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会保障基金与公共财政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社会保障概论●第一章绪论(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学科性质、目标功能及意义)●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发展●第三章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第四章社会保障的相关关系●第五章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第六章社会保障基金●第七章社会保障立法与管理●第八章社会保障水平●第九章社会救助●第十章社会保险●第十一章社会福利绪论第一节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一、国外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国际劳工组织(1942):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这个组织的成员所面临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为公民提供保险金、预防或治疗疾病,失业时资助并帮助他们重新找到工作.●德国(陈良瑾,1990):即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是对竞争中不幸失败的那些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英国(贝弗里奇,1942):为消除贫困,以普遍性和类别原则,为国民在失业、疾病、伤害、老年以及家庭收入锐减、生活贫困时予以生活保障。
●美国(美国社会保障署,1995):指根据政府法规而建立的项目,给个人谋生能力中断或丧失以保险,还为结婚、生育或死亡而需要某些特殊开支时提供保障.为抚养子女而发给的家属津贴也包括在这个定义之中。
●日本(陈良瑾,1990):是指对疾病、负伤、分娩、残疾、死亡、失业、多子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贫困,从保险方法和直接的国家负担上,寻求经济保障途径.对陷入生活困境者,通过国家援助,保障其最低限度的生活,同时谋求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以便使所有国民都能过上真正有文化的成员的生活.二、港澳台地区对社会保障的界定●香港:●——(官方)以政府为责任主体并通过向有需要的人士直接发放款项的方式提供的福利,包括综合保障援助计划、公共福利金计划及暴力及执法伤亡赔偿计划、交通意外伤亡援助计划、灾民紧急救济等.——周永新:政府为保障国民最低生活需求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非供款性的社会救助、供款性的社会保险和普遍津贴制度。
—-莫泰基(1993):社会保障可以理解为一个政府设立的制度,运用大众的财富,给予需要的人最基本或应得的援助,藉以维持生活需要,以及配合社会发展,增加国民福利.●澳门:● -—邓玉华(2003):包括社会服务、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
第六章社会保障基金

• • • • •
三、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新途径 1、开征社会保障税 2、发行社会保障专项国债 3、有偿转让部分国有土地的使用权 4、发行社会保障彩票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类型
• 目前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类 型有三大类: • DB型现收现付制、 DC型完全积累制、 型现收现付制、 型完全积累制、 型现收现付制 型完全积累制 混合型。 混合型。 • 1、DB(defined benefit)型现收现付 制 • 定义
• • • • • • • •
2、个人账户模式 特点:个人缴纳,自我负责,自我受益 优点:能够提高个人的积极性 缺点:共济性和互助性较差 3、统账结合模式 特点:包括公共所有和个人两部分 优点:具有共济性,还能调动个人积极性 缺点:共济性低于社会统筹模式
• • • • • • •
社会保障基金筹资形式主要有三种: 社会保障基金筹资形式 1、缴费制 2、缴税制 3、储蓄制 社会保障基金三种筹资形式的比较: 1、缴费制 特点:以缴费的形式缴纳 优点:每个项目的缴纳有相关的办法 缺点:项目一般比较复杂
缺点: ①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②可能诱发代际矛盾; ③支付具有刚性,会加重政府负担,影响公共和 经济投资; ④容易产生依赖思想。 生存环境 或者人口结构稳定;或者经济的发展速度远 高于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 2、完全积累制 • 完全积累制,即完全用过去积累的缴款 所挣取的利息收入提供保险金的制度。 具体说来,就是一个人在就业期间向政 府管理的基金缴款,该基金随着时间的 推移不断生息增值,当这个人退休后, 其所获养老金来自于该基金的利息收入。
• • • • • • • •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方式主要有三种: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方式 1、社会统筹模式 2、个人账户模式 3、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 社会保障基金三种管理方式的比较: 1、社会统筹模式 特点:统一筹集、统一管理、统一支付 优点:社会公共基金,具备很强的社会 财富再分配功能 • 缺点:收缴困难,不利于调动个人积极 性
第六章 国家预算

