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合集下载

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目的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为抢救生命赢取宝贵时间。

方法从各方面分析穿刺失败原因,对症下药,快速提高成功率。

结果静脉穿刺的成功有赖于反复练习,正确评估患者情况,依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穿刺方法。

结论熟练掌握穿刺技巧,保持平和心态是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

标签: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对策静脉穿刺术是护理操作技术中最基本技能之一,是临床输血、输液、给药等最主要的途径。

及时、准确、熟练地掌握静脉穿刺技术,能否一次穿刺成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抢救危重患者的生命。

[1]因此,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是每一位护理人员必须做到的,务必要求一针见血,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和确保抢救的快速实施。

现就以静脉穿刺失败为题进行其原因的分析及提出其改善对策。

1穿刺失败原因1.1主观因素来自护士自身的心理及技术方面1.1.1年轻护士穿刺实践次数相对较少,技术熟练度相对较差,在为患者穿刺时,害怕不能一次成功而造成的心理紧张。

再加上患者及家属给予的不信任感等心理压力共同导致静脉穿刺失败。

1.1.2护士在进行操作前没有很好的评估患者身体、生理以及精神方面的状况,比如:患者在穿刺前烦躁以及预穿刺的血管选择不合适,还有就是选择穿刺的留置针型号不适宜等导致穿刺失败。

1.1.3护士过于自信,对较细、较硬以及不充盈的血管凭感觉盲目进行穿刺又或者护士在穿刺时,针尖斜面刚进入血管就不再进针,致使少部分斜面还停留于血管外,刚开始输液时即出现肿块而导致穿刺失败。

1.2客观因素来自病人血管条件及操作环境方面1.2.1病人自身血管因素①肥胖的病人皮下脂肪较厚,血管只能凭感觉去摸。

②病人水肿时,组织液增多,末梢循环差,血管弹性差,静脉不充盈。

③年龄因素:小儿的血管较细,不易找到,再加上哭闹不配合。

老年人血管一般较硬,成条索状,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的老年人。

④消瘦的病人皮肤松弛,虽然血管明显,但弹性差,像钢丝一样。

⑤创伤及手术后病人由于失血,病人血容量不足,血管内压力低,浅表静脉充盈度相对较低。

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静脉留置针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套管针,不仅可以具备较好柔韧性,尽量将患者血管穿刺次数减少,也能将液体外渗发生概率降低,减少对血管产生的刺激,加强对患者血管的保护。

对于紧急抢救以及临床用药发挥的优势比较显著,在临床中的运用十分广泛。

然而工作时,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很有可能会导致穿刺成功率降低,影响后续工作的正常开展,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了解失败原因,实施相关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预防措施;柔韧性浅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过程中,体现出的优点较多,要想使优点获得充分发挥,就需要在穿刺时,尽量避免问题的发生,增加穿刺成功的概率[1]。

1浅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时失败的主要原因1.1患者血管特点首先,生理特点。

患者在比较肥胖情况下,血管不会从皮肤隆起,难以清晰地看到。

并且患者上皮静脉血管比较细的情况下,穿刺的难度也比较大。

其次,病理特点。

出现失血性休克、创伤以及腹泻的患者,往往外周血管会出现萎陷问题,整体弹性较差,并且呈现出条索状,不容易发现回血。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讲,往往血管弹性比较大,具有明显脆性[2]。

对于水肿患者来讲,血管不容易触及,也并不容易发现。

如果长时间使用对于血管产生刺激性大的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血管萎缩、血管硬化问题。

最后,血管选择。

血管弯曲情况、粗细状态,是否存在静脉瓣,以及走向的清晰程度,血流量丰富情况都会导致穿刺成功与否受到影响。

血管如果弯曲且细,则在进针过程中,位置往往会偏下或者是偏上。

血管如果位于活动关节位置,则会造成针尖难以完全进入到套管以及血管中。

1.2人员技术水平在进行留置针穿刺过程中,穿刺能力对于穿刺效果会产生较大影响,在人员不具备扎实基本功的情况下,往往一针见血率比较低,导致穿刺过程中针尖并未进入到血管中,或者是未能将血管穿破。

