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光伏发电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

光伏发电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

光伏发电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光伏发电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为了促进光伏发电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二、目标设定1. 提高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在未来5年内,将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提高到XX千兆瓦以上,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2. 优化光伏发电的效益:提高光伏发电的利用率,将光伏电站的并网发电量提升到XX%以上。

3. 减少光伏发电的成本: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使其与传统能源相竞争。

4. 提高光伏发电的清洁生产水平:加强光伏发电产业的环境管理,减少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占用和污染。

三、实施措施1.优化光伏发电布局规划:根据地理条件和资源分布,合理规划光伏电站的布局,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传输损耗。

2.推动技术创新:加大光伏发电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光伏电池的效率和寿命,降低光伏发电系统的损耗,并探索新型光伏材料和器件的应用。

3.建设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通过政府推动和企业投资,建设一批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展示光伏发电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

4.制定光伏发电标准和政策:建立健全的光伏发电标准和政策,加强对光伏发电项目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行业的规范化水平。

5.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教育培训,提高公众对光伏发电的认知和支持度,推动社会对光伏发电的接受和参与。

四、预期效益1.减少碳排放:光伏发电是一种零排放的能源形式,通过其推广应用,将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

2.提高能源供应安全性:光伏发电能够分散能源供应,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促进经济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和就业增加,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4.改善环境质量: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有害气体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铅酸蓄电池行业清洁生产管理之探讨

铅酸蓄电池行业清洁生产管理之探讨

3 0 6 2 S h o fCh mit n n i n na ce c , n nNo ma iest. n nXixa g4 3 0 ) 3 0 3; . c o l e s y a dE vr me tl in e He a r l v ri He a n in 5 0 7 o r o S Un y

林保红 ’ 魏立安 肖颂娜
Li o n e ’n nBa ho g W iLi Xi o So g a a n na
(. 昌航 空大 学环境 与化 学工程 学 院 , 1 南 江西 南 昌 3 06 ;. 师 范大学化 学 与环境 科学学 院 , 3 03 2河南 河 南 新 乡 4 30 ) 5 07
摘 要 : 酸蓄 电池行 业应 市场 的需求发展 迅速 , 铅 同时也给 环境 带来 了很 大 的压 力 。为 此 , 文章分 析 了铅 酸 蓄 电池 行业 的污染 状况 , 引入 了以源 削减 为核心 的清 洁化 生产作 为污 染 防治措 施 , 而 阐述 了在 铅酸 蓄 电 继
池 行业 内实施 清洁 生产管 理 的必要 性 , 随后提 出了清 洁 化生产 管理 的原 则 和对策 。
造 、 膏 、 栅 制造 、 和 板 涂片 、 固化 干燥 、 板 加工 、 极 组装
等工序中都会产生铅尘 、 铅烟和铅渣 ; 在和膏 、 涂片 以及极 板 加 工 工 序 中还 会有 酸性 含铅 废 水产 生 ; 在 化成工序 中会有酸雾产生。 铅 酸 蓄 电池 的产量 随市场 需求 的加 大而 不断增 加, 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也随之增多。 尤其是 铅污染会给人 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铅一旦进 人人体会随着血液进人人 的软组织 , 如肝脏 、 肾脏 、 脾 脏和肺 , 对 这些 器官造 成器 质性 伤害 , 并 进人 人体

各行业清洁生产方案

各行业清洁生产方案

各行业清洁生产方案清洁生产是指通过有效地管理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策略。

各行业都可以通过采取清洁生产方案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下是一些行业的清洁生产方案。

1.农业行业:-推广有机农业:使用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使用天然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减少化学物质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水稻田生态种植:采用水田和陆地相间的种植方式,减少化肥施用,提高水稻产量,并且降低对水质的污染。

-农业废弃物利用:将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进行生物质发电或生物质燃料制造,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负担。

2.工业制造业:-节能减排:通过更新设备、改善生产工艺和优化能源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物排放。

-原料循环利用:将废弃物作为原料进行再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

-水资源管理:采用循环水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措施,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污染。

3.建筑业:-节能建筑设计:通过优化建筑设计,改善建筑保温和通风系统,减少能源消耗。

-再生建材使用:使用再生建材,如再生混凝土和再生木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安装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空调系统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实时监测和管理能源消耗。

