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饲养鸭子如何预防病毒

饲养鸭子如何预防病毒

饲养鸭子如何预防病毒肉鸭笼养作为一种高效养鸭法,为肉鸭养殖户带来了更好的收益。

在肉鸭笼养的日常管理中,应注意防治疾病。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鸭子预防病毒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鸭子预防病毒的方法一、预防瘫痪。

笼养肉鸭最易缺钙、磷,而站立不稳,甚至瘫痪死亡。

在饲料中加3%的钙粉或5%的石膏粉,同时添喂一些螺蛳或小砂粒,可预防该病发生。

若有肉鸭染上此病,应立即在饲料中加0.1%维生素D,连喂10天。

二、防止中暑。

夏天气温高,若笼养通风不良或太阳直射鸭体,可引起中暑。

预防办法是:保持笼舍通风凉爽,严禁太阳直射。

一旦中暑,应立即将鸭转移到凉爽的地方让其自然恢复,也可在鸭翅膀内侧静脉处用针刺适量放血。

三、预防维生素缺乏症。

饲料种类单一时,可导致鸭维生素缺乏症,应适当喂些青绿饲料和蚯蚓、螺蛳、蛙类等,同时在饲料中加0.2~0.3%(症状明显时加1%)复合多维素。

四、严防鸭瘟。

雏鸭1~5日龄用0.02%的高锰酸钾溶液作饮水,平时可在饲料中加入复方敌菌净、土霉素;每天早上清扫笼底塑料布接粪板一次,鸭舍外每隔7天用新鲜石灰水消毒一次。

鸭子一旦发病,应立即治疗,并将病鸭隔离饲养。

有人以兔血麦粒治疗鸭瘟,效果好,大家不妨一试。

方法是取适量大麦,在铁锅内炒熟,装在木桶或瓦缸内,宰杀家兔,取血与热麦粒拌匀,让染上鸭瘟的病鸭采食,病重不能采食者可人工填喂60~100粒。

饲养鸭子的方法放养方法1、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

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

为便于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

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

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按时补饲: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

鸭肉养殖技术及疾病防治

鸭肉养殖技术及疾病防治

鸭肉养殖技术及疾病防治鸭肉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肉类食品,备受消费者喜爱。

在鸭肉养殖过程中,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鸭肉养殖的技术要点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一、场地选择与环境要求鸭肉养殖需要选择适宜的场地,并对环境进行精心布置,以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选址时应避免靠近工业区、交通要道和河流,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水源充足的地方。

场地布局时,应保证光线充足,同时适当遮蔽强光。

鸭舍内要保持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二、鸭品种选择在鸭肉养殖中,选择合适的品种对于取得高产高质量的鸭肉至关重要。

常见的鸭品种有京鸭、杂交鸭、千秋鸭等。

需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鸭品种。

三、科学喂养管理1. 饲料配制:鸭肉养殖需要合理的饲料配制,保证饲料中营养的均衡。

可选择优质混合饲料,也可以根据鸭的生长不同阶段进行配制。

2. 定时定量喂养:饲喂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一般每天喂食3-4次,每次控制在15-20分钟,以保证鸭只能充分吃饱。

3. 饮水管理:合理的饮水管理对鸭肉养殖也非常重要。

鸭只应有干净的饮水,要定时更换并保证水质清洁,以防止细菌感染。

四、疾病防治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鸭疾病的重要手段。

根据不同疾病的季节和规律,及时选用适当的疫苗进行接种,以提高鸭只的免疫力。

2. 定期体检:定期请专业兽医对鸭群进行体检,及早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环境清洁:定期清理鸭舍内的积尘和粪便,保持鸭舍干燥、清洁,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的机会。

4. 合理用药:如发生疾病,应及时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断,并按照药物说明正确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等药物。

五、市场销售在鸭肉养殖中,市场销售环节同样重要。

可以通过与餐饮企业、超市等建立合作关系,扩大销售渠道。

同时,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以便及时调整养殖规模和供应。

结语鸭肉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要求细致入微,在养殖过程中,我们需要科学管理、合理喂养和及时防治疾病。

