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药用植物资源

合集下载

《药用植物资源》课件

《药用植物资源》课件


药用植物的叶子形态各异,包括卵形、心 形、圆形等,叶序、叶缘、叶脉等也是鉴 别植物的特征之一。
药用植物的分类方法
01
02
03
04
按照药用部位分类
根据药用植物的不同部位,如 根、茎、叶、花、果实等进行
分类。
按照药用功效分类
根据药用植物的不同功效,如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进行分
类。
按照生长环境分类
根据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如 水生、陆生等进行分类。
求。
播种与种植
根据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当地的气 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和种植 方式,如穴播、条播或撒播。
除草与病虫害防治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治病虫害,确 保药用植物健康生长。
药用植物的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通过采集药用植物的种子,进行播种繁殖,适用于大量繁 殖。
分株繁殖
将药用植物的根茎或匍匐茎分割成若干小株,分别栽种, 适用于多年生药用植物。
总结词
加工方法与技术对药用植物的品质和药效具 有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药用植物加工的目的是去除杂质、保持药效 和便于储存。常见的加工方法包括清洗、干 燥、切片、粉碎、提取等。加工过程中应遵 循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原则,确保 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
药用植物的质量标准与鉴别
要点一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药用植物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了药用植物的生 长和分布。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如中国的中草药、印度的阿输吠陀草药等。此外,一些 地区还存在着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药用植物资源,如南美洲的马卡等。
药用植物资源的重要性与应用
总结词
药用植物资源在医疗保健、食品补充剂、化 妆品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和价值。

中药资源学重点整理

中药资源学重点整理

名词解释1.中药资源: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分布的各种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药用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2.中药资源学: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成、蕴藏量、品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科学3.传统中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在中药市场上流通,以传统中药理论阐述药理药效和临床指导用药,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加工炮制方法及使用形式的天然药物和人工加工产品4.民间药:草药医生或民间用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和加工品5.民间药:我国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使用的天然药物及加工品,多数均有各自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以指导用药6.道地药材:在一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且生产比较集中,栽培历史比较悠久,再拍技术和加工技术比较独特,质量和疗效较其他产区同种药材好,且为世人所认可的药材7.中药区划:在中药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正确评价影响中药资源开发和中药生产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揭示中药资源与中药生产的地域分布规律,按区内相似性和国际差异性划分不同级别的中药区明确各区开发中药资源和发展中药生产的优势及其地域性特点,提出生产发展和建设途径8.中药资源的品质:指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用于医疗保健和护理等用途的药用部位及其所含药用成分的性质与质量9.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10.生物多样性:指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及景观多样性11.中药资源总经济价值分为两个部分:①使用价值(分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无价值)是指当某一物品被使用或消费的时候,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或偏好的能力②非使用价值相当于生态学家所认为的某种物品的内在属性,与人们是否使用它没有关系12.中药资源的产品开发利用:指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通过科学研究方法开发而成的中药产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及其他中药产品和保健品13.功能食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在天然食物中加入卫生部颁发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可食用药材,经过特异加工而成的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14.自然保护区: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包括陆地和水域,采取有效措施就地保护现有状态是该区自然资源得以永久或较长时间保护,免受破坏而划定的特殊区域15.中药资源保护:指保护药用植物、动物、矿物及与其密切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以保证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药用动植物的多样性,挽救珍稀濒危动植物种16.绝灭种:一个物种在野外50年没有肯定发现,表示该类群确实已经灭绝17.濒危种:绵连绝灭危险,如果致危因素继续存在它们可能就可能不能生存18.稀有种:在全世界总数量很少,但现尚不属于濒危种、易危种的类群,这些类群常分布在有限的地理区域或栖息地,或者稀疏地分布在更为广阔的范围19.盖度:植物覆盖在地面的程度,以百分数来统计20.单株产量:一株植物药用部位的平均产量21.药用植物的生物量:某一地区某种药用植物的总量,包括药用部分和非要用部分22.药材蕴藏量: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中药资源的自然蓄满量23.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药用部位(如根、根茎、全草、叶、果实或种子)的平均产量(g/株)24.年允收量:指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久利用的采收量25.投影盖度:一种植物在一定的土壤表面所形成的覆盖面积的比例26.样方调查:在选取的样地内根据调查的目的、对象设置样方,对样方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27.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总称28.植被:覆盖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总称29.三向地带性:一方面沿纬度方向呈带状发生有规律更替称纬度地带性;另一方面从沿海向内陆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经度地带性。

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地

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地

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自古以来,中医药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草药作为中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治疗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地理条件的差异,决定了每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道地药材产地。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地,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些宝贵的天然资源。

