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断与防治

合集下载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法氏囊炎症、萎缩和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为特征。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一般3周龄以上的鸡感染后表现明显的症状。

易感雏鸡群中快速暴发,病程短,本病可以使用注射疫苗和加强管理,进行有效防控法氏囊病的发生。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高度的接触性传染病,不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该病是一种以法氏囊炎症、萎缩为主要特征,以及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的疾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不仅仅会导致鸡的生产性能下降,还有引发患病鸡只的免疫抑制和缺陷,甚至引起死亡,严重危害我国养鸡业的健康发展和生产经济效益。

可以通过病毒分离鉴定,琼脂扩散试验,感染试验等多种诊断方法进行确诊,通过良好的生物安全管理和注射疫苗等生产方法,可有效防控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

一、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概述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概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是一种高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往往引起幼鸡的急性发病。

该病发病率极高且病程较短,一旦发病容易会造成鸡群中大鸡的死亡,且具有较强的潜在危害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首次在美国发现,鸡群在患病初期会出现间歇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入侵的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对鸡的免疫系统造成巨大的危害,被其他病菌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自发现以来被分离出多个变异株,呈现出不同的流行特点,因此在该病的预防和控制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传染源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高接触性传染病,病毒的传染源为发病鸡以及携带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在鸡圈的环境条件中拥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因此当鸡舍出现发病鸡时,鸡舍就成为了重要的传染源,鸡舍内的昆虫、鸟类等生物都可以检测到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病鸡可以直接污染鸡舍内的饮水、饲料、器具,并通过这种途径传播病毒。

鸡在3-6周龄处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易感期,3周以下的鸡,被感染后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会对鸡的免疫造成影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控
51 分 离 病 毒 . 从 发 病 死 亡鸡 或 宰 杀 鸡身 上 采 取法 氏囊 、
疾病 , 如大 肠杆 菌 病等 。近些 年 来 , 由于 疫 苗 、 免 血 清 和 高 卵 黄抗 体等 生物 制 品的广 泛使 用 ,该 病 已得 到一 定程 度 地
控 制 , 由此也 Ⅲ现 了新 情况 , 病 也 出现 了一 些 新 特 点 , 但 发 给 防控工 作增 加 了难度 。
降 , 鸡 对 病 原 体 易 感 性 增 加 , 易 并 发 或 继 发 多 种 其 他 病 容
4 病 理 变 化
剖检 可 见 , 体呈 现 脱 水 , 肌 发 暗 , 部 和 胸 肌 常见 尸 胸 股 有 出血 , 涂 刷 状 ; 道 内黏 液增 加 ; 脏肿 大 、 白 , 呈 肠 肾 苍 肾小
1 病 原
肾 、 、 等 组织 磨碎 , 1 肝 脾 按 : 比例 加入 生 理盐 水或 磷 酸盐 2的
缓 冲 溶 液 制 成 悬 液 , 30 0 r i 心 1 ~ 0 mi , 毫 升 以 0 / n离 a r 5 2 n 每
上 清 液 中加 入 青霉 素 、 霉 素各 10 0I 放 置 4℃ 的冰 箱 链 0 U,
鸡胚 接种 后 , 有法 氏囊 病毒存 在 , 在 3 7d后鸡 胚死 亡 , 若 则 ~ 并 出现病 变 。接 种后 第 3天 , 胚 头部 、 鸡 四肢 皮 肤或 趾 关节 有充 血 和出血 点 , 的绒 毛尿囊 膜 有轻 度 的增厚 和浑浊 。 有 接 种 后 4 5d 鸡 胚 头部 和腹 部 皮下 水肿 , ~ , 多数 鸡 胚 发育 缓慢 , 肝肿大 , 黄色, 呈 有坏 死 点 ; 肾肿大 、 充血 ; 心肌 颜 色变 淡 ; 法
水 增 加 , 期 饮 水 减 少 , 欲 消 失 , 肉 震 颤 , 重 者 虚 脱 而 后 食 肌 严

免疫鸡群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

免疫鸡群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

发 病 后 紧 急 采 取 以下 措 施 : 4 1 对 鸡 舍 及 环 境严 格 消 毒 病 死鸡 .