肉鸭的饲养管理要点

肉鸭的饲养管理要点

肉鸭的饲养管理要点肉鸭是一种广受欢迎的家禽,其肉质鲜嫩美味,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为了成功养殖肉鸭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需要注意一系列的饲养管理要点。

下面将介绍肉鸭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场地选择和搭建1.场地选择:肉鸭适合在农村、乡镇等环境优雅、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饲养。

避免场地附近有河流、繁忙道路、杂草丛生等影响鸭群健康的因素。

2.建房:鸭舍建议选择向阳的位置,利于日光照射和保持鸭舍的温暖。

鸭舍可以使用砖砌墙、瓦盖屋顶等固定的建筑材料搭建,确保鸭舍坚固、透气、保温。

二、环境温度控制1.气温:肉鸭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24℃,鸭舍内温度高于30℃或低于10℃都会对鸭群的生长和生产产生不良影响。

2.保温措施:冬季可以采取加热设备,如电暖炉、煤炉等,确保鸭舍内的温度适宜。

夏季可以适时通风,保持鸭舍内的空气流通。

三、合理饲养管理1.饲料:肉鸭的饲料要选择高质量的饲料,保证丰富的营养供给。

鸭仔期可给予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促进其生长发育。

肉鸭后期可以适量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提高其肉质的营养价值。

2.饮水:肉鸭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确保饮水器清洁干净,并定期更换水源。

饮水器的高度要适宜,以便鸭子能够轻松饮水。

3.养殖密度:肉鸭的养殖密度要合理控制,不宜过高。

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鸭群密度不超过4只,以保证鸭群的健康和生长。

4.定期消毒:鸭舍及设备要定期进行消毒,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消毒剂的选择要慎重,确保对鸭子无害。

四、疾病防控1.预防疫苗:及时给肉鸭接种相应的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疫苗有新城疫、鸭病毒性肝炎等。

2.药物防治:饲养过程中如出现鸭群不适或疾病症状时,应及时采取药物防治措施。

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遵循使用说明和正确剂量使用。

3.科学引种:选择健康、优良的肉鸭品种,引进种鸭前进行检疫,确保种源的安全性。

五、良好的管理1.观察鸭子的习性和行为,如饮水量、食欲、精神状态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解决。

2.鸭舍的清洁卫生要做到定期清理,及时清理鸭舍内的粪便、杂草等。

肉鸭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要点

肉鸭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要点

肉鸭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要点作者:申黎然来源:《家禽科学》2020年第10期中图分类号:S858.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0)10-0047-02现阶段,猪肉价位的浮动,引起肉鸭需求量的增长,提升了肉鸭养殖者的养殖积极性,肉鸭养殖数量不断扩大。

为此,肉鸭养殖户应分别从饲养管理与疫情防控两个视角综合开展工作,为肉鸭创建健康的生长环境,提高肉鸭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收入。

1 肉鸭饲养管理1.1 基础喂养在肉鸭饲养管理工作体系中,雏鸭孵育与喂养较为关键,喂养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养殖质量。

针对这种情况,应选择体质健康、行动灵敏、体态匀称的肉鸭;重视雏鸭养殖的第一日,采取电解质温水的喂养措施,保障雏鸭身体机能的平衡性。

同时,供应粉末状饲料,保障雏鸭能够进食。

饲料喂养,切忌雏鸭饱腹太强,以七、八分即可。

在雏鸭一周内的饲养管理工作中,应在饲料中少量添加中草药、维生素等物质,增强雏鸭免疫力,有效提升雏鸭养殖品质。

1.2 环境管理1.2.1 温湿度及通风刚出生1~2 d的雏鸭,其生长环境温度应保持在33 ℃,后续每2 d降低1 ℃,直至调整至20 ℃。

雏鸭养殖舍内应保持干燥,降低环境湿度,表层垫料可每日更换,将湿度维持在60%左右。

由于雏鸭代谢速度快,每日产出的排泄物较多,应加强清洁工作实施力度,加强通风换气,有效排出雏鸭养殖舍内的有害气体。

通风操作时间设定在中午,此时间段温度较高,以较小通风量不会对雏鸭健康状态产生影响。

1.2.2 密度保障饲养密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饲养密度随雏鸭生长逐渐递减,保障其有适当的活动空间,保持雏鸭养殖舍的空气清新,减少雏鸭染病的可能性。

