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选第一讲:绪论详解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一章 中国历史概述.ppt

(二)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三国、两 晋、南北朝
经过赤壁之战,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国, 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国,229孙权称帝建立吴国, 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公元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废魏自立,建 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南北统一。公元316年匈奴攻 占洛阳,西晋灭亡。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在建康 (今南京)称帝,史称“东晋”。
农业
手工业
建筑 天文学
医学
史学
文学 绘画
书法 外交
其他
隋朝 李春的赵州桥
《金刚经》 《游春图》
唐朝 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 曲辕犁、筒车 绫锦 唐三彩 长安城,大明宫 地球子午线的长度 《大衍历》 《唐本草》 孙思邈《千金药方》《千金翼方》 《史通》《通典》
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 阎立本 吴道子 颜真卿、张旭等 日本的遣唐使,鉴真和尚 玄奘 茶圣陆羽《茶经》
北宋灭亡的同年,赵构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后定
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南宋与金国长期对立.
北方的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部后,发动大规模战争,
先后在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
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灭掉南宋。元朝的疆域在中国历史
上是空前的,其“行省制度”也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朝的统
一,促进了我国各民族的融合,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的
融合。元朝末年,政治黑暗,阶级压迫深重,民族矛盾尖锐,
灾荒连年,红巾起义爆发,元朝灭亡。
《黄帝内经》
武帝创办太学
司马迁《史记》 佛教传入
东汉 蔡伦改进造纸术 张衡 浑天仪 地动仪 《神农本草经》 医圣张仲景《伤 寒病论》 华佗麻沸散
历史课件板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占615件。……除上述四种类型外,还有80根大象牙……另外,还有当时 的货币——铜贝4 662枚;还有数以吨计的陶片未计算在内。
——摘自冯学敏等《点击三星堆》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释读三星堆文物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信息。 答案 信息:政治:神权政治(或神权王权一体);阶级分化(或贫富分化); 经济:农业和手工业较发达;军事:有部落战争;文化:精神生活丰富 (或有审美要求)。
科学 科学技术运用于史学研究,对于判定历史时间、分析历史发展及地 技术 理环境的变迁等都有巨大的帮助
返回
主题二 早 期 国 家 —— 夏 商 周
梳理 夯实必备知识
1.部落联盟 (1)三皇:时代较早,神话色彩浓重。 (2)华夏始祖:黄帝联合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 (3)禅让制: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 做法称为“禅让”。 (4)万邦时代: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些邦 国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
思维点拨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明曙光 (1)社会组织内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贫富差异和等级分化。 (2)某些掌握政权、军权或宗教权的“王者”已经出现。 (3)遗址中城墙、围壕和祭祀遗迹的出现,表明专供统治者居住的, 作为政治、文化、宗教中心功能的城邑已经出现。
图解历史
国家雏形的出现
2.早期国家——夏商周
角度
夏
商
西周
约公元前2070年,_禹__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
建立 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 商汤建立商朝 伐商建周,定都_镐__京_
隶制国家夏朝
(1)中央:商王是最高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课件

会经济的发展。
秦朝时期,秦始皇下令修建了万 里长城、秦始皇陵等著名工程,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
汉朝:扩张与盛世
汉朝继承并发展了秦朝的制度,实现了对周边地区的扩张,扩大了中国的疆域。
汉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 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佛教的传播与影响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传播对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产生 了广泛的影响,例如佛教寺庙、石窟艺术等。
佛教的传入也促进了中国与印度等国的文化交流 和互动。
古代科技与发明
1
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 位和影响。
2
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涵盖了农业、纺织、冶金、 造纸、印刷等领域,例如四大发明:造纸术、印 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现代史时期,国 家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变革。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共和政体。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政治上,经历了多次战争和政治运动,如北伐战争、中原 大战等。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明朝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继续取得进展,如明代航海技术、火器制造等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
清朝:最后的封建王朝
01
清朝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最后 一个封建王朝阶段,经济发展逐 渐下滑,但文化和思想领域却出 现了活跃的局面。
02
清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的文字狱 等思想控制政策严重限制了文化 和学术的发展。
秦朝时期,秦始皇下令修建了万 里长城、秦始皇陵等著名工程,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
汉朝:扩张与盛世
汉朝继承并发展了秦朝的制度,实现了对周边地区的扩张,扩大了中国的疆域。