(二)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
1.抓好预算外资金收入的管理,主要是严格审批
各种收费(基金)。 2.抓好财政专户管理。财政部门要建立财政专户, 对预算外资金实行征收与使用分开的收支两条线 的管理办法,以改变预算外资金单位收支一体的
做法。
3.抓好预算外资金的支出管理。 4.强化预算外资金的监督。
第四节我国预算管理体制
二、预算外资金的作用
• (1)可保证某些专项事业的需要。预算外资金基本上是根 据事物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资金来源可靠,资金安排使 用主动及时,能解决预算内资金渠道难以解决的问题,还 能减轻国家预算安排的一些困难。 (2)有利于加快事业的发展。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使用, 能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切合具体情况、灵活地加以安排, 能积极地促进事业的发展。 (3)有利于调动理财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
• 四 预算的编制 • 见下图
• 五 作用 • 国家预算的作用是国家预算职能在经济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主 要包括三个方面: • • (1)财力保证作用。国家预算既是保障国家机器运转的物 质条件,又是政府实施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有效保证。
(2)调节制约作用。国家预算作为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 是国家财政实行宏观控制的主要依据和主 要手段。是国家财政 实行宏观控制的主要依据和手段。国家预算的收支规模可调节社 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预算支出的结构可调节国民经济结构, 因而国家预算 的编制和执行情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直 接的制约作用。 (3)反映监督作用。国家预算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预 算收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效益 水平,预算支出反映 各项建设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因此通过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便于掌握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出现的问题,从而 采取对策措施, 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
公共财政概论客观题及参考答案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的财政模式是()。
A.民主财政B.计划财政C.公共财政D.集中型财政2.公共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社会生产活动B. 财政分配活动及其规律性C.社会产品流通D.社会产品消费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生产关系与分配关系之间的关系是()。
A. 相互决定的关系B. 两者之间没有影响C. 分配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D. 特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分配关系的性质4.学习公共财政学的基本方法是()。
A.实证分析方法B.规范分析方法C.比较分析方法D.案例研究方法E.唯物辩证法5.我国进入新时代之后,对公共财政的功能定位是:财政是国家治理的()。
A.财力保障B.制度保障C.基础和重要支柱D. 特殊调控方式二、多选题1.学习公共财政概论的意义,主要包括()。
A 有助于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的财政学理论B 有助于指导我国财政工作实践C 有助于理清市场和政府的关系D 有助于正确把握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对财政的要求2.在公共财政概论学习中坚持唯物辩证法,应该做到()。
A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来考察分析财政现象、财政活动B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来正确理解公共财政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范畴C 应当掌握“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D 学以致用,将财政理论紧密联系并指导财政实践3.关于规范分析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回答“应当是什么”B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C 主要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D 先确定相应的准则,再根据准则进行判断4.关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规范分析要以实证分析为基础B 实证分析离不开规范分析的指导C 一般来说,规范分析更重要D 实证分析更重要5.公共财政概论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唯物辩证法B 比较分析法C 案例分析法D 实证分析法E 规范分析法答案:单项选择题1.C2.B3.D4.E5.C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 3 ABD 4.AB 5.ABCDE第一章公共财政与公共财政思想一、单项选择题1.财政分配从氏族公社单一的社会产品分配体系中分化并独立出来的必要条件是()。
马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PPT-第六章 社会保障支出

第一节 社会保障概述
表6-1 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结构
其中:
单位:亿元
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
三、中国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障支出 年份
支出
社会保障基金补 就业补助支 行政事业单位离退 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支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
助支出
出
休支出
出
障支出
障支出
1998
595.63
—
6.48
274.36
393.0 72.2 831.0*
2009 2 345.6 4 760.0 553.4
171.8
381.6 62.2 546.4*
2010 2 310.5 5 214.0 556.3
177.4
378.9 59.5 766.7
2011 2 276.8 5 305.7 551.0
184.5
366.5 68.7 886.9
第一节 社会保障概述
一、社会保障的含义和内容
(二)社会保障的内容
3. 社会福利 广义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是同义语 狭义的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组成部分。 狭义的社会福利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公共福利、专项福 利、区域性福利。
第一节 社会保障概述
一、社会保障的含义和内容
(二)社会保障的内容
4. 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确保军人等从事特殊工作的 人员及其家属的一定生活水平,给予的优待、抚恤和妥善 安置措施的总和。
888.95
345.37
1 330.2
70.99
241.01
—
2007
5 447.16
1 275
370.9
1 566.9
91.57
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财政学第一章财政学对象财政的本义: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财政职能: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收入分配职能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2.规范工资制3.加强税收调节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市场失灵:外部性效应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
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财政学两个基础概念:(1)公共物品1、公共物品含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个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3、免费搭车: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2)公共需要1、含义:社会的公共需要2、特征:(1)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2)公共需要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不享用(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3、地位:共同的、历史的、特殊的4、范围:(广)包括政府执行其只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政府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等等财政支出概论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公共财政下的社会保障支出研究

经济管理123公共财政下的社会保障支出研究刘雅琼 兰州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要:通过阐述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我国公共财政下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相比发达国家总体偏低、我国公共财政下社会保障支出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等问题进而提出了要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科学化管理、对我国现有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等完善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123-01一、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由政府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以及监督的职能。
[1]它是“为弥补市场失效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活动”。
[2]社会保障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确保无收入、低收入等社会成员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所给予保障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
其本质是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以及优抚安置等共同组成了社会保障。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保障资金,同时社会保障是由政府为主体提供给公民消费的一种物品,其自身的公共产品的性质或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之间有内在的密切的联系。
社会保障在本质上是一种财政分配关系,由于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不能为丧失劳动力以及低收入的人们提供生活必需品,这就产生了市场失灵,即单靠市场分配是不够的。
因此国家为保证社会的稳定和保障人民的生活就要划拨一部分资金,通过财政的渠道以社会保障的形式来进行支付分配。
而这部分资金的来源则是通过向企业征税、个人缴费等方式获取。
这些资金都是来源于国民收入,反映了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分配。
因而从本质上看,社会保障本身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性质,需要政府作为保障。
社会保障基金与财政的关系