如若密度较大,将会引起有毒有害的气体处于沉积状态,难以有效排出,长时间将危及雏鸭健康。

饲养密度可设为:①10日龄之内,每平方米应养殖40只雏鸭;②雏鸭出栏前22 d,应每平方米养殖6只雏鸭。

1.2.3 光照光照控制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占据较为关键的位置,具体控制措施为:①雏鸭在14日龄范围内,应在雏鸭养殖舍每隔24 m2位置,设置一个灯泡,光照强度为100 W;②雏鸭在15~18日龄范围内时,应在雏鸭养殖舍每隔24 m2位置,设置一个灯泡,光照强度为40 W;③雏鸭在29日直至出栏日期,应在雏鸭养殖舍每隔24 m2位置,设置一个灯泡,光照强度为25 W;④雏鸭在出生一周龄,应采取全天光照措施;⑤雏鸭在出生的第二周,应每日给予光照17 h;⑥雏鸭在出生的第三周,应每日给予光照15 h;⑦雏鸭在出生的第四周内,应每日给予光照12 h。

肉鸭常见疾病以及防治措施【最新版】

肉鸭常见疾病以及防治措施【最新版】

肉鸭常见疾病以及防治措施肉鸭常见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1.垂直传播疫病流行严重,种禽质量亟需提高。

由于很多肉鸭养殖户没有固定的种鸭场,雏鸭由多场家供给,雏鸭质量不稳定,易发生垂直传播的支原体病、鸭副伤寒、产蛋下降综合征、鸭传染性禽脑脊髓炎、鸭副粘病毒等疾病。

2.鸭舍环境条件差。

鸭舍条件、管理水平与肉鸭的生长速度、健康状况联系紧密,一旦鸭舍光线不充足、空气不流通、肉鸭密度过大及鸭舍不及时进行通风,导致鸭舍空气浑浊,那么肉鸭极易患病。

3.免疫效果差。

主要原因在于免疫程序不合理、不科学;疫苗保存、使用不当;滥用疫苗,则容易导致肉鸭的免疫力低下,病毒毒株的不断变异及毒力增强。

4.气候、季节性流行病的影响。

5.疾病不能得到及时、正确地诊断和治疗。

6.缺乏有效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措施,消毒不及时。

7.滥用药物,药物蓄积引起中毒。

防控措施:1.认真贯彻落实《动物疫病中长期防控规划》,加快种禽场净化工作;主动开展种禽净化,保证种子的清洁无疫。

2.加强饲养管理,控制饲养密度,做好禽舍通风换气,提高空气质量;注意肉鸭密度、光照、温度、湿度和禽舍空气质量的控制;保持养殖环境的封闭和稳定;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意识,做好鸭舍的清洁、消毒措施,应特别注意出入口处的消毒,加强人、物进出场管理,防止疾病传入;合理的营养(饲料和饮水)的供给:饲喂全价优质饲料,不要饲喂霉变饲料。

3.注意临床观察。

观察肉鸭的精神状态:正常情况下有神、灵活、部分休息、部分觅食,而病鸭则沉郁;观察分布情况:若肉鸭分布不均,则氧气和温度分布不均;观察肉鸭大小是否均匀:大小不均需考虑是否料槽、水槽不足;观察采食量:若下降则考虑是否患病、及时加强水、料管理;观察呼吸情况,呼吸困难(甩鼻、流鼻液),则有呼吸道疾病;观察粪便颜色。

4.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基础免疫。

建议有条件的养殖场、户开展免疫抗体、病原监测工作。

5.做好病死禽无害化处理;杜绝病死畜禽流入社会,防止疫情传播。

肉鸭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肉鸭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肉鸭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一、肉鸭的主要品种及其特点1、北京鸭:愿产于我国北京近郊,以玉泉山和护城河一带为主产区,其特点体形大,易育肥,增重快,肉质细嫩。

