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静脉留置针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套管针,不仅可以具备较好柔韧性,尽量将患者血管穿刺次数减少,也能将液体外渗发生概率降低,减少对血管产生的刺激,加强对患者血管的保护。
对于紧急抢救以及临床用药发挥的优势比较显著,在临床中的运用十分广泛。
然而工作时,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很有可能会导致穿刺成功率降低,影响后续工作的正常开展,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了解失败原因,实施相关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预防措施;柔韧性浅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过程中,体现出的优点较多,要想使优点获得充分发挥,就需要在穿刺时,尽量避免问题的发生,增加穿刺成功的概率[1]。
1浅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时失败的主要原因1.1患者血管特点首先,生理特点。
患者在比较肥胖情况下,血管不会从皮肤隆起,难以清晰地看到。
并且患者上皮静脉血管比较细的情况下,穿刺的难度也比较大。
其次,病理特点。
出现失血性休克、创伤以及腹泻的患者,往往外周血管会出现萎陷问题,整体弹性较差,并且呈现出条索状,不容易发现回血。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讲,往往血管弹性比较大,具有明显脆性[2]。
对于水肿患者来讲,血管不容易触及,也并不容易发现。
如果长时间使用对于血管产生刺激性大的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血管萎缩、血管硬化问题。
最后,血管选择。
血管弯曲情况、粗细状态,是否存在静脉瓣,以及走向的清晰程度,血流量丰富情况都会导致穿刺成功与否受到影响。
血管如果弯曲且细,则在进针过程中,位置往往会偏下或者是偏上。
血管如果位于活动关节位置,则会造成针尖难以完全进入到套管以及血管中。
1.2人员技术水平在进行留置针穿刺过程中,穿刺能力对于穿刺效果会产生较大影响,在人员不具备扎实基本功的情况下,往往一针见血率比较低,导致穿刺过程中针尖并未进入到血管中,或者是未能将血管穿破。
同时在看到回血以后,担心将血管刺破,不进针情况下便后退针芯。
在此情况下,套管有很大可能性并未进入到血管,也可能为少量进入到血管,造成套管难以顺利推进,以及套管前端出现卷曲问题。
防止留置针滑脱的措施

防止留置针滑脱的措施
1、预防措施
做好健康宣教,告知病人及家属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在输液和导管留置期间应合理活动,防止导管脱落。
提醒家属加强看护,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向护士报告。
穿脱衣物时,避免将留置针脱出,穿衣时要先穿有留置针的手臂,脱衣时要最后脱有留置针的手臂。
如留置针脱出,应压迫穿刺部位,并立即告知护士进行处理。
2、留置静脉留置针前应评估置管及穿刺部位,尽量避免在关节处穿刺。
必要时使用夹板及约束带,妥善固定,贴膜卷边或浸湿时及时更换。
3、避免在留置针接口处接三通管,如需三通管者,务必旋紧接头,并加强巡视,特别是躁动患者,防止脱落。
指导家属正确摆放体位,翻身、过床等操作时动作应轻柔,防牵拉。
4、对小儿、有精神症状、意识障碍的病人使用约束带约束双手,以防自行拔管,注意被约束肢体血运循环。
5、每班交接,观察穿刺部位及贴膜,加强巡视次数,及时发现置管移位及
脱出。
留置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

留置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引言在日常医疗实践中,留置针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操作技术。
留置针的使用可以方便地进行药物输注、静脉血液采集等治疗和监测工作。