同时在看到回血以后,担心将血管刺破,不进针情况下便后退针芯。

在此情况下,套管有很大可能性并未进入到血管,也可能为少量进入到血管,造成套管难以顺利推进,以及套管前端出现卷曲问题。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处理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处理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处理第一篇: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处理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处理张周燕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1.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主要表现为一些初到临床的护理人员,业务技术素质不高,对静脉穿刺的技术操作方法、要领掌握不熟练,缺乏临床实践经验,而致穿刺失败。

2.进针角度不当:进针角度的大小与进针穿刺的深度要适宜,一般情况下,进针角度应为15°~20°,如果穿刺深,角度就大,反之,穿刺浅,角度则小,但角度过大或过小都易将血管穿破。

3.进针时用力速度不当:在穿刺整个过程中,用力速度大小不同,各个组织的进针力量和进针速度掌握得不当,直接影响穿刺的失败。

4.扎止血带时间过长:患者肢体远端功血不足,静脉回流障碍,静脉不明显导致的穿刺失败。

5.固定不当:针头向两侧摆动,在穿刺过程中,由于穿刺比较表浅,贴胶布、松止血带时不注意,固定不好,使针头左右摆动,穿刺失败导致血管破裂。

6.患者因素:①因静脉硬化,失去弹性,进针后无回血,落空感不明显,误认为失败,试图退出再进针,而局部已青紫。

②脆性静脉注射时选择不直不显的血管盲目穿刺或针头过大,加之血管壁脆性增加以致血管破裂,造成失败。

③塌陷静脉:患者病情危重,血管弹性差,给穿刺者造成一定的难度,加上操作者心情紧张,成功心切,以致失败。

④腔小静脉引起失败的原因多因针头与血管腔直径不符,见回血后未等血管充分扩张就急于继续进针或偏出血管方向进针而穿破血管。

⑤水肿患者的静脉:由于患者皮下水肿,组织积液,遮盖了血管,导致静脉穿刺的失败。

7.天气寒冷或发热寒战期的患者。

四肢冰冷,末梢血管收缩致血管难找,有些即使看上去较粗的血管,由于末梢循环不良,针头进入血管后回血很慢或无回血,操作者误认为未进血管继续进针,使针头穿透血管壁而导致穿刺失败。

8.物品因素:在选择止血带时要认真检查,对反复使用的止血带的弹性、粗细、长短是否适当。

如止血带弹性过低、过细,造成回血不畅,止血带过粗,易压迫止血带下端血管,使管腔变小,针头达不到血管腔内,易损伤血管壁,导致穿刺失败。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的分析及对策小儿静脉留置针因其能减少患儿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疼痛,方便医生及时用药及抢救,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深受儿科护士及家长的欢迎,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小儿留置针穿刺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护理服务的质量,笔者通过对穿刺失败留置针的分析,找出原因综合分析,制定相应对策,提高穿刺成功率,更好的为服务病人。

1 失败原因分析1.1护士因素1.1.1护士技术原因:护士技术不熟练是穿刺失败的主要因素(1)穿刺不熟练需反复穿刺后才将针刺入静脉内,易造成针尖端受损,针芯被血凝块堵塞。

(2)穿速度过快,用力过大,刺破静脉,导致穿失败。

(3)仅将针尖刺入静脉而外套管在静脉壁外,致使套管推进困难或套管前端卷曲折叠导致静脉穿刺失败。

1.1.2护士心理素质因素护士心态的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穿刺的成功率,面对着哭闹不止的患儿,对护士针刺技术过高要求的家属,对急危重患儿的救治压力,对自身穿刺技术缺乏信心等,无形中都会增加护士心理压力,引起护士急躁、胆怯、易怒等,导致穿刺失败。

1.2患儿因素(1)小儿骨科的患者多以意外伤害为多,受伤的情景,患处的疼痛,使患儿格外敏感恐惧易激惹,在穿刺时哭闹不安,过度挣扎无法固定穿刺部位致穿刺失败,或者穿刺成功后由于固定不牢固,患儿把针拔出致穿刺失败。

(2)患儿血管较细小表浅,管壁脆薄,血管走向有时不明显,护士在进行穿刺时进针过深或过快,或对血管走向掌握不熟,导致穿刺失败。

(3)患儿个体差异比较大,如肥胖患儿比例增加,皮下脂肪多,血管不明显,穿刺难度增大,易致穿刺失败,营养不良的患儿血管弹性较差,穿刺的角度,穿刺的深浅都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1.3环境因素(1)病房光线不足,静脉显现不明显,增加穿刺难度。