一、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丽江纳西族药材产地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地处滇西北,气候温和,地形复杂多变,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

这里盛产多种名贵中草药,如丽江古城牛黄、雪莲、黄芪和红景天等药材。

这些草药因其质地纯正、品质优良而成为中药材市场中备受追捧的货品。

二、四川绵竹市——川芎产地四川省绵竹市是名贵中草药川芎的主要产地之一。

优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得这里的川芎品质上乘,被誉为“中药之皇”。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在中药制剂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三、贵州毕节市——贵州川贝产地贵州毕节市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部,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这里的气候湿润,土质疏松,是川贝的产地之一。

川贝为贵重的草本植物,具有清热润肺、平喘止咳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四、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药材产地湖北恩施州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境内山清水秀,生物资源丰富。

这里是世界着名的草药和中药材产区,如恩施党参、川楝子和金线莲等。

这些药材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备受医药界有关专家的研究和推崇。

五、山西大同市——山西制何产地山西省大同市拥有辽阔的石炭资源和特殊的地理环境,是制何的主要产地之一。

制何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六、福建武夷山市——武夷山产地福建省武夷山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被誉为“中国之茶都”。

武夷山是名贵的中草药产地,盛产石斛、铁皮石斛、党参和黄精等多种药材。

其中,武夷山石斛因其品质优良而享有盛誉,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养生和药物制剂。

中国药科大学药用植物资源学复习

中国药科大学药用植物资源学复习

13级药用植物资源学复习一"By:Taxaceae第一章中药资源学中药资源:是指对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医疗作用和保健护理功能的植物、动物、矿物资源,以及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个体和产生的活性有效物质中药资源学: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数量、地理分布、时间、空间变化、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学科中药资源的特点:1)地域性:各气候带的水热条件和生长期不同2)分散性3)有限性和可解体性4)可再生性:自然更新、人为扩大繁殖能力5)多用性6)国际性中药资源学的学科范围及任务:1)调查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2)实施GAF;保证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3)积极扩大与寻找中药新品种、新资源4)研究中药资源的动态规律,提出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5)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中药资源学的形成和发展:《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记载药物的专著《本草纲目》明李时珍,最著名的古代本草著作,载药1892种中药资源学的研究内容:1)中药资源的调查2)中药资源区划与适宜性分析3)中药资源的野生抚育和可持续利用4)中药资源的动态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5)积极寻找和扩大中药新资源6)濒危中药资源评价与监测中药资源的开发:目的:可供人类利用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四个层次:初级开发、二级开发、深开发和综合开发1)初级开发:以发展药材和原料为主如何首乌生制之分2)二级开发:以开发中药制剂和其他天然产品为主如人参加入酒中制成的“人参酒"3)深开发:以开发天然化学药品为主如从小檗科小檗属植物中提取的小檗碱为常用的天然抗菌药物4)综合开发:在开发一种用途的同时,利用废弃物进一步开发出其他有用的药物和产品,使一种生药或药用植物发挥多种用途如甘草的根和根茎,除作中药材和提取甘草酸等原料外,其残渣可再提取出甘草黄酮类成分,用作化妆品添加剂和抗氧化剂;甘草地上部分又是优良的牲畜饲料甘草粉和加工品,大量用于食品和烟草工业。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

茵陈蒿
牡蒿
天名精:全草入药, 止血、利尿、清热解 毒、破血、生肌。瘦 果中药称“北鹤虱”, 可驱除绦虫、蛔虫。 全草水浸液可做农 药,杀青菜虫、地老 虎、守瓜虫等。
豨签草: • 用于风湿痹痛: 味苦寒,又有 化湿热作用,故痹痛偏于湿热的 病症尤为适宜。 • 酒治蒸熟能强筋骨,适用于四 肢麻痹、腰膝无力、中风口眼歪 斜 、半身不遂等症。 • 清热解毒,可用于疮疡肿毒, 以及风疹湿疮、皮肤搔痒等 症。 内服外用均可。 此外,现在又用于高血压症,有 降压作用。
传统认为威灵仙有祛风湿、通经络、消骨哽三大功效,常用量 5~15g。因其性走窜,药理学证实其还有解除食管、支气管、输 尿管、胃及胆道等处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并有较强的消炎止痛作 用,因此,临床实践中又摸索出其许多新用妙方。 急性腰扭伤 、胆结石 、外伤性食道炎 、面神经麻痹 、外伤性 神经损伤 、痔疮出血 、头痛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食管癌 . 威灵仙有较强的走散力,气血亏虚者忌用。
藿香: 全草入药有止呕吐, 治霍乱腹痛,驱逐肠 胃充气,清暑等效; 果可作香料;叶及茎 均富含挥发性芳香 油,有浓郁的香味, 为芳香油原料。藿香 亦可作为烹饪佐料, 或者烹饪材料。
5、蔷薇科
蔷薇科为有花植物的一个大科,全世界共有126 属,近4 000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到亚热 带,南半球为数很少。本科植物化学成分类型多 样,包括酚类化合物、有机酸、二萜类、三萜类以 及含氮化合物。 本科的常用药用种多为木本植物,主要有乌梅、杏、 桃、郁李、皱皮木瓜、枇杷、金樱子、玫瑰及山楂 等。
唇形科为一世界性分布的大科,我国有 102属约800种。唇形科是进化较高级的一 个类群,化学成分类型多样,除富含挥发 油外,还含有萜类、包括单萜、倍半萜、 二萜及三萜类成分(通常为苷元),部分 类群富含芹菜素、木犀草素衍生的黄酮类。

