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浅析静脉输液操作失败

浅析静脉输液操作失败

浅析静脉输液操作失败
一、静脉穿刺失败
1.发生原因
(1)操作者原因:操作者心情紧张、技术不熟练,表现为:a.进针角度不准确—--将血管壁刺破;b.针头刺入深度不合适—--过浅,针头斜面未全部进入血管;c.过深,针头穿透对侧血管壁;c.穿刺后针头固定不当导致针头从血管内脱出。

(2)患者本身原因:患者不配合,操作时躁动不安;血管条件差,常见有血管细、弹性差、血管充盈度欠佳及血管暴露不好等。

2.临床表现
穿刺后针头无回血,药液流入不畅,穿刺部位隆起,患者感觉疼痛。

3.预防及处理
(1)穿刺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穿刺技术,穿刺前认真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易暴露、弹性好、走形直、清晰易固定的血管进行穿刺。

(2)根据患者血管情况和药液性质、输液速度的要求选择合适型号的针头进行穿刺,有计划的保护血管,尽量延长血管的使用寿命。

(3)血管一旦被刺破后,应立即将针头拔出,切勿反复回针,同时按压止血。

(4)对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应先对症处理,改善血管条件后再行穿刺,避免盲目进针,降低失败几率。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因素分析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因素分析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因素分析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是儿科抢救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措施,及时、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的建立是抢救、治疗的基本保障。

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其使用方便、减少穿刺、不易渗漏、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医务人员认可,成为临床上最为常用的静脉穿刺工具,在儿科极易为患儿及家长接受。

而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护患关系、科室成本核算。

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本文就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因素进行分析。

技术因素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不熟练:低年资护士业务技术不熟练,对静脉留置针穿刺要领掌握不好。

由于静脉留置针对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要求相对较钢针高,需要护理人员对静脉穿刺技术熟练掌握,因此对低年资护士应加强操作技术培训,可由专职穿刺组长带领1~2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至少3个月强化培训,科内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

静脉穿刺部位及血管选择不当:血管的选择是穿刺成功的前提[1]。

小儿头皮浅静脉、手足浅静脉都适合静脉留置针留置,可选择较直的、弹性好易于固定的血管,尽量避开关节。

2周岁以下患儿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留置针易于固定应作为穿刺首选。

2岁以上患儿宜选四肢静脉,为不影响患儿活动尽量选择上肢静脉。

穿刺手法、进针时速度不当: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进针角度根据穿刺部位不同可在15°~30°,穿刺前用输液管头皮针直接穿刺于留置针“Y”型管一端的肝素帽上,排出留置针导管内空气,轻轻转动针芯转柄部,使针芯针尖部斜面向上,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然后右手持紧蝶翼,沿血管走向,緩缓刺入,见回血后,再缓缓进针2~3mm,助手一手固定患儿头部,一手绷紧血管下方的皮肤,使血管成一直线,操作者右手持蝶翼向后退针芯,同时左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这样一退一进,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送管要及时,动作要轻、稳、快,并防止外套管弯曲折断和损害血管。

医院患者浅静脉留置针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PPT

医院患者浅静脉留置针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PPT

感谢聆听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预防
01
熟练掌握静脉 留置针的操作 技术,严格遵 守无菌操作技
术;
02
皮肤消毒范围 应在8cm×8cm 以上;穿刺成 功后用无菌透 明敷料应采取 无张力塑形粘 贴固定手法。
03
保持穿刺部位 干燥、清洁。
04
操作前检查留 置针的包装有 无破损及有效
期。
穿刺部位皮肤感染
处理流程
穿刺部位出现感染症状→立即拔除患处留置针→安抚患者及家属→更换注 射部位→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局部涂消炎药或药膏)→严密观察病情并 记录。
02
导管堵塞
导管堵塞
A
原因
B
临床 表现
C
预防
D
处理 流程
导管堵塞
原因
01
置管后患者过度活动或局部肢体受
压引起静脉压力过高导致血液反流。
03
穿刺针头在血管内来回移动,造成 血管内壁的损伤,使血小板聚在
受伤部位及套管尖端,形成血栓造
成套管堵塞。
05
高浓度液体输注后导管冲洗不彻底。
02
封管操作不当导致血液反流形成阻
04
液体渗漏
液体渗漏
A
原因
B
临床 表现
C
预防
D
处理 流程
液体渗漏
原因
静脉壁弹性差导致液 体渗入周围组织。
1
2
穿刺过度,损伤静脉 后壁。
患者躁动不安,固定 不牢。
6
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
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
5
接触面积太大。
3
血管选择不当,进针 角度过小。
导管脱出静脉,操作
4
不当使针尖刺破外套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处理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处理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处理第一篇: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处理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处理张周燕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1.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主要表现为一些初到临床的护理人员,业务技术素质不高,对静脉穿刺的技术操作方法、要领掌握不熟练,缺乏临床实践经验,而致穿刺失败。