(2)陪护人员多,房间拥挤,环境噪杂,家属过于关注护士的穿刺,影响护士的穿刺的发挥。

(3)护士穿刺体位的舒适度,直接影响着穿刺成功率。

2 预防措施2.1加强护士的心里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培训,护士在工作中应保持平和的心态,良好的情绪,学会换位思考,排除外界干扰,对各种复杂状况作出正确判断,沉着冷静,克服急躁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有助于穿刺的成功。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及穿刺技巧分析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及穿刺技巧分析

2<0d2a1te/6/t/i2m4e>
<footer>
15
套管针的固定
妥善固定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2<0d2a1te/6/t/i2m4e>
<footer>
16
护、患、家长三方的配合
❖ 1.孩子有自主认识可自我判断:给予合理的讲解, 并诱导配合。
❖ 2.对恐惧,哭闹不配合者:首先要提前做好解释, 达成家长和护士双方理解。请对班护士协调帮助 固定患儿。
<footer>
6
套管针型号的选择
• 小儿主要选择24G留置针 • 根据血管条件,年长儿可选择20G或22G • 一般不使用直型留置针,防止小儿活动后易脱

2<0d2a1te/6/t/i2m4e>
<footer>
7
套管针型号的选择
2<0d2a1te/6/t/i2m4e>
<footer>
8
不同手对比
Company
LOGO
儿科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 原因及穿刺技巧分析
2021/6/24
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在我科临床广泛使用, 它不仅减轻了长期输液患儿每天穿刺所带来的 痛苦,而且为抢救危重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同时也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效率,怎样提高小 儿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因穿刺失败造成的 浪费,杜绝护患纠纷,是我科护理工作者一直 关注的问题。
2<0d2a1te/6/t/i2m4e>
<footer>
11
儿科特殊穿刺方法:皮下脂肪特别松软者
▪ 此类血管较漂浮最不好穿刺。
▪ 我们应适当的给予皮肤绷紧,缓慢的进针,动作 要轻,稳,不能过猛。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 ] 徐润华 , 2 徐桂 容. 现代 儿科护理学 [ . M] 北京 : 民军医 人 出版社 ,03 14 2 0 :3 . [ ] 魏克伦 , 3 陈克 正. 新生 儿临床手册 [ . M] 广州 : 广州科 技
出 版社 ,98 9 19 :.
试静脉穿刺失败 , 应建立 骨 内通 路。静 脉所用 的任何 药物 就
2 2 复苏后的观察及护理 . 2 2 1 继续保 暖 : . . 维持合理 的热平衡状 态是新生儿 医疗 、 护 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_ 。患儿 病情稳 定后 置 暖箱 中保 暖 , 持 3 J 维
患儿 肛温在 3 . 3 ℃ , 6 5— 7 以免体 温过低而引起并发症的发生。 并要随时观察患儿 的体温。 2 2 2 加强监护 : .. 复苏 后除 密切监 测体温 、 心率 、 吸外 , 呼 还
染、 对症支持等治疗 。
3 讨 论
新 生 儿 窒 息 的抢 救 成 功 最 关 键 是争 分 夺 秒 、 确 无 误 、 准 熟
练掌握 每一 项 操作 。根 据 新生 儿 窒 息 不 同 的原 因 , 均采 取
操作要轻柔 , 以尽量避免创伤 , 每一项 操作 做到及时 、 准确 、 无
误。
和 液 体 都 能 安 全 地 从 骨 内输 入 。
2 2 4 预 防感染 及并 发症 : .. 护理 人员 严格 执行无 菌操作技 术, 操做 前后一定要洗手 , 加强病室消毒管理。根据新生儿复 苏后窒息 的程度可发生各种并发症 , 应遵 医嘱持续给氧 、 抗感
[ 收稿 E期 :0 8一1 l 20 0—3 编校 : 0 侯小玲
置针 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其对 策。
导致 穿刺失败 。 1 2 技术水平 : . 静脉穿刺能力是衡 量护理人员技术 水平的指

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总结2014年1月~12月本科室72例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认为只有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培训,使护理人员掌握正确的留置针穿刺、固定、冲管的方法。

