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下学期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总复习一:数的认识学生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总复习一:数的认识学生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总复习一:数的认识一、我会填(共49分)1.写一写,读一读。

(1)写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2)写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3)写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4)写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2.摆一摆,写一写。

(1)________个十和________个一合起来是________。

(2)49添1是________个十,________个十是________。

(3)________个十和________个一合起来是________,它比40少________。

3.(1)在横线上填数。

(2)38的“3”在________位上,表示________个________;“8”在________位上,表示________个________。

(3)9个一和4个十组成的数是________,再添上1个一就是________个十。

(4)从7、0、2三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组成的最大两位数是________,最小两位数是________,它们相差________。

4.在里用6颗●摆数,可以摆________个数,摆出的最大的数是________。

5.(1)写出1个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

________(2)写出1个个位上是0的两位数。

________(3)写出1个十位上是4的两位数。

________(4)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三个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横线上填上“>”“<”“=”或填上合适的数。

76________67 99________100 72________6965________56 100________10 89________9081>________ ________>81 ________6>46________8>68 2________<30 37<3________7.4个4个地数,16的后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下半年数学知识点

一年级下半年数学知识点

一年级下半年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数与计算: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数的基本概念,包括认识0到100的数字,掌握加减法等基本运算。

此外,他们还需理解数的顺序,能够进行数的比较和排序。

2.图形与空间:学生需要认识基本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了解这些图形的特征和名称。

同时,他们还应了解空间关系,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3.逻辑思维:一年级学生应初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一些简单的数学游戏和活动,理解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

4.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应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如时间、测量、货币等,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数学知识。

5.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年级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通过画图、实物操作等方式来帮助理解问题。

6.100以内的数:学生应了解100以内的数,掌握整十数的读、写以及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学习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7.加法和减法:一年级的学生应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8.认识图形与拼组:学生应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基本图形的特征,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拼组。

9.认识钟表:学生应了解钟表的构成和功能,掌握时间的读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10.分类与整理:学生应了解分类和整理的概念,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以上是一年级下半年数学知识点的主要内容。

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数学,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材料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材料

第一单元数的认识一、100 以内数的组成及读写方法【例1】一个数的个位上是 3,表示()个(),十位上是 8,表示()个(),这个数读作(),写作()。

【思路分析】一个数的个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一,十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十。

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读数时,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个位上的 0 不读。

写数时,除最高数位外,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 0 占位。

【正确解答】 3 一 8 十八十三 83【练习1】用 5 个棋子可以表示哪些两位数?画一画,写一写。

(用○代替棋子)【练习2】一根一根地数,数到 49 根,再接着数是()根。

十根十根地数,数到 50 根,接着数是()根。

二、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练习】(1)和 60 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2)36 后面的三个数依次是()、()、();36 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3)按要求填数。

25 90 45 35 80 60 65 75 40 2055 30 70 85 95 100 25 15 10个位是 0 的数个位是 5 的数(4)把 56、72、39、40、18 这 5 个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5)写出 3 个十位上是 9 的两位数,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6)4 个一和 7 个十合起来是数是()。

三、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数的大小关系【例3】根据下面的情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填空。

小红比小刚跳的下数();小华比小红跳的下数()。

【思路分析】比较三个人跳绳的下数,60 和 78 相差较小,可以说小华比小红跳的下数多一些或小红比小华跳的下数少一些;28 与 60、78 相差较大,可以说小红比小刚跳的下数多得多或小刚比小华跳的下数少得多。

【正确解答】少得多少一些多得多多一些四、百数表的规律【例 2】根据百数表填一填。

第二、四单元加法与减法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把整十数看成以“十”为计数单位的数,然后相加、减得几就是几十。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点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3.认识100以内的数(1)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点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3.认识100以内的数(1)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3.认识100以内的数【知识点归纳】一、数的含义、数数1.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99,99添上1是100,读作一百。

2.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100。

3.100是由100个一或10个十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4.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二、数的组成、读写、数位和计数单位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个、十、百都是计数单位。

个位上1个珠表示1,十位上1个珠表示10,百位上1个珠表示100。

2.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个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3.一个数,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十;反之,这个数有几个一,个位上就是几;有几个十,十位上就是几。

4.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

100是最小的三位数。

三、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1.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

