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祠正殿供奉文昌帝君及其左右侍者,文昌既是星名,亦为神明,(精)

合集下载

财神的历史典故_1

财神的历史典故_1

财神的历史典故导读:每逢春节,广大的汉族民众在纷繁的民俗活动中,有一项必不可少:迎财神,祭财神。

人们在按着世代传承的民俗程式操作的同时,也完成了心灵的期盼与精神的.归属。

财神已经成为民众祈求招财进宝、生活富足的一个符号被善良的民众崇拜着、供奉着。

英勇武财神武财神有赵公明、关帝。

赵公明即赵玄坛,又称“赵公元帅”,最早出现于晋人干宝的《搜神记》,称其为取人性命的冥神,稍后陶弘景《真诰》则称其为致人疾病的瘟神。

元无名氏《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则说其“钦奉玉帝旨召为神霄副元帅”,司职“驱雷役电,唤雨呼风,除瘟剪疟,保病禳灾”等。

赵公明之所以成为财神,得益于明人小说《封神演义》,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按玉符金册封神,册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领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路神灵,此时的赵公明才从“恶神”转型为“财神”。

其后,小说戏曲恒演不辍,推波助澜,赵公明最终成了家喻户晓的财神。

在民间,赵公元帅多以骑黑虎、顶盔贯甲、左手托金元宝、右手持银鞭、身边有奇珍异宝装饰的形象出现。

关帝即关公,史有其人。

据晋陈寿《三国志》记述,关羽,字云长,生于山西,仪表威武,武艺超群。

东汉末年,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起兵争雄,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帝国,后大意失荆州,被孙权部将所杀。

因曾有恩于曹操,所以曹操刻沉香木为躯,厚葬于洛阳。

小说《三国演义》将关羽的这段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

其勇猛、重义、忠贞的形象家喻户晓。

据记载,对关公的信仰始于南北朝,公元567年,当阳县玉泉山首建关公庙。

其后的封建君主为巩固其统治所需,大肆宣扬关公的忠孝节义,使关公信仰在相对较短的历史时段内迅速发展。

从隋唐至明代,关公庙宇激增,封号不断。

到了清代,清统治者认为自己能够入主中原得益于关公的护佑,称其为“关圣大帝”。

关帝信仰涉及各行各业。

智慧文财神文财神指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即文曲星,也称梓潼帝君,他是掌管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的神,民间奉其为文财神。

从信仰根源上看,文昌帝君信仰源于我国的星宿崇拜,《楚辞·远游》有“后文昌使掌行兮”句,洪兴祖补注:“《晋(书)一天文志》云:‘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录,五曰司命,六曰司寇’。

长篇神话故事

长篇神话故事

长篇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是远古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想象,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长篇神话故事。

长篇神话故事1:申阳之洞传说陕西某地,有个名叫李德鸿的人。

他胆气豪壮,极善于骑马射箭,在地方上小有名气。

但他不会耕地种菜,更不屑于在家洗衣做饭,附近的乡邻们认为他懒,都看不起他,谁也不愿意把自己家的姑娘嫁给他。

这样一来,李德鸿到了而立之年还是光棍一条。

李德鸿的父亲有一位朋友在桂洲郡做官,他便想前去投奔,好施展自己的一身本领。

谁料,天有不测风云,等他好不容易赶到那里。

才知道那位官员早在几年前就去世了。

李德鸿不愿意那么狼狈地回家,便在桂洲郡四处流浪。

桂洲郡是个群山环抱的美丽山城,到处都是山林树丛,他每天都出去打猎,好在狩猎本就是他的兴趣所在。

这日子倒也过得快活。

有一天,他听说了一件怪事:当地有个姓钱的富翁,家里只有一个独生女儿。

那女儿正值十七妙龄,长得如花似玉。

老两口对女儿极为宠爱。

女儿又深居闺中,很少出门,可不知道怎么回事,大概在半年前的一个深夜里,只见天上白光一闪,那女孩就莫名其妙地失踪了,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

老两口伤心欲绝。

派人四处搜寻,却始终没有找到。

为了女儿,钱老爷便当着众人的面对天发誓:“无论是公子王孙,还是乞丐流氓,只要能找到我的女儿,我就把女儿嫁给他,我全部家产的一半也会送给他。

”时间一晃半年过去了,还是没有一丁点关于女孩的消息。

这天,李德鸿又去深山里打猎,遇到了一只大獐子。

他便追了上去。

可那獐子跑得极快,他怎么都追不上。

待他停下脚步想休息一下时。

却发现自己已经迷失在这深山老林中了。

不一会儿,太阳落山了,天也黑了下来。

林子里影影绰绰,寒气逼人,他不由得害怕起来,赶紧借着月光,寻找栖身之所。

正巧不远处有一座废弃的小古庙,他便朝那古庙走去。

推门一看,里面满地灰尘,到处都有鸟兽的踪迹。

算了,凑合一下吧,总比在外面喝西北风好吧。

李德鸿这么想着,便在屋檐下合上眼睛休息一会儿。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像是有一群人朝这来了。

