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册 5.21 活跃的学术思想精炼 川教版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川教版习题精选六十二

最新精选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
川教版习题精选六十二
第1题【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那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
A、老子
B、孔子
C、屈原
D、孙子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假如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下列哪件事情不可能发生( )
A、你作战有功,被赏赐很多良田
B、你耕种土地,喜获丰收,得到了政府的奖励
C、你看病时,医生会切你的脉搏
D、你看到了屈原用隶书写的《离骚》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治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他是( )
A、商鞅
B、齐桓公
C、屈原
D、扁鹊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韩非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我国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民俗,是纪念( )
A、神农
B、大禹
C、屈原
D、楚庄王
【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 5.21 活跃的学术思想精炼 川教版

5.21 活跃的学术思想一、选择题1.右图为杏坛,位于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
相传,孔子在此曾聚众讲学。
孔子生活于( )A.夏朝时期B.商朝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
2.有位学者称:孔子之道不是他个人的道,而是上承两千多年,下启两千多年的中华文化精神。
“孔子之道”应是( )A.“仁”“礼”的思想B.“兼爱”的思想C.“非攻”的思想D.“无为”的思想【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孔子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
【拓展延伸】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创立了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和“民贵君轻”,发展了儒家思想;汉朝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3.“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一曲欢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孔夫子”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题干中的“孔夫子”即孔子,他是春秋晚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礼治国,为政以德。
故选A。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A.提出“仁”的学说B.提出“仁政”主张C.创办私学D.主张“因材施教”【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孔子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故C项体现了“均衡教育”思想。
5.孔子曾谈论他的弟子们:子张狡黠,曾子迟钝,高柴愚直,而仲由、季路则改不掉粗鄙的毛病。
为此,他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是( )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填鸭式教学D.循循善诱的说教【解析】选B。
川教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5.21 活跃的学术思想课件

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孔子的生平、思想和教育成就。 (2)百家争鸣的出现时间、主要学派及其思想主张、影响。 2.在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速填速记】,自检预习效果。 3.课前预习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一、孔子 春秋时期 鲁国陬邑人。 1.生平:名丘,字仲尼,_________ 2.成就: (1)思想方面: 仁 ①提出“___”的学说。 儒家 学派,后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 ②创立_____ 想。
【判断抢答】 1.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提出了“仁”的学说。 (×) 提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
主要代表人物,主张实行“仁政”。
2.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 ) 提示:孔子通过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 对象,从而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探究主题1
孔子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
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诺贝尔奖得主汉内斯·阿尔文
材料二
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 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文化 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 ——《中华史纲》
百家争鸣 3.影响:形成“_________”的局面,使学术思想空前地活跃 起来。
【要旨提醒】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代。经济上, 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使个体生产成为新的主要生产方式; 政治上,为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各国纷纷变法,封建制 度逐渐确立;思想上,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 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推 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川教版习题精选十一

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川教版习题精选十一第1题【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哪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A、老子B、孔子C、屈原D、孙子【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B、墨子C、孔子D、韩非【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那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A、老子B、孔子C、屈原D、孙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整套编钟出土子( )A、河南安阳B、湖北随州C、湖南长沙D、四川成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我国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民俗,是纪念( )A、神农B、大禹C、屈原D、楚庄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小明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先看了小明的脸色,又听了他的胸部,然后问了一下他的感觉。
请问,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由谁总结出来( )A、屈原B、李冰C、商鞅D、扁鹊【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孔子B、老子C、庄子D、墨子【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这样60年为一个周期,称为一个“甲子”。
今年(农历2015年)是乙未年,由此可知,农历1955年应是( )A、甲午年B、乙未年C、丙申年D、丁酉年【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忧国忧民的名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 )A、屈原的《离骚》B、李白的《蜀道难》C、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 )A、用刀刻B、用毛笔写C、用铅笔写D、用碳笔写【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师大附中七年级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一次“班级管理”主题班会,同学们提出“制定严格班规,对违反班规的同学严惩”。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川教版习题精选四十五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川教版习题精选四十五第1题【单选题】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 )A、司母戊鼎B、马王堆帛画C、秦兵马俑D、湖北随州编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百家争鸣”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高峰。
这一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李冰【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创造新的诗歌体裁——楚辞,著有《离骚》等优秀诗篇,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A、屈原B、孔子C、扁鹊D、孟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学派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儒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图片所示字体最早出现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划龙舟、挂香囊等习俗,今天的农历据说来源于(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
”这幅对联所写的人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他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屈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主要是( )A、会意B、象形C、形声D、假借【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划龙舟、挂香囊等习俗,今天的农历据说来源于(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编钟最早起源于( )A、夏B、西周C、商D、战国【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写出下列名人。
初中历史川教七年级上册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 活跃的学术思想PPT