初生雏鸭全身羽毛橙黄色,至4周龄变为白色并逐渐更换羽毛,7-8周龄时羽毛长齐呈乳白色或洁白色。

肉用仔鸭出生体重50克,7周龄后体重大约 3.45公斤,料肉比 2.70:1。

北京鸭有较好的肥肝性能,填饲育肥后,为著名佳肴的原料。

2、樱桃谷鸭:是由英国樱桃谷育种公司引进北京鸭和埃里斯伯里鸭为亲本杂交培育而成,是著名的肉用型品种,其外貌和北京鸭极似,1985年超级M型肉鸭,7周龄重3.12千克,料肉比2.89:1,90年代超级M2型肉鸭,47日龄重 3.3千克,料肉比2.65:1。

3、番鸭:原产于南美洲及中美州等热带地区,头大,成红色。

10周龄体重公、母鸭分别为3.76和2.3千克,料肉比2.91-3.01:1。

番鸭的肥肝性能较好。

4、狄高鸭:是由澳大利亚狄高公司应用北京鸭1选育而成的大型肉用鸭,其优点是适用性强,早熟,长肉快,瘦肉多,易催肥,体形大,屠宰率高,适应性强,喜干燥,适于圈养。

早期生长速度快,21天长出大毛,45天长齐毛,抗寒耐热能力强,在饲养期不一定需要水池放养,能在陆地上配种。

体羽白色,雏鸭绒羽呈黄色,7周龄体重3-3.5千克,料肉比2.6-3:1。

5、海格肉鸭:是由丹麦培育的肉鸭品种,它适用性强,抗病力强,成活率高,即可水中饲养也可陆地饲养,6周龄体重3千克以上,料肉比2.8:1。

6、芙蓉鸭:瘦肉型肉鸭,是国内利用樱桃谷鸭杂交培育而成,7周龄体重3.2千克,料肉比2.7:1。

二、鸭的生理特点和生态习性1、喜水,鸭在水中觅食,嬉戏、配偶,只有休息和产蛋的时候才到陆地上。

鸭的口腔内无齿且唾液腺不发达,因而采食时常常饮水,以湿润食物,利于吞咽。

鸭舌厚长而软,舌神经对水温反应极为敏感,不喜高于气温的水,但不拒饮冷水。

2、耐寒,不耐热。

由于鸭有浓密的绒羽及发达的尾脂腺,能有效的防水御寒,但其耐热性能较差,尤其是个体大脂肪厚的个体,耐热能力很弱,因而炎热的夏季2一定要提供凉爽的水域环境。

肉鸭的饲养管理

肉鸭的饲养管理

肉鸭的饲养管理一、肉鸭饲养管理要点1、搞好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强化消毒意识,重视口常的管理工作。

2、做好环境卫生清扫工作,注意保持水源的清洁,饮用水最好是长流水。

3、树立“七分管理,三分用药〃的观念。

根据当时的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药物预防程序。

每间隔10天在饲料中添加百毒清拌料喂食,或黄芭多糖加氟苯,或868+杆天剑饮水3-5 天,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鸭的各种病毒性及细菌性疾病,促长抗病,提高肉鸭的生产性能。

4、选择科学合理的用药途径。

饮水给药浪费很大,建议使用混饲和注射等途径给药。

5、鸭耐寒怕热,做好夏天的防暑降温工作。

6、经常让鸭进行洗浴和运动,可以促进鸭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促进发育。

肉鸭保健计划(一)消毒防疫计划:①四周前每5天用季胺盐类消毒剂如:世纪金碘带鸭喷雾消毒(活疫苗期除外);含氯消毒剂因其挥发性、刺激性大不宜用作带鸭消毒,可以用来作养鸭用具的洗刷浸泡消毒;肉鸭出栏后环境消毒用3〜5%火碱效果最好。