汉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 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佛教的传播与影响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传播对中国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产生 了广泛的影响,例如佛教寺庙、石窟艺术等。
佛教的传入也促进了中国与印度等国的文化交流 和互动。
古代科技与发明
1
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 位和影响。
2
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涵盖了农业、纺织、冶金、 造纸、印刷等领域,例如四大发明:造纸术、印 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现代史时期,国 家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变革。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共和政体。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政治上,经历了多次战争和政治运动,如北伐战争、中原 大战等。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明朝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继续取得进展,如明代航海技术、火器制造等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
清朝:最后的封建王朝
01
清朝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最后 一个封建王朝阶段,经济发展逐 渐下滑,但文化和思想领域却出 现了活跃的局面。
02
清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的文字狱 等思想控制政策严重限制了文化 和学术的发展。
史学概论1·绪论 ppt课件

史学概论1·绪论
19
陕西师范大学的赵吉惠《史学概论》:
“历史学,是在历史记录的基础上, 经过整理、鉴别、分析,对历史实践 或历史过程所做的判断、解释、说 明。”
31.10.2020
史学概论1·绪论
20
天津师范大学庞卓恒主编的《史学概论》说:
“历史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历史现象和过程 的探寻和描绘,揭示寓于其中的历史规律。 所以,一句话,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 和过程并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
因此,由于历史学是以此两重性的事物 为研究对象,那么,它究竟应该是什么个 样子?有着什么样的性质与特征呢?
关于这个问题史学界一直讨论至今,主 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关于历史学性质的讨论
❖ 观点1:历史学是科学(伯里、兰克、周祥森) ❖ 观点2:客观和科学只是历史学努力达到的目标 (白寿彝) ❖ 观点3:历史学是一门艺术(克罗齐、屈维廉) ❖ 观点4:历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罗素、刘节) ❖ 观点5:历史学是一种人文知识 ,而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
“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问。” 华东师范大学王斯德在《历史学:人类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必修
之学》一文中说:
历史学是“人类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必修之学” 。 北京师范大学瞿林东在《中国史学史纲》中说: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认识、记载与撰述的综合活动, 这便是史学。”
31.10.2020
“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 动之本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 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 鉴者也。史的目的:求得真事实, 予以新意义,予以新价值,供吾人 活动之资鉴。”
近代 学者
的 主要 观点
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在《历史的观 念》中说:
历史学是一种研究或探 讨,历史学要弄明白的是活动 事迹:即人类在过去的所作 所为。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 的解释而进行的。历史学是 “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课件

民族融合
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 合,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移民现象
如闯关东、走西口等,移民对迁入地 经济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人口政策调整
不同历史时期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 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05
中国近现代史的转型与 变革
鸦片战争与西方列强的入侵
第一次鸦片战争
01
1840-1842年,英国通过战争迫使清朝签订《南京条约》,割
道家思想在哲学、美学、文学等方面 有重要贡献,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 广泛影响。
法家思想
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强化法律制度,强调君主的权威和 集权制。
法家思想在政治、法律等方面有重要贡献,对中国历史进程 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01
02
03
04
造纸术
起源于东汉时期,由蔡伦改进 ,逐渐普及并成为重要的文化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目录
• 中国历史的起源与早期文明 •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与事件 •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与科技发展 • 中国历史上的社会与经济变迁 • 中国近现代史的转型与变革 • 中国历史对世界的影响与贡献
01
中国历史的起源与早期 文明
原始社会
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
实行总统制,颁布《临时约法》,推动民主化进程。
中华民国的经济与社会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推动社会现代化,但同时也存在军阀割据 、政治腐败等问题。
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
新中国的成立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国成立。
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第1节 远古时代)PPT课件

煤的自燃
火
的
雷电生火
起
源
偶然碰撞生火
森林自燃生火
烧烤食物
火 的 用 途
照明、御寒
驱 赶 野 兽
原始社会的产生
在遗址中,还发现了虎、豹、熊、鹿、野猪等许多兽 骨化石。在这样的环境中,北京人怎样生存下去呢?