2.从几十几里面去掉几个十就是几个一;从几十几里面去掉几个一就是几个十。

如:30+2=32(想: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32。

)32-2=30(想:32里面去掉2个一,剩下3个十)3.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各部分名称加法算式加数+加数=和减法算式被减数-减数=差四、100以内数的顺序通过“百数表”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排列规律五、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三位数大于两位数,两位数大于一位数。

2.两个两位数比较,先看它们十位上的数,十位上比较大的那个数就比较大,当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比较大的那个数就比较大。

六、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用法。

(贵得多、便宜得多)两个数相差很大时就用多得多,少得多。

相差很小时就用多一些、少一些。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内复习资料

一年级数学下册课内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1、平面图形(1)长方形:4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3)三角形:3条边,3个角。

(4)圆:没有直直的边。

(5)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

【例题1】分一分,把各个图形的序号填在()里。

【解析】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④和⑥;长方形4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①和③;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②和⑤。

2、图形计数明确各种图形的特点,按照一定的方向或顺序计数,边数边标记。

【例题2】数一数,写一写。

【解析】正方形有2个:①和②长方形有4个:③、④、⑤、⑥三角形有5个:没有序号的全部都是三角形圆形有2个:⑦和⑧一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资料3、七巧板七巧板由3种图形组成,其中有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

七巧板可以拼成很多图形:房子:狐狸:4、图形的剪拼(1)图形拼合①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2)图形剪切正方形或长方形过其中心点任意方向剪一刀,得到的两部分完全相同。

【例题3】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剪一刀分成大小相同的两部分,你有多少种方法?【解析】正方形过其中心点任意方向剪一刀,得到的两部分完全相同,所以有无数种。

5、缺了几块砖的解决方法(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画一画进行对比,然后确定缺了几块砖。

(2)由第一层可得第三层、第五层缺了几块;由第二层可得第四层、第六层缺了几块,最后加和。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最后加和。

【例题4】缺了()块砖。

【解析】第一层与第三、五层是一样的,由第一层可得,第三层缺少3块,第五层缺少2块;第二层与第四、六层是一样的,由第六层可得,第二层缺少1块,第四层缺少3块;所以缺少3+2+1+3=9(块)。

6、常见立体图形平面展开图(1)正方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

→(展开图之一)(2)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如下:
1.数与代数:
①认识100以内的数,包括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顺序。

②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包括口算和笔算。

③加法算式的理解:加数+加数=和,以及相关的逆运算。

④减法算式的理解:被减数—减数=差,以及相关的逆运算。

2.认识人民币:
①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②学习基本的货币知识和简单的金钱计算。

3.空间与图形:
①方位与图形的基本知识。

②厘米、米的认识,学习长度的测量和单位转换。

4.统计与概率:
①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

②学习简单的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和解读。

5.实践与综合应用:
①通过实际问题来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我们的鞋码”等生活实践活动。

6.认识钟表:
①钟面上的结构,如时针、分针、数字等。

②学习时间的读取,包括分钟和小时的概念。

【精品】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精品】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认识图形1、认识和会画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缺了(8 )块4、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计算方法11-9=□方法一:破十法11-9=2先算:10-9=1,再算:1+1=2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11-9=2因为:9+2=11,所以:11-9=2方法三:连减法11-9=211-1-1-1-1-1-1-1-1-1=22、解决问题(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例: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

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口答:母鸡有8只。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例1: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华比小芳多几个?12-7=5(个)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例2: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芳比小华少几个?12-7=5(个)口答:小芳比小华少5个。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1、按大人和孩子分2、按男女分3、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1、45、46、47、()、()、()、()、()10、20、30、()、()、()、()、()三十五接着数5个数是()、()、()、()、()2、10个一(),10个十();我是由8个一和3个十组成(),我是由5个十和8个一组成();我是79,我的前面是(),后面是();我是85,比我少3是()。