加强对患者的相关知识宣教,才能增加留置针留置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

标签:静脉留置针;失败原因;护理对策留置针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壁。

留置针穿刺成功后能在血管内有效留置72~96h[1],BD公司建议静脉留置针的置管时间为3~5d[2],目前教材规定为3~5d[3]。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已经在中国广泛应用。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静脉损伤,降低导管感染率;便于患者的活动及搬动;同时减少穿刺的次数,节约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便于管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质量和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但是仍有部分病例因各种原因导致留置针留置失败,至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不满意,增加患者费用,导致护士对使用留置针的信心降低,不能将留置针推广应用。

笔者针对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1月~12月使用留置针的患者358例,病患中有四肢软组织挫伤的患者、四肢骨折的患者、四肢骨关节结核的患者、骨关节滑膜炎的患者、骨肿瘤的患者等等,其中男性占142例,女性占216例。

年龄在1~93岁,平均年龄为64.8岁。

1.2方法对使用留置针的患者应用表格形式记录:穿刺的时间、拔管的时间、提前拔管的原因。

对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各种问题的原因,针对主要原因拟定相应的对策。

1.3结果在358例使用留置针的患者中,未到有效留置时间拔除留置针的共77例,其中局部肿胀的35例,占45%、留置针脱出的12例,占15%、患者感觉疼痛拔出的22例,占28%、留置针堵管的8例,占10%。

2 原因分析与对策2.1肿胀2.1.1原因分析①护士操作不熟练,方法不当,没有与血管方向一致进针,针头直接刺破血管壁,导致局部肿胀;穿刺时见回血后不敢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只送入少部分外套管,仍有部分套管外漏在皮肤外,当肢体活动时,套管易滑出血管外,导致局部肿胀;②穿刺时速度太快,穿刺时针尖刺破了血管后壁,但套管仍在血管内,当输液速度太快时,管腔压力大,使液体外渗,导致局部肿胀;③穿刺时退针芯过快,致使硅胶管送不进血管,硅胶管在局部盘曲,导致局部肿胀;④患者的血管条件差:太细、过于弯曲而不直,致使穿刺时容易刺破血管壁,導致局部肿胀;患者的血管弹性差,如老年人、动脉硬化患者、进针后易使血管破裂,导致局部肿胀;⑤患者不合作:如小儿、脑外伤、精神病等躁动患者,穿刺时不合作,穿刺困难,易刺破血管,导致局部肿胀;⑥血管选择不合理,血管细小,而选择型号较大的留置针,导致血管易破裂,局部肿胀;⑦药物因素:如甘露醇、七叶皂苷钠等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大,易致血管局部炎性渗出,致使局部红肿,而影响留置针的有效留置时间。

儿科护理: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及改进

儿科护理: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及改进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穿刺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针的换代产品,因能⾼效率保持静脉通畅,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得到了患⼉家属和护理⼯作者的青睐。

但因⼩⼉好动、不易合作、⾎管较细、弯曲较多等原因,其留置较成⼈更易失败,我院改进了⼩⼉静脉留置针⾎管选择和穿刺⽅法,并将其⼀次成功率及留置天数与传统⽅法进⾏⽐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法 1.1 ⼀般资料(1)传统组:⼊住我科需静脉输液治疗的50例患⼉,年龄10 min~18个⽉。

(2)改进组:⼊住我科需静脉输液治疗的40例患⼉,年龄10 min~18个⽉。

1.2 材料均选⽤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BDIntima-Ⅱ型⽣产的24号留置针。

1.3 ⾎管选择(1)传统组:选择外观粗直的静脉,但⽤⼿摸⽆静脉沟。

(2)改进组:选择外观粗直的静脉,并且静脉沟明显或外观虽细且有弯曲,但静脉沟较好。

1.4 穿刺⽅法 1.4.1 传统组备好⽤物,选择⾎管,常规消毒⽪肤,旋动留置针套管,请⼈协作固定患⼉,操作者左⼿绷紧⽪肤,右⼿持针翼,成15°~30°⾓刺⼊⽪肤,见回⾎后降低⾓度,继续进针2 mm左右,左⼿拇指和⽰指按住Y接⼝处,右⼿捏住针翼,边退针芯,边送套管,然后固定。