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 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
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
禅让的传说
1.尧、舜、禹的“禅让” 2. “禅让”的实质
治水的传说 大禹治水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期考察,舜的表现十分突出。尧逝后,舜接替了首领的位置。
部落联盟首领的继任需要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这 样的制度被称为“禅让”。
禅让的传说
思考: 1、禅让制时期包括哪些传说中的人 物?
尧、舜、禹
2、部落推选继承人的标准是什么?
贤能
3、禅让的实质是?
部落首领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大禹治水的传说
大禹治水 (山东嘉祥武 氏祠的画像石)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中华文明古代史上的主要历史事件、人物 和现象。 2、理清重大事件发展脉络,树立历史时空观念。 3、学会获取、处理、理解和表达历史信息的能力。 4、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和熟悉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 2、学会根据历史事件分析和理解时代发展,培养民族精 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1、重大史料的了解和认识、评价。 2、学会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中国历史文选第一讲:绪论详解PPT课件

.
27
(3)形声字(用意符与音符合起 来造的字): 半音半意
《说文》“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90%以上汉字都是形声字。
左形右声(主要形式):河、祥、肌、防
右形左声:放、雌、颜、欣
上形下声:宇、草、崔、篇
下形上声:盂、斧、岱、装
外形内声:圆、阁、衷、痛
内形外声:问、闻、辨、辩
形占一角:疆、载、修、颖
.
34
4、现代图书馆藏书目录的分部
▪ 《中图法》将中国图书分为五大类,二十 二个基本大类。
▪ 1.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 2.哲学 ▪ 3.社会科学 ▪ 4.自然科学 ▪ 5.综合性图书
.
35
五、史部典籍概述
▪ 中国被称为“历史的民族”,史学发达,史籍极其丰富。 ▪ 1、先秦史籍 ▪ *史学和史籍产生的阶段。史籍多为资料汇编,非成书于
.
24
b、指事字
▪ 《说文》“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 见意,上下是也”。解释过于笼统, 并与象形、会意的界限含混不清。实 际上指事字是在象形的方法难以表示 事物特点的时候,利用标注记号的方 法指出所表示事物的要点。
▪ 上、下、本、末、刃、亦(腋)
.
25
c、会意字
《说文》“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解释艰涩。实际上会意是合二体之意,是由两个以上的 象形符号组成的字。多复体字。 武、信、从、北、取、戒、伐、之、正(征)、出、逐、 降、陟、莫(暮)、见、望、监、走、奔、既、吠、鸣、 林、森、歪、劣、孬,等等
.
13
(3)语义
“小姐”:地位低微的女性(宋元时)— 官僚富家未嫁少女(元代以后)—年轻女 子的通称(近代以来)—从事色情业的女 子(近几年)
中国历史概述ppt课件(2024)

22
重要城市发展与布局变化
2024/1/26
古代城市发展与布局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从政治中心到经济中心的转变,城市 布局也逐渐形成了中轴线对称、坊里制度等特色。
近现代城市发展与布局
近现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中国城市发展迅速,城 市布局也逐渐向多元化、开放化转变。
城市发展与自然地理的关系
改革开放时期的主要成就包括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 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
14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标志着中国进入现代 化建设新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等。
农业政策和制度
重农抑商政策,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革。
25
工业崛起和产业结构调整
近代工业的起步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民族工业的兴起。
工业化的推进
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工业城市的崛起。
产业结构的调整
由以农业为主导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的兴起。
2024/1/26
26
社会生活变迁及影响
物质生活的变迁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中叶,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 运动席卷南方,对清朝统治造成严重 威胁。
2024/1/26
9
民国时期
2024/1/26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成立
01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北洋政府时期
02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北洋政府,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时期
。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新中国。
重要城市发展与布局变化
2024/1/26
古代城市发展与布局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从政治中心到经济中心的转变,城市 布局也逐渐形成了中轴线对称、坊里制度等特色。
近现代城市发展与布局
近现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中国城市发展迅速,城 市布局也逐渐向多元化、开放化转变。
城市发展与自然地理的关系
改革开放时期的主要成就包括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 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
14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标志着中国进入现代 化建设新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等。
农业政策和制度
重农抑商政策,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革。
25
工业崛起和产业结构调整
近代工业的起步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民族工业的兴起。
工业化的推进
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工业城市的崛起。
产业结构的调整
由以农业为主导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的兴起。
2024/1/26
26
社会生活变迁及影响
物质生活的变迁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中叶,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 运动席卷南方,对清朝统治造成严重 威胁。
2024/1/26
9
民国时期
2024/1/26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成立
01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北洋政府时期
02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北洋政府,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时期
。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新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语音 ▪ 北朝民歌《敕勒歌》: ▪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12
(2)语法
“时不我待”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前置) “唯妇言是用”“唯我马首是瞻”(为强调宾语 而宾语 前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定 语后置) “何不试之以足?”(壮语后置)
声占一角:旗、徒、房、近
.