4.餐饮行业:-食品损耗管理:优化菜单和库存管理,减少食品浪费。

-环保包装:采用可降解或可回收的包装材料,减少塑料污染。

-能源节约:采用高效设备,如节能厨具和节能照明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5.电力行业:-清洁能源发电:增加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的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高效燃煤电站:优化燃煤电厂的工艺,提高发电效率,并减少污染物排放。

-能源储存技术:研发并应用储能技术,如电池储能和水泵蓄能等,以平衡电力供需并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6.科技行业:-绿色生产:通过使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电子产品的有毒物质含量。

-碳足迹管理:推动公司使用清洁能源和实施节能措施,减少碳排放。

-资源回收:推广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和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

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

一、氮肥制造业清洁生产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1、《清洁生产标准 氮肥制造业》HJT/188—20062、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本指标体系选取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污染物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及环境管理与劳动安全卫生指标等5个方面共33项指标作为氮肥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这些指标的高低将反映企业的生产工艺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水平以及安全环境健康管理水平。

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图1。

A1A2A3A4A5B1B2B3B4B5B6B7B8B9B10B11B12B13B14C1 C2C3C4C5C6C7C8C9C10C25C26C27C28C29C30C31C32C33C11C12C13C14C15C16C17C18C19C20C21C22C23C24图1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氮肥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资源与能源 消耗指标 产品特征指标 污染物指标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环境管理与劳动安全卫生指标原料消耗指标新鲜水用水量用电量安全健康热渣气水废渣废气废水碳铵产品质量尿素产品质量综合能耗润滑油消耗量催化剂消耗量新鲜水消耗量用电量尿素含水量尿素缩二脲含量碳铵含氮量尿素含氮量碳铵含水量职工病假职业病人数无伤亡事故事故赔款总额污水综合利用率含氨废气回用率废渣综合利用率余热利用率水重复利用率废水量氨氮COD 氰化物悬浮物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氨氮废气量pH氰化物尿素粉尘废渣量二、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1、《清洁生产标准 电镀行业》HJ/T314-20062、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图1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图2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框架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 镀件带出液污染物产生指标 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镀层金属原料综合利用率水 重复 利 用 率镀 锌 钝 化 总铬 酸 性 镀 铜 总铜 镀 镍 总镍 镀 装 饰 铬 总铬 镀 硬铬 总铬工业新鲜水用量镀锌锌的利用率镀 铜 铜的利用率镀 镍 镍的利用率镀装饰铬 铬的利用率镀硬铬铬的利用率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4图3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框架资源与能源 消耗指标生产技术特征指标产品特征指标环境管理与 劳动安全卫生指标整流器输出端线路压降 不超过10%排风系统风量可调使用可控硅整流电源和高频开关电源淘汰高能耗设备使用清洁燃料 极杠清洁、导电良好淘汰有氰电镀使用低浓度、低毒生产工艺使用替代铅、镉、汞的电镀生产工艺使用阳极篮或其它措施回收利用阳极残料采用镀液连续过滤 挂具有可靠绝缘涂覆层 有镍回收、回用装置并运行 使用喷淋清洗装置 有多级逆流漂洗槽或多级回收槽并回收镀液镀槽、回收槽、清洗槽之间有导流板 有铬雾净化回收装置并运行 地面防腐、防渗漏 镀槽、管道无滴漏 用去离子水配制、回收镀液 科学挂装工件,滚镀有减废措施,减少镀液带出原材料消耗有考核与生产有关统计资料齐全、准确对镀液有定期化验措施使用其它未列入的清洁生产措施产品合格率有考核产品不含水可溶性重金属盐(如六价铬)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有相应的废镀液存储设施和合理的处置途径对有害气体有良好的净化排风装置现场防毒、防尘、防噪声达标(有检测报告)老污染源限期治理完成情况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电 镀 行 业 清 洁 生 产 定 性 评 价 指 标表 1 综合类电镀企业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一级评价指标权重值二级评价指标权重值评价基准值利用指标资源综合 45合利用率镀层金属原料综镀锌 锌的利用率(钝化前)40/n ①80% 镀铜 铜的利用率 40/n 80% 镀镍 镍的利用率 40/n 92% 镀装饰铬 铬的利用率 40/n 20% 镀硬铬 铬的利用率 40/n 80% 水重复利用率② 5 30%污染物产生指标 镀件带出液 40镀锌钝化 总铬 40/n 0.78 g/m2 酸性镀铜 总铜40/n 2.1g/m 2镀 镍 总镍 40/n 0.6 g/m 2 镀装饰铬 总铬 40/n 3.9 g/m 2 镀 硬 铬 总铬40/n0.5 g/m2 消耗指标资源与能源15工业新鲜水用量③15 0.3 t/m2 注:① n 为被审核镀种数。