②在疫苗免疫前后,氯霉素类,磺胺类,丁胺卡那,激素类,痢特灵,抗病毒药物,消毒剂禁用。

良好的疫苗免疫是预防病毒性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疫苗的运输、保存和使用方法。

(二)药物预防:1、1〜6天:用甚感清,有效预防和治疗白痢、大肠杆菌、鸭肝、小鹅瘟等病,鸭苗较弱,白痢较多时用杆天剑。

2、12〜16天:用常祥愈拌料,或黄黄多糖百毒清饮水,预防和治疗鸭流行性感冒、传染性浆膜炎、副伤寒及下痢等。

3、22〜25天:用清败拌料,氟苯或杆天剑饮水,有效预防和治疗鸭瘟、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浆膜炎、肠炎、水泻及葡萄球菌病等。

雏肉鸭饲养管理程序(-)进雏前的准备工作1>进雏前10日:对育雏舍进行修补及卫生清洁、消毒工作。

用2〜3%的火碱地面泼洒后,再用高效消毒剂喷洒消毒一遍。

2、进雏前5 口:用甲醛、高锌酸钾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20ml甲醛,12g高锦酸钾);密闭24〜48小时后,打开门窗排除甲醛刺激性气体。

肉鸭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

肉鸭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

肉鸭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一.肉鸭基本特性:2.性情温顺、合群(易调教)、适应性(抗应急能力)强--------耐寒怕热(皮下脂肪厚,羽毛密,无汗腺)3.副产品价值高:鸭绒、鸭头、鸭脖、鸭胗、鸭蹼等4.免疫原性好、抗病力强5.喜水性:可旱养,在水中由于贪玩和消耗过大,导致采食量少及饲料转化率低6.感觉器官灵敏性不均视觉、听觉灵敏(胆小易惊)味觉、嗅觉退化(适口性要求不高)触觉不灵敏(铲式采食,凭视觉,喜啄圆形发亮物)二、肉鸭生理特点:1体温:41.5---42.5度2有卵黄囊,早期提供营养,吸收好坏—影响发育(供温,开饮,开食)3无嗉囊(早期料易精,多次少添)4雏鸭调解温度机能不完善(雏鸭体温低2—3度,绒毛薄,皮下脂肪少) 三、鸭饲养管理(一)育雏前的准备1、鸭舍内外环境的消毒(1)消毒剂的选择(2)鸭舍的常用消毒程序清粪、打扫、水冲、凉干、消毒、2~3%的火碱水泊洒或10%石灰水泊洒---细菌、霉菌、病毒、季胺消毒季喷雾消毒---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类、醛类消毒剂喷洒或甲醛+高锰酸钾熏蒸---细菌、霉菌、病毒+芽胞2、工具(料具、水具、炉具)、药品、饲料、饮水等的准备3、预温(二)育雏方式的选择1.平面地面育雏2.平面网上育雏3.笼式育雏(三)雏鸭强弱选择1.出壳准时(28天),大小适中(50—60克)。

2.活泼好动,眼大有神,叫声宏亮,绒毛整洁,羽色金黄一致,抓到手里挣扎有力,倒地时能迅速翻起。

3.卵黄囊收缩良好,腹部柔软,脐部无痕迹。

4.腿、脚、蹼等外皮肤饱满有光泽---不脱水。

(四)育雏温度控制1.(1—3)天要求基本恒温(30度),以后每周降低3℃左右,直到与环境温度一致(15--18℃)2.保温方式(1)火炉、鼓风机、铁炉筒或地面烟道(耗氧、烟气、粉尘)。