中国中药资源分布情况

中国中药资源分布情况

中国中药资源分布情况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中药资源的国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中药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各个地区,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对中药资源的种类和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将对中国中药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1.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中国中药资源的重要产地之一、该地区气候寒冷,形成了独特的中药资源。

主要中药资源包括人参、黄芪、阿魏、细辛等。

其中,吉林省的长白山和云南省的辽东半岛是人参的重要产地,被公认为人参的“金三角”。

2.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是中国中药资源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适合生长一些喜冷耐旱的中药材。

主要中药资源包括黄连、苦参、地黄、牛膝等。

其中,山西省贡山县以产地优良著称,它的中药材质量极高,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

3.华东地区华东地区是中国中药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适合生长许多中药材。

主要中药资源包括当归、党参、茯苓、生地等。

其中,江苏省泰州市被誉为“中药之乡”,以其丰富的中药资源、灵活的经营模式和高品质的产品在中药市场上享有盛誉。

4.华南地区华南地区是中国中药资源分布重要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合生长多种中药材。

主要中药资源包括罂粟、南星、陈皮、草珊瑚等。

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重要的中药资源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矿泉水资源和天然草场,为中药种植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5.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是中国中药资源分布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气候多样,地形复杂,适合生长多样化的中药材。

主要中药资源包括川芎、藏红花、木香、紫草等。

其中,四川省是中国最重要的中药资源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先进的中药加工技术。

总的来说,中国中药资源的分布情况表明中药资源的潜力和发展前景巨大。

各个地区都应充分利用本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和土壤资源,加强中药资源的研究开发,提高中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

同时,保护中药资源也是至关重要的,禁止乱采滥挖,加强中药资源的合理利用,切实维护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华南亚热带、热带药用植物资源分布

华南亚热带、热带药用植物资源分布

主产
广西壮族自治区

共有植物80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4035种
罗汉果、广金钱草、鸡骨草、土茯苓、
Hale Waihona Puke 主产石斛、吴茱萸、大戟、肉桂、莪术
千年健、天冬、郁金、何首乌
八角茴香、茯苓、葛根
石斛 何首乌 大戟
海南省

共有植物4200种,其中当地特有的500多 种,药用植物2500种。
槟榔、阳春砂、益智、肉豆蔻、丁香、巴戟天、 广藿香、芦荟、胡椒
华南亚热带、热带区 药用植物资源分布
09中药资源与开发 吴剑文 0906508160 华南区包括
1)福建南部 2)广东省 3)广西壮族自治区 4)海南省 5)香港、台湾省
广东省

共有植物6616种,其中药用植物2513种。
阳春砂、广藿香、肉桂、何首乌、益智、巴戟天 草豆蔻、橘、佛手、乌药、广防己、穿心莲。
主产
槟 榔
台湾省与香港地区

台湾省 台湾杉
共在植物4300种,其中特有种占42.9%。 据《台湾药用植物资源名录》收载,台湾省 栽培和野生的药用植物有2583种。
台湾省与香港地区

香港
共有植物2420种、87个变种;据《香港中 草药》收载,其中药用植物600种左右。

蓼科科药用植物资源概述

蓼科科药用植物资源概述

蓼科科药用植物资源概述蓼科植物是一类常见的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蓼科植物中包含多种药用植物资源,这些植物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外,还具有食用、观赏等多种用途。

以下是蓼科科药用植物资源的概述。

首先,蓼科植物中的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其叶子肉质,味道酸甜可口,富含维生素C、钙、铁等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热淋涩痛等症状。