铅蓄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分析

铅蓄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分析

摘 要: 铅蓄 电池行业是我国重点整治的涉重金属行 业,应开展 强制性清洁生产 审核 。文章在探讨铅蓄 电池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存在 的主要 问题的基础 上,系统说 明了铅蓄 电池企业清洁生产 审核 的现状评估 方法和 平衡测试分析方法 ,提 出了审核应重点关注的技 术要 点,以及常见的清洁生产方案 ,指导企 业建 立 持 续清洁生产机制 ,实现铅蓄 电池行 业全过程 污染 防治和重金 属减排 。 关键 词 : 铅蓄 电池; 清洁生产; 审核 方法
蓄 电池行业 准 人条 件 》或地 方 相关 规定 对 比 ,判 断 产 品产 能是 否符 合准 人要 求 ;与 《 产业 结 构调 整指 导 目
( 6) 评价企 业能源环境健康 管理状况
考察铅 蓄电池企业 管理状 况 。分析原料采购 、贮存
录 ( 2 0 1 1 年版 )》、 《 铅 蓄电池行业 准人条件 》或地方 运输 、生 产过程 以及铅 蓄电池出厂的全程管理状况 。主
相 关 规定对 比 ,判 断产 品镉 含量 是否 符 合 国家或 地方 要分析 内容应包括但不 限于 :
要 求。 ( 3)原辅材料及 资源能源消耗 分析
环境管理状况 :评 价企业 环保 管理制度 、清洁生产 管理制度 、危 险废物管 理制度 等的制定及 实施情况 ;评
通过对企业 近三年水 、电、汽 ,铅 、硫 酸等原辅材 价企业废水 、废气 、噪声 等环保监测 制度建设及执行情
组织机构等情况 。主要分析 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1 ) 卫
应评价企业铅烟 、铅尘 、硫酸雾 、锅炉废气等处 理
生防护距离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2 )环境 水体 、底泥 、环 设施 运行 情况 。明确各 排气 筒是 否按规 定进 行 日常监 境空气 、土壤等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 )环境管理部 门是 测 、是否进行 日常维护等 】 。

2024年铅蓄电池业环境整治方案范文(二篇)

2024年铅蓄电池业环境整治方案范文(二篇)

2024年铅蓄电池业环境整治方案范文____年铅蓄电池业环境整治方案一、背景分析铅蓄电池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动车、通信设备、太阳能和风能储能系统等领域的重要能量储存装置。

然而,铅蓄电池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如废旧铅蓄电池的处理不规范、铅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一套全面的铅蓄电池业环境整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整治目标1.建立健全废旧铅蓄电池回收体系,实现废旧铅蓄电池100%回收利用率。

2.大幅度削减铅蓄电池制造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将污染物排放降至国家标准以下。

3.加强对铅蓄电池企业的环境监管,确保铅蓄电池企业正常生产运行不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4.提高铅蓄电池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绿色生产投入。

三、整治措施1.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1)加强铅蓄电池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减少使用铅和其他有毒重金属的量,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2)鼓励铅蓄电池企业加大对新能源电池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推动铅蓄电池向锂电池等新型电池的转型。

2.建立废旧铅蓄电池回收体系(1)加强与废旧铅蓄电池回收企业的合作,共同建立废旧铅蓄电池回收网络。

(2)建立废旧铅蓄电池回收机制,对回收的废旧铅蓄电池进行规范管理和处理,确保回收的废旧铅蓄电池完全无害化处理。

3.加强铅蓄电池制造过程中的环境监管(1)加强对铅蓄电池生产企业的环境监管,确保生产过程中各项排放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2)推行绿色生产理念,引导企业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加大环境执法力度(1)加强对铅蓄电池行业的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废旧铅蓄电池回收等违法行为。

(2)建立健全环境执法监察机制,加强对铅蓄电池行业的日常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违法行为。