2.进针角度不当:进针角度的大小与进针穿刺的深度要适宜,一般情况下,进针角度应为15°~20°,如果穿刺深,角度就大,反之,穿刺浅,角度则小,但角度过大或过小都易将血管穿破。

3.进针时用力速度不当:在穿刺整个过程中,用力速度大小不同,各个组织的进针力量和进针速度掌握得不当,直接影响穿刺的失败。

4.扎止血带时间过长:患者肢体远端功血不足,静脉回流障碍,静脉不明显导致的穿刺失败。

5.固定不当:针头向两侧摆动,在穿刺过程中,由于穿刺比较表浅,贴胶布、松止血带时不注意,固定不好,使针头左右摆动,穿刺失败导致血管破裂。

6.患者因素:①因静脉硬化,失去弹性,进针后无回血,落空感不明显,误认为失败,试图退出再进针,而局部已青紫。

②脆性静脉注射时选择不直不显的血管盲目穿刺或针头过大,加之血管壁脆性增加以致血管破裂,造成失败。

③塌陷静脉:患者病情危重,血管弹性差,给穿刺者造成一定的难度,加上操作者心情紧张,成功心切,以致失败。

④腔小静脉引起失败的原因多因针头与血管腔直径不符,见回血后未等血管充分扩张就急于继续进针或偏出血管方向进针而穿破血管。

⑤水肿患者的静脉:由于患者皮下水肿,组织积液,遮盖了血管,导致静脉穿刺的失败。

7.天气寒冷或发热寒战期的患者。

四肢冰冷,末梢血管收缩致血管难找,有些即使看上去较粗的血管,由于末梢循环不良,针头进入血管后回血很慢或无回血,操作者误认为未进血管继续进针,使针头穿透血管壁而导致穿刺失败。

8.物品因素:在选择止血带时要认真检查,对反复使用的止血带的弹性、粗细、长短是否适当。

如止血带弹性过低、过细,造成回血不畅,止血带过粗,易压迫止血带下端血管,使管腔变小,针头达不到血管腔内,易损伤血管壁,导致穿刺失败。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处理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处理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及处理
1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 进针角度不当 进针时用力速度不当 扎止血带时间过长 固定不当
患者因素 天气寒冷或发热寒战期的患者 物品因素
2
进针角度
针头刺入过浅
针头未完全刺入静脉
针头刺入较深, 穿破对侧静脉壁
针头刺入过深
3
静脉穿刺失败的处理
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进针角度不当进针时用力速度不当扎止血带时间过长固定不当患者因素天气寒冷或发热寒战期的患者物品因素针头刺入过浅针头未完全刺入静脉针头刺入过深针头刺入较深穿破对侧静脉壁提高穿刺技术选择较直弹性好清晰的浅表静脉选择型号合适无沟无弯曲的锐利针头轮换穿刺静脉有计划地保护血管末梢循环不良病人静脉条件差的病人要对症处理静脉硬化
塌陷的血管:予热敷使之充盈,采用挑起进针法, 针刺入皮肤后沿血管由浅入深进行穿刺。
腔小静脉患者:选择与血管腔直径相符的针头进行 穿刺,见回血后轻轻向前滑行刺入血管。
5
静脉条件较差病人的 对症处理
水肿患者:先行按摩推压局部,使组织内的渗液暂行 清退,待静脉显示清楚后进行穿刺。
肥胖病人:可用拇指或示指顺静脉血管的方向探摸, 可有弹性或凹陷性,沿静脉走向在皮肤上做一标记,消 毒后顺标记线穿刺。
提高穿刺技术 选择较直、弹性好、清晰的浅表静脉,选择型号 合适、无沟、无弯曲的锐利针头 轮换穿刺静脉有计划地保护血管 末梢循环不良病人 静脉条件差的病人要对症处理
4
静脉条件较差病人的 对症处理
静脉硬化:失去弹性型静脉穿刺时应压迫静脉下端 固定于静脉上方成 30°斜角直接进针。
脆性血管病人:选择直而显,最好是无肌肉附着的 血管,必要时选择斜面小的针头,进行注射。

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

方法通过对发生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结果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大多和新生儿腋窝处皮肤皱褶多,穿刺时不易绷紧,腋下静脉相对隐蔽,新生儿肌张力高、哭闹等都是导致留置失败的主要因素。

结论要求护士正确并熟练掌握腋下静脉穿刺方法、正确掌握封管方法并做好腋下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即可延长腋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标签: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原因分析;防范对策静脉输液是新生儿及早产儿获取营养和抢救的常用途径。