其次,马齿草(Polygonumtinctorium)是一种可用于制造天然染料的植物,又名靛蓝草,广泛栽培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马齿草的茎叶中含有丰富的靛蓝素,经过提取和处理后,可制成蓝色染料,被广泛用于纺织业。

另外,蓼科植物中的牛蹄草(Oxalisstricta)被广泛用于药用,尤其是在中药领域。

牛蹄草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消化不良、心腹胀满等症状,具有解毒、消肿、活血化瘀等功效。

同时,牛蹄草还可以用作药用饮品的原料,制作出具有清热解毒、舒肝理气等功效的药用茶饮。

此外,蓼科植物中的蓼籽(Persicariacrystalina)也具有药用价值。

蓼籽是一种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品。

蓼籽中还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具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作用。

此外,蓼科植物中还包括一些具有药用特性的野生植物,比如蓼科植物中的地胆草(Polygonumavicular)。

地胆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气喘、痔疮等疾病。

另外,还有蓼科植物中的蓼花(Persicariabistorta)可用于治疗腹泻、吐血、便血等症状。

总之,蓼科植物是一类丰富多样的草本植物,其中包含众多的药用植物资源。

这些植物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外,还具有食用、染料、观赏等多种用途。

对于药用植物的利用和研究,不仅有助于开发新的药物资源,还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科
亚洲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 本科植物的化学成分有茋(zhi)类、苷类、生物碱类、多糖类、 黄酮类、菲醌类、香豆素类、木脂体类、有机酸类、酯类和其他类 化合物。 主要药用属有石斛(hu)属、虾脊兰属、羊耳蒜属、玉风花属和
石豆兰属等。
常用的药材还有天麻和白芨等 。
其中兰花有“花中之后”的美誉,具有抑制神经过度兴奋、改善
分 布 地 区
分布 地区 与 应用 情况
分别是哪 10种呢?
简述:亚洲药材10科
菊科 豆科 毛茛科 唇形科 蔷薇科 伞形科 蓼科 五加科
百合科
兰科
菊科
亚洲主要分布于温带地区,热带地区较少。
是药用种类最多的科,菊科植物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
性均居植物界之首,总计约30余类。 主要药用属除荔属、凤毛菊屑、紫苑属外,还有蒲公英属、 火绒草属、兔儿风属、香草属、千里光属、艾纳香属、斑鸠 菊属等。
中主要药用植物还有竹节参、珠子参和参三七等。
亚洲地区以温带和亚热带最丰富
百合科
本科46个药用属中贝母属、百合属和黄精属包括了1/3的药用 种 含10种以上的药用属还有葱属(28)、重楼属、天冬属、沿阶草 属、蜘蛛抱蛋属等。
常用药材有浙贝母、川贝母、暗紫贝母、平贝母、伊贝母及百
合、山丹、黄精、玉竹、天冬、知母、华重楼、麦冬、土茯苓、 黎芦、萱草、小根蒜和老鸦瓣(光慈姑)等。
蔷薇科
亚洲主要分布东南亚及南亚温带地区 蔷薇科植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如单宁酸、花色素苷、鞣 花酸和没食子酸、常积累三萜皂角苷、山梨醇、生氰酸、苯
丙氨酸等。
蔷薇属、悬钩子属、委陵菜属及绣线菊同包括了本科47% 的药用种药用种数较多的属还有拘子属、梨属、山楂属、樱 桃属和苹果属等。 常用药用种多为木本植物,主要有乌梅、杏、桃、郁李、
亚洲药用植物资源
孙玉侠
什么是药用植物资源???
名词解释
药用植物资源(MsouMes of medicinaI Nants)
自然资源中对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医疗作用和保健护理功能的植物总称。 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产品:用以人类防病治病的中药(包括民族药和民间 草药等)、植物药、保健品、兽药、农药、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等。
唇形科