(2)热风炉及地炉。

(3)育雏舍面积应占总饲养面积1/4以上,四周用薄膜隔离保温。

(五)湿度控制:1、50~70%2、前期湿度高,后期湿度低1~7日65~70% 适当加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初生雏鸭的选择
• 应选择同一时间出壳、大小均匀,脐带收缩 好,眼大有神,比较活跃,体态匀称,绒毛有 光泽,脐带愈合良好,抓在手上挣扎有劲,叫 声宏亮;手摸鸭脚温暖,掰开泄殖腔之后收缩 有力,泄殖腔干净稍湿润的雏鸭。 凡是腹大突脐、行动迟钝、瞎眼、跛脚、畸形、 体重过轻的雏鸭,一般成活率较低,长得也不 快。健壮雏的特点是:眼大有神,性情活泼, 绒毛整洁、富有光泽;手握感觉雏体饱满有膘, 挣扎有力,
商品肉鸭饲养管理及疾病 防治技术
张旭升
1
现代养鸭新观念
目的决定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思想的 深度会引起行为改变,要想改变我们目 前的养鸭状况,必须改变我们的观念
2
现代养鸭新观念
• 1、我养鸭,鸭养我 • 2、养鸭应不断完善管理水平,提高鸭的生产性 能 • 3、养鸭的目的是看最终利润,注意预防用药, 关注综合生产成本 • 4、饲料上不应注重蛋白和能量,应注重饲料转 化率 • 5、预防永比治疗经济,死鸭永无效益 • 6、注重细节,养鸭黄金原则:每天观察每个鸭 棚每个圈的每只鸭 • 7、不要只关心传染病,还应注重慢性消耗性疾 病如寄生虫,慢性肠炎,他们会偷走我们很多钱 • 8、信息和饲料一样重要,注意风险
14
饲养密度
• 饲养密度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所饲养肉鸭的只数。 密度越大,垫料越易潮湿,采食饮水不均匀, 生长发育迟缓且不均匀;密度小虽饲养效果好, 但设备利用率低,成本高;合理的饲养密度不 仅可以保证较好的育雏效果,又可以充分利用 育雏面积和设备。1日龄—7日龄,15只/平方 米;8日龄—21日龄,10只/平方米;22日 龄—50日龄,5只—6只/平方米。
8
饮水和开食
• 培育雏鸭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 原则,先饮水后开食,有利于雏鸭的胃肠消毒,减少肠道 疾病。 • 方法是在地面上放一块塑料薄膜,洒一些开水或者万分 之一的土霉素水溶液,让雏鸭自由饮水。根据需要,可以 在清水中间断性地加入高锰酸钾(使饮水略呈红色),适量 葡萄糖或维生素C ,能促进肠胃蠕动、清理肠胃、促进新 陈代谢、加速吸收剩余的卵黄、增进食欲、增强体质。 • 首次饮水2~3小时后开食。开食时把饲料用水拌湿后 撒在塑料薄膜上任其采食,开始少撒,边唤边撒, 引导 鸭认食找食。对靠边站或没能吃到料的雏鸭要单独补饲。 少喂多餐,逐渐过渡到定餐,3日龄之前每隔2小时喂一 次,晚上二次,逐渐减少到21日龄每日三次。实际上现在 都是自由采食。雏鸭开食最好的时间是在出壳后14—24 小时之间,切记要在饮水后再开食。
的垫料。不足之处是建网床一次性投资较大。
5
育雏前的准备
• 1、鸭舍先打扫干净,再用清水冲洗两遍,待干后 用1%~2%烧碱溶液喷洒消毒,经4小时以上, 再用清水冲洗干净。鸭舍一经消毒,就不要再随 便进出,以防重新污染。2、检修好育雏舍,准 备好保温、采食、饮水等育雏的工具,并连同育 雏舍一起进行彻底的清洗。 • 3、熏蒸消毒:可按每立方米空间用15克高锰酸 钾和30毫升福尔马林混合熏蒸。 • 4、准备足够的饲料、药品,地面饲养的还要准 备足够数量的干燥清洁的垫草,如刨花、木糠或 切短的稻草等。 • 5、进雏鸭前调试好加温设备,做好加热试温工 作,一般要提前半天将育雏舍的温度升高到30℃ 左右。
24
疾病防治技术
• 鸭常见疾病 • 1、病毒性疾病: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番鸭 细小病毒、禽流感、减蛋综合症等 • 2、细菌性疾病:大肠杆菌、鸭浆膜炎、巴氏 杆菌、沙门氏菌病等 • 3、寄生虫病:球虫、绦虫、线虫等 • 4、其它:中毒、光过敏、营养缺乏、应激等
25
鸭病毒性肝炎
• 1、病原及流行 •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 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 播快,死亡率高。 • 本病主要发生在三周龄以内的雏鸭,而死 亡率多数集中在3—12日龄之间。成年鸭 带毒。本病在老疫区的死亡率不高,但新 疫区死亡率可达90%以上。目前由于大型 的种鸭场使用了疫苗,雏鸭获得了母源抗 体而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故目前本病的发 生率不高。
22
(6)死鸭处理