然而,近年来,关于留置针使用中出现的意外事件和不良后果的报道不断增加,引发了对其安全性和合理应用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当前留置针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主要问题1.1 针头感染风险高由于长时间插入体内或多次接触导致皮肤完整性被打破,在如此开放式环境中进行感染预防变得困难。
因此,在长时间保护管道通路后期(48 ~ 72小时)发生局部感染并非少数案例。
解决方法:加强手卫生操作培训:医务人员需要接受规范化培训,学习正确洗手程序以及消毒材料选择与操作方法。
及时更换留置针: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并追踪患者使用时间,并根据需要及时更换留置针,以减少感染风险。
1.2 留置时间长导致并发症增多留置针长时间插管可能会引起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患者和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并注意相关病情变化。
解决方法:优化管道长度:在確定治疗時間需求後,选择最合适的管道长度,默认使用较短版本,以减少内外注入液体对动静脉交界处的损伤及深部感染风险。
定期检查:医务人员需要经常观察患者是否有与静脉穿刺相关的不适或局部异常反应,并在发现异常时立即采取必要措施。
争取早除:缩小醫院內纖絡囊設身會生核賦理制純执行玛规模抑三测息称得维作好条件差机永看型出康地表签制系院下好称做从提平数这节力技防等确安醒共持活术所故编样目讨案为类共资改部个,尽量缩短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1.3 管道管理不规范临床操作中,一些医务人员对留置针管道管理存在差异化。
有时操作流程不符合标准,或忽视了手卫生、消毒程序等环节,容易导致感染等后果。
解决方法:制定操作指引:医院应该建立并完善留置针使用和管理的操作指南,并确保全体医务人员掌握并遵守相关规定。
技能培训与考核: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对留置针正确使用和管道管理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使 用 途 中药 物 外 渗 为 4例 ,滑 脱 或 患儿 抓 掉 为 1 例 ,误 如 动 1 脉 为 4例 , 软 管 变 形 打 折 为 4例 。 2 穿 刺 失 败 原 因分 析
21 技 术 问题 .
静 脉 留 置 针 穿 刺 时 针 尖 未 进 入 血 管 , 者 穿破 血 管 ,或 者 或
进 行分析 。结果
静脉 留置针穿刺 失败 以技 术水平 、心 理素质 、血 管 因素、环境 因素等 主要 原 因。结论
穿刺失败 原 因 及 护 理 对 策
婴 幼儿静脉 留置
针 应提 高护士技 术水平 ,心理素质 ,及合理选择血 管 ,是预防 穿刺 失败 的关键 。
关 键 词 :静 脉 留置 针
一
上。 已备 好的静脉 输液器的头皮针刺入肝素帽 内, 将 排尽空气 , 关闭输液器开关。左手绷紧皮肤 , 右手用拇指和食指夹紧 导管 针 的护翼 。穿刺点宜选在距血管 02 0 c . ̄ . m处 ,针头与皮肤呈 5 1~ O度角缓慢穿刺 ,见 回血后 ,降低角度将 穿刺针缓慢推进 53 O2 o c . ̄ . m,右手固定导管针,左 手拔出针 0 ~ c 5 . 1m,左手将外 5
抢救危重患儿 , 情绪紧 张, 理准 备不足等原因均可导致穿刺 心
失败 。
23 环 境 因 素 .
直 、弹性好 、无静脉瓣 ,避开 关节 处,且易于固定的血管 ,如 手背静脉 、足踝处 大隐静脉等 。穿刺前要 “ 一看三摸 ,看就是
看 清 血 管 的走 向 ,一 摸 就 是 摸 清 静 脉 深 浅 度 、有 无 静 脉 沟 ,二
时范 围要大,既有利于透明敷贴 固定 , 又利于拔针时不增加 患
儿 痛 苦 ,动 作 要 轻 柔 ,以防 划 破 皮 肤 。如 果 有 湿 疹 或 脓 庖 疮 应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 ] 徐润华 , 2 徐桂 容. 现代 儿科护理学 [ . M] 北京 : 民军医 人 出版社 ,03 14 2 0 :3 . [ ] 魏克伦 , 3 陈克 正. 新生 儿临床手册 [ . M] 广州 : 广州科 技
出 版社 ,98 9 19 :.