留置针早已普及新生儿临床输液,因新生儿血管细,血流量相对较少,周围浅静脉细、新生儿住院后输液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输注的时间较长,浓度较大,对血管刺激性也大,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而达不到留置时间。

腋下静脉由貴要静脉和肱静脉汇合而成,血管较粗、直、血流量较大,减少了因周围浅静脉输注液体时易出现并发症的缺点,腋下静脉留置针又较CVC 和PICC 操作简单、创伤及并发症少、价格便宜,是一条方便、安全的输液通路,在新生儿科输液值得推广应用,为提高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2 例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观察患儿留置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112例(男64例,女48例),年龄0.1~0.7岁,平均0.2岁。

对全部应用腋下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新生儿进行分析调查。

1.2方法对所有新生儿使用腋下静脉留置针进行逐个登记,内容包括:性别、体重、封管方法、留置时间、操作护士、失败原因。

留置<24h为留针失败。

2 结果112例患儿中留置时间<24h为10 例,占10.1%;留置时间<48h为21 例,占24.2%;留置时间<72h且≥2d为11例,占16.4%;留置时间≥3d为56例,占59.3%,留置失败率高达40.6%。

护理论文: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精品

护理论文: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精品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科技的进步,以及静脉注射见效快等因素,静脉穿刺越来越普遍。

静脉穿刺是一个合格的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该医护工作者水平的高低,更关系着患者的切身利益。

然而静脉穿刺不是每次都一定成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此总结失败的教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穿刺成功的几率是非常必要的。

从工作环境、医护人员自身以及患者自身等方面,分析找出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对策前言静脉穿刺能一针见血是医患双方所共同期盼的。

但是,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的因素包括病人的静脉条件、护士的技术水平、病人的配合程度等。

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有环境因素、病人因素、护士本身技术原因等。

现分析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1原因分析及对策1.1环境因素①一般情况下,受病房建造结构的影响,白天病房的光线暗淡,夜间病房的灯光昏暗。

静脉穿刺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这就对医护人员的水平要求较高。

而静脉穿刺往往因为小的误差导致静脉穿刺的失败。

因此,医护人员要合理地利用现有的条件,静脉穿刺时要在调整好光线等因素下进行。

②秋冬季室温相对较低,这使得患者的血管收缩,不利于医护工作者的查找和穿刺。

因此,医护人员应该调整室温或者使用暖水袋等措施使患者在适宜的环境中血管显得充盈,有利于医护人员进行静脉穿刺。

③病房需要静脉穿刺的病人多,每一位患者都急于治疗而催促护士,这使得医护人员易产生烦躁和焦急的情绪导致静脉穿刺的失败。

因此,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能合理地安排进行穿刺的先后顺序,比如病重的要尽量排在前面。

1.2病人因素部分病人不合作,导致静脉穿刺失败。

对于这些病人的静脉穿刺,需要其他医护人员或其家属的帮助进行肢体的局部固定。

例如儿童静脉穿刺时,除了固定头部外,还应设法固定四肢,避免静脉穿刺过程中因儿童肢体的动作造成穿刺失败。

另外,由于患者对实习护士缺乏信任,实习护士与患者又缺乏有效的沟通,致使患者拒绝实习护士的服务,这极大的打击了实习护士的自信心,带来一些不良情绪,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及补救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及补救

制度。 同时 , 注意劳逸结合 , 适当参加文艺活动和体育锻炼等。 患者要随身携 带有关 姓名疾 病资料卡片 , 防止意外 。资料 卡能
使患者在院外 发生低血糖 昏迷时能得 到及 时救治 , 咐患者如 嘱 病情变化要 随时复诊。
( 收稿 !期 :0 0 0 — 3 E 2 1—9 1) t
情心为其排忧解难 , 使患者感到关爱和温暖, 感觉有所依靠 。 还 应做好 患者家属 的情 志护理 ,嘱其不要在 患者的面前伤 心流
泪, 以免 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精神压力。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 , 需要终身用 药。受 各种条件的限
制, 患者不 可能长期住院治疗 , 当患者病 情稳定 , 血糖 、 尿糖及 其并发症得到较好控制后可予 以出院。出院前要做好 出院康复 指导 , 要教会患 者测 血糖 、 尿糖 , 注射 胰岛素 , 告诉 患者坚持按
心刺破血管而不再进针便将针芯后退 , 此时套管 口可能未进入 血管 , 或只少许进入 血管 , 致使套管推进 困难 , 或前端卷 曲。也 可 因固定不妥而致套 管扭曲 、滑脱 等所致静 脉 留置针 穿刺失
抚患儿情绪 , 使其接受治疗 。 血管条件充分估计 , 对 尽量选择弹
性好 、 直 、 较 有长 度 、 较充盈 的血管 , 根据血管 情况 、 病情需要 ,
十分关注的问题 , 现将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及补救
措施综述如下。 1 穿 刺 失败 的原 因
21 提高护士 的 , 素质 和 自我调节能力 。工作 中保持 . r理 C
良好 的心理状态和稳定 的情绪 , 着 、 沉 冷静 、 清醒地面对来 自各 方面的压力 , 中精力对各种 紧急 、 集 复杂 的情 况作 出正 确分析 和判 断 , 快速反应 , 做到有条不紊 , 忙而不乱。 22 提高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 . 正确合理使用静脉留置针。 221 穿刺前 , .. 做好准备 , 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向患儿家长 介绍使用 静脉 留置针 的优点 、 目的 、 用方 法 , 得家长 的信 使 取 任, 积极配合治疗 。通过 爱抚 、 语言安慰 、 鼓励 、 奖励 等方 法 , 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临床穿刺失败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与患者血管部位的选择、护士的穿刺技术、患者血管条件、留置针型号的大小有关。