玉皇殿、文昌殿简介

玉皇殿、文昌殿简介

玉皇殿
玉皇殿供奉的是玉皇大帝和西王母。

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

地位仅次于三清。

居住在昊天金阙弥罗天宫,统御诸天,主宰宇宙。

总管三界(天上、地下、空间),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四生(胎生、湿生、卵生、化生),六道(天道、人道、魔道、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的一切阴阳祸福。

西王母,俗称王母娘娘,又称金母元君。

西王母为女仙之宗,居昆仑之间,有城千里,九层之室,左带瑶池。

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好得道登仙者,皆隶属于西王母管理。

道教一直将西王母作为长寿的象征,以西王母作为延寿道场的主神。

文昌殿
文昌殿主要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孔子、孟子。

文昌帝君亦称文曲星,姓张,名亚子,为道教所尊奉掌管功名禄位之神,为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

生于东晋宁康二年(公元前374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

山东省曲埠市南辛镇人。

我国古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圣王”、“素王”。

孟子,名轲,字子车。

山东省邹城市人。

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道教具有对圣贤崇拜的承袭,所以供孔孟为道教之神。

国家在场与文昌信仰明清时期岷江上游地区文昌信仰的考察

国家在场与文昌信仰明清时期岷江上游地区文昌信仰的考察





版。
民国 《汶川县志》卷 5 《祀典》载春秋
二祭前殿祭品:“帛一 (白色)、牛一、羊一、豕
一、笾十、豆十。”民国 《汶川县志》卷 5 《祀
典》载春秋二祭后殿祭品:“帛一 (白色)、羊各


一、豕各一、笾豆各一。”
文昌帝君祭祀前、祭祀当天所用仪注遵照国
家定制。清 同 治 《直 隶 理 番 厅 志》卷 3 《学 校
文昌信仰从一种地方性信仰发展为全国性信仰,
其 “正统性”正是源于王朝国家的认可,尤其是
得到历代统治者的肯定与推广。⑦ 学界对岷江上
游地区民间信仰、教育的探讨中涉及文昌信仰的
某些侧面⑧ 。鉴于此,本文拟从 “国家在场”的
视域考察明清时期岷江上游地区的文昌信仰,以
揭示明清王朝国家力量对文昌信仰传播的影响。
·民族宗教与西部边疆研究·
国家在场与文昌信仰 :
明清时期岷江上游地区文昌信仰的考察 *
杨荣涛
丁利娟
提 要:岷江上游地区是川西民族走廊的重要通道,历史上是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交汇之边
地。明清大一统格局下,岷江上游地区深受汉文化的浸润影响,其中文昌信仰的传播发展具有典型
性。文章通过对明清时期岷江上游地区的文昌祠庙、地方官举行的文昌祭祀仪式、地区文治教化与文
秋仲月祭祀文昌帝君,春祭于二月初三圣诞日举
行,秋祭则择吉日举行。清朝春秋祭祀文昌帝君
的礼制,从岷江上游地区地方志所见得到有效的
推行。清同治 《直隶理番厅志》卷 3 《学校志·
祀典》载文昌庙:“嘉庆六年,诏列入祀典,岁



春秋仲月致祭。春二月三日,秋诹吉日。
民国
《松潘县志》卷 2 《学校 · 附典礼》载文 昌 宫:

「第三十三期」保佑文人文运功名的星宿之神—文昌帝君

「第三十三期」保佑文人文运功名的星宿之神—文昌帝君

「第三十三期」保佑文人文运功名的星宿之神—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又名文星神,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