试静脉穿刺失败 , 应建立 骨 内通 路。静 脉所用 的任何 药物 就
2 2 复苏后的观察及护理 . 2 2 1 继续保 暖 : . . 维持合理 的热平衡状 态是新生儿 医疗 、 护 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_ 。患儿 病情稳 定后 置 暖箱 中保 暖 , 持 3 J 维
患儿 肛温在 3 . 3 ℃ , 6 5— 7 以免体 温过低而引起并发症的发生。 并要随时观察患儿 的体温。 2 2 2 加强监护 : .. 复苏 后除 密切监 测体温 、 心率 、 吸外 , 呼 还
染、 对症支持等治疗 。
3 讨 论
新 生 儿 窒 息 的抢 救 成 功 最 关 键 是争 分 夺 秒 、 确 无 误 、 准 熟
练掌握 每一 项 操作 。根 据 新生 儿 窒 息 不 同 的原 因 , 均采 取
操作要轻柔 , 以尽量避免创伤 , 每一项 操作 做到及时 、 准确 、 无
误。
和 液 体 都 能 安 全 地 从 骨 内输 入 。
2 2 4 预 防感染 及并 发症 : .. 护理 人员 严格 执行无 菌操作技 术, 操做 前后一定要洗手 , 加强病室消毒管理。根据新生儿复 苏后窒息 的程度可发生各种并发症 , 应遵 医嘱持续给氧 、 抗感
[ 收稿 E期 :0 8一1 l 20 0—3 编校 : 0 侯小玲
置针 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其对 策。
导致 穿刺失败 。 1 2 技术水平 : . 静脉穿刺能力是衡 量护理人员技术 水平的指
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作者:未知【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4-0168-01静脉留置针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持续保留静脉通道,既方便用药及抢救,又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在临床上普遍应用,问题不断发生,不断解决,现就常见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1常见问题及原因1.1穿刺失败:血管选择不当,所选静脉变硬,弯曲,关节处;穿刺技术不规范,针尖进入血管后见回血,随即停止进针,退出针芯送外套管,导致套管卷曲而不能进入血管;穿刺前未松动外套管,致使退出针芯时将外套管一起带出血管外;见回血后针柄固定不当,致使针尖退出血管。
1.2套管针脱落:肝素帽固定不牢,翻身时撕脱;留置针于关节处,活动度较大易脱出;烦躁病人自行抓脱;患者汗液多,使胶贴失去粘性,套管针脱出。
1.3堵塞:封管技术不当,推注速度过快,封管液注入量不足;输入静脉营养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置管肢体下垂位,因重力作用血液回流阻塞针头;穿刺技术不熟练,反复穿刺后导管尖端受损形成堵塞。
1.4局部渗血渗液:穿刺时未退出针芯刺破血管;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固定不牢,致使外套管移位脱出血管。
1.5静脉炎:无菌操作不严格;药物刺激,导管的机械刺激;反复进行穿刺血管壁受损;封管技术不当,封管液推注速度太快(>40ml/分)用量过猛,使血管内局部张力骤增,管壁通透性增加;留置针留置时间长。
2对策2.1穿刺失败:选择触诊柔软而富有弹性且走行交直的静脉,避免选择穿刺上方有静脉瓣的血管,不宜选择关节处,静脉曲张处,静脉变硬者;穿刺前要松动外套管;加强基础功训练,规范操作,穿刺时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继续沿血管进针1~2mm,使套管尖端全部进入血管,妥善固定。
2.2套管针脱落:妥善固定导管,延长管应弧形固定,以利于导管受外力牵拉时有一定余地;做好宣教工作,避免碰撞或用手按揉置管部位;神志不清患者,用约束带约束另一侧肢体,以防将针头脱出;及时擦拭汗液,更换敷料时向心揭开敷料;夹板固定关节处。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静脉留置针是上世纪60年代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作为头皮针的替代物而被逐渐普及和使用的。
今天它已成为推广使用的一种新的输液工具。
由于它具有使用方便,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痛苦,保护血管,留置时间长,利于临床用药和应急抢救等优点,被广泛使用。
针对其在使用中出现的并发症,笔者通过分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2 常见并发症及原因2.1 静脉炎按原因不同可分为机械性、化学性及感染性三种。
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
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滑、无弹性。
原因:①留置针的型号:如果留置针较粗,充塞于血管中,增加了血管壁的机械摩擦及损伤;②血管因素:血管越细,产生静脉炎的概率越高,反应的时间越早;③药物的性质:药物的刺激性越大(药物PH<4.1或PH>8.0,渗透压>500mmol/L),留置针的时间越长,静脉炎的发生率越高;④操作技术:操作不规范,以及反复穿刺等。