1.4.2 改进组备好⽤物,选择⾎管,常规消毒⽪肤,旋动留置针套管,请⼈协作固定患⼉,操作者左⼿绷紧⽪肤,右⼿持针翼,成15°~30°⾓刺⼊⽪肤,见回⾎后降低⾓度,继续进针2 mm左右,然后左⼿不动,继续绷紧⽪肤,右⼿⽤⼤拇指放在Y接⼝处送套管,右⼿⽰指退针芯,将针芯全部退出,然后固定。

1.5 封管⽅法(两组相同)⽆肝素禁忌患者,全部采⽤肝素钠作为封管液每⽇输液完后,⽤封管液3~5 ml缓慢推注,将留置针处的夹⼦夹到最底,>12 h重复封管1次。

2 结果(1)两组⼀次穿刺成功率⽐较:传统组结果为50%,改进组结果为95%。

(2)两组留置天数⽐较:传统组平均天数为4天,改进组平均天数为5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6-03-09T09:35:27.3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1期作者:苟秀芹[导读]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然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中常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穿刺失败,现将置管失败的问题加以分析,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效率。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山东东营 257034
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使用的国产Y型静脉留置针不但能满足不同年龄及病种患者的长期输液、穿刺极度困难患者的多次输液,而且也在手术科室普遍使用,有效地保证输液、输血及抢救的需要。

然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中常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穿刺失败,现将置管失败的问题加以分析,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效率。

1.原因分析
1.1心理状态操作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一切增加护士心理压力的刺激都会影响护士穿刺技术的发挥,护理人员在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时,如果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及时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在遇到紧急、危重情况时恐惧、紧张甚至害怕,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应急反应,或过低估计穿刺的难度,心理准备不充分等均可导致穿刺失败。

1.2技术水平静脉穿刺能力是衡量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指标之一,护士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一针见血率低,留置针穿刺时针尖未进入血管,或者刺破血管,或者因为经验不足,见到回血后担心刺破血管而不再进针便将针芯后退,此时套管口可能未进入血管,或只少许进入血管,致使套管推进困难,或前端卷曲,也可因固定不妥而致套管扭曲、滑脱等所致静脉留置穿刺失败。

1.3血管状况
1.3.1血管生理性特点年老消瘦的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且易滑动;肥胖患者血管不隆出皮肤,看不清晰;患儿血管管径细且哭闹不合作,穿刺难度大。

1.3.2血管病理性特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管萎陷、弹性差,呈条索状不易见回血;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水肿患者血管不易看见或触及;长期使用对血管有较强刺激性药物的患者血管硬化、萎缩等。

1.4血管选择血管的粗细、是否弯曲、有无静脉瓣、走向是否清晰、进针的部位偏上或偏下或在活动的关节处等因素均可影响穿刺的成功,
1.5环境因素在病房的光线暗淡下进行静脉穿刺,判断易出现偏差,使静脉穿刺失败。

1.6留置针使用方法错误操作者者不能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而致穿刺失败。

2 预防措施
2.1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对各种复杂情况作出正确判断,做到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2.2正确合理使用静脉留置针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懂得相关的注意事项,保证患者安全。

2.3提高穿刺的技术水平
2.3.1充分做好穿刺前的准备做好个人准备,备齐用物,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保证针尖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

2.3.2选择合适的血管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小儿头皮静脉等,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

2.3.3正确的穿刺方法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针尖平行进入0.2~0.5cm,抽出针芯,肝素帽旋紧于针座上,将已备好的静脉输液器针尖刺入肝素帽内,遇有无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如点滴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

2.3.4妥善固定、正确封管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

输液完毕及时用封管液封管,封管液必须均匀推入,边推边退针,使液体充满管腔,值得注意的是当套管内有血凝块阻塞时,不可用注射器将血块推入血管,以免发生栓塞。

2.4 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讲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恐惧感,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

2.5改善环境护士要调整好光线的明暗,为穿刺成功创造必要条件。

譬如,可以打开窗帘,调节灯光,秋冬季室温过低,护士应调节好室内温度,或采取保温措施如使用暖水袋保温、输液前用温水洗手等,以利于静脉血管的显露与充盈。

3.小结
通过对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的分析,使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有效地避免穿刺失败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护理人员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刻苦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提高静脉穿刺水平,从而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保证给药途径通畅,保证治疗及抢救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