5.加强铅污染防治(1)加大对铅污染环境的治理力度,优化排污口设置,加装污染防治设施,减少铅污染物的排放。

(2)加强铅污染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铅污染程度,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铅污染的扩散和危害。

企业生产清洁实施方案范本

企业生产清洁实施方案范本

企业生产清洁实施方案范本在当前环境下,企业生产清洁实施方案已经成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社会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资源的消耗,实现绿色生产。

因此,制定并实施一份合理的企业生产清洁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企业应当对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对原材料的选择、生产工艺、废水、废气、废渣等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科学的评估,企业可以清晰地了解自身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制定后续的清洁实施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其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清洁生产管理体系。

这包括明确的管理责任、制定清洁生产目标、建立清洁生产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等。

企业要注重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采用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清洁生产技术,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生产过程的清洁化、低碳化、循环化。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培训。

通过开展环保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使员工自觉地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积极参与企业的环保活动,为企业的清洁生产贡献力量。

此外,企业应当加强对环境管理的监测和评估。

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确保企业生产活动的环境安全。

最后,企业应当加强对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和研发,推动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总之,制定并实施企业生产清洁实施方案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应当全面评估环境影响、建立健全的清洁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培训、加强环境管理监测和评估、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绿色生产,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综合能耗等级达到电池行业清洁生产2级及以上水平证明;-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综合能耗等级达到电池行业清洁生产2级及以上水平证明;-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综合能耗等级达到电池行业清洁生产2级及以上水平证明;-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电池行业作为新兴的清洁能源行业,在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约电池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综合能耗等级评价体系应运而生,该体系通过对能源消耗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使电池行业的能耗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并最终达到2级及以上的清洁生产水平。

本文将探讨综合能耗等级达到电池行业清洁生产2级及以上水平的证明方法和意义,并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全面梳理电池行业能耗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挑战,我们希望能够为电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只有通过适当的手段和措施,才能有效减少电池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实现电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推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首先介绍综合能耗等级达到2级水平的重要性,包括其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对电池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然后,我们将探讨实现综合能耗等级达到2级水平的方法,涵盖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及加强管理与监督等方面。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对未来电池行业综合能耗等级达到2级水平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提高人们对电池行业能耗问题的认识,促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绿色低碳生产和消费模式作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1. 引言:引言部分首先对论文的主题进行概述,即综合能耗等级达到电池行业清洁生产2级及以上水平证明。

然后介绍文章结构,即本文的目录和各个章节的内容。

最后阐明写作本文的目的,即探讨综合能耗等级达到2级水平的意义及实现方法。

2. 正文:正文分为2.1节和2.2节两部分,具体内容如下:2.1 综合能耗等级达到2级水平的重要性:在本节中,将详细阐述综合能耗等级达到2级水平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节〔2011〕6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有关中央企业:为贯彻落实《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加强电池行业重金属污染预防工作,我们组织编制了《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一、电池行业重金属使用和污染物产排现状(一)基本情况。

我国是电池生产大国,2010年电池总产量400多亿只,占全世界50%以上,其中出口量约300亿只。

涉重金属的铅蓄电池产量约14417万千伏安时、普通锌锰电池240多亿只、镉镍电池约4亿只、扣式碱性锌锰电池约90亿只。

现有涉重金属电池生产企业约2400家。

主要包括铅蓄电池企业近2000家;普通锌锰电池300家;镉镍电池80家;扣式碱锰电池20家。

(二)重金属使用情况。

2010年我国电池行业耗铅约280万吨、镉7800吨、汞140吨,分别占全国总使用量的80%、72%和15%。

(三)重金属污染物产排情况与废电池回收情况。

据测算,2010年电池企业排放含重金属废水总量1300多万吨,其中铅蓄电池企业排放废水1100多万吨;产生含重金属固体废物24万吨,其中含铅固体废物23万吨,含镉固体废物约4000吨;废铅蓄电池按规定有组织回收率不足30%。

二、实施清洁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电池行业作为涉重金属的重点行业,实施清洁生产面临以下突出问题:一是电池生产企业对清洁生产重视不够,缺乏主动实施清洁生产的自觉性,突出表现在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数量偏少,审核方案实施率不高。

二是缺乏可有效减少重金属污染物产生及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关键共性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同时,已有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应用不够。