2.2 导管堵塞与输注高渗性、高营养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技术不熟练,封管液的种类、量及推注速度不合理,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原因有关。
2.3 液体渗漏、皮下血肿原因:①选择血管不当,穿刺技术不熟练,动作不稳,致使针头刺破血管壁形成;②进针角度小,固定不牢,病人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与血管壁接触面太大;③老年人血管弹性差等自身因素。
2.4 静脉血栓形成与反复穿刺同一血管导致血管壁损伤,长期卧床者血管内血流缓慢,以及某些患者凝血机制异常等原因有关。
3 预防措施3.1 规范静脉穿刺服务标准,做好病人留置针前教育,耐心细致地做解释工作,让患者有充分地思想准备,自愿接受治疗,共同制定输液计划,包括方法、部位、时间等,协助其取合适的体位,留针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了解护理知识,并发症及预防措施,避免肢体过度活动,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告诫病人不能自行拔针,不玩外露的接头等。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及护理对策

静 脉留置针用 于输液 治疗 , 既 可 以保 护血 管 , 减轻患 者反 1 . 3 自身 因素 : 由于护士操作不熟 练以及经验不 足 , 导 致操作 复穿刺 的痛苦 , 又 可减轻 护理人 员 的工作 负担 , 且 由于 随时保 中反复穿刺后才 将外 套管置 入静 脉 , 若外 套管 尖端受 损 , 留置 持静脉通 路的畅通 , 更方 便用 药及抢 救 , 目前 已普遍 应用 于 临 期 间易形成堵塞 , 穿刺过度刺破静脉后壁 可致置管失败 或引起 床, 但 由于病人 自身的情 况或 护理人 员本 身 的原 因, 常常 导致 液体外渗 , 或者仅将针头刺入静脉而外套 管 尚在静 脉壁外 。穿 静脉 留置 针一次穿刺不能成 功 , 需 要二次甚 至多次 穿刺。为 了 刺角度过小 , 划伤静 脉壁 , 也易致穿刺失败 。 减轻或避 免病 人二次穿刺的痛苦 , 现将静脉 留置针穿刺失 败 的 1 . 4 与护士 的焦虑情绪有关 : 由于工作 量繁重 , 护理工 作人员 常见原 因及 护理对 策总结如下。 较少 , 易致 护士身心疲 惫 , 容易 受到不 和谐人 际关系 的负性 刺 1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 的常见原 因 激 而产生焦虑情绪 , 影响工作质量。 1 . 1 由于患者过度肥胖 或者水肿 , 致外周 浅静脉 较深 , 或者病 2 护理对策 . 人高热脱水循 环压力低 , 使血管充盈 不佳 以及 长期输液造 成血 2 . 1 对于血管不充盈者 可采用垂 吊扎止血带 有利于静 脉充分 管壁较硬 , 血管易滑动 。 暴露 。方法 : 使 患者 取仰 卧位 , 输液 上肢 于床沿成 3 0度 垂 吊 3 1 . 2 d ' , J D 患者不合作 , 需要静脉穿 刺的肢体 悬空 , 护士穿 刺成 5 a r i n 后扎止血带 , 然后将手放 在穿刺平 台上行静脉穿刺 。 功后 , 用胶 布固定过 程 中, 易致 针头 滑 出血 管外 或针 头穿破 血 2 . 2 对于过度肥胖 、 外周 浅静 脉较深者 , 扎止血带 后用手 触摸 管壁 。外周浅静脉 穿刺进 针速 度过 快也会 影 响小儿 穿刺成 功 静脉走 向, 用手 轻轻作 一标记 , 减 慢进 针速度 , 可 使穿 刺成功 。 率, 对 于d , J I . 头皮静 脉和足背静脉穿刺 , 进针 速度过快 , 易穿 透 有水肿者可先不扎止 血带 , 在血 管两 侧反 复推压 , 将水 肿组 织 血管 壁造成穿刺失败 。 间隙液体排 向血管周 围, 使血管 明显暴露后 , 迅速消 毒皮肤 , 在 水肿未复原前 , 及 时进针 , 极易穿刺成功 。 ・ 宁夏医科大学总院手术室 ( 7 5 0 0 0 4 ) 2 . 3 对于 由于静脉 损伤或 长期 输液血 管易 滑动 、 管壁 较硬 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使用的国产Y型静脉留置针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刺激少、安全迅速、易于操作、便于固定、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能有效地保证输液、输血及抢救的需要。
然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中常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穿刺失败,本文简要归纳引起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其对策。
原因分析
心理状态;操作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导致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切增加护士心理压力的刺激都会影响护士穿刺技术的发挥,护理人员在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时,如果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及时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在遇到紧急、危重情况时恐惧、紧张甚至害怕,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应急反应,或过低估计穿刺的难度,心理准备不充分等均可导致穿刺失败。