儒家
创始人是春秋晚期的孔子。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仁”就是“爱 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统治者要“为政 以德”。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改造和 利用,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孔子又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 门徒,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提出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教育学生“三 人行,必有我师焉”、要“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温故 而知孔新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 一书。
法家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 的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儒家 的仁政,提倡法治。他认为历史 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 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 建国家。
著有《韩非子》一书。
兵家
鼻祖是春秋晚期的杰出军事家 孙武。他写的《孙子兵法》是世界 上最早的兵书。“知彼知己者,百 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自于此书。
墨家 道家
兵家 儒家
法家
道家
创始人是春秋晚期的老子。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 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强 和弱等,对立双方是互相依存的,可以 互相转化。他说:“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这种观点在哲学上 叫辩证法。
老子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儒家
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反对一切战争,提出“民贵君轻” 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还主 张不过分捕捞鱼鳖,按时令进山伐树,合 理利用自然资源。
孟子死后,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论编辑 成《孟子》一书。
墨 家
创始人是战国初期的ຫໍສະໝຸດ 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 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2019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川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十九

2019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川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十九➢第1题【单选题】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节日是( )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至今一直被中医所治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发明者是( )A、黄帝B、扁鹊C、华佗D、伊尹【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音乐是( )A、韶乐B、钟鼓之乐C、祭祀礼乐D、唐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假如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下列哪件事情不可能发生( )A、你作战有功,被赏赐很多良田B、你耕种土地,喜获丰收,得到了政府的奖励C、你看病时,医生会切你的脉搏D、你看到了屈原用隶书写的《离骚》【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包粽子、划龙舟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A、屈原B、蔡伦C、李白D、魏源【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一直为中医沿用的四诊法中的“闻”是指( )A、看气色B、闻气味C、按脉搏【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随州曾候乙墓出土的全套编钟的历史年代在(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2013年6月12日第七届湛江海上龙舟邀请赛将在金沙湾海湾举行。
经过多年发展,海上龙舟赛已成为我市的一项传统品牌赛事,深受群众欢迎。
这个赛龙舟的节日是( )A、春节C、端午节D、中秋节【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 )A、“仁”的思想B、“兼爱”的思想C、“非攻”的思想D、“无为”的思想【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人们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 )A、屈原B、李白C、扁鹊D、管仲【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在中国,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人是( )A、韩非子B、孟子C、荀子D、孔子【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师大附中七年级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一次“班级管理”主题班会,同学们提出“制定严格班规,对违反班规的同学严惩”。
2019年精选川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 活跃的学术思想练习题二十