无 菌操 作法采 取病死 鸡肝脏 、 心
脏 和 脾 脏 各 l 份 .分 别 接 种 于 营养 琼 0
律 深 埋 . 舍 和 周 围环 境采 用 4 鸡 %的
烧 碱 , 内 消毒 采 用 12 0 菌 毒 杀 。 舍 :0 的
病 毒 血 清 型 中存 在 着 许 多 毒 力 不 同 的
亚 型 、 异株 亚 型 . 以该 病 仍 呈 现 出 变 所
区 域 性 暴 发 或 散 发 2 1 年 8 0 月 某 鸡 1 场 已经 接 种 了传 染 性 法 氏囊 病 疫 苗 的
1 5日龄 鸡 突 然 发 病 , 出 现 大批 死 亡 . 1
顿, 昏睡 , 泻厌 食 , 食 停 止 , 膀 下 腹 采 翅 垂 。 毛蓬乱 , 污粪便 , 颈 . 眼 . 羽 玷 缩 闭
33 回归 试 验 .
51 根 据 本 次 流 行 的 发 病 情 况 、 床 . 临 表 现 、 理 变 化 和 病 原 学诊 断 , 诊 为 病 确 鸡 传 染 性 法 氏囊 病 。部 分 病 例 肌 胃乳 头及 其 与 肌 胃界 处 出血 .但 在 诊 断 过
兽 医 晦 诊 ./. 7
鸡 传 染 性 法 氏囊 病 是 由 病 毒 引 起 的一 种 急性 接触 性传 染 病 主 要 侵 害 雏 鸡 及 幼 龄 鸡 . 是危 害 养 鸡 业 最 为 严 重 的传 染 病 之 一 近 年 来 . 由于 使 用 传
染 性 法 氏 囊 病 疫 苗 免 疫 接 种 防 制 本 病, 使本 病 得 到 了 有 效 的 控 制 : 因 该 但

鸡病防治-传染性法氏囊病

鸡病防治-传染性法氏囊病
鸡病防治-传染性法氏囊病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 传染性法氏囊病概述 •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症状 •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鉴别
诊断 •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预防措施 •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治疗方法 • 总结与展望
01
传染性法氏囊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由法氏囊 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
尽早发现并确诊疾病,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
综合分析
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高诊 断准确性。
注意鉴别诊断
与其他相似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避免误诊和延误治疗。
04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1 2
保持鸡舍干燥、清洁
定期清理鸡舍,保持干燥,减少病原菌滋生。
合理饲养密度
避免过度拥挤,减少疾病传播机会。
3
饲料营养均衡
提供全面、均衡的饲料,增强鸡只免疫力。
定期消毒
鸡舍消毒
定期对鸡舍、用具、饮水等进行消毒,杀灭病原菌。
人员消毒
工作人员进入鸡舍前需更换工作服、鞋帽等,并消毒双手。
车辆消毒
进出鸡场的车辆需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病原菌带入。
疫苗接种
选用优质疫苗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疫苗,确保疫苗质量。
施。
食欲不振
03
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油腻食物。
支持疗法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给予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机 体抵抗力。
增强免疫力
可使用免疫增强剂如转移因子、干扰 素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并发症治疗
继发感染
根据继发感染的病原菌类型,选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综合防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综合防控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综合防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家禽,特别是对鸡的危害最大,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传染病。

为了有效控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传播,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包括疫苗接种、消毒、隔离、保健等方面的措施,本文将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综合防控措施进行介绍。

一、加强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最常用的方法,应该选择优质疫苗,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进行接种。

一般来说,雏鸡在孵化后第7~10天龄时,进行一次法氏囊病疫苗接种,在鸡隻5周龄时进行第2次疫苗接种,在鸡隻12周龄时进行第3次疫苗接种。

在疫苗接种后,需要定期检查鸡隻的免疫情况,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二、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控的关键,要做到合理饲养密度,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卫生。

要加强对鸡隻的日常管理,保证鸡隻的健康状态,及时发现病变,及时处理。

监测是预防疾病扩散的有效手段之一,要定期对鸡隻进行监测,确保鸡群的健康状态。

一旦发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疑似病例,应立即进行隔离处理,同时进行检测确认和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四、完善防疫隔离措施对于饲养场,要做好动物的防疫隔离,对外来的禽类要进行隔离观察,要严格控制饲养场的人员和车辆出入,确保病毒不会从外界传入。

五、加强免疫力免疫力是抵抗疾病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合理饲养、科学喂养、保健等方式提高鸡隻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为了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