技术水平; 静脉穿刺能力是衡
量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指标之一,
护士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一针
见血率低,留置针穿刺时针尖未进
入血管,或者刺破血管,或者因为
经验不足,见到回血后担心刺破血
管而不再进针便将针芯后退,此时
套管口可能未进入血管,或只少许进入血管,致使套管推进困难,或前端卷曲,也可因固定不妥而致套管扭曲、滑脱等所致静脉留置穿刺失败。
血管状况
血管生理性特点;年老消瘦的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且易滑动;肥胖患者血管不隆出皮肤,看不清晰;患儿血管管径细且哭闹不合作,穿刺难度大。
血管病理性特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管萎陷、弹性差,呈条索状不易见回血;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水肿患者血管不易看见或触及;长期使用对血管有较强刺激性药物的患者血管硬化、萎缩。
血管选择; 血管的粗细、是否弯曲、有无静脉瓣、走向是否清晰等因素均可影响穿刺的成功,血管细且弯曲、进针的部位偏上或偏下或在活动的关节处,都可导致针尖不能完全进入血管或套管在血管内折叠。
患者合作程度; 患者不知道使用套管针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对套管针的使用产生恐惧、害怕心理,精神过度紧张,不能配合治疗,甚至产生抵触的情绪及行为,使穿刺难度增加甚至导致穿刺失败。
留置针使用方法错误; 术者不能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而致穿刺失败。
预防措施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 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对各种复杂情况作出正确判断,做到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正确合理使用静脉留置针; 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懂得相关的注意事项,保证患者安全。
提高穿刺的技术水平
充分做好穿刺前的准备; 做好个人准备,备齐用物,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保证针尖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
选择合适的血管; 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小儿头皮静脉等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
正确的穿刺方法; 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针尖平行进入0.2~0.5cm,抽出针芯,肝素帽旋紧于针座上,将已备好的静脉输液器针尖刺入肝素帽内。
遇有无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如点滴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
妥善固定、正确封管; 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
输液完毕及时用生理盐水5ml封管,封管液必须均匀推入,边推边退针,使液体充满管腔。
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 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讲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恐惧感,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
及时排除故障; 穿刺后患者感觉局部疼痛不适、液体滴入不畅、套管内有回血等情况时,应仔细检查,寻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当套管内有血凝块阻塞时,不可用注射器将血块推入血管,以免发生栓塞,可用注射器回抽出小血栓后再接输液器输液。
小结
通过对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的分析,使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有效地避免穿刺失败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护理人员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刻苦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提高静脉穿刺水平,从而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保证给药途径通畅,保证治疗及抢救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