28
(4)记号字(使用跟所表示的对象没有任 何意、音联系的硬性规定的符号造的字)
汉字早期只有少数记号字:六、七、八、 九、十、百、千、万等。 在汉字字形的变化过程中有些字变成了记 号字、半记号字:日、月、并、斗、射、 苏、礼,等等
.
29
四、目录学常识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三类,都是用意符造的字,由 于三者间的界限并不明确,所以可以把它们归为一类, 即表意字。
.
26
(2)假借字(用假借方法造的字)
《说文》“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是借用某个字或某种事物的图形作为表音符号(声符或
音符)来记录跟这个字或事物的名词同音或音近的词。
“借形记音”(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
.
24
b、指事字
▪ 《说文》“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 见意,上下是也”。解释过于笼统, 并与象形、会意的界限含混不清。实 际上指事字是在象形的方法难以表示 事物特点的时候,利用标注记号的方 法指出所表示事物的要点。
▪ 上、下、本、末、刃、亦(腋)
.
25
c、会意字
《说文》“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解释艰涩。实际上会意是合二体之意,是由两个以上的 象形符号组成的字。多复体字。 武、信、从、北、取、戒、伐、之、正(征)、出、逐、 降、陟、莫(暮)、见、望、监、走、奔、既、吠、鸣、 林、森、歪、劣、孬,等等
.
13
(3)语义
“小姐”:地位低微的女性(宋元时)— 官僚富家未嫁少女(元代以后)—年轻女 子的通称(近代以来)—从事色情业的女 子(近几年)
再比如“同志”。
.
14
(4)字型
▪ 由繁到简,字型变化很大。
▪ 礼-禮 苏-蘇 穷-窮 爱-愛
▪ 汉字简化的优缺点:便于书写;但表意性 越来越差。
.
15
▪ 一位台湾朋友说:汉字简化后,親不 见,愛无心,產不生,厰空空,麵无 麦,運无车,導无道,兒无首,飛单 翼,湧无力,有雲无雨,开関无门, 鄉里无郎,聖不能听也不能说,买成 钩刀下有人头,轮下有匕首,进不是 越来越佳而往井里走,可魔仍是魔, 匪还是匪。
▪ 表意字表达事物的意义、形状。“以形表 意”
▪ 《说文解字》中“六书”的象形、指事、 会意都是表意字。
.
23
a、象形字
最早使用的造字方法 《说文》“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 月是也”。是指画具体事物的形状。多独体字 一般的象形符号:日、月、人、牛、水、木、 车、身、雨、射、涉、步、走、见、立、采、 斗 抽象的象形符号:一、二、三、方、圆
.
18
▪ 原来他们把这行字念成:漆黑头发, 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可到了 把新娘迎娶进门,送入洞房后,才 发现新娘是个秃头,颇脚,一脸麻 子的丑八怪。大户找媒婆算帐,媒 婆不认帐,说她纸条上写得明明白 白: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 在流传过程中会出现讹误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
其(箕)—其,又(右手)—又,“汝”(汝水)—汝
(你),翼—翌(明日),“花”(花朵)—“花”
(花费),“云”(云朵)—“云”(说话)等。
我国上古时代大量使用通假字(同音字互用)
汉语大量用假借方法翻译外来词(音译):
佛、单于、吉普、摩托、沙发、派、秀、汉堡、卡通、
肯德基、香波、美利坚、新加坡、马克思等等
绪 论:《中国历史文选》课程之 概说
.