三是通过原材料替代和减少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等源头减量措施急需加强。

三、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总体思路认真落实《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以削减电池行业重金属污染物产生量为目标,对涉重金属电池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加大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力度,加快成熟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源头减量替代,突出生产过程控制,强化再生利用规范,努力促进电池行业绿色发展。

(二)主要目标到2015年,我国电池行业汞、镉耗用总量比2010年分别削减65%和70%,铅蓄电池单位容量(kVAh)耗铅量减少2%。

四、主要任务(一)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从事涉重金属电池,包括铅蓄电池、镉镍电池、含汞锌锰电池、含汞氧化银电池、含汞锌空气电池等的生产企业,应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到2012年底前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并认真实施审核报告中提出的技术改造方案。

地方工业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专家或委托相关机构对审核及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公布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名单,引导和推动清洁生产工作有针对性、高质量地开展。

对于未审核或审核未通过的企业,按照《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二)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电池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进步。

按照源头预防急需、减量效果明显要求,加快攻关无汞氧化银电池、功率型铅蓄电池减铅技术、废电池规模化无害化再生关键技术与装备。

重点支持卷绕式铅蓄电池,铅蓄电池扩展式、冲孔式、连铸连轧式板栅制造工艺,轨道交通车辆、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和氢镍电池技术与装备的应用示范。

(三)大力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工程。

针对电池生产过程中重金属污染物产生的关键工艺环节,结合清洁生产审核报告要求,采用一批先进成熟适用的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工程。

积极推广铅蓄电池内化成工艺、扣式碱锰电池无汞化技术与装备、电动工具等民用动力锂离子电池与氢镍电池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量;加强涉重金属电池产品的原材料替代,大力支持纸板锌锰电池无汞无镉无铅技术和铅蓄电池无镉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从源头减少重金属使用量,大幅提升电池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水平。

(四)建立废铅蓄电池再生利用技术装备示范工程。

加快开发废旧铅蓄电池机械拆分技术与装备。

鼓励铅蓄电池骨干企业和大型冶炼综合企业从事废铅蓄电池的再生利用,建立1—2个年生产能力5万吨以上,铅回收率大于98%的废铅蓄电池机械拆解、破碎、分选、再生利用集成技术与装备应用示范工程,提高废铅蓄电池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为建立规范废铅蓄电池回收再利用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五、保障措施(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优先支持电池行业重点清洁生产技术示范项目,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步伐。

地方工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地方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等财政资金渠道,加大对电池生产行业和废旧电池再生利用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与各类科技计划的衔接和协调,加大财政科技经费对电池清洁生产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

(二)完善政策标准。

建立清洁生产审核的激励机制,对通过清洁生产评估的电池生产企业,特别是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在地方主要媒体上给予通报表扬,在安排中央和地方节能减排资金时,对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加强与产业、环保等相关政策的衔接,把企业清洁生产水平作为行业准入、环境影响评价、上市融资审查等政策的重要内容,对技术普及率达到一定程度的行业,采取提高相应环保标准的措施,加快技术推广应用。

(三)明确管理部门和企业责任。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编办确定的清洁生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督促和指导地方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主管部门是实施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按期完成目标和任务。

电池生产和废旧电池再生利用企业是实施主体,要切实按照有关要求,积极推动自身清洁生产水平的提高,削减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促进企业绿色发展。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清洁生产中心桥梁作用。

行业协会、清洁生产中心要充分发挥贴近企业、熟悉企业的优势,协助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加强政策标准宣贯,推进电池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活动,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要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加强对行业清洁生产情况的分析,跟踪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及时向政府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附件:电池行业重点清洁生产技术附件电池行业重点清洁生产技术一、推广类技术(一)技术工艺改造类1.铅蓄电池内化成工艺技术目前,国内大部分铅蓄电池企业极板采用外化成工艺,产生大量酸雾和含酸含铅废水。

推广铅蓄电池内化成工艺,可大大减少含铅含酸废水及酸雾产生,年减少排放含铅废水600万吨以上,污水产量减少50%以上。

2.扣式碱性锌锰电池无汞化技术与装备无汞扣式碱性锌锰电池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电池钢壳结构及表面镀层处理、负极无汞合金锌粉材料、正极二氧化锰材料与电解液工艺配方,汞含量低于0.0005%。