通过加强疫苗接种、饲养管理、监测、防疫隔离和提高免疫力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传播,保障鸡群的健康。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诊断与防治要点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诊断与防治要点
该 病 的 诊 断 与 防 治要 点 进 行 了 归 纳 研 究 。
充血 、 肿胀 ; 包 涵体肝 炎 主要病变 为肝脏 肿大 , 质脆 , 色 泽呈斑 驳状 , 有 出血 斑点 , 有黄 色坏死 灶 , 肾苍 白 , 有 尿
酸盐 沉积 : 马立克 氏病发 病于 1 ~ 3月龄 的小 鸡 . 常 侵害
天达 到死亡 高 峰 。
3 病 理 变 化
病 鸡 的 大腿 肌 和 胸 肌 出 血 , 胸肌色泽较暗 , 呈 块 状 或条状 ; 法 氏囊 普 遍 水 肿 ; 死后脱水 , 皮 下 组 织 干 燥; 浆 膜 面呈 胶 冻样 , 或法 氏囊 出血 , 呈 紫葡 萄样 法 氏 囊 黏 膜充 血 ; 干 酪样 坏死 肾脏 肿 胀 , 有 尿 酸盐 沉 积 ; 法
当代 - g 禽 殖她
纽 稿 m a i l : n m g x m y 2 0 0 8 @ s i n a 。 t o n i
鸡 传 染 性 法 氏囊 炎 的诊 断 与 防治 要 点
张 伟 河北 省 沧 州市献县 农业局 0 6 2 2 5 0
摘要 : 鸡 传 染性 法 氏 囊炎是 由病毒 引起 的主 要危
关键 词 : 染性 法 氏囊 炎 ; 传 染病 ; 诊断 ; 防 治 鸡 传 染 性 法 氏囊 炎 是 一 种 较 为 常 见 的 传 染 性疾
病 ,因该 病 1 9 5 7年 深 秋首 次 确诊 于 美 国东 海岸 特 拉
外周 神 经 、 眼虹 膜 、 肌 肉和皮 肤 , 肝、 脾肿 瘤 增生 , 法 氏 囊萎缩 。 淋 巴细胞性 白血病 发病多集 中在 1 6周 龄 以上 的小鸡 , 不侵 害外周神 经 , 法 氏囊呈 结节性增 生 。
的现实 意义 。 1 流 行病 学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摘要]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ibdv主要侵害3-12周龄雏鸡的免疫器官——法氏囊,在孵化后3-6周,当法氏囊生长成熟时,此时鸡群极易感染病毒。

该病不但会使感染鸡致病死亡,生产性能下降,而且还会引起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导致其他疫苗免疫失败,因而常继发和混合感染多种疾病。

近年来,各地虽然对该病加强了防控力度,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仍然是严重威胁养鸡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之一。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抗体;诊断;防治措施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总称ibd)是一种由双股rna病毒引发的破坏鸡的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的病毒性传染病,因该病1957年深秋首次确诊于美国东海岸特拉华洲的甘布罗镇而得名甘布罗病(gunboro disease)[1]。

一、病原及流行特征1.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属于双rna病毒科(birnavirdae)禽双rna病毒(avibirnavirus)。

它的基因组由两个片段的双股rna 构成,故命名为双rna病毒[4]。

该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极为稳定,能够在鸡舍内长期存活。

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生的季节明显集中,高峰期为每年的5-7月,其他月份,特别是9月-翌年2月发病率明显降低。

但近几年来,这种情况已变得不十分突出,尤其是近3-5年来,5-7月的发病率并不高,而其他月份的发病率则相应地升高,使发病季节呈全年化趋势[5]。

3.易感动物增多,侵袭对象扩大发病的对象已从以往的外来品种扩大到草鸡[6],甚至是特种禽类。

但这些禽类多呈隐性感染,成为病毒携带者。

二、临床症状目前法氏囊的发生病程长,但死亡率低。

而以往ibd的发生,病程多在3-5d,一般不超过7d,呈尖峰式死亡曲线,死亡多集中在发病后的2-3d[7]。

本病潜伏期很短,2-3d后即可出现临床症状,在鸡群中首先出现数只死亡,其后更多的鸡出现减食、萎顿、打堆、昏睡、羽毛蓬松。

鸡场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要领

鸡场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要领

鸡场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要领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法氏囊聚集囊肿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鸡群中的传染病。