• 在观察鸭群时,发现病鸭和死鸭 要及时拣出来,对病鸭隔离饲养 或淘汰,对死鸭要焚烧或深埋, 不能把死鸭存放在鸭舍内、饲料 间和鸭舍周围。拣完、处理完病 鸭后,操作人员要用消毒液洗手。
23
预防保健程序
• 1、首日开饮时可添加高锰酸钾或恩诺沙星、 庆大等 • 2、首日或次日注射鸭病毒性肝炎抗体 • 3、10日令注射鸭传染性浆膜炎抗体 • 4、平时消毒工作 • 5、合理添加抗生素类药物防细菌病如大 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病等 • 6、14日令左右给鸭驱虫
18
(2)观察精神状态
• 健康鸭眼睛明亮有神,精神饱满,活泼 好动,羽毛整洁,趾光亮;病鸭则表现 眼睛浑浊,无光少神,精神不振或独立 一角,低头垂翅,羽毛蓬乱,不愿活动。
1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观察粪便 • 主要观察粪便的形状、颜色、 干稀、有无寄生虫等,发现 异常要及时诊治。
20
(4)观察呼吸
• 一般在夜深入静时听鸭群的呼吸 声音,以此辨别鸭群是否患病。 异常的声音有咳嗽、罗音、甩鼻 等。当舍内温度或天气急剧变化、 接种疫苗后,多表观呼吸症状, 应正确加以区分。
15
育肥期的饲养与管理
商品鸭育肥期的饲养管理总原则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快 生长速度,提高商品合格率。其主要要点是: 1、合理分群:鸭只育雏结束,生长速度明显加快,饲养管 理人员应随时进行强弱、大小、公母分群。分群最好在 夜间或早晨进行,并在饮水中加入多维素以防产生应激。 2、饲料更换:雏鸭进行育肥期,日粮将由原来的雏鸭料换 喂中鸭料。为减小由于饲料更换带来的应激,必须注意 饲料的过渡,不能突然改变。过渡期一般为3天,具体方 法是:第1天日粮由2/3过渡前料和1/3过渡后料组成; 第2天由1/2过渡前料和1/2过渡后料组成;第3天由1/3 过渡前料和2/3过渡后料组成;第4天完全改为过渡后料。
9
育雏期的管理要点
• 主要掌握好育雏期的温度、湿度、光照、 通风换气、饲养密度等。
10
温度
• 雏鸭刚出壳时,绒毛稀短,不御寒;若温 度过高,将导致脱水致死,温度过低,雏 鸭堆挤在一起,造成伤残,也影响生长发 育。因此,一定要按要求给温。衡量温度 是否合适,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如雏鸭表 现活泼,食欲正常,说明温度是合适的; 若雏鸭叫声不停,互相挤压于热源下,这 是因为温度过低造成。一般地讲,接雏时 鸭舍温度为30℃,以后均匀下降,每2 天~3天降1℃,直至20℃,恒温到出栏。
3
肉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目前川渝商品肉鸭的品种
奥白星、樱桃谷、天府、丽佳、花边、 大白莎、杂交肉鸭
4
育雏方式
一般有地面垫料育雏和网上育雏两种形式。 1、地面垫料育雏就是把雏鸭饲养在有垫料的地面上。它又分为更换垫料育 雏法和厚垫料育雏法两种方式。前者是每次铺垫3厘米~5厘米厚的干净、 干燥、柔软的垫料,经常清除污秽、潮湿的旧垫料,铺上新垫料,这种 方式能保持垫料的干净和干燥,有利于保持室内卫生和雏鸭的成长。但 经常更换垫料比较费工,还增加垫料开支。后者是第一次铺垫料3厘 米~5厘米,平时不清除粪便,也不更换垫料,而是根据垫料污染程度, 再连续增垫加厚,直至育雏结束,最后一次性清除干净。这种厚垫料育 雏法的优点是可节省更换垫料的劳动,垫料发酵产热可提高鸭舍的温度。 但室内污秽、潮湿,有害气体浓度大,容易感染球虫病和肠炎。应加强 通风,严防饮水渗漏弄湿垫料,并加强球虫病的防治工作。 2、网上育雏就是把雏鸭饲养在室内架设的网床上。网床距地面50~60厘米, 网上铺上一层塑料薄膜或纸张,方便鸭只活动,寒冷季节可在薄膜或纸 上再铺一层薄层塑料,有利于保温。网上育雏的优点是雏鸭不与粪便接 触,感染球虫病的机会少,并能提高饲养密度50%以上,还可节省大量
13
通风换气
• 目的是排除舍内污浊空气,换进新鲜空气,并以此调节 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雏鸭体温高、呼吸快、代谢旺盛, 饮食量和排泄量较大,在较高的温、湿度环境中,容易 产生大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若不及时排出,即严重 影响雏鸭生长速度,降低饲料报酬。 • 一般情况下,商品肉鸭舍中氨气含量不超过15ppm,硫 化氢不超过5ppm。可根据人的感觉来判定,即人进入鸭 舍不感到憋气刺鼻眼为宜。解决通风的方法因鸭舍结构 不同而异。开放式鸭舍主要依靠开关门窗,利用自然通 风换气,但要解决好通风换气和保持室温的问题,还要 防止风速过大和形成穿堂风,以免冷空气直接吹袭鸭群 而感冒。冬春季节外界气温较低,为保证舍内温度,可 安装通风设备进行换气。
11
湿度