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资料(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资料(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资料(人教版)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数学一年级下学期复习资料
1. 下列函数中属于幂函数的是 ( ).
A . B. C. D.
解析:此题求幂函数,则x 在底数的位置,答案为B
若求指数函数,则x 在指数的位置,答案为D
2.函数1
2x y =的定义域是 ( ).
A 、{}|0x x ≠
B 、{}|0x x >
C 、{}|x x R ∈
D 、{}|0x x ≥
解析:分母为0无意义,即分母不能等于0,x 为分母,答案为{}|0x x ≠
3. 函数y=2 – cosx 的最大值是 ( )
A 、3
B 、2
C 、0
D 、1
解析:cosx=-1时 y 有最大值3 ;cosx=1时 y 有最小值
4.计算()122-⎡⎤-⎣
⎦的结果是 ( ) A 、2 B 、1
4 C 、4 D 、4-
解析:答案为B
5. 函数)1,0(12≠>+=-a a a y x 的图像必定经过的点是 ( ) A.)1,0( B.)1,1( C.)0,2( D.
)2,2( 解析:当X=2时Y=1+1=2,答案为D 6. 已知x =2,则lo g 4(x 3-x -5)的值为 ( )
A .23
B .45
C .0
D .21
解析 :将x =2代入原式lo g 41=0 答案为C
7. 将分针拔快30分钟,则分针转过的弧度数是 ( )
A .- π
B .π
C .2π
D .-2π
解析:30分钟对应的角度大小为π,但顺时针方向为负,答案为A
15分钟对应的角度大小为2π
,方向为负答案为D
8.2π
5角的终边在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解析:π=180度,2π5=52
×180=72度 ,所以答案为A
9.下列各三角函数值中为负值的是( )
A 、sin115︒
B 、cos330︒
C 、tan(120)-︒
D 、sin220° 解析:当a 为第一、二象限角或者终边在Y 轴正半轴上,sina 为正 当a 为第一、四象限角或者终边在X 轴正半轴上,cosa 为正
当a 为第一、三象限角tana 为正 答案D
10.正弦函数sin y α=的最小正周期是 ( )
A 、4π
B 、3π
C 、2π
D 、π
解析:答案C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把指数式
6443=改成对数式为 lo g 464=3 2.角的分类:正角 、 负角 、 零角 .3.把下列各角从弧度化为角度:
⑵ 2π5 72° ; ⑶ 4π3- --240° ;
4.若函数x y a =(a>0,且a ≠1)的的图像过点
(1,2)-,则 a = ____________ 解析:当X=-1, Y=2,即 2=a -1 ,答案为 21
5.方程
1)12(log 3=-x 的解=x . 解析:2x-1=3,x=2,答案为2 6.已知1弧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1m ,那么这个圆的半径是 1 m
7.与-330°终边相同的最小正角是 30° .
8.写出与45°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x ︱x=45°+k ·360,k ∈Z ﹜ 9用不等号连接:5log 2 < 6log 2 ; 3
.07.0 > 4.07.0
三、解答题:(共40分)
1. 计算:(5分) 130
11()4(2)()24---⋅-+
解析:原式 = 2-4×(-81)+1 = 27
2.求定义域:
42-=x y (5分)
解析:负数没有偶次方根,要使原式有意义,则2X -4≥0 得x ≥2 其定义域为﹛x ︱x ≥2﹜
3.解对数方程:log 2(x 2-6x+13)=2 (5分)
解析:log 2 4=2 ,所以x 2-6x+13 = 4
x 2-6x+9 = 0
(x -3)2 = 0
x =3
4.求下列各三角函数值:(每个5分,共10分)
(1)
tan()6π-;(2)sin(390)-o ; 解析:利用诱导公式进行计算
(1)tan(-6π) = - tan 6π = -33
(2)sin(390)-o
= sin(-360°-30°) = sin(-30°)= - sin30°= -21
5.解不等式 0)3(log 3<-x (5分)
解析: log 3( 3 - x )< 0
log 3( 3 - x )<log 3 1
3>1,y = log 3 x 为增函数,则3 – x < 1
又由对数的性质有3 – x > 0
解得2<X <3
此不等式的解集为﹛x ︱2<X <3﹜
6. 求函数的y=2sinx + 3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5分)
解析:当sinx=1 ,y max =2×1 + 3=5
当sinx= -1 ,y min =2×-1 + 3=1
7.3sin 4cos tan 2,ααααα-=已知求
的值。

2sin -cos (5分)
解析:方法一、tan a=a a
cos sin =2, sina=2cos a
原式= a a a a cos )cos 2(2cos 4cos 23--)(=a cos 3cosa 2=32
方法二、原式中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 a
得a a a a a
a a a cos cos cos sin 2cos cos 4cos sin 3-
-=1tan 24tan 3--a a
将tan a=2 代入式中得122423-⨯-⨯=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