中的底蕴上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通过了解和研究汝瓷,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髓,体味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陶瓷概论论文
——浅读汝瓷
摘要:本文尝试对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汝瓷作简要的介绍与赏析,从汝窑的史话说起,逐步简要分析汝窑的特点,最后对汝瓷独有的文化属性作简要的品读,增强汝窑的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汝瓷、历史、窑址、特点、文化
前言:汝窑在河南省汝州市(今河南宝丰清凉寺),故名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官(河南开封)、钧(河南禹县)、哥(浙江龙泉)、定(河北曲阳)窑齐名于世。
名瓷之首,汝窑为魁。
汝窑以产青瓷著称。
北宋后期被官府选为宫廷烧御用瓷器。
釉滋润,天青色,薄胎,底有细小支钉痕。
汝窑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北宋时创设,烧制御用宫中之器,时间很短,数量也少。
器型简单,但釉色温润柔和,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并截取定窑、越窑的装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汝瓷史话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早在万年以前,中国淳朴的先民们就用智慧的大脑以及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温润至雅,馥郁多彩的瓷器。
与此同时,瓷器的发明及其工艺和技术上的辉煌成就,也是我国对人类文明所作的巨大贡献。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
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距今约4200年。
然而真正的瓷器则出现在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
从新石器时期到今日,中国瓷器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雨洗礼,从遥远的龙山文化走到了当代文明,时间在不断地前进,历史在不断地撰写,瓷器也在不断地历练然后达到顶峰。
然而,惊现于千年之前,作
为青瓷之最,五大名窑之首,素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的汝瓷,自然被古今中外文人志士所称颂为中国瓷器史上的一朵奇葩。
从盛唐时期,汝州所辖临汝、宝丰、鲁山等地有着丰富的陶土和茂密的树林,方圆百里之遥,大量的方解石、钾钠长石、长石砂岩、叶腊石、莹石、硬质高岭土、软质高岭土、石英等主要原料分布地域较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这里的陶瓷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
勤劳智慧的汝州人民在用泥巴制作陶器生活器皿时,由于火候过高烧造出了不同于以往的陶器产品,表面光滑细腻,色彩迷人,为世上少见。
激发了汝州制陶艺人们的聪慧技能,在不断的摸索和改进中,使这一发现愈来愈成熟。
北宋时期官府在汝州设窑场,其产品称之为“汝窑”。
“汝窑”出现的时期在越窑衰败之后,产品主要供宫中御用,御拣退之件,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汝州方烧造青瓷器的古窑遗址很多,形成“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
鼎盛时窑炉达到了300多处,影响扩及到内乡、宜阳、新安及黄河以北等地,是汝窑生产历史上的昌盛时期。
汝瓷特点
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青如天
汝窑为当时的宫廷官窑,制器不计成本,以名贵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豆绿、月白等釉色。
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
有的似雨过天晴,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
达到了皇帝“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的要求。
似玉、非玉、而胜玉——面如玉
因汝瓷以玛瑙,不仅使釉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就连釉面也达到了温润古朴,纯净如玉的程度,抚之有明显酥油感觉。
视之有似玉非玉之美。
釉稍透亮,多呈乳浊状,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
梨皮蟹爪芝麻花——蝉翼纹
汝瓷开片堪称一绝,开片的形成,是器物于高温烧制中出现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
汝窑的艺术匠师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人为地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而且控制的恰到好处,可谓巧夺天工的绝活。
釉面开片呈鱼鳞纹,蝉翼纹,百极碎等。
釉下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
并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部分柳条纹状的开片是因手拉坯辘轳旋转时,使泥料分子排列结构朝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现象。
汝窑釉泡如晨星——晨星稀
汝窑的釉层大致在0.03-0.07厘米左右,虽较秘色瓷的釉层厚出将近一倍,却比宋官窑、龙泉窑的0.1-0.3厘米釉层要薄了许多。
尽管釉层较薄,但釉面质感致密、平静,有深不可测之貌,以至千年以来让人一直欲看不透。
还有,汝窑青瓷的釉层极为均匀,规整得几乎一丝不苟,甚至在唇口,在所有转弯拐角处,釉层都能保持厚薄一致。
正是因为这些智慧的融入,才使得汝瓷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且稀疏,明朗如珠。
釉满无痕支钉最——芝麻支钉釉满足
汝窑在瓷器的烧制方法上也有很大的创新,聪明的工匠们发明了支钉,使器物可以尽可能多的被釉所包围。
虽然宋朝的其他瓷窑也有运用支钉烧制瓷器,但就数汝窑的支钉最小,最细,且呈香灰色,与瓷器的胎色很相近,更是在美观上领先了一大步。
采用支钉烧的器物通体施釉,器底留有支钉痕,支钉细小如芝麻状,且多靠近圈足内墙,支钉断面处一般呈白色,支钉数为3,5,6个,以5个为多。
因为她的支钉制作很讲究,于是就为有了“芝麻支钉釉满足”的绝妙。
汝瓷文化
如果说坯体材料是瓷器的躯体,那么文化则是瓷器内在的灵魂,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瓷器则犹如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
兴盛于宋的汝瓷,从造型到釉色,都强烈的渲染着时代的风格,进而汝瓷也就从文化结构和意识形态上表现出了自身的特有的文化属性。
汝瓷在造型上充分体现了自然之美的审美特征,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汝瓷在造型设计上充分体现了效法自然、观物取象的原则,从简洁大气的莲花碗、荷叶口瓶、莲瓣炉造型处处与自然关联,充分展示了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
另外,青釉刻花鹿纹盘,天蓝釉刻花鹅颈瓶,这些装饰图案,也都是自然之美的自然流露。
宋人对于“道”的追求直接影响了汝瓷的文化内涵,在北宋短短20余年汝窑烧制过程中,汝瓷充分表达宋人对于“静为依归”、“清极遁世”的道家静穆思想的追求,达到登峰造极的天人合一之境界。
汝瓷的简洁与洗练的造型也充分体现了理性的特征,汝瓷造型的素面居多,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以素为质,以素为本的思想。
《易•系辞》提出“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可见汝瓷延续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思想,汝瓷造型不事张扬,不重华贵,淡雅中透着王者之气,姚勉在《汪古谈诗集》中说:“淡之味,则有余而无穷也”,以最简的流线设计,体现了简约与平淡、洗练与清逸,以简约的造型,阐释了含蓄与内敛的理性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形式,表达出了最复杂的美。
这正是汝瓷的文化真谛。
解读汝瓷,品味人生。
当我面对着一件件美丽而有意蕴丰富的汝瓷时,使我想到也许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竞争残酷,浮躁之气恣意蔓延的社会,正是缺少汝瓷这般自然随性,理性内敛,淡雅宁静的品行。
善读汝瓷者读其境界,物化心灵,净化欲望,摒弃浮躁,求其悠远,退其名利,走向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