鸭虽喜欢游泳,但不能让它整天泡在 水里,特别在雏鸭时期,下水时间要严格 控制。饲养的环境不能湿度过大,圈窝不 能潮湿,垫草必须保持干燥,尤其在喂过 饲料或下水游泳后回来休息时,一定要睡 在干燥洁净的垫草上。如久卧阴冷潮湿的 地面,不但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而且还 会造成烂毛。
12
光照
太阳光能提高鸭的体表温度,增强血液循环, 促进骨骼生长,并能增进食欲,刺激消化系统, 有助于新陈代谢,若自然光照不足,可用人工光 照弥补。一般是出壳后2天—3天,采用24小时 连续光照,使其在明亮的光线下熟悉环境,增加 运动,尽早饮水、开食。3天以后,每天光照23 小时,黑暗1小时,直到第2周结束。1小时黑暗 主要是为了使鸭群习惯黑暗环境,以防一旦停电 引起鸭群骚乱造成死亡、伤残。也可采用自然光 照的办法,即3日龄后利用白天的自然光照明, 早晚适当开灯喂料。1周龄—2周龄时,每20平方 米15瓦—30瓦。灯泡分布要均匀,经常擦去灯泡 表面的饲料粉尘,保证光照强度。
21
(5)卫生管理
• 良好的卫生环境、严格的消毒是养好商品肉鸭的 关键一环。舍内垫料不宜过脏、过湿,灰尘不宜 过多,用具安置有序不乱,经常杀灭舍内外蚊蝇。 铲除场区杂草,不能乱放死鸭、垃圾和粪便。每 天早、午、晚清扫鸭舍过道,刷洗水槽。对鸭舍 内所有用具均应进行定期消毒,每周1~2次。场 区门口和鸭舍门口要设有烧碱消毒池,并经常保 持烧碱的有效浓度,进出场区或鸭舍要脚踩消毒, 杀灭由鞋底带来的病菌。每周进行1~2次常规带 鸭消毒,选用无毒、无刺激性消毒药,直接在鸭 体上方均匀喷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