2019年精选川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练习题二十第1题【单选题】下列图片所示字体最早出现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介绍一位历史名人时,展现了下图画面。
该名人是( )A、孔子B、孙武C、墨子D、孟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战国时编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是商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
B、编钟是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几件铜钟的组合C、编钟的规模一般有三件一组,十几件一组甚至几十件一组。
D、有的铜钟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乐音【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小明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先看了小明的脸色,又听了他的胸部,然后问了一下他的感觉。
请问,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由谁总结出来的( )A、张仲景B、李时珍C、华佗D、扁鹊【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国政府已将一些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
下列法定假日中,既是传统节日,又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关的是( )A、国庆节B、中秋节C、元旦节D、端午节【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16年3月30日,青城山一都江堰旅游景区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30余万游客到访青城山都江堰景区,首次启动的“百万游客青城山一都江堰踏春寻宝”互动旅游体验活动深得游客好评。
下列关于都江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春秋时期秦国李冰修建②位于岷江中游③著名的水上运输工程④消除水患,灌溉农田A、①③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巴蜀大地曾出现了许多被人们称颂的历史人物。
其中,人们作歌“晨风习习吹动,春雨滋润禾苗;太守注重农业,百姓丰足富饶”赞扬的是( )A、蔓子B、张仪C、文翁D、吴资【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节日是( )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1 活跃的学术思想
一、选择题
1.右图为杏坛,位于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
相传,孔子在此曾聚众讲学。
孔子生
活于( )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
2.有位学者称:孔子之道不是他个人的道,而是上承两千多年,下启两千多年的中
华文化精神。
“孔子之道”应是( )
A.“仁”“礼”的思想
B.“兼爱”的思想
C.“非攻”的思想
D.“无为”的思想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孔子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
【拓展延伸】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创立了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和“民贵君轻”,发展了儒家思想;汉朝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3.“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一曲欢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孔夫子”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题干中的“孔夫子”即孔子,他是春秋晚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礼治国,为政以德。
故选A。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
A.提出“仁”的学说
B.提出“仁政”主张
C.创办私学
D.主张“因材施教”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孔子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故C项体现了“均衡教育”思想。
5.孔子曾谈论他的弟子们:子张狡黠,曾子迟钝,高柴愚直,而仲由、季路则改不掉粗鄙的毛病。
为此,他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是( )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填鸭式教学
D.循循善诱的说教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孔子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发挥。
6.(2013·泰安学业考)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句话,此名句出自( )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史料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仁在其中”判断与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有关,而孔子的言论记录在《论语》一书中,故选B。
7.“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
”“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
A.孔子创立私学,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
战国时期,社会经历着深刻变化,对于这个变化,不同的人和学派纷纷阐发自己的观点,而且他们之间互相批评,激烈争论,彼此影响,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故本题应选D项。
8.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 )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由题干中“学术思想”等关键信息,便可推断出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9.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 )
A.孔子
B.韩非子
C.庄子
D.墨子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法家韩非子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
故选B。
10.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
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
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
”爷爷慢吞吞地说:“治不如不治,顺其自然,孩子会进步的”,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判断能力。
爷爷“治不如不治,顺其自然……”的言论,与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主张相吻合。
故本题选C项。
11.假设下面四幅图片,分别是中国古代典籍的封面,如果你要查阅有关儒家的主张,你应该查阅的书籍是( )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
儒家的代表作是《荀子》。
二、非选择题
12.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主讲历史讲座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说过:“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
请回答:
(1)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的“爱心”、韩非的“冷眼”各体现在什么地方。
(2)在政治上,孟子是怎样继承和发展孔子学说的?
(3)春秋战国是一段诸侯割据争霸、战争频仍的时期,关于战争,各家观点不一,浅谈墨家的看法。
(4)有人认为,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应该完全抛弃孔子的思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能力。
第(1)(2)(3)题只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4)题是开放性题目,需要学生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辩证地分析问题,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答案:(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认为统治者要做到体贴人民,人们要敬重和服从统治者,天下就会太平;他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教学中进行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韩非认为应加强国君的权力,用法律统治人民。
(2)孟子将孔子“仁”的学说进一步发展成“仁政”。
(3)墨子反对大国侵略小国的战争。
(4)孔子的思想尽管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是对我们今天来说,其中很多方面,比如他“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