1
教材
“中国历史文选”是高等院校历史专
业开设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我
国古代文献典籍的能力。《中国历史
文选(第3版)》(张大可、邓瑞全主
编)是由来自全国45所高等院校的
“中国历史文选”任课教师群策群力
打造的精品教材,共十四个单元,选
.
16
(5)标点符号
标点 句读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古籍整理 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标点 本
.
17
▪ 古时候,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当时,有个媒婆替大户 人家的少爷说亲,写了一行字:漆 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还说 保证姑娘的容貌就如纸条上所写的 那样。大户一看,心花怒放,允许 了那门事。
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shǐ]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 似,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 ‘晋师己亥涉河也。’”(无意造成的)
古籍善本 古籍整理
.
20
2、了解汉语、汉字的常识 (基本功) 3、掌握目录学知识(门径)
.
22
汉字的构形
(1)表意字(用意符造的字):字形本身跟 所代表的词的意义有联系,跟词的语音没 有联系的字。
文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四部典籍,以及
民族文献、考古文献等,是一部历史
文献总集型选本,生动地体现了历史
学综合性与百科性的特点。每个单元
内容又分为典籍概述、文章选讲、练
张大可,邓瑞全主编:《中国历 习文选、通论。
史文选》,商务印书馆,2011年。
.
2
.
4
.
5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性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2、任务:对中国重要的历史文献基本了解、具 备一定的阅读和使用中国历史文献的能力。
.
6
二、历史与史料
▪ 1、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事情与现实有时间 上的距离。
▪ 2、研究历史靠历史遗留下来的材料——史 料。
▪ 史料包括文献材料和实物材料。
▪ 《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涉及的主要是文献 材料。
.
7
.
8
.
9
汉 《 马 王 堆 帛 书 》 》
.
11
三、阅读中国史料的必备条件
▪ 1、头脑中要树立古今语言文字有很大变化的 观念
.
27
(3)形声字(用意符与音符合起 来造的字): 半音半意
《说文》“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90%以上汉字都是形声字。
左形右声(主要形式):河、祥、肌、防
右形左声:放、雌、颜、欣
上形下声:宇、草、崔、篇
下形上声:盂、斧、岱、装
外形内声:圆、阁、衷、痛
内形外声:问、闻、辨、辩
形占一角:疆、载、修、颖
.
12
(2)语法
“时不我待”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前置) “唯妇言是用”“唯我马首是瞻”(为强调宾语 而宾语 前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定 语后置) “何不试之以足?”(壮语后置)
声占一角:旗、徒、房、近
.
28
(4)记号字(使用跟所表示的对象没有任 何意、音联系的硬性规定的符号造的字)
汉字早期只有少数记号字:六、七、八、 九、十、百、千、万等。 在汉字字形的变化过程中有些字变成了记 号字、半记号字:日、月、并、斗、射、 苏、礼,等等
.
29
四、目录学常识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三类,都是用意符造的字,由 于三者间的界限并不明确,所以可以把它们归为一类, 即表意字。
.
26
(2)假借字(用假借方法造的字)
《说文》“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是借用某个字或某种事物的图形作为表音符号(声符或
音符)来记录跟这个字或事物的名词同音或音近的词。
“借形记音”(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
.
24
b、指事字
▪ 《说文》“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 见意,上下是也”。解释过于笼统, 并与象形、会意的界限含混不清。实 际上指事字是在象形的方法难以表示 事物特点的时候,利用标注记号的方 法指出所表示事物的要点。
▪ 上、下、本、末、刃、亦(腋)
.
25
c、会意字
《说文》“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解释艰涩。实际上会意是合二体之意,是由两个以上的 象形符号组成的字。多复体字。 武、信、从、北、取、戒、伐、之、正(征)、出、逐、 降、陟、莫(暮)、见、望、监、走、奔、既、吠、鸣、 林、森、歪、劣、孬,等等
.
13
(3)语义
“小姐”:地位低微的女性(宋元时)— 官僚富家未嫁少女(元代以后)—年轻女 子的通称(近代以来)—从事色情业的女 子(近几年)
再比如“同志”。
.