该病主要通过禽粪中的寄生虫传播,因此在鸡场中进行有效的防控对于保护鸡群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防控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要领和措施。

1. 定期清理鸡舍:鸡舍是法氏囊病病原体的主要传播源之一。

因此,定期对鸡舍进行清理和消毒是防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清理鸡舍时要彻底清除所有的禽粪,确保鸡舍内环境的卫生和清洁。

2. 注意禽舍通风:保持鸡舍的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适当的通风可以降低鸡群患病的风险。

确保鸡舍通风良好,并避免鸡舍过度拥挤。

3. 强化饲料卫生:通过饲料传播病原体是法氏囊病的常见途径之一。

因此,在饲料的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卫生要求。

饲料容器要保持干燥清洁,使用新鲜的饲料,并及时清理和更换饲料容器。

4. 密切关注鸡群健康状况:定期观察鸡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症并进行隔离处理。

对于疑似感染法氏囊病的鸡只,要立即隔离治疗,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5. 加强鸡群免疫力:疫苗接种是防控法氏囊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饲养者应根据兽医的建议,对鸡群定期接种相应的疫苗,以提高鸡群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6. 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定期对鸡舍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体和减少传播途径。

使用专业的消毒剂,并根据说明书进行正确的使用和操作。

7. 加强员工卫生教育:鸡场工作人员应接受基本的卫生教育,学习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防护措施。

勤洗手、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具、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等都是保护员工和鸡群健康的重要措施。

8. 进行疫病监测: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包括法氏囊病的检测,以及其他相关疾病的监测。

疫病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疫情风险,有助于保持鸡场的健康状况。

9. 控制鼠害和昆虫:鼠害和昆虫是法氏囊病的传播媒介之一,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其数量。