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

故而很多人都会将文昌星和文曲星混为一谈。

不过两者实际上并非同一位神。

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

在《史记·天官书》中有记载:“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

”而文曲星乃是北斗七星之一,为北斗第四星。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

文曲星君文昌封为帝君并且又称梓潼帝君当是元仁宗时之事。

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

故而梓潼神与文昌神合为一神。

《明史》的《礼志》称,“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

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

后人为纪念张育,即于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为雷泽龙王。

后张育祠与同山之梓潼神亚子祠合称,张育即传称张亚子。

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

于是梓潼神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

据传,文昌帝君有七十三次化身,在周为张仲,在汉为张良,在晋为凉王吕光,在五代为蜀王孟昶,在姚秦之世为张亚子。

其为人天性刚烈,明察秋毫,秉性仁厚,恤民如子。

其传世之著作有阴骘文、感应篇、劝孝文、孝经解等诸书,皆有裨于教化,不失圣人之旨,故学者崇之。

当然了这些传说基本上都是后世补上的……毕竟这位梓潼神是在元代才被封为文昌帝君的。

据说梓潼神原是流行四川北部梓潼的蛇神、雷神信仰,后与晋朝抗击苻坚而殉国的忠臣“张育”合流,在北宋时转化为保佑四川地区学子,考试顺利的神祇。

南宋时,梓潼神被认为较灵验,而取代了其它地方科举之神,成为中国各地学子,共同信仰的保佑科举顺利之神祇。

从中可以看出文昌帝君虽然是道教的神,但他又有浓厚的儒家色彩。

拜文昌帝君的方法及介绍

拜文昌帝君的方法及介绍

拜文昌帝君的方法及介绍一、文昌帝君简介文昌帝君,又称文昌太子,是道教中的重要神祇之一,被尊奉为文运之神,也是财富与智慧之神。

相传他喜好文学,善于考试,被视为学业考试的保护神。

许多学子和考生会前往拜祭文昌帝君,以求他的庇佑和加持,帮助顺利通过考试。

二、拜文昌帝君的意义拜文昌帝君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学业运势和考试成绩。

这是因为文昌帝君被认为是智慧与知识的代表,他可以赐予人们聪慧和智慧,帮助他们在学习和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拜文昌帝君还可以增强人们的自信心和专注力,让他们更加投入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学术成就。

三、拜文昌帝君的方法1. 选择合适的时间拜文昌帝君的时间多选择在农历的某些特定日子,比如每月初一、十五,或者每个月的文昌日。

这些日子通常认为是拜祭文昌帝君最为适宜的时机。

2. 准备供品在拜祭文昌帝君之前,要准备好供品,以示诚心和敬意。

供品可以包括鲜花、水果、香烛等,也可以根据个人信仰和习惯添加一些特殊的供品。

供品要摆放整齐,以示尊重和虔诚。

3. 准备好祭祀用具在拜祭文昌帝君时,需要准备一些祭祀用具。

常见的祭祀用具包括香炉、香烛、香火、祭台等。

这些祭祀用具可以从道教庙宇或者宗教用品店购买。

4. 虔诚祷告在拜祭文昌帝君时,要心存虔诚,全身心地投入拜祭活动中。

可以通过诵读经文、默念祷告或者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向文昌帝君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祈求。

四、拜文昌帝君的祈福词汇1.文昌帝君庇佑学业,金榜题名。

2.拜帝君求财运,财运亨通,财源滚滚。

3.神灵文昌,赐我智慧,让我有好学问。

4.拜帝君,考试顺利,高分通过。

5.求帝君庇佑,求聪明才智,求学业进步。

6.承文昌帝君护佑,机智过人,收获满满。

五、案例分析:文昌帝君庇佑小明是高三学生,准备参加重要的高考。

他发现自己在学业方面遇到了困难,不太能集中精力学习,也担心自己的成绩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

于是,小明决定拜文昌帝君,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庇佑和加持。

小明在农历每月的文昌日前,准备了鲜花、水果、香烛等供品,并购买了香炉、祭台等祭祀用具。

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有天神与人神两种不同的说法:文昌两字既为星名,又为神名,也就是民间惯称文昌星、文星神。

文昌帝君又称为梓潼、文昌帝、济顺王、英显王、梓潼夫子、梓潼帝君、雷应帝君。

有关文昌星的说法,《史记‧天官书》所载:「斗魁戴匡六星,日文昌星,一日上将,二日次将,三日贵相,四日司命,五日司中,六日司禄。

」《星经》中载:「文昌六星如半月形,在北斗魁前,其六星各有名。

」文昌六星为上将(威武)、次将(正左右)、贵相(理文绪)、司命(主灾咎)、司中(主右理)、司禄(赏功进士),各有专司,掌管天下文运禄籍,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士人学子的崇拜。