14
(4)字型
▪ 由繁到简,字型变化很大。
▪ 礼-禮 苏-蘇 穷-窮 爱-愛
▪ 汉字简化的优缺点:便于书写;但表意性 越来越差。
.
15
▪ 一位台湾朋友说:汉字简化后,親不 见,愛无心,產不生,厰空空,麵无 麦,運无车,導无道,兒无首,飛单 翼,湧无力,有雲无雨,开関无门, 鄉里无郎,聖不能听也不能说,买成 钩刀下有人头,轮下有匕首,进不是 越来越佳而往井里走,可魔仍是魔, 匪还是匪。
▪ 表意字表达事物的意义、形状。“以形表 意”
▪ 《说文解字》中“六书”的象形、指事、 会意都是表意字。
.
23
a、象形字
最早使用的造字方法 《说文》“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 月是也”。是指画具体事物的形状。多独体字 一般的象形符号:日、月、人、牛、水、木、 车、身、雨、射、涉、步、走、见、立、采、 斗 抽象的象形符号:一、二、三、方、圆
.
18
▪ 原来他们把这行字念成:漆黑头发, 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可到了 把新娘迎娶进门,送入洞房后,才 发现新娘是个秃头,颇脚,一脸麻 子的丑八怪。大户找媒婆算帐,媒 婆不认帐,说她纸条上写得明明白 白: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 在流传过程中会出现讹误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
其(箕)—其,又(右手)—又,“汝”(汝水)—汝
(你),翼—翌(明日),“花”(花朵)—“花”
(花费),“云”(云朵)—“云”(说话)等。
我国上古时代大量使用通假字(同音字互用)
汉语大量用假借方法翻译外来词(音译):
佛、单于、吉普、摩托、沙发、派、秀、汉堡、卡通、
肯德基、香波、美利坚、新加坡、马克思等等
绪 论:《中国历史文选》课程之 概说
.
1
教材
“中国历史文选”是高等院校历史专
业开设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我
国古代文献典籍的能力。《中国历史
文选(第3版)》(张大可、邓瑞全主
编)是由来自全国45所高等院校的
“中国历史文选”任课教师群策群力
打造的精品教材,共十四个单元,选
.
16
(5)标点符号
标点 句读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古籍整理 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标点 本
.
17
▪ 古时候,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当时,有个媒婆替大户 人家的少爷说亲,写了一行字:漆 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还说 保证姑娘的容貌就如纸条上所写的 那样。大户一看,心花怒放,允许 了那门事。
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shǐ]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 似,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 ‘晋师己亥涉河也。’”(无意造成的)
古籍善本 古籍整理
.
20
2、了解汉语、汉字的常识 (基本功) 3、掌握目录学知识(门径)
.
22
汉字的构形
(1)表意字(用意符造的字):字形本身跟 所代表的词的意义有联系,跟词的语音没 有联系的字。
文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四部典籍,以及
民族文献、考古文献等,是一部历史
文献总集型选本,生动地体现了历史
学综合性与百科性的特点。每个单元
内容又分为典籍概述、文章选讲、练
张大可,邓瑞全主编:《中国历 习文选、通论。
史文选》,商务印书馆,2011年。
.
2
.
4
.
5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性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2、任务:对中国重要的历史文献基本了解、具 备一定的阅读和使用中国历史文献的能力。
.
6
二、历史与史料
▪ 1、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事情与现实有时间 上的距离。
▪ 2、研究历史靠历史遗留下来的材料——史 料。
▪ 史料包括文献材料和实物材料。
▪ 《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涉及的主要是文献 材料。
.
7
.
8
.
9
汉 《 马 王 堆 帛 书 》 》
.
11
三、阅读中国史料的必备条件
▪ 1、头脑中要树立古今语言文字有很大变化的 观念
.
27
(3)形声字(用意符与音符合起 来造的字): 半音半意
《说文》“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90%以上汉字都是形声字。
左形右声(主要形式):河、祥、肌、防
右形左声:放、雌、颜、欣
上形下声:宇、草、崔、篇
下形上声:盂、斧、岱、装
外形内声:圆、阁、衷、痛
内形外声:问、闻、辨、辩
形占一角:疆、载、修、颖