使用捕鼠器、灭鼠剂和昆虫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原体的扩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h饮完 , 日总量不 宜超 过 lO / g 严 重脱 次 4 每 O mL k 。 20 , 5 g充分摇匀 , 5 供 0头仔猪 1 次使用 。15E ~ t 龄仔 水 者禁 用 , 须静 脉补液 。 必
第2 期
【 病防 制 】 疫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断与防治
金 巍
( 江 大 学 动物 科 学 学 院 , 北 荆 州 长 湖 442 ) 30 5
摘 要 : 绍 了鸡 传 染性 法 氏 囊 痛 (B 的病 原特 征 、 介 ID) 流行 病 学 特 点 、 临床 症 状 、 理 剖 检 变化 及 实验 室诊 病
收 稿 日期 : 0 1 1 — 1 2 1 - 2 2
作者简介 : 金
 ̄(9 9 ) 男 , 17 - , 湖北荆 州人, 验师 , 实 硕士 , 主要从事动物科学 和动物 医学实验教学和临床检验工作 ,
( 子 信  ̄ ) 8 2 6 . m。 电 j 0 @13c w8 o
() 3 患病仔 猪脱 水 是其 致死 的重 要 原 因 。 通过 补 猪 每头 每次灌 服 2 mL 2次/ , 0 , d 连用 3 5 。 明显 降 ~d 可
试 用 以下 配 方治疗 :
用 口服 补液 盐 1 0 mL 0 、水 溶性 氟 苯尼 考 2 g O 0、
同时 补 液要 遵循 少 量 、 多次 、 饮 的原 则 。 慢 断奶 仔猪
利 巴韦林 05 ( 意不 能超 量 , 防止 中毒 , 可 使 每 2 . 注 g 以 也 h饮用 1 . h饮完 . 乳仔 猪 每半 小 时饮用 次 46 哺 用其 他抗 病毒 药物 ) 、改性水 合 硅铝 酸盐 ( 密 达 ) 思
3 ) 病程 短 ( ~ d 、 尖峰 死亡 曲线 l。I D对养 禽 d、 7 8 )呈 1 B ]
2 流 行 病 学
鸡 是该 病毒 的主要 宿 主 . 8周龄 的鸡都 会感 21
业 危 害 巨大 , 方 面 由于 鸡 只死 亡 率 、 汰率 增 加 , 一 淘
影 响鸡体 增重 ,造 成直 接经 济 损失 :另 一方 面 由于 染 发病 . 中 3 6周 龄 的鸡 最易感 染 。 其  ̄ 各品种 的鸡都 但 病鸡 的粪便 中有 大量病 ID B V诱 发 免 疫 抑制 . 鸡 体 对 多种 疫 苗 ( 鸡 新 城 有 易感性 , 以轻 型鸡为 主 。 使 如 可通 过 直接 接 触 传播 或 经 污染 的饲 料 、 水 、 饮 垫 疫 活疫苗 、 鸡传 染性 支 气管 炎 活疫苗 、 马立 克 氏病 毒 , 鸡 活疫 苗等 ) 的免 疫应 答 能力下 降或无 免疫 应答 . 同时 料 、 具 、 员 等 间接 传 播 , 鼠及 甲虫也 是 间 接传 用 人 老 由于机体 免疫 机能 下 降 , 病鸡 对 病原 体 易感性 增 加 . 播 的媒 介 [。该病 毒不 仅可 通过 消化道 、 吸道黏膜 5 ' 呼 容易 并发 或继 发多 种其 他疾 病 . 如大 肠杆 菌病 等 . 所 传 染 , 可经种 蛋传 播 , 约化养 鸡场 一年 四季 均可 还 集 以有 人将 I D 比喻 为鸡 的 “ 滋 病 _” 笔 者根 椐 该 发 生 . 常 以 5 8月 为发病 高峰期 。 B 艾 2 ] 但 病毒 可持 续存在 病 的流行 特点 . ID 的诊 断与 防治谈 一点体 会 就 B 于 鸡舍 中 。 染环 境 中的病 毒可 存 活 10 污 2 d左 右 。该 病 多 呈地 方 流 行 . 发 病 率一 般 为 l % 0 高者 其 O 3 %. 可 达 6 %~ 0 % : 0 10 死亡 率一 般为 4 1% , %~ 0 高者 可 达
断 方 法 , 出预 防和 控 制 该 病 的 有 效 途 径及 防 治体 会 , 养鸡 生产 提供 一 定 的 参 考 。 提 为
关键 词 : 传 染性 法 氏 囊病 ; 鸡 流行 病 学 ; 断 ; 治 诊 防
中 图分 类 号 :883 ¥ 5 .1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7 2 3 2 1 )2 0 2 — 2 10 — 7 X{0 2 0 — 0 3 0
液、 收敛 和补 盐缓解 酸 中毒 , 当使 用药 物控 制继 发 适 感染 , 结合 加 强护理 。 可降低 发 病仔 猪 的死亡 率 。可 低 死 亡 率 ( 中利 巴 韦林 按 lO / g 口服 补 液盐 配 方 为 :氯 化 钾 1 g 。 . 、碳 酸 氢钠 5 25 ; 化钠 35 、 . 氯 g . 无水 葡萄 糖 2 g 加 温水 1 0 m 。 g 0, 0 L 0
鸡传 染 性 法 氏囊 病 ( D) 由鸡 传染 性 法 氏囊 两 个血 清 型 :即对鸡 有 致病 性 的血 清 型 I 和对火 I 是 B 型
病 病 毒 (B V) I D 引起 的一 种 急 性 、 触性 、 疫 抑 制 接 免 鸡有 致病 性 的血清 型 I 型 [。 I
性、 高度 接 触 性 传染 病 。该 病 发病 突然 ( 潜伏 期 2
1 病 原
毒 属于双 股双 节 R A病毒 科 .该科 只 有一个 属 . N 即
双股 双节 R A病毒 属 它 的基 因组 由两个 片段 的双 N
该病 病原 为传 染性法 氏囊 病病 毒 (B V) 病 3 % O ID 。该 0 4 %。该病 可使 肉鸡增 重降低 5 1%。 %~ 0
3 临床 症状 和 病 理 剖 检 变化
该 病潜 伏期 2 3 ,易感 鸡 群感 染后 突 然发 病 , d
股 R A构成 。 N 故命 名为 双股 双节 R A 病毒 。病 毒 31 临床 症 状 N _ 粒 子呈球 形 , 层衣 壳 , 囊膜 单 无 直径 为 5 ~ 5 m。 5 6 n 病 毒无 红 细胞凝 集特 性 。大量 研究 结果 表 明 。 D I V有 病 程 经 过 7 8 , B ~ d 呈一 过 性 , 型发 病 鸡 群 的死 亡 曲 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