文昌帝君,一般认为他是主管考试、命运,及助佑读书撰文之神,是读书文人、求科名者所最尊奉的神祗。

其受民间的奉祀,从周朝以来,历代都相沿制订礼法,列入祀典。

文昌,本是星宫名,包括闪颗星,即斗魁(魁星)之上六星的总称。

古代星相家解释为主大贵的吉星,道教将其尊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又叫「文星」。

隋唐科举制度产生以后,文昌星尤为文人学子顶礼膜拜,有谓文昌「职司文武爵禄科举之本」。

因文昌星和梓潼帝君同被道教尊为主管功名利禄之神,所以二神逐渐合而为一。

文昌星简称文星,或称文曲星,系星宿中主文运者,如杜甫诗:「北风随爽气,南斗避文星」。

又《东观奏》:「初日官奏文昌星暗,科场当有事」。

由此观之,学子应与文星有关。

有关文昌星的说法,《星经》所载:「文昌六星如半月形,在北斗魁前,其六星各有名。

」《史记天官书》载:「斗魁戴匡六星,日文昌星,一日上将,二日次将,三日贵相,四日司命,五日司中,六日司禄。

」到了明朝景泰年间,景宗皇帝在北京新建一座庙宇,每年二月初三,遣人举行盛大的祭典。

清朝年间,更加崇奉此神,嘉庆六年,仁宗皇帝也勒命礼部,把此神编入祀典。

人神又分为两种指称,一是「文昌帝君」,一是「五文昌」,包括关圣帝君(文衡帝)、孚佑帝君(吕洞宾)、文魁夫子、朱熹(朱衣星君)、魁斗(魁星爷),合称为「五文昌」。

拜文昌帝君的方法及介绍

拜文昌帝君的方法及介绍

拜文昌帝君的方法及介绍文昌帝君,又称文昌先帝、文昌王,是道教中的文昌帝君信仰对象,相传掌管文书教育、学业状元和文学才能。

在中国,人们常常拜文昌帝君来祈求智慧、学业顺利、考试成功等方面的庇佑。

下面将介绍拜文昌帝君的方法及相关参考内容。

首先,拜文昌帝君需要准备一些祭品。

常用的祭品有香、鲜花、水果、茶叶等。

其中,香是最重要的祭品,因为炷香能够代表人们的虔诚心意。

此外,有些人还会准备特殊的祭品,如自己用纸制作的文昌帝君像或书法作品。

第二,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

拜文昌帝君一般可以选择在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或者每年的清明、祭孔等特殊的日子进行。

此外,对于学生来说,还可以在重要考试之前或者每个学期的开学和期末之时进行拜祭。

第三,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

最好在室内或者室外的安静神圣之地进行祭拜。

常见的地点有家中的供桌或者庭院的神龛。

第四,进行一系列的拜祭仪式。

首先,点燃香烛,表示向神明致敬。

然后,合掌虔诚地跪拜三次,向文昌帝君表达自己的诚心祈愿。

接下来,可以在心里默默地向文昌帝君讲述自己的学业目标和求学动力,希望能够得到文昌帝君的庇佑和加持。

最后,可以向文昌帝君献上祭品,并开口祈求文昌帝君的庇佑,表达自己对文昌帝君的敬意和感激。

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其他一些仪式或者活动来增加祈福的效果。

例如,可以写下自己的祈愿,将祈愿贴在供桌或者神龛上,表示自己对学业的坚持和努力。

还可以进行佛前诵经或者念经,以净化心灵,使自己更加专心向学。

此外,有些人还会进行一些拜师或拜高僧的仪式,以求得名师的指点和教诲。

需要注意的是,拜文昌帝君虽然有其传统的仪式和方法,但在实践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惯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创新。

最重要的是心诚则灵,只要保持虔诚的心态,自信努力地面对学业,便能够得到文昌帝君的庇佑和加持。

总结起来,拜文昌帝君是中国人民祈求智慧、学业顺利、考试成功等方面的一种信仰和习俗。

其方法包括准备祭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一系列的拜祭仪式,以及进行其他一些仪式和活动来辅助祈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昌祠正殿供奉文昌帝君及其左右侍者,文昌既是星名,亦為神明,民間一般稱文昌星、文昌神或文昌公。

保佑頭好壯壯
請依據下面問題,選出(打勾)正確答案。

【一】文昌君是保佑學生()會念書()會跑步
【二】文昌祠裡面總共祭拜()ㄧ尊神明
()兩尊神明()三尊神明()四尊以上
【三】文昌祠裡面有()ㄧ位()兩位門神
()三位以上門神
【四】文昌祠裡有青龍跟白虎,請問左邊是青龍還是白虎?
有拜有保佑
小朋友為何考試要拜文昌君呢?你知道原因嗎?
把你知道的原因寫出來。

你有在台灣哪些地方也看過文昌帝君嗎?把你知道的地方寫出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