在亚洲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 药用植物436种,占本科植物种数的55%,其中比较重要 的有鼠尾草属、黄苹属、香茶莱属、香惹屈、育兰属和筋骨 草属等 常用药材主要有丹参、黄菜、芭香、广嚣香、紫苏、益母 革、薄荷、毛叶地笋(泽兰)、香苗、荆芥和夏枯草等 唇形科植物以富含多种芳香油而著称,被开发利用制成不 少芳香油类药物。
呼吸、消除紧张、治疗哮喘、美容兰花的根可治肺结核、肺脓疡、
外伤接骨等,其叶可治百日咳,其花可治劳伤咳嗽,其果能止呕呷。
药用植物资源是世界人民防治疾病、康复保健、计
划生育的物质基础
药用资源进行开发和应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研究开发药用植物资源的新技术很重要
Thank you !
蓼科
亚洲地区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的温带地区 本科植物普遍含有蒽醌类、黄酮类和鞣质类成分,有些 属含菧(zhi)类化合物和挥发油,很少台有生物碱。
本科有药用植物123种约占本科植物种数的53%。92%
的药用种包含在蓼属,大黄属,酸模属三个属中。
常用药材有何首乌、拳参、蓝募(寥大青)、扁蓄和虎杖,
皱皮木瓜、批把、金缨子、玫瑰及山楂等。
本科草本植物中常用的有辈叶悬钩子、地榆和龙牙草等
伞形科
亚洲地区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的温带地区
伞形科植物主要有苯丙酸衍生物(香豆素类、黄酮类和色黄
酮类)、挥发油、二菇及其皂昔、聚快类、脂肪油、低聚糖和
多糖、酚类成分与生物碱等。
药用植物234种约占本科植物种数的44% 主要药用属柴胡属和当归属。 本科常用药材主要有当归、白芷、重齿毛当归(独活)、紫花 前胡、川芎、羌活、珊瑚莱(北沙参)、明党参、新疆阿魏、白 花前胡、蛇床子和茴香等
被开发利用制成具有强心、抗癌、驱虫、镇痛等作用的药
物,如白术和苍术, 云木香和川木香等。
主要分布东南亚和南亚地区
豆科
种子植物第三大科,仅次于菊科和兰科,供药用的有490种,仅 次于菊科,居世界第二 含有丰富的黄酮醇类,非蛋白质氨基酸和生物碱等成分 较大的药用属除紫云英属外,还有愧蓝属、锦鸡儿属、崖豆藤
药用植物学
南亚地区
资药南 源用亚 植地 物区
分 布 地 区
代表性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 锡金等,印度在这一地区占据主要地位 约有2500种,大部分为亚热带和热带植物 代表性种类有香桃木、蒜、蓖麻、丁香、肉豆蔻、圣罗勒、 印车前、毛喉鞘叶苏、倒地铃、姜黄、小豆蔻、相思子、 石榴、木香、印度樟牙菜、香茅、姜、印度橘、印防己、 穿心莲、假马齿觅、齿叶乳香树、紫柳、鹰叶刺、白花酸 藤子、杂色刺桐、木苹果、积雪草、菖蒲、睡茄、胡椒、 昂天莲、荜茇等。
分布地区
中东地区
代表性国家有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 这一地区气候干燥,土壤贫瘠,大部分为荒漠草原或早 生药用植物 代表性植物有催叶萝芙木、毒毛旋花子、欧派利吞草、 尖叶番泻、短叶布枯、阿拉伯咖啡钩果草、散沫花、骆 驼蓬、婴栗、阿拉伯金合欢、巧茶、瓜尔豆、胡芦巴、 悔枣、西红花、曼陀罗、大阿米、黑种草等。
掌叶大黄、药用大黄及唐古特大黄,酸模、皱叶酸模、巴
天酸模等。
五加科
亚洲的各个地区均有分布 本科植物富含三萜类皂苷、黄酮类、香豆素类及聚炔类为其 化学特征 药用植物112种约占本科植物种数的65%,主要药用属有五 加属、楤木属、鹅掌柴属及人参属等。特别是五加属和人参属。 人参属植物基本上都可药用,最重要的是人参和三七,同属
亚洲药用植物资源
分布地区 核心 应用情况 展望
分布地区
东亚及部分东南亚地区 南亚地区 中东地区
东亚及部分东南亚地区
分 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区
代表国家: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菲 律宾等,中国在这一地区占据只要地位 草药1000种,大部分为寒温带、温带和亚热带植物, 少数为热带植物 代表性药用植物:人参、五昧子、党参、甘草、当归、 贝母、何首乌、构棺、红花、麻黄、菊花、黄庆、黄连、 山药、牡丹、桑、厚朴、茵陈篱、麻黄草、地黄、半夏、 桔梗、龙胆、白术、黄粱等。
属、山蚂蝗属、岩黄芪属、胡枝子属和决明属等
重要的药用资源有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膜荚黄芪和蒙
古黄芪等这些主要的药用植物被开发制成一些具有保健功能的药
物。
毛茛科
分布于亚洲的山林地带 乌头属、铁线莲属、翠雀属、唐松草属、银莲花 属包含了本 科72%的药用种类,较重要的属还有 毛茛属、耧斗菜属和金莲花属 黄连属虽然不多,但是药用价值高 块根虽有毒,但作药用,有消炎止痛、祛风除湿 之效,具有医药和经济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