关键指标是防漏和储存性能。

推广该技术可实现扣式碱性锌锰电池无汞化,年减少汞耗量约100吨,耗汞总量约减少63%。

目前扣式碱锰电池年产量达90多亿只,其中10%已经达到无汞化。

3.电动工具等民用动力锂离子电池与氢镍电池技术镉镍电池主要应用在电动工具、电动玩具、电动剃须刀、对讲机等民用领域,年耗用镉约5800吨。

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提高了安全性能,在高功率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方面优于镉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放电性能、电压和规格尺寸,与镉镍电池更具有互换性。

在电动工具、电动玩具和电动剃须刀等民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采用动力锂离子电池与氢镍电池替代镉镍电池60%,即可减少镉的总耗用量46%。

(二)有毒有害材料替代/减量化类4.纸板锌锰电池无汞无镉无铅技术无汞无镉无铅纸板锌锰电池技术,即汞、镉、铅含量分别低于0.0005%、0.002%、0.004%。

该技术改进负极锌筒合金组分与机械加工性能,采用有机和无机添加剂组合成缓腐蚀剂取代升汞、调整电解液与正极配方。

目前纸板锌锰电池产量约180亿只,其中近10%产品已实现无汞无镉无铅化。

推广该技术可利用现有生产线,实现纸板锌锰电池无汞无镉无铅化,年减少耗铅量336吨、镉118吨、汞4吨,其中汞的总耗用量可减少约3%。

5.铅蓄电池无镉化技术无镉化技术为采用铅钙多元合金或其他无镉板栅合金,替代含镉板栅合金,镉含量低于0.002%。

推广该技术每年可减少镉耗量2000吨,及镉总耗用量可减少25%,消除铅蓄电池生产、回收、运输、再生环节中的镉污染风险。

目前无镉铅蓄电池约占电动自行车电池的15%。

二、产业化示范类技术1.卷绕式铅蓄电池技术与装备该技术采用延压铅板栅、卷绕式电极结构,提升了铅蓄电池大电流放电、耐振动和高低温等性能,提高了铅蓄电池功率密度,单位功率密度耗铅量减少1/4。

卷绕式铅蓄电池可应用于普通汽车和工程车辆的起动以及电动工具等电源领域,并可作为动力电池应用于轻度混合电动汽车、轻便型电动汽车。

目前该技术已开发成功,可应用示范。

2.扩展式、冲孔式、连铸连轧式铅蓄电池板栅制造工艺技术与装备铅蓄电池正极板和负极板是由板栅作为活性物质的载体。

扩展式(如拉网)板栅技术是采用冷挤压剪切扩展成型,可使板栅金属结构致密,耐腐蚀性明显提高,且板栅厚度较其他工艺薄很多,减少耗铅量和铅烟、铅渣排放量。

板栅制造新技术还包括冲孔式、连铸连轧式工艺技术,目前上述工艺主要通过引进国外技术装备实现规模化生产,目前国内对同类技术与装备开始研发,已经有国产线,并有出口,具备应用前景。

3.轨道交通车辆、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和氢镍电池技术目前磁悬浮列车、工业机器人,以及轨道交通车辆(火车、地铁等)的电源系统通常采用镉镍电池。

采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和氢镍电池替代镉镍电池,一方面减少废镉镍电池产生量(减少镉耗用总量约3%),另一方面提高动力电源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动力锂离子电池和氢镍电池技术的重点为提高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电池系统管理技术。

三、研发类技术1.无汞氧化银电池技术氧化银电池主要应用于高档电子手表和电子仪器,其汞含量约为电池重量的1%,但废弃后直接进入环境,存在污染风险。

在缺少氧化银电池回收处理机制的情况下,需从源头抓起,加快研发新型锌粉合金、代汞添加剂、电解液工艺配方及电池钢壳结构与表面处理工艺技术,实现氧化银电池无汞化。

2.功率型(放电倍率1C以上)铅蓄电池减铅技术研究和选用减铅添加剂、去硫酸盐化添加剂,降低铅蓄电池放电过程的极化,克服极板表面硫酸盐化,降低电池内阻,提高铅蓄电池的功率特性,使起动型等大功率使用的铅蓄电池配置容量减小,铅耗量在现有基础上降低10%以上。

减铅技术还包括采用超薄极板,其他减铅10%以上的技术。

3.铅蓄电池等废电池规模化无害化再生利用技术与装备废铅蓄电池回收再生环节铅污染风险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