方法:从操作者的心态、技术水平及患者的血管状况、合作程度等方面分析静脉留置穿刺失败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护士应提高心理素质,合理使用静脉留置针,提高穿刺的技术水平等预防措施。

结果:通过对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的分析,使护理人员在进行穿刺时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可有效地避免穿刺失败的发生。

结论认为认真选择穿刺血管,正确选用针头型号,护士操作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

结论:认真选择穿刺血管,正确选用针头型号,护士操作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预防措施
静脉留置针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血管穿刺针,广泛应用于静脉输液,输血及动静脉采血检查。

准确快速的成功穿刺,能为治疗和抢救赢得时间。

然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中常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穿刺失败,通过多年临床护理经验总结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较为系统的进行分析与归纳,并提出相应处理对策。

常见的原因
护士的心理状态:操作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导致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切增加护士心理压力的刺激都会影响护士穿刺技术的发挥。

护理人员在面临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时,如果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及时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恐惧、紧张甚至害怕,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激反应,或过低估计穿刺的难度,心理准备不充分等均可导致穿刺失败。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静脉穿刺能力是衡量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指标之一。

护士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一针见血率低,留置针穿刺时针尖未进入血管,或者刺破血管,或者因为经验不足,见到回血后担心刺破血管而不再进针便将针芯后退,此时套管口可能未进入血管,或只少许进入血管,致使套管推进困难,或前端卷曲,也可因为固定不妥致套管扭曲、滑脱等所致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

患者的血管的状况: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不易固定,穿刺困难及易失败;高血压的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大;水肿的患者血管不易看见或触及;发热的患者四肢末梢凉;长期使用对血管有较强刺激性药物的患者血管硬化、萎缩[1]。

患者的合作程度:患者不知道使用套管针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对套管针的使用产生恐惧、害怕心理,精神过度紧张,不能配合治疗,甚至产生抵触的情绪及行为,使穿刺难度增加甚至导致穿刺失败。

留置针选择和使用方法错误:术者不能选择正确型号的留置针及正确使用留置针而致穿刺失败。

环境因素:病房的光线暗淡,夜间在昏暗的灯光下进行静脉穿刺,判断易出现偏差,致使静脉穿刺失败;秋冬季室温过低:患者四肢
发凉,使血管收缩变细,增加了穿刺的难度;病房的患者过多,环境嘈杂。

预防措施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工作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排除外界的干扰,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对各种复杂情况做出正确判断,做到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本人或家属讲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的顾虑及紧张、恐惧感,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正确合理使用静脉留置针: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懂得相关的注意事项,保证患者安全。

提高穿刺技术水平:做好个人准备,备齐用物,血管条件差的一般选用较细的24g留置针。

选择合适的血管,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及年龄选择四肢浅表静脉、颈外静脉等。

选择的血管要柔软、粗直、易于触及,充盈良好,有完整弹性的皮肤支持。

注意避免靠近神经、韧带、关节、受伤、感染的静脉,尽量减少下肢穿刺,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

及时排除故障:穿刺后患者感觉局部疼痛不适、液体输入不畅、套管内有回血等情况,应仔细检查,寻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套管内有血凝块阻塞时不可用注射器将血凝块推入血管,以免发生栓塞,可用注射器抽出小血栓后再接输液器输液。

通过对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使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品,有效地避免穿刺失败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护理人员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刻苦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提高静脉穿刺水平,从而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保证给药途径通畅,保证治疗及抢救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红.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中国误诊学,2009,15(3):79-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