(二)财政部门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的内容
1、税收管理
将社会保障税费从企业利润和个人所得税中分离,给予税收优惠,允许慈善捐赠享受免税优惠。
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给予税收优惠。
2、财务管理
统一和健全各项财务会计制度;
核定社保机构管理费收支预算;
通过预算审核、财务检查等监督社保财务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与财政的关系
1、社会保障基金的资源配置职能:
三大途径:储蓄、投资与国债
储蓄:筹集社保基金,影响个人与企业的储蓄倾向
投资:社会保障基金作为投资基金影响社会总投资
国债:社会保障基金购买国债,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
2、社会保障基金的收入分配职能:
体现为通过强制手段集中部分社会保障基金到政府手中后,通过转移支付来保障特殊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2、财政部门间接参与社会保障基金的微观管理,财政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法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和指引;社保管理机构经费由财政预算安排。
3、财政部门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监管
检查监督社保管理机构的预决算及其执行情况;检查监督社保管理机构的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和操作情况;对经办机构违反财政法纪进行处理。
4、对社保基金提供最后担保
分类:
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收费收入;其他收入。
2、两者关系
(1)社会保障缴费或税是重要的财政收入形式。
(2)社保基金与国债关系密切,是其资金来源。
(二)社会保障基金与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
概念:
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
分类:
按经济性质分为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
作为世界第一大债务国,美国在2010年2月将政府负债上限由12.4万亿美元提高到14.3万亿美元,而2010年底,美国债务已经突破14万亿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现行模式及存在问题 政府公共预算与专项基金预算混合制 存在问题 (1)社会保险费、社会福利基金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管 理 (2)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收入安排缺乏强制性和规范性 (3)财政预算监管体制不完善、不成熟
Social Security
7
案例分析
11
Social Security
2
Social Security
二、市场经济机制下公共财政介入社会保障的意义 1.市场经济机制的缺陷 思考:“社会虽然不能制止老天下雨,但却可以生产雨伞” 2.私人保险市场的局限 (1)由于私人保险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导致私 人保险市场失灵。 (2)私人保险无法解决个人储蓄不足以及 “免费搭车”的问题。 (3)私人保险市场难以抗御系统性风险。 (4)私人保险市场无法进行有目的的收入再分配。
Social Security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二、公共财政的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指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活 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 ,从而优化全社会的资源配置。 2.收入分配职能 是指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对各个社会成员收入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施 加影响,以公平收入分配。 3.调控经济职能 指通过实施特定的财政政策,促进较高的就业水平、物价稳定和经济 增长等目标的实现。
8
Social Security
Social Security
9
《关于黑龙江省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预算草案有关情况 的说明》,2016年全省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148.4亿元,同口径减 收13.2亿元,下降1.1%,2016年全省公共财政支出完成4228亿元 ,增支207.4亿元,增长5.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732.4亿元 ,增支12.2亿元,增长1.7%。十分严峻。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明 年就会迈出第一步,先实行基本养老金中央调济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全国范围内统一制度规定、统一调度使 用基金、统一经办管理、统一信息系统为主线,实现全国基本养 老保险事业的统筹协调发展。
第六章 社会保障基金与公共财政
第一节 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 一、公共财政的概念 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 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 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 适应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思考:为什么公共财政与人们的生活保障有何关系?
Social Security
3
三、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的关系 1.公共财政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经济基础 (1)直接决定了社会保障分配领域的总量和结构 (2)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成败的重要支持 2.社会保障制度与积极的财政政策
Social Security
4
四、社会保障基金财政管理的内容 1.预算管理 2.财政拨款管理 3.税收管理 主要是税收优惠或者补贴 4.财务管理
Social Security
10
案例2: 2017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公布《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 金实施方案》,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设定了具体路线图 和时间表。在外界来看,随着社保基金获得“输血”,将缓解养老金 缺口问题,避免将缺口转移给下一代人,实现代际公平,同时有助于 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化解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 问题: 为什么要划转? 具体要划转多少?10% 是直接拨钱吗? 对老百姓有啥影响?
案例1: 2017年11月15日,由人社部社保管理中心编制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 年度报告2016》出版。根据该报告,广东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 累计结余最高,7258亿元占总结余的19.6%。累计结余超千亿的地区 还有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四川、上海、山西、安徽。这9个地 区共计2.61万亿元,占全部累计结余的70.6%。 养老金当期收不抵支的省份增至7个,分别为黑龙江、辽宁、河北、 吉林、内蒙古、湖北、青海。其中黑龙江不仅当期收不抵支,且累计 结余已穿底,为-232亿元。 黑龙江也是全国企业养老保险抚养比最低的地区,仅1.30:1。广东 的企业养老保险抚养比最高,达9.25:1。全国抚养比则从2015年的 2.88:1下降为2.80:1。
Social Security
5
第二节 公共财政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基金预算
一、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模式 1.政府公共预算(英国) 2.专项基金预算(美国) 3.不纳入政府公共预算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南美的智利模式
思考:三种预算模式的优点和缺陷
6
Social Secu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